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_脑神经与血管交叉压迫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34页】
发作性、短暂的头晕: 系统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前、贫血、感 染、发热、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头晕的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眩晕性质不同分为 1.系统性头晕(前庭性头晕)
前庭系统病变所致,是眩晕的主要原因,可伴眼球震颤、平衡 及听力障碍。根据病变部位又分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
止吐、抗晕、安定 曲坦类、麦角类
颈性眩晕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倾向于采用排除法 特征:头晕或眩晕伴颈部疼痛;发作多在颈部活动 后;部分患者转颈征阳性;颈部影像学异常;多有 颈部外伤史;排除了其他疾病。 治疗建议:纠正不良的头颈部姿势 、理疗、局部 封闭
其它头晕相关疾病
非系统性头晕
头昏头脑不清晰感,自身不 全身疾病性头晕:自身不稳感
头晕
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2009年头晕的诊断流程建议 2010年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头晕的概念
眩晕 特异性症状 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 觉,各方向皆有,头活动后加重
失衡 不稳或不安全感,站立和行走困难,无旋转
头重脚轻 漂浮、晕或摇摆感
晕厥前 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晕倒的感觉
3.脑源性晕厥 常见于供应脑部的主要血管发生循环障 碍,导致一过性脑缺血所致。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偏头痛、低血糖、严重贫血、失血及脱水等。
眩晕的治疗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近1/4的眩晕难以明确原因
➢对症治疗的目的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解除恐惧心理
发作期常用药物
重要经验
症状重于体征,多为周围性 体征重于症状,多为中枢性 奇怪的症状需要有客观体征,否则多数由非器质
眩晕的分类和诊断
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
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作为低血糖的标准。
最常见于糖尿病病人过量使用胰岛素,也见于口服降糖药物、酗酒、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胰岛素瘤、非胰岛素分泌型纤维瘤、肉瘤或纤维肉瘤[!]。
临界或轻度的低血糖不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意识障碍。
低血糖早期体征包括心动过速、出汗和瞳孔扩大,继之呈伴有嗜睡或激越的意识模糊状态[!]。
神经系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检测到低血糖和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迅速消失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
虽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血糖水平没有严格的直接关系,但长时间低血糖会导致脑部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及时补充葡萄糖对低血糖病人至关重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性意识障碍是-./的少见症状,主要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系由于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缺血所致。
除意识障碍外,此类病人多伴有脑干、小脑和枕叶受累的表现,如脑神经麻痹、01234563征阳性、共济失调、偏盲和皮质盲[)]。
该病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意识障碍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有时也会延长至数十分钟。
少数情况下发作性意识障碍可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表现。
该病症状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易与发作性意识障碍混淆的病症!*),发作性睡病,本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
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部分病人可有脑炎或颅脑外伤史。
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难以抗拒的睡眠是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特征。
单调的环境,如听报告、阅读等极易诱发病人迅速入睡,重者在吃饭、走路、与人谈话时也可入睡。
每次睡眠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睡眠常不深,容易被唤醒。
但反复发作,不分场合。
多数病人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其它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征[)]。
头晕鉴别诊断与治疗
Dix-Hallpick 检查法
患者头向一侧转45°后快速卧倒,使头悬至床下,与床平 面成30°夹角。是确定后或上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
阳性:一般是向左侧或右侧出现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
性。 阴性:向双侧均没有眼震。
Dix-Hallpick 检查法
BPPV变位检查的眼震特点
后半规管BPPV眼震特点:患者头向一侧转 45°后快速卧倒, 使头悬至床下,与床平面成30°夹角。患耳向地时出现以 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上极, 扭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管结石症眼 震持续时间小于1min,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 前半规管BPPV眼震特点:患者头向一侧转45°后快速卧倒, 使头悬至床下,与床平面成30°夹角。患耳向地时出现以 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下极, 扭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管结石症眼 震持续时间小于1min,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 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特点:管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中均 可诱发向地性或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续时间小于1min; 嵴帽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中可诱发背地性水平眼震,眼 震持续时间≥1min。
鉴别诊断
