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共44页
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特征
非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10
原生动物
2015-3-9
藻
类
μm级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
2015-3-9
11
nm级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2015-3-9
12
肉眼可观察到微生物聚集的群体-菌落
2015-3-9
13
最小的细菌:芬兰科学家E.
O .Kajander等发现了一种能
不在,处处在”的。
2015-3-9
20
种类多
动物:150万种 植物:50万种 微生物:10多万种 病毒: 4000多种 原核生物: 5000多种 藻类: 23100种 真菌: 47300种 原生动物: 24000种 随着人类认识和研究工作的深入,生活在自然 界中的微生物还会继续被发现。
2015-3-9 21
2015-3-9 30
2015-3-9
31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2015-3-9
1
一、微生物的概念和种类
2015-3-9
2
(一)、微生物的概念 简单来讲: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既然是“生物”,必然具有“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现象,可以生长繁殖,可以 遗传变异。
所以:人们把那些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适 宜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及发生遗传变异,肉 眼难以看见,只有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下才能看清的一大类低等微小生物统称为 微生物。
引起尿结石的纳米细菌,其直径最小仅为50nm。
例外 肉眼可以看见的细菌——纳米比亚硫磺珍珠; 真菌的子实体、较大的藻类。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微生物是一类具有微小体型的生物,它们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微生物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以其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将从形态特点、生理特点和生态功能等方面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形态特点:
微生物的体型通常非常微小,一般不能用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结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真菌体型大多为菌丝状,菌丝可提供大面积的生物膜;原生动物体型较为复杂,通常为单细胞结构,可以有纤毛或鞭毛等运动结构。
生理特点:
微生物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理特点。
细菌可根据氧需求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真菌通常以异养和腐生为主,一部分真菌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原生动物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进行异养或光合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包括极端温度、酸碱度、盐度等环境。
生态功能: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也有多样性。
常见的方式有二分裂、芽生、分枝、细胞质分裂等。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庞大的菌落。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它们可以帮助人类保持健康,维护身体内的微生物平衡,如人类肠道中的益生菌。
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可以造成疾病,如一些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总之,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在地球上的生态、地质循环、能量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功能使得微生物成为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微生物

1.微生物的概念:是指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多细胞甚至不具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代谢灵活,转化迅速3、生长旺盛,繁殖快速4、适应性强,容易变异5、分布广泛,种类繁多3.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P84.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细胞生物,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5.相关微生物的类别:蓝细菌,真细菌亚纲,放线菌亚纲,原生动物,真核藻类,酵母菌,霉菌,微型后生动物6.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体附属结构:糖萼,鞭毛,菌毛,芽孢7.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细菌涂片,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阳性菌染成紫色,阴性菌染成红色)原理: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而紧密,肽聚糖网较厚,交联紧密。
当用乙醇脱色时,因失水而引起肽聚糖层网格结构的孔径缩小乃至关闭,阻止了结晶紫-复合物的洗脱,故菌体用番红复染后仍呈紫色或紫红色;相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脂质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当乙醇脱色时,外膜层的脂质迅速被溶解,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提脱洗,细胞退成无色,再经番红复染,结果为阴性,菌体呈现红色。
(与细胞壁结构有关)8.菌落:细菌接种在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以母细胞为中心迅速成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培养基分为:液态,固态,半固态9.放线菌特点:呈丝状分枝形态,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单细胞原核,以腐生为主。
作用:1、产生抗生素2、物质循环,提高土壤肥力3、产生维生素4、分泌生产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结构:菌丝体(营养菌丝,气丝菌丝,孢子丝)菌落特征:较小,坚实,干燥,多皱,菌丝细,不易挑取,晚期成果粒状或絮状放线菌的菌属: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放线菌属,小细胞菌属10蓝细菌的特点:含叶绿体,革兰氏染色阴性,作用:1、固氮作用2、作为食物和营养品3、用于提取各种生物药物常见种属:微囊蓝细菌属,颤蓝细菌属,鱼腥蓝细菌属,螺旋蓝细菌属11真核与原核的区别:真核具有细胞壁,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体,以腐生、寄生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比较简单,发育不全,没有核膜包围,不具核仁和典型的染色体,也没有固定形态,与细胞质无明显界线,原核无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
