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与实训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与格式应用指南:解读、案例、模板

【常见错误六】 1
在图、表说明 文字末尾使用 句号
【常见错误七】 2
在标示发文年 号时使用括号 不规范
3 【常见错误八】
书名号内用顿 号表示停顿
4 【常见错误九】
句内括号行文 末尾使用标点 符号不当
5 【常见错误十】
二级标题在换 行分段情况下 使用句号
作者介绍
这是《党政机关公文标准与格式应用指南:解读、案例、模板》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与格式应用指南: 解读、案例、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二维码
第章
标准
格式
格式
案例
规定
应用
公文
党政机关 公文
写作
格式
错误
句号
总结
党政机关
括号
规范性
内容摘要
本书以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为理论基础,对党政机关公文 的格式要素、模板和案例进行了详细解读。全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党政机关公文的特点与作用、党政机关 公文的分类、党政机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要求、党政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党政机关公文的拟制与办理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的解读和格式要素编排的解读,同时还对包含决议、决定在内的15种规范性党政机关公文, 以及包含条例、规定在内的13种常用公文写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内容,本 书在相应位置附有二维码,不仅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的素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还能学习更多案例范 文,为自己的公文写作积累经验。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查看。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公 文教材用书、相关教职人员的公文参考用书,也可用作各行各业人士学习公文的案头工具用书。
公文处理办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日益完善和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公文处理作为机关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范化、标准化的处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机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公文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组织了一次公文处理办法实训活动。
二、实训目的1. 使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公文处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2. 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公文处理软件的能力;3. 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训内容1. 公文处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2. 公文写作规范;3. 公文格式及排版要求;4. 公文处理软件的使用;5. 公文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处理方法。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公文处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的讲解,使大家对该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操练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实操练习。
工作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公文处理环节。
在练习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按照公文处理规范,完成一篇公文从起草、审核、签发、登记、分发、归档等环节。
3. 交流讨论:实操练习结束后,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4.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公文处理问题,我们选取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5. 考核评价:对实训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五、实训成果1. 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公文处理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2. 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3. 规范了公文处理工作,降低了公文处理过程中的错误率;4. 为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公文处理办法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机关工作人员对公文处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 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公文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3. 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公文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4. 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国家行政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单位所使用的文书,其格式与内容严格规范,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正确的公文格式可以使公文的传阅和处理更加高效,增强其正式性,同时也体现了机关的规范管理和职业素养。
本文将逐一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的各个部分。
一、信头信头是公文的标题,通常由全称和简称两部分组成。
全称包括机构名称、文种名称、文号、发文日期等内容,简称则为该机构的简略称呼。
机构名称应简明扼要,同时需与机构实际名称一致。
文种名称应标注文书种类的名称,例如通知、函、报告、指示等。
文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符,一般由机关名称、年份和文号顺序三部分组成。
发文日期应是实际发文的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二、标题标题是公文的主旨内容。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公文的主题。
一般情况下,标题应该不超过20字。
三、主送、抄送、密级、紧急程度主送、抄送、密级、紧急程度是公文格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公文的主收、副收对象,以及公文的保密等级和紧急程度。
主送即主要接收对象,一般为直接受文人员或单位。
抄送是次要接收对象,一般为需知、需阅或会签人员。
密级是指公文的保密等级,根据保密程度不同,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级别。
紧急程度是指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特级、急件、平急三个级别,分别代表着非常紧急、紧急和一般情况。
四、正文部分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层次分明、表达准确、条理清晰,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
正文应当包含内容概述、事实陈述、问题分析、处理决策、要求落实等多个方面,凸显出公文的全面性、详细性和实效性。
五、落款落款是公文最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由签发人、签发日期和签字顺序三部分组成。
签发人的名称应准确无误,签发日期应是实际签发的日期,签字顺序应按要求进行规范排列,以便于处理公文之间的关联关系。
六、附件附件是公文的补充部分,主要用于需要特别说明的相关文件、数据、资料等,一般应注明文件名称、页号、份数等。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讲解