颈性眩晕:最大特点是当头颅转动时引起眩晕发作。常伴发 头痛,可发生猝倒,有时伴植物神经症状。查体主要是颈椎 病的临床体征,转颈诱发试验阳性。听力检查中纯音测听无 典型曲线,老年人可有高频为主的听力损害。椎动脉血流异 常。血管超声可发现患侧血流量减少,血流缓慢。椎动脉造 影可协助定位,显示椎动脉扭曲、狭窄等。X线检查显示椎体 不稳、椎间孔狭窄、椎间隙变窄、骨刺形成、椎体前缘唇样 突出及椎间盘突出等。
2019年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2019年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近日,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发布,本文对其中的诊断、评估及治疗等要点进行总结。
定义一直以来,国内外存在多种头晕或眩晕的定义或分类方式。
基于目前最新的理念,本指南对头晕和眩晕的定义采用最新的概念。
具体描述如下:头晕(d i zzi ne s s):(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ve r ti g o):(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在头晕/眩晕疾病的临床诊治中,要优先检出危害大的恶性中枢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与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的鉴别要点。
诊断与评估1.病史问诊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能够为头晕/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于"晕"的症状问诊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起病形式及发作频率、表现形式("晕"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此外,还需询问既往史、用药史及家族史。
一些诊断陷阱须高度警惕:无常规神经科体格检查阳性发现(如偏瘫、言语障碍等)的眩晕不一定就是周围性眩晕,伴有听力损害的眩晕也不一定是周围性眩晕。
(1)起病形式及发作频率①急性单次持续性:常见于前庭神经炎、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后循环卒中等。
②反复发作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 PP V)、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阵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 A)、惊恐发作、痫性发作、发作性共济失调2型等。
③慢性持续性:慢性进行性加重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干小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副肿瘤性亚急性小脑变性等,慢性稳定性常见于精神心理性头晕[如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 r si ste nt pos tu ral-per ce pt u al diz z in e ss,PP P D)]、双侧前庭病、慢性中毒等。
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手把手教你
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手把手教你眩晕是急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需要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眩晕背后的病因并进行对症处理,但是更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应当进行的急诊处置,使患者在绝佳的干预时机中得到及时救治。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
1、眩晕急诊的诊断首先,要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尽可能地排除致命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其次,是排除有明确时间治疗窗、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综合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逐步明确是否为眩晕、是否为中枢性眩晕以及有无听力受损,但对于病情复杂者,必要时还需请专科会诊,以此协助诊断。
(1)正确判断意识状态、瞳孔情况如果出现意识水平障碍,就必须立即排除大脑广泛病变、脑干直接或间接受损等一些致命性疾病。
瞳孔变化很有可能是反映脑干受损的提示。
(2)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果出现心率过缓或过快,就必须立即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肌红蛋白以及肌钙蛋白等一系列检查,从而排除恶性心律失常失、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威胁生命的循环系统疾病;另外,还要监测血压、呼吸频率等。
(3)初步判断是否为眩晕晕厥前兆以及非特异头晕感应多考虑全身情况,例如:血糖、血常规、电解质、立卧位血压以及有无心血管疾病等引起心脏输出量大幅度降低的问题等。
(4)更进一步地排除中枢性眩晕存在除第Ⅷ对脑神经外的神经系统体征,尤其要重点关注其他脑神经体征、共济运动检查(例如指鼻试验、Romberg征)。
如果是中枢性眩晕则必须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颅脑 MR检查(后颅窝病变、早期脑梗死颅脑 CT可呈假阴性)。
(5)如果为周围性眩晕,就要进一步判断有无听力受损,判断是否单纯半规管或前庭神经系统严重损害。
(6)综合判断疾病的确诊必须要综合患者骨以往的病史,并根据眩晕的特点(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的症状、诱因素以及发作频率),体格检查:必须使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查来判断。
2、眩晕急诊的治疗2.1中枢性眩晕(1)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或符合指征者应该予以急诊静脉溶栓例如阿替普酶与尿激酶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治疗措施;失去血管再通机会者可以按TOAST 分型,给予抗板或抗凝、降脂、控制危险因素以及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有效治疗。
神经指南: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神经指南: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就眩晕诊治的相关问题组织专家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来,我国眩晕的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家对眩晕的认识逐渐清晰,诊断与治疗方案日趋规范。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相关理论的更新,又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对7年前发表的《眩晕诊治专家共识》进行适当的更新。
一、相关的概念关于眩晕或头晕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目前存在2种方案。
