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

合集下载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主张着重于科学理论的演绎推理和实证检验,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如“反证法”、“科学精神”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探讨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主张科学理论应当具有可证伪性,即一个科学理论只有在能够通过实证观察或实验进行反驳时,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

他反对归纳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应当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验证和检验。

波普尔提出了“反证法”这一概念,即科学理论应当暴露于实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之下,只有在经受住反驳的考验后才能被接受为科学真理。

这一原则强调了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使科学研究更加严谨和可靠。

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精神”的概念,他认为科学家应当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断质疑和挑战现有的科学理论,以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精神强调了科学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科学家能够超越传统观念和偏见,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和研究方向。

波普尔的科学精神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追求真理和知识,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研究应当遵循“演绎推理”的方法,即从一般性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具体的结论。

他认为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能够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研究应当建立在理性和逻辑的基础上,避免主观偏见和经验误导。

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严谨性,使科学理论更加可靠和有效。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他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和演绎推理,提倡科学家保持怀疑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推动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促进了科学领域的繁荣和进步。

论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对教育的意义

论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对教育的意义

论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对教育的意义
波普尔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科学哲学被誉为“现代科学哲学之父”。

他的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掺杂任何主观因素,而且要坚持实践论的原则,即实践出真知。

他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他还提出了“哲学之父”的理论,即哲学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是哲学的结果。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他的科学哲学强调客观事实,提倡实践论,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客观事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他的科学哲学提出了“哲学之父”的理论,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科
学的基本知识。

最后,他的科学哲学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掌握客观事实、理解哲学原理、掌握科学知识、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波普尔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研究

波普尔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研究

波普尔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波普尔证伪主义是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思想流派,它认为科学理论不能被证明,只能被证伪。

这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在他的著作《科学研究的逻辑》中,他提出了一个“证伪主义”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科学研究中。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应该被视为暂时的、可被否定的假设。

这些理论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验证,只有在通过验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

然而,即使是已经通过了验证和实验验证的理论也可能会被未来发现的新事实所推翻。

因此,波普尔认为,“证伪”比“证明”更加重要。

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反射性”的方法来测试科学理论:首先提出一个假设或理论,然后试图找到一些事实或数据来反驳它。

如果找不到任何反例,则假设或理论可以保持有效。

如果找到了反例,则需要重新考虑和修改假设或理论。

波普尔认为,这种证伪主义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避免陷入“归纳谬误”的陷阱。

归纳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方法,它基于个别事实或例子,试图得出普遍结论。

波普尔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对科学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科学理论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和测试,并且必须持续地接受新的信息和数据。

这种方法使科学研究更加开放和透明,有助于促进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然而,波普尔证伪主义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过于悲观和消极,因为它似乎否定了任何真正的知识和真理。

此外,一些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证伪可能会被用来支持错误或有问题的理论。

总之,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假设和理论,并确保他们只接受经过验证和测试过的知识。

虽然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但它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波普尔(KarlPopp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发展和真理的理论,但与此他也遭受了来自其他学者的批判和质疑。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理论,即“反证法”和“真实性问题”。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不是在寻找证据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而是在不断地用实验证据来反驳错误的理论。

这便是“反证法”,也被称为“波普尔的虚假性理论”。

他认为,真实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具有可证伪性的,即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来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

另外,波普尔对于“真实性问题”的思考也颇具深度。

他认为,科学理论永远无法被证实为绝对真实,因为即使一个理论通过了无数次实验证实,也无法排除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否定的可能性。

因此,波普尔主张应该通过不断地反驳来不断完善科学理论,而非试图寻找一个绝对真理。

对波普尔的批判尽管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受到许多学者的推崇,也有不少人对其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其中最为著名的批评就是来自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的“范式转换”理论。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不断的反驳和修正来实现的,还包括一种“范式转换”的过程,即科学领域在经历一定时期后会出现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范式内部的问题而引发的,与波普尔的观点不尽相同。

还有一些学者批评波普尔的可证伪性理论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所有科学领域,特别是在一些边缘科学或哲学领域中,很难找到可以直接证伪的实验证据。

因此,波普尔的观点在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讨论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理论为科学哲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讨论,对科学研究方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然而,任何一个学术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和可以被质疑的地方。

因此,对于波普尔的理论,我们应该既要欣赏其贡献,又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迷信,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哲学领域。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哲学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这些概念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并重塑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可证伪性、科学理论的临时性以及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波普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科学理论并非通过验证得到支持,而是通过能够被证伪的特性来界定。

换句话说,一个理论如果能够提出预言,并且有可能被经验事实所反驳,那么它才应该被视为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与传统实证主义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强调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数据来证明理论。