简要说明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简要说明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的特点1.超小尺寸:微生物通常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的体积大小。
2.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环境中。
3.高繁殖速度: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4.掌握重要生物过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物质循环、解毒和降解等生物过程。
5.广泛适应性:微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如高温、高压、高盐和低温环境。
6.具有代谢多样性:微生物可以利用多种底物进行代谢,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甚至是光能。
7.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和制药等工业和农业应用。
以上是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它们的独特性使得微生物成为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的重要意义微生物作为一类独特的生物体存在,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对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还可以解决许多现实问题和促进人类的发展。
以下是微生物的一些重要特点及其意义:1.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2.生态功能: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等。
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
3.应用价值: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和制药加工能够提高食品品质和药物疗效。
4.疾病控制:微生物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因此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5.生物工程:基于微生物特点的研究和应用,如基因工程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定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最新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作者xxxx------------------------------------------日期xxxx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及其特点一、微生物的概念(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这些微小的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原核细胞结构的细菌,和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等),还包括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在这些微小的生物体中,大多数是我们用肉眼不可见的,尤其是病毒等生物体,即使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但也有例外,有些微生物尤其是真菌——食用真菌等肉眼是可见的。
由此可见,微生物是一个微观世界里生物体的总称。
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
二、特点:1体形微小.结构简单2.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微生物体积虽小,但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如大肠杆菌的比表面积可达30万。
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
从单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生物大几千倍到几万倍。
如在适宜环境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可消耗的糖类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2000倍。
1kg酵母在24h可使几顿糖全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3.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微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特强,这都是为了保存自己,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有些微生物体外附着一个保护层,如荚膜等,这样一是可以作为营养,二是抵御吞噬细胞对它的吞噬。
细菌的休眠芽孢、放线菌的分子孢子等对外界的抵抗力比其繁殖体要强许多倍。
有些极端微生物都有相应特殊结构蛋白质、酶和其他物质,使之能适应恶劣环境。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的概念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经知道的微生物有十万种左右;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
2、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被左右;积极活动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3、繁殖速、转化快: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在52小时内细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4、适应强、变异易:一九四三年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在每毫升发酵液中只能分泌20单位左右的青霉素,通过60多年来的不断育种,加上其他条件的改进,目前每毫升已经超过10万单位。
(三)微生物的分类:1、按微生物的作用分:有用的(污水外理)、无害的(肠道菌丛)、有害的(引起腐烂)、危险的(致病菌)。
2、按革兰氏染色反应分:3、按温度分:嗜冷菌、嗜温菌(金葡球菌)、嗜热菌(芽孢杆菌)4、按PH分:嗜酸菌(乳酸杆菌)、嗜中性菌(芽孢杆菌)、嗜硷菌(弧菌)5、按食物来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6、按对氧气的需求分类:需氧菌和厌氧菌7、按形态人结构分:主要分细菌、真菌、病毒。
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现择要介绍: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及其产物各类微生物简介(一)细菌: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最新微生物有关知识

