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房地产公司项目投资与开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第15条 编制«项目财务决算书»
①财务与施工单位和对工程款拨付情况;
②根据«竣工决算书»和工程款以及其他项目拨付情况,由财务部编制«项目财务决算书»,交财务总监审核。
第16条 由财务部牵头与造价部共同完成项目成本分析。
①收集«项目投资估算书»、«设计概算书»、«施工图预算书»(或标底)、«竣工决算书»以及有关施工合同、订购合同等资料。
②项目开发部负责编制投资计划,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与选择、编制«项目投资建议书»及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
第二章 投资的权限审批
第5条 投资的审批权限归董事会确定
第6条 企业搞新项目开发等必须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②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③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④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管理能力能否满足新的投资需要;
⑤投资收益;
⑥税收论证。
第7条 拟投资的项目由项目开发部在未签订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及未进行任何实际投资之前、备齐以下资料,在经的主管副总同意后,报总经理。
①项目投资申请报告或建议书;
②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有关合同(协议)草案;
②总工办委托设计单位形成初步和扩初设计方案,并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评审,评审通过后,有总经理签署意见,提交董事会审批。
③项目开发部考察造价咨询单位,形成«考察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同造价咨询单位签订委托合同。
④造价部审核设计概算,若概算造价突破估算时,应分析突破原因,如是设计问题,应返回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如是增加功能或项目,应重新进行项目评价;如是其他愿因,应作补充说明或解释。
③总工办组织对«项目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工作,有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提交董事会审批。
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管理机构 (2)第三章项目跟投 (2)第四章跟投员工投资人及投资金额 (2)第五章投资架构 (3)第六章出资管理 (4)第七章分配管理 (4)第八章退出管理 (5)第九章离职及调动 (5)第十章附则 (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员工跟投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为了更加充分地激励公司房地产项目运营团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获取项目的质量和项目运营效率,公司参考市场通行做法,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将项目经营效益和跟投员工个人收益直接挂钩,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不设本金保障和收益保证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集团董事会负责本办法的批准和变更。
第五条集团经营中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董事会批准后,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项目跟投第六条跟投项目为2020年新增项目第七条如出现因政策、环境或其他事项导致在本办法规定的跟投项目范围内的个别项目不适合跟投的情况,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不实施本办法。
第四章跟投员工投资人及投资金额第八条跟投员工投资人分为必须跟投人和自愿跟投人。
第九条必须跟投人、跟投范围及投资金额1、项目公司经营班子(分管领导以上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营销负责人、工程负责人、设计负责人、成本负责人、财务资金负责人),必须跟投项目公司管辖范围内符合本规定的所有项目;2、与项目相关的核心管理者及关键员工必须跟投所项目公司的所有项目。
3、必须跟投人的投资金额有下限,以万为单位,必须跟投人及跟投额度由集团公司综合管理中心拟定,董事会决议通过。
第十条自愿跟投人、跟投范围及投资金额1、项目公司C级及以上级员工可自愿参与项目跟投。
2、集团总部C级及以上及员工可自愿参与项目跟投。
第十一条自愿跟投人的投资金额由上限,具体投资金额由集团公司综合管理中心拟定,董事会决议通过。
地产跟投管理制度

地产跟投管理制度一、引言地产跟投是指地产开发商或投资机构通过私募基金等方式,邀请投资者参与地产项目的投资和开发。
由于地产项目的投资规模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管理要求严格,通常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
为了确保地产跟投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地产跟投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地产跟投项目涉及多方合作,需要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各方权利和责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
制定地产跟投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投资者权益:地产跟投项目通常涉及大额资金投入,投资者需要了解项目的运作机制、风险分担和收益分配等相关信息。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规范项目操作:地产跟投项目需要多方合作,包括资金方、开发商、项目管理方等,各方之间存在合作关系需要进行有效管理。
