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庆阳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庆阳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
彭波
(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庆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曾在这里活动,周先祖又在此兴建基业,进而创造了中国的农耕文化,经周先祖十几代人在庆阳的积累和发展,后随其西出岐山而走向整个黄河流域、进而走向了全国。所以说,庆阳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就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庆阳地区的影响作以浅述。
关键词:庆阳;周祖;农耕文化;渊源;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的遗漏和相关历史证据的匮乏,在学术界,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颇少。但近10年来,甘肃省的一些史学、民俗工作者及专家,尤其是庆阳地区对周祖①历史与农耕文化的研究比较活跃,并且成果显著。主要著作有:李仲立的《试论先周文化的渊源》(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公刘迁豳辨析》(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01期)等;张耀民的《豳国辨》(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和《庆阳农耕文化考略》(庆阳古代史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刘文戈的《周祖文化与古庆阳》(甘肃省庆阳县委员会编印,1998年)和《周祖农耕文化的历史蕴涵与影响》(陇东报,2009年9月21日第004期);姚自昌的《庆阳文史论稿》(甘肃庆阳地区印刷厂印,1994年)、《周祖居庆阳》(庆阳开发与建设,1990年第2期)和《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古今农业,2002年第04期);张剑的《〈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文化》(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和《〈豳风·七月〉与先周农耕文化》(陇东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闫庆生、黄正林合著的《庆阳简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还有姬广修的《周族在庆阳的兴起与影响》(中国姬姓文化网),等等。限于篇幅和笔者眼界,遗漏难免,有些高质量论文尚未列入本文。总之,这些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关于周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李仲立是庆阳地区对周祖农耕文化②研究最早最深入最有成果的学者之一。他对周先祖后稷弃因封邰而成为周族的起源一说提出质
①周祖,是指周代立国之前居住在豳地的十余代农业始祖。[8]
②农耕文化,是指存在于传统社会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既有别于现代工业文明,
疑。他在《论不窋》一文中,引用徐仲舒的《西周史论》证明“周族在殷周之际,他本身就是戎狄”。[15]李先生又用大量文化遗物遗迹材料证明,周人在不窋之前,就在山西、陕北和陇东一带同赤狄、白狄杂居。夏代,他们是夏代臣民的一部分,那时还不能说成是周部落。只是在夏代后期,不窋迁徙庆阳(古称北豳)之后,既发展自己家族,又融合了戎狄民族,才逐渐壮大、形成一个别于中原的先周部族,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先周部落和先周文化,所以,他们的真正发源地是现在的甘肃庆阳地区。[15]
二是关于对不窋迁居戎狄的时间问题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少分歧。《庆阳简史》认为“夏后氏太康失国时是在夏朝初年,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其时,不窋因夏后氏乱政而逃离庆阳”,[4](22)这些观点基本上是沿用了三国韦昭的观点。但是,李仲立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在《论不窋》一文中,他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证明不窋奔戎狄应是在孔甲年间。[15]
综上所述,学者们不仅重新诠释了先周的历史文献,而且充分地肯定了姬姓周族的十几代先祖在庆阳的这段史实。尤其是对周先祖在促进农耕文化的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尚未有学人系统全面地论述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以及对庆阳地区的影响。故笔者不揣浅陋,以求抛砖引玉。
一、周先祖在庆阳的兴起及其功绩
周族,即姬姓先周部落,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以作务庄稼古老的部落。姬姓周族建国之前,仅仅只是一个诸侯国。依据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③活动,可以把先周时期划分为三期(即早、中、晚):先周的早期在邰地(今陕西武功县)和夏都(今山西南部或河南);中期在豳地(泛指子午岭以西的甘肃庆阳一带和与之接壤的陕西西部地区);晚期在周原和丰邑(今陕西关中地区)。可以看出,姬姓周族在庆阳的这段时期就处在先周历史的中期,从不窋奔戎狄到亶父迁
又有别于古代游牧文化和航海民族的文明。它是以种植作物为轴心的文化总称,它包括与种植业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社会秩序、法令制度、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生活及行为方式、民歌戏剧和饮食文化等等。(来源:陇东报,2009.9.17.)
③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是指:第一次大迁徙是,不窋失去了在夏朝的官职后,带领他的部族由夏都经邰迁往北豳。第二次迁徙是,后传至公刘时进行的。这一次,公刘率领部族由北豳迁到了豳地,即从泾水上游北部的庆城县迁徒到泾水上游南部的宁县。第三次迁徙是,在古公亶父后期,迁于周原岐邑,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第四次大迁徙是在文王姬昌时,迁都于丰邑。
岐下,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正是肇始于庆阳这片浑厚的热土。现将若干先周时期的史实及周先祖在庆阳的情况作以浅述。
(一)先周若干史实的浅述
1.弃与不窋
《史记·周本纪》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1](53)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姬弃有名有姓,而后稷只是他的官名。
清《庆阳府志》载:“舜封后稷于邰,子孙实世稷官,服事虞夏,传至不窋(zhu –ò或kū)”。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稷”是虞夏时代农官的名称,而并非姬弃一人的专称。第一代后稷叫姬弃,而此后则是有官无名,失其代数也。不窋就是最后一个后稷的儿子,他自己也作了最后一代后稷。所以,弃与不窋绝不可能是父子关系。[17]
2.先周谱系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姬姓周族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依次为: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yǔ,语)、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1](51)
按照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商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周建立于公元1046年,夏商二代合计1024年,推测可知,《史记·周本纪》记载的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实际上从传说中唐虞到古公亶父立足于周原,已经历时千余年,却只传了15代人,稍加思索便知其谬。所以说,古公亶父之前的周人先公事迹,只显示了各时期的特点,即古公亶父以前的世代次序,应仅为各时期周先公的代表,而并非真的父子相传。[9]即使从不窋到公刘之间应该还有十余代,因无文字可考,故而历代记载都有脱误。[4](23)
3.“戎狄”何在?
不窋失其官而“窜于戎狄之间”,那么,“戎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据文献记载,戎与狄,是对西北地区以狩猎、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的称呼,不窋所处戎狄杂居之处,古称“北豳(bīn)”(因此地在豳国之北故名),即今甘肃庆阳一带。[17] (二)不窋奔戎狄
《史记·周本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