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NE)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巴胺(DA)注射液进行治疗。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及临床指标,分析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0、12、24小时用药的临床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血乳酸清除率等,分析两组复苏成功率和血乳酸清除率差异,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可明显并迅速改善患者各项感染性休克症状,在ICU治疗感染性休克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ICU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17-01感染性休克在ICU患者中为常见的病症,由于其发病迅速且病情复杂危重,其在ICU中的死亡率一直较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目前,临床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血管加压类药物[2]。

本院通过对比两种血管加压类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注射液,分析了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对2012年4月至2013 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中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所选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5~30岁,平均年龄为(24.6±2.3)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恶性肿瘤及妊娠等其他疾病因素影响,且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包括: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胸腹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且患者在体温、组织灌注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感染性休克标准。

对所选患者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巴胺注射液进行治疗。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何选择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何选择

休克的治疗——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何选择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的比较(Comparison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hock)。

1679例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多巴胺(Dopamine,DA)组858例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组821例。

分别使用多巴胺20μ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19μg/(kg·min)作为恢复和维持血压的一线升压疗法。

当使用20μg/(kg·min)剂量的多巴胺或0.19μg/(kg·min)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仍不能维持患者的血压时,则可增加开放标签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加压素。

主要转归是随机分组后28天的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不需要器官支持的天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

28天死亡率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多巴胺组为52.5%,去甲肾上腺素组为48.5%,多巴胺组的比值比为1.17,95%可信区间为0.97~1.42,P=0.10)。

然而,接受多巴胺治疗病人中的心律失常事件多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207起事件(24.1%)对102起事件(12.4%),P<0.001] ,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分别有52例和13例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而退出研究(P<0.001)。

亚组分析显示,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多巴胺与280例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28天死亡率增加相关,但在104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或263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中无此相关性[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P=0.03,感染性休克P=0.19,低血容量性休克P=0.84]。

结论,在使用多巴胺作为一线升压药物治疗的休克病人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之间,尽管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使用多巴胺与不良事件数较多相关。

高考复习(生物)专项练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类大题突破【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生物)专项练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类大题突破【含答案及解析】

大题分析与表达练4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类大题突破1.(2021山东聊城二模)研究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有助于了解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葡萄糖摄入方式对小鼠血浆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胰岛素浓度来评价胰岛功能,原因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是(至少答出两种)。

(2)科学家桑格用不同的方法把胰岛素分子随机切成大小不一的几段,再用荧光染料特异性地把断片一端的氨基酸染成黄色并确定其种类。

这样每次“打断—染色”就可以知道胰岛素中某几个断点处氨基酸的种类,经多次重复就可以获得。

(3)由图1可知,不同的葡萄糖摄入方式对小鼠葡萄糖浓度无明显影响;图2中不同的葡萄糖摄入方式对小鼠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是。

(4)研究发现,引起图2结果的原因是口服葡萄糖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肠抑胃肽(GIP),GIP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信号分子,在高血糖水平下可显著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低血糖水平下不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请用以下实验材料验证GIP的作用,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GIP溶液、饥饿的健康小鼠若干、进食不久的健康小鼠若干、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必需的检测设备。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2.(2021山东济南5月针对性训练)去甲肾上腺素(NE)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是与多巴胺结构相近的一种胺类化合物,小剂量可以升高血压。

它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

下图表示NE在肾上腺突触中的化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2)NE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的低血压,通过与相关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增强心肌和血管的来升高血压。

NE发挥作用之后的去路主要是。

(3)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降低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提高动物中心静脉压,从而治疗由微生物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SS)及其并发症。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冯晓琪;马泽兵;罗强;胡晨【摘要】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复杂的高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肾脏及其他器官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作为一线升压药物。

传统的观点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减少肾脏及胃肠道黏膜的血液灌注等不良作用,然而,近来却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感染性休克,对于肾脏、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机体免疫系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Infectious shock is a complex high mortalityclinical syndrome and is th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ICU which threatens human healthy serious.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could be acted as medical to boost blood pressure for its influence to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Traditional ideas think norepinephrine has ill-effect in reducing hemoperfusion of kidney and gastrointestinal mucous membrane, however, it recently discovered, Norepinephrine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kidne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immunity system which applies to infectious shock.【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机能器官;感染性休克【作者】冯晓琪;马泽兵;罗强;胡晨【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感染性休克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性血症伴休克,也称脓毒性休克[1]。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汤熠【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A)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

