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整式的乘法(3)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e12eeb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
八年级数学试卷对知识点考查很细、覆盖面广、实验操作题多,难度较去年有所上升,要求考生有较强应用知识的能力。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一)
整式的乘法:
⑴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为积的因式.
⑵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
⑶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每个项后相加.
3.计算公式:
⑴平方差公式:(a-b)⨯(a+b)=a2-b2
⑵完全平方公式:(a+b)=a2+2ab+b2;(a-b)=a2-2ab+b2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二)
整式的除法:
⑴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
⑵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商的因式.
⑶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
⑷多项式÷多项式:用竖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4章(三)
因式分解方法:
⑴提公因式法:找出最大公因式.
⑵公式法:
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
③立方和:a3+b3=(a+b)(a2-ab+b2)
④立方差:a3-b3=(a-b)(a2+ab+b2)
⑶十字相乘法:x2+(p+q)x+pq=(x+p)(x+q)
⑷拆项法
⑸添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31ad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7.png)
同底数幂的乘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4、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结论。
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其简单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学习难点: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课前知识回顾:n a 表示 ,这种运算叫做 ,这种运算的结果叫 ,其中叫做 ,是 。
(观察右图,体会概念)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210次运算,它工作310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应用乘方的意义可以得到: 1012×103=121010)⨯⨯个(10×(10×10×10)=15101010)⨯⨯⨯个(10=1015.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012、103这两个因数是底数相同的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2×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预习教材P141—142,找出疑惑之处)用学过的知识做下面的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互相研究,看看发现了什么。
检测一1计算(1)25×22 (2)a 3·a 2 (3)5m ·5n (m 、n 都是正整数) (1)5222(22222)(22)⨯=⨯⨯⨯⨯⨯⨯=(2)32a a ⨯=(3)把指数用字母m 、n (m 、n 为正整数)表示,你能写出a m • a n 的结果吗? a m • a n= 个)) ( a a a a a a (⋅⋅⋅⋅⋅⋅⋅⋅⋅ 个)) (a a a a a (a ⋅⋅⋅⋅⋅⋅⋅⋅⋅= )个( a a a ⋅⋅⋅⋅⋅⋅⋅=a ( ) 有 a m • a n =a ( )(m 、n 为正整数)这就是说,同底数幂相乘,______不变,______相加。
第14章整式知识点
![第14章整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c9967e76a20029bd642df1.png)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一、知识概念:1.基本运算:⑴同底数幂的乘法:m n m n a a a +⨯= (m 、n 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⑵幂的乘方:()n m mn a a =(m 、n 为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⑶幂的乘方:()n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4)幂的除法:n m a a ÷= a m -n (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5)零指数幂的概念: a 0=1 (a ≠0)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l .(6)负指数幂的概念:a -p =p a 1(a ≠0,p 是正整数)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p 是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 指数幂的倒数. 也可表示为:pp n m m n ⎪⎭⎫ ⎝⎛=⎪⎭⎫ ⎝⎛-(m ≠0,n ≠0,p 为正整数) 2.整式的乘法:⑴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为积的因式.⑵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⑶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每个项后相加.3.整式的除法:⑴同底数幂的除法:m n m n a a a -÷=⑵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商的因式.⑶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⑷多项式÷多项式:用其中一个多项式除以另一个多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4.计算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2222a b a ab b -=-+ 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14章整式的乘法的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14章整式的乘法的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fad2dec5da50e2534d7f68.png)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14章整式乘法的专题一、整式乘法的逆运算1.整式乘(除)法的基本运算:⑴同底数幂的乘法:⑵幂的乘方:⑶积的乘方:(4)同底数幂的除法:(5)平方差公式:(6)完全平方公式:;以上公式我们常常从左到右计算整式的乘法或除法,但有时也要从右到左应用,二、乘法公式的应用1.平方差公式(1)表达式:(a +b )(a -b )=a 2-b 2.(2)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3)注意事项:①运用公式要抓住公式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右边正好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就可运用上述公式计算.②公式中的字母可表示具体的数,也可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运用该公式.③在运用公式时,要求分清哪个数相当于公式中的a ,哪个数相当于公式中的b ,按公式的结构相乘.例如:①(m +4)(m -4)②(2a 2+3b )(2a 2-3b )③⎪⎭⎫ ⎝⎛⎪⎭⎫ ⎝⎛x 32-x y 43x 32-x y 43-332.完全平方公式(1)字母表达式:(a +b )2=a 2+2ab +b 2,(a -b )2=a 2-2ab +b 2.可合写为(a ±b )2=a 2±2ab +b 2.(2)语言叙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右面可说为:“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之积的2倍加减在中央”.(3)注意事项:①对于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运算,可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利用公式计算时,首先确定将哪个数或式看作a ,将哪个看作b ,再按公式结构展开. ②这两个公式,是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③公式中的a 、b 可表示具体的一个数或其他的一个代数式.