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题西林壁完美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课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他的诗、文、书、画 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 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 《东坡全集》。
远
近
高
低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返回
题西 林壁
写景 明理
横 看——成岭
侧 看——成峰
变幻莫测
远近高低——不同
赞
美
庐
不 识——真面目
寄意深远
山 奇
景
只 缘——此山中
思考:要想看清
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 么办?
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词语
山岭 侧面 缘故 重叠 重量
理解字词
岭:高大山脉。 峰:高而尖的山头。 识:认识,知道。 缘:因为。
诗句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返回
诗句意思
远近高低各不同: 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返回
诗句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返回
仿写
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返回
诗歌思想感情 第一、二句赞美庐山景色的雄奇壮观。 地三、四句寓理:要想对某事物有全 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 各管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题西林壁》。
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做了解释。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其教学的难点:为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我采用了阅读感悟法,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先引导学生融入诗境,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把握诗意。
三、设计理念1.《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国推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标准》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部编版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 苏”。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 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 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代 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 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
谢谢 观看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 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赏析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 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 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 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 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
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 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艺术境界。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小学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题西林壁》知识导学+同步练习+教学设计+图片详解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知识导学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背景故事:诗人苏轼由湖北去河南做官上任的路上,经过江西九江,于是顺道游览著名的庐山。
庐山峰峦起伏、丘壑纵横,以雄、奇、险、秀著称,苏轼一进山,便被庐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他走到一处向远看去,庐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绵延逶迤,郁郁葱葱;等他走上一会儿,眼前的景色却变了,刚才连绵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奇峰,像锋利的剑一样直插云霄。
苏轼不禁感悟,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看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庐山面貌都是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苏轼想了想,还不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之中,不能跳出遮蔽,看到庐山真正的样子吗?于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师:说道苏轼,哪位同学先来给大家介绍下诗人。
哦,你说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你的文学储备可真丰富,好,请坐!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补充下,哦,你说,他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你们呀,可真是黄金搭档。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
整
部
电
影
情
节
亮
点
颇
多
,
高
潮
迭
起
,
叙
述
小
心
铺
垫
,
扣
人
心
弦
,
引
人
深
思
。
不
解
的
是
,
故
事
里
围
绕
女
主
角
的
几
个
男
人
都
光
荣
的
牺
牲
了
,
为
什
么
不
杀
了
那
个
猥
琐
的
变
态
洗
衣
店
老
板
呢
,
真
的
是
因
为
这
个
老
板
好
心
收
留
她
,
留
他
一
条
命
?
算
了
–
–
– –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学习古诗的步骤:
一、解诗题、知作者 二、抓字眼、明大意 三、多诵读、悟诗情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解诗题、知作者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 寺墙壁上的 诗
凡 事 都 是 多 棱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人
的
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一、读诗导入:师:孩子们,看看这一幅风景图,是否能唤醒你脑海中的记忆,这是哪里的景色?(生:庐山瀑布)记得李白写的那首诗吗?叫《望庐山瀑布》。
我们一起来背背好吗?庐山的.风景不仅仅就是这瀑布,你看这峰峦雄伟的山峰,更是那样的壮丽迷人。
大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十多天后,把这里的风景看了个遍,于是在庐山的西林寺写下这样一首诗,一起读诗题。
二、了解题目和作者三、自学古诗,感受诗意:1.学习古诗,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更要读出对古诗的理解,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一下这首古诗。
2.汇报交流:A:你认为“岭”应该是什么样的?“峰”又是何种状况?说明庐山的景象怎么样?(生:变化莫测,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等)怎样能读出你的这些感受呢?“岭”和“峰”要重读。
B:除了从正面和侧面看,诗人还从哪些角度去看?同样的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这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这就是庐山,让我们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吧。
点拨:此山在哪?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他愿意停留在“不识”上,他问自已—,他问山中之人——,他问我们在座的各位——,可是,我们都身在庐山之中,看到庐山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补充链接: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在毛泽东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苏轼所说的——D:揭示哲理:孩子们,要想对庐山的风景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同样,作者仅仅是在说庐山吗?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要想认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全面地,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且还要有自已的切身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缘、庐、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7、质疑二、学习《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
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
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与反思第2篇】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抓关键词、借助注释、想象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二、学习古诗,说诗意1、师范读2、学生练读3、诗纠正读音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横看:从正面看不识:看不清真面目:全貌缘:因为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三、诵读体会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全班讨论交流汇报四、巩固应用1、练习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五、总结学法: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六、作业: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宋)苏轼横―岭侧―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3、作者三、读正确,明诗意1、听录音读2、指生读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四、入诗境,悟诗情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精品课件
9 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
再见!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 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 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9 古诗三首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9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9 古诗三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
游山所
见
词语解释 横看:从正面看。 侧:从旁边看。
诗的大意:从正面看庐山是 雄奇的山岭,从侧看则是陡 峭的高峰。
9 古诗三首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的大意:从远处、 近处、高处、低处看庐 山,景象各不相同。
游山所 见
