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幻想文学的差异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文化根源。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也有所区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教、佛教、儒家等思想体系为主导,这些思想往往会渗透到文学作品中。
在中国的幻想文学中,常常可以看到玄学、神话传说等元素。
这些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对神秘、超自然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妖魔等元素,都是典型的中国式幻想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兴起,提倡科学、理性、个性等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在西方幻想文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方的幻想文学往往以魔法、异界、科幻等为主要元素。
例如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魔法、巫师、神秘等元素扑面而来,充满了想象力和奇思妙想。
总的来说,中西幻想文学的文化根源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两种幻想文学风格上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互补、相似之处,通过跨文化交流,中西幻想文学可以互补发展,创造更多的文学经典。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是宗教信仰的差异。
西方幻想文学常常渗透着基督教的传统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众神、恶魔、天使等超自然的存在是西方幻想文学中经常出现的题材。
这些虚构的神话人物和超自然的存在能够激起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探索欲望,体现了人类对智慧、谋略、善恶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幻想文学则更多地集中在神话传说、仙侠小说等方面。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多样,儒教、道教和佛教对于幻想文学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国的幻想题材更多地与修仙、神仙、魔法等相关。
中西幻想文学宗教信仰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其创作内容和思维方式。
中西幻想文学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二是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幻想文学在题材选择和叙事方式上的差异。
西方幻想文学较多地借鉴了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古代文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改编和创新来呈现出完整的幻想世界。
著名的作品如J.R.R.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就是以古代北欧神话为蓝本,展示出了史诗般的叙事风格和广阔的幻想世界观。
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中华幻想文学更多地借鉴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以人物的命运、道德观念和仁义道德为核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性和善恶观念的追求。
中西幻想文学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三是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幻想文学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幻想文学强调个体英雄主义、个人自由和自我拯救的观念,这种“英雄救世主”和“格里高利式”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较为常见。
例如美国的超级英雄故事,如蜘蛛侠、钢铁侠等都是以一个个英雄为中心,通过拯救世界来体现个体的价值和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幻想文学倾向于家族、集体和宏观的价值观念。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思维,强调忠诚、荣誉和传统美德,这种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幻想文学中较为突出。
中西幻想文学之间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根源。
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使中西幻想文学在题材选择、叙事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所区别。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哲学观念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幻想文学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
以下从文化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浅析。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对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产生了较大影响。
西方幻想文学常常受到基督宗教的影响,它们借用了圣经中的元素,并探索了信仰、救赎、天堂与地狱、天使与魔鬼等主题。
例如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等作品,都涉及到宗教元素。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修身养性。
中国的幻想文学更注重仙魔之间的斗争,传达人与自然、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也对幻想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科学和启蒙,这也影响了幻想文学的发展。
乔治·奥威尔的《1984》、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等作品涉及到哲学思考、社会问题等。
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注重道家、儒家的思想,强调人的修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中国的幻想文学更偏向于修身、探寻人生的意义,如《聊斋志异》、《红楼梦》等。
中西方的历史背景对幻想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为西方幻想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现代科技元素,并引发了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的思考。
如《福尔摩斯探案集》、《科学怪人》等作品,都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
中国的历史背景相对稳定,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幻想文学中占比较大。
如《神雕侠侣》、《藏地密码》等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传统文化为背景。
中西思维的差异
基本上现代中国人的设计是照搬照抄的。
至少远一点,古代中国人,看看中国画就明白了,是散点透视,结构不严谨,所以,无法出现像爱迪生这样的大发明家,也不会产生牛严阵以待爱因斯坦,更不会产生亚里斯多德。