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项目操作流程,保证项目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3.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地产跟投项目的管理需要多方协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制定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4. 降低风险:地产跟投项目的投资规模大、风险高,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和管理。
制定管理制度可以降低项目风险,保证项目投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套完善的地产跟投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投资者权益、规范项目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产跟投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地产跟投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者权利和义务、项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利、项目管理机构和开发商之间的合作协议、项目运作流程、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地产跟投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投资者权利和义务作为地产跟投项目的投资者,投资者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包括:(1)权利:投资者有权了解项目的基本信息、风险收益特点、投资方案、运作流程等相关信息;有权按照约定投资金额参与项目;有权参与项目决策和监督等。
房地产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YY集团内部合伙人管理办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办法旨在通过建立内部合伙人机制,增强“管理层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员工在共创、共享的基础上,共担企业发展的责任与风险;激励员工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努力。
本办法适用于YY集团推行的跟投项目和人员。
二、项目合伙方式及股份构成公司员工以实际出资投资公司项目,并根据本办法规定以合理组织形式或方式体现股权,根据项目实际收益与投资额比例获取收益。
集团与第三方合作项目,比照本办法予以实施。
三、相关定义1、跟投配资公司在员工实际投入金额的基础上,给部分合伙跟投员工提供一定倍数的配资,增强员工总投资额,提升员工投资收益的投资形式。
示例:员工实际投入本金5万元,公司再提供给员工5万元跟投配资,从而员工按10万元本金计算投资收益;称为1:1配资。
2、强制跟投针对公司确定参加跟投项目的经营管理、收益起关键影响的岗位,按公司规定,任职该岗位的人员必须强制性参加该项目的跟投,公司给予其跟投配资资格,但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配资。
3、投资方式以及形式员工以本人名义投资跟投项目,集团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或以代持方式作为投资载体(以下简称投资载体),员工作为投资载体成员,并承担有限责任;投资载体以实收投资款及配资入股跟投项目公司,并持有跟投项目一定持股比例,原则上控制在项目公司股份的10%以内。
项目公司的总股本为所有股东自有资金的投入的峰值。
4、内部合伙人管理机构(1)集团董事会为内部合伙制度的领导机构(以下简称:内部合伙人领导机构),主要作职责:对跟投项目确定、项目经营信息以及项目决策、各方收益处分、纠纷处理行使最终裁决权;并代表跟投员工行使跟投项目公司股东表决权。
(2)内部合伙人领导机构下设日常执行机构(以下简称:内部合伙人执行机构),成员包括:集团投资业务负责人、集团财务负责人、集团副总、项目负责人以及内部合伙人领导机构指定人员,主要工作职责:跟投项目经营执行、收益分配方案制定、资金归集以及费用分担方案制定。
地产开发类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地产开发类项目跟投管理制度一、跟投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跟投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跟投者的权益和义务,确保跟投者能够参与到地产开发项目中,并根据其合同规定享受相应权益。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地产开发项目的跟投者,无论其个人或机构。
二、跟投者的资格和要求1.跟投者必须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自然人或机构,具备合法的投资经验和实力;2.跟投者必须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个人或机构信息,并签署相关书面文件;3.跟投者应按照约定时间和金额进行缴款;三、跟投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义务1.跟投管理机构负责对跟投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和审批,并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通知其参与项目;2.跟投管理机构应向跟投者提供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资金用途和风险提示等;3.跟投管理机构应与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确保跟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四、地产开发公司的义务和责任1.地产开发公司必须依法进行项目立项,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项目开发和销售;2.地产开发公司应向跟投者提供真实和完整的项目信息,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向跟投者说明项目存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变动;3.地产开发公司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向跟投者提供项目的相关回报,包括收益分配和项目结束后的结算;4.地产开发公司应加强对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定期向跟投者提供项目的执行情况报告。