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可以提出可证伪的预言。

如果我们发现了违反这两种理论预言的现象,这两个理论就需要被修改或抛弃。

通过强调可证伪性,波普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严格和保守的方法。

事实上,波普尔主张,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是在不断检验和修正理论中实现的。

科学理论的临时性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理论应该被视为临时性的观点。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最终确立为真理,因为我们的知识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即使某个理论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看似无懈可击,它仍然可能在未来的新实验中遭到反驳。

这种看法促使科学家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数据和新的理论解释。

波普尔以“科学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但永远无法达到真理的过程”来形容这一概念。

这也意味着科学家不应当过于依赖过去获得的数据或结论,而应该不断地进行新的实验和观察,以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实例分析波普尔在这一方面吸取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理论衰落的教训。

例如,19世纪末,拉马克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曾广泛接受,但随着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理论,拉马克主义遭到了反驳。

在这个过程中,表明了即使是曾经被视为合理科学观念,也可能会随着新理论的发展而变得站不住脚。

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2019年精选文档

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2019年精选文档

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2019年精选文档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一、卡尔?波普尔简介卡尔?波普尔(KarPopper)1902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年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家庭,1928年在维也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与维也纳学派有过接触,并且参加过石里克的博士考试,二战期间,移居新西兰;二战结束后,受聘于英国伦敦大学,从此他在英国定居直到1994年去世。

波普尔的哲学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提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后把这种方法贯穿于社会、历史和政治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历史哲学;而后把这种方法应用于解释整个宇宙的进化,建立突现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学说。

他最具开放作用的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科学发展的逻辑》、《开发社会及其敌人》、《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等。

二、反归纳主义归纳或归纳问题是近代西方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归纳法,就是从个别的单称陈述中推导出一般的全称陈述.换句话说,它是以观察事实的陈述为前提,而以理论的陈述为结论。

古典经验论把归纳法视为从有限的经验事实向普遍的理性知识扩展的唯一有效的“通道”。

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后,这唯一的通道被打断经验科学的基础出现可怕的裂痕,归纳原理本身的真实性尚且不能保证,又怎能根据它把个别的经验事实上升为普遍原理呢?现代经验论则借助于概论工具从“归纳问题”的挫败中复兴,以莱欣巴哈、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现代经验论者发展了“归纳逻辑”或“概率逻辑”,以寻求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波普尔认为从逻辑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在: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通过归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证明;否则必定陷入循环论或先验论。

他认为,莱欣巴哈的概率逻辑理论的错误,在于把一个假设的确认度与命题序列本身得到概率和随机事件本身的概率混淆起来,而混淆的关键点在于企图用“命题序列的真值频率”来解释“假设的概率”,但事实上人们并不能以此达到目的。