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危重症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 DA 组及NA 组。

DA 组患者50例,给予 DA 收缩血管、控制血压治疗;NA 组患者54例,给予 NA 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按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7年指南执行,观察两组患者的6 h 复苏成功率、7 d 内的临床病死率,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水平及6 h 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的不同。

结果 NA 组患者 HR 、MAP 、CVP 恢复更好,血乳酸水平及6 h 乳酸清除率也明显好于 DA 组患者;具有更好的6 h 复苏成功率,在治疗开始后7 d 内的临床病死率更低。

结论同 DA 比较,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 NA 治疗可以更好地收缩血管,清除乳酸,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早期病死率。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13)019【总页数】2页(P2818-2819)【关键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感染性休克;复苏;病死率【作者】汤熠【作者单位】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危重症科 202150【正文语种】中文感染性休克是急危重症科病房常见的危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为心脏急危重症专科以外患者的主要死因。

据国外文献报道,每5例急危重症科患者中就有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1]。

患者往往经大量补液仍不能维持血压,出现生命危险,需要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收缩血管纠正低血压[2],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A)是临床推荐的一线活血管药物,两者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安全性仍有争议,研究人员观察比对了二者的临床疗效及复苏成功率、病死率等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危重症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DA组及NA组。

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观察论文

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观察论文

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扩容等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扩容等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抗休克,观察两组的血液动力学、血乳酸。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及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扩容等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感染性休克;疗效【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80-02the curative effect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septic shockwu xiao-yu,tan zhong-hua,zhang chun-lin(icu of 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in sichuan,yibin sichuan,644000)【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septic shock.methods:120 cases of septic shock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resistance to infection,expansion and was given based on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anti shock;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anti-infective,expansion,based on the given dopamine anti shock,hemodynamics was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blood lactic acid.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24h treatment after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blood lactate and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 the conventional resistance to infection,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ptic shock effect is better,and thus it is of being popularized and used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key words】dopamine;norepinephrine;septicshock;curative effect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的特殊形式。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灌注的影响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灌注的影响

c crs eT. t C c rIs,0 , 3 5 35 6. n a e mg  ̄ JNal a e n t2 01 9 : 8 —9 n
3 He dR , hrM, aaj S eut o r i ug r f et a cr l a JC i K r i N .R s l f a c sre o rc lcn e . na s d a l y r a
( 收稿 日期 :0 8 1 3 20 —0 —2 )

论 著 ・
多 巴胺 和去 甲肾上腺 素对感染 性休 克患者 肾灌 注 的影 响
高景 利 李 晓 岚 王爱 田
【 要】 目的 研 究多 巴胺与去 甲肾上腺素对 感染性休 克患者 肾灌注 的影 响。方法 选择 IU早期 摘 C
r d cin o o a e u r n e atr te i t d cin o ME —e p r n e fo e u t flc r c r c f n r u t fT o l e e h o o x e e c r m i O L Un v ri s i 1 Di u g 2 0 3: 15 F i st Ho p t . g¥ r , 0 6 2 5 - 9. e e y a
8 李荣华 , 张辰 , 石邦茂 , . 等 血清 S D 4 6与 I-8水平变化 与 胃癌浸 C 4V L1 润转移 的相关研究 . 河北医药 ,06 2 : 64 8 20 ,84 —4 . 4
9 N lo e sn H, er l Ca l P t l N, r n A, ta . u d l e 0 0 fr c ln a d rca e i i e 1 G i ei s 2 0 o oo n e t l n
肠癌 , 如果在根治的基础上保 留了功能较 为理想 的肛 门, 几个月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证明,去甲肾上腺素较之多巴胺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前者在提高平均动脉压、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改善肾功能方面表现了较强的作用,能够改善内脏的灌注和氧合,可使局部氧代谢改善,氧摄取率增加,满足了微循环对氧的需求,而后者可能有更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且死亡风险增加。