五、风险管理和纠纷解决机制1.跟投管理机构应在项目跟投阶段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给跟投者风险提示和应对措施;2.跟投管理机构和地产开发公司应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并确保跟投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3.跟投管理机构和地产开发公司应按照约定协商解决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并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六、跟投管理制度的修改和终止1.跟投管理制度的修改应经过跟投管理机构和地产开发公司的协商和双方的书面确认;2.跟投管理制度的终止应按照相关合同的约定,并通知跟投者;总结:地产开发类项目跟投管理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制度,它确保了跟投者的权益,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并降低了市场风险。
房地产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房地产项目投资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和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确保投资合理、风险可控、效益最大化,公司特制定了以下房地产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1.遵循市场原则,确保项目投资回报率最大化。
2.确保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可控,保障投资安全。
二、项目选择与筛选1.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制定房地产项目投资规模和方向。
2.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收集国内外房地产市场信息,筛选潜在投资机会。
3.根据项目综合评估,制定投资标准和选择准则。
4.针对选定的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包括市场需求、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三、投资决策1.根据项目风险、收益和投资周期等因素,进行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报期预估,并制定投资预算。
2.组织投资决策会议,根据项目的投资回报、风险评估和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投资决策。
3.投资决策会议由公司高层领导主持,投资决策需要经过多数人同意,确保决策程序公正、透明。
四、项目管理1.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签订合同、设计方案编制、征地拆迁等。
2.指定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实施、进度跟踪、成本控制等工作。
3.进行项目周边环境调查和法律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建立项目执行计划和管理流程,确保项目按时交付、质量合格,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5.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整和处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1.定期评估和监测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经营方向。
2.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加强对市场、政策、竞争等因素的跟踪和研究,及时应对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4.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金使用合规、科学和高效。
六、投资管理评估1.对项目投资进行定期评估和梳理,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和风险状况。
2.建立投资管理评估体系,对项目的投资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出投资政策、流程和制度的改进建议。
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某某某司发行字(2019) 2号签发:某某项目跟投管理制度为提升某某项目整体竞争力,促进项目与员工及利益相关方通过共同创业、共同经营的方式共同成长,促进经营团队从项目价值最大化的角度经营项目,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应范围1、适用于某某项目,案名某某某(以下称项目)。
2、跟投类型为自愿跟投;跟投人员对象为总部总监级及以上、项目总经理,且在公司工作2年以上的正式员工。
二、职责1、跟投管理小组:是监督和指导本制度实施的决策机构,小组成员由监察总监、财务总监、集团副总担任。
2、企业管理部:本制度及实施方案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执行归口部门。
三、管理办法(一)、跟投机构及出资管理1、项目设置虚拟股权架构进行运作。
跟投人的投资份额为该项目虚拟股权,跟投人优先享受项目收益分配但无项目决策表决权。
2、项目股权份额:根据项目启动会所确认的项目资金万元人民币(含土地价款、前期已发生费用、启动项目的修建资金)作为项目股权总份额,跟股投资额元人民币/股,投资资金由投资人自行筹集。
3、项目跟投人投资总份额:项目所有跟投人投资总额原则上不超过该项目股权总份额的2%且个人股权比例不超过0.5%。
4、跟投人认购的跟投额度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人。
5、跟投资金缴纳时间为项目正式启动会后30个自然日内。
对于自愿跟投人员如在规定时间内资金未到位,视为自动放弃跟投资格。
(二)、项目收益分配模式1、当项目结算时项目利润小于等于 0 时:自愿跟投人员执行保本保最低收益原则,由公司确保对跟投人所投入资金支付本金,并确保按年收益率3%支付投资收益(收益期的计划按实际本金交纳之日起至本金支付之日止);2、项目结算时项目投资利润率> 0 时:所有跟投人收益率按项目投资利润率执行。
(三)、项目资金分配管理及结算1、当项目累积净现金流为正且最后一幢主体封顶时,在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跟投人即可按投资金额收回本金(原则上项目分二期开发,则分期各按50%退回本金。