波普尔的_否证论_及其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波普尔的_否证论_及其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6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 NO.12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程技术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1902-1994)是二十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在各个领域都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他的主要哲学成就还是他的科学哲学。“否证论”是这一哲学的整体性标志。1“否证论”提出的背景20世纪二十年代,波普尔经历了由相对论量子力学推向高潮的“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一次科学领域中真正天翻地覆的革命。在20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时间里,整个经典物理学似乎真的一下子倒塌了,不仅它的基本概念受到了挑战,而且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的整个思维方式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尤其是1919年的日食观测以不足一角秒的差别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使被称作“物理大师”的牛顿经典物理学突然坍塌,这不仅决定了波普尔一生的道路,也在整个科学革命的进程中富有象更深一层的含义,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所谓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又用同样奇特的方式解决了另一个与次有关的“归纳问题”。他得出结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否证论、P-TT-EE-P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三个世界理论。2“否证论”的提出两个迷信的破除,两个矛盾的剖析。波普尔得出结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因为这个结论和一个古老的迷信“科学就意味着真理”发生冲突。波普尔采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打破这个迷信。他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错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正确,而在于它有错误,它可以为经验所否证。波普尔由此提出并剖析了贯穿科学史的基本矛盾:真理和谬误的矛盾。科学之所以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根源就在于永远不可能最终解决这个矛盾。随着波普尔进一步对科学中真理和谬误的根源的研究,他打破了另一个迷信: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来自观察,真理即经验事实归纳的结果。1919年的日食观测,不是从观察事实归纳出理论来,恰恰相反,是从理论推演出新的事实。这就证明了这个迷信的错误。波普尔由此揭露出科学发展中的另一个矛盾:观察和理论的矛盾。通过这两对矛盾的展开和交叉作用,波普尔构筑了他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即“问题——猜想——反驳——问题”。这个模式揭示了科学发展固有的辩证法,并且突出地表现了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波普尔在剖析这两个矛盾时也有不足的地方。波普尔颠倒了矛盾的主次,把谬误提到首位,把科学的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最基本的特征,作为划分科学同非科学的根本分界线,这是不正确的。把观察同理论的主次地位颠倒过来,把理论从被决定的地位提到决定的地位,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甚至导致唯心主义。在波普尔的模式中,科学总是表现为一种不断否证,不断批判的发展机制。他认为科学经历着一种猜想代替另一种猜想,一种理论代替另一种理论的过程。科学就是不断否证,不断批判,不断革命。波普尔把科学发展中这种否证的因素放到了第一位。他提出的否证论认为:第一,成千上万的观察不能证明一个结论为真,但是只要一个观察却能证明一个科学结论为伪;第二,承第一点所说,科学并不可被验证,所以科学的真意在于可以被否证,可以被推翻。“科学的真意在于可以被否证,可被推翻。”这句话刚开始看觉得很突兀,但是深思之后,便能发现否证论的精妙。我们可以这样陈述:当理论越严谨时,也就能越明确的指出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可以预测。例如:指明“一块石头将以每秒9.8米的加速度落下;在今天的十点十分落到地面”比指明“一块石头会从空中往下掉”要明确,要有价值,但也容易被否证,被推翻;只要石头不在十点十分落到地面,那怕是差一秒种,这个理论就站不住脚。3“否证论”精神对科学研究的启示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虽然有其偏激和不妥之处,但其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批判精神和从错误中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对现代的科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1)科学的创造精神。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把从观察到理论的模式颠倒为从理论到观察的模式。这样科学的发展不再是消极的等待经验的积累,而是由人积极地去创造,要创造就要大胆地进行猜想。猜想愈是大胆,预测能力也愈大,猜想的概率与信息成反比。创造是科学发展的动因。现代科学研究中,科学的突飞猛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能消极地依靠经验的积累,等待一种结论的出现,而需要这种创造精神,需要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创造,科学就不会发展。但是这种创造精神,这种大胆的猜想是否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相抵触?应该如何进行创造,进行猜想?当然猜想是自由的,但也不是绝对自由的。这种创造,这种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盲目的猜想,不是随心所欲的猜想。创造、猜想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但是科学的发展并不依赖于创造和猜想,不能被创造和猜想牵着鼻子走。这种猜想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要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猜想得出的结论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但要对它进行证实,还要对它进行证伪。2)科学的批判精神。波普尔的哲学就是批判理性哲学,他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竞争和选择的过程,各种猜测经过批判性讨论,由经验进行批判选择,少数幸存下来成为理论。科学就是不断否证、不断批判,科学就是在批判谬误中前进。科学要求批判精神,要敢于批判权威。正如波普尔自己说的“科学的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智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他还说“在知识领域中没有不想批判开放的东西。”因此要敢于批判自己。批判精神就是要对传统的科学理论进行质疑。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有这种批判精神,要敢于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批判,进行否证,特别是要敢于对一些权威人士提出的理论和一些专家得出的结论进行批判。我们不能盲目的迷信权威人士得出的结论,也许他的结论经过了无数次的检验都是正确的,但是只有一次的否证就可以推翻这个结论。3)向错误学习和敢于犯错的精神。波普尔的否证论摧毁了绝对无误论的统治,开辟了可错主义时代。他深刻剖析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指出任何理论都包含着可能的错误,科学就是在批判错误中发展的。并因此要求科学的对待错误,敢于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在科学研究中,犯错是难免的,如果不犯错误,那就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波普尔的哲学思想有许多的缺陷,这些不足和错误之处限制了他的前进,使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也已逐渐成为历史。但是他的思想的极端清晰和完整,他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使他成为上个世纪公认的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中蕴涵的精神可以促进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现代科学研究也是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的。参考文献[1]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中文版,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3]波普尔.无穷的探索,邱仁宗译,福建人民出版社.[4]波普尔.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波普尔的“否证论”及其对科学研究的启示李云(山西省运城学院社科部044000)摘要: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灵魂,他独树一帜的否证论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哲学界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在广泛地关注波普尔否证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波普尔否证论内涵的科学精神。其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批判精神和从错误中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对现代的科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波普尔否证论科学研究启示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07)04(c)-0063-01