美国2位学者Drachman和Hart在1972年把头晕分类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眩晕是指外界或自身的旋转感,晕厥前是指将要失去意识的感觉或黑矇,失衡是指不稳感,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较难定义的症状。
专注于研究前庭疾病的跨学科国际组织巴拉尼协会,于2009年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眩晕是指没有自身运动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包括现实感丧失和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姿势性症状是指不稳感和摔倒感;前庭-视觉症状是指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上述4组症状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类。
除头晕之外,巴拉尼协会对前庭症状的界定清晰,较美国学者概念有明显的进步。
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习惯于使用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概念。
其中,眩晕和头晕的含义与国外基本一致,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通常与自身运动并无关联。
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准确和完整的病史采集可以使70%以上眩晕/头晕的诊断近乎明确,但由于对“眩晕/头晕”等词意理解的差别,一些病历中常出现“同词不同义,同义不同词”的现象,影响了资料的可靠性;一些病历中还存在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信息的丢失,导致诊断要素的缺损。
本共识建议:问诊需要还原眩晕/头晕的真实场景,并使用简练的语句如实地记录;在准确掌握前庭症状的若干亚类的定义之前,病历记录应避免仅仅使用简单的“头晕”或“眩晕”等词组替代对平衡障碍场景的描述;眩晕/头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因素,须完整地记录。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眩晕(vertigo,dizziness)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按感觉的不同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前者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其周围环境物体在旋转,后者是指患者只有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前庭系统病变,由此引起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诊断提示】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梅尼埃(Meniere)病: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
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眩晕为旋转性,常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
(2)迷路炎:为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如中耳炎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丧失、平衡失调及外耳道检查有鼓膜穿孔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前庭神经元炎:病前多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突然,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少有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4)内耳药物中毒:以链霉素为多见,多为慢性中毒,常于用药后2~4周开始逐渐出现眩晕,7~10d症状达高峰,常伴有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听力下降、口周及四肢远端发麻,但通常无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
(5)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女性多于男性。
2.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面瘫、肢瘫、吞咽困难等)、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一、头晕眩晕的定义和分类头晕是一种广义的概念,通常指头部昏沉、不清醒的感觉。
眩晕则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或移动的错觉。
头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头昏:头脑不清晰,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贫血等有关。
2、失衡感:站立或行走时感觉不稳,可能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下肢关节问题有关。
眩晕又可进一步分为:1、周围性眩晕:多由内耳疾病引起,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等。
特点是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2、中枢性眩晕:由脑部疾病导致,如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
症状相对较持续,通常不伴有耳部症状。
二、头晕眩晕的常见原因1、耳部疾病内耳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器官。
耳石症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原因,当头位改变时可突然发作。
梅尼埃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
2、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眩晕。
3、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引起头晕。
4、低血压或高血压血压异常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引发头晕眩晕。
5、贫血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减少,引起头晕。
6、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可能导致躯体症状,包括头晕眩晕。
7、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眼肌麻痹等,影响视觉平衡,导致头晕。
8、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可能引起头晕眩晕。
三、头晕眩晕的诊断方法1、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症状的发作特点、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耳部、眼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进行平衡功能测试、眼球震颤检查、听力测试等。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贫血、低血糖、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
