第四章相平衡.
第4章-习题答案(科学出版社)
第四章相平衡思考题1.什么叫自由度?相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答:在不引起旧相消失和新相形成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变动的强度性质称为系统的自由度。
相律就是在平衡系统中,系统内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重力场、磁场、表面能等)之间关系的规律。
相律是一个定性规律,可以指示相平衡体系中有几个相,可以指导如何去识别由实验绘制的相图。
2.水的三相点与冰点是否相同?答:不相同。
纯水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其温度和压力由水本身性质决定,这时的压力为610.62Pa,温度为273.16K。
热力学温标1K就是取水的三相点温度的1/273.16K。
水的冰点是在大气压力下,水的三相共存点的温度。
由于冰点受外界压力影响,在105Pa压力下,温度下降0.00747K,由于水中溶解了空气,温度又下降0.0024K,所以在大气压力为105Pa时,水的冰点为273.15K 。
3.相点与物系点有什么区别?答:相点是相图中表示某平衡相组成的点。
从相点位置可看出该相的状态、组成、温度、压力等。
相点位置可随压力、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在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上,所有点全部是相点。
物系点是在多组分系统的相图上表示系统总组成的点,在单相区,物系点可与相点重合,而在两相区内只有物系点。
该物系所对应的两个相组成由两个相点表示。
在T-x图上,物系点可沿着与温度坐标平行的直线上下移动;在水盐系统图上,随着水的含量不同,物系点可沿着与组成坐标平行的直线左右移动。
4.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与低共熔点有何异同点?答:共同点:都是三相共存。
不同点: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零,它的压力、温度由系统自身性质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而二组分系统的低共熔点在等压的条件下自由度为零。
外压改变,低共熔点的温度和组成也会随之而改变。
5.米粉和面粉混合得十分均匀。
再也无法彼此分开,这时混合体系有几相?答:两相6.金粉和银粉混合后加热,使之熔融后冷却,得到的固体是一相还是两相?答:一相7.低共熔物能不能看作是化合物?答:不能。
相平衡
第四章相平衡物质在温度、压力、成分变化时,其状态可以发生改变。
相图就是表示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力、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简明图解,即相图是研究一个多组分(或单组分)多相体系的平衡状态随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利用相图,我们可以知道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成分的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相组成、各种相的成分、相的相对量。
因为相图表示的是物质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情况,所以又称之为平衡相图。
由于我们涉及到的材料一般都是凝聚态的,压力的影响极小,所以通常的相图是指在恒压下(一个大气压)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的关系图。
材料的性质除了与化学组成有关外,还取决于其显微结构,即其中所包含的每一相(晶相、玻璃相及气孔)的组成、数量和分布。
研究材料显微结构的形成,需要综合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这二方面的因素。
相图为我们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判断系统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所趋向的最终状态,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工具。
所以对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来说,相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配料方案及工艺制度,合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帮助我们进行新材料的研制。
第一节相图的基本知识1876年吉布斯以严谨的热力学为工具,推导了多相图体系的普遍规律——相律。
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相律被证明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材料系统的相图当然也不会例外。
但由于材料是一种固体材料,材料系统的相图与以气、液相为主的一般化工生产中所涉及的平衡体系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简要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后正确理解和实际应用材料相图是有帮助的。
相图又称平衡状态图。
顾名思义,相图上所表示的体系所处的状态是一种热力学平衡态,即一个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状态。
体系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原先的非平衡态变化到该条件下的平衡态,需要通过相与相之间的物质传递,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依系统的性质而定。
从0℃的水中结晶出冰,显然比从高温SiO2熔体中结晶出方石英要快得多。
第四章相平衡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二、相律
物种数与组分数的关系
C = S – R –R' R-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数 R′-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数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例4.1: 系统中有PCl5、 PCl3 和Cl2三种物质,且存在如下化学 平衡:PCl5(g) = PCl3(g) + Cl2(g),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多少? 假如开始时只有PCl5存在,则体系的组分数又为多少?