第八章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

第八章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

喜欢波普尔的理由:
这个人的思想很深奥,但是表达却很通俗,论 证过程繁杂,但是结论却很明朗。他的思想中 囊括了马克思及以前的思想哲人的精华,同时 与爱因斯坦、薛定谔等科学巨人讨论自然宇宙 及思维。如果你走入此人的思想境界,那么你 就不会痴迷不悟于辩证法教条,不会热衷于简 陋的中庸之道,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误而终身不 敢越雷池一步,你不会迷信历史规律,不会盲 从与迷信,也不会刚愎自用,总之,你会逐步 开放多元共融,却唯独不会向专制极权妥协。
“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是相互作用的。
“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也是相互作用的。 他认为肯定“第三世界”对“第二世界”的反 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也是相互作用的。 不过它们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通过“第二 世界”的中介而相互作用的。人及科学知识的 发展都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而实现 的。因而,不承认“三个世界”的“实在性” 及其同等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科学地理解和研 究人及其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A.波普尔认为,“证实”与“确证”是两个在性 质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B. “证实” 就是在内容方面证明理论是真理,在 时间方面证明它永远正确,不再被证伪了。但 “确证” 则不同,它并不证明理论是真理,也 不证明永远正确,而只是证明它暂时经受了经 验的检验。一个理论,今天被“确证”了,明 天却可能被证伪,而且今后总有一天要被证伪。
他认为就必须做到下面三条,科学的试错法才 能取得应有的成果,:(1)提出充分多的不 同类型的理论。(2)各种理论提出足够丰富 的猜测性的内容。(3)经受足够严格的经验 的检验。
上述三条可简化为:(1)充分大胆的尝试; (2)足够严格的检验。或更进一步简化为一 句格言:“大胆尝试,严格检验”。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Popper,1902一)是当代西方一位影响较大的科学哲学家,他一反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的归纳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通过观察和归纳,而是通过猜测和反驳来现实的;作为全称的普遍定律的理论,不能为有限的单称的观察到的事实所证实,但它可以为单称观察到的的事实所证伪。

在证伪主义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即:P:(问题),TT(各种互相竞争的理论、猜想和假设)、EE(反驳、证伪、试错和纠错)、P:(新问题),……。

这就是说,科学的发展开始于问题;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发挥想象的创造力,提出可被证伪的假设、猜想、理论;接着,对这些假设、猜想、理论进行批评和反驳,设法通过检验证明它们为假;当它们一旦被检验证明为假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假设理论,进行新的批评和反驳,如此循环不已。

科学认识就在这种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增长。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批判和反驳,因此,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证伪和批判的过程。

波普尔在这个模式中体现出来的敢于犯错误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仍然是积极可取的。

创性、启发性的,它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和可取之处。

它肯定了科学不断逼近客观真理,肯定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一面,肯定科学发展中证伪的作用,强调科学的批判、革命和探索精神,特别是这一模式突破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仅作静态的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框框,首次把人们的眼光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动态考察的广度及对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的深度。

他强调了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探索逻辑,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正如波普尔自己认为的那徉,理论越是独创、新奇,有启发力,则理论的可证伪、可反驳性就越大。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是如此,问题不少,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科学的逻辑 书

科学的逻辑 书

科学的逻辑书
《科学的逻辑》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科学方法的经典之作,作者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在这本书中,波普尔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尤其是对于科学方法的独到见解。

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可证伪性”,即一个理论或假说必须能够被实验证据所反驳,否则就不能被视为科学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证伪原则”,即一个理论在被证明为错误之前被认为是正确的,而一旦被证明为错误,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

这一原则强调了科学方法中的批判性和可验证性,是科学进步的基础。

除了证伪原则外,《科学的逻辑》还涵盖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科学哲学思想。

例如,波普尔强调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验证据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否正确。

此外,他还探讨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科学中的作用,认为归纳推理是科学发展的关键,而演绎推理则不能独立地证明一个理论的正确性。

在书中,波普尔还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如观察与理论的关系、科学的可重复性、科学的自主性等。

这些概念和原理都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科学的逻辑》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科学哲学著作,适合对科学方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科学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原则,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Carl Friedrich von Weizsäck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与观点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通过对科学方法及理论的深入分析,不仅质疑了传统哲学中对科学直观认识的有效性,还阐明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本质。

本文将全面探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包括其科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的可证伪性标准、对历史主义和科学进步的看法,以及其影响与争议。

科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提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须具备某些特定原则。

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便是可证伪性。

根据波普尔的定义,若一个理论不能被潜在的观察或实验所证伪,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具备科学性质。

换句话说,只有那些能够被实验证伪的断言,才算得上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不仅重新定义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也促使人们重新考量宗教和形而上学中的许多信念。

