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原论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们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人伦关系、仁爱和治理,道家则注重自然、无为而治和追求长生不老。
尽管有一些差异,但儒家和道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儒道互补可以从思想上体现。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止于至善。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注重自然和非人为的力量。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提供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全面思考。
儒家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塑造良好的人伦关系,而道家则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两个思想流派的互补,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完整和丰富。
儒道互补可以在社会治理中得到体现。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强调道德的约束和秩序的维护。
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单纯的儒家思想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思想可以提供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而是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需要有一种平衡的态度,既要保持秩序,又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差异。
儒道互补的思想可以在社会治理中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适应性。
儒道互补可以在生活方式和个人修养中得到体现。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培养德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的儒家思想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思想可以为人们提供求变与养生的方法。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宇宙的变化,强调平衡和和谐。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挑战。
儒道互补可以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体系,其中既有儒家的伦理思想,也有道家的自然观念。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鲜活和富有活力。
在当代社会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可以为人们提供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的指引,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第二章 儒道互补格局
4.理学的分化——陆、王心学 心学由陆九渊开创,经明代王阳明发展而成为理论完备的哲学 体系。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张、王(廷相)气学鼎足而 三,共同构成宋明理学的三个重要流派。 (1)“心即理”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象山先生全 (2)在认识论上,他就得出“致知不假外求”的结论, 把人对外物的认识归结到“尽心”、“发明本心”上。 (3)“存心”、“去欲”
王守仁的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
(1)天地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作用的结果,一切都是从 “心”流淌出来的。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上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学”。(
“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传习录》上)
(2)把“心即理”引申为“良知”说,使“致良知”成为心学的哲 体。所谓“良知”,就是指人人先天就具有的“不待学而有,不待虑 而得”的本性。 (3)“知行合一”
二程著作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
(1)“理”(或“天理”)是万物的本体,理或天理,不生不灭, 无所不在,不仅是自然界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一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2)承了张载“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提法,认为“人生气 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 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3)在修养方法上,倡导“居敬说”。 居敬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一种方法,其要在“主一”。 “主”指心不二用,不为外物所诱。
B、圣人模仿太极“立人极”,人极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之儒道互补的系统观
中国古代系统观中的几种关系:
⒊ “君臣”关系(“主导关系”、“伺服”) 主导元素与被主导元素之间的关系应 是协调关系,而不是压制关系,这是关乎系 统存亡的关键。 ⒋ 胜复关系(“平衡关系”) 胜复关系是系统内自体的调节机制,它的功 能是利用反面因素的牵制取得系统内部的平 衡。
⑴ 外控制系统的控 制作用。
目的:儒为主。 内容:人为主。成圣之道。
来自系统外部的 力量,对系统内的 “元害”进行压制 或帮助较弱的一方 恢复力量,以帮助 系统回复到原来的 秩序中。
⑵ 系统内自体的调 节机制发挥作用。
即被压制的一 方在积聚力量后, 对“元害”进行反 制,这种力量叫做 “复气”。
(三)中国系统观的特点
其一、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 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
(一)什么是系统。 相类或相异的事物按一 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 组成具有相互补充、相 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整 体组织。 阴阳观与五行观
(二)中国古代系统观中的几种关系:
⒈ 循环关系 五行互为循环,每个元 素(“行”)都是其他 元素的始或终。 ⒉ 克谐关系 相生相克,即五行互相 依存,互相补充,互相 克制。
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故仁義務於理偽,
非養真之術;廉讓生於爭奪,非自然之所出也。(難自然好學論)
郭象:名教即自然
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莊子注·逍 遙遊) 夫聖人雖在廟常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莊子注· 逍遙遊) 庖人屍祝,各安其所司;鳥獸萬物,各足於所受;帝堯許由, 各靜其所遇,此乃天下之至實也。(莊子注·逍遙遊) 臣妾之才而不安臣妾之任,則失矣。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內 外,乃天理自然,豈真人之所為!(莊子注·齊物論) 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馬乎?服牛乘馬,可不穿落之乎?牛 馬不辭穿絡者,天命之固當也。苟當乎天命,則雖寄之人事, 而本在乎天也。(莊子注·秋水)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互补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互补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其中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会、有为、人的责任,而道家思想讲的是天、自然、无为、人的解放。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一社会一自然,一有为一无为,一责任一解放,既对立又互补,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处世精神,汇成东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一、人和社会与天和自然对于人和社会,儒家思想讲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而道家思想讲的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和自然。