不过,可以产生像老子庄子孔子一类的人,讲讲道德箴言西方人的思维活跃跳脱,比如广告设计,他们会把广告做得比电视剧还有趣,需要打广告的产品有可能只变成一个配角(在我们看来),很多人喜欢看。
而中国广告可能经常就会觉得大同小异,因为多数人的设计思维都从产品出发,怎么样赞美商品、使观众喜欢上这件东西、对这件产品有信心是设计者的目标。
其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我过国情吧,要提高销售与生产……西方人思维想法都很活泼大胆,有挑战性,有激情。
东方人则注重神韵,喜欢严谨细腻,但我们现在距离“水墨画”的时代已经渐渐的远了(当然大家还是不要忘了国学啊~),距离真正的神韵与内涵也远了,于是有时候就两边都碰不着----神韵不足又不够创意。
东方设计者的思维要更大胆跳跃又不失自己独有的细腻,还需要时间。
(结合)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中国人基本没有独立和原创的设计.说到古代的艺术,西方的油画\建筑美术盛行,而中国是山水画以及书法。
西方讲究逻辑的严谨性和逼真感,而东方则求神似,而对形的追求比较弱化。
不知道你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近一步说清楚,才有讨论的可能。
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当今,我们从一系列的国际建筑招标竞赛中,清楚地看到中外建筑师在设计思维、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差异。
通过两者的比较,中国的建筑师应理性审视东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思维模式,学会超越自己的传统建筑和建筑传统,扬弃和发展自我,创造出优秀的中国现代建筑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在美术,建筑艺术设计和现代产品设计的各种领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境界。
归其根本是中西方两个社会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艺术和设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在当今社会中,中国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形象思维的引导下应该走一条更多元化,更具有逻辑性的道路,从而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是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产物,自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等方面。
历史背景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文化根源。
中西文化传统在历史背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反映在幻想文学上也有着体现。
西方历史上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都对西方幻想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侠、妖魔等元素较多,历史事件对幻想文学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
这使得中西幻想文学在题材和风格上存在差异。
宗教信仰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另一个文化根源。
西方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远。
基督教的英雄主义观念、救赎信仰等都对西方幻想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圣经》中的《启示录》对父子帝国等幻想文学产生了影响。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佛教、儒教等宗教对幻想文学的发展影响要逊于基督教,导致中西幻想文学在超自然主题和宗教元素方面产生了差异。
价值观念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另一个文化根源。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意志、人权等价值观念在幻想文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西方幻想文学对科学和技术的追求、对未来的想象、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等,也对西方幻想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在幻想文学中的体现也不同于西方幻想文学。
这使得中西幻想文学在情节和主题上会出现差异。
审美观念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另一个文化根源。
西方视觉文化占据着总体影响较大的地位,所以西方幻想文学中的图像描述、血腥描写、性暗示等元素较多。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注重内涵与意境,强调画龙点睛、笔墨情趣等方面。
因此,中西幻想文学中的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综上所述,中西幻想文学在发展上产生了巨大差异,这主要源于两种文化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审美观等文化根源。
相比之下,虽然中西幻想文学存在差异,但两种文化传统中的幻想元素既可以互相借鉴也可以互相融合,为世界幻想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其中涉及到文化的根源。
中西文化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虽然都是源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但是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差异的影响。
首先,中西幻想文学的根源在于古代神话传统的不同。
西方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神话故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这些神话故事里充满了英雄壮举、神仙魔法以及离奇的故事情节,由此激发了西方幻想文学的萌芽。
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则不同,中国古代神话虽然也存在诸如蟠桃会、嫦娥奔月等离奇故事,但却远不及西方的神话文化流行和广为深入。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的幻想文学发展相对较晚。
其次,中西幻想文学的根源在于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西方文化中的幻想文学通常包含一些独特的思想,例如自由、理性、权利、尊严等等。
西方的幻想文学通常是关注欲望和力量的斗争。
而中国古代文化的幻想文学则注重道德修养、人际情感和文化传承。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人文思想源泉不同,因此,西方的幻想故事通常是一个个以英雄视角来讲述的战斗故事,而中国的幻想故事是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故事。
再次,中西幻想文学的根源在于文学传统的不同。
西方幻想文学的发展源泉已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而中国古代幻想文学则是始于唐朝的《梦幻诗话》,或许还得追溯到汉代神话传说、道教文化等。
在西方,幻想文学广泛应用于小说、电影和游戏等领域,是欧美文化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作。
而在中国,幻想文学是一项新兴的文学类型,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还较少应用于其他领域。
