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
工艺管理导则-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24737.5-)复习课程
工艺管理导贝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1范围GB/T 24737的本部分规定了工艺规程的类型、文件形式,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一般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47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735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编号方法GB/T 24737.7工艺管理导则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3工艺规程的类型专用工艺规程:针对某一个产品或零部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
1)典型工艺规程:为一组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2)成组工艺规程:按成组技术原理将零件分类成组,针对每一组零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4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及其使用范围4.1工艺过程卡:描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工种(或工序)流转顺序,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
4.2工艺卡:描述一个工种(或工序)中工步的流转顺序,用于各种批量生产的产品。
4.3工序卡: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的关键工序。
4.4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某一过程的质量,对操作者应做的各项活动所作的详细规定。
用于操作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的工序(或工位)。
4.5工艺守则:某一专业应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要求。
4.6检验卡:用于关键重要工序检查。
4.7调整卡:用于自动、半自动、弧齿锥齿轮机床、自动生产线等加工。
4.8毛坯图:用于铸、锻件等毛坯的制造。
4.9装配系统图:用于复杂产品的装配,与装配工艺过程卡配合使用。
5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5.1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2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
上引工艺
上引法生产工艺参数1. 铜液温度:1140—-----1150度2. 牵引速度: 2.4-------2.8米/分钟3. 进水速度: 25-------35度4. 结晶器温差: 6-------8度5. 线圈水套温差: 20------30度6. 结晶器水压: 0.25----0.35MPA7. 线圈水套水压: 0.18----0.25MPA8. 液位9. 木炭厚度A. 保温炉:80---100MMB. 熔化炉过渡仓:60---80MM10. 木炭清渣:A. 保温炉过渡仓:24小时B. 熔化炉:12小时上引法操作工艺要求(一)原材料要求:1.电解铜应光洁无铜绿无铜锈,铜锈应用钢丝刷刷干净,才可以投入炉子。
2.回炉铜杆应无污物。
(二)木炭要求1.木炭应干燥,无杂物,无水分,无生炭,烘烤干燥。
2.木炭应预烘1小时以上,才可投入炉子。
(三)木炭覆盖要求1.熔化炉﹑过渡仓为60---80MM2.保温炉大于80---100MM(四)清灰要求1.熔化炉每隔12小时清灰一次。
2.中间炉保温炉每隔24小时清灰一次,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
3.熔化炉清灰时,应将电压降低一档。
4.保温炉清灰时,应将电压提高一档。
5.熔化炉清灰时,应将木炭大小分清,小的清掉,旧木炭剩3—4CM一般加新木炭。
6.保温炉中间炉应将旧木炭清理掉一部分,再加新木炭。
(五)加料操作要求1.高温时节,加料时严禁电扇带风进入炉子,以防吸氧。
2.每次加料前,应将木棒掏动一下炉子的四周,将原来没有融化完的铜头全部打入炉子下面,再加新料,并用木炭覆盖好。
3.每次加料,应和上引的铜杆重量相符。
1.结晶器内管应无水垢﹑无污物﹑无变形2.结晶器装设模具和保护套时,应确保铜液无渗漏。
3.结晶器拆卸模具和保护套时,应热拆4.结晶器人炉前必须烘烤半小时。
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
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机组
工艺守则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腔)、中间炉(腔)、保温炉(腔)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气源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原材料、辅助材料技术要求
1.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对标准阴极铜技术要求:
由于上引法设备只进行熔化和铸造,因而不能对铜进行精炼,为了保证光亮无氧铜杆的质量,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四、铸杆
1.结晶器准备
1)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个月的结晶器,应进行检查,内管是否变形,密封圈是否已老化,污垢是否已清除,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1Mpa保持20分钟不漏水。1.8~2MPa保持10分钟,允许有轻微渗水。
2)准备装配石墨模时,应把结晶器内螺纹用标准丝锥,对丝牙回一遍,清除垃圾,把检验合格的石墨模,旋入结晶器,端面到位。
7)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1)涂料配方
石墨粉:25%~30%
水玻璃:5%
水:适量
(2)涂刷方法
当选用工具预热到150~200℃时将涂料涂刷或喷涂于用工具上,然后放于炉口烘干。
2.保温炉的操作
1)保温炉引杆腔铜液温度控制在: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引速应作适当调整。
2)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观察结晶器、水套、线圈的进出水温度,及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3)浮子要经常检查,随时调整。
五、收线
1.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通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盘内。
2.铜杆进入收线盘后,由于各铜杆之间有温度差异会产生弯曲,为保持排线整齐,可用木板轻轻拍齐。
通用工艺守则全解
Q/SYJ03.01-2010前言一、本守则是根据公司“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的要求而编制的。