儒家思想的讲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张恢复到周,孟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
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
正如《老子》一书中,主要篇幅还是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有的还是直接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
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政治与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指导。
因而,道家对此的关注热情与儒家是不相上下的。
同时,道家成为儒家学说的互补。
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但仍然对宇宙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解释,而且相信人间各种道德礼节都源于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规律,而人则通过践行这些道德礼节来达到天人合一。
二、有为与无为儒家的思想是“有”,道家思想则是“无”。
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儒家思想讲的是入世的有为而治,而道家讲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世。
但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差别之处主要是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
一个“时”是治世,一个则是乱世。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和道,因为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深远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价值观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道家思想则以“道”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自然“等概念。
两种思想各有千秋,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影响力,且互相补充,互不排斥。
笔者在这里将从两种思想的核心概念、价值观、历史渊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等四个方面来谈谈儒道互补的关系。
一、儒道思想的核心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其核心思想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优先考虑。
儒家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尊重先祖和长辈,注重人的性格修养和公德心。
儒家强调理性思维和实际行动,推崇奋斗、努力工作、诚实达成目标。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其核心思想是自然和谐、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类社会需要服从自然规律,需要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和宁静。
道家的思想注重寻求内心的平衡、对沉迷物质的理性思考,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通过修行来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
二、儒道思想的价值观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其中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代表了一种人文关怀和道德标准;“义”代表了一种责任和义务意识;“礼”代表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优先考虑;“智”代表了一种理性思维和实际行动、宏观把握事物的能力;“信”代表了一种诚信、真实和忠诚的态度。
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注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道家思想的价值观强调自然和平、无拘无束,自由放任,乐观自信。
三、儒道思想的历史渊源儒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儒家学派主要是对易经的研究和解读,他们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性,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观念。
而道家则起源于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其主要的创造者是老子和庄子,他们提倡自由、无拘无束、自然和谐,反对权力和任何形式的限制。
不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哲学分析论文
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哲学分析论文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哲学分析论文【摘要】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文章支持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互补的前提,而且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
同时将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关键词】内容互补;内在统一;哲学主体前言当我们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资料,就有必要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对此问题,一般有三种看法:儒家主体说,道家主体说,儒道互补说。
其中第三种观点看似公允,认为儒道两家共同为中国哲学的主体。
但是一经分析,又分为两种,即外在互补说,此观点承认儒家道家各自是独立的派别,认为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性是互补的前提。
另外一种情况是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是根本的互补的前提,而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认为它们是内在的逻辑上的互补,儒家道家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
同时认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本文支持此观点,并试述其理由如下。
一、中国先民的天道观念作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源泉,给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提供了可能性天道观念在先秦诸子之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的天道观念、神道天道观念、以及在哲学意义上的天道观念。
在原始的天道观念中,中国先民以一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来面对世界,认为就如同人的背后有灵魂作为主宰一样,在世界的背后也有一个作为万物的最高主宰的天道。
神道天道观念,遮蔽了原始天道中的必然性,强化了人格神的意义,把天道主要理解为有意志的人格神。