房地产资产开发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房地产资产开发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房地产投资也成为许多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途径。
然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较高,涉及复杂的法律和合约关系,需要专业的投资管理来降低风险。
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跟投管理行为,明确投资者、开发商、投资管理人的职责与权利,并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本制度适用于房地产行业内的开发项目,适用于跟投管理环节的投资者、开发商和投资管理人。
主要内容
1.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用途、规划和设计情况、开发商的资质和实力、回报兑现保障措施等,确
保自身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出决策。
2. 开发商应按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投资者公开项目的实际
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并及时解答投资者的问题。
3. 投资管理人应严格按照投资者的授权及相关协议规定行事,
协调投资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 本制度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要求投资者、开发商和投资
管理人应及时披露有关项目的信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投资
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结论
本制度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跟投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明确
了各方的职责与权利,并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各方应严格按
照制度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投资风险。
2019年房地产公司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2019年房地产公司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管理办法1 范围 (2)2 管理机构 (2)3 适用跟投项目范围 (2)4 人员范围 (2)5 跟投架构 (3)6 跟投资金的投入 (4)7 项目公司富余资金安排 (5)8 项目利润分配及跟投资金退出 (5)9 其他 (6)1 范围本办法涵盖了项目跟投的管理机构、适用范围、跟投资金的投入等内容。
2 管理机构公司成立项目跟投指导委员会,负责审议、决策具体项目跟投执行方案及本管理办法的相关实施细则的制订、修订工作。
3 适用跟投项目范围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获取的新项目,原则上一律实施跟投激励。
一级旧改项目、大型物业持有项目或其他特殊项目,经项目跟投指导委员会批准的,可根据本办法的原则另行制订跟投措施。
4 人员范围4.1跟投人员为公司员工,分为强制跟投人员和自愿跟投人员。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不得参与跟投。
4.1.1强制跟投人员包括:——集团总部:M11及以上经营管理人员、PM8及以上职能管理人员、PP7及以上专业管理人员;跟投全集团范围内项目。
——跟投区域(项目)公司:M8及以上经营管理人员、PM5及以上职能管理人员、PP5及以上专业管理人员;跟投本区域内范围项目/本项目。
4.1.2自愿跟投人员包括:除上述强制跟投人员范围以外的经所在单位负责人批准参与投资的其他员工。
4.2参与强制或自愿跟投人员应为集团正式在职员工。
试用期员工及退休人员原则上不参与项目跟投。
5 跟投架构5.1 公司员工将成立跟投平台,跟投平台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制(以下称“合伙合伙企业”,作为新项目投资实体,对新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跟投。
一个跟投实体投资一个项目。
集团指定的投资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
5.2由集团和“合伙企业”合资组建“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的股份构成原则:集团(或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大股东”)占股不低于【85】%,“合伙企业”占股不高于【15】%。
跟投管理制度

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企业和员工建立一个利润共享的平台;最大程度的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员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
自 20XX 年 X 月后集团公司确定的新项目;项目以销售为主,自持类不在范围内;如有特殊情况由集团“跟投管理委员会”决策是否跟投。
集团层面,管理层以上岗位(副总裁、各中心负责人) ;地产集团层面,中心负责人以上岗位(执行总裁、副总裁、中心总经理/总监/负责人);:其他员工经“跟投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特殊员工。
副总裁、董事长助理各中心部室负责人集团其他所有员工地产集团总部第一负责人执行总裁集团总部1、成立“跟投管理委员会”,由副总裁及各中心负责人担任。
2、“跟投管理委员会”下设审计稽核小组,稽核小组由纪检监察负责具体组建,审计稽核小组定期 对跟投项目进行独立审计, 每次跟投重大节点及股权利润分配均需要“审计稽核小组”独立审计后执行。
3、跟投员工同公司签订“跟投协议书”,跟投员工通过其实现对被跟投项目的投资和收益。
4、员工认购跟投份额并签订“跟投协议”后,将资金汇入公司指定账户。
跟投员工享有被跟投项目的收益权,但不得干预被跟投项目公司的正常运营决策,不享有表决权等 其他权利。
副总裁各中心部室负责人 第一负责人板块其他所有员工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集团项目公司各中心部室负责人项目公司其他所有员工第一负责人跟投项目为新获取项目,在项目获取土地后 1 个月内完成相关跟投事项确定,具体项目确定由“跟投管理委员会”最终裁定。
以土地成交价格(含契税) 作为投资基数;个人投入金额同投资基数的比值为跟投占比,跟投占比做为跟投盈亏结算的依据。
跟投额度不高于集团公司占股比例的 20%。
跟投额度占比不高于总股本的 30%。
