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年级的知识及重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可直接打印)

(一)加、减、乘、除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二、减法口诀表三、乘法口诀表四、除法口诀表(二)小学单位换算表一、时间1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ms)二、面积1公顷=0.01平方千米约等于15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四、长度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八、质量单位换算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000克(g)(三)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一、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二、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三、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四、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五、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aa b六、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七、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八、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九、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十、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四)小学问题因素表一、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汇总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的汇总,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数的认识1、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自然数,也就是正整数和零,如 0、1、2、3……2、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4。
3、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数点把小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二、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3 + 5= 8 。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比如,8 3 = 5 。
3、乘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3×5 表示 5 个 3 相加。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例如,15÷3 = 5 。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顺序。
三、常见的量1、时间我们要认识时钟,知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 小时= 60分钟,1 分钟= 60 秒。
2、长度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 千米= 1000 米,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
3、重量重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 1000 克。
4、面积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00 平方厘米。
5、体积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四、图形与几何1、平面图形(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数的认识•认识0-99的数字•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数的分类:奇数和偶数简单的加法和减法•0-10的加减法运算•运用加法算式解决简单问题•运用减法算式解决简单问题图形与空间•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进行简单的图形对称•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上、下、左、右量的认识•长度的认识:用毫米和厘米测量•重量的认识:用千克和克测量•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和秒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两位数加减法•计算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位和退位的概念•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数量的加减法•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利用加法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数轴和数线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探索多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多边形拼图活动时钟和日历•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认识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使用日历进行日期和星期的推算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乘法和除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理解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了解简单的乘法口诀表•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运算•认识数的整数和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认识小数的概念数据分析•收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制作简单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几何图形•认识平行线和垂直线•探索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活动以上是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大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保持耐心和乐观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面试资料——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共三部份,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和统计。
数的计算乘法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除法二年级下册除法初步认识(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加法和减法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减法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平面图形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特殊的图形)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封闭的图形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周长、面积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线段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直角)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开放的图形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角的度量(的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统计一年级下册统计的初步认识(采集和整理数据、统计表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下册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和统计量众数和中位数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册统计(综合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结构表册数单元标题具体内容一上一下找规律图形的罗列规律数学的罗列规律:等差数列二上数学广角罗列组合:通过直观、活动找出简单的罗列数和组合数简单的逻辑推理二下找规律图形的循环罗列规律数学的罗列规律:相邻两个数的差组成新的等差数列三上数学广角罗列组合:以图示的方式顺序地表示有所有的罗列数和组合数。
重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小学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总复习小学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1 .2 .3.单位。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106、9、122整除。
、204都能被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59、61、678、9、121例如把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36是(二)小数1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定义定理记忆篇)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定义定理记忆篇)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 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端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