经过充分液体复苏,血压仍不达标,为了使MAP ≥ 65 mmHg65~c. 正最大剂量20 μg/(kg.min),或在升压药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心脏充盈压增高和低心排血量提示心功能不全;尽管循环容量充足和MAP 达标,仍然持续存在低灌注征象。

不推荐提高CI 超过预计的正常水平。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钙增敏剂,可使SV、CO 和CI? 增加,而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变化。

如果经充足的液体复苏和获得足够的MAP 后,CO 仍低,可考虑使用左西孟旦。

(2)呼吸功能支持? 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首先给予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气分析每小时1? 次。

如氧饱和度不稳定时,或存在难以纠正的酸碱平衡紊乱,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氧的供给。

由于不同器官的功能衰竭的情况不同,因此对于呼吸机的应用不推荐明确的指标。

急性全身感染引发的ARDS 患者目标潮气量为6 mL/kg。

推荐ARDS 患者测量平台压,使肺被动充气的初始平台压目标上限为≤ 30 cmH2O。

推荐使用呼气末的通使用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急性全身感染引发的ARDS。

(3)肾功能支持? 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患者尿量仍没有增加、内环境不稳定时,应及早给予肾功能支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和间断血液透析对严重感染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相当。

但鉴于CRRT 能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及溶质,容量波动小,更适合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故建议使用CRRT 辅助管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的液体平衡。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
大 面积 软组 织 感 染 6例 。两 组 临床 资 料 具 有 可 比
性。
23 两 组患 者组 织 氧代 谢 比较 两 组 患 者各 时点 . 两 组 患者经 充 分液体 复 苏后 , 中心静 从 乳 酸清 除率 、v , 6 % 比例 比较 见表 2 SO / 5 > 。
的趋势 , 且各时间点均低于 N E组 ( P均 < .5 。N 0 0 ) E组 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 D A组 ( 0 0 ) 8— 8hN P< .5 ; 4 E组患者 SO i6 % 比例显著高于 D v 5 > A组 ( P<0 0 ) .5 。结论
中 图分 类 号 :6 1 R 3 文 献 标 志 码 : B
组 、 A组各 4 D 5例。其 中, E组男 2 、 2 例 , N 4例 女 1 年 龄 ( 4 8-1 . ) ,A A H 1 分 为 ( 4 5- 5 . 4 37 岁 - P C E 1评 2. - _ 4 - 67 分 ; . ) 感染 部位 : 腔感 染 1 、 部感 染 1 、 腹 5例 肺 3例 导 管相 关性感 染 9例 、 面积 软 组织 感 染 8例 。 D 大 A
MP P在 治 疗 前 后 各 时 点 无 明显 变 化 外 , R、 I A H C、 S R 变 化见 表 1 V I 。
PCEI A H I 评分 为 (5 34 . ) ; 染部位 : 腔 2 . - 4 分 感 7 腹 感染 1 7例 、 部感 染 1 、 肺 2例 导管 相关 性感 染 1 、 O例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卷 第 3 1 7期
去 甲 肾上 腺 素 和 多 巴胺 对 感 染 性 休 克 患 者 血 流 动力 学 和组 织 氧代 谢 的影 响
庄育 刚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
患者及急性冠 脉综合征和瓣 膜病变患者 。从 中筛选 出 5 2例 符合标 准的患者作 为本 次研 究 的样本 ,采 用 简单 随机化 分 组方 法分为 N A组 和 D A组 ,N A组 2 6例 ,其 中男 1 5例 , 亡 6例 ,死 亡率 2 3 . 0 8 %;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1 5・
( 去甲肾上腺素组) 和 D A( 多 巴胺 )组 ,分别静脉泵人 N A和 D A治疗 ,比较 两组用药 前和用药 1 2 h血乳 酸水平 和乳酸清 除率及 两组 患者
死亡率 。结果 :N A组 和 D A组用药 1 2 h 动脉血乳酸含量较之用药前均有明显下降 ( P< 0 . 0 5 ) , 但 N A组下降更为 明显 ( P< 0 . 0 5 ) ;N A组 1 2 h 乳酸清除率也较之 D A组更 为显著 ( P< 0 . 0 5 ) ;N A组死亡率 2 3 . 0 8 %小于 D A组 3 4 . 6 2 % ( P< 0 . 0 5 ) 。 结论 :较之多巴胺 ,去 甲肾上腺 素更能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 清除率 ,降低死亡率 。 【 关键词 】 多 巴胺 ;去 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 中图分类号 】R 9 6 9 . 4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4 j o 4 — 0 0 1 5 — 0 1
感染性休克其 实是一 种分 布异 常性休 克 ,针 对其 发病 机制 ,抗感染 的基础 上充分 体液 复苏 同时应用 血管 活性药 物是其 目前主要治 疗原则 。发生感 染性 休克 的患者应 第一 时间积极给予体 液复苏 ,尽 量达 到维持 平均 动脉压 不低 于