4、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进行头颅 CT、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排除脑部病变。
眩晕症的药物治疗
眩晕症的药物治疗眩晕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发生障碍或平衡感觉发生障碍 ,患者感到外物旋转和自身有倾倒感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者可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 ,执业药师、临床药师及医师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 ,许多药物对治疗眩晕症疗效较佳 ,值得推广 ,现综合报道如下 ,供广大有关人员参考。
1.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局麻药 ,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近年来发现 ,它不但有镇静作用 ,而且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扩张周围小血管 ,使耳动脉痉挛缓解 ,迷路水肿减轻 ,内耳淋巴压力降低 ,从而有效解除眩晕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法:①用利多卡因 1~ 3毫克 /千克 ,加入到 25%葡萄糖溶液 40毫升内缓慢静注 ,每日1次 , 7天为 1个疗程 ,直至症状消失。
②将 2%利多卡因 5毫升加 0. 9 %氯化钠溶液 5毫升混匀 ,滴入鼻腔内 1~ 2滴 ,每 5分钟 1次 ,总有效率为 9 8. 46%。
③将利多卡因50~ 100毫克加入到 50%葡萄糖溶液 40毫升中静脉缓注 ,每日 1次 ,连续 3天 ;同时口服 654- 210毫克 ,每日 3次。
5将利多卡因 200毫克 +复方丹参液16毫升 + 5%葡萄糖溶液 500毫升静滴 ,每日 1次 ,用药 1~ 7天。
9 8. 9 6%的病人在用药后(17± 8)小时见效 , 7天痊愈。
2.纳络酮 :纳络酮是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能阻滞β -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 ,调节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释放 ,解除小动脉痉挛 ,从而改善脑微循环 ,提高供氧 ,恢复脑细胞功能。
用纳络酮 1 . 2毫克加入到 5%葡萄糖溶液 250毫升中静滴 ,每日 1次 ,共 3天 ,治疗 69 7例眩晕症病人。
结果 , 546例病人当天显效 ,第 2天症状消失 ;149例患者第 2天起效 ;两例患者用药 3天症状完全消失。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3.前庭外反射: 主要是颈反射和视动反射 (1)颈反射: 感受器在寰枕关节和上三 个颈椎的关节囊中,由颈反射引起的肌肉 运动与前庭反射引起的肌肉运动相互拮抗, 得以维持一定的体位。 (2) 视动反射: 与前庭反射共同完成视线 的调节。
眩晕发生的机制
正常状态下,来自三种感觉(前庭感 觉、视觉、本体感觉)的冲动不断进入脑 干和小脑,直接的或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与 前庭神经核,红核,顶核,3、4、6脑 神经核,内侧纵束,脊髓紧密联系,保证 人在静止或运动时躯体、颈肌(头位)和 眼肌的协调性作用。
很大差异
• 近年来国内同道逐渐重视,努力研究,对这两
种眩晕症的认识不断提高,尤其是对 PCI 已达 到神经科专家组共识, 提出了不少概念性和实 质性问题
小脑前下动脉
PCI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 理表现。 导致PCI的机制: 1. 血栓形成; 2. 动脉源性栓塞; 3. 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 (较少见)。
PCI的临床表现(续)
常见症状:
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 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 暂意识 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 或跌倒。
常见体征
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 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 视野缺损、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 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4. 抗精神病药:舒必利 5. 改善血循环药及钙离子拮抗剂:敏使朗 (甲璜酸倍他司汀)、都可喜、培磊能、 思尔明、罂粟碱、西比灵、尼莫通等。 银杏叶制剂(金纳多、达纳康等),中 药(养血清脑颗粒、川芎嗪、丹参注射液 等)
梁秀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07-11
国内神经内科界对眩晕/头晕 患者的历史性诊断
眩晕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眩晕症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
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
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1、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眩晕诊断治疗论文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02-03【摘要】眩晕是临床中极其常见多科性症状,本文就目前对其病因、病理、诊断、中医西医治疗进展及个人体会作一概述;其简便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适用于基层临床医生的借签和应用。
【关键词】眩晕的病理分类诊断治疗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主观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旋转的感觉。
de weese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真性)眩晕与非系统性(假性)眩晕两类。
真性眩晕指患者有自身与周围环境向一方向旋转或运动的感觉;提示前庭平衡系统迷路、第8颅神经、前庭核的障碍。
假性眩晕指一些比较不明确不很严重的症状,如眼花、目眩、站立不稳、惶恐不安等无运动的感觉。
一些眼、中枢神经系统与某些全身疾病均可产生,真性眩晕多为前庭性疾患,而假性眩晕往往不是前庭性疾患。
1前庭系统的解剖与生理1.1身体平衡,要靠前庭、视觉和深部感觉(自身受纳器)来维持,其中之一发生器质性或机能性障碍时将会出现眩晕,平衡障碍,其中以前庭最为重要。
1.2前庭系统:分为末梢前庭系和中枢前庭系。
末梢前庭系由内耳(包括耳蜗、前庭、三个半规管)构成,其中前庭与三个半规管司平衡,与眩晕密切相关。
是枢前庭系主要由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的上行路及与之有关密切联系的大脑等神经组成。
2 眩晕、平衡障碍的发生:前庭末梢感受过强刺激、异常刺激或左右侧刺激不等时可产生眩晕症状,如通过前庭眼反射引起眼震;通过前庭脊髓反射引起身体摇晃(平衡障碍);通过前庭植物神经引起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
无诱因的眩晕为自发性眩晕,在某些刺进条件下发生的眩晕为诱发性眩晕。
本文就目前几种分类与病因作一综合叙述。
2.1.耳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可由于内耳迷路缺血、水肿、中毒、感染等病因,引起静脉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
