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记忆实验2
第八章记忆实验2
Episodic Semantic Procedural
MEMORY
Autonoetic
“self aware”
Noetic
Aware of info, not origin
Anoetic
“Unaware” 25
人类学习和记忆的主要分类
系 统 其它名称 子系统 运动技能 认知技能 简单的条件反射 简单的联想学习 结构描述 视觉单词形式 听觉单词形式 空间的 关系的 提 取
systems view)
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 子系统所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 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 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 不同子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 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 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 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 统。 MEMORY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深度遗忘
症患者也能够长时间地保留完整信息。
MEMORY
9
Warrington & Weiskrantz(1968,1970, 1974,1978)遗忘症患者记忆的系列研究
让4位遗忘症病人(3名科萨科夫综合征患者
4项测验:再认、自由回忆、模糊字识别 和部分线索测验(词干补笔测验)。 结果:遗忘症病人在前两项测验的成绩 明显低于控制组;而后两项测验的成绩 却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
主要内容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内隐记忆
MEMORY
1
内隐记忆
格拉夫和沙赫特(Graf & Schacter, 1985)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的区分。现出来的; 内隐记忆则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 表现出来的。
第八章 学习和记忆
海兔习惯化的突触机制:
•
重复性的无伤害刺激
•
感觉神经元每次都产生动作电位
• 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连接的终末处钙内流减少
第八章
学习和记忆
What is Learning? What is Memory?
• 学习是指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
• 记忆是对所获取信息的编码、巩固、保存和
读出的神经过程。
•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最基本功能之一,是大脑 神经回路对环境变化的终生适应,其目的是 获得生存技巧,利用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改 造环境。
尾部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
感觉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增多
•
•
运动神经元反应敏感性升高
•
缩鳃反射出现敏感化
中间神经元释放5-HT 感觉神经元终末质膜上的5-HT受体
终末内的cAMP升高
激活PKA
钾离子通道蛋白被磷酸化
钾离子通道关闭
AP的时程延长
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增多
钙内流增加
3. 经典条件反射 和 操作式条件反射
二. 记 忆 的 分 类
1. 根据记忆贮存及回忆方式分类: (1)陈述性记忆:是对自身经历和学习的事件进行编码、
贮存并回忆、再现的过程,包括对发生在过去的特殊场景和重要 事件的回忆和再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景式记忆和对文字、语 言和法律等回忆的语义式记忆。这种记忆要通过意识,用语言表 达出来。
(2)非陈述性记忆: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过程,但需要经
第八章记忆与学习
习阶段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试阶段用视
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
辨别为指标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对
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
其他人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3、两类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
勒迪格(1990)指出:
外显记忆是概念驱动过程,是有意识的并
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监测是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并依据该信息
形成对客体记忆的各种类型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从 而改变元水平的状态。 监测的种类:回溯式监测和前瞻式监测
回溯式监测:指对回忆、再认的答案做出正确与否 的自信心判断。 前瞻式监测:指对即将执行的记忆任务难度做预见 性判断。 熟悉这三个概念:JOC JOL FOK
第六,反应前准备阶段,确定反应标准/反应阈限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五)元记忆研究的意义
对元记忆的研究表明,人类记忆不仅停留在识记、 保持以及提取的客观水平上,还包括了元水平的监 测和控制过程。这是人类记忆所独有的特征之一。 元记忆超越了客体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来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二)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
1、实验程序的相似性:
都用再认和回忆法。
2、理论解释的共通性:
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真
实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是由安德伍德1965年提出的, 他认为在学习阶段被试通过对学习项目的加工从 而激活了这些实际上并未呈现的关键项目,并在 后来的回忆或再认测验中表现出了对这些项目的 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
忆(回忆、再认)
内隐记忆:通过对无意识的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记忆(词干补笔)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
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
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 <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心理学考研之北大心理学辅导班完全资料第十二周课程(2)
(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3)
�
�
他们让4位遗忘症病人( 3位Korsakoff综合症病人与1位颞叶切除术病 人)与16位控制组病人(无脑损伤)学习字单,然后进行 4种记忆测 验:自由回忆与再认,模糊字辨认( word fragment identification ) 与词干补笔。 结果表明,遗忘症病人也能保持词语信息,但是这种保持要在特定的 测验中才能表现出来。
领航人邀您免费领取全套应用心理硕士视频讲义 MAP347 MAP347领航人邀您免费领取全套应用心理硕士视频讲义 领取网址: 领取网址:
(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1)
� �
�
�
�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 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 启动效应的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所以它又被称为无意 识的记忆。 它与正迁移类似,但正迁移是在总体效果上进行测量,而 启动效应的测量单位却十分具体。 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direct priming)与间接启动 (indirect priming)。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 目是相同的;直接启动又称为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因为,同一项目在学习和测验中都出现过; 而在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有关,但并不相同。 目前记忆研究中未作说明的启动效应就是指直接启动。
�
领航人邀您免费领取全套应用心理硕士视频讲义 MAP347 MAP347领航人邀您免费领取全套应用心理硕士视频讲义 领取网址: 领取网址:
(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2)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则是了解和探索人类记忆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的实验,心理学家可以回答关于记忆的种种问题,从而推进对记忆机制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记忆实验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实验变量的独立性是重要的,即要保证所研究的变量只有一个存在差异,其他变量保持一致。
其次,实验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以引导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此外,实验任务的难度、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所需的时间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实验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所研究的记忆现象。
二、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1. 自由回忆法自由回忆法是最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之一。
实验参与者在记忆材料呈现完毕后,需要自主地回忆并呈现所记忆的内容。
通过比较参与者回忆的内容与实际材料的一致性,可以衡量参与者的记忆能力和效果。
2. 识别法识别法是通过参与者判断某个信息是否在之前呈现过来衡量记忆的方法。
在实验中,参与者会被呈现一系列信息,然后需要判断在之前呈现过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的目标信息。
3. 串联法串联法是一种要求参与者按照材料的特定顺序将其呈现的方法进行记忆的实验。
通过加入时间序列的要素,串联法试图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记忆过程。
三、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心理学家使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手段来解析实验结果。
常见的数据分析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总体特征的描述,例如中心趋势的测度(如平均值、中位数)和变异程度的测度(如标准差、极差)等。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处理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它可以评估不同处理组在实验结果上的显著差异,从而判断实验中独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实验心理学下第八章第六节记忆
Payne表示,主动忘却是一种适应性表 现,比如,人们常常要忘掉错误的认识、 朋友的旧电话号码或者更改前的会议时间。 主动忘却有助于大脑的记忆存储系统更新 新的信息。不过,Payne和同事在实验中发 现,即使是轻微而温和的情感记忆事件, 比如在考试分数不理想或者在工作中受到 批评,都是很难被忘记的。
实验一:克里斯蒂安森在试验中让两组 被试观看情节相似的一段影片,所不同的 是情绪组看到的影片一开始有个男孩被车 撞倒后送进医院,而控制组看到的影片则 一开始时男孩身边擦过小车、同时男孩招 呼同伴。结果发现,情绪组较之控制组对 影片的主题与主要特征(核心信息)记忆 效果较好,而在延后再认测验中这些信息 仍然得到很好保持,但是外周信息却遭到 破坏。
情绪对记忆的损害效应
有时候一些情绪或心境会干扰记忆,导致 记忆任务绩效的下降。 如,相当数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抑郁情绪 会造成记忆任务绩效的下降。其理论解释 为资源分配模型。
情绪记忆最难忘
记忆的确是神奇的东西,人们要么忘却了不该忘 的事情,要么是想抛开的回忆却无论如何也摆脱 不掉。2008年9月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即将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为“越想忘的越忘不 掉”找到了科学的解释。 领导该项研究的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心 理学家Keith Payne。他和同事发现,情绪记忆是 最难刻意忘掉的,尤其当这种记忆源于视觉线索。
实验二:霍耶尔和里斯伯格(1990)在一 项对照组实验设计中让每组被试都观看一 个用图片序列描述的故事,其开始与结尾 形式均相同,但是中间程序不同,一个是 中性的而另一个是情绪性的。这个研究中, 核心信息被定义为直接与故事梗概有关的 信息,而其他信息则叫细节信息(相当于 外周信息)。
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记忆重点(参考Word)
1.CVP量本利分析利润=P*Q-V*Q-F=(P-V)Q-F, 其中P-V=边际贡献。
2.边际贡献率=(P-V)/P,变动成本率=V/P,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3.保本点作业率=Q0/Q=S0/S,安全边际率=(Q-Q0)/Q=(S-S0)/S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4.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5.在成本差异分析中,价差量实际,量差价标准。
价差时乘以实际用量,量差时乘以标准价格。
6.固定成本差异分析中,实际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标准工时。
7.两差异法三差异法8.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9.可控成本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可以落实责任。
10.敏感系数是反映各因素变动而影响利润变动程度的指标。
其公式: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若目标值变动的百分比一定,敏感系数越大,说明该因素的变动幅度越小。
敏感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目标值(利润)对该参数愈敏感。
11.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12.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战略制定。
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
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又可以是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
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
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础。
13.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为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目标则是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持续性的成本节省,表现为对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生成本的控制。
第八章 记忆...