例如,在宗教中常常存在某些难以验证或反驳的假说,这使得宗教信仰无法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依据。

为此,波普尔主张,应当立足于“经验”和“实验”来构建知识,而非依靠逻辑推理或绝对真理。

可证伪性标准可证伪性是波普尔科学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

波普尔强调,不同于验证主义所主张的通过观察来确认理论真实性,科学理论应当通过反复实践与严格测试,设法找到使之失败的方法。

这种方法论奠定了现代实验科学的重要基础,使得科学研究变得更加严谨。

例如,主流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曾长期被认为是真理,但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牛顿力学在极端条件下被证明不再适用。

正是在这种不断反驳与修正中,科学才能进步。

因此,波普尔认为,任何一个自称为“科学”的理论,都应有可能经历并接受反复的检验和挑战。

对历史主义的批判除对可证伪性的深入探讨外,波普尔还明确反对历史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可以预测未来。

历史主义者往往声称,通过对历史现象模式的研究,可以预测社会发展及其目标。

波普尔

波普尔

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

波普尔说:“经验科学就是理论体系,我们可以把认识逻辑称做理论的理论。

”“科学的理论就是普遍的命题。

”按照他的学说,科学理论“不是由观察开始,而是由问题开始”。

波普尔的整个科学理论的出发点是划界问题,也就是找出一个判据来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

书中作者主要讨论了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划界和归纳问题。

作者论证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科学的方法不是归纳法而是演绎检验法。

同时,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有关科学的性质和方法以及科学知识增长的独创性论点,对科学哲学、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史、自然科学、医学、设计理论、社会科学均有影响。

《科学发现的逻辑》是波珀的代表作,也是现代科学哲学颇享盛名的主要代表
作之一。

本书主要讨论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划界和归纳问题。

作者论证科学
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科学的方法不是归纳法而是演绎
检验法。

书中提出的有关科学的性质和方法以及科学知识增长的独创性论点,对科
学哲学、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史、自然科学、医学、设计理论、社会
科学均有影响。

一些著名科学家都认为他的方法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

《科学发现的逻辑》集中地显现出,波珀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的主张受
到了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影响。

波珀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
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问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
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波普尔科学哲学:证伪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

波普尔科学哲学:证伪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
• 革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对科学哲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 • 提出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波普尔提出了“问题→猜想→批判→问题”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强调科学理论的 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进行批判和修正的过程。 • 提出科学理论的选择标准:波普尔认为,一个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是评价其科学性的标准,即一个理论的可证 伪性越强,其科学性越高。
• 挑战: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对科学哲学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包括: • 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波普尔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无法解决科学理论的选择和评价问题,因此提出了证伪主义 理论。 • 对科学哲学史上其他观点的挑战:波普尔批判了科学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如实证主义、归纳主义等,强调科 学理论的批判性和可证伪性。
• 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波普尔提出了“问题→猜想→批判→问题”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强调科学理论的发展 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进行批判和修正的过程。
• 科学理论的选择标准:波普尔认为,一个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是评价其科学性的标准,即一个理论的可证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越强,其科学性越高。
• 科学方法论的原则:波普尔提出了“批判性原则”和“证伪原则”,强调科学理论的批判性和可证伪性,认为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证伪和修正的过程。
• 科学家可能过分关注理论的证伪,而 忽视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科学的发 展。 • 波普尔证伪主义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 制,对于一些无法证伪的科学理论,科 学家可能难以进行正确的理论选择和评 价,影响科学的发展。
波普尔科学哲学的启示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 启示:波普尔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包括: • 科学家应该始终保持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寻求证伪和修正。 • 科学理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进行批判和修正的过程。 • 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中,科学家应该进行正确的理论选择和评价,促进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8章

自然辩证法概论8章
从过程1到过程2,一般理论1成了认识的背景,指导并解释经验观察2,这就暗含一个前提:个阶段, 作为认识起点的知识包括的内容越来越多,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如果相信累积式发展模式,则: 对发现抱乐观态度;科学的发展就是这种必然真的知识的不断增多的过程; 整个科学史就是科学不断进步的历史。
产生于理论内部的问题
地心说统治时期逆行的问题 悬天说提出后“天会不会掉下来”问题 爱氏引力理论提出后光线会不会弯曲的问题 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之间 天体演化和地质进化提出后会问“地球表面的生 物怎么来的?”上帝创造的吗? 产生于理论和观察的矛盾 日心说理论和恒星周年视差。
1
2
如何归并的呢?
首先要有事实 1、2 ······m 经验定律 1、2、········ n 更高层次定律 1、2、········o 理论
归并
归并
归并
1
2
3
4
事实1,事实2······事实m 经验定律1,2,·····经验定律n 更高层次定律1,2······o 理论
1
n>0
2
必然的推论:定律和理论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亚里士多德
从观察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返回到观察,以指导观察。前者采用“归纳”,后者采用“演绎”。
经 验 观 察 1
经 验 观 察 3
一 般 理 论 2
经 验 观 察 2
一 般 理 论 1
归纳
演绎
归纳
演绎
过程1
过程2
认识背景指导、解释观察2
用图表示:
经 验 观 察 1
经 验 观 察 2
一 般 理 论 1
传统认识
新发现冲击着传统(反常出现)
“危机时期”:反常的数目越来越多。对旧范式发生了怀疑,共同体出现分化。