综上所述,中西幻想文学的差异根据在于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学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无论中西方文化的幻想文学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珍惜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同文化间的传统交流,共同推动各国文化创新和发展。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方文学发展的差异源于其不同的文化根源,这种不同的文化根源也深刻影响了幻想文学的发展。
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艺术风格、文学主题等方面。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根源入手,浅析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
中西幻想文学在宗教观念方面的区别是显著的。
西方幻想文学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基督教的神秘和神奇元素贯穿于西方文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西方幻想文学常常表现出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追求。
而在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宗教文化使得中国幻想文学更加注重人性、命运和道德,这种宗教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主题内容。
西方幻想文学主题常常表现为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追求。
例如J.R.R.托尔金的《魔戒》系列,作品中充满了魔法、精灵、巫师、戒指等神秘元素,展现了对神秘力量的追求和探索。
而中国古代幻想文学则更多地注重人性、命运和道德。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作品中注重塑造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人性、命运和道德的思考。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根源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中西幻想文学主题的差异。
中西幻想文学的主题差异还表现在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上。
西方幻想文学更注重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作品中经常出现英雄救美的情节,寓意着对勇气和责任的追求;而中国幻想文学更注重人性情感的刻画,作品中普遍展现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追求和表达。
中西幻想文学的主题差异是由中西文化根源的不同直接引起的,也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重要表现。
三、中西幻想文学的艺术风格差异中西幻想文学的艺术风格差异是中西文化根源不同的直接反映。
中西方在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了中西幻想文学的艺术风格上。
西方幻想文学的艺术风格常常表现为奇幻、神秘和浪漫,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冲击力。
例如爱德华·沃德的《绿野仙踪》和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作品以其奇异的想象和迷人的画面感受深受读者喜爱。
东西方的思维差异
东西方的思维差异百态2009-06-03 21:45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西方人注重规则,而东方人注重关系。
西方人注重个体,而东方人注重集体。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
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
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
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
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
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
”“客随主便。
”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
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
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
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
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
中西方思维差异及文化根源浅析
中西方思维差异及文化根源浅析由于历史的发展,中国和西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也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两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差异互补,不断完善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
但有些观点已经在我们的意识中交织在一起,即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与东方人的思维差异,现实中如何吸收东西方文化。
这是我们和朋友聊天时经常会谈到的话题。
在此,我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塑造了著名中国人的内在性格和品质。
不管我们有没有读过书,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给我们留下了中国人思维的烙印。
这是什么牌子?我觉得是《易经》、儒释道等哲学思想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中,指导我们做人、做事、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道理。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明我们的文明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文明,它的内在驱动力是很强的。
历史上历经多次战乱洗礼,城墙被毁,但文明却一直延续繁荣。
那么我们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呢?总的来说是和谐,强调天道自然规律。
我们是农耕文明,肥沃的田野让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很稳定。
只要天气好,没有战争,我们就在稳定中滋养内心的和谐与道。
儒家思想是一种精神美德,仁、礼、智、信、忠、孝。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想法。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面有一种强烈的精神品质,也造就了我们强调品格、追求道德修养的内在思维,也形成了我们凡事灵活、保守、含蓄、追求完美的思想体系。
钢易断,柔则万古长青。
这可能是我们的文明得以延续的深层原因。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另一方面,软是我们缺乏西部或草原民族的冒险精神、奋斗精神和扩张精神。
最后,我们不得不修建长城来抵御外敌。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曾多次敲门。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大片领土本身就已经很富裕了,没必要再向国外扩张。
外敌入侵,中国强大的朝代在军事上还是很强大的。
但我们历史上没有强调狼性文化,没有树立海权意识,缺乏完整的商业体系,这是事实。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上述文化特征是一种冲突和对立的状态。
东西方思维差异从何而来?