临床表现为眩晕程度剧烈,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并易反复发作。
2.1.1 梅尼埃(美尼尔氏)综合症:为眩晕的最常见原因,易反复发作,眩晕发作突然,伴有耳鸣、耳聋、头痛或耳堵感为其特点,发作数分钟至数小时,早期可有眼颤。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眩晕是指机体因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
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占5%~10%,住院病例中约占6.7%,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
眩晕多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运动感,如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常突然发病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而就诊于急诊。
1. 眩晕症状及分类2009年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CCBS)将前庭疾病症状分四类: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见表1)。
急诊常见的是眩晕,部分可为头晕。
(1)眩晕:是指在没有自我运动的情况下,头部或躯干自我运动的感觉,或在正常的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的自我运动感,典型的就是天旋地转,有时候也表现为摇晃、倾斜、上下起伏、上下跳动或滑动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眩晕和诱发性眩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眩晕包括位置性眩晕、头动诱发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声音诱发的眩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眩晕、直立性眩晕等。
(2)头晕:是指头空间定向力混乱或受损的感觉,而没有虚假或失真的运动感。
但没有运动错觉、幻觉或扭曲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头晕和诱发性头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头晕包括位置性头晕、头动诱发头晕、视觉诱发的头晕、声音诱发的头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头晕、直立性头晕、其他诱发性头晕。
另外还有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这两类症状的患者主要在门诊就诊。
在此前庭症状分类的基础上,将前庭疾病分为三个综合征,分别是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慢性前庭综合征(CVS)。
其中AVS和部分EVS在急诊多见。
AVS一般为眩晕首次发作,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时间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单时相的特点。
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脑血管病、EVS急性或首次发作、惊恐发作等。
EVS指既往有过眩晕发作,本次复发,症状持续数秒到数小时,乃至数天者。
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眩晕是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性幻觉。
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1.周围性眩晕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
其特点为: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
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
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
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
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
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
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
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
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
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
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
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
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眩晕的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
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床 上,神 经 与 血 管 交 叉 压 迫 所 致 三 叉 神 经 痛 、半 面 痉 挛 及 舌 咽 神 经 痛 作 为 疾 病 实 体 被 广 为 接
受。然而第Ⅷ脑神经与血管交叉压迫却长期受到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 咽 喉-头 颈 外 科 中 山 大 学 耳 鼻 咽 喉 科 研 究 所 (广 州 ,510 treatment of vascular compressive vestibular neuropathy.Method:The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stud- ied 2cases of vascular compressive vestibular neuropathy abou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uditory tests,vestibular tests and imaging examine results,pharmacothery results and reviewed the related documents.Result:There were some comm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① Vertigo and disequilibrium could be elicited by any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dmovement and abated with complete bed rest;②Symptoms and signs can't be improved by vestibular suppres- sant medications;③ When taken Dix-Hallpike test,true vertigo or a spinning sensation appeared during headmove- ment,when head stilled at any position,the symptoms disappeared;④The suffering lateral often showed high fre- 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the ABR of the suffering lateral showed prolonged inter wave latency of Ⅰ - Ⅲ wave;⑤Vestibular tests showed central lesion;⑥ Occupying lesion can be ruled out by CT and MRI,MRI showed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of vestibular nerve;⑦Taking carbamazepine plus baclofen or only Tegretol o-