相律是表述平衡体系中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和影响物质 性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重力场等)之间 关系的规律,即
F=C –P + n n —表示能够影响体系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的个数。一般情况 下只考虑温度和压力这两个因素,式中的n = 2,于是相率为
F=C –P + 2
相律的推导: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依据:自由度数=总变量数-非独立变量数
自由度数=总变量数-方程式数 设一个多相多组分系统中,有 S 种物质(1、2、3…S)分布在
P 个相(α、β、γ…P)中 对于其中任意一相α相,必须知道 Tα、 pα、xα1、…、xαs,才能确定其状态。所以,决定α相状态的变量
共有(S + 2)个。系统中共有P个相,则整个系统的变量数为 P(S + 2) 但这些变量不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有联系 F = P(S + 2) - 平衡时变量间的关系式数
x)
(物化课件)4.相平衡
f=C–P+2
* 式中 “2” 指的是温度和压力 * 定温过程或定压过程 f’ = C – P + 1
* 定温和定压过程 f’、 f ” ---- 条件自由度
f”=C–P
练习题: (1)在一个抽真空的容器中放有适量的H2O(l)、I2(l)和CCl4(l) 水和四氯化碳在液态时完全不互溶, I2可分别溶于水和CCl4(l) 中,容器上部气体中三者皆存在,达到平衡后此体系的
2)组分数C---- 足以确定平衡体系中所有各相组 成所需要的最少数目的独立物质的数量 (1≤C≤S)
注:独立组分的浓度在体系的各相中独立变 化而 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
C = S – R – R´
R --- 体系中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可以是化学反应、电离平衡、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 但不包括相平衡 ). R´--- 体系中独立的浓度关系数 ( 注:只有 在同一相中才能用此条件)
1. 反应前只有HI . 2. 反应前有等物质的量的H2 (g) 和 I2 (g) . 3. 反应前有任意量的 H2 (g) , I2 (g) 和 HI (g) 解: 1. S = 3 , R = 1 , R´ = 1 , C = 1
2. S = 3 , R = 1 , R´ = 1 , C = 1 3. S = 3 , R = 1 , R´ = 0 , C = 2
例如: 水以单相存在时,
f=2
水和水蒸气两相平衡共存时, f = 1
水、冰、水蒸气三相共存时 , f = 0
T=273.16K P=611Pa
p/kPa C A
101.325
固 0.611
B
液 O气
0.0098
100 t / ℃
大学物理化学 相平衡
液相区 L
1455
L+
纯镍 熔点
固相线
Cu
固相区
20
液固两相区
40 60 Ni%
Ni 80 100
纯组分F=2-1=1,T均匀下降;
凝固点: 两相体系,F=2-2=0,T恒定不变;
凝固点以下: 单相体系,f=2-1=1,T均匀下降
两组分
F 21 3
曲线上部:
单一相均匀冷却
曲线上:
溶液对其中一组分已饱和,有该成分析
出,F=3-2=1,T下降,但有补偿,T
下降减缓;
直线:
两组分都已经饱和,形成三相,
F=3-3=0
点:凝固点、共晶点; 线:液相线、共晶线; 区:液相单相区、两相平衡区、两相区。 杠杆规则:
xml ms xlml xsms
T,P= T,P
纯物质:
G
m
T,
P
=
T
,
P
=
T
,
P=G
m
T,
P
T dT,P dP时,达到新的平衡:
Gm
T
,
P
+dGm
T
,
P
=G
m
T
,
P
+dG
m
T
,
P
dG dG
-SmdT+Vm dP=-Sm dT+Vm dP
被空气饱和的水溶液与冰和标准压力的 空气共存的温度。
§4.3 二组分体系液/固平衡相图
F C24 1:Fmax 3
凝聚体系: p对平衡的影响甚微,且凝聚相的变化
过程常在恒压下进行(标准压力下)。 相图常为T-X相图。
第四章 相平衡
• 例 :在某温度下 , 体系中 PCl5(g)部分分解产生了一定量的 PCl3(g)
和Cl2(g) 并达到了化学平衡, 体系中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为多少?
组分数K是多少?
• 体系中只存在下面一个化学反应:
PCl5(g)= PCl3(g) + Cl2(g) • 该体系中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1
• 该体系中物种数S=3
• 解: 有反应: S=3 R=1 R’= 1 分解反应平衡 [p(NH3)=p(H2S)] NH4HS(s) = NH3(g) + H2S(g)
∴
K=3-1-1=1
f = K- + 2=1-2 + 2=1
• 即此体系的温度和压力两变量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 体系的温度 固定时, NH4HS的分解压力一定,故体系的压力恒定; 反之,若体系 的压力一定,体系的温度必也被确定.
吉布斯相律
• 相律的物理含义是:
体系的自由度等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K 减去相数 再加上环境变量数2(温度和压力).
•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 环境变量不仅仅为温度和压力, 可能 存在其它变量, 故相律更一般的可表达为:
f=K– +n
• 式中: f为体系的自由度;
K为组分数;
为相数;
n为环境变量数, 一般情况下n=2(T, p).