东西方思维差异从何而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因这种差异,闹出许多笑话和误解。
一般的说法是,东方人根植于道家和儒家的传统,看问题更注重从整体出发;而西方人因历史上受还原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熏陶,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
东方人强调集体主义,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则提倡独立自主,崇尚个人主义。
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心理学的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在《思想的地理》一书中,叙述了他在2001年开展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他让一群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学生看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然后要他们描述看到的景物。
由于各自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美国学生更倾向于先提及那些显眼的事物,比如色彩鲜艳的鱼或者水下植物等,而大多数日本学生却往往从与背景相关的内容开始叙述,比如说这一场景像一条小溪,或者水是绿色的等等。
在另一项实验中,尼斯贝特让一群美国人和中国人看同一张伏在丛林中的老虎的图片,然后用眼球跟踪仪跟踪他们的目光。
他发现美国人专注于老虎的时间更持久,而中国人的目光则经常在老虎和丛林之间来回游移。
整体型VS分析型多年以来,尼斯贝特等人积累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视觉注意力侧重点的不同影响了东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方式。
首先,这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分类。
东亚人分类时倾向于以事物之间的关系为根据,而美国人倾向于根据事物的共性。
比方说,当把一只小鸡、一头奶牛和一捆青草的图片摆在一起,然后问哪两个可归为一类时,大多数美国人选择小鸡和奶牛,理由是它们都是动物,而台湾的孩子却多数把奶牛和青草归为一类,理由是奶牛要吃青草。
东西方人对因果关系的看法也很不一样。
美国人更喜欢就事论事,而中国人喜欢挖掘各种历史和社会原因。
一项研究比较了英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在报道谋杀事件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比方说,前些年一名中国留美学生枪杀了他的导师和数名无辜者的事件。
英文报纸花大量篇幅去推测凶手的精神状态,而中文报纸则在凶手和导师的关系上大做文章,并把话题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因素,譬如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等等。
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论“新移民作家”乡土中国书写的一个伦理问题
顺 的理念 。为达此 目的 ,作 家根本无暇顾及最基本 的 看来却是无关紧要 的。戴思杰并不是 乡土 出身 ,那些
( 郁 秀 阳鸟》 ) 。以上语句 虽然都 出 自小说 人物 之 尾 ,其时为 1 9 6 0年代末 1 9 7 0年代初 ,中国正是城乡
口,但也足 以代表创作 主体 自身 的心态 。这种 对西方 壁垒最为森严 的时候 ,连小说 中的知青 回趟 城市都 很
的向往与对 中国的否定是 同时进行 的,而与现代 化的 困难 ,作 者却让小 裁缝 “ 到大城市 去寻找 机会 ” ,实
西 方相 比,中国最基本 的国情 就是整个社会依然是 乡
土性 的 ,这里 的乡土性不仅指 “ 三农 ”在社会结构 中
在让人啼笑 皆非 。当然 ,从真实性上针砭 《 巴尔扎克 与 中国小裁缝》 并不符合作家 的写作期待 ,因为他 不
于量上 占主体地位 ,更指那种前 现代 的乡土型政治体 过是想 虚构一个故事来完成乡土 中国在价值上低 于西 制 、文化 体系 、思维方式等支配 着社会 生活 的各个方 方社会 的论证 。以至于小说 中的 “ 我 ”和阿罗仅仅 由 面 。 因此 “ 新 移 民作家 ”的 “ 去 中 国化 ” 落实 到实 于能欣 赏 巴尔扎克 ,也变成 了西方文 明的代言人 ,因 处 ,往往就 转化为 “ 去乡土 化 ” ,他们 以西方 文明为 此也就 不证 自明地成了乡土的拯救者 ,在小裁缝们 面
一
扫 而空 。第一 脚踏 上 美 国的 土地 ,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是指具有奇幻、幻想、神话、魔幻等元素的文学作品,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在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在文化根源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方在神话传统上的差异造成了幻想文学发展的差异。
西方有着丰富的神话传统,比如希腊罗马神话、北欧神话等,这些神话为西方幻想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统虽然也很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被历史变迁所抹杀,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了较为真实的神话人物和故事。
在中国幻想文学的发展中,很难直接引用传统神话素材,而需要进行创新和重新演绎。
这就是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文化根源。
中西方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幻想文学的发展。
西方有着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传统,这也为西方幻想文学注入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更注重阴阳家、道家、儒家等思想,这些思想更加注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幻想文学作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也为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带来了差异。
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对幻想文学发展造成了影响。
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为西方幻想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而中国古代虽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在历史上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古代的幻想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历史的怀旧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为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带来了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东方文化通常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家族、团队和社区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这种价值观使得东方社会更加注重社会角色和亲密关系,人们往往更愿意为了群体的利益而做出个人牺牲。
