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划符号是怎样演变成文字的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纸草 泥版
龟甲、 兽骨
古巴比 楔形文字 伦两河 流域
甲骨文
古中国 黄河流 域
公元前 16—11世 纪(商朝) 商朝人
认一认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甲骨文
甲骨文地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 )朝开始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猜一猜
下列古代各国象形文字代表今天的哪个汉字? 西亚楔形文字 中国甲骨文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摘自鲁迅《门外文谈》
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的, 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想一想:文字产生的意义
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课后小结
文字产生的原因 文字产生的过程 交流和记忆的需要
中国的甲骨文:由于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生 生不息,甲骨文由繁到简,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 使用的汉字。
议一议:“汉字到底由谁创造的?” 文字的创造过程
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 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长着 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 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 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刻划符号→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三种古代文字
文字的创造者 文字产生的意义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人民群众 告别野蛮,走向 文明,传承文明
三种文字的共同点
都是象形文字,都有读音,是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的重要标志,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练一练:
1.人类最早创制的文字是( C )。
A.刻划符号 B.图画文字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写字的演变过程

写字的演变过程

写字的演变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写字也由最初的简单符号逐渐演变为更加完善的文字系统。

写字的演变过程涉及到了人类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也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下面将从古代的刻划符号开始,一步步介绍写字的演变历程。

一、刻划符号在古代,人类最早的写字方式是刻划符号。

当时人们还未形成正式的文字系统,只是用刻划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符号多数来源于曾经生活过的动物、植物以及各种天然现象。

这种写字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易懂,但是限制了表达的范围,无法表达复杂的概念。

二、象形文字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渐渐开始尝试将现实中的事物用图像来表达。

这种将事物的形状和特征直接展现在文字中的写法,就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出现不仅扩展了写字方式的表现力,还促进了人类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象形文字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

最早的象形文字出现在“甲骨文”中,它们是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的祭祀记录,现已成为中国文化珍贵的宝藏之一。

三、表意文字因为某些事物的形象不易于用图像直接表达,所以象形文字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于是,人们开始将象形文字中那些与表语音毫无关系的部分进行提炼,把它们做成一个新的符号――形声字,这就是“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的发明使得文字表达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表达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在中国,表意文字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一直用于书写文字,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音标文字在表意文字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发展出音标文字。

早期的音标文字,基本上是将某些字母和声音意义联系起来。

由于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一种语音,所以人们用音标书写可以将不同的语言联接起来,这也是音标文字的一个重要优点。

近现代,人们发明了许多的音标符号,很大程度上便于全球通用,这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电子文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电子文字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1PPT课件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1PPT课件
1、仓颉生活在什么时期?
2、文字真是仓颉造的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 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 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议一议
2003年4月17日,英国广播公 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 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 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距今8000 多年),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 所知最早的文字。”
相关网址: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构成: 神秘埃及: 破译楔形文字──巴比伦的神奇密码:
甲骨文作品欣赏:
甲骨作品欣赏: 甲骨渊源: 07/30/content_1767556.htm 甲骨大观: 甲骨字库:
近白一东 来下鸟边 风门不日 雨东鸣出 又春山西 维已更边 舟老幽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书写 材料
芦管削尖 为笔写在 “纸草” 上用芦苇秆、 骨棒作笔, 在泥版上 写字
刻在龟甲、 兽骨上
仓 颉 造 字
议一议
材料: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众说纷纭, 最为流行的传说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智慧超群,长着四只眼睛,两 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 俯察地上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 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对此,你有何感想?
王永民
王永民,一个中国人。1978 -1983年间,用自己的心血、汗 水、智慧和勤劳,发明了“五笔 字型”输入法,首次实现用标准 键盘快速输入汉字。此项成果被 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 于活字印刷术”。

汉字科普之汉字的演变历史过程

汉字科普之汉字的演变历史过程

汉字科普之汉字的演变历史过程汉字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汉字科普之汉字的演变历史过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汉字的演变历史:商代之前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

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

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

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1]: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

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

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蚌埠,就“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

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3]。

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

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

2符号的暗转:从图形文字到文字图形赵小勇161.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 日火山图2.传为仓颉所造的28个字3.商周青铜器族徽中的图形文字43“历考文字创造之途径,无论何国,其始皆由绘象”。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谈到,“图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阶段是图画文字。

一个多少. All Rights Reserved.57987.8.9.10. 清代 众仙捧寿 江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All Rights Reserved.依然与汉字发生着密切关联。