• 独立组分数(K), 简称为组分数, 指确定体系组成所必须
的变量数.
• 定义:
K=S-R-R’
• S:物种数, R:独立的化学反应数, R’:浓度限制数
• 独立的化学反应数 (R): 一个多相系统存在多个反应时 ,
• 浓度限制数(R’): 同一相中存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独立的化学反应指不能由其他反应组合推导出来的反应.
第4章习题答案(科学出版社)
第四章相平衡思考题1.什么叫自由度?相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答:在不引起旧相消失和新相形成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变动的强度性质称为系统的自由度。
相律就是在平衡系统中,系统内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重力场、磁场、表面能等)之间关系的规律。
相律是一个定性规律,可以指示相平衡体系中有几个相,可以指导如何去识别由实验绘制的相图。
2.水的三相点与冰点是否相同?答:不相同。
纯水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其温度和压力由水本身性质决定,这时的压力为610.62Pa,温度为273.16K。
热力学温标1K就是取水的三相点温度的1/273.16K。
5 水的冰点是在大气压力下,水的三相共存点的温度。
由于冰点受外界压力影响,在10Pa压力下,温度下降0.00747K,由于水中溶解了空气,温度又下降0.0024K,所以在大气压力为105Pa时,水的冰点为273.15K。
3.相点与物系点有什么区别?答:相点是相图中表示某平衡相组成的点。
从相点位置可看出该相的状态、组成、温度、压力等。
相点位置可随压力、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在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上,所有点全部是相点。
物系点是在多组分系统的相图上表示系统总组成的点,在单相区,物系点可与相点重合,而在两相区内只有物系点。
该物系所对应的两个相组成由两个相点表示。
在T-x图上,物系点可沿着与温度坐标平行的直线上下移动;在水盐系统图上,随着水的含量不同,物系点可沿着与组成坐标平行的直线左右移动。
4.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与低共熔点有何异同点?答:共同点:都是三相共存。
不同点: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零,它的压力、温度由系统自身性质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而二组分系统的低共熔点在等压的条件下自由度为零。
外压改变,低共熔点的温度和组成也会随之而改变。
5.米粉和面粉混合得十分均匀。
再也无法彼此分开,这时混合体系有几相?答:两相6.金粉和银粉混合后加热,使之熔融后冷却,得到的固体是一相还是两相?答:一相7.低共熔物能不能看作是化合物?答:不能。
物理化学(第三版)第4章相平衡
R=1 NH4HCO3(s) ƒ NH3(g) CO2 (g) H2O(g) R'=2 p(NH3)=p(CO2)
p(NH3)=p(H2O) p(CO2)=p(H2O) C=4-1-2=1
练习 : ⑴ 将PCl3(g)和Cl2(g)放在一真空容器中,达平衡后, C=?
答:容器内有PCl5(g)=PCl3(g)+Cl2(g) S=3,R=1,R’=0,C=3– 1– 0=2。
冰水混合物 P=2
PCl5 (g) ƒ PCl3(g) Cl2 (g) P=1
CaCO3(s) ƒ CaO(s) CO2 (g)
P=3
NH4Cl(s) ƒ NH3(g) HCl(g)
P=2
水、冰和水蒸气组成的系统
P=3
2. 物种数(S)和组分数(C)
(1)物种数 系统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的种类数。用S表示 例如, 系统中含有PCl3、PCl5、和Cl2三种物质 S=3
均匀混合
P=1
分为两层
P=2
分为三层
P=3
液体:P=1,2, 3 (视其互溶程度而定)
(3)固体 P=1,2,…
固溶体(固体溶液): P =1
铈锆固溶体
碳化钛-碳化钨固溶体粉末
固体:除固溶体之外,有几种物质就有几相 P=1,2…
注意:相数与数量无关,与破碎程度无关。 P =1
相和相数(P)
气体:P=1 无论包括多少中气体都是一相 液体:P=1,2, 3 (视其互溶程度而定) 固体:P=1,2,…,有几种物质就有几相(固溶体除外)
C(s)
1 2
O2
(
g)
ƒ
CO( g )
⑴
C(s) O2 (g) ƒ CO2 (g)
物理化学课件-相平衡
水的相图