④可推广:如(a +b +c )2=a 2+b 2+c 2+2ab +2ac +2bc .(a +b +c +d )2=a 2+b 2+c 2+d 2+2ab +2ac +2ad +2bc +2bd +2cd .……3.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有些式子在计算时,不能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需要稍加变形或变式后,才能使用.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调换位置.如:(1+2a )(-2a +1)=(1+2a )(1-2a )=1-4a 2.(2)提取-1或其他公因式.如:(-a -b )(a -b )=又如:(6x +2y )(3x -4y ) (3)分组.如:(a -b +c -d )(a +b -c -d )=(4)运用积的乘方变形.如:(a -b )2 (a +b )2=(5)将乘式同时乘以并且同时除以一个适当的因式.如:(2+1)(22+1)(24+1)(28+1)=…又如:(1-m )(1+m 2)(1+m 4)(m ≠-1)=(6)把一个因式适当变形.如:3(22+1)(24+1)(28+1)=(7)将因式多项式拆项或添项.如:(a -b )(a +2b )=4.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运用a 2+b 2=(a +b )2-2ab ,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2(a 2+b 2),(a +b )2-(a -b )2=4ab .(1)恒等式a 2+b 2=(a +b )2-2ab 和a 2+b 2=(a -b )2+2ab 的应用. 在此恒等式中,有三个量a 2+b 2、(a +b )2或(a -b )2、ab ,若已知任意两个,则可求第三个,求得(a +b )2或(a -b )2,也就求得a +b 或a -b .例如:①若a2+b2=3,ab=1,可求(a+b)2.②若a-b=3,ab=4,则可求a2+b2.(2)恒等式(a+b)2+(a-b)2=2(a2+b2)的应用.在恒等式(a+b)2+(a-b)2=2(a2+b2)中,有三个量a+b、a-b、a2+b2,若已知两个量,就可求第三个量.例如:已知a-b=-1,a2+b2=5.求a+b.解:(3)恒等式(a+b)2-(a-b)2=4ab的应用.在此等式中,有三个量a+b,a-b,ab.若知任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例如:已知a-b=1,ab=2,求a+b.解:(4)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平方数.如:152= 232=672=.79.22=(5)完全平方数是非负数.任何一个完全平方数M都能化为n2的形式,即M=n2,由偶次幂的性质得n2≥0.当n=0时,n2的最小值是0,并且n2具有非负数的性质,即若n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就同时为0.因此,(a±b)2≥0.当a±b=0时,(a±b)2的最小值为0.例如:①已知(x+y-1)2+(x-2)2=0,则x=_______,y=___________.解:例如:②已知,a、b为自然数,且a+b=2,求ab的最大值及a、b的值.解:5.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算,即a2±2ab+b2=(a±b)2把一个形如a2±2ab+b2的二次三项式化为(a±b)2的形式,然后运用(a ±b)2的性质求解问题.例如:已知x2+4x+y2-2y+5=0,求x、y的值.解:再如:已知a 2+b 2+c 2=ab +ac +bc ,则a 、b 、c 的关系为_______.解:也可以运用公式a 2±2ab +b 2=(a ±b )2把一类二次三项式直接化为(a ±b )2的形式.如4x 2-4xy +y 2=(2x )2-2×2x ×y +y 2=(2x -y )2.6.完全平方式因为a 2±2ab +b 2能化成(a ±b )2的形式,所以,形如a 2±2ab +b 2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其中a 、b 表示代数式.例如:①已知x 2+4x +k 是完全平方式,求常数k 的值.解:②已知x 2+2kx +4是完全平方式,求常数k 的值.解: 思考题;已知x 2+M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代数式M (提示:①当M 为常数项时;②当M 为乘积项,即“一次项式”时;③当M 为“二次项式”时.并分析在三种情况下,M 的值有多少个.)注意:完全平方数是完全平方式的特例.总之,完全平方公式,应用广泛,灵活,具有丰富的方法和技巧.7.平方差公式可变形后运用(1)可变形为a 2=(a +b )(a -b )+b 2,可快速求两位数的平方. 如:352=(35+5)(35-5)+52=1 225.972=(97+3)(97-3)+32=100×94+9=9 409.(2)在(a +b )(a -b )=a 2-b 2中,有三个多项式,若已知任意两个的值,即可求第三个的值.如:已知a +b =3,a 2-b 2=4,则a -b =--------.(3)对公式(a +b )(a -b )=a 2-b 2的逆运用,即利用公式a 2-b 2=(a +b )(a -b )求解问题.(其实(a +b )(a -b )=a 2-b 2和a 2-b 2=(a +b )(a -b )都是平方差公式)如:①x 2-4=②1-4a 2b 2=③(a +b )2-(a -b )2=④(1-)(1-)(1-)…(1-)=2212312412101。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教案)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590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4.png)
此外,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以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来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我觉得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授课方式,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整式的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整式相乘,它是代数运算的基达式中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整式通过因式分解简化,以及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和实验操作中。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不够了解或者缺乏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也会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
6.简单的分组分解法及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掌握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法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通过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素养;
3.能够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分解因式,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1eaa4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9.png)
例2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b)2-4a2 ; (2)1-10x+25x2; (3)(m+n)2-6(m+n)+9
解:(1)(a+b)2-4a2=(a+b)2-(2a)2 =(a+b+2a)(a+b-2a) =(3a+b)(b-a)
(2)1-10x+25x2 =1-10x+(5x)2 =(1-5x)2 (3)(m+n)2-6(m+n)+9=(m+n-3)2.
5, 求(a
1 )2的值. a
(2)若x y2 2, x2 y2 1, 求xy的值.
(3)如果(m n)2 z m2 2mn n2 ,
则z应为多少?
(4)(x 3y 2z)(x 3y 2z)
(5)19992, (6)20012 19992
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1)( 1 a6b4c) ((2a3c) 4
1、 205×195 2、 (3x+2) (3x-2) 3、(-x+2y) (-x-2y) 4 、 (x+y+z)(x+y-z)
(2)、完全平方公式
一般的,我们有:
(a b)2 a2 2ab b2;
(a b)2 a2 2ab b2 其中a, b既可以是数, 也可以是代数式.
即: (a b)2 a2 2ab b2
探索与创新题 例4 若9x2+kxy+36y2是完全平方式,则k= —
分析:完全平方式是形如:a2±2ab+b2即两数 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的和(或差).