微生物有关知识微生物有关知识微生物的特点、概念与分类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种类繁多,代谢旺盛容易变异,适应力强3、微生物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得细胞内。
如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和核仁,胞浆中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核膜核仁,胞浆中有完整的细胞器。
如真菌。
细菌的细胞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1、细菌的细胞形态(菌落特征包含在里面)细菌的形态包括: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排列状态。
1)细胞大小度量细菌细胞大小的单位是微米,以“μm”表示,即10-6m。
细菌大小不一,典型细菌细胞的平均长度可用大肠杆菌(E.coli)来表示,其平均长2μm,宽0.5μm。
2)细菌重量细菌的重量微乎其微,如果一个细胞的重量为10-12g,则约109个大肠杆菌细胞才能达到1 mg重。
3)细菌的形状与排列状态细菌的形态十分简单,基本上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3种典型形状①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细胞的分裂面和子细胞分离与否,有不同的排列状态,分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②杆菌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
各种杆菌的长度与直径比例差异很大,有的粗短,有的细长。
一般来说,同一种杆菌其粗细比较稳定,而长度则经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有的杆菌很直,有的稍弯曲。
有的两端截平,如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有的略尖,如鼠疫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pestis),有的似栅栏状,如白喉杆菌。
③螺旋菌如螺旋不满一环则称为弧菌,其菌体呈弧形或逗号状;满2~6环外形坚挺的称螺旋菌或螺菌;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柔软易曲的称螺旋体。
在自然界存在的细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状最少。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及其特点一、微生物的概念(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这些微小的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原核细胞结构的细菌,和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等),还包括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在这些微小的生物体中,大多数是我们用肉眼不可见的,尤其是病毒等生物体,即使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但也有例外,有些微生物尤其是真菌——食用真菌等肉眼是可见的。
由此可见,微生物是一个微观世界里生物体的总称。
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
二、特点:1体形微小.结构简单2.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微生物体积虽小,但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如大肠杆菌的比表面积可达30万。
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
从单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生物大几千倍到几万倍。
如在适宜环境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可消耗的糖类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2000倍。
1kg酵母在24h可使几顿糖全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3.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微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特强,这都是为了保存自己,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有些微生物体外附着一个保护层,如荚膜等,这样一是可以作为营养,二是抵御吞噬细胞对它的吞噬。
细菌的休眠芽孢、放线菌的分子孢子等对外界的抵抗力比其繁殖体要强许多倍。
有些极端微生物都有相应特殊结构蛋白质、酶和其他物质,使之能适应恶劣环境。
一方面,由于微生物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大,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大,因而受环境影响也大。
一旦环境变化,不适于微生物生长时,很多的微生物则死亡,少数个体发生变异而存活下来。
利用微生物易变异的特性,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进行诱变育种,获得高产优质的菌种,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

微生物的种类
非物
区别 无细胞结构,无产 拟核,无核仁、核膜只有核糖 细胞核,有核仁、核膜, 生能量酶,一种核 酸 种类 病毒 细菌(狭义)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 (广义) 真菌 体 细胞器完整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 壤、江河、湖泊、海洋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 微生物存在。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 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表1-1 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原生动物 藻类 大小近似值 0.01~0.25μ m 0.1~10μ m 2μ m~1m 2~1000μ m 1μ m~m 细胞特征 非细胞的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在生物分类 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 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
1.结构简单 2.繁殖迅速 3.容易变异 4.种类多分布广 5.体形微小
微生物是一个微观世界里生物体的总称。它们的大小和 特征见表1-1。
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特点
1.微生物的概念
形体微小 结构简单 低等生物
பைடு நூலகம்
2.微生物的特点
(1)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相对表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2.微生物的特点
(2)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
代谢能力强 代谢类型多
大肠杆菌每 小时消耗 2000倍于体
重的糖
光能自养 光能异养 化能自养 化能异养
感谢观看,欢迎批评指正
2.微生物的特点
(3)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快