以上所有比例均先保证本部份员工的跟投,其余富裕部份可开放给其他层级,富裕部份投资,需由本人发起申请,“跟投管理委员会”允许后可跟投。
根据项目运作情况,由“跟投管理委员会”随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现金流回正,可进行股本返还。
2019年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2019年项目跟投管理
制度
2019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跟投原则及跟投范围 (3)
第三条跟投原则 (3)
第四条跟投范围 (3)
第三章跟投机制内容 (4)
第六条跟投人员范围 (4)
第七条跟投股权来源 (4)
第八条跟投对价 (4)
第九条跟投资金 (5)
第十条跟投比例 (5)
第十一条跟投持股方式 (5)
第四章跟投方案审批及日常管理 (6)
第十四条执委会的义务 (6)
第十五条董事会审议事项 (7)
第十六条股东大会审批事项 (7)
第五章跟投股权退出机制 (8)
第六章跟投人员持有份额权益异动处置 (8)
第七章其他事项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和全面贯彻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共担共享机制,强化管理层和员工深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积极性和提升新兴创业激情,规范公司投资项目跟投的实施与管理,特制定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第二条为保证本制度的实施,公司成立“项目跟投执行委员会”。
该委员会对本制度涉及的各方权益处分、纠纷处理拥有裁决权。
第二章跟投原则及跟投范围
第三条跟投原则
项目跟投遵循依法合规、自愿与强制参与相结合、风险共担原则。
第四条跟投范围
跟投的业务为新兴业务,新兴业务指需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探索,以便公司适时进入新领域的业务。
现有较为成熟的、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业务,不纳入跟投范围。
第五条公司可根据具体投资项目情况以及跟投人员意愿确定项目是否纳入跟投范围。
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精简版

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项目跟投活动,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第二章跟投细则
第一节跟投资格
1. 跟投资格:本项目仅限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资者跟投:
年满18周岁
具备独立承担投资风险能力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自然人、企事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2. 跟投限额: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限制每个投资者的跟投金额。
第二节跟投程序
1. 投资者确认跟投意向后,应提交跟投申请,包括投资金额、跟投方式等信息。
2. 项目方收到跟投申请后,经审核后确认是否接受投资者的跟投。
3. 投资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支付跟投款项,支付完成后方可享受相应的权益。
第三节跟投风险
1. 跟投代表投资者参与项目的风险,投资者需对跟投所带来的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
2.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进行跟投,不得过度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第三章跟投收益分配
1. 跟投收益的分配按照项目方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约定执行。
2. 跟投收益的分配可采取一定的风险收益共担的方式,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和接受相关规定。
第四章跟投退出机制
1. 跟投退出机制包括项目期满、提前退出等情况,具体退出机制由项目方与投资者约定。
2. 投资者应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退出跟投,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跟投权益。
第五章跟投监督与管理
1. 跟投项目须在监管机构备案并遵守监管要求。
2. 投资者有权要求项目方提供完整、真实的项目信息,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督。
第六章附则
1. 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归项目方所有。
2.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019年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2019年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2019年3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管理机构 (3)第三章跟投项目 (4)第四章跟投人员及出资要求 (4)第五章跟投架构 (6)第六章跟投项目资金往来管理 (8)第七章跟投收益分配 (8)第八章跟投退出机制 (12)第九章附则 (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激励公司项目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升土地获取能力和项目运营效率,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将项目运营效益和员工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不设本金保障和收益保证机制。
第三条跟投原则:“共创、共担、共享”和“同股同权,同责同利”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公司股东大会负责本办法的批准和修订。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并提交董事会审批同意后(关联董事回避),实施;但是当关联董事超过董事会成员的½时,需报股东大会批准。