E p B 冰 水
A C D T 气
水的相图
dp/dT=∆fusHm/∆fusVm ∆ ∆ E p
-20oC, 2.×108Pa × 临界点 374oC, × B 2.23×107Pa
冰
水
A C D T1 0.0098oC T 气
水的相图
AB 是气 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不能任意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 即水的蒸气压曲线。 液两相平衡线, 延长,终止于临界点 临界点p=2.2×107Pa,T=647K,这时 临界点。 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 , , 液界面消失。 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 液界面消失 高于临界温度, 液化。 液化。
f=K-Φ +2
相律是由吉布斯(Gibbs)1876年得到 1876年得到 相律是由吉布斯 1876 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 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
相律推导
个组分, 个相.每个相中每种物质都存在 并没有化学反应. 每个相中每种物质都存在,并没有化学反应 设平衡系统中有K个组分 Φ 个相 每个相中每种物质都存在 并没有化学反应
µB(β) =µB θ(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lna B(β) β β β
f=Φ(K-1)+2-K(Φ-1) 1 = KΦ-Φ+2-KΦ+K=K-Φ+2 Φ Φ
相律
如果指定了温度或压力: 如果指定了温度或压力 f*=K- Φ +1 1 f*称为条件自由度 如果考虑到 个因素的影响 则相 称为条件自由度,如果考虑到 个因素的影响,则相 如果考虑到n个因素的影响 律应写为: 律应写为 f*=K- Φ +n 在上述推导中假设每个组分在每个相中都有分配,如 在上述推导中假设每个组分在每个相中都有分配 如 中不含B 总变量中应减去一个变量,相 果某一相( 中不含 物质,总变量中应减去一个变量 果某一相 α)中不含B物质 总变量中应减去一个变量 相 应的化学势相等的等式中也减少一个,因此 因此,不影响相律的 应的化学势相等的等式中也减少一个 因此 不影响相律的 表达式. 表达式
高等水化学相平衡
相律的应用举例
例1:试确定下述平衡系统中的C及F (1)NaCl固体及其饱和水溶液 (2)在高温下,NH3(g)、N2(g)、H2(g)达成平衡 的系统. (3)在700℃时,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的H2O(g) 及CO(g)充入一抽空的密闭容器,使之发生下述 反应并达平衡 H2O(g)+ CO(g)= CO2(g)+ H2 (g) 解:(1)C=S-R-R’=2-0-0=2 F=C-P+2=2-2+2=2 (2)C=3-1-0=2 F=2-1+2=3 (3)C=4-1-2=1 F=1-1+1=1
s
l
g
冰在熔化过程中 体积缩小,故水的相 图中,熔点曲线斜率 为负。但对大多数物 质来说,熔化过程中 体积增大,故相图中 熔点曲线的斜率为正, 如左图。二氧化碳就 是这样的例子。
T
§3.3 二组分液态混合物 的气-液平衡相图
The Vapor-Liquid Phase Diagram of Two-Component Systems
气相线
yB
p xB p
* B
yB xB
同理: yA xA
(3)图中各区的稳定相
单相区: F=2-1+1=2 两相平衡区: F=2-2+1=1
气相线
l
液相线
l+g
两条线的交点: F=1-2+1=0
g
(4)由相图分析实际相变过程
恒温降压从 a→b
令 : S- R - R’ = C
(独立)组分数
F = C-P + 2
应用相律应注意的问题:
1、R是系统中独立的化学反应的个数 例如:C(s)+O2(g)=CO2(g) (1) C(s)+1/2O2(g)=CO(g) (2) CO(g)+1/2O2(g)=CO2(g) (3) C(s)+CO2(g)=2CO(g) (4) (1)-(2)=(3) 2(2)-(1)=(4) R=2 C=4-2=2 2、独立(浓度)限制条件R’ 例:在抽空容器中,放入NH4HS(s) NH4HS(s)=NH3(g)+H2S(g) R’=1 C=3-1-1=1
第四章 相平衡