根据现有产品及现有生产设备状况,编制了18个通用工艺守则。
本标准自2009年6月开始至2010年6月全部完成,历时12个月。
二、工艺守则的编制原则:1. 编制本工艺守则,结合了当前设备、工艺装备、检测手段、质量管理及劳动保护等。
通过贯彻实施本工艺守则,应达到贯彻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提高本公司的工艺技术水平,以最终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2. 本工艺标准属一般级工艺水平,是行业的一般工艺水平,设备和工艺装备基本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质量能稳定达到合格品要求,但不能作为产品创优的工艺标准。
3. 工艺守则为公司内部工艺标准。
三、对贯彻工艺守则的建议:要使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本守则,一方面组织学习,教员由参加守则编写人员组成。
另一方面培训一支工艺骨干力量,使他们懂得和掌握工艺守则的具体使用,正确指导产品的制造,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总之,我们公司首次组织编写基础工艺守则,它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又有很大的工作难度,同时也缺乏经验。
随着工艺守则在公司内逐步贯彻实施,必将暴露出工艺守则中的缺陷和不足,有待不断地深化、修订和完善。
本守则由公司全质办提出。
本守则由公司技术中心归口。
本守则起草部门:生产部。
本守则主要起草人:丁晓庆、陆应柱、潘笑东。
本守则首次发布。
1通用工艺守则总则Q/SYJ03.01-2010 1 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主要专业性工艺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守则适用于生产工艺准备和产品的加工。
2 工艺技术准备2.1按本守则的相应内容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编制产品工艺文件,规定具体工艺要求。
2.2 按工艺要求设计或选用所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3 操作前的准备3.1 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应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2 要看懂、看清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资料,了解相应工艺要求。
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
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培训资料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腔)、中间炉(腔)、保温炉(腔)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气源系统控制; 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原材料、辅助材料技术要求1. 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 对标准阴极铜技术要求:由于上引法设备只进行熔化和铸造,因而不能对铜进行精炼,为了保证光亮无氧铜杆的质量,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Cu+Ag不少于99.95。
2) 对光亮废电线电缆、铜米的技术要求:(1)必须光亮,不能有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其它杂质。
(2)光亮废电线电缆必须打包压成块。
2. 对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1 ) 木炭:作熔化炉或保温炉的液面覆盖之用,要求用优质白木炭(称钢炭、犁炭)其技术要求如下:含水量:0.5,1%其它挥发物:?5% ,不允许含硫、铁以及未锻烧过的木块木炭粒度:30,70mm。
2 ) 石墨鳞片:作保温炉液面覆盖用。
型号:3299粒度要求:32目?1?质量要求:天然石墨鳞片3. 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冷却水的水质须符合中国国标GB1576-2001工业锅炉用水标准。
悬浮物:mg/L?5总硬度:mmol/L〞?0.03PH (25?) :?7三、连体炉、组合炉的操作1. 熔化炉的操作1) 炉料为合格电解铜及干净、无油腻的本机组生产的回炉铜杆(丝)。
(回炉铜杆、丝须经机械打包压块,块重30kg左右) 2) 将合格的电解铜及回炉铜杆(丝)置炉盖上预热10分钟左右,以去除表面水份,电解铜表面绿色附着物应用铁刷清除。
3) 加料时,打开炉盖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完全熔化后关闭炉盖,并密切注意大屏幕显示器上的铜液温度变化。
4) 加入电解铜,若用回炉料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10%,30%,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上引法是我国吊装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施工过程涉及到吊装、索具及其接头的设计和安装、斜拉杆测力等多个环节,因此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对上引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出规范和说明。
二、操作准备1、施工前必须熟悉上引法施工的规范及安全要求,认真阅读相关的图纸、材料表和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勘察,确保吊装方案合理可行;2、施工前应检查并准备所有必要的索具、吊装器具及其他工具设备;3、吊车到达现场后,应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包括液压油位、轮胎气压、刹车等的检查,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工作;4、进行吊装工作前应将施工现场设为不可进入区域,在区域范围内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不要进入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的安全;5、施工现场必须由有一定经验的专业人员解决,不得有无关人员在施工区域内徘徊或固定,严格控制场内人员的数量,落实“一人一岗,岗位有责”的原则。
