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说屏导学案
十五课.说“屏”导学案doc

十五课《说“屏”》导学案及练习{学案设计:莫壮景}15、说“屏”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 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新课讲解1. 字词: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天井: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
伧俗:粗俗鄙陋。
得体:恰当,恰如其分。
2.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著有《说园》等。
3. 课文分析:(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屏:(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A:B:C:(3)作者给我们介绍的这种造型精巧,用途广泛,历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感情如何?答:(4)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答:◆“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答:◆“抱膝看屏山”答:<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答:(5)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4. 小结: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1. 请你对号入座:(1)磬馨罄()尽敲()()香()竹难书(2)檐赡瞻()养屋()()仰观()(3)缭嘹潦燎()原()草()亮()绕3. 说话得体的是()A. 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 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 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说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5 说屏一、目标呈现:1、了解有关屏的知识,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2、感受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品味文中所引用的古诗文的表达作用;3、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方面的知识;二、预习热身:1、给加点词注音纳.凉擅.长帷幕..韶.光书斋.闺.房伧俗..忒.啜.泣扇.面扇.风..休憩2、解释词语帷幕:韶光:伧俗:休憩:3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提出你的问题。
我的问题:(1)(2)(3)三、活动探究:细读课文,完成活动探究活动一:1.屏风究竟是什么东西?2、屏风有什么特点?3、本文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文章结构如何?活动二:1、回顾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活动三:1、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2、本文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使得文句优美生动,了解诗句的意思并加以体会。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3)、“闲倚画屏”(4)、“抱膝看屏山”-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四、盘点提升:请你用分类别的方法介绍一种食物,如文具、食品等。
例如:茶、按照颜色来分,可以分为绿茶、黄茶、白茶、清茶、黑茶和红茶;按发酵程度来分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按炒火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生茶、半熟茶、熟茶;按采茶的季节不同来分,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按凋萎程度不同来分,可分为不凋萎茶与凋萎茶。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导学案(含答案)

15.说“屏”学习目标——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昧,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主要著作有《徐志摩年谱》《中国建筑史图集》《漏窗》《窗修集录》《江浙砖刻选集》《苏州园林》《园林谈丛》《书带集》《扬州园林》《说园》《中国名园》《书边人语》。
【课文分析】1.文章主题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2.文章结构3.对话文本(1)第1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第l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文章开头说“‘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是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
这种感觉与印象,起初来源于古诗画,偏于性;继之则产生于对屏风所作的研究工作中,添人了理性成分。
(2)课文主体部分说明了屏风的哪些作用和特点?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
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
[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
![[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e2a4b8f524ccbff021841c.png)
说“屏”☆课文导读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纳.凉(nà)帷.幕(wéi)伧.俗(cānɡ)忒.(tuī)休憩.(qì)韶.光(sháo)二、词语释义纳凉:乘凉。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伧俗:粗俗鄙陋。
得体:恰当,恰如其分。
忒:太。
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丽的春光。
韶,美。
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
三、语句解读1.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2.“……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四、作家作品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
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有关常识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
古代称之为“(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
《辞海》上载有“黼(fŭ)”“斧”“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
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说“屏”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书写、理解。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二、学习进程快速阅读课文,勾划中心句: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概念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作者对屏有什么情感?作者情感:3、跳读课文,作者引用了很多古诗,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情感地读一读,说说为何喜欢?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在古诗词中,你还明白哪些诗句说到屏?总之: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画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讲解。
古诗中提到屏: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妙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朝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南朝《闺怨篇》“屏风成心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课堂小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利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对屏风的酷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利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久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咱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从头大放异彩。
说“屏”·优化测控卷【同步达纲练习1】(1)下列选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销魂帷幕韶光因地治宜 B.善长锦屏缘故雅俗共赏C.休憩徒劳纳凉艺术点缀D.造型关键怆俗缓冲视线(2)分析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 )②咱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 )③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能够挡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5《说“屏”》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说屏【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 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欣赏“屏风”图片。
2. 教师导入: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陈从周: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1. 什么是屏?2.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风的知识?3. 屏有哪些作用?4. 屏有哪些种类?5. 屏在设置上应注意那些问题?四、研讨交流1. 第一段写了什么?2. 最后一段写了什么?3. 本文的说明顺序及结构怎样?4. 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5. 怎样理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6. 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有什么作用?7. 怎样理解“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1728. 课文引用《牡丹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句子,有什么作用?9. 如何理解“抱膝看屏山”?10. 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11. 屏的制作与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12.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13. 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五、拓展延伸1.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下面我们大家再来欣赏有关屏风的诗歌。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2)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柳永《迷神引》(3)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李贺《洛妹真珠》(4)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李贺《屏风》2. 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场所里,仍有“屏”的身影,你能举一例,说说你对他的看法吗?3.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六、课堂小结七、达标检测八、作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描写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屏”的中国传统器物文化。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说“屏”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屏”的有关知识,理解作者对屏风的感情。
2.体会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3.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资料链接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
屏.风 píng 纳.凉nà帷.幕wéi忒. tuī闺.中 guī书斋. zhāi 伧.俗 cāng 休憩.qì擅.长 shàn 徒.劳 tú2.解释词义。
伧俗:徒劳: 缓冲:雅俗之分:3.整体把握。
①什么是“屏”?文章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屏者,障也。
”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合作探究1.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在文中勾划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勾划在书上)。
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引用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明确:感情——“喜爱和向往。
”依据——“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
点拨: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作者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说“屏”》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检
测
内
容 ) ) 休憩( ) 相称( ) 忒 ( ) 销( )魂
摘要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韶光( ) 伧俗( 曲屏( ) 书斋(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高雅和粗俗的区别。___________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 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__________ 3、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______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 A.美丽 B.秀丽 C.美观 D.华丽 (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_______,色彩又觉伧俗。 A.精巧 B.轻便 C.轻巧 D.精密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 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 (4)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5.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 ②“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 ) ③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 ④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6.默写一句与屏风有关的动占到了百分之八十。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 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 乐。我认为自读课只要设计合理,学生就会喜欢上,而且总是期待着表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充 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课堂机智 灵活的驾驭课堂,利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生命的涌动,那么语文自读课教学必定会事半功倍。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导学目的】 1、研读说明对象——“屏”2、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屏风——由文言词“屏”变化而来。
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已久。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
古代屏风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
而现在更强调其装饰性的一面,既需要营造出“隔而不离”的效果,又强调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它融实用色的手工艺精品。
★【陈从周】生于浙江杭州。
古建筑园林专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和画家。
有著作:《徐志摩年谱》、《中国名园》等,散文集有《书带集》《春苔集》等等。
★【文本导读】本文是一篇比较轻松、闲适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二、【学习与交流】A、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1、快速浏览课文,并给下列字注音:屏(pínɡ)风擅(shàn)长帷(wéi)幕书斋(zhāi)伧(cānɡ)俗休憩( qì)韶光( sháo)忒(口语中读tēi,书面语读tuī)2、解释词语: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休憩:休息。
伧俗:粗俗鄙陋。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整体感知:(1)、明确文本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2)、本文运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用文中语句说明。
B、[合作探究](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具体语句吗?三、【展示与点拨】1.组内交换导学案看看有什么异同,发现自己的问题再交流、整理。
2.请准备你要展示的内容。
先在小组内推荐下上台展示(要积极,你们可是代表本组的荣誉,要好好准备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礼貌的建议或评价)五、【拓展延伸】——————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今日表现:组长评价:教师寄语:我参与我快乐,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导学案