① 面:固相区、液相区、气相区,f = 1 - 1 + 2 = 2 ② 线:固-气平衡线、固-液平衡线、 液-气平衡线、过冷水-气平衡线 f = 1 - 2 + 2 = 1 ③ A:三相点,273.16 K,0.611 kPa 固-水(纯)-气(水蒸汽)三相平衡共存, f = 1 - 3 + 2 = 0 热力学温标:0和A之间分为273.16格,每一格为1 K, 1 K(Kelvin) = 1/273.16 冰点:101.325 kPa、273.15 K(0℃) 固-液(饱和空气的水溶液)-气(潮湿空气)三相平衡共存。 凝固点:一定外压下,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 B:临界点,647 K,2.2 × 104 kPa
蒸气压-组成图 沸点-组成图 熔点-组成图
一、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K = 1,f = 1 - Φ + 2 = 3 – Φ f = 0,Φ = 3;f = 2,Φ = 1
第二节 单组分系统
0.6106
0.6106
0.6106
0.0098
2.338
20
101.325
若B为易挥发组分: (1) B在气相中的浓度大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 (2) A在液相中的浓度大于它在气相中的浓度。
二、杠杆规则 物系点:表示系统状态的点。 相点:表示平衡系统中某一相状态的点。 (1) 单相区,物系点与相点重合;两相区,物系点与 相点分离。 (2) 自物系点做水平线与 气、液相线的交点为 相点。物系点垂直组 成轴变化,相点则沿 相线变化。
水的相图应用: 冷冻干燥:通过升华从冻结的样品中去除水分或溶剂。 优点:①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② 可保留样品的化学结构、 营养成分、生物活性。 ③ 产品的复水性和速溶性好。 ④ 脱水彻底,利于长时间保 存和运输。 设备:生化用冷冻干燥设备。
第四章相平衡.ppt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研究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学、药学的科研和生产中有 重要的意义,例如:溶解、蒸馏、重结晶、萃取及提 纯等方面都要用到相平衡的知识。
Main Contents: 相律 相图
多相平衡体系所 共同遵守的基本
规律
表达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 着温度、压力、浓度等强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精确测定了水的三相点(1938年)
18
19
硫的相图 由于f不能为 负值,故在 单组分体系 中,四相平 衡共存的点
不存在。
20
二、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应用热力学原理定量地研究纯物质两相平衡 克拉佩龙(Clapeyron)方程
设纯物质B的两相α 和β 在温度T、压力p下达到平衡
(3)当开始时NH3:HCl=1∶1,存在如下反应平衡: NH4Cl(s) = NH3(g)+ HCl(g)
6
随着考虑方法的不同,物种数可以变化,但组分 数却是唯一的。
对NaCl与H2O的饱和溶液构成的体系,其物种数和组 分数为多少? 考虑电离:NaCl(s) = Na+ + Cl-
H2O = H+ + OH又溶液呈电中性:[Na+]=[Cl-],[H+]=[OH-] 所以 K=S-R-R‘=6-2-2=2 不考虑电离:S=2,K=2f K2(4.1)说明:
① 2——温度T和压力P 确定一项,f* = K-φ +1(T or P) 两者都确定,f* = K-φ
② φ =1时,f为fmax ③ f=0时,φ 为φ max
9
相律的证明
自由度数=总变量数-变量之间的制约条件数
总变量数:1、温度和压力(2) 2、相的组成浓度(K-1) 3、相数(Φ ) 总变量数=Φ (K-1)+ 2
物理化学-第四章相平衡
所以 C=1 单组分系统
例2. 碳在氧气中燃烧,有如下方程:
(1) C(s)+O2 (g)=CO2 (g)
(2)
C(s)+
1 2
O2
(g)=CO(g)
因为(3)=(1) - (2) 所以 R=2
1 (3) CO(g)+ 2 O2 (g)=CO2 (g)
S = 4, R’=0, 则 C=4-2=2 二组分系统
面
两相平衡: P=2 f=1 一个独立变量
线
三相平衡: P=3 f=0 无变量
点
p
B
冰
水A
①三条线:OA, OB, OC
D
O气
C
水的局部相图示意
三个区:单相区
三相点(triple point):
T O点:三相共存,f = 0,
0.0099℃, 610.6 Pa 与冰点不同
OA:g-l共存,水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S = 3, R = 1, R’ = 0,则 C=3 -1=2
注意:对于浓度限制条件,是固定不变的浓度关系。
2. 自由度和自由度数(f) (the number of freedom degree)
如何描述一个相平衡系统的状态(平衡性质)?