神道天道观念的基本精神和意义就在于与天道相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只是特殊人物的特权。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家与道家是中国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儒家提倡仁爱、礼教和人文关怀,注重人类生活和社会治理,道家则更强调自我的修行和个人的自然状态。
儒道互补的思想早已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儒家思想追求人类利益,强调“君子修道,必先立志”,在社会关系中强调等级与秩序,主张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的秩序和和谐。
而道家思想则主张个体自我修行,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和谐,其代表人物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表达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哲学。
儒家和道家的优缺点之间存在很多互补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人类利益,强调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这在公有制下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如今各种社会和个体的权益问题上,儒家的理念也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间和影响力。
同时,道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修行,注重自我精神的独立和自我发展,这在当代物质和精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更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例如,儒家重视家庭的治理,道家则重视个人的修行。
在当代家庭主义盛行、家族式企业家族化等问题面前,儒家、道家互补的思想能够带来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相比较于父辈严肃会议定式的家庭治理,在道家思想中,可以在维持基本秩序的同时,给予个体创造空间,更好的发展自我技能和人际关系,从而更好的离开家庭成为独立的个体。
儒道互补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中每个方面之中,它显示了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哲学。
它们之间的互补不仅体现在个人和社会的方面,也在宗教和文化的层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两种思想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为后人探索其人性和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框架。
总之,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之间的互补关系,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儒道互补思想的倡导,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平衡个人和整个社会、如何在有序的制度和发展的过程之间达到良好的协调。
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接纳和运用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如何理解儒道互补举例说明
如何理解儒道互补举例说明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思想体系,其中儒家强调礼义道德,强调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而道家则强调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神秘和无为而治。
二者在理论上存在差异,但也有很多互补之处。
一、儒家注重外在规范,而道家则注重内在修养。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儒家道德体系中,人应遵守规范,在社会中维持和谐秩序。
如果一个人在外在规范上做得好,那么他的生活将是安定的,但是缺乏内在的修养,就可能会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而迷失自我。
而在道家思想中,注重“内观”,通过精神意识的提升来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
如果内在世界没有得到清理和修整,就会给外在社会带来混乱。
因此,在内外两方面均需提升,互为支撑。
二、儒家关注伦理道德,道家注重自然和宇宙的本质。
两者可以相互启示。
儒家强调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家庭的责任和教育责任,这有利于维护公共道德秩序和地方的和谐。
而道家则关注宇宙和自然的本质。
道家认为自我和宇宙是相通的,这既是物理的也是精神的。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仅是一个人,而且也是一个全面的生命体。
这种协调的态度可以推广到社会层面,通过提高社会意识并对社会状况的总体评估,以协调和平衡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三、儒家倡导教育为先,而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
两者可相互补充。
在儒家思想中,知识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是提高文明程度和人类自由的工具。
而在道家思想中,人们应避免过度干预和过度干扰。
他们相信自然本身是有智慧和秩序的,而且自然本身会尽可能地协调和平衡。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赞成放弃僵化的思想和结构,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儒道融合中的一个重点是平衡挑战教育和无为而治之间的外观。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是建立在道家思想的本质上的,因为他们都认为,通过“自然法则”遵循内心本性的方式,修身养性最終体现在生活中。
儒道互补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这个思想主张通过互补在改进和发展整个文化。
在充分理解和应用中,人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思考和行为品质,提高自己和社会的和谐。
“儒道互补”原论1
“儒道互补”原论1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揭示“儒道互补”之义,认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庄子“避弃现实”“却并不否定生命”的态度,“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1] 53-54。
此后,“儒道互补”遂成为中国美学、文学以及哲学思想之研究者常常提起的话题。
如果撇开李泽厚先生关于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某种定性的论断而不加分析,那么所谓“儒道互补”便无疑揭示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曾一再呈现出来的某种特殊的思想景象,亦揭示出古代某些知识分子在其个人生活中曾一再呈现出来的生活实景,它能引起学术界广泛的讨论兴趣,便也是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何以能够互补?或者说其互补的根据何在?这一问题仍留有进一步究诘的充分余地。
本文的基本态度是,不将先秦的儒道两家视为“对立”的思想体系,但重视其“相异”;不将“互补”视为通常意义上的“相互补缺”,而强调其义理之共贯与圆融的可能性。
本文将基于儒道两家原有文献的征引与分析,来论述“儒道互补”在原理上的内在根据及其在个体经验生活中的现实根据。
一、“道”为万物之本是儒道两家的共有观念随着西周的解体,旧有的礼乐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存在亦随之解体,即所谓“周室既微,载籍残缺”[2] 1715,但解体、残缺并非消失,不过是以一种“散”的形式而存在,其不同的层面则为不同的思想学派所传承而已。