例如,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和”即是指追求和谐,尊重他人,并在社会中协调相处。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通常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性。
这使得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鼓励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例如,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追求幸福权"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
二、逻辑与直觉在思维方式上,东方文化倾向于强调直觉和感性思维。
东方人可能更加倾向于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并运用类比和隐喻来解决问题。
这种直觉思维在中国传统的典故和寓言中广泛体现。
例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比喻,用来表达取舍和权衡之道。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注重逻辑和分析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重视事实和证据。
这种思维方式在西方科学、法律和哲学的发展中得到体现。
三、时间观念东方和西方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东方文化往往采用循环性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持续性和周期性。
例如,中国传统的农历和节气系统就是基于天文周期的时间划分。
而西方文化通常采用线性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不可逆转性。
西方人更注重时间的管理和高效利用,重视未来的规划和目标的实现。
交融与理解尽管存在这些差异,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交融对于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东西方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通过理解彼此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合作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例如,在商业领域,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交流误解和冲突。
然而,通过跨文化培训和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思维方式,并找到适合双方的合作模式。
最后,促进东西方的思维交融是推动全球文明进步的关键。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西方人思维方式中国人思维方式这个世界主要是由人类和大自然组成的,西方人只注重研究自然,而忽视人类。
在文艺复兴前人是依附于神权的,没有自主性(这就是西方人提出人权的原因)。
认为人类和自然是各自独立的,是分开的;强调征服自然,注重对抗和斗争、征服。
中国人不仅研究自然,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类社会: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小宇宙,自然是大宇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在争斗中求和谐,逐步发展到无神论。
“四根说”,认为世界史由水、火、土、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并且是各自独立的。
没有经过概括、抽象思维等过程,只独立研究具体事物的内部构成,而不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还原论。
“五元素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的,并且是相互联系的。
逐步从具体事物中经过概括、抽象思维,把具有同类作用、功能等事物分类,形成“五行说”,并且是相生相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逐步形成整体论、系统论。
形成以概念、推理、判断为主的形式逻辑,并一直沿续下来,而中国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发现形式逻辑有着巨大的缺陷而淘汰了形式逻辑,形成阴阳为主的辩证逻辑。
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以概念、推理等逻辑思维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而淘汰形式逻辑,逐步形成了辩证逻辑思维的阴阳论,因为概念、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不可能对事物进行完美无缺的定义和判断,甚至还可能被表面形象所迷惑。
如春秋战国时期白马非马论的名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形式逻辑为主的墨家《墨辩》成了绝响,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中国人以阴阳辩证逻辑取代了有缺陷的形式逻辑。
唐代玄奘接触到了印度逻辑学,明朝中叶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将形式逻辑学带到中国,都曾经时髦一时,但最后在中国逐步淘汰。
还原论、机械论的形成整体论、系统论、阴阳五行八卦思维的形成还原论主要研究事物的内部构成,认为只要把事物内部构成的因素搞清楚了,就能认识到事物整体的作用,也就是局部之和等于整体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搞清楚了原子(最小单位)的各项功能,那整体功能就完全搞明白了,意思就是局部各项相加等于整体(即分开后再相加)。
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差异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中国和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世界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两大文明。
连绵不断的5000年文明史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存续至今的古文明,工业革命前中国不论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在世界上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而以希腊文明为主要发源的西方文明为世界贡献了以工业革命、宪政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文明体系。
