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下21课ppt课件ppt课件

苏教版五下21课ppt课件ppt课件

05
教师总结
本课要点回顾
01
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包括但 不限于重点词汇、语法结构、阅 读理解技巧等。
02
强调本课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对 学生实际生活的启示。
学生表现评价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等环节。
对学生的进步和亮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具 体的建议和指导。
02
潮湿
湿润,不干燥。
03
04
小心翼翼
形容行动非常小心谨慎。
触角
某些昆虫、软体动物、甲壳动 物等的感觉器官,用来感知外
界环境。
句子解析与翻译
01
“那只蜗牛慢慢地向前 爬着,好像在欣赏沿途 的风景。”
02
“那只蜗牛慢慢地向前 蠕动着,似乎在欣赏周 围的环境。”
03
“虽然它的速度很慢, 但它从未放弃,一直坚 持不懈地向前爬行。”
分组讨论
培养合作精神
01
输标02入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某个主题进行 讨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 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03
在分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观点和想法,这有 助于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
思维。
04
拓宽思路
课堂小测验
检测学习效果 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课堂小测验,教师可以检测学生 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课堂小测验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通过 小测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更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04
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点。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所有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课后题和扩展阅读。

三、教学步骤
1. 预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新课呈现:依次教授每一课的课文和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4.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扩展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视野。

5. 反思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情况,总结教学要
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课后题和扩展阅读的情况,检查
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反思评估:与学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中包括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估,可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
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年级七律长征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七律长征课文

五年级七律长征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七律长征课文

五年级七律长征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七律长征课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摄云崖冷,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晴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择善:平平常常。

逶迤:蜿蜒曲折的样子。

逶,wēi。

迤,yí。

雄浑:广大无边,气势小。

磅,páng。

礴,bó。

走:本诗中是“滚动”的意思。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岷山:山名。

岷,mín。

天下开颜:个个脸上都显露出高兴的样子。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难难险阻;无数的山、无数的水、无数的艰难困苦,在红军眼中只不过就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

这两句诗就是全诗的举例,也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叙。

长征之“容易”,一就是“离”,四海十一个省,行程两万五千余里;二就是“万水千山”,无数的险山恶水造成了征途的艰辛;三就是前存有敌人的截住,后存有敌人的迎击。

但这些艰困被红军视为奇怪,这就是多么豪放的气概呀!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乌蒙”都就是红军长征走到的地方,就是“千山”的代表。

这两句诗就是说道,五岭山脉那样多寡曲折、延绵不绝,在红军的眼里不过就是翻滚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认为,不过像是泥丸一样在脚下滑过去。

实际上的“五岭”、“乌蒙”都就是“逶迤”、“雄浑”的高山大岭,但在红军眼里却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写下山势山中,就是红军远征艰困的实际状况;写下山的微不足道,就是红军一往无前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大渡”都就是红军横跨过的河流,就是“万水”的代表。

金沙江两岸就是悬崖峭壁,水流水流,激流波涛,散发出冷的感觉;大渡河上,铁索高悬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并使人深感寒气逼人。

这两句诗记述了两处斩关夺下隘的殉国经历和红军当时的心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4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课时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

”(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课小故事,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过自己的阅读,从我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2、课文长吗?觉得难吗?同学们觉得概括主要内容难吗?(新方法:由题目概括出来)3、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思考:(1)“将”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将”指的是(泛指高级军官,武将)。

(2)“相”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相”指的是(古代特指高级官吏,上卿)。

(3)“和”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不和)。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1、从题目概括出一句话:本文主要写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出示文中句子了解背景并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3、补充背景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

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

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三、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1、按要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四、学习第一个故事1、一篇好文章除了有一个严谨的结构以外,还要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概括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勇敢机智)(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方法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021年份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篇

2021年份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篇

2021年份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名师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名师语文教案1《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准备】1.教师:歌曲《童年》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教师播放《童年》的音乐。

(学生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

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

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

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城南旧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3.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二、交流信息,走近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讨论总结。

三、充分自读,了解内容1.生自由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开火车,一人读一自然段。