三、施工操作规程1、上引法吊装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方案实施,不得超载或超限,若有必要更改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同意并进行报批;2、索具必须经过质量检查和试载测试后才能使用,索具和其他吊装器材要完好无损;3、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现场布置图纸执行,严格遵守吊装器材的使用及安装标准,确保吊装安全;4、吊装器材的接头必须经过质量检查和试验,保证各个接头能够互相紧密配合,当有任何一个接头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停止吊装操作;5、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斜拉杆的测力图表执行,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6、吊装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每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并进行具体的操作;7、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操作时,必须配备各种固定办法和固定器材,并进行严格的安全措施;8、工作结束后,应仔细清点各项吊装工具和器材,并将现场恢复至原状。
四、总结上引法是施工过程中一种常用的吊装方法,其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个方面的安全,包括吊装方案的合理性、索具的质量与试验、接头的精度、各项测量工具的准确性等等。
工艺规范
工艺规范工艺与规范我们常常在说工艺怎么样,制定某某工艺守则,企业有这个规范,那个规范,我们做技术的也常说到技术规范,可见工艺和规范对我们企业日常的设计和生产所起的作用有多大,那么,我们到底对工艺和规范了解知道多少呢,我们知道具体的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么,他们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那些方面,如何起作用,作用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主要想把这个基础性的概念作一格详实的了解以及在工作的结合。
我们首先来了解到底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
首先说一下工艺工艺的理解个人不尽相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就企业而言理解为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与过程及控制细节,工艺是产品加工流程,是用来指导产品加工成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是确定一种,是要根据实际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所定出最合理的一种。
使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产品。
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技术等工艺就是在生产中总结出的最好的最佳的最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生产的艺术。
而现代工艺学是一门工业科学。
尤其在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方面发挥作用。
工艺学是在解决现实难点及问题过程中,在新产品和新加工工艺的开发研制过程中,在现有技术发生重大转变过程中所使用的一门实用的科学知识。
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内众多企业根本没有工艺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只要工人能做出来就说明工艺没有问题了,生产过程出了问题就是有经验的去解决,正是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工艺人员应该像工人一样从基层做起,要好好学习工人的经验,更有人认为工艺就是一些低层次的技术人员做的事。
事实是企业和工作人员对工艺的狭隘的片面的认知,也导致了愿意从事工艺的才也不断减少,而实际上工艺上小至对一个产品的质量,大至一个企业的竟争力,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真正做好工艺,可远比一套产品图纸价值大得多了。
其实我们把工艺两个字拆开,单看一个“艺”字,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不是一些美好的东西,理解工艺解释为“制造之道”比较贴切。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一、加料:1、采用专用夹具吊夹电解铜运送到炉盖上烘烤备加,不允打开小门烘烤干的电解板,除用到有水份的原料,允许打开小门插入炉内烘烤,但不允许插进木碳层,更不允许插进铜液烘烤。
两种做法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存在。
2、根据液面指示线加料,加料范围控制在:上不超过上指示线,下不低于下指示线。
超过上线会发生液面过高,铜液烧毁结晶器,导致水进入炉内引发意外爆炸事故;低于下线会使铜液跟不上引速要求,引起铜杆内部结晶疏松达不到质量要求。
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液位自动跟踪器是否灵活可靠。
3、加料时一律右手抓行车开关,左手扶住电解铜向下插放,放松后立即弯腰握住夹具上的拉绊,向上提起夹具返回夹起电解铜备烤。
4、加料时一定要均匀,绝不能因加料而引起液面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引杆疏松或木碳及鳞片被引进铜杆内。
5、加料后电解板开始熔化下沉,当下沉到板材上端发红时,应立即用木棍把铜板压进铜液,并把木碳划过把中间液面盖好,防止进氧发生意外。
(其间不允许任何人改动液位指示线)二、木碳、鳞片除氧复盖:6、熔化仓(加料仓)和净化仓(中仓)一律用木碳复盖,保温仓用鳞片复盖,这样对操作方便。
所用材料必须绝对干燥。
7、上班时一律先准备好木碳备用,选取木碳时一定要倒下来分捡,捡去木碳中碳屑部分和铁钉,挑块子木碳装袋运上炉台备用。
8、干木碳允许直接投炉,但必须加在红木碳上面,待烧五分钟以上方可翻动木碳,以防冷木碳直接接触铜液引起铜液溅出伤人。
湿木碳一律装桶烧烤去除水份后方可进炉使用。
严禁湿木碳和湿度高的树棍进炉使用,杜绝氢脆病的缺陷发生。
9、净化仓木碳每两小时翻一次,每班至少加一次木碳,出一次灰;熔化仓要做到勤翻木碳,每班加两次木碳,出两次灰(具体情况根据木碳质量来定)。
同时一定要出完灰加好木碳才可交班。
班中和交接班时熔化仓和净化仓绝不允许有死灰存在。
炉中木碳厚度一般控制在八——十二公分之间。
开启炉门时人一定要偏开站立,用钩子拉开小炉门,防止一氧化碳突然引爆伤人。
工艺规范
工艺与规范我们常常在说工艺怎么样,制定某某工艺守则,企业有这个规范,那个规范,我们做技术的也常说到技术规范,可见工艺和规范对我们企业日常的设计和生产所起的作用有多大,那么,我们到底对工艺和规范了解知道多少呢,我们知道具体的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么,他们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那些方面,如何起作用,作用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主要想把这个基础性的概念作一格详实的了解以及在工作的结合。
我们首先来了解到底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
首先说一下工艺工艺的理解个人不尽相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就企业而言理解为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与过程及控制细节,工艺是产品加工流程,是用来指导产品加工成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是确定一种,是要根据实际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所定出最合理的一种。