∵9x2+kxy+36y2=(3x)2+kxy+(6y)2 ∴±kxy=2·3x·6y=36xy ∴k=±36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题型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2876087c783e0912a2162a72.png)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题型一:整式乘法与整式加减的综合例1:计算:(1)(a+b)(a-2b)-(a+2b)(a-b)(2)5x(x2+2x+1)-(2x+3)(x-5)变式训练:(1)(x+3)(x+4)-x(x+2)-5 (2)(3a-2b)(b-3a)-(2a-b)(3a+b)题型二:整式乘法与方程的综合例2:解方程(3x-2)(2x-3)=(6x+5)(x-1)变式训练:解方程2x(x-1)-(x+1)(2x-5)=12题型三:整式乘法与表达不等式的综合例3:解不等式(3x+4)(3x-4)>9(x-2)(x+3)变式训练:解不等式(2x-1)÷(2x-1)>(2x+5)(2x-5)-2题型四:整式的化简求值例4:先化简,再求值(-2a4x2+4a3x3 -a2x4)÷(-a2x3),其中a=,x=-4.。
变式训练:已知2x-y=10,求代数式[(x2+y2)-(x-y)2+2y(x-y)]÷4y的值。
题型五:整式乘法的实际应用例5:西红柿丰收了,为了方便运输,小红的爸爸把一根长方形为a cm,宽为 a cm的长方形铁板做成了一个有底无盖的盒子。
在长方形铁板的四个角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b cm的小正方形(2b<a),然后沿虚线折起即可,如图14-1所示,现在要将盒子的外部表面贴上彩色花纸,小花任务至少需要彩色纸花的面积实际就是小盒子外部的表面积,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求得:①直接法,小盒子外部表面的面积=四个侧面的面积+底面的面积=2[(a-2b)b+(a-2b)b]+(a-2b)(a-2b);②间接法,小盒子外部表面的面积=原长方形的面积-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a·a-4b2 。
请你就是一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有正方形卡片A类、B类和长方形卡片C类各若干张,若干要拼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那么需要C类卡片多少张?题型六:逆用幂的运算法则例6:已知2x=m,2y=n,2z=mn,求证x+y=z变式训练:已知10m=5,10n=6,求102m+3n的值。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434971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7.png)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4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会应用法则计算.2.会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整式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件的表达能力.2.体会知识间逻辑关系、类比探究在研究除法问题时的价值,体会转化思想在整式除法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3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整式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练习本、钢笔或圆珠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木星的质量约是1.9×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是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出示课件2)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0×1024)÷(5.98×1021)倍.想一想:上面的式子该如何计算?(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教师问1: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4)(1)25×23;(2)x6×x4;(3)2m×2n.学生回答:(1)28;(2)x10;(3)2m+n.教师问2:本题是直接利用什么乘法法则计算的?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教师问3:思考下面的题该如何计算?(1)( )( )×23=28 (2)x6·( )( )=x10(3)( )( )×2n=2m+n学生回答:可以把乘法法则反过来利用.教师问4:反过来就我们今天要学的同底数幂的除法,能不能先试着写成除法形式?学生讨论后解答:(1)28÷23=?;(2)x10÷x6=?;(3)2m+n÷2n=?教师问5:你是如何计算的呢?学生回答:本题逆向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教师问6:能不能试着完成下列各题:计算:(1)28÷23;(2)x10÷x6;(3)2 m+n÷2n学生回答:(1) 28÷23=25;(2) x10÷x6=x4;(3) 2 m+n÷2n =2m教师问7:观察下面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出示课件5)(1)28÷23=25=28-3;(2) x10÷x6=x4=x10-6;(3) 2 m+n÷2n =2m =2m-n学生回答: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教师总结: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教师问8:以上法则能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总结:a m÷a n=a m-n.教师问9:对指数有何要求吗?学生回答:m,n都是正整数,且m>n.教师总结:a m ÷a n=a m–n(m,n都是正整数,且m>n)教师问10:如何验证其正确性呢?学生回答:验证:因为a m–n·a n=a m–n+n=a m,所以a m ÷a n=a m–n.教师问11:对于除法运算,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呢?学生回答:对于除法运算应要求除数(或分母)不为零,所以底数不能为零.即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教师问12:计算:a m÷a m学生计算a m÷a m时,可能会出现1或a0两个答案.教师顺势归纳:从除法的意义可知商为1,另一方面,如果依照同底数幂的除法计算,得a0.所以规定:a0=1(a≠0).教师问13:为什么规定a0=1(a≠0)时要说明a≠0呢?学生回答:因为当a=0时,分母或除数为0,式子无意义.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同底数幂的除法一般地,我们有a m÷a n=a m–n(a ≠0,m,n都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规定:a0=1(a ≠0)这就是说,除0以外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例1:计算:(出示课件7)(1)x8÷x2;(2) (ab)5÷(ab)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x8 ÷x2=x8–2=x6;(2) (ab)5÷(ab)2=(ab)5–2=(ab)3=a3b3.总结点拨:计算同底数幂的除法时,先判断底数是否相同或变形相同,若底数为多项式,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再根据法则计算.例2:已知a m=12,a n=2,a=3,求a m–n–1的值.(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a m=12,a n=2,a=3,∴a m–n–1=a m÷a n÷a=12÷2÷3=2.总结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对a m–n–1进行变形,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2.复习旧知,探究单项式除以多项式的法则教师问14:计算:4a2x3·3ab2学生回答:4a2x3·3ab2=12a3b2x3教师问15:计算:12a3b2x3÷ 3ab2学生讨论回答:(出示课件11)解法1: 12a3b2x3÷ 3ab2相当于求( )·3ab2=12a3b2x3.由(1)可知括号里应填4a2x3.解法2:原式=4a2x3· 3ab2÷ 3ab2=4a2x3.理解:上面的商式4a2x3的系数4=12 ÷3;a的指数2=3–1,b的指数0=2–2,而b0=1,x的指数3=3–0.教师问15:类比上述研究过程计算以下两题.(1)-2x3÷(-x);(2)8m2n2÷2m2n.学生回答:(1)2x2;(2)4n教师问16:通过计算,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和同底数的幂分别相除.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得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例3:计算:(出示课件13)(1)28x4y2÷7x3y;(2)–5a5b3c ÷15a4b.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8 ÷7)x4–3y2–1=4xy;(2)原式=(–5÷15)a5–4b3–1c=- 1ab2c.3总结点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要按照法则逐项进行,不得漏项,并且要注意符号的变化.3.师生互动,学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教师问17:一幅长方形油画的长为(a+b),宽为m,求它的面积.(出示课件16)学生回答:面积为(a+b)m=ma+mb.教师问18:若已知油画的面积为(ma+mb),宽为m,如何求它的长?学生回答:长为(ma+mb)÷m.教师问19:如何计算(am+bm) ÷m?(出示课件17)学生讨论后回答:计算(am+bm) ÷m就相当于求( ) ·m=am+bm,教师问20:()填什么呢?学生回答:a+b教师问21:am ÷m+bm ÷m=?学生回答:a+b教师问22:观察上边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am+bm) ÷m=am ÷m+bm ÷m教师问23:计算下列各式:(1)(ax+bx)÷x;(2)(a2+ab)÷a;(3)(4x2y+2xy2)÷2xy.学生回答:(1) a+b;(2) a+b;(3) 2x+y.教师问24: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教师问25:它们的项数之间有什么发现吗?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观察,总结出计算的一般方法和结果的项数特征:商式与被除式的项数相同.教师问26:你能归纳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吗?(出示课件18)学生归纳,教师点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教师问27:你能把这句话写成公式的形式吗?学生回答:(am+bm)÷m=am÷m+bm÷m.关键:应用法则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例4:计算:(12a3–6a2+3a) ÷3a. (出示课件1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 (12a3–6a2+3a) ÷3a=12a3÷3a+(–6a2) ÷3a+3a÷3a=4a2+(–2a)+1=4a2–2a+1.总结点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实质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来解决.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问题.例5:先化简,后求值:[2x(x2y–xy2)+xy(xy–x2)]÷x2y,其中x=2015,y=2014.(出示课件2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原式=[2x3y–2x2y2+x2y2–x3y]÷x2y,=x–y.把x=2015,y=2014代入上式,得原式=x–y=2015–2014=1.(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4-2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3.14)0没有意义B.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C.(8×106)÷(2×109)=4×103D.若(x+4)0=1,则x≠–42.