或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形式。 4. 回复函件,要用“复函”这文种。
2. 主送机关 用机关全称、规范 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 称。
上行文,原则上只 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以 便公文的处理。
空一行
特别说明:向区政府或区委报送请示、报告的主送 机关应为区政府或区委,而不是区政府办或区委办,或 领导个人。
2. 对报告性公文中涉及人员、编制、土地、规 划、经费等具体工作事项的建议,一律视为 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作退文处理。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 事项。
函的分类
商洽性函。在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协商 或联系工作时使用。如商调函,联系参观学习的函,查询 有关人或事的函,洽谈业务来往的函等。
左空一字
右空一字
编排要求:上行文,发文字号与签发人姓名在
同一行左右空一字。发文字号和“签发人”三字用3 号方正仿宋体,签发人名字用3号方正楷体,两个字 的人名中间空1字。
编排要求:下行文的发文字号居中排布。
第二部分:主体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 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部分称为主体。 其包含有 11个 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 文、结束语、附件说明、成文机关、成文日 期、印章、附注、附件、信息公开类别。
一、公文种类
2020/6/13
公文种类 15 种
• 决议 • 决定 • 命令(令) • 公报 • 公告 • 通告 • 意见 • 通知
• 通报 • 报告 • 请示 • 批复 • 议案 •函 • 纪要
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 一种上行公文。“请示”要严格执行“一 文一事”的规定 。
2024年常用公文格式(培训)

常用公文格式(培训)一、概述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公文格式是公文的表现形式,是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体现。
熟练掌握常用公文格式,对于提高公文处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常用公文格式进行培训,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公文格式。
二、常用公文格式1.命令(令)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2.决议决议是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
决议一般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主要用于党的领导机关。
3.决定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决定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的特点,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4.公报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
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
5.公告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公告主要有两种,一是宣布重要事项,如最近中国将在东海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二是宣布法定事项,如宣布某项法规或规章,宣布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
6.通告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
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
7.意见意见是党的领导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
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通知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格式(最新版)-党政机关新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二、公文格式
❖ 等一下还将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2012)与《国家行政机关公 文格式》(GB/T9704—1999)所规定的新 的变化和细节作详细讲解。这里先大概提一 下不同的地方。
❖ 1. 取消了主题词。
❖ 2. 对需要标明文件份号的要求不同:《办法》 要求:“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 明份数序号。 《条例》要求:涉密公文应当 标注份号。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5. 正文、页码。《条例》要求:正文,公文的主体, 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办法》对此未作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了 。
❖ 6.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条例》和 《办法》对此要求变化较大,等一下再详细讲解。
❖ 7. 使用文字及标准。《条例》要求:公文使用的汉 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 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 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办法》 要求: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 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 排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条例》全文共8章42条
❖ 第一章 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 机关等
❖ 第二章 公文种类: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 文种
❖ 第三章 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2012)作了详细规定。
❖ 第四章 行文规则:行文的原则和规定等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3. 紧急公文区分。《条例》要求:紧急公文 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办法》 要求: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电报 是一样的。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讲解

抄送机关 左空一字
右空一字
1.抄送机关 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 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 其他机关,一般使用规范 化简称。
4号仿宋体
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排列顺序
按照党、政、军、群的 顺序,先排上级机关,其 次排同级机关,最后排下 级机关。
无论对上级、平级或 下级,抄送机关标注用语 一律用“抄送”,不再使 用“抄报” 、“抄发”等。
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 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 转、转发公文。通知通常是下行文或平 行文。
文种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1.文种混淆不清。 “报告”中夹带“请示”事 项,或者公文中有“请示”事项却用的“报告”文 种;
2.行文关系错误。如向财政局行文申请拨款的 文件用“报告”或“请示”,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 位之间行文通常使用“函”;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 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 关询问的一种上行公文。“报告”中不 得夹带请示事项。
报告与请示主要区别
1》报送目的不同。“报告”主要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 掌握动态。“请示”主要是要得到上级的具体指示或批准。 2》两者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公文,一般不需要上 级机关答复。“请示”属请求性公文,是请求上一级机关 批准或解决某一事项、某一问题并需上级机关作出答复的。 3》内容重点不同。“报告”侧重写情况和意见,涉及内容 较广(可不限于一件事、一个问题)。“请示”着重写某件 事情或某个问题(即“一事一请示”) 。 4》报送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报送。 “报告” 是在事后或事中报送。就是常说的“事前请示,事后报 告”。
第三层次标题用仿宋体字,“1”后面跟“.”;标 题最后加句号。
一、第一层次标题用黑体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一)第二层次标题用楷体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1. 第三层次标题用仿宋体字。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 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1)第四层次标题用仿宋体字。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 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详细解读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长期以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分别依据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导公文处理工作,旧《条例》和旧《办法》规定的大都是原则性的要求,针对公文格式没有具体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造成理解各异、格式不规范、有关要素标识不清等问题。
199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发布了99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党的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在国家层面上没有作过统一规定,但省委办公厅依据旧《条例》曾对全省党的机关公文格式作过规范。
二者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公文格式把在实践中认为准确和成熟的内容全部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对公文格式各要素准确定位,同时配以不同格式的式样,对公文格式的规范和统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2年4月1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
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的机关公文处理相关规定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相关规定由原来的分别设立,到走向统一要求、统一规范、统一实施的重要里程碑。
配合《条例》实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正式批准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2012版国家标准”、“新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按照新《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这些年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实际应用,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并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必将开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统一的新时代。
下面,从10个方面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条款予以解读。
一、范围2012版国家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整理(收藏)附图解