波普尔的科学观评析

波普尔的科学观评析

波普尔的科学观评析波普尔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性的研究领域,它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这个领域里研究的每个问题都是独立的;第二,这个领域内所使用的所有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其他问题上去;第三,这个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被视为可以独立地加以研究的整体。

在这个领域内,没有明确划分哪些问题属于已知领域,而哪些问题属于未知领域,他只把科学家从哲学家那里接受的系统思维的训练应用到科学研究中。

科学不是某种实验的简单重复或堆积,它必须具备这样一种性质,即通过将所获得的结果应用到新情况中去,这些结果可以导致对旧结论的修正或推翻。

同时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数学分析帮助科学家把握数据背后的原因和过程,揭示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同时也使科学的研究和描述变得更为精确和容易,反过来,精确和容易又反过来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思路,激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即建立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逻辑演绎的方式将这种模型的新结果应用到现有的数据中去。

波普尔还认为科学的发展并非遵循着线性的阶梯,事实上,科学在各个层次上呈螺旋式上升。

但科学研究过程也有其固有的内在困难,尤其是当研究内容和数据日益增多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也就越大。

波普尔将数学模型视为一种组织化的、先验性的概念,并断言,它是我们研究的基础。

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自然的了解将越来越多。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尤其是从事精神病、神经病、心理学等学科的科学家认为,随着人类理智的发展,认识到人脑有无穷的潜力,当代的科学所要做的事,是尽可能去完善这种有效的功能,尽管还很不完善,但总归要比最初的状态要好得多。

例如,毕加索的绘画就可以说是对精神病、神经病的最好诠释。

许多科学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结论,而试图通过研究去改造世界,认为这样做既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又可以使人类得到进步。

这些科学家认为,科学需要开放性,需要打破思想和理论的禁锢。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一、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点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反对归纳主义卡尔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不能通过归纳来得出普遍真理。

他认为,科学研究应该采用演绎的方法,通过推理和假设来验证科学理论的真伪。

2. 可证伪性原则卡尔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原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可证伪性。

一个科学理论只有在面对实证事实的检验时,才能被证伪或者暂时被接受。

可证伪性原则强调了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3. 科学理论的演进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科学理论应该不断受到实证事实的检验和批判,通过不断的修正和改进,逐渐接近真理。

科学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的错误和失败来实现的。

二、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对科学研究的启示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1. 强调实证检验卡尔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强调了科学理论的实证检验。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注重实证事实的检验,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科学理论的真伪。

只有经过实证检验的科学理论才能被接受。

2. 鼓励批判和创新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鼓励科学家进行批判和创新。

科学家应该对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不断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并通过实证检验来验证和改进。

只有不断的批判和创新,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3. 接受错误和失败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的错误和失败来实现的。

科学家应该接受错误和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

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够从中学到东西,就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

4. 强调科学的临时性卡尔波普尔强调科学理论的临时性。

科学理论只是暂时被接受,随着新的实证事实的出现,科学理论可能被证伪或者需要修正。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普尔(Bertrand Russell)是一位伟大的英国哲学家,他在他的著作中讨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的论证在科学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论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他提出的论点是,科学发现的真正逻辑是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实证结果。

首先,波普尔指出,在任何科学发现中,假设都是基础。

例如,在实验室中,实验者可能会假定实验条件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就是科学家们做出决定的基础。

其次,波普尔还提出,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建立在可测量的假设之上的。

这意味着,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必须能够测量和测试假设,以便得出可信的结果。

例如,如果一个假设是“物体在某一特定的重力下会下降”,那么科学家们必须能够测量这个特定的重力,而不能只是猜测。

最后,波普尔还提出,科学发现的逻辑也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失误。

这意味着,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必须能够考虑到一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假设是“物体在某一特定重力下会下降”,但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如气流)导致物体上升了,那么这个假设就会失效。