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12a5b)÷(–3ab)=4a4B.9x m y n–1÷3x m–2y n–3=3x2y2C. 4a2b3÷2ab=2ab2D.x(x–y)2÷(y–x)=x(x–y)3.已知28a3b m÷28a n b2=b2,那么m,n的取值为( )A.m=4,n=3 B.m=4,n=1C.m=1,n=3 D.m=2,n=3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a2+2a,若一边长为a,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5. 已知一多项式与单项式–7x5y4 的积为21x5y7–28x6y5,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_.6.计算: (1)6a3÷2a2;(2)24a2b3÷3ab;(3)–21a2b3c÷3ab;(4)(14m3–7m2+14m)÷7m.7. 先化简,再求值:(x+y)(x–y)–(4x3y–8xy3)÷2xy,其中x=1,y=–3.8. (1)若32•92x+1÷27x+1=81,求x的值;(2)已知5x=36,5y=2,求5x–2y的值;(3)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参考答案:1.D2.D3.A4.a+25. –3y3+4xy6. 解:(1) 6a3÷2a2=(6÷2)(a3÷a2)=3a.(2) 24a2b3÷3ab=(24÷3)a2–1b3–1=8ab2.(3)–21a2b3c÷3ab=(–21÷3)a2–1b3–1c= –7ab2c;(4)(14m3–7m2+14m)÷7m=14m3÷7m-7m2÷7m+14m÷7m= 2m2–m+2.7. 解:原式=x2–y2–2x2+4y2=–x2+3y2.当x=1,y=–3时,原式=–12+3×(–3)2=–1+27=26.8. 解:(1)32•34x+2÷33x+3=81,即3x+1=34,解得x=3;(2)52y=(5y)2=4,5x–2y=5x÷52y=36÷4=9.(3)∵2x–5y–4=0,移项,得2x–5y=4.4x÷32y=22x÷25y=22x–5y=24=16.(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a0=1(a≠0)(am+bm)÷m=am÷m+bm÷m.(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2)的相关内容。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cce3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第一篇: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学计划14.3因式分解。
小结复习。
一、教学内容: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正整数幂的乘、除运算性质,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使学生掌握单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2、使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意义,能利用公式进行乘法运算。
3、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运算运算律与乘法公式简化运算4、使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感受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掌握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这两种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过程与方法〕初步推理归纳能力;2、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法则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及主观能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2、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掌握整式的乘法公式。
四、教学难点: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五、课时分配:教学时间约需 14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4.1整式的乘法6课时。
14.2乘法公式3课时。
14.3因式分解3课时。
小结复习2课时。
第二篇: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知识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一个是积化和差,另一个是和差化积,是两种互逆的变形.即:多项式整式乘积【练习题】1.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4.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6.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答案1.1;22.1;3;53.4;54.3;45.2;46.1;3;57.第三篇: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记住整式乘除的计算法则;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则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法则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会对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记住公式及法则教学难点:会运用法则进行整式乘除运算,会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本章知识梳理: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2)同底数幂的除法(3)幂的乘方(4)积的乘方整式的乘除:(1)单项式乘单项式(2)单项式乘多项式(3)多项式乘多项式(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2)公式法二.合作探究:(1)化简:a3·a2b=.(2)计算:4x2+4x2=(3)计算:4x2·(-2xy)=.(4)分解因式:a2-25=三、当堂检测1.am=2,an=3则a2m+n =___________,am-2n =____________ 2.若A÷5ab2=-7ab2c3,则A=_________, 若4x2yz3÷B=-8x,则B=_________.2(ax+b)(x+2)=x-4,则ab=_________________.3.若4.若a-2+b2-2b+1=0,则a=a+,b=5.已知11a2+2=3aa的值是.,则6.已知被除式是x3+2x2-1,商式是x,余式是-1,则除式是()A、x2+3x-1B、x2+2xC、x2-1D、x2-3x+1 7.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3B.3C.0D.1 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2cm,面积相应增加了32cm,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6cmB、5cmC、8cmD、7cm 9.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2A、x2-x+14 B、1+x2 C、x+xy+12D、x+2x-110.下列多项式中,含有因式(y+1)的多项式是(y 2 - 2 y + 1)A.22222(y+1)-(y-1)(y+1)-(y-1)(y+1)+2(y+1)+1B.C.D.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教案】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教案】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https://img.taocdn.com/s3/m/c1552f8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9.png)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4整式的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尝试,获得直接的经验,体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法则;2、使学生能正确区别各单项式中的系数,同底数幂和不同底数幂的因式;3、让学生感知单项式法则对两个以上单项式相乘同样成立,知道单项式乘法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教学重点:对单项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尝试与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查漏补缺和复习并指名学生回答)1、指出下列名称的公式及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2、只要认真,你就能全部判断正确,看谁一遍做对。
(1)632.m m m = (2)725)(a a = (3)632)(ab ab =nm n m a a a +=⋅mn n m a a =)(n n n b a ab =)((4)1055m m m =+ (5)523)()(x x x -=--3、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__系数__。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光的速度约为5103⨯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105⨯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启发思考:在这里,求距离,会遇到什么运算呢?导入新课: 因式都是单项式,它们相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出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探索研究:(1)怎样计算(5103⨯)×(2105⨯)?计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及运算性质?(2)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比如()25)(bc ac ⨯,怎样计算这个式子?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87105.11015⨯=⨯(千米)()25)(bc ac ⨯是两个单项式5ac 与2bc 相乘,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来计算:()25)(bc ac ⨯=(a ⋅b)⋅(25c c ⋅) =25+abc = 7abc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c5c2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9.png)
一个多项式 整式乘法 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 程中,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认识其本质,同时发现因 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变形关系,为后续探索因式分 解的具体方法做铺垫。
重难点突破二: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活动三:归纳总结,强化新知
(a+b)(a-b)= a2-b2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将符号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 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
活动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a,b项 (1) (3m-1 )(3m+1) (2)(-1+3n)(-1-3n) (3) (-2b-5)(2b-5)
2、口答下列各题: (l)(-a+b)(a+b)= _________ (2)(a-b)(b+a)= __________ (3)(-a-b)(-a+b)= ________ (4)(a-bLeabharlann (-a-b)= _________
活动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3.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 为 什么? 如果能够,怎样计算?