使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产品。
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技术等工艺就是在生产中总结出的最好的最佳的最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生产的艺术。
而现代工艺学是一门工业科学。
尤其在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方面发挥作用。
工艺学是在解决现实难点及问题过程中,在新产品和新加工工艺的开发研制过程中,在现有技术发生重大转变过程中所使用的一门实用的科学知识。
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内众多企业根本没有工艺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只要工人能做出来就说明工艺没有问题了,生产过程出了问题就是有经验的去解决,正是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工艺人员应该像工人一样从基层做起,要好好学习工人的经验,更有人认为工艺就是一些低层次的技术人员做的事。
事实是企业和工作人员对工艺的狭隘的片面的认知,也导致了愿意从事工艺的才也不断减少,而实际上工艺上小至对一个产品的质量,大至一个企业的竟争力,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真正做好工艺,可远比一套产品图纸价值大得多了。
其实我们把工艺两个字拆开,单看一个“艺”字,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不是一些美好的东西,理解工艺解释为“制造之道”比较贴切。
通用工艺守则
通用工艺守则1. 工艺纪律1.1 工艺纪律的内容: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并做到:1.1.1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先标记移植后加工,转工序首先确认标记。
1.1.2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不合格零件不流转,不合格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成品不入库,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1.1.3认真做好受压元件、关键元件和产品试板流转的自检、互检和专检的记录,记录包括:标记、焊工、控伤、检验印记和在流转卡上签名和日期。
1.1.4坚持审核点(R)、停止点(H)无见证确认不进行转工序。
1.1.5遵守设计、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缝返修、不合格品等处置的审批程序。
1.1.6搞好文明生产,防止锈蚀、磕碰、划伤工件表面,保护好密封面,清除焊接飞溅物,不强行组装。
1.2 工艺文件的监督检查1.2.1工艺纪律归口技术部,质控部监督执行,各部门相互配合,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处理和考核。
1.2.2各责任责任人、工艺员、质检员和生产主管人员都有权督促操作者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
1.2.3生产班组长、检验员应督促工人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要求制造的零部件在未处理前有权拒绝检验,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并通知车间处理,向质控部汇报,按规定作出处罚。
2. 领料划线2.1 领料2.1.1凭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及检验卡领料,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并在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上记录材料品种、规格、材料标记。
2.1.2检验员应检查材质标识(钢印或油漆)清晰、无误,并复检材料表面质量,尺寸规格合格,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签字确认后,方可投料划线。
2.1.3复检表面质量及规格的要求如下:a)双面锈蚀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6%且不大于0.25mm;b)表面机械损伤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c)非加工板材厚度的允许负偏差C1按表1:表12.2 表面清理及划线位置操作者在划线前应清除附着于材料表面的污物及杂物、锈蚀夹层,并将材料放置在方便操作及能准确划线的位置。
上引法工艺
摘要:上引法工频炉本来没有精炼程序,不能冶炼废铜线、废品店回收来的原料紫杂铜。
但通过试验,改进操作方法和工艺,实现了上引法工频炉也能溶炼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铜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论述详尽,便于操作。
值得推广。
主题词:上引法废铜溶炼方法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在国内首先开发研制的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新工艺,具有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单位能耗低,生产品种及规格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没有三废污染,投资少等特点,是铜导体及铜材加工的理想工艺。
然而,上引法铜杆生产过程中没有精炼工序,为了保证铜杆的质量。
我厂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线,都运到外厂去加工,每吨废线的加工费运费除外还要1000 元,每年要为此多支出近百多万元。
溶炼废铜线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厂试验利用上引法工频炉自己溶炼废铜线,并对外实行加工。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方法如下:1. 选择原材料。
我厂为了保证溶炼废铜线的质量,对所有的废铜线进行了选择。
我厂是一个漆包线生产厂家,主要废线是拉线和漆包车间的废线,另外,我厂还从各废品店,收购一些废紫杂铜,收购的废紫杂铜里常常有一些黄铜,废塑料土块石头等混杂在里面,所以,必须进行适当地清除。
再进行打捆,每捆10 公斤左右。
2. 选择冶炼用的活松。
活松一般采用刚伐下来的松树,长短大小要有利于操作。
我厂采用的是厂内间伐的松树,长 2 米,直径在 5 厘米左右。
弯曲度小于全长的2% 。
3. 把原有铜液从上引法工频炉里引杆至最低位置,我厂工频炉容量在6-7 吨之间,加废料时只留2.4 吨左右在炉子中,留下足够的空间来,以便存贮熔炼的废铜线液。
开始按正常生产加料,铜液温度控制在1150 ± 5 ° C ,铜液上的木炭覆盖厚度控制在100-150mm ,冷却水进水温度控制在:热天控制在26-30 ° C ,冷天控制在21-25 ° C ,进出水温差8 ° C 左右,供水压力0.18-2.2Mpa 。
熔铜上引法作业指导书
4.5定期检查炉壳温度,规定如下:
感应器部分≦220℃ 炉腔部分≦160℃
5、引杆
5.1结晶器准备