15.说“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2、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联系同学学过的课文《口技》引导学生回答出两点,美观和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同洲先生的《说“屏”》。
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导入课文。
二、走进作者: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
浙江杭州人。
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三、预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我们的先人,shàn()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
②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wéi()幕起着同一作用。
③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cāng()俗,绘画尚少诗意。
④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⑤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选词填空。
诗意、微妙、销魂、向往;神秘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那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唐人诗句,真够令人()的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

③、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
3、朗读诗词,体会文本的意境。课文里多处引用了古诗词,这有什么好处?查找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
1、读诗句,品意境。完成下表。
诗句
来源
画面
作者的情感
作用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背影
课题
背影
课型
预展课
课时
第一课时
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本文是什么体裁?(散文)线索是什么?
-------史骐生
2、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
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
难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2、一读,扫字词。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伧俗()休憩()忒()xiāo魂()分gé()wéi幕()因地制yí()tú劳()3、二看,理知识。
你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4、三问,说困惑。再次进入文本,并将自己的困惑记录下来,每人提出两个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将有价值的两个问题记下来。简单的问题自己解决,有深度的问题课堂上解决。
学习
难点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风在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不过,它留在古诗文中的各种身影,总是能牵动我们幽微的情思,也许,屏风有一天会重新大放异彩?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说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第15课说屏》导学案走近作者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
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主要著述有《某某园林》《某某园林》《园林谈丛》《说园》《中国居民》《某某石桥》《春苔集》《书带集》《帘青集》《山湖处处》《岱庙建筑》《装修图集》《某某近代建筑史稿》《说“屏”》等。
了解背景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
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两扇,多则十几扇,能随意折叠,使用方便。
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
1.给加点字注音。
韶.光()伧.俗()休憩.()相称.()帷.幕()锦.屏()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无益的耗费力气。
____________2.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___________3.恰当,恰如其分。
____________4.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____________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装饰的__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A.(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__,色彩又觉得伧俗。
A.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探究点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此诗句出自何处?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世界?答:探究点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具体说说。
解析指导: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点3.请仔细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答: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凉点缀.()书斋.()休憩.()2.解释下列加点字。
纳.凉:休憩.:徒.劳:书斋.:“因地制宜”一词中“因”意思一样的是()4.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1)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2)“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导学案