不同的是,这个图形已然不是远古造字之时那个师法自然的图形了。

这类图形从春秋战国时代的鸟虫书开始,在设计艺术的领域一直延鸟虫书是篆书中一种独特的字体,有着浓重的设计意味。

在鸟虫书中,汉字的笔画结构中被嵌入了种种具此中最多的是鸟的形象。

图形和文字笔画相扣,优美而又难以模仿,故而长江流域的楚、吴、对文字使用的又一个相同之处。

汉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曼妙盘曲的鸟虫书,西语文字在中世纪手抄本中起首字母被装饰成繁丽华美的图形。

此时,文字与图形再度相融,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符号——文字图形符号由此产生,这个符号又一次同时具备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的双重意义。

最初的同源,之后的分离,又在艺术设计中融合,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二者的符号意义却发生了暗转,符10.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11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图形既是文字,又是一种以文字为元素创造的艺术图形。

自鸟虫书始,汉字作为设计元素频繁出现。

吉祥汉字、吉祥语、钱文、铜镜纹、瓦当纹、砖文、回文诗、建筑装饰、民间剪纸、飞白书、花鸟字以及各类生活用品器物上的念的关联,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的双重意义形成一个完美的组合(图11、12、13)。

《凯尔经》是约公元800年时古爱尔兰的一部泥金装饰的拉丁语手抄本福音书,有着华丽装饰的文字,是欧洲早期平面设计的优秀范例,其文字设计更是西文字体艺术化的杰作,色彩艳丽,纹饰奢华。

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之间关系

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之间关系

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之间关系书法是中国特有的美术门类,与绘画具有密切关系。

关于汉字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有结绳说,刻锲说,八卦说等等。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仓颉创字”之说,汉代,在迷信流行的情况下,这一说法更为流行,并加以神话性的润饰。

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个别英雄人物对长期流传,约定成俗的表意符号进行整理,润色,推动原始文字的发展。

刻画符号属于原始文字,一般是图画文字,如中国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等。

这时候的笔画是不固定的,多种符号字形并用,还没有规范统一。

因此是不成熟的文字。

以中国古代文字为例,甲骨文、金文到了秦代统一为小篆了,文字才全国统一,字形也从此固定下来,成为相对成熟的文字了。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

最后古埃及被波斯所灭,译法失传。

后来通过使用“罗塞塔石碑”翻译,才辩认这种文字。

楔形文字(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

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

渐渐的,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至于那些无法描绘的东西则用任意指定的办法来表达。

而且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这就使得许多符号都成为多馀。

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xiē)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

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文字的起源及发展

文字的起源及发展

距今大约五千年的大汶口陶器上的书契文字以及仰韶文
化时期彩陶上的大量原始书契纹等,已被文字学家考证 并解释为“文字符号”。
文字的起源





二十
汉字是至今仍在使用 的唯一的古文字,一 般称为表意文字。分 析大量的原始刻划符 号,我们不难发现汉 字起源于“图形”, 并借 指事、会意、形声等 一起构成汉字的基本 形态。而埃及的象形 文字则走上了拼音化 的道路。
质而言,它仍然是图形。无
论是哪种文字都具有特殊的 图形魅力。
字例
东汉许慎所撰写的第 一部汉字词典《说文 解字》,就是根据象 形、指事、会意、形 声、转注、假借的 “六书”原理,揭示 了汉字 的原意和出处。可以 说,象形文字是大自 然以及人类思想、生 产、生活的符号化写 照。
中国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大多象形,称
为象形文字(其形寓意者为象
形)。尤其是早期的金文、甲 骨文更甚。文字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渐自成 体系,约定俗成了一套适合 于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字体样 式及书写规律,虽然已经超 越了物象,但就其内涵和本
字体设计
文字的起源及发展
文 字 的 演 变
文 字 构 成 的 的 起 源
文 字 的 起 源 及 发 展




文字的起源
汉字有着极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传说是黄帝的史 官仓颉根据“结绳记事”的绳结图形创造而成的。但只 是传说而已。根据考古研究,早在大约六千年以前,新 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我们祖先创造的简单的刻划符号, 这些符号具有文字意义,但还不是真正的文字。但是,

历史【八上】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历史【八上】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远古人类学会了语言交流但是语 言只能口耳相传,为了记忆和交流的需要,人类开始做出 特殊的标记或符号,这就是文字的雏形。
在最简单的刻划符 号之后埃及人在公 元3 000年创造了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一种与 实物形状相似的文 的苏美尔人也发明了象形文字,他们把削成三角形 尖头的芦苇秆、骨棒当做笔在潮湿的泥版上写字。比划 像楔子,所以被成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曾在西亚广泛 传播。
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商王遇到大小事情都要用占卜 确认凶吉人后将占卜用文字刻在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称为 卜辞。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的文字就叫甲骨文!