公式: V=1/3Sh分数的加、减法例: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而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例: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一般说来,“教师”观点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自然也赐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观点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教师”,由于“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教授知识的对象和自己明确的职责。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小学数学知识大全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学科,它是孩子们认知世界、锻炼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算数、几何、数据分析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数学学习指南。
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我们用来计数和度量的工具,用来表示事物数量的抽象概念。
数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等多种类型。
2. 数的读法与比较在认识数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数的读法和比较大小。
读法可以通过拼音和认真辨认数字的形状来学习,比较大小则需要理解数排列的大小规律和进位规则。
3. 数的拆分与合并数的拆分与合并是数学的基础操作,可以通过手工操作和游戏练习来掌握。
掌握数的拆分和合并可以方便后期的加减乘除等计算。
二、算数1. 加法加法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通常用于计算物品的合并和数量的增加。
在学习加法时,我们需要掌握数的竖式运算方法和进位/不进位的区别,并能熟练进行口算。
2. 减法减法是计算物品数量的减少和两个数之间的差的操作,也是数的运算中重要的一项。
在学习减法时,我们需要掌握竖式运算方法和不退位/退位的区别,并要能熟练进行口算。
3. 乘法乘法是数的运算过程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一项,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积。
在学习乘法时,我们需要掌握数的乘法口诀、竖式运算法和数的拆分合并运算法等,通过口算和练习来提高算数速度和准确度。
4. 除法除法是数学运算中的一项基本运算,用于确定给定数的整除性、余数和商。
在学习除法时,我们需要掌握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的规律、长除法的方法和口诀等。
三、几何1. 图形的认识图形是最为基础的几何学概念,是由点、直线和曲线相结合而成的平面形状。
在学习图形时,我们需要掌握常见图形的名称、定义和特征,通过画图和实物体验来理解图形形态。
2. 长度的测量长度是物体的远近距离,是几何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
小学数学知识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主要分为四个基本内容:数运算、图形和几何、概率与统计以及常用公
式推理等,全面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学会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
1、数运算
数运算包含两个部分:基本运算和复杂运算。
基本运算指的是由算术运算法则,数轴
图形表示等基本特性来对数的基本运算。
算术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以及阶乘等;数轴图
形表示是指在数轴上表示不同数字的数量关系;基本数学概念指的是四则运算中涉及的负数,分数,小数以及根式等。
复杂运算指的是在基本运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复杂运算法则,如乘方,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余弦定理等。
2、图形和几何
图形和几何是指在数学中能够用简单符号表示出来的图形或几何图形。
在小学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学习到的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几何图形,
还有一些空间几何图形,如立体图形,弧线,圆弧,圆锥,球等。
学生需要掌握几何图形
特性的知识,以及能够运用其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3、概率与统计
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比较难被运用实际问题的抽象概念。
它主要用来描述多种可能不
确定性的场景,用来反应现象的概率发生和决策的可能性等。
在小学的学习中,学生们可
以掌握集合的概念,概率的概念,概率的求解方法,离散概率分布以及连续概率分布等。
4、常用公式推理
常用公式推理是指针从数学表达及给定条件出发,利用公式推理和推导完成比较复杂
的问题。
例如抛物线问题,用抛物线公式求解方程,计算特殊点的坐标以及特殊直线上物
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01必背定义、定理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10、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1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1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1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1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1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16、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7、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2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阶段。
以下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整理: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 自然数的概念和写法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数的整体思维
- 数的合成和分解
- 连续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数的进位和退位
3. 口算和算式
- 口算乘法和算式求解
- 口算除法和算式求解
- 运算法则的运用
4. 分数和小数
- 分数的概念和写法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和转化
5. 图形和几何
- 点、线、面的概念
-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特征- 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 图形的运算和变换
6. 数据与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 数据的读取和解读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这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应该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全部知识点

小学数学全部知识点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阶段。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1.数的概念:整数、负数、分数、小数、小数位数、小数点2.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字的读音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3.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4.数的位置和数的大小:数字的位置、数字的大小比较5.数字的拆分和组合:数位间的关系、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6.数轴的认识和运用:正数、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7.综合运算:加减法、乘法、除法的综合运算二、数的整体认识和构成1.数的分解与合成:数位间的关系、数的进制、数的位数、数字的读音和写法2.数的整体认识:数的结构、数位的意义和进位、数的特十百千的概念3.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的判断、大小关系的比较方法4.数的进一法和退一法:数的大小变化、数位的变化三、数的数量关系1.数的数量关系:数的分类与比较、多少少数、集合和元素的数量关系2.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与判断、约数的概念与判断3.数的倍数与公倍数:倍数和公倍数的概念与性质、求解数的公倍数4.数的约数与公约数:约数和公约数的概念与性质、求解数的公约数5.数的奇偶性: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与性质、判断数的奇偶性四、面积和体积1.二维几何图形:点、线、面、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2.二维几何图形的面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的计算3.三维几何图形的体积: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球的体积计算五、图表和统计1.图表的认识和分析: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解读和分析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和分类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数据的整理和可视化表示六、分数和小数1.分数的认识和表示: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表示与转换2.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通分和比较、分数的相加相减运算3.分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4.小数的认识和表示:小数的读法、小数位的意义、小数的比较5.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6.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表示七、时、刻和时间差1.时和刻的认识和表示:小时、分钟、时钟和表盘的概念2.读和写时刻:时钟和表盘上的时、刻、分的读法和表示3.时刻的转换和计算:时刻的换算、时刻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和判断4.时钟和时间的使用:时钟和表盘的使用和计数、时间的计算和测量八、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直线和线段的概念、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2.角的认识和分类:直角、钝角和锐角的概念和分类3.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分类4.四边形的认识和分类: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分类5.圆的认识和分析: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上是小学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一、整数的认识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是数字知识,数字包含整数、分数、小数等。