第六条公司成立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跟投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由总经理办公会成员、运营管理部、组织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战略研究与投资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审计部、法务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根据本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制定具体项目跟投方案及其他跟投事务的审批。
第三章跟投项目第七条跟投项目。
本办法原则上适用于本办法颁布实施后所有新的销售类项目。
其中公司独立投资项目按照项目整体实施跟投;合资(合作)项目按照公司权益实施跟投。
一级土地整理项目、战略性产业协同项目等项目不做强制跟投要求。
第四章跟投人员及出资要求第八条跟投人员为公司在册在岗的全职员工,分为强制跟投人和自愿跟投人,独立董事、监事以及其他受政策法规限制的人员不得参与跟投。
具体规定如下:注:①拿地关键人仅对自己跟进的项目实施强制跟投。
②强制跟投人员如在跟投。
地产公司员工跟投房地产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地产公司员工跟投房地产项目公司管理办法背景越来越多的地产公司在规划、开发和销售房地产项目时选择让员工参与跟投。
从双方的角度看,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则可以更好地吸引、留住优秀的员工。
在实际操作中,地产公司员工跟投房地产项目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办法。
本文旨在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确保员工跟投房地产项目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确定跟投方式地产公司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员工跟投,例如:•购买公司股票或期权;•购买公司开发或销售的房产或土地的合法份额;•以其他方式与公司合作参与项目开发或营销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公司都应当明确员工跟投的范围、条件和限制,并将其纳入公司的制度、规章和管理体系中,确保公司和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设立跟投基金和管理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地产公司可以设立跟投基金和相应的管理机构,以更方便、灵活地管理和运作员工跟投。
跟投基金可以由公司出资、员工出资或者两者合资而成,成立后可以吸引其他投资者的加入。
跟投基金的投资对象应该是公司所开发或销售的房产、土地或其他具有较高价值的资产。
管理机构则负责比较复杂的决策、操作和管理工作,例如审批员工跟投的申请、审计跟投基金的帐户、协助公司与投资者沟通和协调等。
确立投资额和回报方式公司应当明确员工跟投的最小和最大投资额,以及投资的具体期限和回报方式。
同时,公司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激励员工跟投并推动项目的共同发展。
回报方式一般为股息、分红、业绩提成等,公司应当建立公平、透明的回报机制,以保障员工跟投的合法权益,并在项目运作中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和数据。
管理风险和纠纷地产公司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控风险和纠纷的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纠纷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处理程序。
例如,在可能出现项目失败或资金问题时,公司应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在员工跟投发生纠纷时,公司应当积极调解、协商,避免将纠纷拖入法律程序。
地产公司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投资行为,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有投资项目,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产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投资以及其他类型投资。
第三条投资管理应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战略规划,符合主业发展方向,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规性。
第二章投资决策程序第四条投资项目应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等程序,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
第五条投资决策程序如下:1. 投资部门提出投资项目建议,包括项目背景、投资规模、预期收益、风险评估等;2. 组织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3. 投资委员会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4. 董事会对投资项目进行最终决策,形成投资决议;5. 投资部门根据董事会决议,制定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投资预算管理第六条投资预算应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以及公司财务状况编制,经投资委员会审议后,由董事会批准。
第七条投资预算应包括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计划、投资回报率等。
第八条投资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应经投资委员会审议,由董事会批准。
第四章投资风险管理第九条投资风险管理是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应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第十条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第十一条投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1. 建立健全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评估;2. 制定投资风险控制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3. 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投资风险;4. 定期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五章投资项目管理第十二条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投资计划和预算执行,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