所以子贡曾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3] 192“文武之道未坠于地”而散存,又分别为“贤者”、“不贤者”在不同思想维度上所继承的实际情景,正为孔子“述而不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所以可能的基本文化背景,同时,它亦使“诸子出于王官”之说有了某种“事实上”的根据。
儒道互补全面版
儒道两家思想的异同:
政治理想
儒家:以“仁”爱精神协调人际关系, 以“礼”规范行为,从而维护
社 道家:“会邻稳国定相—望—,“鸡为犬政之以声德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无为而治
儒道思想比较
为人 处世
治国
“仁” “义”恢 见复 素自抱然朴本性
符合“礼 ” 君君臣臣 “父爱父人子”子 “仁政” “王道”
庄子: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
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
有也。”
——弃圣无盗
义利之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郑燮: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义利之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 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儒家思想适用于盛世及人生得意之时, 道家思想适用于乱世及人生遭遇坎坷之时; 儒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济世), 道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自保); 儒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道家关爱生命,关爱心灵; 儒家思想积极用世,激励人, 道家思想超然通达,安慰人。 道为体, 儒为用。
儒家(加法):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 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减法):强调的则是一种宁静和谐 与超越世俗的观念。穷则独善其身。
论中国思想儒道互补基本格局的形成3
论中国思想儒道互补基本格局的形成3三儒、道两家之所以能够从六家之中跃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各自建构了一套宇宙论,在思想的形式上超越了“人的意见”,使思想进入到“天人之辨”的以天道明人事的证明方式之中。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诸于思想是以“人的意见”彼此相见的,“意见”不具备普遍性,因此才有各是其是而彼此相非的争鸣发生。
孟子辟杨墨,庄子嘲笑儒墨聚讼,都是希望寻得一个更根本的依据,来克服“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而形成的是非对立。
从战国末期到汉代初年,学术批评大为盛行,例如荀子有《非十二子》,韩非有《显学》,还有《吕氏春秋·不二》和《淮南子·要略》,也都有评点各家短长以寻得一个普遍立场的企图。
但是在真正的“天下”尚未形成之时,各种学说在形式上都跳不出“人的意见”,都会表现为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立场差异和他们之间的见解冲突,这也就是庄子在《天下》篇所说的,在“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的情况下,“道术将为天下裂”。
分裂的现状伴随着不安于分裂的惶惑,这惶惑中也隐含着对学术一体的期盼,然而学术一体需要在天下一统的背景下克服不同人群之间的意见冲突,这就不是分裂的战国时代能够成就的事业了。
因此,当秦汉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为思想提供了一个“天下”的背景以后,思想也具有了克服分判的追求,这时,思想需要代表的是“全体”或“整体”,不能够再是“意见”,必须是普遍化了的“天意”或者“道理”,从前代表“部分”的“意见”必须转变成为代表“全体”的“天意”或者“道理”,才能确立起普遍的意义来。
儒、道两家在汉代建构的宇宙论就是他们呈明“天意”和“道理”的方式。
冯友兰先生指出:“盖中国早期之哲学家,皆多数注意于人事,故中国哲学中之宇宙论,亦至汉初始有较完整之规模。
”[2](P478)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至汉代才完整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同步的呼应。
宇宙论最基本的问题是宇宙的起源和统一性问题,而对宇宙统一性的思考,显然反映着秦汉时代统一帝国出现的现实,同时也在回应着统一帝国所需要的理论论证。
儒学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互补
儒学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互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学和道家思想一直是两大主要学派。
虽然这两种思想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历史上,儒学和道家思想的发展一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儒学和道家思想的发展与互补。
一、儒学的发展儒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他提出了“仁爱”、“中庸”等许多重要的思想。
在唐、宋、明、清等许多朝代的影响下,儒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一直是主流思想,被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下来。
二、道家思想的发展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它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领悟自然,顺应自然。
与儒学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道家思想更多的是关注人的自我修养和心灵的平静。
道家思想在历史上也得到了不少的发展,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儒道互补虽然儒学和道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在“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方面,儒学和道家思想的理念是相同的。
尤其是在宋代,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两种思想逐渐融合,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儒学和道家思想的互补也表现在了实践中。
比如,在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方面,两种思想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现代社会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四、结语总的来说,儒学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在中国古代,它们一直在历史进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两种思想的重要性和互补性。
我们应该把它们当成珍贵的文化财富,传承和发扬下去。
论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de)两股力量,儒家(de)精神和道家(de)智慧构成一种周延(de)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de)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de)内容和结构(de)概括,先秦(de)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de)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de)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就像李泽厚所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de)一条基本线索,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de)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de)两面.儒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de)是一种积极进取(de)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而道家强调(de)则是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de)观念;穷则独善其身.