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ppt

合集下载

公开课《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PPT课件

公开课《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PPT课件

思考与交流
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个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0
0
点燃
+1
-1
2Na + Cl2 = 2NaCl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升高 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降低 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复分解反应 无
+1 -1
8
+2 -1
BaCl2+Na2SO4===BaSO4↓+2NaCl
+1 +6 -2
+2+6-2
复分解反应 无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
失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得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 →
化合价 升高
→ →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非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无元素化合价升降)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其属 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序 号 1
化学反应
+2-2 0 +4-2
四种反 应类型
价态有 无变化
是否是氧 化还原反 应
2NO+O2===2NO2
+4 -2 +2 -2 +2 +4 -2
还原剂
还原反应 氧化剂
化合价 降低

本质

特征
规律: 升、失、氧、还原剂 ;降、得、还、氧化剂
课堂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PPT公开课

《氧化还原反应》.PPT公开课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如温同馨素 提异示形(1)体结常之见论间元的素:相的从互主转得要化化氧不合属价、于氧失化还氧原反的应。角度看,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另一种物
质失去氧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和CO+CuO
2KCl+3O2↑中,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一、从不同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1)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3O2 2O3,该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则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D项,HgS中汞元素由+2价降到0价,转移2e-,O2中氧元素由0价降到-2价,转移2×2e-,且均为得电子,而HgS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个“不一定”
(1)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反应
0
-1 +1
Cl2+H2O HCl+HClO 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
(2)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反应 2KMnO4 K2MnO4+MnO2+O2↑中,参加反应的 KMnO4 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 了氧化性。
2KCl+3O2↑中,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
提示Cl元素被还原,KClO3发生氧化反应。
4.如果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则反应
MnO2+4HCl(浓)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优秀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优秀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情境·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 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 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 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 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提示:②不涉及。“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实质是碳酸钙的分解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都没有元素 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失氧 物质
结论
Fe2O3
CuO
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_同__时_发生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氧化 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20世纪初的疑问?
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失去e-
Na
Cl
失去e-
得到e-
Na+ [ Cl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Na+ Cl -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符号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变化
锌元素化合价 升高 氢元素化合价 降低
氧化 反应 还原 反应
锌原子失电子 氢离子得电子
电子转移
宏观特征
Zn + 2H+ = Zn2+ + H2↑
氧化还原反应
微观本质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双线桥法 符号表征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归纳总结
得氧失氧角度 化合价升降角度 电子转移角度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 化 还 原 得 氧 失 氧 同 时 化合价升降同时发 得失电子同时发
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即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探究二
反应实例
点燃
Cu + Cl2 = CuCl2
CaO+H2O===Ca(OH)2
高温
CaCO3 === CaO + CO2↑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 越来越大。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乾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汇兑,为官 府代理钱粮。)。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常见元素): 1、背景: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
2.用双箭号表示,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种元素。
0
0
+2 -1
Mg + Cl2 = MgCl2
3.标出“失去”、“得到”的电子总数
失去2e-
0
Mg
+
0
Cl2

+2 -1
MgCl2
得到2e-
注意: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练习: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情 况,并指出氧化剂及还原剂。
1.2Al + 3H2SO4
2CuO+C 高温 2Cu+CO2
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结论
物质得到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物质失去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Zn+2HCl
ZnCl2+H2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2Na+Cl2 点燃 2NaCl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定义: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 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有无化合价的升降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以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对化学反应
进行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
0 高温 0
+4
2CuO + C = 2Cu + CO2
有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1
0
0
+2
无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019·抚顺高一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解析 A项,氧化性:Z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B项,氧化性:Z2>X2,符合题给信息,反应能发生; C项,氧化性:Y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D项,氧化性:X2>Z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3)根据反应的难易(反应条件)比较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A.CaCO3+2HCl===CaCl2+CO2↑+H2O
B.Fe+CuSO4===Cu+FeSO4 高温
C.Fe2O3+3CO===== 2Fe+3CO2 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判断正误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得失(× ) (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一定发生变化(× ) (4)一个反应中可以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降低(× ) (5)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②Fe+S
△ =====
FeS
可判断氧化性:氯气__>__硫。
1.下列微粒: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⑧MnO-4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1、用双线桥式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失去2e-
失去2e-
H2+Cl2==2HCl 得到2e-
Fe+2HCl==FeCl2+H2↑ 得到2e-
2、用单线桥式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6e-
2e-
2Fe+3Cl2==2FeCl3
Fe+CuSO4==FeSO4+Cu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3 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以2Na+Cl2==2NaCl为例
+11 2 8 1
e-
+17 2 8 7
Na元素化
合价升高
+11
元素化合价变化是 因为有电子的转移
28
+17 2 8 8
Cl元素化 合价降低
Na+ Cl-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 等
2、常见还原剂:——有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
活泼的金属单质、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部分非金属单质等。 如 Al、Zn、Fe、C、H2、CO、H2S、HI、FeCl2 等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现有下列粒子:Fe、Fe2+、Fe3+、S2-、SO2 中
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 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化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 反应
置换反应
3、有些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化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共38张PPT)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共38张PPT)