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心率及内环境的影响

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心率及内环境的影响

分钟增加 2
( k g・ mi n ) , 最终维持在 1 5 g /( k g・ mi n ) ,
至平均动脉压 ( MAP)> 6 5 mmHg后逐渐减少剂量停 药 。 观 察 组 在对 照 组基 础 上 给 予去 甲 肾上 腺 素 ( 天 津 金耀 氨
基 酸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H 1 2 0 2 0 6 1 ,2 mg / 支 )治 疗 ,
酸 、F ENa显著 低于对 照组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两组 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结论
上腺 素联 用治疗 感染性 休 克 ,能够促 进各 脏器 内部 的血液 流动 ,升高血 压 ,减缓 患者 HR 变动 ,同时增加 肾血流 量和 肾
小 球 的 滤 过 率 ,使 得 S c VO, 、Cc r 、每 小 时 平 均 尿 量 、F EH, O 升 高 ,乳 酸 、F ENa降 低 ,恢 复 内 环 境 的 稳 定 。 【 关 键词 】 多 巴 胺 ;去 甲 肾上 腺 素 ;感 染 性 休 克 血 压 ;心 率 ;内环 境
院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4年 1月 收 治 的 1 2 0例 感 染 性 休 克 患 者 ,根 据 治 疗 方 法 不 同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各 6 0例 。对 照 组
仅行 多 巴胺 治疗 ,观 察组 采用多 巴胺 与去 甲肾上腺素 联合治疗 ,对 比患者平 均动脉压 ( MAP) 、HR、乳酸 、中心 静脉血
1 . 4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软 件 分 析 , 计 数
置导 管 1 5例 ( 1 2 . 5 %) 。根据 治疗方 法不 同分为对 照组和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邱参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600)【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肾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后6h、12h、24h、48h,2组患者尿量、肌酐清除率(CCr)均有所升高,血乳酸(LAC)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提高肾功能,改善肾脏血流灌注。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肾功能DOI:10.19435/j.1672-1721.2020.17.041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甚至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为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得不到有效维持,此时需要采取其他药物治疗来改善组织灌注[2]。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均为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本研究探讨二者联合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岁~ 73岁,平均年龄(60.21±10.65)岁;其中泌尿系统感染18例、腹腔感染9例、肺部感染3例。

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6岁~75岁,平均年龄(60.35±10.28)岁;其中泌尿系统感染19例、腹腔感染8例、肺部感染3例。

去甲肾上腺素(NA)与多巴胺(DA)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比较及对机体SVRI

去甲肾上腺素(NA)与多巴胺(DA)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比较及对机体SVRI