以大肠杆菌为例,按每隔20min就 可以分裂一次,在一天的时间内 即可以繁殖72代,则细菌后代的 总重量将达到4722t。
2.微生物的特点 (4)数量多,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2.微生物的特点
(5)容易发生变异
微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容易发 生变异。然而变异频率(10-6~ 10-9)很低,是因为微生物数量庞 大的缘故。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归纳总结(超详细)(精华版)

绪论1.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微生物的分类;1.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洁,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必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洁比表面积大,吸取多,转化快繁衍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1. 微生物类型依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2.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3. 医学微生物学的进展简史;.微生物的发觉与讨论(1)列文虎克创造显微镜,最早观看到微生物;微生物学讨论的创始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第一章第一节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形状与结构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分(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特别组分:G+ 菌,G- 菌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别组分: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别组分:外膜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2.细胞壁的功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1)维护细菌固有形状和抗击低渗作用;(2)物质交换作用;(3)屏障作用;(4)免疫作用;(5)致病作用;(6)与细菌药物敏锐性有关;G+ 菌与G- 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荚膜:功能: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中介体;但不含胆固醇;有抗吞噬和抗击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具有免疫原性;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一般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 型的形状特点,检验要点;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肯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L 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常发生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依据细胞壁缺陷程度分:原生质体(完全失去细胞壁,见于原生质球(细胞壁部分缺损,见于G+菌,仅在高渗环境中存活)G-菌,在高渗或非高渗环境中均能存活)4.G+ 菌和G- 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意义;其次节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及各期的特点;IMViC 试验的组成及机制;细菌分解及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意义;细菌的生长繁衍(一)细菌生长繁衍的条件1. 充分的养分物质2. 相宜的酸碱度3. 合适的温度4. 必要的气体环境包括: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多为~;多数病原菌为35℃~37℃;O2 和CO 2;主要是按细菌对O2 的需要与否,将细菌分为:细菌生长繁衍的规律细菌的繁衍方式:无性二分裂;细菌的繁衍速度:大多数细菌20~30 分钟即可分裂一次;2.细菌的养分类型和养分机制,自氧菌与异氧菌的概念;3.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特点;(一)能量代谢细菌猎取能量的途径——生物氧化;细菌能量代谢的主要类型:(二)分解代谢检测细菌糖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VP 试验等;检测细菌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吲哚(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等;其他检测细菌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等;第三节细菌与环境1 正常菌群的概念和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2.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3.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等概念;高温消毒灭菌法及其应用;二,细菌的掌握(一)基本概念:消毒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杀灭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无菌无活菌存在的状态;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衍的方法;4.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应用;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其次章真菌的基本性状真菌的概念真菌的分类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分第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大小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复制周期第四章微生物与感染细菌致病三大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分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全身感染的类型其次篇第五章第一节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细菌的检验技术细菌形状检验技术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染色标本检查的一般程序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方法; 2.