机关公文格式设置规范本方法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结合我局实际制定。
具体内容如下:一、办公软件要求适用于微软OFFICE—WORD文字处理软件。
永中OFFICE文字处理软件可参照使用。
二、页面设置 1.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2.选择“纸张”附签,“纸张大小”设成“A4”。
3.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页脚”设置成“2.5厘米”。
4.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
5.进入“文档网格”附签,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仿宋体为标准、每页22行、每行28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三、插入页号 1.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
2.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1-,-2-,-3-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
3.双击页码,选中页码(包括左右两条短线),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为宋体的阿拉伯数字;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四、文号制作 1.平行文或下行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居中显示,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2.上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字体、左空一个字的距离;签发人——三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三号楷体、右空一个字的距离,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注:文号一定要使用六角符号。
六角符号插入方法:选择“插入”——“符号”——“符号”附签,找到六角符号后,将光标置于准备插入的地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章,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根据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全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48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2(全部部分)量和单位GB/T15834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字word标示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字指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
3.2行line标示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行指一个汉字的高度加3号汉字高度的7/8的距离。
4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亮度≥85%,pH 值为7.5~9.5。
5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纳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GB/T9704—20215.2版面5.2.1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5.2.2字体和字号如无特别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状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5.2.3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2024年公文规范的详细解读

2024年公文规范的详细解读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解读2024年公文规范,以帮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范要求。
本文档内容包括公文格式、行文规则、用词规范等方面,力求全面、准确地传达规范精神。
一、公文格式1.1 公文结构公文结构分为版头、正文和版记三部分。
- 版头:包括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 正文: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内容、附件说明等要素。
- 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要素。
1.2 公文格式要素- 份号:阿拉伯数字,表示公文的打印份数。
- 密级和保密期限:根据公文内容确定,如“机密”、“绝密”等,并标注保密期限。
- 紧急程度:根据公文处理的紧急程度,标注“特急”、“加急”等。
-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居中排布。
-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如“国办发〔2024〕1号”。
- 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1.3 字体和字号- 版头: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小标宋体。
- 正文: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 版记: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二、行文规则2.1 行文关系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行文关系。
原则上,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平行机关之间行文。
2.2 行文方向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
-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布的公文。
- 平行文:平级机关之间相互发送的公文。
2.3 行文方式行文方式包括正式行文、非正式行文和电子行文。
- 正式行文:指按照公文格式和规范要求制作的公文。
- 非正式行文:指不符合公文格式和规范要求的书面材料。
- 电子行文:指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发送的公文。
三、用词规范公文用词应简洁、准确、规范,避免使用模糊、歧义、过时或生僻的词语。
具体要求如下:1.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合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最新行政公文格式

最新行政公文格式根据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最新行政公文格式应遵循以下标准:一、公文标题1. 使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明确表达公文主旨。
2. 字体大小一般为二号或小二号,加粗。
3. 标题下方应注明发文单位全称。
二、文号1. 位于标题下方,右对齐。
2. 包括年份、发文顺序号,使用小四号字体。
三、签发人1. 位于文号下方,左对齐。
2. 签发人姓名后注明职务,使用小四号字体。
四、正文1. 正文字体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8磅。
2. 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3. 正文应分段落,每段首句前空两格。
五、附件说明1. 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2. 使用小四号字体,位于正文下方,左对齐。
六、发文机关署名1. 署名位于附件说明下方,左对齐。
2. 署名后应加盖单位公章,使用小四号字体。
七、成文日期1. 位于发文机关署名下方,右对齐。
2. 应注明完整的年、月、日,使用小四号字体。
八、主题词1. 位于成文日期下方,左对齐。
2. 主题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使用小四号字体。
九、抄送机关1. 位于主题词下方,左对齐。
2. 抄送机关名称后注明“抄送”二字,使用小四号字体。
十、印刷份数1. 位于抄送机关下方,右对齐。
2. 应注明“打印:×份”,使用小四号字体。
请注意,以上格式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公文格式可能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有所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具体规定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与实训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与实训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现行的1996年 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船用螺杆泵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G系列螺杆泵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三螺杆油泵(一)公文的构成要素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2W.W型双螺杆泵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天津三螺杆泵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的排版形式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3G系列三螺杆泵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
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210MM*297MM公文页边与版螺杆泵3GR70*2W21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3G三螺杆泵参数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公文书写形式从左至右横排、横写。
其标识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SN螺杆泵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3.字体字号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红色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3GS卧式双吸三螺杆泵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3GCLS立式柱脚双吸三螺杆泵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