教师及时正因。

)3.交流自读成果,体味童年的往事:(以提问的形式展开)4.再读课文。

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

刚才大家一起了解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意思?那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5.小结。

2021年苏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篇

2021年苏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篇

2021年苏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务必对教材反复钻研、反复推敲,才能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各部分教材在整体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清主次,以便于准确地突出重点、合理分类、掌握规律和加强实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篇,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篇1《晏子使楚》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了解历史故事的内容。

(针对中等以上学生)3、学习在阅读中提问。

(针对中等以上学生)4、感受晏子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

(针对优等生)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在阅读中提问,到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已学会了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

并能够通过阅读释疑。

[教学重点和难点]: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2、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过程]:一、人物介绍,揭示课题。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时代,这期间各国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激烈争夺霸业。

《晏子使楚》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两国之间外交上的一件事。

1、简介晏子:名叫晏婴,身高不到五尺,大约现在的一米四左右。

他是齐国的大夫,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板书:晏子。

学习生字“晏”。

3、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板书:使楚。

快速读课文,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遇到了什么事?楚王为什么要这么做?(针对中等以上学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并完成下面练习。

(出示)。

①楚王( )次想( )晏子。

②楚王之所以侮辱晏子是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七律 长征教案1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七律 长征教案1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树冠浓密,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和多种动物的栖息地。
……
2.引导学生交流:你想去哪儿探险?为什么?
预设:(1)我想去热带雨林探险,探究那些奇花异草的奥秘,比如能“吃”昆虫的猪笼草。
(2)我想去海中荒岛探险,像电视里的探险家一样过几天荒岛生活,挑战自己。
5、学生自学,在诗歌的精华处圈圈画画
6、全班交流:谈自己欣赏的图图。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A、“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
(1)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想象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3)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呢?那该怎么读呢?(体会诗句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相关课件和视频。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提示,确定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探险团队,选择随行装备。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过程编写成提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引导学生交流:你们喜欢探险吗?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学生交流探险故事,简要描述惊险的故事情节。)
三、播放歌曲,提升情感.
1、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2、播放歌曲
四、朗读背诵,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课后收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感受其诗词的风格。
板书设计:
21、七律长征
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英雄气概

五年级语文下册1秦兵马俑21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1秦兵马俑21教案苏教版

13.秦兵马俑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和多音字“乘”,积累四字词语。

2.通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并能通过用熟悉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字。

3.通过对规模宏大的体会,初步形成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了解过度段的作用。

难点:抽象数字具体化的运用,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西安的相关资料,古典音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西安的图片,师介绍:西安,古时称为长安,是中国最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

作为中国十多个王朝的国都,是展示中国历史的舞台。

1974年3月,沉睡在西安临潼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兵马俑破土而出,整个世界震惊了。

(出示佣图)2.理解题意,设疑,学生介绍相关资料。

3.小结:秦兵马俑的破土而出,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秦佣馆建馆20多年来,先后有9000多万人次的海内外人士参观。

100多位外国元首前往西安参观。

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吸引了一批有一批的游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兵马俑(板书:秦兵马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理解词义。

如: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

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渍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3.朗读课文,交流、解决问题。

秦兵马俑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板书:规模宏大(2)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8)4.作者是用什么话把这三个特点连接起来的?(引出过度段)三、再读课文,体会规模宏大。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它的规模宏大。

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规模宏大的?2.生交流,师总结(1)佣坑面积大:20000平方米有多大?你们能想象吗?作者用我们足球场来描写,使我们能够体会到它的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小编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材分析:《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

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案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案5篇

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5篇教学工作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根底。

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讲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细心设计,同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1桥一、读课文,学习词语今日,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桥。

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信任在这堂课上你们确定会有非凡的表现!有信念吗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纵没腿深拥护清瘦嘶哑揪出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生疏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

齐读) 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板书:洪水老汉)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1.这到底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把它划下来。

(同学沟通) 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像刚刚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老师也摘录了几个句子,请看屏幕上,请你们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知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读好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老师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消灭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确定会读得更棒。