革兰染色法【方法】其次节细菌的接种与培育技术调配—溶化—调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储存细菌在各种培育基上的生长现象及观看要点;培育基的概念培育基的分类第三节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糖( 醇,苷)类发酵试验,O/F 试验,MR 试验,VP 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要点及其应用;I 试验,C 试验,氧化酶,触酶,血浆凝固酶氢氧化钾拉丝试验及理,操作要领,观看结果要点及其应用;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KIA 和TSI 的试验原原理: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pH ↓ →呈酸性变色(或显现气泡2,O/F 试验(或产气)原理:依据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对氧分子需求的不同,将细菌分为氧化,发酵和产碱型三类3,甲基红试验原理: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生成大量混合酸,使培育pH 下降至以下,加入甲基红后,出现红色反应;为甲基红试验阳性;4,V-P 试验原理: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乙酰甲基甲醇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胍基化合物结合,生成红色化合物,是为V-P 试验阳性;5,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原理:有的细菌可产生β -半乳糖苷酶,能分解邻硝基酚β-D 半乳糖苷(ONPG) 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该试验也称为ONPG 试验;6,七叶苷水解试验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七叶苷产生葡萄糖与七叶素,七叶素与培育基中的Fe2+结合后,形成黑色的化合物,使培育基变黑;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2,硫化氢试验硫化氢与培育基中的亚铁盐或铅盐结合生原理:细菌产生酶,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成黑色化合物;3,尿素酶试验原理:细菌产生脲酶,水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培育基呈碱性反应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使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原理:细菌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形成绿色化合物三,碳源利用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解枸橼酸原理:有的细菌能利用培育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独的碳源,盐产生碳酸盐,使培育基呈碱性反应四,酶类试验1,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氧原理:某些细菌具有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2,触酶试验继而形成氧分子显现原理:细菌产生的触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初生态氧,气泡;3,凝固酶试验(试管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4,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5,硝酸盐仍原试验原理:某些细菌能仍原培育基中的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醋酸作用,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与试剂中的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磺酸,再与α-萘胺结合,生成N- α-萘胺偶氮苯磺酸(红色化合物第六章真菌检验技术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第七章病毒检验技术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输留意事项;第八章细菌对抗菌药物敏锐试验药物敏锐试验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抗菌药物敏锐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 法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物敏锐试验告);(K-B 法和稀释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及正确发报第三篇第十章常见微生物鉴定技术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的主要形状特点,培育特性,分类依据及分类;病原性球菌标本采集种类,检验鉴定程序,鉴定要点,检验鉴定依据及报告要点;第十一章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第一节肠杆菌科概述肠杆菌科细菌:杆菌,多数有鞭毛,菌毛2.发酵葡萄糖,兼性厌氧3.氧化酶阴性4.仍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5.触酶(+)肠道挑选性培育基: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SS琼脂等肠杆菌科抗原:O抗原(菌体抗原),K 抗原(荚膜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等肠杆菌科鉴定依据: 1.革兰染色2. 触媒,氧化酶,硝酸盐仍原3.KIA ,MIU ,IMViC , 其他生化反应4.血清玻片凝集(鉴定到种,型或血清型)IMViC 试验:吲哚(I ),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二,埃希菌属形状染色: 1. 短杆菌2. 革兰染色阴性3. 有鞭毛4. 有菌毛培育特性:符合肠杆菌特点EMB——紫黑色有金属光泽乳糖发酵菌落S-S ——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生化反应:IMViC(++-- )大肠杆菌KIA:A A +-血清型表示法:O:K:HETEC肠毒素:耐热肠毒素(ST)o不耐热肠毒素(L T),65 C30min 被破坏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凝结性大肠埃希菌EAECEIEC 毒力测定试验:豚鼠眼结膜试验卫生学标准:每ml 饮水中细菌总数≤100 个,每1000ml 水中大肠杆菌菌群数≤ 3 个,每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菌群数≤三,沙门菌属5 个;对人类有致病性: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形状染色:G杆菌;周身鞭毛培育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分解蛋白质,产生H2S伤寒沙门菌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伤寒沙门菌菌落特点(SS):无色透亮或半透亮,中心黑色菌落伤寒沙门菌KIA:K A-+标本实行:第1-2W,血,骨髓;第2-3W,粪便,尿;全程取骨髓肥达反应: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 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 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用以帮助诊断肠热症;TO≥1:80,TH≥1:160;PA,PB 均≥1:80 才有意义;动态观看:双份血清抗体四倍上升有诊断意义四,志贺菌属形状染色:符合肠杆菌特点,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分点培育特性:肠道鉴别培育基上的无色透亮,乳糖不发酵菌落抗原分类:依据O抗原分4 群,40 余型,我国常见 B 群A 群——痢疾志贺菌群——福氏志贺菌BC群——鲍氏志贺菌群——宋氏志贺菌D培育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KIA:K A--MIU:---外毒素: A 群(Ⅰ,Ⅱ型)产生志贺毒素(ST)有3 种生物活性1. 