第二节 公文的通用格式
二、公文主体
8.附注: 一般是对公 文的发放范 围、使用时 需注意的事 项加以说明
上级、再平级、后下级的次序。
第二节 公文的通用格式
二、公文主体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 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 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 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 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抄送机关又有主送机关时,应 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第二节 公文的通用格式
二、公文主体
5.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 化简称。特殊情况如议案、命令(令)等文种需 要由机关负责人署名的,应当写明职务。
联合行文时,应 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 发文机关顺序排列在 相应位置,并使印章 加盖其上。
单一机关行文 时,发文机关署名 在成文日期之上、 以成文日期为准居 中编排。
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第二节 公文的通用格式
二、公文主体
1. 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 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可以是上级、平级、 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
公文的抄送范围应当严格按照工作需要确定,不能滥
抄也不能错抄和漏抄。 在排列顺序上一般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确定,依照先
第二节 公文的通用格式
一、版头部分
联合行文时有多个签发 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 关的顺序排列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依次均匀顺排, 一般每行排2个姓名,回 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 人姓名对齐,最后一个签 发人姓名应与发文字号处 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分隔丝 与之的距离为4mm。
最新公文格式处理讲解

最新公文格式处理讲解最新公文格式处理讲解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文的格式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为了提高公文的规范化程度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各级政府和机关纷纷对公文格式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本文将对最新的公文格式处理进行详细讲解。
二、标题在最新的公文格式中,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公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公文的标题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单位名称、文种名称、文件字号、发文日期和主题词。
例如,某机关发出的一份公文的标题可以表述为“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通知(XXX政函〔2021〕123号)”。
三、正文最新的公文格式对正文的编写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在正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开头部分:公文的开头部分应当包含发文单位名称、文种名称、发文日期和文件字号。
具体格式如下:(发文单位全称)(文种全称)发文日期:(年份)年(月份)月(日期)日文件字号:(发文单位)+字〔(年份)〕(文号)2. 正文内容:正文应当简洁明了,层次分明。
需要注意的是,正文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首先进行标题和时间的说明,然后进行内容的详细阐述。
3. 结尾部分:公文的结尾部分应当包含署名和日期。
署名一般包括发文单位全称、审批人职务和签发人签章,日期一般为签发日期。
四、附件在最新的公文格式中,附件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附件是对正文的补充和扩展,一般应当附在正文后面。
附件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与正文内容相对应。
具体格式如下:附件:XXXX五、印章最新的公文格式要求公文使用统一的公章和印章,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公章一般应当放在标题的右上角,印章一般应当放在正文的结尾部分。
六、文种名称最新的公文格式对文种名称也进行了规范。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用常见的公文文种名称,如通知、批复、决定、意见等。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文种名称,但应确保名称简明扼要,表达清晰。
七、文号最新的公文格式对文号的处理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
一、公文概述
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信息交流、行政管理和决策执行的重要工具,具有正式性、权威性和约束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使其符合统一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公文主要结构
1.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主题,容易理解。
标题通常包括公文类型、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要素。
2.主送机关:明确公文的主要接收机关,避免误送或遗漏。
3.抄送机关:根据需要,将公文副本抄送给相关机关,促进信息传递和协调合作。
4.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引言、正文部分和结尾。
子章节:
a.引言:引言部分包括公文的目的、背景、依据等信息,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公文的背景和目的。
b.正文部分:根据公文的具体内容需要,将主题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叙述清晰,逻辑严谨,表达准确。
c.结尾:结尾部分通常包括表达意见、要求、结束语等内容,为公文提供明确的结论和下一步行动的指引。
5.附件:如有需要,公文可以附带相关附件,如统计数据、图片、报告等,以支持公文内容的理解和执行。
三、法律名词及注释
1.法律名词1:解释1
注释:对该法律名词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和说明。
2.法律名词2:解释2
注释:对该法律名词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和说明。
(以此类推,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四、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1.附件1:(附件的具体名称和内容简介)
2.附件2:(附件的具体名称和内容简介)
(以此类推,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附件及内容简介)
五、全文结束。
公文处理培训课件(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doc