说教学设计
5.说教学设计
本章教学约需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14.3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6课时 3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说教学设计
课堂环节设计如下:
• (一)创设情境,巧设疑问 • (二)引发猜想,探究新知 • (三)形成结论,解决问题 •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 (五)概括总结,强化认识
活动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因式分 解?或者两者都不是?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0786a3312b3169a551a4cb.png)
一、选择题1.将4个数a 、b 、c 、d 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a c b d ,定义a c b d =ad -bc .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11x x +- 11x x -+=12,则x=( ). A .2B .3C .4D .6B解析:B【分析】 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整理后即可求出方程的解,即为x 的值.【详解】 解:根据题意化简11 11x x x x +--+=12,得(x+1)2-(x-1)2=12, 整理得:x 2+2x+1-(1-2x+x 2)-12=0,即4x=12,解得:x=3,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2.已知代数式2366x x -+的值为9,则代数式226x x -+的值为( ) A .18B .12C .9D .7D 解析:D【分析】将x 2﹣2x 当成一个整体,在第一个代数式中可求得x 2﹣2x =1,将其代入后面的代数式即能求得结果.【详解】解:∵3x 2﹣6x +6=9,即3(x 2﹣2x )=3,∴x 2﹣2x =1,∴x 2﹣2x +6=1+6=7.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将x 2﹣2x 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3.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a ab a b ⋅=;B .()()2224a a a +-=+;C .235x y xy +=;D .()22369x x x -=++ A 解析:A【分析】根据单项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a 2•ab =a 3b ,正确;B 、应为(a +2)(a−2)=a 2−4,故本选项错误;C 、2x 与3y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D 、应为(x−3)2=x 2−6x +9,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合并同类项时,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2352x x x +=;②()326x x =;③03215⨯-=;④538--+=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解析:A【分析】 ①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判断计算;②根据幂的乘方公式计算;③利用零指数幂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④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判断计算.【详解】∵2x 与3x 不是同类项,无法合并,∴①是错误的;∵()326x x =,∴②是正确的; ∵032112-1=1⨯-=⨯,∴③是错误的; ∵53-5+3=-2--+=,∴④是错误的;综上所述,只有一个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零指数幂,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公式及其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b )(a ﹣2b )=a 2﹣2b 2B .(a ﹣12)2=a 2﹣14C .﹣2a (3a ﹣1)=﹣6a 2+aD .(a ﹣2b )2=a 2﹣4ab +4b 2D 解析:D【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a +b )(a ﹣2b )=a 2﹣4b 2,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B. (a ﹣12)2=a 2﹣a +14,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C. ﹣2a (3a ﹣1)=﹣6a 2+2a ,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D. (a ﹣2b )2=a 2﹣4ab +4b 2,计算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乘法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从边长为21a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2a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33a -B .233a +C .221a a -+D .2189a a ++ A解析:A【分析】 矩形的面积就是边长是21a +的正方形与边长是2a +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差,列代数式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矩形的面积就是边长是21a +的正方形与边长是2a +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差,∴S 矩形=()()22212a a +-+=2244144a a a a ++---=233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同时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数151025N =⨯是( )A .10位数B .11位数C .12位数D .13位数C 解析:C【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和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将原数改写变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1015105101051011252252253210 3.210N =⨯=⨯⨯=⨯⨯=⨯=⨯,∴N 是12位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和积的乘方的逆运算的应用,灵活运用基本运算法则对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8.当2x =时,代数式31ax bx ++的值为6,则2x =-时,31ax bx ++的值为( ) A .6-B .5-C .4D .4- D 解析:D【分析】根据已知把x=2代入得:8a+2b+1=6,变形得:-8a-2b=-5,再将x=-2代入这个代数式中,最后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当x=2时,代数式ax 3+bx+1的值为6,则8a+2b+1=6,即8a+2b=5,∴-8a-2b=-5,则当x=-2时,ax 3+bx+1=(-2)3a-2b+1=-8a-2b+1=-5+1=-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9.计算2019202040.753⎛⎫⨯- ⎪⎝⎭的结果是( ) A .43 B .43- C .0.75 D .-0.75D解析:D【分析】先将20200.75化为20193434⨯,再用幂的乘方的逆运算计算,再计算乘法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2019202040.753⎛⎫⨯- ⎪⎝⎭ =20192019343434⎛⎫⎛⎫⨯-⨯ ⎪ ⎪⎝⎭⎝⎭=201934()3434⎡⎤⨯⎢⎥⎣⎦⨯- =(31)4-⨯=34-,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数的乘法运算,掌握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x 3=x 6B .(x 3)2=x 6C .(-3x)3=27x 3D .x 4+x 5=x 9B解析:B【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x 2•x 3=x 5,∴选项A 不符合题意;∵(x 3)2=x 6,∴选项B 符合题意;∵(−3x )3=−27x 3,∴选项C 不符合题意;∵x 4+x 5≠x 9,∴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二、填空题11.已知2a -b +2=0,则1-4a +2b 的值为______.5【分析】由得整体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原式故答案是:5【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的思想解析:5【分析】由220a b -+=得22a b -=-,整体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220a b -+=,∴22a b -=-,∴原式()()122122145a b =-+=-⨯-=+=.故答案是:5.【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的思想.12.若2,3x y a a ==,则22x y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幂的乘方的逆用计算即可【详解】解:∵∴=2²×3²=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幂的乘方的逆用熟记幂的运算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36【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幂的乘方的逆用计算即可.【详解】解:∵2,3x y a a ==,∴222222().()x y x y x y a a a a a +=⋅==2²×3²=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幂的乘方的逆用,熟记幂的运算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所示,在这个运算程序当中,若开始输入的x 是2,则经过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4【分析】根据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6…总结出每次输出的结果的规律求出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多少即可【详解】解:把x=2代入得:2÷2=1把x=1代入得:1+5=6把x=6代入得:6解析:4【分析】根据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6,…,总结出每次输出的结果的规律,求出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多少即可.【详解】解:把x=2代入得:2÷2=1,把x=1代入得:1+5=6,把x=6代入得:6÷2=3,把x=3代入得:3+5=8,把x=8代入得:8÷2=4,把x=4代入得:4÷2=2,把x=2代入得:2÷2=1,以此类推,∵2021÷6=336…5,∴经过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要熟练掌握,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14.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数对(,)a b 放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数:(1)(2)a b --.例如:将数对(2,1)放入其中时,最后得到的数是________;(1)将数对(23,2)+放入其中,最后得到的数________;(2)现将数对(,0)m 放入其中,得到数n ,再将数对(,)n m 放入其中后,最后得到的数是________.