肠毒素:类似ETEC毒素,霍乱肠毒素作用——水样泻2. 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肠黏膜细胞有毒性,引起变性坏死3. 神经毒性:损耗动物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验六,变形杆菌属形状染色:有周鞭毛培育特性:扩散生长,有迁徙生长现象;在培育基中(含5%琼脂)加入%石炭酸就形成单个菌落;肠道挑选性培育基上形成无色透亮菌落变形杆菌KIA:K A+ +MIU:+ +/- +八,耶尔森菌属历史:三次世界性大流行,是我国重点监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形状染色:G 球杆菌,两极浓染培育特性:一般培育基,生长缓慢,24-48h ,R 型“破草帽”状菌落菌落特点(EMB,MA C):无色透亮菌落甲类烈性传染病:鼠疫(黑死病)常见临床类型:腺鼠疫,败血型鼠疫,肺鼠疫标本采集:临床标本(淋巴结穿刺液,血液或痰标本);非临床标本(尸检取病变组织,鼠标本应严格消毒体表,再进行采集)其次节弧菌科一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具有一端单一鞭毛,运动快速;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为多见弧菌属(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的疫源地:印度恒河三角洲(O1群,古典生物型);印尼苏拉威西岛(O1群,埃托生物型);孟加拉湾(O139 群)已发生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霍乱弧菌的O1群引起,前六次为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第七次为埃尔托生物型形状:新从患者标本中分别出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在患者“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菌体一端有鞭毛,悬滴观看时呈“穿梭”样运动培育特性:养分要求不高,故用Ph8.4-9.2 碱性培育基;分别(挑选)能在无盐培育基中生长(区分其它弧菌);在的碱性胨水中经35℃4~6h 增菌后可在液体表面大量繁衍形成菌膜抗击力:较弱;水源性传播,水性爆发;怕酸,正常胃酸4min霍乱肠毒素(C T):最猛烈的致泻毒素吐泻期:猛烈吐泻,米泔样免疫力:病人愈后可获得坚固免疫O1 群霍乱弧菌的O 抗原:由A,B,C 三种抗缘由子组成;通过不同组合可形成三个型别:由AB组成小川型,AC组成稻叶型,ABC组成彦岛型常用的挑选性培育基:1. 硫代硫酸盐- 枸橼酸盐- 胆盐- 蔗糖(TCBS) 琼脂平板:霍乱弧菌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2.4 号琼脂,庆大霉素琼脂:生长并将培育基中的碲离子仍原成元素碲, 形成灰褐色菌落中心3. 能在无盐培育基上生长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的区分试验:羊红细胞溶血;鸡红细胞凝集;V-P 试验;多粘菌素 B 敏锐试验;Ⅳ组噬菌体裂解;Ⅴ组噬菌体裂解标本采集和运输:在发病早期,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取患者“米泔水”样便,亦可实行呕吐物或尸体肠内容物,或实行肛门拭子;标本应防止接触消毒液;实行的标本最好就地接种碱性胨水增菌;不能准时接种者可用棉签挑取标本或将肛门拭子直接插入卡-布运输培育基中动力和制动试验:直接取“米泔水”样便,制成悬滴( 或压滴) 标本后,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直接观看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同法重新制备另一标本涂片,在悬液中加入 1 滴不含防腐剂的霍乱多价诊断血清( 效价≥1:64) ,可见最初呈穿梭状运动的细菌停止运动并发生凝集,就为制动试验阳性快速诊断:将标本接种于含有霍乱弧菌荧光抗体的碱性蛋白胨水中,经37℃4~6h,如有霍乱弧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发荧光的菌球;本法适用于做大量标本的初筛SPA协同凝集试验:以霍乱弧菌IgG 型抗体与SPA阳性葡萄球菌结合作为试剂,与米泔水样便或增菌液作玻片凝集,立刻显现明显凝集者(+++)为阳性粘丝试验:将%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于霍乱弧菌混匀制成深厚菌液,1min 内悬液由混变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丝来(二)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嗜盐性形状: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极单毛)培育特性:在无盐培育基上不能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氯化钠浓度为 3.5%,超过8%不能生长TCBS琼脂平板: 蔗糖不发酵而呈蓝绿色菌落第三节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一,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疾病: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长短不一,单鞭毛,氧化酶阳性生长温度:25~42℃分别培育与鉴定: 1. 血平板上毛玻璃样,金属光泽,生姜味2. 可产生多种色素:荧光素与绿脓素血琼脂平板:透亮溶血环O/F 试验:氧化型第四节其他革兰阴性苛氧菌一,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原发化脓性感染及继发性感染,包括脑膜炎,鼻咽炎,关节炎,心包炎,鼻窦炎及中耳炎等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分别培育:需要X,V 因子;养分要求高,血琼脂平板培育基,巧克力琼脂培育基菌落特点:巧克力琼脂培育基, 小,无色透亮菌落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育时,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四,布鲁菌属传染源:病兽,以羊,牛,猪多见传播途径:病兽的组织,尿,乳液等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易感人群: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从事兽医,皮毛加工,屠宰的工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及全身乏力,疼痛微生物特性: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培育特性:需氧菌,养分要求较高;生长缓慢(5~7 天)第十二章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形状与染色: G瘦长微弯的杆菌;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常排列呈V,L,X 等文字形;异染颗粒——形状上的鉴别特点培育特性:养分要求高,吕氏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亚碲酸钾BAP:挑选鉴别培育基,黑色菌落——鉴别依据毒力试验: 1. 体外法:琼脂平板毒力试验(Elek 平板毒力测定);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电泳2. 