公文处理培训课件(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机关公文处理一、公文处理的最新规定二、公文处理新规的适用三、公文报送的地方特色目录一、准时参加培训。
二、不可私下交谈只在主讲人许可下才说话。
三、关掉手机或将之调至静音。
四、中间外出必须向主持人请假得到允许后方可外出。
五、主讲人有权决定参加者是否可以继续参与此次培训。
六、违反以上规则者男士做个俯卧撑女士个起立下蹲。
一、最新规定的出台长期以来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为年《中国共产党机构公文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
为适应新形势年新规定出台:年月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号)年月日开始实施《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第一部分公文处理的最新规定格式要素《条例》原《条例》原《办法》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无定义但要求基本一致。
与《条例》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与《条例》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无要求。
格式要素《条例》原《条例》原《办法》份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有定义。
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
标注于版心左上角。
无定义。
绝密、机密级公文标明份数序号。
标注于版心左上角。
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文应当分别标注密级与保密期限。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标注于版心左上角份号下。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标注于版心右上角。
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急件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格式要素《条例》原《条例》原《办法》发文机关标志一种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一种是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释义来源:嘉善县语言文字网注:黑色字体标识部分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原文,蓝色字体标识部分为所对应原文的释义。
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章规定了标准的内容范畴、适用范畴和特定范畴。
(1)内容范畴内容范畴只涵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以下简称“公文”)格式中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各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并不是公文格式的全部范畴。
对公文格式的完整要求应是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中对公文格式的要求与本标准结合起来学习。
(2)适用范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可参照执行。
所谓参照执行的含义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执行。
(3)特定范畴《方法》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文能够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字体、字型和书写习惯与汉字不同,执行本标准在某些地点可参照本标准另行规定。
2引用标准GB/T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标准GB/T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要紧规定了印刷、书写和绘图纸的幅面尺寸,在一样的公文用纸中,要紧是采纳印刷纸和书写纸。
由于该标准是按照国际标准ISO218等同采纳过来的,因此其中的纸张幅面尺寸完全与国际标准一致。
在A系列纸型中,公文用纸的纸型为A4型,即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并规定各裁边的误差为±3mm。
因此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的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的依据确实是GB/T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3定义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1字Word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详细解读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长期以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分别依据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导公文处理工作,旧《条例》和旧《办法》规定的大都是原则性的要求,针对公文格式没有具体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造成理解各异、格式不规范、有关要素标识不清等问题。
199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发布了99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党的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在国家层面上没有作过统一规定,但省委办公厅依据旧《条例》曾对全省党的机关公文格式作过规范。
二者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公文格式把在实践中认为准确和成熟的内容全部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对公文格式各要素准确定位,同时配以不同格式的式样,对公文格式的规范和统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2年4月1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
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的机关公文处理相关规定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相关规定由原来的分别设立,到走向统一要求、统一规范、统一实施的重要里程碑。
配合《条例》实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正式批准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2012版国家标准”、“新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按照新《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这些年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实际应用,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并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必将开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统一的新时代。
下面,从10个方面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条款予以解读。
一、范围2012版国家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与实训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现行的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的排版形式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
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210MM*297MM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公文书写形式从左至右横排、横写。
其标识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3.字体字号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红色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4.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
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5.信函式公文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 ,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 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
每行居中排28个字。
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
(三)公文各要素及排版形式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1.眉首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公文眉首。
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置于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
(2)秘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
置于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
(3)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标注“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置于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
公文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二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表明公文的作者,他是发文机关制作公文时使用的、规范板式的文件版头,通常称“文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居中红色套印在文件首页上端。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按照发文顺序编排的顺序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置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两行,居中排布。
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联合行文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6)签发人:签发人是在上报的公文中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
只用于上行文。
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
2.公文主体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抄送机关(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
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1)公文标题:即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
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两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2)主送机关:是指要求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标识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
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表述公文的具体内容。
通常分导语、主体和结束语。
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
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
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4)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5)发文机关署名(从2012年7月1日起):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6)成文时间:指公文生效的时间。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标识在正文之下,空两行右空4字。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7)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
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
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8)附注:是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注意的事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9)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3.公文版记部分置于抄送机关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1)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是印制公文主管部门,印发时间是公文的付印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
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
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4)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四)新旧公文区别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
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15个文种。
3.在“格式”方面,取消了主题词;行政公文也要署发文机关名称。
4.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5.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意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6.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