少儿书法: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少儿书法: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少儿书法: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少儿书法: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仓颉造字的传说,是确信不疑的。

例如一些性的记载:《世本·作篇》称“史皇作图,仓颉作书”,《吕氏春秋·君守》述“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鲸作城,此六人所作,当矣”,《淮南子·本经训》言“昔者仓颉作书,而大雨粟,鬼夜哭”,王充《论衡·甘相篇》神化之云“仓颉四目”,《路史禅通纪》进一步状其“龙颜侈哆,四目灵光”,等等。

关于仓颉,从司马迁、班固开始,都把他说成“黄帝之史官”。

黄帝,传说中的三皇或五帝之一,与炎帝同被后人视为华夏民族的祖先,早在夏代之前;史官,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所见,职掌文书典籍,并及于书字。

以古人的观点习惯,历各种重要事物的出现,都应该有一个超凡、智慧的创始人,造字之事演绎为神话,造之人被夸饰为神圣,实因于此。

东汉大文字学家许慎比较现实、客观,他从传说中分析出合理的成分,在《说文解字叙》中详述其事:“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蹏,古蹄字;颐迒之喻,以鸟、兽足迹形状别异,代表着天地人一切客观事物均有其独立的属性与形状,依照自然物理彼此别异,仓颉因以取象造字。

仓颉造字说始于战国。

其时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实行了总结与阐发,《世本·作篇》就是关于各种事物及其创始人的专著。

这些在今天看来,大都系传说和穿凿附会,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把那些创始人看成与之对应事物的杰出人物,或是泛化的英雄偶像,还是能够从中仿佛看到一些史实踪迹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种种传闻的背后,隐藏、沉积着颇为一致的文化观点和心理,稳定而深刻,并具有哲学意味。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有了文字,人类关于生产生活的知识藉以传播.精神文明藉以发扬,统治意志也能藉以超越时空而得到施行。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仓颉造字的传说,是确信不疑的。

例如一些权威性的记载:《世本·作篇》称“史皇作图,仓颉作书”,《吕氏春秋·君守》述“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樱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鲸作城,此六人所作,当矣”,《淮南子·本经训》言“昔者仓领作书,而大雨粟,鬼夜哭”,王充《论衡·甘相篇》神化之云“仓领四目”,《路史禅通纪》进一步状其“龙颜侈哆,四目灵光”,等等。

关于仓领,从司马迁、班固开始,都把他说成“黄帝之史官”。

黄帝,传说中的三皇或五帝之一,与炎帝同被后人视为华夏民族的祖先,早在夏代之前;史官,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所见,职掌文书典籍,并及于书字。

以古人的观念习惯,历史上各种重要事物的出现,都应该有一个超凡、智慧的创始人,造字之事演绎为神话,造之人被夸饰为神圣,实因于此。

东汉大文字学家许慎比较现实、客观,他从传说中分析出合理的成分,在《说文解字叙》中详述其事:“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蹏,古蹄字;颐远之喻,以鸟、兽足迹形状别异,代表着天地人一切客观事物均有其独立的属性与形状,依照自然物理彼此别异,仓领因以取象造字。

仓颇造字说始于战国。

其时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了总结与阐发,《世本·作篇》就是关于各种事物及其创始人的专著。

这些在今天看来,大都系传说和穿凿附会,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把那些创始人看成与之对应事物的杰出人物,或是泛化的英雄偶像,还是可以从中仿佛看到一些史实踪迹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种种传闻的背后,隐藏、沉积着颇为一致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稳定而深刻,并具有哲学意味。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有了文字,人类关于生产生活的知识藉以传播.精神文明藉以发扬,统治意志也能藉以超越时空而得到施行。

论其功用之大,可以沟通鬼神,连贯古今,解释宇宙,范围阴阳;小则起居言事、铺陈吟咏,无所不备,无所不能。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主要内容: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古今众多学者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但最近几十年由于中国考古界的发现,有不少学者提出,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很有可能是原始汉字。

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呢?本文将围绕此观点展开讨论。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刻画符号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 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则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所以很多学者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偏向于认为,殷墟甲骨文,又称“卜辞”,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国汉字的起源。