第十三条投资部门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包括项目进度跟踪、成本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监控等。
2019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房地产项目跟投管理制度2019年5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集团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获取项目的质量和项目运营效率,促进员工由职业人向事业人角色转变,与集团事业共同成长,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将项目运营效益与跟投员工的个人收益直接挂钩,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三条集团成立“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为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运营副总、工程副总、营销副总、财务副总及项目负责人。
在实施中委员会成员如有变动,由集团另行公布。
第四条“项目跟投委员会”对员工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员工跟投项目,在投资决策、投资管理、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利润分配、投资进退、纠纷解决等“跟投”制度涉及的所有问题拥有最终裁决权。
第五条在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时,应将“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享有最终裁决权写入合伙协议,如有争拗,先友好协商解决;若解决不了,按照相关法律解决。
第三章跟投项目第六条跟投项目范围适用于集团2018年12月31日后新拓展的销售型项目。
第七条如因政策、环境或其他事项导致在本制度规定的跟投范围内的个别项目不适合跟投的情况,必须经过集团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审议后不执行本制度。
第四章项目合伙人与金额第八条项目合伙人包括强制跟投人员和自愿跟投人员。
其中,自愿跟投人员可以自主选择申请成为强制跟投人员或者自愿跟投人员。
第九条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不参与项目跟投。
第十条在按照本制度规定的项目合伙人合计持有跟投项目股权限额内,首先满足强制跟投项目合伙人的跟投,满足强制跟投合伙人的跟投后,如有剩余股权的,方可由自愿跟投合伙人进行跟投。
第十一条跟投资金由项目合伙人自行筹集。
第五章跟投方式与出资管理第十二条集团成立由项目合伙人发起的虚拟股权架构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是集团跟投项目的投资主体。
一个有限合伙企业跟投一个项目。
第十三条有限合伙企业由集团总经理,计划运营副总担任合作企业的负责人,集团计划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有限合伙企业的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财务管理、收益管理等事宜,并指定专人统筹管理具体事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项目跟投管理制度
2019年5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集团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获取项目的质量和项目运营效率,促进员工由职业人向事业人角色转变,与集团事业共同成长,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将项目运营效益与跟投员工的个人收益直接挂钩,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三条集团成立“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为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运营副总、工程副总、营销副总、财务副总及项目负责人。
在实施中委员会成员如有变动,由集团另
行公布。
第四条“项目跟投委员会”对员工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员工跟投项目,在投资决策、投资管理、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利润分配、投资进退、纠纷解决等“跟投”制度涉及的所有问题拥
有最终裁决权。
第五条在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时,应将“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享有最终裁决权写入合伙协议,如有争拗,先友好协商解决;若解决不了,按照相关法律解决。
第三章跟投项目
第六条跟投项目范围适用于集团2018年12月31日后新拓展的销售型项目。
第七条如因政策、环境或其他事项导致在本制度规定的跟投范围内的个别项目不适合跟投的情况,必须经过集团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审议后不执行本制度。
第四章项目合伙人与金额
第八条项目合伙人包括强制跟投人员和自愿跟投人员。
其中,自愿跟投人员可以自主选择申请成为强制跟投人员或者自愿跟投人员。
第九条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不参与项目跟投。
第十条在按照本制度规定的项目合伙人合计持有跟投项目股权限额内,首先满足强制跟投项目合伙人的跟投,满足强制跟投合伙人的跟投后,如有剩余股权的,方可由自愿跟投合伙人进
行跟投。
第十一条跟投资金由项目合伙人自行筹集。
第五章跟投方式与出资管理
第十二条集团成立由项目合伙人发起的虚拟股权架构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是集团跟投项目的投资主体。
一个有限合伙企业跟投一个项目。