的重要组成部分㊂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的及时恢复,改善脑组织代谢,可减少脑组织的坏死进一步的形成,丁苯酞有很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提示,其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㊂在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中,我院对1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㊁脑血容量(CBV)的比值均比对照组高,而平均通过时间(MTT)㊁峰值时间(TTP)比值均低于对照组,根据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5),说明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显著㊂丁苯酞能通过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的水平,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花生四烯酸生成,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于脑缺血的多个病理环节㊂最终能够保护患者脑血管的完整性,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改善患者脑灌注功能[4]㊂此外,丁苯酞也能对抗氧化酶的活性起到有效的抵抗作用,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时微循环障碍,并对患者脑部细胞的炎性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最终保护患者脑细胞,减少细胞凋亡[5],最终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㊂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中运用丁苯酞注射液,尽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内神经元,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同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中推广运用㊂4 参考文献[1] 邬 刚,战丽萍,安明顺,等.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18,13(9):938-943.[2] 孙龙胤.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2(13):232-233.[3] 徐红强,王艳玲,孙利民.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4):19-21.[4] 刘运平,王慧娟,曹 妍,等.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22):3411-3414.[5] 孙元元,李 慧,郎文娟,等.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临床荟萃,2016,31(2):182-185.[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王丽娜]去甲肾上腺素(NA)与多巴胺(DA)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比较及对机体SVRI㊁SvO2㊁FENa㊁FEH2O的影响李光亮 (宿迁市传染病防治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的效果及其对SVRI㊁SvO2㊁FE⁃Na㊁FEH2O等指标予以比较㊂方法:选取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㊂对照组给予患者应用多巴胺,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对比两组疗效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8%㊁62.16%,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VRI㊁SvO2㊁FEH2O水平均较高,而FENa水平则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于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多巴胺,其有效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㊂[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致病原因主要为多种病毒或病原微生物的共同作用,继而导致了微循环障碍㊂临床中在面对感染性休克时,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导致细胞损害㊁组织缺氧以及代谢异常等情况发生㊂为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㊂本研究选取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的治疗效果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选取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㊂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55.1±10.4)岁;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1~81岁,平均(55.2±10.3)岁㊂两组的年龄㊁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多巴胺,微泵注入,初始用药剂量为1μg/(kg㊃min),此后每隔2分钟增加1μg/kg,直至动脉压介于70~80mm Hg(1mm Hg=0.1333kPa)㊂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微泵注入,初始用药剂量为0.5μg/(kg㊃min),此后每隔2min增加1μg/kg,直至动脉压70~80mm Hg[1]㊂1.3 观察和评价指标:①比较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㊁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㊁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㊁滤过水排泄分数(FEH2O)㊂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施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心功能恢复到2级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部分缓解且心功能恢复1级以上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病情加重为恶化;死亡[2]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㊂1.4 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总结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8%㊁62.16%,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5)㊂详见表1㊂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死亡总有效对照组3712(34.43)11(29.73)5(13.51)5(13.51)4(10.81)23(62.16)观察组3716(43.24)14(37.84)3(8.11)3(8.11)1(2.70)30(81.08)①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χ2=4.3842.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实施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VRI㊁SvO2㊁FEH2O水平均较高,而FENa水平则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x±s)组别例数SVRI(dyn㊃seccm-5㊃m2)SvO2(%)FEH2O(%)FENa(%)对照组3768.8±13.857.8±7.10.25±0.030.80±0.23观察组3788.6±23.562.3±8.70.27±0.040.71±0.20t值5.1372.8342.8282.088P值<0.05<0.05<0.05<0.053 讨论临床中感染性休克属于一种起病较急㊁病情发展较快的疾病症候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最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为严重低血压㊂相关研究指出,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机体缺血缺氧状态,因此,对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为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㊂血管活性药物作为支持血液循环的常见药物类型,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压,而且可帮助患者的组织器官恢复供养,可预防器官功能损害[3]㊂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而言,两种药物均属于血管活性药物,且属于儿茶酚胺结构类㊂具体而言,多巴胺的活性对象主要为多巴胺受体,不仅对可提升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而且可增加排尿和纳排泄量㊂而去甲肾上腺素则属于一种神经递质,对肾上激素α-受体具有较强的激动作用,而且在激动作用的影响下可引起血管收缩,继而增加了心脏心肌的强收缩力,并提升了心率以及心脏血液排出量,同时在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还增加了患者的供血量,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血压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进行比较可发现,去甲肾上腺素的选择性激活肾上激素α-受体作用时间长于多巴胺,并且因为去甲肾上腺素不会对肾上激素β-受体予以激活,所以导致产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多巴胺,因此去甲肾上腺素的安全性也较高[4]㊂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8%㊁62.16%,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㊂许熙熙[5]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类似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㊁63.33%㊂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多巴胺,有效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㊂4 参考文献[1] 姜福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 11(6):103-104.[2] 张 晶,刘 磊.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评价[J].抗感染药学, 2017,14(1):68-70.[3] 陈志宏.DA与N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存率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2):1202-1204. [4] 李炬带,刘力新,郭 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氧代谢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171-3173.[5] 许熙熙.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对比及对SVRI㊁SvO2㊁FENa和FEH2O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4):23-25.[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王丽娜]。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20-08-27T06:50:50.22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4期作者:刘娅君[导读] 对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和治疗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各27例,对比两种治疗的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P<0.05);治疗6h、12h、24h、48h后,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均呈现出降低趋势,但是治疗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感染性休克【中图分类号】R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4-0079-02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症患者临床综合征,以持续低血压、组织器官低灌注、交感神经异常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休克无法得到有效的逆转,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细胞损伤、组织缺氧等情况,甚至会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1]。