MEMORY
25
(1)短时存储的容量(2)
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来进 行。 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如 数字广度为7~10,单词广度是5~7,句子广度包含的 单字可达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呢? 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chunk)作为测量单位 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文字母、 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作为组块。
30
自由回忆实验 先呈现一系列的项目(多半是单词),大 约2s一个项目。当最后一个目呈现完毕,要 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以不按呈现顺序回忆。当 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 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获得系列位置曲线。
MEMORY
31
3.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2)
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 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 近因效应。 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影响近因效应, 但不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
MEMORY
13
感觉记忆的研究
外在刺激消失,而由刺激引起之感觉仍然存在 的心理现象,称为后觉after sensation,视觉 上就是后像(afterimage)。在感觉记忆上,称 为映像/余像(icon)。在听觉上,就是余音/ 回声(echo)。
MEMORY
14
贮存的时限与数量· 映像记忆
MEMORY
27
1966年Baddeley 扩展了Conrad的发现,他呈现给 被试一连串的5个单词,一类单词有类似的发音 (如man, mad, cap, can, map);另一类单词发 音差别较大(如pen, rig, day, bar, sup);第三类 单词意义相近(如huge, big, broad, long, tall); 第四类单词意义不同(如old, late, thin, wet, hot)。 结果表明,发音类似的单词正确回忆率最低,而意 义相近的单词正确回忆率远远高于发音类似的单词。 这说明短时存储是以声音编码的。
第八章记忆实验1
回忆法
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
再认法 再学法 重建法 部分报告法 记忆广度法 注意分散法
Memory 23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回忆法1:系列回忆法(serial recall method)
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 记忆 系列回忆法是对艾宾浩斯以及早期关于回忆研究 程序的概括,其主旨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 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 基本程序: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0
巴特利特的研究(1)
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 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 (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 图式(schemas)。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 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 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 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 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 素。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6
延迟再现对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7
回忆法2:对偶回忆法(paired recall method)
两种基本程序:预期法和检验法 1.预期法(anticipative method):程序分成两步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第八章 记忆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 无意义音节作学习与记忆材料,使记忆研究陷 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 乏现实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被记忆的材料, 而忽视了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如被试的态度 和他们过去的经验。1932年,他另辟了一条研 究记忆的道路。
巴特利特用故事和图画来研究记忆。 1.关于故事法的实验 现场实验 回忆的过程包含建构的成分,在回忆中我们使 用已保存的内容以及头脑中的图式重新产生所 学习的内容。 默读课文
不少研究者都提出,近因效应来自短时存储, 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我们需要在系列位置曲线 中显示机能的双重分离: 某些自变量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但不影响 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 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
系列位置曲线意味着单字在系列中的位置会大 大地影响自由回忆的成绩,要确切地证实这一 点,就必须避免单字的系列位置与单字本身的 频率、意义性等属性相混淆。(举例) 如何通过实验设计解决这一问题呢?
(二)记忆的加工层次
1972年前10多年间,人的记忆研究一直由信息 的储存以及它在储存中的传递这样的概念所统 治。Craik等系统批判了形态模型的记忆理论 ,进而提出了加工层次的理论。
1.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 点
Craik等认为,3种存储之间的差别突出的说明 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记忆系统中刺激以不同的 方式受到加工,一个单词的视觉的、听觉的或 意义的方面在各种情形下受到的加工不同。有 限容量的现象在多重存储系统中的某些地方是 存在的,而这些基本的发现时任何模型都必须 考虑的。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使用普遍,心理学家很 快看出了计算机的装置与詹姆斯记忆构想之间 的类似性——初级记忆类似于运算器。而次级记 忆相当于存储器。这样就导致了著名的记忆的 计算机模拟模型: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那么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是什么呢?