(结果要化简)-1-2-2m2+5m-2【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新定义运算规则可分别计算出数对和放入其中后最后得到的数再由数对放入其中得到数计算出m 与n 的关系再计算数对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数对放入其中时解析:-1 -2 -2m 2+5m-2【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新定义运算规则,可分别计算出数对(2,1)和(23,2)+放入其中后,最后得到的数,再由数对(,0)m 放入其中,得到数n ,计算出m 与n 的关系,再计算数对(,)n m ,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数对(2,1)放入其中时,最后得到的数是:(2-1)×(1-2)=-1; 故答案为:-1;(1)将数对(23,2)+放入其中,最后得到的数是:(23+-1)(2-2)=-2; 故答案为:-2;(2)根据数对(,0)m 放入其中得到数n ,可得:(m−1)×(0−2)=n , 则-2m+2=n , ∴将数对(n ,m )放入其中后,最后得到的数是:(n−1)(m−2)=(-2m+2−1)(m−2)=(-2m+1)(m−2)=-2m 2+5m-2.故答案为:-2m 2+5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弄清题中的新定义运算规则、实数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若(2x +1)5=a 5x 5+a 4x 4+a 3x 3+a 2x 2+a 1x +a ,则a 2+a 4=____120【分析】令x=0可求得a=1;令x=1可求得a5a4a3a2a1a=243①;令x=-1可求得-a5a4-a3a2-a1a=-1②把①和②相加即可求出a2+a4的值【详解】解:解析:120【分析】 令x=0,可求得a=1;令x=1,可求得a 5+a 4+a 3+a 2+a 1+a=243①;令x=-1,可求得-a 5+a 4-a 3+a 2-a 1+a=-1②,把①和②相加即可求出a 2+a 4的值.【详解】解:当x=0时, a=1;当x=1时, a 5+a 4+a 3+a 2+a 1+a=243①,当x=-1时,-a 5+a 4-a 3+a 2-a 1+a=-1②,2a 4+2a 2+2a=242,∴a 2+a 4=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正确代入特殊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解因式323a a -=____.【分析】提取公因式a2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方法之一提取公因式正确提取公因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2)(3a a -【分析】提取公因式a 2即可.【详解】解:323a a -,=2)(3a a -,故答案为:2)(3a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方法之一提取公因式,正确提取公因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已知23x y -=,则432x y --=________.3【分析】把看成一个整体原式可化为2()-3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原式=2()-3=2×3-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把看成一个整体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分析】把2x y -看成一个整体,原式可化为2(2x y -)-3,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原式=2(2x y -)-3=2×3-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把2x y -看成一个整体是解题的关键.18.若2x y a +=,2x y b -=,则22x y -的值为____________.【分析】应用平方差把多项式因式分解再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把代入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和整体代入求值能够熟练运用平方差把多项式因式分解并整体代入求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ab .【分析】应用平方差把多项式22x y -因式分解,再整体代入即可.解:22()()x y x y x y -=+-,把2x y a +=,2x y b -=代入,原式=224a b ab ⨯=,故答案为:4ab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和整体代入求值,能够熟练运用平方差把多项式因式分解并整体代入求值,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说法: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依据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若2210m m +-=,则2425m m ++的值为7;③若a b >,则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④在直线上取A 、B 、C 三点,若5cm AB =,2cm BC =,则7cm AC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填号即可).②【分析】①用两个钉子可以把木条固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③根据倒数的定义举出反例即可;④直线上ABC 三点的位置关系要画图分情况讨论【详解】①用两个钉子可解析:②【分析】①用两个钉子可以把木条固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③根据倒数的定义,举出反例即可;④直线上A 、B 、C 三点的位置关系,要画图,分情况讨论.【详解】①用两个钉子可以把木条固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①错误;②∵2210m m +-=,∴()2242522172077m m m m ++=+-+=⨯+=,故②正确;③∵a >b ,取a=1,b=-1, ∴11a =,11b=-,11a b >,故③错误; ④当点C 位于线段AB 上时,AC=AB -BC=5-2=3cm ;当点C 位于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AC=AB+BC=5+2=7cm ,则AC 的长为3cm 或7cm ,故④错误;综上可知,答案为:②.【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整体代换思想、求代数式的值、倒数的有关计算及数形结合法求线段的长度,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20.在学习整式乘法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将上述等号右边的式子的各项系数排成下表,如图:(a +b )0=1(a +b )1=a +b(a +b )2=a 2+2ab +b 2(a +b )3=a 3+3a 2b +3ab 2+b 3这个图叫做“杨辉三角”,请观察这些系数的规律,直接写出(a +b )5=__________,并说出第7排的第三个数是___.a5+5a4b+10a3b2+10a2b3+5ab4+b515【分析】多项式乘方运算安全平方公式安全立方公式发现规律数字规律归纳即可【详解】解:(a+b )5=a5+5a4b+10a3b2+10a2b解析: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b 4+b 5 15【分析】多项式乘方运算,安全平方公式,安全立方公式,发现规律,数字规律归纳即可,【详解】解:(a +b )5=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b 4+b 5;第7排的第三个数是15,故答案为: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b 4+b 5;15,【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完全立方公式,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掌握多项式乘法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观察式子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计算下列各题:(12(2)-3125-9(2)(7)(37)2(22解析:(1)0;(2)2【分析】(1)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实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2(2)-3125-9=2+(﹣5)+3=0;(2)(3+7)(3﹣7)+2(2﹣2)=32﹣(7)2+22﹣2=9﹣7+22﹣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包含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差公式的实数计算,熟练运用法则和公式是解决问题关键.22.在日历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某些数满足一定的规律,如下图是2021年1月份的日历,我们任意用一个22的方框框出4个数,将其中4个位置上的数两两交叉相乘,再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图中方框框出的四个数,按照题目所说的计算规律,结果为______.(2)换一个位置试一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如果有,请你利用整式的运算对你发现的规律加以证明;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解析:(1)7;(2)有同样的规律,(a+1)(a+7)-a(a+8)=7,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1×5-4×12,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如换为3,4,10,11,按要求计算即可;设方框框出的四个数分别为a,a+1,a+7,a+8,列出算式(a+1)(a+7)-a(a+8),再进一步计算即可得.【详解】(1)11×5-4×12=55-48=7,故答案为:7;(2)换为3,4,10,11,则10×4-3×11=40-33=7;设方框框出的四个数分别为a,a+1,a+7,a+8,则(a+1)(a+7)-a(a+8)=a2+7a+a+7-a2-8a=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3.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1)如图1,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2)图2是将图1中的阴影部分裁剪开,重新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观察它的长和宽,其面积是______(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3)比较左、右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_______.(用等式表示) (4)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下列各题:①10.39.7⨯②(2)(2)m n p m n p +--+解析:(1)22a b -;(2)()()a b a b +-;(3)22()()a b a b a b +-=-;(4)①99.91;②22242m n np p -+-【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求出;(2)仔细观察图形就会知道长,宽,由面积公式就可求出面积;(3)建立等式就可得出;(4)利用平方差公式就可方便简单的计算.【详解】解:(1)利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小正方形面积即可求出:22a b -,故填:22a b -;(2)它的宽是a ﹣b ,长是a+b ,面积是()()a b a b +-,故填:()()a b a b +-;(3)根据题意得出:22()()a b a b a b +-=-,故填:22()()a b a b a b +-=-;(4)①解:原式(100.3)(100.3)=+⨯- 22100.3=-1000.09=-99.91=;②解:原式[2()][2()]m n p m n p =+-⋅--22(2)()m n p =--22242m n np p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对于有图形的题同学们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更形象直观. 24.先化简,再求值:()()()2222(2)x y y x x y x y x --++---,其中1,22x y =-=. 解析:232+x xy ,54-.