本院将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应用于2016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并与单纯多巴酚丁胺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4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9例、25例;年龄27~73(56.68±10.25)岁;败血症、腹腔感染、重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急性肝脓肿及急性胆管患者分别为5例、12例、9例、11例、4例及13例。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 PPT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 PPT

4、•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需时间相似(6、3 ± 5、6 h vs、 6、0 ± 4、9 h, p = 0、35)
5、•两组间输液总量没有差异 »多巴胺组患者第一天输液量较多 »多巴胺组患者第一个 24 小时尿量较多
6、随机分组36小时后多巴胺组患者心率加快更 明显;ID、CVP、SvO2、乳酸水平相似。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治疗休克
休克的定义
• 差不多进行足量液体治疗(至少 1000 ml 晶 体液或 500 ml 胶体液,除非 CVP > 12 mmHg 或 PAWP > 14 mmHg),MAP < 70 mmHg 或 SBP < 100 mmHg,组织灌注不足 的表现:意识改变,皮肤发花,尿量 < 0、5 ml/kg/hr,乳酸 > 2 mmol/L
研究设计
1、多中心(比利时、奥地利与西班牙等 8 个 ICU) 时间:2003 年 12 月 19 日 至 2007 年 10 月 6 日
2、随机原则 »实验人群:依照参研 ICU 由电脑进行随机分层分组 »试验药物:五位参考数字放置在密封的不透明信封中,由负 责配制药物的人员开封,配制好的药物采纳随机分配数字 进行标记
»生存率评估:log-rank检验
»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估(单变量分析P<0、 20)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预先确定的亚组分析依照休克种类:感 染性,心源性,低血容量性。
»其他研究指标数据分析:依照不同变量选 择卡方检验、t检验、致与检验等。
(数据分析时统计家与研究人员不明白病人的分配疗法)
结果
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差不多超过 4 小时 »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HR > 160 bpm)或室速 »脑死亡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比较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比较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比较贺慧为;陈志;曾卫华;杨春丽【摘要】目的比较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脓毒症休克过程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期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确定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血管活性药物.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低血压的患者80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各组再以心脏指数(cardicac index,CI)标准分为两个亚组,记录每组及各亚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各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28d死亡率.结果多巴胺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去甲肾上腺素组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27.5%和22.5%,无显著差别(P>0.05).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多巴胺组的28d死亡率要显著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均能够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压,但是多巴胺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特别是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2(047)007【总页数】3页(P565-567)【关键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脓毒症休克【作者】贺慧为;陈志;曾卫华;杨春丽【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4随着微生物耐药、侵入性治疗检查的增多、人口的老龄化日益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ICU病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纠正脓毒症休克低血压的常用升压药物,但两者对脓毒症休克作用的差异还不明确,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和近期预后的比较国内尚无报道,国外只有少量研究。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之争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之争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之争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应该如何选择呢多巴胺还是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传统理论认为:小剂量3~5μg/kg·min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中等剂量5~10μg/kg·min主要兴奋β受体;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的收缩力加强及增加了心排血量;并收缩外周血管;从而既能维持血压水平;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大剂量多巴胺>10μg/kg·min 使用时;α1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高;就会出现微循环障碍..因此治疗心源性休克;多巴胺剂量不宜超过10μg/kg·min..而事实上在休克状态下多巴胺没有扩张肾脏血管的作用;其观察到的增加的尿量的作用也是由于血压升高肾灌注增加的结果..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证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肾上腺素α受体强烈激动作用;引起血管极度收缩;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同时也激动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小剂量每分钟0.4μg/kg 时;β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a受体激动为主..一般采用静脉滴注外渗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1~2分钟..