第八章记忆实验
记忆混淆矩阵
BC P T V F M N SX
B - 13 102 30 56 6 12 11 7 3
刺 C 18 - 18 46 32 8
6
7
21 7
激 P 62 27 - 79 30 14 8
5
11 2
字 T 5 18 24 - 14 5
5
1
22
母 V 83 55 40 38 - 31 20 19 9 11
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1、全部报告法
1960年,斯波灵(G.Sparling)采用传统的全部报告法对瞬时 记忆的保持量进行研究。在他的研究中,他同时给被试呈现3、 4、6、9……个字母,呈现时间是50毫秒,字母呈现后,立即要 求被试尽量多地把字母再现出来。结果表明,当呈现的字母个 数少于4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字母数量大于 5个以上时,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平均正确报告的个数为4.5 个。斯波灵发现许多被试声称他们在短时内保持的印象,比他 们所能报告的要多。由此,斯波灵认为,在瞬时记忆中所保持 的信息可能比采用全部报告法报告的要多些,只是由于全部报 告法的局限而未能检查出来。由此,精心设计出瞬时记忆新的 实验方法:部分报告法。
④当延迟超过0.5秒时,部分报告
法的成绩与整体报告法的成绩
基本相同。
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部分报告法
斯波灵根据他的实验成果,认为人们有一个 视觉的储存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在 这里信息是以映象的形式被保持,但它消退得 很快。过去所谓记忆、知觉或注意的范围是45个互不连贯的项目。反映的并不是这个储存 系统的信息容量,而是在映象消退前能够提取 出来转入下一个储存系统的信息数量。
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2、短时记忆的容量 3、短时记忆的遗忘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一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和节省法研究
他发明了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研究的材料,并发明了节省法来 测量记忆效果。
节省量=(OL-RL)/OL×100%
OL为初始遍数,RL为重学遍数。
巴特利特和再现实验
他不认同艾宾浩斯的研究,认为他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 境中,缺乏现实意义。
c.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外显记忆是概念驱动过 程,是有意义的并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内隐记忆是材料驱动过程, 是无意识的和不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
三 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在时间轴上的指向,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 记忆。前瞻记忆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 向的记忆;回溯记忆指的是对于过去所发生事件的记忆。
在系列再现过程中,记忆变化存在以下几种趋势: a. 精心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着整体图形逐渐变形,无关 的材料被添加到了新图形中,另一种方式是某些细节被简单地夸张 了。 b. 简单化:对于奇特、不熟悉而不易形容的特征,组织成为可认 可的形式。 c. 命名:言语符号能影响图形的再现。 d. 细节的保存:当一些细节从整体图像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符号 的形式存在时,往往就能保持不变。
a. 系列回忆法——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 回忆。学习或记忆的效果可以通过被试正确回忆出每个系列位置上的项 目数量或错误数量来进行测量。 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中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的快,而 且错误少一些,中间位置的项目学习起来困难的多。 b. 对偶联合回忆——又分为检测法和预期法。检测法是先向被试呈现 一系列的刺激-反应对,然后单独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回忆与之相对 应的反应项目,以检验其学习和记忆的效果。预期法是首先单独呈现刺 激项目,要求被试努力预想对应的反应项目,然后再将刺激项目和反应 项目成对呈现。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记忆.doc
第八章记忆1、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每一结构都有口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如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三种不同的记忆结构,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有所不同。
A.感觉存储视觉形象存储-部分报告法视觉形彖的存储叮以瞬间保存较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火。
听觉回声存储■部分报告法B.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测验、组块测量声音编码——人们更容易记住听觉呈现的材料。
区别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实验——自由回忆任务系列位宜曲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为得到这个目标:近因效应來自短吋存储,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
以不同的系列顺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用拉丁方的方法做到不完全的平衡。
得到: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还得到负近因效应:近因部分的回忆率低于系列位置曲线近因部分前而所有部分的凹忆率。
显著特点:在最后的自由冋忆屮所有系列的最示几个单词的冋忆成绩显著低于渐近线,而在各个系列的立即H由冋忆中这些单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表现成为了近因效应。
另外一种方法恒定比例法:三种条件卜•的系列位宜效应:自由回忆、延迟回忆、连续分心实验立即自由冋忆产生了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延迟自由冋忆消除了近因效应,而连续分心实验表现出典型的系列位置]11|线.项FIZ间的间隔时间/某项冃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部分报告法:2、记忆的加工层次3、记忆的提取过程4、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启动效应:是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
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O测量方法有知觉辨认、词干补笔、补笔等。
碰巧填对的概率是机遇概率,作为测录启动效应的基础值。
它们又叫做内隐记忆测验,特点是不要求被试冇意识地去提取信息,而是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作业即可。
而非外显记忆测验,通过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其特点是这些测验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信息内隐记忆测验会受到外显记忆测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MORY
2
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被试并非有意识 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 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 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MEMORY
3