5.1.1 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月的结晶器,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0.5—0.6Mpa,保持15分钟不漏水。
5.1.2 装配石墨模
3.1.2.3电解铜表面5mm以上的圆头密集结粒面积不得大于单面面积的10%(允许修正)。
3.1.2.4电解铜致密不脆,受到碰撞时,不得有距边缘三分之一以上的板面断裂现象。
3.2木炭
用优质木炭:含水量为0.5—1%,木炭粒度为30—70mm,不允许含有硫﹑铁及末烧透的木炭。
3.3石墨磷片
天然磷片石墨,型号:3299,即:32目含量99%。
5.4.2经常测量铜杆温度,铜杆表面温度不大于150℃。
5.4.3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监测冷却水温度,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6、收线
6.1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框内。
6.2经常注意限位装置工作情况,在限位装置失灵情况下,临时利用收线机上的操作按钮进行人工操作,并及时排除故障。
5.3.1结晶器就位,插入铜液,接上后半节引棒,压紧牵引轮,开始引杆。
5.3.2 调节冷却水量,使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15℃左右。
5.3.3 铜杆引出后,将引棒分节卸下,并通过导轮进入收线系统。
5.4引杆日常操作
5.4.1Φ17mm铜杆牵引速度500-700mm/min,节距3.0mm;Φ8mm铜杆牵引速度1800-2400mm/min,节距4.0mm。
4、熔化炉、保温炉的操作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背景上引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尤其是在进行网络安全测试和渗透测试时更为常用。
但是,由于上引法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目标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害,因此,在使用上引法时需要注意安全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安全,现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上引法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从而减少使用上引法时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操作规程1. 环境准备在使用上引法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使用上引法的环境。
为保证安全性,建议将环境设置在安全的网络中,如局域网或者虚拟机中。
同时,还需准备好必要的工具软件,如SocksCap等。
2. 确定目标在使用上引法之前,需要明确自己所需要检测的目标,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
只有明确了所要检测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使用上引法的时机和方式,从而提高安全效果。
3. 分析网络环境在进行上引法操作之前,需要先对目标的网络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
通过分析目标的网络环境,可以更好地把握使用上引法的时机和方式,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高操作的效率。
4. 工具使用在进行上引法操作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工具软件支持,如SocksCap 等。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以免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隐患和风险。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程序控制:在使用上引法时,需要通过程序控制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需要掌握相应的控制方法,并设置合理的控制参数,以免数据流量过大导致目标系统瘫痪。
2.检测防护:在进行上引法操作时,需要防范目标系统的检测和防护机制。
需要通过合理的代理方式、端口变化等手段来规避目标系统的检测和防护,并且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技术手段,以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和防护手段。
3.信息安全:在使用上引法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需要采取合理的加密和解密手段,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泄漏。
上引规程
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机组工艺守则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保温炉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各工序及其工艺守则工序工艺守则原料要求1. 电解铜: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Cu+Ag不少于99.95%。
2.铜米:不含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杂质。
3. 回炉杆(丝):必须为本机组生产的废杆(丝),以机械打包形式加入。
4. 木炭:含水量:0.5-1%。
不含硫、铁。
煅烧应充分。
粒度:30-70mm。
分选方法:①将木炭倒入木炭分选桶内利用强磁对木炭进行吸附,剔除强磁上面吸附的杂质。
②用铁叉对木炭进行分选,将分选好了木炭装入烘烤箱内。
③在木炭进入炉台之前,再次用强磁对木炭进行吸附,在确保木炭内无其他异物后,方可将木炭加入炉内。
加料1.在加料前,须将合格的电解铜或回炉料在炉盖上预热十分钟,以除去原料表面的水分,电解铜表面绿色附着物应用砂纸清除。
2.加料时,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并密切注意铜液温度变化。
3.按生产要求,适当加入铜米和回炉料,若用回炉料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10%~30%,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4.加料频率以确保铜液液面高度为准,加料时间间隔一致。
少加勤加减少铜液温度的变化。
以加料控制温度,以牵引速度控制液位高度,使加料量与出杆量保持平衡。
熔化炉1.熔化炉铜液表面用烘烤过的木炭覆盖,厚度为80mm~100mm。
炭灰应及时清除。
清灰时,注意扒开未烧枯的木炭,用勺子或铲子将炭灰清除。
将原来的熟炭盖上,再加新炭,避免新炭直接接触铜液或铜液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
2.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
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工艺技术)工艺规范