但人们一直认为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强烈的α受体激动剂; 尽管它能迅速改善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但由于其强大的缩血管效应; 仍然有可能减少内脏血流;导致灌注下降..即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升高血压的同时会增加血管阻力;减少组织灌注;影响肠系膜、肺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血供;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许多临床医生对在休克期间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一直顾虑重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并不会损害肾功能;甚至可以改善肾功能..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可以诱发急性肾衰竭;但只有直接注入肾动脉才会出现;且诱导所需剂量是普通用量的2~3倍;而临床常规使用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并无此作用..理论上;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强效血管收缩药;在升压的同时可增加血管阻力;减少组织灌注;然而;与正常循环状态下不同;在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等血管扩张情况下;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升高血压;从而增加脏器血流..一些对比研究表明;休克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比应用多巴胺能够提高生存率..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中将1679例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多巴胺Dopamine;DA组858例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组821例..分别使用多巴胺20μ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19μg/kg·min作为恢复和维持血压的一线升压疗法..当使用20μg/kg·min剂量的多巴胺或0.19μg/kg·min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仍不能维持患者的血压时;则可增加开放标签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加压素..主要转归是随机分组后28天的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不需要器官支持的天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28天死亡率没有显着的组间差异多巴胺组为52.5%;去甲肾上腺素组为48.5%;多巴胺组的比值比为1.17;95%可信区间为0.97~1.42;P=0.10..然而;接受多巴胺治疗病人中的事件多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207起事件24.1%对102起事件12.4%;P<0.001 ;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分别有52例和13例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而退出研究P<0.0012012年国际重症协会的一个组织SurvivingSepsisCampaign联合世界上大多数的重症医学学会对2008年的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治疗的国际指南..该指南中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的叙述如下:1、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目的是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5mmHg以上2、去甲肾上腺素是作为血管活性药物的首选1B3、在需要添加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的情况下可以将肾上腺素可以加入到去甲肾上腺素中泵注2B4、血管加压素0.03U/min也可以加入到去甲肾上腺素中进行泵注以维持血压或者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UG5、低剂量的血管加压素不建议作为单独初始应用的血管活性药还处理脓毒症造成的低血压;高于0.03-0.04u/min的血管加压素应该作为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无效时采用的保留手段UG 6、多巴胺仅仅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品仅用于某些特殊病人;比如高度选择的病例比如发生心动过速风险比较小的病人和绝对或者相对心动过缓的病人2C7、去氧肾上腺素一般不建议用来处理脓毒症休克;除非是以下几种情况:a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后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b已知心排量比较高;但是顽固性的血压低;c作为一种保留治疗手段处理应用强心药/缩血管药物并联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后平均动脉压仍然没有达到目标值的病人..1C8、低剂量的多巴胺不应该用于肾脏保护1A9、所有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都应该尽快建立动脉直接测压UG这个指南中可以看到去甲肾上腺素已经作为脓毒症休克病人的首选血管活性药物了..看来是该改变常规;多巴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治疗1、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采用最高20ug/kg/min的多巴酚丁胺实验治疗;a心肌功能障碍认为是由于心脏充盈压高和心排量低造成的;b尽管血容量和平均动脉是足够的;但是仍然出现持续的低灌注的表现1C2、不需要将心指数升高到预先设定的高于正常的水平1B激素治疗1、如果应用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成年患者则不需要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否则建议静脉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在200mg/day2C2、不需要进行ACTH刺激仪炎症成年脓毒证休克的成年人是否需要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2b3、已经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氢化可的松的量要逐步减少2d4、不存在休克的的脓毒症病人不需要应用激素1D5、给予氢化可的松时应该持续输注2D对于严重脓毒症的液体治疗1、晶体液对于严重脓毒症病人是初始液体复苏的首选1b2、反对用羟乙基淀粉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病人的液体复苏1B3、当需要大量晶体液进行复苏时可以使用白蛋白2C4、对于脓毒症致组织低灌注并怀疑低血流量的病人可以实施初始的液体实验治疗至少给予30ml/kg的晶体液包括等量的白蛋白..很多病人可能需要快速输注更多的晶体液1C5、液体复苏时只要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善包括动态脉压;每搏量变异度和静态动脉压;心率都应该进行液体负荷实验UGUG为ungraded。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情,通常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血流量不足,从而引发全身器官缺血缺氧。