而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安阳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下文我们将根据不同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具体分析。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种考古学文化的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贾湖遗址,被确认为中国二十一世纪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考古成果在世界具有非常大的震憾力。

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

经专家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

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不是原始汉字主要内容: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古今众多学者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但最近几十年由于中国考古界的发现,有不少学者提出,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很有可能是原始汉字。

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呢?本文将围绕此观点展开讨论。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刻画符号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布的消息,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的主持者张居中反应很谨慎:"文字的发展要经历记事符号、图形记事、语段文字三个阶段,最后才进入成熟语词文字阶段,贾湖刻符也许是处于第三阶段(语段文字)。

"其实,早在多年前发现贾湖遗址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后,张居中就和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郝本性等人前往北京求证。

求证的结果并不乐观。

有些专家认定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而不少专家却认为"这些符号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画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

因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具备固定的形、音、义,同时还要上下成文。

专家们对贾湖甲骨刻符的形、义都进行了考证,但现在要去准确判断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的读音却根本不可能,而且这些符号大多是单独刻画,也就不可能有上下文。

这使得贾湖刻符的文字性质未能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贾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相比较,两者在年代上相距四五千年,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联系之处,如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而贾湖遗址也有刻在龟甲和骨器上的。

贾湖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相比,有些地方也确实有相近之处,只不过甲骨文是作为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而存在的,而贾湖刻画符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刻划符号与原始绘画是怎样演变成汉字的?

刻划符号与原始绘画是怎样演变成汉字的?

刻划符号与原始绘画是怎样演变成汉字的?汉字的来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关于刻划符号(pictographs)和原始绘画演变成汉字的理论:1.原始绘画阶段:在人类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绘画来表达事物的形象和意义。

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描绘自然界的事物,例如太阳、月亮、动物等。

这些原始绘画可以被视为汉字的雏形,是最初的刻划符号。

2.逐步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原始绘画简化为更简单的符号。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细节被省略,形状被简化为更容易书写的形式。

例如,人们将描绘太阳的线条简化成一个小圆点,将描绘动物的形状简化成一些线条和简单的图形。

3.符号的意义转变:原始绘画的符号逐渐演变成具有固定意义的象形文字。

这些符号开始不仅仅代表物体的形象,而是具有特定的词义和符号意义。

例如,太阳的符号可能开始代表“日”这个词义,而不仅仅是太阳的形象。

4.引入意符与形声:随着对事物表意的需求增长,人们逐渐引入意符和形声的概念。

意符是指字形部分与字义有直接联系的符号,例如“水”字的左边的“三点”部分就表示水的液体特征。

形声是指既有意义又有声音提示的符号。

人们将既有意义又与特定发音相关的部首与具体的发音部分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新的字形,例如“木”是表示树木植物的意思,“林”是表示森林的意思,结构相似的“木”部分提示了它们的读音。

这种演变过程是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不同的学者对于汉字演变的理论和意见也有所不同。

以上理论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在整个过程中,汉字经历了逐步简化、符号意义转变、引入意符与形声等多个阶段,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汉字系统。

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与文化价值分析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中国的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

在其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字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则更是文化色彩最为浓郁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会从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起源、演化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起源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文字是由像甲骨文这样的刻划符号逐步演化而来的。

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甲骨文便已经出现了,这是一种在龟、兽殷虚和龙骨上刻划的文字,这些文字使用的是战国末年的小篆字体。

甲骨文的出现其实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需要记录大量的信息,例如祭祀记录、征税记录、姓氏族谱、证明等等,因此人们开始进行刻划记录,以便于后世查阅。

不断向后推进,在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诸多文化碰撞和政治纷争的时期。

此时,人们开始使用大篆字,采取简化汉字的方式,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印刷技巧,如印文逆、竖折等等,使得汉字在书写和印刷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此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字体,如隶书、篆书等等,这些字体不仅具备了特殊的美感,而且对后来的汉字演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演化在汉字演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演化方式。

例如,隶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汉字的整体规范化;而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地道的楷书,它更加简洁大方,提高了书写效率,成为了后世汉字书写的基本标准。

同时,除了书写方式的演化,汉字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在宣传、纪念、表达情感和传播信息等方面,汉字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古代,为了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人们开始用图案或者诗歌的方式去组织汉字,这种方式也成为了中国字画的基本特点之一。

最典型的是熙字之书,任意组合的字形成了极为优美的图案,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感和艺术华章。

三、中国古代文字符号的文化价值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有其非常深刻的文化价值。

文字的演变知识点总结

文字的演变知识点总结

文字的演变知识点总结一、文字的起源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骨头或石头在石板上刻画符号来记录事件或表达思想。