工艺与规范我们常常在说工艺怎么样,制定某某工艺守则,企业有这个规范,那个规范,我们做技术的也常说到技术规范,可见工艺和规范对我们企业日常的设计和生产所起的作用有多大,那么,我们到底对工艺和规范了解知道多少呢,我们知道具体的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么,他们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那些方面,如何起作用,作用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主要想把这个基础性的概念作一格详实的了解以及在工作的结合。
我们首先来了解到底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规范。
首先说一下工艺工艺的理解个人不尽相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就企业而言理解为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与过程及控制细节,工艺是产品加工流程,是用来指导产品加工成型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不是确定一种, 是要根据实际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所定出最合理的一种。
使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产品。
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技术等工艺就是在生产中总结出的最好的最佳的最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生产的艺术。
而现代工艺学是一门工业科学。
尤其在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方面发挥作用。
工艺学是在解决现实难点及问题过程中,在新产品和新加工工艺的开发研制过程中,在现有技术发生重大转变过程中所使用的一门实用的科学知识。
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内众多企业根本没有工艺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只要工人能做出来就说明工艺没有问题了,生产过程出了问题就是有经验的去解决,正是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工艺人员应该像工人一样从基层做起,要好好学习工人的经验,更有人认为工艺就是一些低层次的技术人员做的事。
事实是企业和工作人员对工艺的狭隘的片面的认知,也导致了愿意从事工艺的才也不断减少,而实际上工艺上小至对一个产品的质量,大至一个企业的竟争力,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真正做好工艺,可远比一套产品图纸价值大得多了。
其实我们把工艺两个字拆开,单看一个“艺”字,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不是一些美好的东西,理解工艺解释为“制造之道”比较贴切。
引上法工艺流程
引上法工艺流程咱先说说引上法是干啥的吧。
简单来讲,它就是一种能把东西给弄出来的法子。
就好比从一个地方把东西给拉出来,拉到另一个地方去,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拉的哦。
那引上法的流程开始啦。
第一个阶段,得有个源头。
这个源头呢,就像是宝藏的起始点。
比如说在生产玻璃的时候,那熔炉里熔化得好好的玻璃液就是这个源头啦。
那玻璃液在熔炉里咕噜咕噜的,就等着被引出来呢。
接下来,就到了引出的环节。
这就像是从源头牵出一条线一样。
有专门的设备,就像小钩子似的,小心翼翼地伸进那玻璃液里。
然后呢,轻轻往上一提,玻璃液就跟着往上走啦。
这个过程得特别小心,就像哄小宝宝睡觉一样,动作大了就不行。
再往后呀,在往上引的过程中,还得让它定型呢。
这就像是给一个软乎乎的面团捏出形状一样。
通过一些特殊的装置,比如说冷却风呀,让玻璃在往上走的时候慢慢变硬,变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这时候的玻璃就像是一个听话的小娃娃,按照我们的想法一点点改变自己。
在这个过程里呀,还得有人时刻盯着呢。
就像守护自己的小宝贝一样,工人师傅们的眼睛可不能离开。
他们得看看玻璃的形状是不是正,有没有什么裂缝之类的。
要是发现有问题,就得赶紧调整。
这就像是看到宝宝脸上脏了,立马给擦干净一样。
等玻璃引到了合适的长度,就到了最后的切断环节啦。
这个时候就像是给一根长长的面条切断一样,不过可不能切得歪歪扭扭的。
要用专门的工具,一下子就把玻璃切断,然后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玻璃制品啦。
引上法这个工艺流程啊,虽然看起来步骤不是特别复杂,但是每一步都得特别用心。
就像我们做饭一样,少放一点盐,味道可能就不对了。
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工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呢。
从开始的源头准备,到中间的引出、定型,再到最后的切断,这一整套流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每个舞者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好作用,这样才能跳出一场完美的舞蹈,才能生产出合格又漂亮的产品呢。
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工艺管理规定
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工艺管理规定1.目的作用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用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作业,是科学管理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2.1工艺技术文件由技术研发部统一编制、审核及发布实施.2.2生产作业部负责对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贯彻执行,并负责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工作和对实施单位的督查考核.3.产品设计时对工艺性要求的规定3.1零件的结构形状应合理便于加工.3.2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产品功能要求,且经济合理。
3.3零件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在加工时基准的选择3.4材料的选择应合适、经济。
3.5产品的装配、拆卸应方便,具有维修方便的特点3.6零件在设计时应考虑到能利用现有设备、检测工具等方面条件.3.7质量特性值应能便于测量和判别。
3.8产品的结构和零件应尽量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4.产品技术标准管理规定4.1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4.1.1制定产品标准要做到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4.1.2对同类产品,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
4.1.3要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4.1.4内控标准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4.1.5产品标准每隔2--3年审核一次,并根据市场情况作适当修订。