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化简,合并同类项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原式2222244 42x y x xy y xy x =-+++-+ 232x xy =+,当1,22x y =-=时, 原式2115322224⎛⎫⎛⎫=⨯-+⨯-⨯=- ⎪ ⎪⎝⎭⎝⎭.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乘法公式进行化简,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的关键. 25.(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例如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再例如(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a a a a a ÷÷÷⋅⋅⋅÷个(0a ≠,n 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记作,读作“a 的圈n 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7=③_______________,14⎛⎫-= ⎪⎝⎭⑤____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 .对于任何大于等于2的整数c ,; C .89=⑨⑧;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除方211112222222222⎛⎫→=÷÷÷=⨯⨯⨯=→ ⎪⎝⎭④乘方幂的形式(1)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5)-=⑥___________;12⎛⎫= ⎪⎝⎭⑨___________;(2)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为____________;(3)将(m 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写成幂的形式为_________. 解析:【初步探究】(1)17,64-;(2)C ;【深入思考】(1)415⎛⎫- ⎪⎝⎭,72;(2)21n a -⎛⎫⎪⎝⎭;(3)4m n a +-【分析】初步探究:(1)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深入思考:(1)由题目中的运算法则转换成幂的形式,即可得到答案;(2)把幂的形式转换为一般形式即可;(3)先把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写成幂的形式即可.【详解】解:【初步探究】(1)177777=÷÷=③;111111()()()()()44444464⎛⎫-=-÷-÷-÷-÷-= ⎪⎭-⎝⑤;故答案为:17;64-;(2)由题意: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正确;B 、对于任何大于等于2的整数c ,;正确;C 、7188888888888=÷÷÷÷÷÷÷÷=⑨,619999999999=÷÷÷÷÷÷÷=⑧,∴89≠⑨⑧,则C 错误;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正确;故选:C .【深入思考】(1)4111111(5)(5)()()()()()()555555-=-⨯-⨯-⨯-⨯-⨯-=-⑥; 71122222222222⎛⎫=⨯⨯⨯⨯⨯⨯⨯⨯= ⎪⎝⎭⑨; 故答案为:41()5-;72;(2)由(1)可知,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则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为:21n a -⎛⎫= ⎪⎝⎭; 故答案为:21n a -⎛⎫ ⎪⎝⎭;(3)=224m n m n a a a --+-•=; 故答案为:4m n a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新定义的运算法则、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题.26.因式分解:(1)2ax 2-4axy +2ay 2(2)x 2-2x -8解析:(1)22()a x y -;(2)(2)(4)x x +-.【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2)先给原式变形用完全平方公式给前三项因式分解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详解】解:(1)原式=22)2(2a x xy y -+=22()a x y -;(2)原式=2219x x -+-=22(1)3x --=(13)(13)x x -+--=(2)(4)x x +-.【点睛】本题考查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一般因式分解时,有公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再看能否运用公式因式分解,有时还需变形后,分组因式分解.2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为()b a b >,连结AF ,CF ,AC .(1)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GC =______;(2)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60,即2260a b +=,又20ab =,图中线段GC 的长; (3)若8a =,AFC △的面积为S ,求S 的值.解析:(1)a+b ;(2)10;(3)32【分析】(1)可由图形直观的得出结论;(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通过展开推导,再将数值代入计算可得;(3)通过面积计算可得,△AFC 的面积为12a 2即为32. 【详解】解:(1)∵GC =GB+BC ,∴GC =a+b ,故答案为:a+b ;(2)∵(a+b )2=a 2+b 2+2ab =60+20×2=100,∴a+b =10,∴GC =10;(3)S △AFC =S △AFE +S ▱FGBE +S △ABC -S △FGC 22111()()222b a b b a b b a =-++-+ 22221111122222ab b b a b ab =-++-- 212a = 2182=⨯ 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完全平方公式展开与合并.运用几何直观理解、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完全平方公式做出几何解释的知识点. 28.因式分解:(1)4x 2y ﹣4xy +y ;(2)9a 2﹣4(a +b )2.解析:(1)y (2x ﹣1)2;(2)(5a +2b )(a ﹣2b )【分析】(1)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再化简即可.【详解】解:(1)4x2y﹣4xy+y=y(4x2﹣4x+1)=y(2x﹣1)2;(2)9a2﹣4(a+b)2=[3a+2(a+b)][3a﹣2(a+b)]=(5a+2b)(a﹣2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c32d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0.png)
2.整式的乘法: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
3.因式分解:引导学生探索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因式分解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4.应用拓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6.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单元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7.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拓展练习。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通过布置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入新课: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式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进而导入新课——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详细讲解整式的乘法法则和因式分解方法。
1.整式的乘法法则: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并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总结通用的乘法法则。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具有较强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抱有恐惧心理,缺乏信心。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此外,学生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培养。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1.4整式的乘法(三)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1.4整式的乘法(三)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b1b3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f.png)
14.1.4 整式的乘法(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代数式的运算》的第1节《整式的乘法(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多项式提供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3.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和例题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通过练习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方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板书工具;3.教学素材:习题、例题、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新课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3. 教师授课讲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 例题演示通过设计合适的例题,演示整式的乘法运算过程。
5.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习题,提高合作能力。
7. 案例探究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8.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总结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9.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4.1.4 整式的乘法(三)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不同底数相乘,保持底数,指数相加。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多项式相乘,结果相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4章第6课时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多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4章第6课时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多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314a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e.png)
数学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 每一项 乘另一个多项式的 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 相加 . 即:
ap aq bp bq
返回
数学
(2)几何解释:如图,大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小长方形面积 的和.