这种简单的符号被称为刻画符号,它是人类文字语言的起源。

刻画符号仅仅是图画的简单堆叠,没有固定的含义和语法规则,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但是刻画符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用图像来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是人类文字演变的起点。

二、表意文字的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刻画符号逐渐演变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是代表事物或概念的符号,它具有一定的语义和语法规则,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

古代的象形文字就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

人们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将它们的形态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以便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

比如古代的日文、汉字等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

在不断的使用和改进过程中,象形文字逐渐简化,发展成为表意文字,这种文字不再直接反映事物的外表形态,而是以笔画的方式表现事物的要义。

表意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字的发展迈出了更加先进的一步。

三、汉字的发展在表意文字的基础上,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字,对世界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优秀的文字形式。

它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代表一个词或词素,具有较为丰富的语义内涵。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它最早是用来刻画或绘画各种事物形象的。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图画来记录语言的意义太过繁琐,不便于书写和阅读。

为了简化书写,汉字逐渐演变为表意文字,并且引入了象形和指事相结合的字形结构,这样既保留了文字的语义信息,又易于书写和阅读。

同时,汉字的字音构造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结构,早期的古韵体系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系列演变标志着汉字发展的新阶段。

四、现代文字的形式和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字的形式和特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文字的形式主要包括字母文字和字符语言两种形式。

1. 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是音节文字的一种,它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系统。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汉字从出现之日起,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

汉字的发展演变,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导趋势还是简化。

店铺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希望大家喜欢。

汉字的起源: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

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

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

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

可能是仓颉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

不过这只是传说的一种。

具体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小篆在这本书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

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

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

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

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自测提升答案第一章第一节一、1、刻划符号与汉字的起源刻划符号,是指古代刻划在某些物件上用以记事的符号。

主要有两种:一是书契,一是陶符。

书契,是指刻在一些作为凭证的竹木片或甲骨等物上的符号,也指刻有记事或记数符号的实物凭证。

是先民用以记事、记数的工具,其中的一些符号,后来有了一定的读音和语义,成为早期文字。

如“一、二、三、四、五”等就是如此。

陶符,是远古先民刻在陶器上的具有某种标志意义的符号。

在陶器上出现的刻划符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不会是毫无意义的刻画或描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汉字的起源。

2、原始绘画与汉字的起源在文字产生之前,绘画是人们用以记录事物、辅助记忆,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经过长期的积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所绘之图所代表的概念固定了,线条简化了并且有了一定的读音,于是,它便成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甲骨文、金文中,有许多字具有浓厚的图画色彩,都足以证明汉字脱胎于图画。

二、汉字的产生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初创时期和体系形成时期。

1、汉字初创时期(约4500-7800年前)是指汉字从无到有,从符号与图画演变成为文字这一时期。

陶符是汉字的源头之一,迄今发现最早的陶符位于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遗址,距今已有7350至7800年的历史,虽然目前还无法明确辨认。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符,距今约4500年,已被明确认定为汉字了。

2、汉字体系形成时期(约4500-4000年前)所谓体系形成的文字,是指作为一种符号,能够系统地记录语言的文字。

这种文字一定数量多、功能强、能适应当时记录语言的需要。

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以及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陶符,其中相当一部分可确认为汉字。

它们的时代大约在距今4000年至4500年间。

三、汉字的发明者汉字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创造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先民集体创造的。

文字在产生之初,必然是极为幼稚、混乱和分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划符号是怎样演变成文字的?
马贺山
【一】刻划符号的由来
最早的刻划符号,见于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书中的一段话:“卜骨城子崖遗址发见十六块卜骨,都带钻痕。

推想当时可能有一种叫做巫的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祭祀与文化事务。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时代转移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帜,城子崖遗址发见了文字,虽然还不能肯定它是夏朝文字,按照殷墟文字已经达到的程度,上推夏朝已有原始的文字,似乎也是有理由的。

”在这里范先生强调了文字对文明的产生的重要性,肯定了夏朝有文字,肯定了城子崖遗址的刻划符号是文字,并提出了原始文字一词。

1959年和1960年郭沫若先生两次到半坡遗址参观考察,在第二次去的时候,曾写下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诗中表达了郭沫若对半坡遗址彩陶文化,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唯一遗憾的是独不见文书,不见文书就是不见文字。