高温
H2 O + C == H2 + CO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
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思考与交流
仔细从整个反响分析下面反响的反响类型:
失去氧, 被复原
CuO + H2 = Cu + H2O 得到氧,被氧化
CuO失去氧变成单质铜的同时, 还原反应
H2得到氧变成H2O。
氧化反应
〔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

CuO + H2 == Cu + H2O
H
Cu
O
H
Cu
O
H
H
氧化反响:物质得到氧的反响,如H2得到氧的反响。 复原反响:物质失去氧的反响,如CuO失去氧的反响。
失去氧,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

CuO + H2 == Cu + H2O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 失去氧,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
分解反响 化合反响 置换反响 复分解反响
一、氧化复原反响
〖练习〗判断以下哪些是氧化复原反
响?属于哪种根本反响类型?
√ Cu+Cl2 =△== CuCl2
化合 反响
× CaO + H2O === Ca(OH) 2
× CaCO3=高=温=CaO+CO2 ↑
分解反应
√ 2KClO3==△=2KCl+3O2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复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
D.以上都不是
2、以下变化属于氧化反响的是〔 〕BD
A. Fe2O3
Fe B. Zn ZnCl2
C. Na2CO3 CO2 D. Al Al2O3
一、氧化复原反响

《氧化还原反应》完整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完整ppt课件
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元素的电子转移情况时,将 氧化剂中降价元素与还原剂中升价元素用直线连接起来, 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称 为“单线桥法”
2e-
M +4nO2+4HC -1l(浓)加 ==热 =+M 2nCl2+C0l2↑+2H2O
重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素(从还原剂指
知识强化:相关概念的辨析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氧 化 性: 物质(元素、离子)具有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还 原 性: 物质(元素、离子)具有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氧 化 剂: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 原 剂: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如:钠在氯气中燃烧
微观分析: 2 Na+Cl2 =点=燃= 2NaCl 宏观反应
(三)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NaCl 的形成过程
Na 失去e- Cl
失去e-后 得到e-后
Na+
[Cl]-
Na+ Cl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0
+1 -1
2Na+Cl2 == 2Na Cl
向氧化剂)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发展历程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
去氧被还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的表观现象。是氧化还原反 应。
具有
氧 化 性

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试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上述氢气还原氧化 铜的反应中,氧化铜表现什么性质?氢气表现什 么性质?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回忆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CuO + H2 △ Cu + H2O
氧化反应
CuO + H2 △ Cu + H2O
一、从氧的得失角度分析
CuO + H2 △ Cu + H2O
CuO 失去氧 Cu
H2 得到氧 H2O
氧化剂 Cl2 还原产物 KCl
练习2:指出下列反应中哪种物质是氧化剂 、哪种物 质是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 2H2O =电=解= 2H2↑ + O2↑
还原剂 H2O
氧化剂 H2O
氧化产物 O2
还原产物 H2
(4) MnO2 + 4HCl =△= MnCl2 + Cl2↑+2H2O
还原剂 HCl 氧化产物 Cl2
+5 -2
2KClO3
=△=
-1
2KCl
+
0
3O2↑
练习6:下列说法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 向)的物质。
C、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 一物质。
练习7:下列反应中,HCl为还原剂的是( C ) HCl为 氧化剂的是( A ) HCl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 BD )
被还原,得到e-,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
1.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一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一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数目相等,但还原性并不相同。钠在反应中失电子数少于镁,但钠的还原
性强于镁;氯气在反应中得电子数小于氮气,但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氮气。