总之,波普尔对科学发现的逻辑有很多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三大原则:假设是基础、假设必须可测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失误。

这三条原则成为了当今科学家们在进行实验时所遵循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错法”
波普尔认为,从上述四段式中可以看出:科学
的根本性质是“猜测与反驳”,科学的根本方 法是“试错法”,即“尝试与清除错误的方 法”。 他认为就必须做到下面三条,科学的试错法才 能取得应有的成果,:(1)提出充分多的不 同类型的理论。(2)各种理论提出足够丰富 的猜测性的内容。(3)经受足够严格的经验 的检验。 上述三条可简化为:(1)充分大胆的尝试; (2)足够严格的检验。或更进一步简化为一 句格言:“大胆尝试,严格检验”。
于问题。我们不是通过观察和联想来学习,而 是通过试图解决问题来学习。 他说:“因此,我乐意承认,象我自己那样的 证伪主义者更宁愿大胆的推测(即使它可能很 快的成为假的),来试图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 而不是去详细叙述一连串无关的老生常谈。我 宁愿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我们能够从 我们的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并在发现我们的推 测是假的时,我们对真理就会知道得更多,并 将更接近真理。”
catch.----NOVALES (假说是网:只有撒网的人才能捕获) 理论或多或少可以严格检验的;这就是说,或 多或少可以容易证伪的。它们的可检验性的程 度对于理论的选择是有意义的。 P113《科学发现的逻辑》
“可证伪度”
波普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可证伪的,所以都
具有“可证伪性”。但是每一个理论的 “可 证伪度”是不一的。 (1)理论表述的内容愈普遍,它的可证伪度 就愈高; ( 2)理论表述的内容愈精确,它的可证伪度 就愈高。 他说:“理论的遍性和精确性程度随其可证伪 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我们可把一个理论的严 格性程度与它的可证伪度等同起来。”
“确证”与“证实
A.波普尔认为,“证实”与“确证”是两个在性 质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B. “证实” 就是在内容方面证明理论是真理, 在时间方面证明它永远正确,不再被证伪了。 但“确证” 则不同,它并不证明理论是真理, 也不证明永远正确,而只是证明它暂时经受了 经验的检验。一个理论,今天被“确证”了, 明天却可能被证伪,而且今后总有一天要被证 伪。 C.因为任何理论都是逃不脱最终被证伪的厄运。 所以任何理论都是不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 经验暂时地“确证”的。
一、反归纳主义
波普尔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不
能告知人们以未来。波普尔也反对逻辑实证主 义关于归纳知识具有或然性的见解;其理由是: (1)过去重复不能保证今后必然重复,也许 今后不再重复了;(2)从数学观点看,无论 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 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其 所得概率只能是零。总之,波普尔认为,归纳 法不是科学的方法,它既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 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或然性知 识。
波普尔坚持理论先于观察。其理由是: 首先,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种
目的性和选择性是由科学家的理论、兴趣和期 望等决定的。 其次,在观察中必须有理解,无理解的观察只 是熟视无睹,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理论、观点 的指导下进行。
2.“科学开始于问题”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
“从错误中学习”_否定后件推理
从上述试错法的理论出发,波普尔提倡三种科
学精神。 (1)提倡敢于犯错误的精神。他认为,真理 与错误是不可分地联系的,科学只能在不断清 除错误中前进; (2)提倡批判精神。他认为, 科学是在竞争中发展的,只有批判,才能前进。 他说:“科学的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 ……是任何理智发展的主要动力。” (3)提 倡“否定”或“革命”精神。他认为,否定旧 理论是产生和发展新理论的前提,科学家们应 有敢于否定别人的理论的精神,也应有勇于否 定自己的理论的精神。
四、“知识的增长”理论
“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
波普尔不同意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所以,他否
认科学能认识客观真理。 他写道:“真理……我们也许永远不能得到它, 也许即使得到了它,也不知道。”因为“它是 在我们可及的范围以外的。”“它隐藏得很深, 我们不能探入其深处”。 波普尔认为科学虽不能认识真理,却能够“探 索真理”。因为,对于客观世界,人们虽不能 反映它但却能猜测它。即根据问题对它作出探 索性的猜测。
简而言之,归纳推理是一个神话:存在的仅仅
是归纳过程或归纳技术;但在这之中不可能产 生出什么归纳问题。 我接受工具主义,但却将科学理论视为假说 或猜想,视为我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暂时结 果。。。。P116《实在论和科学论的目标》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波普尔否认理论来源于观察,坚信
“理论先于观察”。 1.“理论先于观察”
第八章波普尔的科学哲 学与政治哲学
“知识值得我们牺牲,而权力可不值 得。”——波普尔
生平
卡尔· 波普尔(Karl Popper)
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 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 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 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 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 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 在中学任教。1937年,纳粹 主义势力抬头,波普尔移民 至新西兰。他在新西兰克赖 斯特彻奇市(即基督堂市) 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 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经 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 论,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 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 二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 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 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 识界。