可见当时的他头脑是冷静的,判断是准确的,没有私心。

12年后,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时,1972年,他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首先提出了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孑遗,汉字起源于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距今有6000年的时间,并提出文字非一人一时所造,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今天看来,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是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场空前的扫荡和毁灭,而郭沫若先生却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为四人帮的极左思潮,摇旗呐喊,占脚助威。

文化大革命中发表的文章,都是配合政治形势,符合四人帮的政治路线,否则决不会出炉。

郭沫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当着江青的面,读给她,歌颂她,赞美她,向她表忠心,一副媚骨。

1973年,著名的古文字专家于省吾先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进行了破译,拉开了把刻划符号当原始文字研究的序幕。

于省吾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对刻划符号的解读,无疑是很权威的,他拿刻划符号与甲骨文比对,本身就不科学,刻划符号不是小蝌蚪,而文字也不是青蛙,显然两者之间无任何关系。

将无任何关系的两种工具,生说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体系,于省吾先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

【二】刻划符号是怎样变成文字的?
最著名的论断,莫过于鲁迅先生的{门外文谈}中所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

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在这里,鲁迅先生说的不是刻划符号,而是图画,刀柄上的图,门户上的画,经过心心相印,口口相传,就变成了文字。

在这里,鲁迅先生象一个魔术师,只用了八个字,图画就变成了文字。

说句实在话,鲁迅先生并不知道文字是怎么产生的,也未做过深入研究,只凭感觉,就断定图画可以变成文字。

实际上,他的推测错了,文字并不起源于图画。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著名的古文字专家唐兰先生就有他的一套理论,请看他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

”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

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虎”和“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

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

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为象形文字。

正如《中国文字学》所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都能读。

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着,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

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

”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这是一个著名的古文字专家对文字来源于图画的解释或推测。

他的说法与鲁迅的说法一样,将刀柄上的图和门户上的画,换成了虎和象,请注意,鲁迅用心心相
印,口口相传八个字,就将图和画变成了文字,而唐兰用久而久之,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称为图画文字,再发展则成为象形文字。

二人的说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他们共同回避了一个问题,是谁让图、画变成了文字,是鲁迅和唐兰二位魔术师,还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究竟用什么方法,使图画久而久之的就变成了文字?难道真的象鲁迅和唐兰假设的那样,文字真的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吗?
我认为,图画永远是图画,正像刻划符号永远是刻划符号一样,它们自己不会变,它们没有变成文字的任何条件和可能,任何人也没有能力将这些图画和刻划符号改造成文字,图画和刻划符号与文字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图画不是蛾子,文字不是蝴蝶,两者不存在任何演变关系,书画同源,但又是各自独立的,平行的,不搭界的,成熟的传媒工具。

另外文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确实是一人一时的产物,劳动人民造字说是特殊年代的政治口号,没有任何事实和根据,不可信。

简单说,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都记载着仓颉本鸟迹为字,无一条写劳动人民造字,劳动人民也从未说文字是自己造的,劳动人民从不掠人之美,劳动人民都说文字是仓颉造的,只有郭沫若先生说,文字是劳动人民造的,我自认自己比郭沫若先生更熟悉和了解劳动人民,我就生活在他们中间,我更熟悉陶工刻在每一件陶器上的那一个单独的符号,它的作用及价值,它就像结绳记事所系的疙瘩一样,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它的含意,任何人的解释和猜测,都是一种政治表演,就像郭沫若当年在江青面前,肉麻地唱赞美诗表忠心一样,让人感到假戏真做。

刻划符号就是刻划符号,它与仓颉造的文字不沾边,有人总想找到刻划符号演变成文字中间的那个关键环节,实际上,那个关键的中间环节,永远不会找到,为什么?因为根本就不存在那个所谓的环节,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陶工仍在陶器上,继续刻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什么含义的单独符号,为什么四十年派不再对春秋战国时期陶片片上的刻划符号,进行介绍和破译了呢,因为魔术师在往下表演,就露底穿帮了,真相大白会使四十年派闹剧立即收场。

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仓颉造字,仓颉造大篆,仓颉造六书,今人对仓颉造字的否定,是站不住脚的。

真相就是【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莱丘铭】是夏朝和黄帝时代的传世文字,曾力先生收藏的三碑书及谢东凌张益群先生等收藏的夏代玉版是黄帝和夏朝的出土文字,除此之外,夏朝还有甲骨文、象牙文出土文字,可以说,从黄帝到夏朝已有成熟的系统文字,任何人也不能够将之拒之门外,任何人也不能将之视而不见,真相大白天下不会太远,请君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