考点透视

质量验收

考点透视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基础梳理
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
反应本特质征::反__电应__过_子_程__转中__元_移_素得的失__或__偏化__移_合_ __价_____发生变化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反应前后___元__素___化___合___价__有___无___升__。降
例题3 (2017·泰州模拟)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 上通过以下反应生产: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 6NaNO3+5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Fe(NO3)3是氧化剂 C. 铁元素被氧化 D. NaOH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A错误;铁元素由+3价升高到+6 价,被氧化,Fe(NO3)3是还原剂,B错误,C正确;NaOH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未 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1. 守恒规律
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规律 基础梳理
2. 选择性规律 “强强反应”:若存在多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中氧化性 __最__强_的最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如:把锌粉和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中,则最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Zn+2Fe3+===2Fe2++Zn2+(因为还原性Zn>Fe,氧化性Fe3+>Cu2+)。 3. 强弱规律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
元素为最高价,却不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课件《氧化还原反应》PPT_完美课件_人教版3

课件《氧化还原反应》PPT_完美课件_人教版3

Na
+11
失 去 电 子
Na+ +11
+17
Cl
得 到 电 子
+17
Cl-
+11
+17
NaCl
氯化钠形成示意图
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上述反应化合价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发生了电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钠与氯气反应) 子得失!
e-
Na+ Cl-
失去 2*e-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得 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 氯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 氧化 (填“氧化”或 “还原”),氧发化生 (填“氧化”或“还原”锰)
反应; .
元素还化原合价降低,被 (填
“氧化”或“还还原原”),发生
(填“氧化”
或“还原”)反应。
0
0
+1 -1
2Na + Cl2 = 2NaCl
得到 2*e-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氧化反应: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还原反应:原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H
+1
电 子 偏 离
+17
Cl
电 子 偏 向
+1
+17
HCl
氯化氢形成示意图
2.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氢气与氯气的的反应)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
以是否得失氧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有氧得失 氧化还原反应
学 是否得失氧
反 应
无氧得失 非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呢,如何变化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的知识面广,预计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会出现联系日常
生活、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实际问题,以创新设问的方式, 推出新的题型。
题型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例1】 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 N 3 OH 3 3HNCO 8HNCO 6NO 2 7N 2 8CO 2 4H 2 O
1 2
(2)化合物(如
):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所以同时具有氧化 H2 S
性和还原性。
3.归中不交规律 此规律仅用于同一种元素之间。 (1)若价态相隔(即有中间价),一般能反应,且生成中间价态,但
二者的化合价不会交叉变化。如
(2)若价态相邻,则不反应。如C~CO、CO~CO2、SO2~SO3等。 4.先强后弱规律(反应顺序)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高温
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答案] B
[解析] N的化合价:0→-3,化合价降低,N2作氧化剂,C的化合 价:0→+2,化合价升高,C作还原剂;Al的化合价无改变,所以
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mol。
题型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例2】 下表是四个反应的有关信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氧化剂
Cl2
还原剂
FeBr2
其他反 应物
氧化产 物
还原产 物 FeCl3
MnSO4 Cl2 MnCl2
KMnO4 H2O2 H2SO4 KClO3 HCl(浓) KMnO4 HCl(浓)
(3)在酸性溶液中,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则不表现强氧化性。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电子得失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据此,可 用于配平、计算。
2.价态规律
(1)同种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简记为:高价氧, 低价还,中价全。
(2)Cu与浓H2SO4反应需要加热,Cu与稀HNO3反应不需要加
热,所以氧化性:浓H2SO4<稀HNO3。 (3)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4HCl(浓) MnO2 MnCl2 Cl2 2H 2O ,4HCl(浓)+ CuCl2 O2 2H 2O 2Cl2 , 500℃
(2)中所给条件推出还原产物,进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
平;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分析(3)中所给选项。
(1)已知KBrO3为得电子物质,其中溴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 剂,AsH3中As为-3价,反应后H3AsO4中As为+5价,故还原
剂为AsH3。