p1
p2
H2O(l) T1
H2O(g)
H2O(l) T2
相平衡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与各相中物质的量无关。 一个多相系统的相平衡状态是由体系的强度性质决定 的。例如 pv , Tb , Tf , 溶解度等。
d
ln p /[ p] dT
gc d H m RT 2
(1) 条件:纯物质g-l(s) 平衡,
(近似:忽略Vm (cd),理想气体) (2) 若近似gcdHm不随T变化,则
《物理化学》第四章(相平衡)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相平衡
第四章 相平衡 相律
温度或压力都没有指定时,相律表达式为:
f K 2
如果指定了温度或压力,则相律表达式为:
f K 1
55
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 液-气平衡
ln p Vap H m RT K
p2 Vap H m 1 1 ln ( ) p1 R T1 T2
60
最大负偏差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统体系
在p-x图上,p与拉乌 等温 尔计算值相比为负, 且在某一组成范围内, p < pA*, p有最小值。
液
p
气
在T-x图,与压力最
小值相对应,出现 了具有最高恒沸点 的最高恒沸物。
Aa
xBbΒιβλιοθήκη B气左侧:yB<xB 右侧:yB>xB
A
T
液
xB
B
A
a x B
b
B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
y
z R
冰+(NH4)2SO4
E
H2O
m B%
(NH4)2SO4
二、生成化合物的相图
1.生成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C6H5OH与C6H5NH2 化合物C C6H5OH∙C6H5NH2
C C+L
L(熔化物)
T/k
能生成具有固定熔点
A+L E1
C+L B+L B+C E2 B
C6H5NH2
A+C
A
C6H5OH
最大正偏差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统体系
在p-x图上,p与拉乌 尔计算值相比为正, 且在某一组成范围内, p >pB*, p有最大值。
物化第4章
一、水的相图 O点三相点,K= 1,φ=3,f =0,它严 p A 点三相点, 1, =3, =0, 格规定了气、 格规定了气、固、液三相平衡时的条 液 实验测得此点仅当T 16K及 件,实验测得此点仅当T=273. 16K及 p=0.6105kPa时才能实现,不能任意 =0.6105kPa时才能实现 时才能实现, 固 O 改变,所以自由度数为零。 改变,所以自由度数为零。
第二节 单组分体系 单组分体系,指的是纯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平衡 单组分体系,指的是纯物质, g l 平衡 有 l s 平衡 g s 平衡 f = K-φ+2 = 1-φ+2 = 3-φ 13单组分体系相律 1时 2,体系最多有两个独立变量, 当φ= 1时,f = 2,体系最多有两个独立变量,即温度 和压力,所以单组分体系可以用p 和压力,所以单组分体系可以用p-T平面图来全面描 述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述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2时 1, 当φ= 2时,f = 1,体系的温度和压力只能有一个独立 变量,即温度和压力有函数关系。 变量,即温度和压力有函数关系。 当f = 0时,φ= 3为最多相数,即单组分体系最多只能 0时 3为最多相数 为最多相数, 有三个相平衡共存。 有三个相平衡共存。
9
相律的推导 假设有一平衡体系,其中共有φ个相, 假设有一平衡体系,其中共有φ个相,S种物质分 配在每一相中, 配在每一相中, 若用1 3……S代表各种物质, 若用1、2、3……S代表各种物质, ……φ代表各个相。 以α、β、γ……φ代表各个相。 要确定任何一个相的状态, 要确定任何一个相的状态,必须知道这个相的温 压力及( 个浓度的数值, 度、压力及(S-1)个浓度的数值,因此一个相的总 变量为( +2。 变量为(S-1)+2。整个体系中所有各相都应具有相 同的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 个相的总变量数为 总变量数为φ 同的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φ个相的总变量数为φ(S1)+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冷却过程分析 在图中n点是处在蒸气相的稳定区,按照相 律该处仅有一相,自由度f应等于2,也就是 从n点出发我们可以独立的改变体系的温度 和压力或是同时改变这两个变量,只要没超 出蒸气的稳定区都不会引起旧相的消失或新 相产生。但是从n点等压冷却到m点的过程中 自由度f却等于1,其原因是既然是等压冷却 就意味着压力不变,相律公式应改变成: f=1-1+1=1 体系中只有温度可以变化。m点是在单变量平衡曲线上按原相律自 由度为1,也就是说在该平衡曲线上,必须同时改变温度和压力才 能保持气一液两相的平衡,在温度和压力两变量中只能有一个是独 立的。