两个世界文明代表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其中以双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尤为显著。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对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一、整体到局部和局部到整体中国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多为从整体到局部、常常强调纲举目张。
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多由单个个体开始到整体,以基本单元的个体堆叠到整个体系。
这一点在双方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在地址书写上,中国是按行政区域从大到小依次书写为省、市到具体的街道门牌号码,而西方则是按行政区域从小到大进行书写为门牌号码到区、州。
中国人的名字是家族名称也就是姓在前、个人的名字在后,而西方人的名字则是个人的名字在前、家族的名字在后。
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中西方的哲学体系都是开始于几千年前,都是人类智慧的代表,但二者的思维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
中国的哲学多是直觉性的,就像《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是怎么样,但是不会告诉你结论是怎么来的。
而西方哲学则会是告诉你这个结论是如何推演过来的,其中黑格尔的《逻辑学》更是对逻辑进行了系统论述。
三、相对中庸与相对标准在对于事物的态度上中西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对事务的态度是以相对“中庸”为典型的,但是中庸不是折中,而是中国人心中“性价比”最高的位置,得到结果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投入也是相对理想的。
就像我们经常说差不多,河南人的“中”等都是直接的体现。
而西方思维则是相对标准化、清晰化的,凡事都要明确标准,对中国人来说相对刻板,不知“变通”。
四、思维模式差异产生的原因探析中国的整体地理特点主要是自西向东形成3级台阶,这就造就了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关于中西方思维差异成因的一点浅析
关于中西方思维差异成因的一点浅析思维是文化构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思维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沉淀。
不同的文化培育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思维模式不同,必然带来表达思想内容的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影响交流的理解和观念的认可,从而导致交流障碍。
正如卡尔·鲁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说:“世界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于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的差异所造成的。
”中国汉民族文化是东方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代表,英美文化是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的代表。
了解、认识这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地理环境不同对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不以自然为客体。
同时,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
然而,居住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缺乏与其他国家文明的交流和竞争,眼界狭窄、内向保守,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鉴”,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视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
为什么总感觉西方凭空想象我们?看看萨义德“东方主义就明白了
为什么总感觉西方凭空想象我们?看看萨义德“东方主义就明白了萨义德,作了后殖民主义的奠基者,是一位美藉巴勒斯坦人,成年后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教育,他对当代文化研究起到了深远影响,最为著名的便是'东方主义'理论以及与文化与帝国主义的相关论述。
中国一直饱受西方的误解与歧视,在萨义德身上,我们可以寻到那么几分真相。
话语建构的东方——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萨义德所谓的'东方'指的主要是中东地区的国家。
东方学本是西方专门研究东方、阐述东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萨义德重新梳理了东方学的发展历史,发现了东方学者研究中的'误区',这些误区深入到西方的文化内涵之中,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认定。
他指出所谓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界线完全是东方学者想象出来的,'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
'在《东方主义再思考》一文中,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强调:'东方和西方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事实……如果一来没有东方学家,二来没有东方人,也就不会有东方主义。
'东方本来是一个拥有着众多的民族国家代表着多样的差异化的民族文化的地区,却完全被想象为一个固定不变的他者形象,是相对于先进的文明的优越的西方而言的相反的固定模式里面。
在这个模式中,东方是落后的、粗野的、不变的、劣等的的形象,完全成为殖民体系话语的一种建构,一个只存在于西方印象中的幻影。
'东方'被'西方'创造并且被强行带入了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西方语境之中,全凭西方话语进行任意的曲解式的定义,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带着强烈的政治性和殖民主义色彩。
'东方'被'东方化',东方的男性是软弱的女性化的,然而又对白人女性构成威胁;东方女性则是奴性的,自愿受到统治,甘受压迫而不反抗然而又与众不同,风姿奇异的形象。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内容简介: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WW.LWlm.OM益加剧,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但是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思想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剧,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但是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思想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仍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对此,我们将一一加以解读。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一)饮食文化差异1.饮食观念的不同中国饮食注重"味",虽然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俱佳,但其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味。