(2)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1 mol电子,故1 mol KBrO3得5 mol电子,即反应后Br的化合价应降为零价,故为Br2,同时 因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已知,可依据化合 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
可知还原性H2O2>Mn2+,由第④组反应可知还原性HCl(Cl)>Mn2+,选项C错误;第③组的化学反应为:KClO3+6HCl= KCl+3Cl2↑+3H2O,则第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KCl和H2O。
【变式训练2】 (2009·上海高考)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 物有:AsH3、H2SO4、H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 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sH3 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 Br2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性:Fe3+>Fe2+、Cu2+>Cu+、SO3>SO2、CO2>CO、
H2SO4>H2SO3。 5.根据方程式判断 用方程式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最常用也是最 重要的方法。
6.根据反应程度(变价程度)判断 (1)同一还原剂,用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把还原剂的化合价升 高得多者,氧化性强。
(1)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总是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
序反应。 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可把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
Fe2+>Br-,所以Cl2先氧化Fe2+,若Cl2有剩余,才会继续氧化
Br-。若n(FeBr2):n(Cl2)=1:1,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如 : 2Cu O 2 2 C D, S C u 2S, 则氧化性 : O 2 S; 2Cu 2Fe 3Cl2 2 F eCl3 , Fe S F eS, 则氧化性 : Cl 2 S。
3 2 2 1
(2)同一氧化剂,用不同的还原剂来还原,把氧化剂的化合价降 低得多者,还原性强。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1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考点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3.根据周期表相对位置判断:
4.根据化合价高低判断: 同元素的同类物质,其氧化性是:高价>低价。如氧化
如 : 5Mg 12H N O3 (稀)=5Mg NO 3 2 N 6H 2O 3Cu 8H N O3 (稀)=3Cu NO3 2 2 N O 4H 2O, 则还原性 : Mg Cu。
5 2 5 02
7.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如:(1)Cu分别与浓HNO3、稀HNO3反应的速率:浓HNO3>稀 HNO3,所以氧化性:浓HNO3>稀HNO3。
Na 2SO3 KMnO4 (中性) SO 2 M 4nO 2 , 4
2 2 Na 2SO3 KMnO4 (碱性) SO4 M 6nO4 ,
其氧化性 : KMnO4 (酸性) KMnO 4 (中性) KMnO4 (碱性)。
(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而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性 Mg<Al。
ac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 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 由(1)知KBr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对所给物质中元素 化合价分析得出还原剂为AsH3,氧化产物为H3AsO4;根据
所以氧化性:KMnO4>MnO2>O2。
8.根据电化学反应判断 原电池中,还原性:负极>正极(一般情况)。
电解池中,阳极上先失电子者还原性强,阴极上先得电子者氧化
性强。 9.根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判断
如:H2+X2=2HX;ΔH1和H2+Y2=2HY;ΔH2。若ΔH1<ΔH2,则氧化
性:X2>Y2,还原性:X-<Y-。
应在AsH3前配计量数5,在Br2前配计量数4,根据原子守恒 KBrO3前配8,再根据K原子守恒,K2SO4应在生成物中,计量
数为4,则H2SO4在反应物中,计量数为4,H2O在生成物中,计
量数为4,配平后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如上 所示。
(3)可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原
反应的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思路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 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
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
【变式训练1】 (2008·广东高考)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 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还原产物判断。
题型三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 【例3】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
、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
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热点题型突破
考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题型为选择 题和填空题。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有:
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及粒子氧化
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写出并用化合价升降法配
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运用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的原则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 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方法技巧多,涉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同时将单线改为等号。五查:利用原 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三大守恒”检查方程式
的配平是否正确。
3.如果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也称自 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从生成物的一侧配平,即先确定生成
物的系数,再确定反应物的系数。在有机反应中一般先假设
H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的化合价为-2,然后再求出有机 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