儒、道两家(de)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de)矛盾统一.从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de),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在“道不行”、“邦无道”(de)国家动荡衰亡(de)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de)士人们却往往游走于政治集团间权力斗争中,为统治阶级(de)利益服务着,这正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e)个人修养观.相对于儒家,道家就不再局限于自我(de)发展,而是上升到自然与人(de)层次,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中国古代(de)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他们一方面受儒家哲学(de)影响,有较强(de)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采取入世(de)积极(de)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老庄道家哲学(de)影响,必要时采取超然和通达(de)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de)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成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de)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de)转换.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de)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de)文化机制,就说后来(de)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魏晋玄学是儒道互补(de)新道家魏晋玄学被世人称为新道家,它(de)新在于他在道家(de)基础上不断接纳儒学,玄学家郭像主张用道家哲学提升精神境界,用儒家礼学治理社会.而宋明理学是儒道互补(de)新儒家,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与汉魏(de)儒学,并吸收道家哲学思想,使得宋明理学成为儒家哲学理论(de)高峰.纵观历史,中国许多优秀(de)知识分子往往儒道兼修,互补为用,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de)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就像苏轼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怡然自乐.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de)人生智慧,也将为现在和未来(de)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de)人生哲学.”。
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二、儒家与道家的互补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都是中国的本土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他们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在理想人格、思维模式和价值系统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道家与儒家长期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分子的两种主要的人生哲学信仰,是中国传统哲学多元构成成分中双方互补的主要两极,道家以个人精神的平静、自由为人生价值取向,以天然真朴的人性为人格理想;主张顺应自然,尚柔主静贵无;治国主张无为而治。
道家侧重自然主义,与儒家侧重的积极有为的人文主义同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处在两种不同境遇时安身立命的内心支柱与处世之道。
具体的不同为:一是理想人格的不同。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就是以仁义礼智为基础,以圣贤人格为目标,通过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
与儒家理想人格不同,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隐士,是一种自由人格,带有强烈的出世精神。
期望一个不完全脱离世又高于世的人生,使人生具有现实性和超脱性。
儒道两家不同的理想人格,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读书人。
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儒家圣贤人生之路,要么选择超然尘外、甘于寂寞、隐遁山林的道家隐士人生之路。
二是对人生的态度不同。
儒家所提倡的人生态度是刚健有为、积极奋进、自强不息。
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人,而且还影响到一般的民众,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道家的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与世无争、以柔克刚。
道家的柔弱思想作为对儒家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广泛地反映在封建社会的失意文人身上,成为一种人生态度。
三是价值观念不同。
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作为儒家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既有助于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更重要的在于使人增强主体意识。
道家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之上,认为天、地、人都是统一于“道”的自然物,因此,要破除一切文明,使人重回自然。
儒道两家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浅谈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最后一个便是儒道互补。
通俗的说,道家比儒家潇洒,儒家比道家实在。
这两大思想流派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分别代表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
但就是这种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中国文人和思想家的思想精髓。
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曾说:“我们大家都生就一半儒家主义,一半道家主义。
”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如此种种,皆可说明中国传统思想精髓之所在。
从内涵上说,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
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
儒道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
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
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试论李泽厚、萧萐父之“儒道互补”
试论李泽厚、萧萐父之“儒道互补”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开始提出儒道互补概念,并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华夏美学》中做了进一步的阐发,萧萐父也在《道家·隐者·思想异端》一文中对儒道互补思想有所论述。
目前,儒道互补已被认为是中国思想的一大特征,自其提出以来不断引发学者的聚焦和探讨,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相关探讨是极为必要的研究。