二、吉布斯相律 1. F(自由度数)= C(组分数)- P(相数)+2(温度和压力)
变量,如果温度和压力中有一个 固定或是其中一个随着另一个变化,这时2就变成1了,f=C-P+1; 如果温度和压力都固定,则2变成0,f=C-P。 2. 凝聚系统中的相律
第四章 相平衡
主要内容: §4.1 相平衡与相律 §4.2 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4.3 单元系统 §4.4 二元系统及重要规则
§4.5 三元系统及重要规则
§4.6 相图热力学计算 §4.7 相图应用——专业相图
要 求:掌握相图的基本规则和原理,会应用分析、计算相图,尤其是 二元、三元系统专业相图 重点及难点:分析相图,三元相图、专业相图及其与生产实际的关系。
凝聚系统:不含气相或气相可以忽略的系统
f =c-p+1
三、热力学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态:状态不随实际而发生变化。 热力学非平衡态:即介稳态。
相图:平衡状态图,仅指出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状态 图(包括相数、各相形态、组成和数量),而不管达 到这个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如:0℃时,水 冰; 1250 ℃时高温SiO2熔体 析出方石英晶体。
2CaO· SiO2、K2O· Al2O3· 4SiO2-SiO2
4.自由度:在相平衡系统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变量(如温度、压 力或组分的浓度等)称为自由度。在这些变量中可以在一定范 围内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数目,叫做自 由度数,以f表示。 例: 水构成的系统,变量:T、P T=0.01℃,P=610.48Pa时,冰、水、汽三相共存,f=0 f=0,无变量系统;f=1,单变量系统;f=2,双变量系统
静态法——淬冷法
动态法——热分析法、高温金相法、动态电阻率法、
膨胀系数法、磁性分析法、电动势法
三、实验方法介绍 1、淬冷法(静态法):将待测样预先在某一温度均 匀化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也就是将高温态保持至室 温,然后测定相关的性质以获得有关的相平衡信息。
方法:淬冷,相分析——确定相变温度。
特点:准确度高,但工作量大,对相变速度特别快 的系统不适用。 关键: 确保衡温的时间足够长; 确保淬冷速度足够快
(4)亚稳状态和亚稳相区 OA线可以越过O点向右下方延长,即得虚线OD,也就是说,如果 小心控制好条件,可以使水冷却到273.15K以下而不结冰。这种现 象称做过冷现象,它代表了未结冰的过冷水和蒸汽共存,但是如果 外界有干扰的话,过冷水的状态很不稳定,很快会变成冰。我们把 这种状态称为亚稳状态。许多物质形成的玻璃也是亚稳相。从热力 学的观点看,亚稳相不如稳定相稳定,一定会向稳定相转变,但是 这种相在一定的限度内是稳定的,所以才称之为亚稳相。曲线OB和 OD围起的区域就是过冷水的亚稳相区。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有过冷水 存在。
独立化学反应数,是以这个体系中所有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和生 成物时,所能发生的独立化学反应数。
独立的限制条件,一般是指在同一相之中的浓度限制条件。
一个体系的化学物质的数目,可随人们考虑方法不同而异,然 而体系的组分数却是固定不变的。它代表了体系的一种特征。
例如:由 PbTiO3 、 SrZrO3 、 PbZrO3 、 SrTiO3 这四种化学物质构 成的相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什么样的组成范围是铁电相、反 铁电相或顺电相。这对研究压电、铁电陶瓷是很有用的。但这 种相图却不能叫做叫四元体系相图,由于存在如下平衡反应: PbTiO3+SrZr03=PbZrO3+SrTiO3 使得这四个化学物质中必定存在一个不独立的物质,也就是 说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体系中可以任意改变其数量的物质数 目只有三个。所以此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三元体系。 C(组分数)=4(物种数)-1(独立反应数)
-0(独立限制条件数目)
=3
例: (1)NaCl水溶液:C=2(NaCl和水) (2)CaCO3(S)、CaO(S)、CO2(g)三种物质形成的系统: 常温下:不发生反应,C=3; 高温下: CaCO3(S) △ CaO(S)+ CO2(g) ,C=2 (3)硅酸盐系统:氧化物为系统的组分 SiO2、Al2O3-SiO2、CaO-Al2O3-SiO2
例:
1)水: 30℃, 一个大气压下,P=1; 0℃,一个大气压下,水冰共存,P=2; (组分C=1,H2O) 2)空气:P=1; (组分C=?) 3)水与油:两个液相,分层,P=2; 相与机械混合物、化合物、固溶体、同质多晶的区别?