1.1 内隐记忆的提出
当代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可以追溯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心理学研究 领域:
MEMORY 15
直接测验:指传统的记忆测量法,如自由回忆
60
Percent correct
50 40 30 20 1 hour 7 days
不同的处 理效应
Recognition Fragment
对同一项目的两个不同测验在 成绩上出现了分离现象,表明 自变量在两种测验上的效应是 相反的(随机独立性),即两 种测验反映了不同的记忆机能。 A__A__IN
同一个自变量: 间隔时间
启动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方法:
字母串确定(lexical decision):要求被试者说明 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 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作出词的决定 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 词的确认(word identification):给被试者短暂 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 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者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 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 下降来反映启动。 词根词段完词(word stem or fragment completion): 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如tab___, table)或词 段(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 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 习词表上的词的使用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MEMORY 6
MEMORY
和1名额叶切除患者)和16位控制组病人(无 脑损伤、记忆力正常)学习字单,然后进行
Hale Waihona Puke 10遗忘症病人对语词信息的保持
任务 组别 控制组 遗忘症病 人
外显记忆
自由回忆 再认
内隐记忆
模糊字辨 认 词干补笔
0.55 0.44
0.75 0.45
0.45 0.47
0.69 0.58
MEMORY
11
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70)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Tulving et al.(1982):“补笔的启动效应 独立于再认” 程序:让正常人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 字,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和补笔测验, 7天后重复这两种测验。 结果:再认测验成绩下降显著;补笔测验成 绩没有明显变化。
MEMORY
7
Tulving, Schacter & Stark (1982)
一个是认知心理学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
即在无需有意识识记的前提下,先前的呈 现对刺激的辨别产生的易化作用; 另一个则是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 它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当代研究热潮。
MEMORY 4
1.1.1 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 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 化。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
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也称直接启动, 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 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 间接启动(indirect priming)中除包含重复启动之 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 (Roediger et al.,1990)
MEMORY 5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深度遗忘
症患者也能够长时间地保留完整信息。
MEMORY
9
Warrington & Weiskrantz(1968,1970, 1974,1978)遗忘症患者记忆的系列研究
让4位遗忘症病人(3名科萨科夫综合征患者
4项测验:再认、自由回忆、模糊字识别 和部分线索测验(词干补笔测验)。 结果:遗忘症病人在前两项测验的成绩 明显低于控制组;而后两项测验的成绩 却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
Slamecka
MEMORY 14
1.2 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实验逻辑:分离逻辑 区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内隐记忆实 验的首要任务。 分离逻辑:分离逻辑是内隐记忆实验逻 辑的重点;其核心在于将外显记忆和内 隐记忆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可测量 的指标。由此思路发展出两类测验—— 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Recall Recognition Fragmented words Stem completion
Retention scores
Amnesics Controls
ORANGE
MEMORY
PLI____
12
研究证明,在遗忘症病人身上,与外 显指导相关联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 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 未受影响;暗示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 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MEMORY
C_AR_T
_H_O_REM _YS__RY
8
1.1.2 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
20世纪60年代,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 究成为引发当代内隐记忆研究热潮的契机。 英国神经心理学家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68)首先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研 究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现象。
主要内容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内隐记忆
MEMORY
1
内隐记忆
格拉夫和沙赫特(Graf & Schacter, 1985)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的区分。他们认为:
外显记忆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内隐记忆则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 表现出来的。
MEMORY
13
1.1.3 其它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
再学时的节省
et al.,(1985)认为,可以把再 学时的节省当作内隐记忆的指标。 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 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表现 为节省,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作 用。(重复启动) Nelson(1978)发现,既不能回忆又不能 再认的项目也表现出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