寓形于外,寓味于内;西方的饮食观念则凸显着理性,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保证。
饮食方式的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大宴席还是小聚会,形式只有一种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气氛和谐、浓烈、热情,典型的代表就是火锅,热气腾腾、好不热闹;西式宴会则注重人与人的自由交流,典型代表就是自助餐。
大家各取所需,行动自由,方便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建筑文化差异1.从建筑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整体、群体,讲究中轴对称。
如故宫、阿房宫等,体现出一种大气、气势磅礴之势;西方古典建筑则多注重个体,空间上讲究突兀高耸,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
从建筑理念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具有敦实、平缓、温和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态度,故称为"人本主义建筑"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征,体现的是宗教神灵的出世精神,故称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
(三)医学文化差异1.思维方式不同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了辩证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相互包容。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中西幻想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不仅体现在题材、风格、情节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也对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来浅析中西幻想文学发展差异的文化根源。
宗教信仰是影响中西幻想文学发展的重要文化根源之一。
西方幻想文学受到了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它通过圣经中的各种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中的神祇、天使、恶魔等元素来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
J.R.R托尔金的《指环王》系列作品中的中土世界,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的设定和情节都受到了基督教故事的影响,如魔戒的产生和毁灭就与《圣经》中的创世和启示有着相似之处。
而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幻想文学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有道教、佛教等宗教故事,但宗教信仰对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的塑造并没有西方那样深远。
中西幻想文学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造就了其在题材和意境上的差异。
历史传统也是造成中西幻想文学差异的重要文化根源。
西方幻想文学在中世纪时期受到了中世纪骑士传说、亚瑟王传说等历史传统的深刻影响,这些传统为西方幻想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空间。
由于西方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和文化传播,西方幻想文学还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的影响,使得西方幻想文学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
而中国的历史传统对幻想文学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有四大名著、古代仙侠小说等作品,但相对于西方历史传统来说,其影响力显得不那么显著,这也造成了中西幻想文学在题材和情节上的差异。
中西幻想文学的发展差异还受到了思维方式的影响。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注重逻辑推理,这种思维方式使得西方幻想文学更加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更强调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世界构建。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幻想文学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心探索,更强调以诗意情怀为基础的世界构建。
中西幻想文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造就了它们在创作风格和表达手法上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在信息传达上,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和联想,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经常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而且,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还要进行很多铺垫。
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种做法只会减弱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且往往被认为是空洞和夸大其词。
因为西方的写作风格,特别是英语的写作,比较注重逻辑的紧密和事实的陈述,一般来讲比较低调,即使是一些名人的著名演讲,也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定势,因而认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
西方人由于主要采取分析思维与求异思维来看待事物,因而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
西方的民主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人们不崇信集体也不崇信任何权威,而认为不论是集体还是权威都是由契约形成的,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