返回
数学
对点训练
1.(1)下列多项式相乘的结果为 x2-4x-12 的是( B )
返回
数学
3.计算:(a+2)(a-3)-(a-1)(a-4). 解:原式=a2-a-6-(a2-5a+4) =a2-a-6-a2+5a-4=4a-10.
返回
数学
精典范例
4.【例 1】若(x+5)(2x-n)=2x2+mx-15,则( D )
A.m=-7,n=3
B.m=7,n=-3
C.m=-7,n=-3
返回
谢谢观看
返回
数学
2.计算: (1)(2a+b)(a-3b); 2a2-5ab-3b2 (2)(3a-b)(a+3b). 3a2+8ab-3b2
返回
数学
知识点三:混合运算 当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 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等知识进行混合运算时, 要注意运算顺序,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最后结果必须 是最简结果.
返回
数学
9.计算: (1Βιβλιοθήκη (2x+y)(3x-y); 解:原式=6x2-2xy+3xy-y2=6x2+xy-y2. (2)4x(x-y)+(2x-y)(y-2x). 解:原式=4x2-4xy-4x2+4xy-y2=-y2.
返回
数学
6.【例 3】计算:2(a-4)(a+3)-(2a+1)(a-3). 3a-21 小结:注意后面两个多项式相乘后一定要加上括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23课时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单项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23课时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单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3a0ff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9.png)
(3)(-4×103)×(5×104). 解:(-4×103)×(5×104)=[(-4)×5]×103×104= -2×108.
例 2 (教材 P99 练习第 2 题节选)下面的计算对不 对?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1)2x2·3x2=6x4; 解:对.过程如下:2x2·3x2=(2×3)·(x2·x2)=6x4.
第23课时 整式的乘法(3) ——单项式乘单项式
核心提要 基础巩固 典例精练 能力拔高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一般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 底数幂分别___相__乘___,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 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知识点 1 单项式乘单项式 ☞ 例 1 (教材 P99 练习第 1 题节选)计算: (1)3x2·5x3; 解:3x2·5x3=(3×5)·(x2·x3)=15x5.
(2)4y·(-2xy2). 解:4y·(-2xy2)=4×-2·x·y·y2=-8xy3.
变式 1 计算: (1)3x4·4x3 ; 解:3x4·4x3=(3×4)·x4·x3=12x7.
(2)(-6x4)·(-4x5); 解:(-6x4)·(-4x5)=[(-6)×(-4)]·x4·x5=24x9.
所以正方体水池的棱长为 4×104 分米.
C.3a2+2a3=5a5 D.2a·3a2=6a3
4.若□×3xy=3x2y 成立,则□内应填的单项式是 ____x____.
5.计算: (1)y5·y3+3(-y)7·y; 解:原式=y8-3y8=-2y8.
(2)(x2·y3)4-(x4·y6)2; 解:原式=x8y12-x8y12=0.
10.市环保局将一个长为 2×106 分米,宽为 4×104 分米,高为 8×102 分米的长方体废水池中的满池废水注 入正方体贮水池净化,那么请你想一想,能否恰好有一 个正方体贮水池被这些废水刚好装满?若有,求出正方 体贮水池的棱长;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册数学14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14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cf25a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3.png)
八年级上册数学14章知识点一、整式的乘法。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 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m· a^n=a^m + n(m,n 都是正整数)。
- 例如:2^3×2^4=2^3 + 4=2^7。
- 推广:a^m· a^n· a^p=a^m + n+p(m,n,p都是正整数)。
2. 幂的乘方。
- 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m)^n=a^mn(m,n都是正整数)。
- 例如:(3^2)^3=3^2×3=3^6。
3. 积的乘方。
- 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ab)^n=a^nb^n(n是正整数)。
- 例如:(2×3)^2=2^2×3^2=4×9 = 36。
- 推广:(abc)^n=a^nb^nc^n(n是正整数)。
4. 整式的乘法。
-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 例如:2x^2y·3xy^2=(2×3)(x^2· x)(y· y^2) = 6x^3y^3。
-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m(a + b+c)=ma+mb + mc。
- 例如:2x(x^2+3x - 1)=2x· x^2+2x·3x-2x·1 = 2x^3+6x^2-2x。
-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a + b)(m + n)=am+an+bm+bn。
- 例如:(x + 2)(x - 3)=x· x-3x+2x - 6=x^2-x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整式的乘法(3)
多项多式乘多项式
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总结多项式乘多项式
运算法则。
2、利用法则解决问题。
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 运算 ?
(m+b)(n+a)=m(n+a) + b (n+a) =mn + ma + bn + ban
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 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2、计算
(1)(3x - 2)(2x 5)
(2)(x 1)(x2 x 1)
课后小结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 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要有序地逐项相 乘,不要漏乘,并注意项的符号.
最后的计算结果要化简 ̄ ̄ ̄ 合并同类项.
1.我们共学习了哪些关于整式乘法的运算?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整式乘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2.在本单元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例题解析 (1)(1−x)(0.6−x)
解法1:
(1-x )(0.6−x)
=1×(0.6- x)-x(0.6-x) =0.6-x-0.6x+x2 =0.6-1.6x+x2
解法2:
(1−x)(0.6−x)
=1×0.6+1(-x)+(-x)0.6+(-x)(- x ) =1×0.6-1×x-x×0.6+x·x =0.6-x-0.6x+x2 =0.6-1.6x+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