2. 物种:能把平衡系统中的各相组成表示出来的化学纯物质称 为物种。体系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的种类数,称为体系的物种 数。不同聚集状态的同一种化学物质,均是同一种物质。
三、实验方法介绍 2、热分析法(动态法) 冷却曲线法(加热曲线法):T-t曲线 差热分析法:热效应小时,△T-t曲线 测定相变温度 应用 鉴定未知矿物 方法:以步冷曲线或差热分析测定相变温度。
特点:方便,但不够准确,只适用于快速相变的系统。
§4.3 单元系统相图
一、一元系统中的相律
f =C-P+2 ,C=1 ∴ f=1-P+2=3-P f min=0,则 Pmax=3,即:S、 L 、 g Pmin=1 ,则 f max=2,即:T、P
(2)两相线 OC线是固-气两相平衡线,在此线上固-气两相平衡。此线向左 下方延伸至绝对零度附近。 OB线是固-液平衡线,在此线上,固体和液体两相平衡共存。OB 线向上延伸,但到达一定温度后相图变得比较复杂,这时有不同 晶型的冰出现。该线向下终止于O点。 当代表体系的状态点落在曲线上时,体系处于这条线所代表的 两相平衡共存的状态,温度和压力中只有一个可以独立变动,另 一个则随之变化。
第一节 相平衡与相律
一、基本概念 1. 相:在系统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而且完全均匀的部分称 为相。相与相之间有分界面,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 在界面上,从宏观的角度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是突 然的。体系中所具有的相的总数称作相数。用P表示。 通常任何气体能无限混合,所以系内无论有多少种气体都只有 一个气相(在非常高的压力下,气体也可以发生分层现象)液 体则根据其互溶程度可以是一相、两相甚至是多相。对于固体, 一般是一种固体是一相(固溶体除外,固溶体一般是一相)。 有时气体虽然存在,但可以不考虑,不划入体系范围内。没有 气相的体系称为凝聚体系。同一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 不同的相和相数。
三、一元相图
1.以水的相图为例对面、线和点的 含义进行具体的讨论
(1)单相面 如图所示的区域1是单一的气相区,区域2是单一的液相区,区域 3是固相区。在相图中的每一个点都对应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则表示体系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把相图上的一 个点称作状态点,代表体系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的状态。状态点 落在哪个区域,这时体系的状态就是以哪个区域所代表的单相本形 式存在。在这些区内体系的自由度为2,所以温度和压力团均可以 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独立的自由变动而不会引起新相的产生和旧相的 消失。
§4.2 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每一个相区对应于材料一定的平衡组织状态。当材料跨越不同的 相区时,就会出现组织状态的变化,或者出现新相或者旧相消失。 该过程伴随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利用这种变化就可以测定出材 料的相平衡关系。
二、实验研究方法
扩散偶+EPMA 合金:XRD、室温金相法 静态电阻测量法
比如说:水在一个大气压下与水蒸气两相平衡的温度(常压沸点) 100℃;但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时,水与水蒸气的两相平衡温度 也低于100℃,二者存在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温度变,平衡时 的蒸汽压也随之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在海拔高的地方烧水时,水 不到100℃就会开的原因了。 但是等压冷却时由于压力这一变量固定使得两平衡时温度亦不能 改变,体系这时自由度f=C-P+1=1-2+1=0。通常的沸点就 在此处,只有水全部沸腾变为蒸气后才能升高温度,或者是蒸气 全部冷凝为水之后才能降低温度,二相平衡时温度是不变的。同 理,在等压条件下,水与冰两相平衡也是这样的。
二、一元系统相图的构成 根据相律可知,一元体系以单相存在时,无论是气相、 液相还是固相,均为P=1,f=2,其温度和压力两个变 量可以独立的自由变动。因此在相图上,应该可以各用 一块面积分别代表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单相状态;当气 -液、气-固、液-固两相平衡共存时,P=2,f=1, 温度和压力间存在函数关系,在相图上就应该各有一条 曲线代表与两相平衡共存的情况。而当P=3时,f=0, 此时温度和压力均为定值。在相图上就应该用一个特殊 的点表示三相共存的状态。
(2)两相线 OA线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在此线上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此斜 线向右上方延伸,终止于A点,这个点称作临界点,对应的状态为临 界状态。 临界状态 将一种液体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蒸汽压力会不断上升。因 为随着压力的上升,蒸汽的密度必然变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 液体的密度一定减少。这样,达到某一点时,液体和蒸汽密度相 当(液体的量要充足,在到达此点之前不至于蒸发完),多相体 系变成单相体系,液相不复存在。发生这种现象的温度称为临界 温度,与此温度相对应的压力称作临界压力,此时的状态称作临界 状态。所以,表示液体-蒸汽平衡的曲线一定在临界点终止。高 于这个温度,无论多么大的压力也不能形成液体。
3.组分:能够把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表示出来的最小数目的化 学纯物质称为独立组分,简称组分。组分的数目就是组分数, 它是为了表示体系中各种性质所需要的最少物种数,或者是在 一定温度、压力下,体系中可以任意改变其数量的物质数目, 用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