体内法:用豚鼠作毒素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属- 抗毒素中和试验其次节炭疽芽胞杆菌临床意义:炭疽是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炭疽毒素:爱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传染源: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传播途径: 1. 接触——皮肤炭疽食用——肠炭疽2.吸入——肺炭疽3.+形状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G杆菌;两端平切,竹节状;有毒株可有明显荚膜芽胞: 1. 椭圆形,小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心2. 多在有氧条件下形成,25~30℃,在培育基中,土壤内,动物尸体解剖后暴露在空气中,都易形成芽胞3. 在活体或完整未解剖尸体内不形成芽胞,尸体严禁解剖培育特性: 1. 一般培育基上卷发状菌落:12~15h 不溶血,18~24h 稍微溶血3. 肉汤:絮状沉淀生长4. 明胶:37℃18~24h 表面液化成漏斗状,由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形成倒松树状;5.NaHC O3BAP:有毒株-- 黏液型菌落,挑取时呈粘丝状( 鉴别要点)无毒株—粗糙型菌落抗原构造: 1. 菌体多糖抗原:与毒力无关,耐热,耐腐败,长时间煮沸仍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环状沉淀反应(Ascoli 热沉淀反应),特异性不高,可作追溯性诊断2. 荚膜多肽抗原:荚膜肿胀试验,对本菌鉴定有意义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死于败血症的动物,严禁宰杀和解剖,可消毒皮肤后割取耳朵,舌尖采集少量血液串珠试验: 炭疽芽胞杆菌在每毫升含有0.05-0.5U 青霉素的培育基中,可发生形状变异,形成大而匀称的圆球状并相连如串珠状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是一类瘦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含有分枝菌酸,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具有抗酸性,故又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疾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耗的皮肤等多途径感染机体,引起多种脏器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为多见致病物质:荚膜,脂质和蛋白质等菌体成分免疫性: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细胞免疫在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特性: 1. 分枝状,略带弯曲的抗酸杆菌,抗酸性染色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2. 专性需氧,养分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35℃,生长缓慢, 2 ~5w 才显现肉眼可见的如菜花样粗糙型菌落;结核菌素试验:纯蛋白衍生物(PPD),注入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结核,就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第十四章厌氧性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形状特点,培育特性;厌氧性细菌的检验鉴定要点和报告方式;第十五章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第一节螺旋体螺旋体:是一种瘦长,松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为主要储存宿主传播途径: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含菌尿液污染的水源),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生物学特性: 1. 螺旋一端或两端呈钩状2. 有两根周浆鞭毛,运动活泼-3. G,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成棕褐色梅毒螺旋体所致疾病:梅毒1. 先天性: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2. 获得性:性传播获得性梅毒临床分期:分为三期1. Ⅰ期(初期)梅毒:感染后 3 周左右局部显现无痛性硬下疳,感染性极强;2. Ⅱ期梅毒:发生于硬下疳显现后2~8 周,全身皮肤,粘膜常有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3. Ⅲ期(晚期)梅毒:发生感染 2 年后,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病损内螺旋体少但破坏性大-生物学特性:G,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呈棕褐色;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微生物学检查:标本:Ⅰ,Ⅱ期梅毒取下疳渗出液,梅毒疹渗液或淋巴结穿刺液;先天性梅毒取脐血其次节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状上呈多样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育基中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生长后能形成分枝长丝,故命名为支原体;G,但不易着色,Giemsa 染色呈淡紫色;油煎蛋样的菌落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者血清中显现冷凝集素,能在0-4 ℃条件下凝集人红细胞(37℃时却无此效应);此凝集试验为非特异性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帮助诊断试验衣原体: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具有特殊发育周期,且能通过细菌滤器的,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第一胜利分别鉴定出沙眼衣原体:我国学者汤飞凡于1956 年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主要有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G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Q病,热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与节肢动物关系亲密,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反应(外斐反应):大部分立克次体与一般变形杆菌某些菌株(X19,X k,X2)的Weil-Felix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故可用这些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诊断立克次体病;第十六章常见真菌1.真菌的概念,生物学性状;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皮肤癣真菌,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形状特点及微生物学检验;2.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就;皮肤癣真菌,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形状特征及微生物学检验;第十七章常见病毒第一节呼吸道病毒1.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的结构,型别,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微生物学检验;2.