整数是小学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之一,整数有正整数、负整数和0三种,在数轴上表示正整数、负整数和0,正数向右,负数向左,原点为0。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要学会根据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小明口袋里有8个苹果,他给同桌3个,还剩几个?这道题目就需要我们用到整数的加减。
二、算式及运算的基础1.基础算式: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式,是小学数学基础,通常要求在小学2-3年级之前必须掌握。
例如:3+5=8,7-4=3,6*9=54,15÷3=5。
2.算术口诀表:算术口诀表,通常包含5×6,6×7,7×8,8×9,它们是小学数学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通过口诀表来强化记忆。
3.分数的认识:分数在小学二年级就会涉及到,分数是指把整数分成若干等份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学习分数时,需要学生能够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分子分母的互换。
三、几何图形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重要,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基本形状、结构,依据题目进行计算。
四、长度、体积、重量的认识在学习长度、体积和重量时,我们需要了解“米、厘米、千克、克、升、毫升”的概念,从而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需要学会根据时钟或日历,确定时间的时、分、秒,之后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例如小明早上6点醒来,他需要多少时间做好早餐?六、分析数据信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统计及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某班级有40名学生,带零食来的有20个,其余的没有带,最多的是带了什么零食?最少的是带了什么零食?七、题型总结1.加减乘除计算类:是小学数学学习基本题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是打牢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等方面整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数的认识数是人类用来计数和度量的一种工具,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多少。
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
整数是0、正整数和负整数的统称,例如:1、2、-3等。
而分数是整数之间的数,用于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的一部分,例如:1/2、3/4等。
二、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操作。
小学生在加法运算中,首先要学会数的顺序无关性原则,即加法中数的个数和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其次,需要熟练掌握进位的概念,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和超过10时,就会在十位产生进位。
例如:12 + 8 = 20。
2. 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一个差的操作。
小学生在减法运算中,需要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掌握借位的方法。
例如:15 - 7 = 8。
3. 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操作。
小学生在乘法运算中,要掌握乘法公式,并通过逐位相乘得到结果。
同时,对乘法口诀表的熟练掌握对于提高计算速度也有很大帮助。
例如:6 × 3 = 18。
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求出每份的数量。
小学生在除法运算中,需要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并通过多次减法操作来得到结果。
例如:15 ÷ 3 = 5。
三、数的应用数的应用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1.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测量、比较和计算等方法,将这些概念与实际物体相联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计量能力。
2. 时间和货币的应用学习时间和货币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基础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大全一、数学概述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是一种抽象的科学,同时也是一种逻辑推理的工具。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的基本概念1. 数的概念在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数。
数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不同类型。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大小比较等基本技能。
2. 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3. 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小学阶段另外两种基本的运算。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4. 分数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掌握分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更深入的学习。
5.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另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学生需要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能够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三、数学的应用1. 时间和日期在日常生活中,时间和日期是常见的数学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读取时间、计算日期之间的差距等基本技能。
2. 金钱金钱是另一个重要的数学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货币的加减法、找零等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在实际的购物场景中。
3. 量和度量学生需要学会表示和比较不同的物体数量和重量,并能够使用常见的度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计算。
四、数学学习方法1. 多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多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
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时多思考,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3. 多交流数学是一门需要交流讨论的学科。
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学习,提高解题的能力。
五、总结小学数学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应该重视数学的学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梳理

小学数学知识梳理1.小学数学知识梳理篇一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2.小学数学知识梳理篇二余数及其应用:基本概念: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余数的性质:①余数小于除数。
②若a、b除以c的余数相同,则c|a-b或c|b-a。
③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
④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
3.小学数学知识梳理篇三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 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答: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法。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用最小公倍数)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约数)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
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
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
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3. 141414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 141592654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 3. 141592654……34、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一般运算规则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复习小学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