2 例患者 来 自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三 医 院 眩 晕 门 诊,均为女性,年 龄 分 别 为 42 岁 和 63 岁。 根 据 病 史 、常 规 耳 科 检 查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听 功 能 及 前 庭 功 能检 查 排 除 梅 尼 埃 病 (Meniere′s disease,MD)、良 性阵发性位 置 性 眩 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 mal vertigo,BPPV)、前 庭 神 经 元 炎 、后 循 环 缺 血 和 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眩晕症。
[关 键 词 ] 眩 晕 ;第 Ⅷ 脑 神 经 ;神 经 血 管 压 迫 ;微 血 管 减 压 术 [中 图 分 类 号 ] R764.33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1-1781(2010)16-0733-05
Vertigo due to 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三 医 院 放 射 科 3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
通 信 作 者 :曾 祥 丽 (Email :zengxl _2002@yahoo.com.cn)
质疑,主要 原 因 为 导 致 眩 晕 及 耳 鸣 的 病 理 因 素 众 多,神 经 血 管 压 迫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NVC)导致眩晕及耳 鸣 的 机 制 不 明,为 此 进 行 的 微 血管减 压 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结果难以 解 释,因 而 Bergsneider 等 曾 〔1〕 指 出 针 对 第 Ⅷ 脑 神 经 与 血 管 交 叉 压 迫 所 进 行 的 减 压 术 是 “用 一种有争议的措施治疗一个有争议的疾病”。 本文
rally can alleviate symptoms.A great deal of surgeries confirmed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of cranial nerve Ⅷ as a disease entity,the offending artery mainly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cra- nial nerve Ⅷ can successfully relieve vertigo.Conclusion: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of cranial nerve Ⅷis a disease
entity beyond question.It's major characters were vertigo and disequilibrium which elicited by any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dmovement,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an giv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diagnosis and
ZENG Xiangli1 LI Peng1 KONG Qingcong2 LIN Yunya2 WU Ziming3 (1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3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 Corresponding auther:ZENG Xiangli (Email :zengxl _2002@yahoo.com.cn)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athological mechanism,diagnose,differential di-
· 734 ·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China),Aug 2010,Vol 24,No 16
回顾性分析2 例拟诊为 NVC 性眩晕患者,对 NVC 性眩晕的临床 特 点、病 理 机 制、诊 断 及 治 疗 进 行 探 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例1 42 岁。 左 侧 持 续 高 音 调 耳 鸣 伴 头 沉 重 感 10 个 月 ,头 部 运 动 时 伴 眩 晕 及 不 稳 感 ,持 续 数 分 钟至数十分钟,静 坐 或 者 卧 床 可 缓 解,前 庭 抑 制 剂 不能缓解。多次体位诱发试验未于特殊体位诱发 出眩晕及眼震,相 反,头 部 运 动 过 程 中 有 头 晕 及 不 稳 感,当 头 部 静 止 于 任 何 位 置 时 头 晕 及 不 稳 感 消 失。听功能检查:双 耳 高 频 缓 降 型 感 音 神 经 性 聋, 0.5~4.0 kHz 平 均 听 阈 左 耳 55 dBHL,右 耳 35dBHL,纯 音 听 阈 甘 油 试 验 阴 性 ,耳 蜗 电 图 正 常 , ABR 双耳波 形 分 化 及 重 复 性 好,左 耳 Ⅰ ~ Ⅲ 间 期 较右 侧 延 长 0.5 ms,Ⅰ ~ Ⅴ 间 期 较 右 侧 延 长 0.67 ms。 前 庭 功 能 检 查 :扫 视 试 验 欠 冲 ,凝 视 试 验 未出现 Bruns 眼震,平 滑 跟 踪 试 验 出 现 Ⅲ 型 曲 线, 视 动 试 验 双 侧 左 右 不 对 称 ,出 现 水 平 向 右 及 垂 直 向 上 眼 震 ,方 向 多 变 ;冷 热 试 验 无 单 侧 减 弱 ,优 势 偏 向 左,提示中枢 性 病 变。脑 神 经 检 查 正 常,病 理 反 射 未引出,跟-膝-胫 试 验 正 常,轮 替 运 动 正 常。 颞 骨 CT 示内耳结 构 正 常,内 耳 道、桥 小 脑 角 区 未 见 占 位性改变。
例2 63 岁。 活 动 或 头 部 运 动 时 眩 晕 及 不 稳 感 伴 右 耳 鸣 4 个 月 余 ,高 血 压 病 史 10 余 年 ,右 侧 半 面痉挛1 年 余。 活 动 或 头 部 向 任 何 方 向 转 动 时 诱 发眩晕、恶心及 不 稳 感,低 头 刷 牙 或 排 便 时 尤 为 明 显,静坐或 者 卧 床 可 缓 解,前 庭 抑 制 剂 不 能 缓 解。 多 次 体 位 诱 发 试 验 阴 性 。 听 功 能 检 查 :双 耳 对 称 性 听力图,低频区及语频区平均听阈 ≤20dBHL,6~ 8kHz 呈 陡 降 型 下 降,声 导 抗 测 试 正 常,耳 蜗 电 图-SP/AP值左耳 0.23,右 耳 0.32,ABR 双 耳 波 形分化 及 重 复 性 良 好,右 侧 Ⅱ 波 及 Ⅲ 波 潜 伏 期 延 长,Ⅰ~Ⅲ间期延长,Ⅲ~Ⅴ间期正常,Ⅰ~Ⅴ 间期 较对侧延迟0.38ms;瘘管试 验 未 诱 发 出 眩 晕 及 眼 震;冷热 试 验 无 单 侧 减 弱 及 优 势 偏 向。除 面 神 经 外,其余脑神经正 常,病 理 反 射 未 引 出,跟-膝-胫 试 验正常,轮 替 运 动 正 常。 颞 骨 CT 示 内 耳 结 构 正 常 ,内 耳 道 、桥 小 脑 角 未 见 占 位 性 病 变 。 1.2 影 像 诊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