可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靠近是死亡啊!读得好,是有缘由的,老师留意到你的表情,来让我们一起把脸沉下,把声音提高,一起读。

课件出示:◆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靠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2.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

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1《舍生取义》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难点: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舍生取义》节选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议论文。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有“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

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为美者合乎情理也呵护逻辑。

教学设想: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从题意入手,层层深入,理解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了,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成语,今天,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好不好?师:眉开眼笑。

生接龙。

我们再来玩个看字想成语的游戏,师板书:义。

你们想到了哪些成语?生答。

(随机板书:大义凛然、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师:看到这些成语,你们想到了哪些人谁?用上这些词。

(学生回答想到的英雄) 师:这三个成语中,你认为哪个字的分量最重?生答:义。

师:因为义,才不畏惧,因为义才不容辞,因为义才无反顾。

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一起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说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作者1、出示竖版文言文师:我们这是第几次接触文言文了?(第二次)对于学习文言文,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生答。

那么这篇文言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竖版的,没有标点)有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2、初读文言文:自由读一读这没有标点的文章,看谁能读好?(指名读文) 师: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还原成今天的写法,谁有信心读得更好?(再指名读文)3、走进作者:我们看文中说“孟子曰”,曰是什么意思?孟子又是谁呢?谁能把你课前了解的孟子介绍给大家?(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师出示关于孟子的资料。

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2021 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课设计2021 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课设计1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联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傍晚的特色领会“想象”在 __中的作用 ;3、经过带着问题阅读及沟通,让学生获得思想训练,培育想象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感觉大自然的漂亮和奇特。

5、领会联想和想象的异同,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教课重难点感觉文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划分两者之间的差距。

作者如何正确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绘傍晚的美景。

有关资料茅盾 (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傍晚》原载《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 5期,于 1934年 11月20日第一版。

在散文《傍晚》中,作者用象征性的写法,借客观自然光景来抒写主观思想感情,寄寓深刻的含意。

所谓象征性的写法,是指借某一事物来象征另一事物,或借某一详细事物来象征某一抽象的观点或某种思想情绪。

在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必定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色。

散文近似诗歌,常常是景情并茂,写景中包含着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茅盾对海洋的察看极其精美,描述十分传神,并使用了很多拟人手法和形声词。

茅盾先生那篇脍灸人口的散文《傍晚》,词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扬的,但感情倒是深重的。

假如不知道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那风雨如磐的社会环境,不知道白色恐惧的残忍,就没法体验出散文中的其中味道,就不会理解为何“一切全部,斜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2、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傍晚的风景什么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关注书中标有拼音的字,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畅。

2、教师指导朗诵:(1)风在吹号。

冲锋号 ! 小波涛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2)愤慨地挣扎着的斜阳仿佛在说:(3)风把长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一般来说,上课是一定要有教案的,虽然无须手不释“卷”。

设想一下,如果准备一堂研究课,是否要准备一个详案?那么教案需要怎么编写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目标预设】1.认知目标:(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

2.技能目标:(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严密。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理念】1.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科普类文章更要给学生充分的静读默思的空间。

2.追求教学倡简,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

【设计思路】《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类科普说明文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课文类型。

觉得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而且课文所讲内容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

常常让我们望“文”兴叹。

如何将科普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一、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谋篇布局之精妙。

解读教材,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中心论点,在浅层次的相似——“长得太像了”的基础上,推测“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进而顺应读者的阅读思路,通过设问的方式,阐述了两个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火星上没留住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结合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2、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热火朝天)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颗颗树苗(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5)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6)指导朗读第3~~7节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3、第三部分(1)齐读(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三、练习背诵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要求: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环境变美丽青山碧岭2.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录音、灯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②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笔,书空。

(2)读准带点的字。

魔术匣(xiá)子。

(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

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

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题。

(2)朗读课文。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

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的意思。

(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2)熟读第6自然段。

(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4.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①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

) ②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4、5题。

(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6题。

3. 早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

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2.板书课题:13 早二、范读课文(听录音)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精读讲解: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①自由读②思考: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b.指名说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三.朗读全文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渎情况:(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济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

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

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