强调突出第三世界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
波普尔所称的“第一世界”就是物理世界,即
客观物质世界一切物质客体及其现象。如物质 及其能量,一切生物有机体,包括人体及其脑 等等; 他所说的“第二世界”就是主观意识,包括各 种心理活动以及认识活动等等。 波普尔还肯定了“第三世界”或“客观知识世 界”的存在。这是指一切体现于客观物体中的 精神内容或知识内容。如体现于语言、文学、 艺术、神话故事、书本中的问题、猜测(理 论)、论据,以致技术装备、图书、工具、仪 器、房屋建筑、飞机轮船等之上的精神内容或 知识内容
“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是相互作用的。 “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也是相互作用
的。他认为肯定“第三世界”对“第二世界” 的反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也是相互作用的。 不过它们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通过“第二 世界”的中介而相互作用的。人及科学知识的 发展都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而实现 的。因而,不承认“三个世界”的“实在性” 及其同等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科学地理解和研 究人及其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3“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波普尔断言理论仅仅是一种猜测,是一种在先天的期 待的推动下,对自然界所作出的普遍性的猜测。由于 它仅是大胆的猜测,因而总是不正确的,总有一天要 被经验证伪,而为新的猜测代替,因而它是一种暂时 的假设。他说:“我们的科学并不是认识。……我们 决不能认识,我们只能猜测。” 他说:“即使是那些已得到充分确证的科学理论,也 总归还是一假说,一种猜测”。“这可以教导哲学家 们懂得科学……仅是大胆的、思辨的猜测所组成的。”
理论的进步性的标志
波普尔认为检验理论是否进步有两个方面的标
准: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标准,另一个是事实方 面的标准。他认为理论方面的标准是可证伪度。 一个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它的经验内容的丰富 性就高。但是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只表明它的 “潜在进步性”高,只有经受了经验的检验, 得到了经验的确证,它才是个真正进步的理论。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理论互 相竞争的过程。进步的理论在竞争中不断战胜 和取代落后的理论,科学就以发展。
波普尔的意义
一个深刻而清澈的思想者,一个徘徊在科学与哲学之
间的学者,一个反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一个以偏 执的风格竭力宣扬审慎与开放的雄辩者,一个享有盛 名又在流行中倍受误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卓越而独 特的卡尔•波普尔。他一生无穷的探索,最终将苏格拉 底“我一无所知”的箴言作为自己思想的墓志铭。他 以最有力的方式告诫人们知识的局限性,以警惕理性 自负的危险。对于20世纪人类历经的灾难与恐怖来说, 波普尔是一位诊断思想瘟疫的医生。如果他的告诫已 经成为今天的常识,那么他被淡忘也正是他杰出的成 就。倘若有一天,类似的瘟疫再度流行,人们才会重 新想起他,并记起他的诊断。刘擎——《卓越而速朽 的思想家--纪念卡尔· 波普尔逝世10周年 》
“逼真性”与“逼真度”
波普尔还认为,一个理论(猜测)只要它被经
验确证过,就说明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但它仅是猜测,所以又必定有一定的虚假性。 因此,理论是真实性和虚假性的统一。 科学的理论由于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以它 能得到经验的确证;又由于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所以又难逃将来被经验证伪的厄运。 “逼真性”—科学理论具有的逼近真理的性质; “逼真度”—科学理论的逼真性的程度。
科学发展的“四段式”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增长过程是:(l)科学开始于问
题。(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即理 论。(3)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 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度较高的新理论。(4) 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 题。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他还这四 个环节的无穷循环过程图式化为:P1-T T -EE- P2…… 在这里“P1”表示问题,“T T”表示各种互相竞争的理 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P2”表 示新的问题。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有时他称之为“四段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三个世界”的理论
波普尔认为可以把上述宇宙进化的多层次性分
为三大基本层次:1、物理世界层次,2、精神 世界层次,3、客观知识世界层次。他简称之 为三个世界。 他写道:“首先有物理世界,即物理实体的宇 宙,……我称之为‘世界1’;第二是精神状态 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和无意识状态, 我称此为‘世界2’;但是还有第三世界,即思 想内容的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世界, 我称之为‘世界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