标签:儒道互补;李泽厚;萧萐父儒道互补系李泽厚先生(以下简称“李氏”)在其重要著作《美的历程》中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1]56,这种“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1]56。
自此,儒道互补便成为中国美学、文学以及哲学思想研究中经常提起的话题。
牟钟鉴、林秀茂在《论儒道互补》一文中对儒道互补做出了初步的概分和高度的重视,并称“它涉及整个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过程”,“需要长期进行研究”[2]。
如果我们撇开其评价是否有夸大之嫌不论,但就这一点可以看出“儒道互补”这一论题引起相关学者聚焦的事实则无可疑议。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末,萧萐父先生(以下简称“萧氏”)就在《传统·儒家·伦理异化》一文中对儒道互补进行了钩沉并指出几处“关节点”,如其谓“宋明道学正宗,可以说从理论内容上实现了较深层的儒道互补”[3]157等等。
本文主要基于萧先生对于“儒道互补”的简述以及李泽厚提出此论题之“实谓”,以期补充萧先生所谓“实际存在许多过渡形态和中介环节,未遑细论”[3]158,同时简评一下二者的儒道互补说。
一、儒道互补之可能与根据李氏在《美的历程》之“先秦理性精神”一节中首先提出和使用儒道互补这一标题,阐述了“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了它的对立和补充。
《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
04
道家思想解读
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即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 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 发展规律去发展。
不争之争
通过“无为”,达到“无 不为”的境界,以不争之 争的态度去处理世事,从 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内心平和
无为而治也强调内心的平 和,保持一颗平常心,不 被世事所扰,达到心灵的 宁静。
礼制规范与内心修养的内外兼修
儒家重视外在的礼制规范,道家注重内在的内心修养,两者结合形成了 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修养之道。
07
总结与展望
对《论语》十则及儒道互补的总结
儒道互补的哲学基础
《论语》中的十则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相互补充。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道 家则强调自然法则和内在修养。两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儒道互补哲学体系。
《论语》十则中儒道思想的融合与互补
01
人文关怀与自然观念的融合
儒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融合形成
了更全面的人文自然观念。
02 03
中庸之道与无为而治的互补
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而道家的无 为而治则主张顺应自然、不妄为,两者互补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 自由的平衡。
创新儒道互补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儒道互补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更 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儒道互补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为儒道互补的研究注入新 的活力和创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礼制规范
儒家重视礼制,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人们 应该遵守礼的规范。
《论语》十则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与儒家思想的互补
论道家、儒思想的优势互补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
儒家道家之所以得到2000多年的延续,是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
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
儒道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
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道德经》一书,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
其深邃的精神与博大的感染力,可以使每一位拜读它的人心神清爽、心旷神怡。
书中沿袭了周王室典籍中政治思想、上古时代我国原始的宗教意识,老子对这些思想意思的思考,这就构成了一个被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道德伦理。
但如今,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以及我们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30年前的那些“真”“善”“美”,似乎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渐渐的淡忘。
但如今,我们正在积极的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似乎有许多功课要补。
一、修身养性贵在意识贵在自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症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拜金主义者大都是“戚戚于富贵”的心态,却总是碌碌无为的结果,而我们在道德的修养上似乎有了欠缺。
平时良好的修养以及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在关键的时刻抓住时机。
贵在自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身治国,始于修身。
成长的道路需要自己开拓,年轻一代长久的生长在温室里,社会的狂风暴雨无情的摧残下,他们还能立足吗?自立,是成长乃至成熟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先自立才能有所作为。
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而不只是溺爱,让他们放手去飞,自强自立。
贵在自拒:“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当今的中国的社会被称为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我们只在危难的时候才会想起“临时抱佛脚”,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坚定的意志力和品质。
政府官员,面对“钱财”“女色”“名利”的诱惑和侵蚀,如何能够把持自己?这时,我们现在更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
(完整word版)浅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日期:2013年4月3日中文摘要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但它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一直以来对于儒道思想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独立地分析二者的意义与影响,本文侧重于探讨儒道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儒道互补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对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整理过程中把握儒道互补的精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并思考二者互补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儒道互补人文化成返朴归真现代意义ABSTRACTThe social thought of Confucian thought in two thousand years culture of authentic and dominance, is