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在临床实践中,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治疗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效的肾上腺素类药物,通过刺激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多巴酚丁胺则是一种强效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组织灌注。

这两种药物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可以互补彼此的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

在一项针对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升压药物治疗。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排出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器官功能和预后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

除了治疗效果显著外,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由于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作用,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且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该治疗方案。

这种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为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较好的安全性,可以显著提高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

感染性休克的升压药物选择

感染性休克的升压药物选择

感染性休克的升压药物选择感染性休克的升压药物选择(摘自拯救脓毒血症指南)重症行者翻译组程呈译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当液体复苏无效时,常常需要给予血管升压药物支持。

常用的升压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左旋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去氧肾上腺素(苯福林)以及多巴胺。

为了获得充分的液体复苏,拯救脓毒血症指南建议,大多数感染性休克患者至少应该输注30ml/kg(1.5-3L)晶体液(1C级)。

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更多的静脉输液;只要在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上有需求就应积极地进行液体输注(不分级推荐)。

液体复苏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白蛋白(1C级)。

尽管已进行了液体复苏,但感染性休克仍持续存在,对这些患者都应立即给予血管升压药物支持治疗;血管升压药治疗可以与液体复苏同时进行,尤其是严重低血压的患者。

拯救脓毒血症指南建议如下:·血管升压药物起始应用的初始目标---平均动脉压65mmHg。

(1C级)·去甲肾上腺素应作为一线用药。

(1B级)·肾上腺素作为仅次于去甲肾上腺素的二线用药。

当去甲肾上腺素不能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时,可把肾上腺素作为补充或替代药物来选择。

(2B级)·无论是为了改善灌注(增加平均动脉压)还是为了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所需剂量,0.03U/min 的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使用是恰当的(无分级推荐)。

·不推荐单独应用血管加压素作为升压药用于感染性休克的升压治疗(无分级推荐)。

·只有在难治性感染性休克中,多种升压药物标准剂量维持下循环仍然很糟糕时,才推荐使用高于0.03-0.04U/min 的血管加压素剂量。

(无分级推荐)·不建议把多巴胺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药物用于感染性休克的升压治疗中,除外高选择的患者,例如那些心率过慢(绝对或相对心动过缓)且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较低的患者(2C级)。

不推荐把小剂量多巴胺应用于所谓的肾脏保护策略中。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杨璇;李长江;李玉;冯磊;曲彦【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4(21)33【摘要】目的评价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为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DA)组102例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量、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NH3)、总胆红素(TBiL)等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 的尿量多于治疗前(P<0.05),CCr及BUN高于治疗前(P<0.05),且DA组改善较NE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24 h的ALT、NH3及TBiL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DA组改善较NE组明显(P<0.05).结论 DA和NE均能在短期内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肝肾功能,DA效果优于NE,DA和NE对后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总页数】4页(P52-54,57)【作者】杨璇;李长江;李玉;冯磊;曲彦【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青岛266000;青岛中心医院急症科,青岛266300;山东省淄博市级机关医院心内科,山东淄博255000;青岛市市立医院影像诊断科,青岛266000;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青岛2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4【相关文献】1.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J], 仝旭亚;刘卫芳;宋颖飞;张利花;马文静2.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J], 马和伟3.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J], 周建新4.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J], 丁涛;赵波;王楠楠;江浩5.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J], 周建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