此外,中西方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从总体来说相信那些经过分析方法证明的东西,他们相信科学实验、相信问卷调查结果,而不轻易相信经验和直觉,对于中医学他们可能感到比较神奇,出于冒险和刺激心理,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如针灸和汤药等中医疗法,但是多数人并不认同中医。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习惯于竞争,喜欢表现白我,崇尚冒险、刺激、新颖、花哨,而中国人则往往觉得西方人的这些表现过于张扬,为人肤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
在当前文坛上,海外“新移民作家”已成为一支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他们的创作中,有不少作品都涉及到了乡土中国,要想对这类作品进行评价自然有许多视角,这里要考察的只是其中存在的一个写作伦理问题,“所谓的写作伦理,其实就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去书写的问题。
”①简单说来,这些旅外作家的乡土叙事所存在的一个主要伦理问题就是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
具体而言,就是说很多作家在表述乡土社会和乡土人生时,要么简单的以西方文化为准绳来否定乡土中国,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东方主义立场,结果丧失了可贵的民间精神;要么竭力颂扬乡土本身的亮点,却又滑向近乎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结果就以放弃现代理性精神为代价。
这两种现象有时甚至同时存在于一个作家身上,甚至一个文本之内。
通常所说的“新移民作家”指的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从事创作的作家,目前其中间力量多出生于1950-1960年代,由于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在极“左”岁月中度过,当国门打开之后,出于对故国的失望,“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几乎成了这代人共同的心声。
又因为欧美发达国家是他们的主要移居地,因此这里的“美国”其实是代表整个西
方的符号,它承载了与现代性有关的一切美好想象。
至于这些想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美国事实”并不重要,因为有时“到美国并不需要理由,美国本身就是理由”,甚至“说来也怪,我第一眼看见美洲大陆绿悠悠的影子,浑身上下的病倦疲软就一扫而空。
第一脚踏上美国的土地,就口鼻清爽,行走如飞”,而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那更是“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去美国的”。
以上语句虽然都出自小说人物之口,但也足以代表创作主体自身的心态。
这种对西方的向往与对中国的否定是同时进行的,而与现代化的西方相比,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整个社会依然是乡土性的,这里的乡土性不仅指“三农”在社会结构中于量上占主体地位,更指那种前现代的乡土型政治体制、文化体系、思维方式等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新移民作家”的“去中国化”落实到实处,往往就转化为“去乡土化”,他们以西方文明为镜子,烛照出乡土中国的弊病,从而认为向西方学习是无可选择的选择。
关于这一点,再也没有哪部作品能比《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表现得更直接了。
这部小说讲的是“文革”期间,知青“我”和阿罗被下放到一个小山村,以巴尔扎克的小说赢得了当地一位少女的芳心,最后她从巴尔扎克作品中认识到了人生价值,决定离家出走,“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到一个大城市去寻找机会,闯一番天地”。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曾在西方产生轰动效应,其实它在故事、思想、技法上都没有什么高明
之处,它最大的成功就是最直白地传达了以小裁缝为代表的乡土中国必须向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西方归顺的理念。
为达此目的,作家根本无暇顾及最基本的现实,虽然他自称写的是“最熟悉的经历”,讲的是“最熟悉的故事”②。
譬如小裁缝“从来没有上过学”,可刚接触到巴尔扎克的《于絮尔・弥罗埃》,立即就被感动得“怔怔地张着嘴巴,一动也不动……那样子活像是那些虔诚的信徒,把一件神圣的圣物恭恭敬敬地捧在手心……她对我说,她的皮肤接触到巴尔扎克的文字,会给她带来幸福和智慧”。
对此,作家认为小裁缝应该能读懂巴尔扎克,因为“巴尔扎克这种书商业性还是很强的,巴尔扎克的书不会有人读不懂”③。
可事实上,巴尔扎克也从来就没有因为“商业”就把作品写成通俗读物。
其实,不仅是在“故事讲述的年代”,即便是在“讲述故事的年代”,中国农民也不大可能欣赏巴尔扎克,这倒不是说他们水平不够,而是说那种由乡土所孕育的文化经验、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阅读定势等都决定了他们很难与西方文学产生共鸣。
更难以置信的是故事结尾,其时为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中国正是城乡壁垒最为森严的时候,连小说中的知青回趟城市都很困难,作者却让小裁缝“到大城市去寻找机会”,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当然,从真实性上针砭《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并不符合作家的写作期待,因为他不过是想虚构一个故事来完成乡土中国在价值上低于西方社会的论证。
以至于小说中的“我”和
阿罗仅仅由于能欣赏巴尔扎克,也变成了西方文明的代言人,因此也就不证自明地成了乡土的拯救者,在小裁缝们面前可以高高在上。
例如阿罗很爱小裁缝的美貌,可即使在占有了对方的身体后,还口口声声嫌弃人家“不够有知识”,为了让这个“普通的山里姑娘”配得上自己,只有把她“改造”成“女中学生”,而要完成这项艰难的“改造”,却又只能通过“巴尔扎克式再教育”。
对此,作家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得了”,因为“说法国文化好是无罪的”。
④说任何文化好当然都是无罪的,问题是当所谓的西方文明像钉子一样粗暴地锲入中国乡土时,我们却听不到后者任何真正的回声,因为作者单方面就将这回声缩减为纯粹的欢悦了,然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世世代代的小裁缝们在被“改造”的过程中所必然面临和经受的苦痛,在他看来却是无关紧要的。
戴思杰并不是乡土出身,那些真正来自乡土的作家显然是不会如此简单地想象乡土的。
举例而言,同是农村姑娘与知识青年相爱的情节,《人生》就与《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处理得截然不同。
在《人生》中,刘巧珍对高加林殷慕、渴望、追求时的心理、动作、语言都被描写得惟妙惟肖,高加林虽也嫌弃过刘巧珍,可真要抛弃对方时,其无奈、痛苦、忏悔也都为作家一一捕捉到。
无论是写刘巧珍还是写高加林,路遥都好像变成了笔下的人物,切身体验着他们的悲与欢。
但在《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中,小裁缝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迅速献出身体,作家就没
有写出她一丁点的心理反应,着重渲染的只是阿罗对性的炫耀,“在小裁缝他们村的东面。
我们就在那里品尝了爱的禁果。
站着做的那事,就靠在树干上。
她还是个黄花姑娘,她的血流到了地上,流在这些树叶上。
”仅仅从这简短的文字就能看出,无论是阿罗还是叙述者,对小裁缝的态度都不无轻佻。
作家站在西方立场上对乡土中国做出否定无可厚非,但却忘了对那卑微的生命投以一份最基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