a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education, and moral; Taoism advocate natural,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of the social reality, hermit and romantic style, but i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all aspec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Lin yutang said: "both sides of the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s a Chinese soul." Has always been to Confucianism thought research tend to be more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both the meaning and eff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Taoist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y of complementary Confucianism is the value of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data sorting grasps the essence therapy-remainig complementary,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o understand, and think about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Keywords: complementary Confucianism humanity into art in modern meaning目录一、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比................................................5(一)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5(二)道家思想的基本特征...............................................5(三)儒道思想的对比...................................................5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渊源................................................5(一)战国时期.........................................................6(二)魏晋时期........................................................6(三)宋明时期.........................................................7三、儒道互补的深层剖析.................................................7(一)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表现形式.............................8(二)儒道互补是中国人性格形成的深层基因...............................8四、儒道互补的现代意义.................................................8(一)有助于现代生态社会的真正建立.....................................8(二)唤醒现代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9(三)解开现代人的精神困惑...........................................10五、参考文献.........................................................11六、致谢.............................................................12浅议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一、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比(一)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逐步发展成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
儒道互补辩证统一
儒道互补辩证统一
近年来,政府的工作重点逐渐向民生工作转移,开始出台更多针对民生的政策,从而推动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儒释道互补辩证统一的体系成为民生政策的重要决策理念。
儒家以“仁”为最高境界,主张理想的政治体制应该是治理者以“仁”的行为
模式去治民,在民生政策上,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惩前毖后、错补正德为规律,按照公正、宽容、爱护与施恩的态度去处理每一项关乎民生的公共政策。
佛家以“慈悲”为宗旨,强调要给予穷苦百姓更大的援助和关怀,以及更加和
谐的仁慈式管理,因此在民生政策中,要增加助众政策,尤其是弱势群体,将仁慈和施舍贯穿其中,倡导爱护生命的理念,提出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激励的公共政策,更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道家以“智慧”为统领,倡导以群体总体利益、超越个人意志为原则来决策民
生政策,在此以“致知致用”为运用原则,严肃审视和研究、辩证思维等,让每一项民生政策有充分的地方发挥其威力,随着每一项民生政策的实施,让民众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有力服务,这样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儒释道互补辩证统一的体系是民生政策的重要理念,要倡导人与自
然的和谐,在实施政策时要保持德智加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互补”原论作者:董平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5期[摘要]“儒道互补”既体现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现象,亦体现为一种生活实景。
道为宇宙万有之本根、宇宙生命之原质,以及个体以道的践履为通达其生命价值之终极境域的观念,这些均为儒、道两家所共有。
儒、道两家之相异的根本点,则在于儒家在将道确认为存在之本体的同时,又将它确认为道德的本体,故生命价值必借道德践履才能充分实现;而道家则将道还原为生命本身,故唯有向自然生命之本真状态的回归才可能是通达于道的真正途径。
但亦正因此故,儒、道两家遂开辟出了既具有本质同一性而又具有实践差异性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世界与价值世界。
[关键词]儒道互补;道德;生命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B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7)05—0059—11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揭示“儒道互补”之义,认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庄子“避弃现实”“却并不否定生命”的态度,“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此后,“儒道互补”遂成为中国美学、文学以及哲学思想之研究者常常提起的话题。
如果撇开李泽厚先生关于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某种定性的论断而不加分析,那么所谓“儒道互补”便无疑揭示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曾一再呈现出来的某种特殊的思想景象,亦揭示出古代某些知识分子在其个人生活中曾一再呈现出来的生活实景,它能引起学术界广泛的讨论兴趣,便也是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何以能够互补?或者说其互补的根据何在?这一问题仍留有进一步究诘的充分余地。
本文的基本态度是,不将先秦的儒道两家视为“对立”的思想体系,但重视其“相异”;不将“互补”视为通常意义上的“相互补缺”,而强调其义理之共贯与圆融的可能性。
本文将基于儒道两家原有文献的征引与分析,来论述“儒道互补”在原理上的内在根据及其在个体经验生活中的现实根据。