4.1.6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及公司内部中间产品,都有必要制订质量检验标准4.2标准的分级、审批和颁布4.2.1标准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制订时一律以国家标准为准,其他标准不得与其相抵触,并且要满足用户要求。
4.2.2公司所采用的企业内控标准由技术部负责起草,经分管工艺副总审核后,送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
4.2.3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由技术部负责,修改前必须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修改后经分管工艺副总经理审核,再送总经理批准颁布实施,同时废除旧标准。
4.3标准的贯彻4.3.1标准一经发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或降低标准,否则引起质量事故将按质量管理中有关条款执行。
热处理工艺编制的步骤
热处理工艺编制的步骤热处理工艺编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工艺性评价:参与设计中的工艺性论证,研究材料的选用,制定工艺路线,确定技术要求。
第二编制热处理工艺方案:根据技术条件编制工艺方案,设计工装夹具,确定质量检测规程,并进行试验验证,完成工艺会签、与审批。
一、零件热处理工艺性评价:1)质量保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范围、职责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二,要了解热处理内部的管理模式。
2)工艺性评价: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但是能否完成制造过程,其工艺性如何,这是产品工艺评价的事情,是热处理专业人员和冷加工设计师相互配合完成的。
在工艺评价中,热处理工艺人员可以了解零件的服役条件,确认热处理技术条件是否合理,设计结构是否适用于热处理,以及热处理之前的加工余量是否合理等。
(1)零件选用材料是否合理,热处理技术条件与热处理工艺是否适应,选用国外的材料时,应该采用国外的原始牌号,不能采用相当于国内牌号的代号书写。
(2)材料的原始化学成分以、冶金质量以及供货状态是否突出要求。
(3)材料的预处理工序以及次数是否足够,并能满足为最终热处理工艺提供了组织准备,避免重复热处理工序,和原材料的供货状态结合起来考虑,尽量简化热处理的工序,但是不能省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
(4)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是否合理,了解热处理工序的作用,确认热处理工序所在的位置是否恰当,热处理时的半成品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尖角、毛刺、盲孔、薄壁、厚薄相差悬殊、零件的对称性等结构,这些结构给热处理带来困难,应该尽量避免。
对于焊接中空的密封件的应该在密闭体上开出冷热时排放气体的出气工艺孔,防止加热爆破或冷却变形。
(5)是否使用代用材料:当需要采用代用材料时,代用材料的选用原则应该遵循高一级材料来代用低级材料,而不是使用低级材料替代高级材料。
(6)与热处理关系密切的铸锻焊工序是否为热处理提供了合格的组织,铸锻焊工序不仅仅是提供了形状条件,还要控制去工序中的材料组织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资料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机组工艺守则--------------------------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腔)、中间炉(腔)、保温炉(腔)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气源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原材料、辅助材料技术要求1.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对标准阴极铜技术要求:由于上引法设备只进行熔化和铸造,因而不能对铜进行精炼,为了保证光亮无氧铜杆的质量,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Cu+Ag不少于99.95。
2)对光亮废电线电缆、铜米的技术要求:(1)必须光亮,不能有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其它杂质。
(2)光亮废电线电缆必须打包压成块。
2.对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1 ) 木炭:作熔化炉或保温炉的液面覆盖之用,要求用优质白木炭(称钢炭、犁炭)其技术要求如下:含水量:0.5~1%其它挥发物:≤5% ,不允许含硫、铁以及未锻烧过的木块木炭粒度:30~70mm。
2 ) 石墨鳞片:作保温炉液面覆盖用。
型号:3299粒度要求:32目质量要求:天然石墨鳞片3.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冷却水的水质须符合中国国标GB1576-2001工业锅炉用水标准。
悬浮物:mg/L≤5总硬度:mmol/L〞≤0.03PH (25℃) :≥7三、连体炉、组合炉的操作1.熔化炉的操作1)炉料为合格电解铜及干净、无油腻的本机组生产的回炉铜杆(丝)。
(回炉铜杆、丝须经机械打包压块,块重30kg左右)2)将合格的电解铜及回炉铜杆(丝)置炉盖上预热10分钟左右,以去除表面水份,电解铜表面绿色附着物应用铁刷清除。
3)加料时,打开炉盖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完全熔化后关闭炉盖,并密切注意大屏幕显示器上的铜液温度变化。
4)加入电解铜,若用回炉料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10%~30%,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5)加料频率以确保铜液液面高度为准,加料时间间隔一致。
少加勤加减少铜液温度的变化。
以加料控制温度,以牵引速度控制液位高度,使加料量与出杆量保持平衡。
6)熔化炉铜液表面用烘烤过的木炭覆盖,厚度为80mm~100mm。
炭灰应及时清除。
清灰时,注意扒开未烧枯的木炭,用勺子或铲子将炭灰清除。
将原来的熟炭盖上,再加新炭,避免新炭直接接触铜液或铜液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
〔清灰时间为:每八小时一班制的每班清灰一次;每十二小时一班制的每六小时清灰一次。
用回炉铜杆丝的每四小时清灰一次。
如炉内已没有大于30mm的熟炭时应做到先加炭后清灰。
应避免木炭小于20mm加入炉中。
〕7)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
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1)涂料配方石墨粉:25%~30%水玻璃:5%水:适量(2)涂刷方法当选用工具预热到150~200℃时将涂料涂刷或喷涂于用工具上,然后放于炉口烘干。
2.保温炉的操作1)保温炉引杆腔铜液温度控制在:使用进口电解铜(智利、日本、秘鲁、菲律宾)1160~1165℃国产电解铜(贵冶、云冶、上冶、哈冶)1150~1155℃国产电解铜(富春江、大冶、金冶)1145~1150℃回炉铜杆丝1140~1145℃2)保温炉引杆腔铜液表面用磷片石墨覆盖或用木炭覆盖,用磷片石墨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为80~100mm,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为60~80mm。