9 古诗三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 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来。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9 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
苏轼(1037—1101年),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 其父苏洵(xún)、其弟苏辙(zhé) 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去 看庐山姿态不同来告诉我们,看问题的 角度不同 得到的 结果也不同 。
9 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第三题)
诗的大意:我之所以认不 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课件)
拓展阅读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 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 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 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启示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看得事了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
拓展阅读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诗题
题西林壁
题写、书写。 庐山上的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读诗句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苏轼《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苏轼《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一]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课件
9 题西林壁
检查预习,指读正音
1.自读古诗,注意平翘舌。
题西岭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9 题西林壁
2.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 的节奏美。
题西岭壁 横看 / 成岭 / 侧成峰, 远近 / 高低 / 各不同。 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 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
9 题西林壁
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想一想
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查字典理解诗意; 3.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9 题西林壁
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注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古诗的意思。
9 题西林壁
交流学习收获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 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 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看、向近看、 向高看、向低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却 各不相同。
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 多方位地看。
9 题西林壁
深化体会
7.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 时写下的一首哲理诗,诗人不但用简 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 象,更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 的感受。读这首诗时,不但要读出庐 山的奇丽景象,更要读出诗人对人生 哲理的恍然大悟。
9 题西林壁
多形式朗读
9 题西林壁
激趣导入
苏轼
猜猜他是谁?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 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都极负 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 苏”。
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题西林壁
两课时
9 题西林壁
整体感知
题西林壁
看到题目,你可以知道与这首 诗有关的哪些信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一、场景设置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1、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书诗题)三、讲解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3、范读古诗,讲读法: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
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
(配乐)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高 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低 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庐山之景
侧 远
横
高 近
低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 伏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高耸入 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象棋
刘老师
孤相单士护王宫, 炮马车卒狭路逢。 不识棋苏轼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山 岭
山 峰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侧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远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近景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多诵读、悟诗情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诗人已经从横侧 远近高低去看庐山 了,为什么诗人会 说“不识庐山真面 目呢”?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明 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 有全面的、符合实际 的认识,就必须站在 客观的立场上。 正如俗语所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 者清”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学习古诗的步骤:
一、解诗题、知作者 二、抓字眼、明大意 三、多诵读、悟诗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 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因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 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 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诗人说不识 庐山真面目呢?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
度大方 ,口齿 清楚, 声音洪 亮,语 言有感 染力, 内容符 合此次 综合性 学习要 求,内 容较为 具体, 了解途 径不单 一,表 达了爱 国情感 。)
3. 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
表达了 对祖国 深切的 爱,老 师希望 你们在 今后的 学习生 活中, 牢牢记 住:少 年强, 则国强 ;
相关资料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 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词气势 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 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 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 读口语交际的要成果, 形式不 一)
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
学的的 特长确 定汇报 形式。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
能会出 现撞车 的情况 ,而且 还有可 能形式 都一样 ,为了 避免这 种现象 的发生 ,教师 可在课 前了解 学生的 资料情 况,根 据学生 的实际 情况, 头脑中 把他们 分好组 ,在出 现这种 状况时 进行调 控。
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 林寺,江西庐山脚下。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 连绵起伏的山岭 看
侧 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远
各 不
近
高
同低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2. 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
,再选 出演讲 得好的 同学在 全班表 演。讲 故事组 也是如 此,而 朗诵散 文和诗 歌的可 全员参 与,也 可择优 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 宣布汇报会开始
2. 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
做出公 正的评 价,选 出最优 秀的汇 报者。 鼓励小 组集体 汇报形 式,体 现集体 精神。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道出了怎样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真相与全貌,必 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结构梳理
题 西 林 壁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姿态不同 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在1084年和朋友游庐山时所作,苏 轼由黄州贬赴汝州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苏轼 十几次徜徉于庐山的灵山秀水之间,写下了五首 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主旨归纳
《题西林壁》是诗人游庐山后的感受,描写 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写景 寓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 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
习过程 中,同 学们都 很认真 ,搜集 了大量 的资料 ,今天 这节课 ,老师 给你们 搭建一 个舞台 ,召开 一次“ 祖国在 我心中 ”的学 习汇报 会,请 同学们 把自己 的学习 成果奉 献出来 ,和大 伙一同 分享。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
语文部编版 四年级上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资料袋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 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 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 25公里,东西宽约 20公里,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 、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 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 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