15 说屏一、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3.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4.(学生填写):二、学习重点1.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学生填写):三、学习难点1.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作用。
2.(学生填写):四、资料链接(一)屏风的有关知识1、基本资料屏风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
经过不断的演变,屏风作为防风、隔断、遮隐的用途,并且起到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的功效,所以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并衍生出多种表现形式。
当今屏风主要分围屏、座屏、挂屏、桌屏等形式,其中大型屏风能展示出那种高贵的气势,是客厅、大厅、会议室、办公室的首选。
它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摆放移动,与室内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二)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
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第一课时【自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把每个词语抄写两遍。
屏.风()帷.幕()忒.()韶.光()伧.俗()休憩.()缓.冲()纳.凉()造型..()2.解释下面词语。
微妙:韶光:伧俗:休憩:3.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用文章中的原句解释一下什么是“屏”?【自疑】三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重难句,我在理解课文中还存在以下疑惑:【自探】活动一:初读课文,认识屏风浏览课文,整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屏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概括。
活动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整理将自己的深情借助许多古诗词抒发出来,使语言生动有趣。
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说“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学法指导】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学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二、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师生先朗读,再根据这个方法自学课文。
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或者询问老师。
出示问题提示有困难的同学: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其特点?②本文运用的是哪一种说明顺序?③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写说明文时,依据什么来选择说明方法?④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评点时侧重①③)2、谈谈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四、练一练,说一说(任选一题)。
1、展示几幅屏风图,现场讨论准备,让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出售屏风。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工艺品,作一段说明。
让学生了解向别人介绍一件物品时,可介绍它的质地、特点、作用,也可和同类事物作比较说明。
把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学以致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
五、作业布置: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像这样的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漫漫演变成了一种器物文化,如中国的茶具、扇子、雨伞、陶瓷、编织工艺品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请同学们任选一种工艺品,写一段说明,200字左右。
【同步练习】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二、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学后记】。
15说屏导学案.doc

15、《说“屏”》导学案备课时间:2012-11-19 备课人:唐国荣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3、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
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难点)4、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快乐链接走近作者: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O体验学习一、生字词音、形、意的解决1、音形互动。
给下列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书斋()帷()幕伦俗()休憩()闺房()忒()xiao魂()分g6 ()wei幕()因地制yl ()由劳()2、解释词语纳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
2、文中多出引用诗句,你觉得这样有何好处?3、文章是什么结构?属于说明文中的那种顺序?自主检测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说“屏”》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2-11-19 备课人:唐国荣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
3、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
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难点)
4、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快乐链接
走近作者: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体验学习
一、生字词音、形、意的解决
1、音形互动。
给下列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书斋()帷()幕伧俗()休憩()
闺房()忒()xiāo魂()分gé()
wéi幕()因地制yí()tú劳()
2、解释词语
纳凉:
伧俗:
得体:
休憩:
缓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
2、文中多出引用诗句,你觉得这样有何好处?
3、文章是什么结构?属于说明文中的那种顺序?
自主检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屏风——让家居显得更美
常常听到一些朋友抱怨,想在家中的客厅和饭厅之间摆放一个屏风,跑遍市内家具商场,却发现合心意的屏风太少。
要么款式少,且大多数是中式的设计;要么偶尔找到一个设计新颖的屏风,价格也不便宜。
事实上,小小的屏风确实比较难寻“芳踪”,即使是大型的家具商场也少有开辟专门的柜台销售屏风,只有少数布置精美的家具卖场能够找到几款,所以消费者要买到合心意的屏风,确实要多花时间和精力。
但是对不少人而言,就算为了屏风“踏破铁鞋”又何妨。
因为在家中摆放一个美丽的屏风,就好像端庄的女子蒙上面纱,能够添上几分幽雅、娇媚。
材料二:时尚屏风装饰性强
设计时尚的屏风,有时甚至比摆放在它前面的家具更加吸引目光。
这类屏风无论是材料还是设计都非常大胆、新颖。
选料上,往往摈弃了那些厚重的材料,由透明、轻柔的材料所取代。
据介绍,以往屏风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而现在更强调屏风装饰性的一面,薄薄的
屏风,既保持空间良好的通风和透光率,营造出“隔而不离”的效果。
色彩方面,与传统的黑、白、灰等色彩相比,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跳跃的红、鲜艳的黄、亮丽的绿等等都是受追捧的颜色。
图案方面,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若难以作出选择,几何、花卉、纯色这些款式无论什么时候采用都不会过时。
1、阅读完上面的两个材料,说一说在表达方式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表现屏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在材料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表现时尚屏风?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来表达对屏风的认识,你打算用哪种表达方式来写?为什么?
5、如果你就是一道屏风,你会怎么介绍自己?以“我若为屏”立意,写一段话,表达出你的思考。
学海拾贝
1、梳理巩固
2、自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