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的型别,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其次节肝炎病毒1. HAV ,HBV ,HCV ,HDV ,HEV 五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验;2.乙肝五项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第三节逆转录病毒HIV 的微生物学检验;1. HIV 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就;2.HIV 的生物学特性;第四节其他病毒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以上病毒的微生物学检验;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第五节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的共性,种类;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验;第十八章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临床常见标本采集及运输,检验程序,报告方式,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2.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微生物的概念

绪言一、微生物的概念(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繁殖快、分布广、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种类根据形态结构及组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八大类。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属此类最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无细胞结构,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此类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属此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三)微生物的特点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泛(四)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1. 微生物的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无论是高山平原、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外,乃至一般生物无法生存的臭氧层、海洋底和岩芯中,都有微生物存在。
2.微生物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有益: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需的。
有害:一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能引起人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形态学时期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1683年用自制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并记录了微小生物。
使微生物学进入了形态学时期。
这个时期延续相当长久,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将近200年,但研究仅限于形态学方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自然发生论”在当时占统治地位。
自然发生论的核心是“生物可以无中生有,破布中可以生出老鼠来”。
1861年,法国学者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用一个简单的曲颈瓶试验证明了自然发生论的荒谬。
微生物重点知识介绍

微生物重点知识介绍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那些裸眼无法看见的单细胞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藻类等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且数量庞大。
虽然微生物在人类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它们却在许多领域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医学健康等等。
因为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微生物研究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领域。
下面就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做一些介绍。
二、微生物名词解释1. 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膜和细胞器,但是它们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碳、氮等营养物质进行代谢,并且能够快速繁殖。
细菌具有多种代谢类型,如厌氧代谢、有氧代谢、光合作用等等。
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真核膜和细胞器,并且能够产生纤维素、壳聚糖等类似于植物的物质。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土壤、水体、空气等等。
在人类生活中,真菌常常被用于食品加工、制药、文化艺术等领域。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不存在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只能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生存。
病毒能够感染细菌、植物、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引发种种疾病。
因为病毒的复制机制和特性非常独特,所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
三、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的特性,现代生物学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 细菌类细菌类是微生物中最广泛的一类,包括许多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乳酸菌等等。
2. 真菌类真菌类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蓝绿表菌等等。
这些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中。
3. 病毒类病毒类是微生物中最特殊的一类,它们不存在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对宿主生物进行感染和复制。
病毒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等。
4. 放线菌类放线菌类是微生物中生物学特性最独特的一类,它们常常被认为是细菌与真菌的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