生产φ8铜杆以木炭为宜,木炭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为150mm 左右,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为60~80mm。
3)保温炉引杆腔需定期清灰,并检查磷片石墨覆盖情况,表面层发红应及时添加,有块状物,及时清除。
发现木炭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低于150mm左右,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低于60~80mm应及时添加木炭〔约6小时〕,每班清灰一次:每2~4小时搅拌一次。
具体要求参照三、1.6)条及三、1.7)条。
4)组合炉过渡腔(中间一腔)铜液表面应覆盖木炭,厚度为150mm,并每班清灰一次,每2~4小时搅拌一次。
5)保温炉、过渡腔每隔2-4小时用木棒把木炭上下搅拌一次。
3.定期检查炉子电压、电流及铜液温度。
每隔壹小时记录一次,换档时随时记录。
4.定时检查感应线圈及水套的出水温度,最高温度不大于60℃,每隔壹小时记录一次。
5.定期检查炉壳温度,规定如下:感应器部分<220℃炉腔部分<160℃6.在炉台上,始终要避免风扇直接对炉口吹拂。
四、铸杆1.结晶器准备1)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个月的结晶器,应进行检查,内管是否变形,密封圈是否已老化,污垢是否已清除,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1Mpa保持20分钟不漏水。
1.8~2MPa保持10分钟,允许有轻微渗水。
2)准备装配石墨模时,应把结晶器内螺纹用标准丝锥,对丝牙回一遍,清除垃圾,把检验合格的石墨模,旋入结晶器,端面到位。
3)结晶器头部包上8mm厚硅酸铝纤维毯或隔热套,用玻璃纤维带扎紧,端面垫上一层硅酸铝纤维毯圈,然后装保护套,在石墨模与保护套的缝隙用填料或石棉线填实,以防铜液渗入。
填料配方:耐火粘土95%+水玻璃3%,并和成团。
4)结晶器上口装上石棉盘根,并用装有引锭头的前半节引棒通过,拧紧压套,引锭头端面距石墨模端面5~10mm。
5)结晶器进出水管接上,通少量冷却水,检查管路系统是否畅通,然后放在炉口上预热30分钟以上,即可安装使用。
2.连铸机准备1)调整液位跟踪系统的位置,保证结晶器安装后石墨模插入液面的深度。
操作时确认铜液液面离保护套上沿距离为30~40mm。
2)液位跟踪:新炉子使用一个月后,必须将连铸机自动升降功能拆除改为根据浮子杆指示进行手动操作。
3)热电偶插入前,置于炉盖上烘烤30分钟,正确接补偿导线后,按装于固定架上,调整中心位置后,放入炉腔,停留在覆盖层上面,待温度显示器指示750~800℃左右时,热电偶可进入铜液,其插入深度与石墨模头部同一水平面。
热电偶周围覆盖层必须严密。
3.引杆操作程序1)结晶器就位,插入铜液,接上后半节引棒,打开气压开关,压紧牵引轮,开始引杆。
2)调节冷却水量,保证φ8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6℃~8℃。
保证φ12.5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8℃~12℃。
保证φ17~20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12℃~15℃。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进出水温差应作适当调整。
3)铜杆引出后,将引棒分节拆下,并通过导轮进入收线系统。
4.铸杆日常操作1)铜杆牵引速度:φ8mm铜杆:引速以1600~28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2400~28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1600~2400mm/min。
φ12.5mm铜杆:引速以600~13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1000~13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600~1000mm/min。
φ17mm铜杆:引速以400~8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500~8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400~700mm/min。
φ20mm铜杆:引速以300~6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400~5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300~400mm/min。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引速应作适当调整。
2)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观察结晶器、水套、线圈的进出水温度,及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3)浮子要经常检查,随时调整。
五、收线1.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通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盘内。
2.铜杆进入收线盘后,由于各铜杆之间有温度差异会产生弯曲,为保持排线整齐,可用木板轻轻拍齐。
3.经常注意限位装置工作情况,在限位装置失灵情况下,临时利用收线机上的操作按钮进行人工操作,并及时排除故障。
4.收线盘装满后,吊出铜杆,挂上产品跟踪卡,标明日期、炉次、生产班组、重量等项。
六、冷却水系统控制1.冷却水系统供水:φ8mm结晶器水压为0.25~0.35Mpa,2.φ12.5~20mm结晶器水压为0.20~0.25Mpa,水套、线圈为0.18~0.22MPa。
3.回水池水温用冷却塔调整,进水温度控制在30~35℃。
4.当停电或水泵发生故障,应在一分钟内打开备用水阀门,以保证结晶器及水套和线圈的冷却水不间断。
七、气源系统控制调整各工作点的气压:1.泵站的气压控制在0.40~0.60MPa。
2.连铸机引杆压轮气缸的气压控制在0.20~0.25MPa。
3.收线机牵引压轮气缸的气压控制在0.25~0.30MPa。
4.收线机转盘动力汽缸的气压控制在0.30~0.35MPa。
八、安全生产1.操作者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打开炉盖后不要太靠近炉口,以防一氧化碳气体燃烧时火焰伤人(每次待一氧化碳气体燃烧过后再上去操作)。
3.每班应经常检查机组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
4.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水爆炸造成事故。
5.结晶器安装和取下时,注意防止冷却水进入炉内。
6.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九、铜杆性能1.用标准阴极铜生产的铸杆:1)密度:~8.9kg/dm32)伸长率:≥35%3)抗拉强度:≥170N/mm24)软态电阻率:≤0.01724Ω·mm2/m (加工至φ3mm或φ2.6mm测试) 5)含氧量:≤10PPM2.用光亮废电线电缆、铜米作原料:1)铜杆性能好坏,由原料的好坏所决定。
2)电阻率不保证。
3)能满足拉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