一、“道”为万物之本是儒道两家的共有观念随着西周的解体,旧有的礼乐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存在亦随之解体,即所谓“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但解体、残缺并非消失,不过是以一种“散”的形式而存在,其不同的层面则为不同的思想学派所传承而已。
所以子贡曾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文武之道未坠于地”而散存,又分别为“贤者”、“不贤者”在不同思想维度上所继承的实际情景,正为孔子“述而不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所以可能的基本文化背景,同时,它亦使“诸子出于王官”之说有了某种“事实上”的根据。
《汉书》谓“儒家者流”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出于“史官”,后代论儒、道,遂有“同源”之说。
太炎先生认为:“周秦诸子,道、儒两家所见独到。
这两家本是同源,后来才分离的。
《史记》载孔子受业于徵藏史,已可见孔子学说的渊源。
”张舜徽先生尝“博稽周秦诸子”,认为“周秦人之所谓…道‟,无虑皆为君道而发”,“百家言主术,同归于执本秉要,清虚自守”,“仲尼论及人君南面之术,实亦源于道德之意”。
在他看来,至少在“人君南面之术”的阐明这一方面,儒、道是同源的。
尽管周秦人之所谓“道”是否尽为“君道”而并不包含其他意义还有待查考,但张舜徽先生关于诸家共言“道德”的观点,则完全可以接受,因为它是获得先秦文献普遍支持的。
就儒、道两家而言,“道”是他们所共同阐发的一个范畴,并且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即便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老子的全部学说是以治术为最终归趋的,是“君人南面之术”,但他关于道作为天下万物之母的本体意义的阐明无疑更为基础,亦更为重要。
道不能被明确地进行界定,因为它是“虚”;它不能被确定的语言所表达,亦因为它是“虚”。
道作为“虚”的存在是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的,并且这种存在是最终真实的,虽然其存在性并不直接诉诸人的官能感觉,似乎只是一个恍惚窈冥,但却是“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凡有形有象的一切万物都因道的这种独立的先在才获得其自身的存在,因此道即是万物之所以产生的根据,“万物恃之以生”。
道既为一切存在的本根,也即为一切存在之变化云为、生成毁亡的本质主导者。
“反者道之动”,道自身的这种本然性运动呈现为世界现象之全体的普遍运动,一切通过现象而呈现出来的事物,既从它的本根所产生,最终又回归于本根,“复归于无极”。
因此可以说,道不仅是万物之母,是万物所从产生的本原,是万物作为现象而存在的根据,亦是万物在存在过程中一切变化的原理,是万物完成其存在过程所回归的最终居所。
这样看来,“道”在老子思想中作为世界现象之本体的意义表达是清楚的。
在庄子那里这一内涵则被最为简要地概括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有情有信”,言其真实而有质;“无为无形”,言其无欲而无象;以其有质,故可传而可得;以其无象,故不可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而“固存”,表明道的存在是自为的自在,它的这种存在是没有除它本身以外的其他任何原因的,它即是它本身的根据;“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则表明世界一切万物皆因道而获得其存在,道为其原因与本质,是一切万物之生命的赋予者;“在太极之先”、“在六极之下”而不为高深,是道的本身存在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先天地生”、“长于上古”而不为久老,则是道的存在在时间上的无限性。
这样看来,道作为世界现象的本体内涵,在道家那里的表达是完整而清晰的。
至于儒家是否亦讲道,是否亦以道为本体,则学者往往置疑。
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似乎在孔子那里是纯然将天道范畴排除在他的思考之外的。
对于这句话,朱熹的解释可能更为值得重视。
他说:“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
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
程子曰:…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
‟”按照程颐与朱熹的这一理解,则孔子“罕言”天道固为事实,但他并非不言天道。
孔子之所以“罕言”天道,是因为天道至深至幽至广至大,轻言之则可能使学者产生躐等之弊,反而失却圣学之旨。
这一观点对近人的研究亦有影响。
吕思勉先生说:“《春秋》者,史职,《易》者,巫术之一也。
孔子取是二书,盖所以明天道与人事,非凡及门者所得闻。
子贡曰……文章者,《诗》、《书》、《礼》、《乐》之事;性与天道,则《易》道也。
”按照吕思勉先生的观点,孔子关于天道的思想是通过《春秋》与《易》来体现的。
吕思勉认为:“《易》与《春秋》相表里。
《易》籀绎人事,求其原于天道。
《春秋》则根据天道,以定人事设施之准。
”那么孔子以六艺教人,其中自然就包含了天道之说。
孔子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无言,然其垂象显明,则无非至教,圣人之所以为圣,正在其能仰观俯察而原天地之道,辅相裁成而措诸于民生,所以《礼记·礼器》说:“天道至教,圣人至德”。
《孔子闲居》载“孔子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非无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即便《礼记》晚出,所载孔子之语未必尽皆可信,但其不违孔子之意,则亦大抵可以肯定。
实际上,天道作为一种本质的观念、作为一种人事之合理性的终极根据的观念,确是包含于孔子的思想之中的。
只不过在他看来,道作为一种本质的规定性在将其合理性呈现于自然世界的同时,亦将这种终极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本质的规定性而赋予人本身,仁既是人道的集中体现,同时亦是天道的集中体现,人道的践履与天道的实现在过程上是同一的。
所以有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孔子因整理先代典籍而特将天道观念保存于《易》与《春秋》这一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它们的确是儒家经典),那么在孔门后学如孟子与荀子那里,道的本体内涵被充分显化出来,就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孔子精神的一种内在传承。
孟子充分继承孔子将道、礼内在化的思想遗产,大言“性与天道”,认为“道一而已矣”。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性即是天道之“诚”在人本身的内在,此正为孟子倡言“人性善”的理论根据;个体要完成道在自身的实现,亦必须以“思”为现实的有效手段。
“思”是内向的自得,实为心的自我体认,是不需外向寻求的。
荀子虽持论与孟子有异,但对于道的阐述实则更为清晰,故吕思勉先生曾说:“《荀子》书中,论道及心法之语最精”。
荀子论道,强调道本身为一浑沦之全体。
他认为:“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
”正因道是对事物现象之全体的普遍统摄,所以道不仅不可以偏举,甚至即使是遍举一切事物,其实亦无法真正达到对道的真实认识,因为道在本质上是超越于事物现象的,万物亦不过为道之一偏:“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反过来的情形却是可能的,即“以道观尽”,亦即通过对道的把握来遍该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之理。
但在荀子看来,要实现对超越于事物现象之表的这种普遍之道的把握,诉诸智性的活动显然为不可能,而必须以“大清明”的心去“体”道才是唯一可能的途径,因为道的真实存在状态只可能呈现于因宁静而清明的心灵。
所以他说:“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孔、孟、荀对道的阐述,使道作为一个既不同于一切已然获得表呈的事物现象、而本质上却又为一切事物现象之本原的概念的内涵,逐渐地清晰与显明起来。
道是宇宙万物所从源起的根本,是对事物世界之全体的本质统领,它既存在于宇宙万物的全体,又独立于一切事物之表,它代表了更高的、更为本质的世界存在的真实状态,所以在《易经》中,我们可以读到关于道的最为简洁明确的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器既不是两相分离、两相拒斥的,又不是直接同一、互不区分的,因此,圣人就道器的相即相融而观其幽赜、观其会通,所谓即器以存道是可能的。
由此可见,道并不是先秦道家所特有的概念,而是儒、道两家(实际上还包括其他诸子)所共有的概念,并且两家在关于道的本质内涵的理解与领会上是具有充分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