第十三条有限合伙企业由集团总经理,计划运营副总担任合作企业的负责人,集团计划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有限合伙企业的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财务管理、收益管理等事宜,并指定专人
统筹管理具体事宜。
第十四条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由计划运营中心牵头拟定,人力行政中心(法务)参与,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五条有限合伙企业按照项目合伙人投资方案的规定投入资金,不承担追加投资责任;有限合伙企业优先享受跟投项目收益分配,并承担跟投项目的经营风险和亏损风险。
第十六条有限合伙企业不能是跟投项目的大股东,不参与项目管理与决策表决、不向项目公司派驻董事及管理人员、不影响项目的对外合作、放弃跟投项目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第十七条计划运营中心负责拟定各跟投项目的跟投实施方案(包含强制跟投人员、自愿跟投人员、跟投额度等),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负责批准各跟投项目具体跟投方案。
第十八条在进行跟投项目投资决策时,需测算为完成跟投项目开发经营各方股东投入项目公司的资金最大值,即股东资金峰值。
股东资金峰值由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批准。
股东资金峰值,
按照项目启动会所确认的项目资金峰值作为项目总份额。
有限合伙企业投资资金由投资人
自行筹集,有限合伙企业投资份额之外的资金需求由集团负责出资。
第十九条每个跟投项目中集团自有资金投资占比为85%以上,有限合伙企业持有的跟投项目股权比例不超过15%;其中集团跟投占比不超过5%,项目公司跟投占比为不超过10%,如需超
过须经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条项目合伙人的跟投资金需在项目投资决策会后的三个月内,按照项目资金投入的安排,与跟投项目其他股东的资金同步出缴到位。
具体时间节点按项目跟投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项目跟投方式,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由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适时调整,但本章原则依然试用。
第六章项目分配与退出机制
第二十二条跟投项目满足货值(含所有可售物业和长租物业)计算的去化率达到80%和经营现金流为正(不含贷款资金,但含利息支出)且预估经营性净现金流会持续为正的情况下,方可预
分红。
第二十三条若跟投项目属于分期开发,按照分期来单独计算去化率和经营性现金流,分期由集团计划运营中心在前期策划阶段予以界定,一经界定,不得因后期经营不善等原因更改分期范围。
对于分期开发的土地成本,由财务管理中心选择合理的分摊方法分摊土地成本。
第二十四条在首次预分红之后,有限合伙企业可每半年申请一次预分红。
个人可以选择将预分红金额继续跟投至其他项目。
若跟投项目在开发后期净利润发生重大减少,导致有限合伙企业前
期已预分红大于最终累计实际可分红数额,由各股东退回。
第二十五条计算预计净利润时,应充分考虑未售资产未来销售时的亏损,需把未售车位、商铺、综合楼等成本的一定比例(10%~60%)分摊到可售商品房,未售货量若预计会亏损,也需要合
理预估亏损金额,并调减已签约的预计净利润;同时,应充分考虑交楼和工程维修所带来
的成本增加,具体比例由成本管理中心拟定,经项目跟投委员会审议,报董事长审批。
第二十六条项目所有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已结算完毕,且可售商品房已销售95%、已销售的商品房交楼率达95%时,分配总利润的95%;项目清算时,分配总利润的100%。
第二十七条当跟投项目可售商品房销售95%后,有限合伙企业可向大股东提出退出申请,将股权转让给大股东。
折算原则为:未售5%的存货中,车位、车库、营销中心、综合楼按成本价的5
成,其他商品房以成本价的8成折算,有争议的部分交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二十八条人员工作关系变动相关规定
(一)员工离职
1、员工个人在与集团及分子公司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退出其参与的跟投项目;
2、退出时,若跟投项目预测有盈利,则可退还其投资本金,按已投入本金的7%的年化收
益率计算退出收益(含个人所得税);
3、若已享受预分红,且预分红小于已投入本金和7%的年化收益率计算的收益,按差额补
给员工个人;
4、若预分红大于按已投入本金和7%的年化收益率计算的收益,则多出的部分员工不再退
回;
5、退出时,若跟投项目预测有亏损,该员工按照其投入的资金占股东总投入的比例来承担
亏损份额,退回给员工的本金需扣减其承担的亏损份额。
(二)员工工作调动安排
1、与集团及其所辖任一分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期间,因集团内正常工作调动,可以选择
保留或退出原来的跟投项目;
2、选择保留股份的,则可继续享有跟投项目的股东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选择退出股份的,退出时可退还本金,并按其投资期间的整个项目已去化比例等方式确
定截止时间段预计净利润,并享有该期间相应的分红。
(三)跟投项目主要管理团队发生变更
1、若在建跟投项目负责人或团队其他强制跟投人员变更的,只要跟投项目未结算,继任项
目负责人或团队其他强制跟投人员需按集团相应岗位最低投资额的要求跟投;
2、若原有项目合伙人已用足15%的持股比例上限,则由集团额外批准一个投资比例给继
任项目负责人或其他强制跟投人员。
继任项目负责人或其他强制跟投人员可享有其在
职期间销售所对应的收益权和分配权;
3、若在建跟投项目为亏算,则由集团重新核定项目净资产,继任项目负责人或其他强制跟
投人员按照净资产入股。
(四)员工特殊需求(如疾病,或意外身亡等)安排
1、对于因重大疾病、死亡等特殊原因需退出股份的,对于盈利项目,由员工提出申请,经
项目跟投委员会审批后,可退回投资本金,并按其投资期间整个项目已去化比例等方式
确定截止时间预计净利润,享有该期间相应的分红;
2、若项目预测有亏损时,则该员工应按其投入资金所占股份比例来承担相应的亏损,退回
员工的本金需扣减其承担的亏损金额;
3、项目合伙人可向“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审批通过后即可退出。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执行过程中如发现较为严重的违规项目或违规人员,经项目跟投委员会批准,可以要求上述违规项目的全部投资员工或违规人按原始出资金额退出,并保留对上述违规人员
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条员工持有的跟投股份不得转让给第三方。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均须经项目跟投管理委员会同意,报董事长审批。
第三十二条本制度由集团计划运营中心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