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及答案汇集

2019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及答案汇集

2019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汇集复习讲义一、读文章,理解词语。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课文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有________、,喻体是、。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精心汇编)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精心汇编)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台州市(09 浙江省) (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歇( )⑶夕日欲颓( ) ⑷沉鳞竞跃( )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019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2019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 . "答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市(09 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以下加点词语意思一样的一组是( )。

(3分)A 、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 、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 、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 、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顶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顶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歇.〔 〕 ⑶夕日欲颓.〔 〕 ⑷沉鳞..竞跃〔 〕 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峡》《答谢中书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三峡》《答谢中书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无:一点都没有B.属引凄异属引:连续不断C.五色交辉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年号(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

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

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答案:2、【分析】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部编文言文系列《答谢中书书》中考题

部编文言文系列《答谢中书书》中考题

部编文言文系列《答谢中书书》中考题一、(2019海南卷)【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hé)B.沉鳞竞跃(yào)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⑵四时俱备()⑶青树翠蔓()⑷俶尔远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1. C【解析】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要及时查字典。

A项:歇(xiē);B项:跃(yuè);D项:佁(yǐ)。

2.(1)交相辉映 (2)四季(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4)忽然【解析】本题考察文言实词的解释。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法,“四时”为古今异义词,答题时千万不能以今释古。

3.(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解析】本题考察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直译讲究句句落实,特别是关键词必须呈现出来。

第(1)句重点词语:欲界、仙都。

第(2)句重点词语:可、许。

4.清澈、透明、纯净【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 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 、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 、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 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二、1. “书”的意思是_____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 __________ 本文分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中考

答谢中书书中考

答谢中书书中考篇一: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句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什么感情?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 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

2.(1)两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

试题2: 《答谢中书书》阅读练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选出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高峰. 入云重岩. 叠嶂B.晓.雾将歇朝.发白帝C.青.林翠竹清.流见底D.夕日.欲颓不见曦.月2.选出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与: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选贤与. 能B.将:晓雾将. 歇出郭相扶将.C.是: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D.自:自. 康乐以来自. 李唐来3.选出划线词解释有误的项()A.古来共谈.(称赞)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夕日欲颓.(落下)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汇编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汇编

编辑整理: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 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高峰入云,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自康乐以来,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晓雾将歇,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

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 。

(6)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前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参考答案】(5)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6)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2009年梧州市)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答谢中书书.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时..俱备 是.进亦忧,退亦忧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2.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辍耕之.垄上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A .C . B .D .4.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

(2分)【参考答案】1.(2分)D 2.(2分)A3. (2分)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 (2分)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1分),用笔洗练,廖廖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2016年重庆市A卷)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之杨若古兰创作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9、以下加点词语意思不异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泅水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古代汉语写出上面白话句子的意思.(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应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示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残暴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示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四、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浏览练习(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怅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⒈解释上面的加点词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⒉用古代汉语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怅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应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如何的表情?如何理解作者这类表情?5、判断以下说法的准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天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自动地与他作伴,成心安慰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良知,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取的是动静结合,正面描述与正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惨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安慰的表情.(一)(11~14小题,共12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lIl南}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课外浏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注]①五色:描述“石壁”色彩灿艳. ②歇:散失.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介入,引伸为赞美.11.结合辞意,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哀转久绝(4)四时俱备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歌颂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类情感的句子.(2分)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衬着了如何的气氛.(2分)14.用古代汉语写出上面句子的意思.(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荆州市2007 三、(8分) 浏览《短文两篇》,完成上面9-12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怅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①晓雾将歇( )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词的用法、意思不异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11. 用古代汉语写出上面句子的意思.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简答.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天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其实分歧.《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2008年泰安市(一)浏览上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落,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山川之荚,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猛浪若奔奔:②负势竟上上:③猿则百叫无绝绝:④沉鳞竞跃鳞:8.翻译上面的句子.(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译:9.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和水的.(4分)1.台州市(09 浙江省)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观赏这类奇丽景色了. ⑵管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22. 答案要点:热爱天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二、参考答案:1.信给谢中书的信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3.(1)对偶(2)对偶,借代4.三(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3)感叹如许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观赏到.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天然的爱好之情.三、1.⑴交相辉映⑵散失⑶坠落⑷潜游在水中的鱼 2.⑴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赏的啊.⑵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观赏这类奇丽景色了.3有高雅情怀的高傲感和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拟肩之情.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四、参考答案:(一)1.⑴考虑,想到⑵因而,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路 2.只是缺少像我俩如许的闲人而已. 3. 2.月色,月光竹柏影比方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表情.这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尽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本人的苦闷;另一方面大天然给了作者无量的愉悦,令作者陶醉,阔别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53.A.√B.×C.√ D.√11.(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逝.(1分) (4)俱:全,都.(1分)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13·《三峡》:猿鸣衬着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衬着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14·(1)如果不到正午或三更.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9.①散失(或“销歇”“散去”)②门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0. B (2分)11.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附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本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附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本来是”,也能够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12.①描写群情(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仙(1分,每对一处给0.5分)以上共8分(一)7.【答案】①(马一样)飞奔②向上③停止④鱼【评分】4分.每小题1分.8.【答案】①管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②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评分】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奇异。

《答谢中中书》中考真题集锦

《答谢中中书》中考真题集锦

《答谢中中书》相关练习一.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真是就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

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

三垂大海,北背雪山。

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画野区分,七十余国。

时特暑热,地多泉湿。

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西方土地硗确⑤…。

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

②山阜(fù)隐轸【zh ěn] 很多高山。

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

舄卤,盐碱地。

④畴∶已耕作的田地。

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印度之.人马之.千里者(《马说》)B.随地称国.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北乃.山阜臆轸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西方.土地硗确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北广南挟,形如半月。

(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4.《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甲】;【乙】。

二.阅读下面二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五彩缤纷”?A. 五色交辉B. 青林翠竹C. 沉鳞竞跃D. 晓雾将歇答案解析:A. "五色交辉"指的是多种颜色交相辉映,形容色彩斑斓,与“五彩缤纷”意思相近。

2. 文中“高峰入云”这句话主要描绘了山的什么特点?A. 高耸B. 云雾缭绕C. 雄伟D. 连绵起伏答案解析:A. "高峰入云"直接描绘了山峰之高,直插云霄,突出其高耸的特点。

3.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A. 晓雾将歇B. 夕日欲颓C. 猿鸟乱鸣D. 沉鳞竞跃答案解析:A. "晓雾将歇"中的“将歇”意味着即将结束,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

4. 文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其”指的是什么?A. 山川之美B. 欲界之仙都C. 谢灵运D. 陶弘景答案解析:A. "其"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山川之美”,表明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与这山川之美相比。

5. 以下哪个句子描述了傍晚时分的美景?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案解析: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述的是夕阳即将落下时,鱼儿在水中跃动的景象,属于傍晚时分的美景。

二、解释字词1. 请解释“清流见底”中的“见底”。

答案解析:“见底”指的是水清澈到能够看到底部,形容水流清澈透明。

2. 请解释“五色交辉”中的“交辉”。

答案解析:“交辉”指的是不同颜色相互辉映,形容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3. 请解释“晓雾将歇”中的“将歇”。

答案解析:“将歇”意味着即将停止或消散,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散去。

4. 请解释“沉鳞竞跃”中的“竞跃”。

答案解析:“竞跃”指的是争相跳跃,形容鱼儿在水中活泼跳跃的情景。

5. 请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奇”。

答案解析:“奇”在这里指的是非常奇特、美妙,用来形容山川之美的独特和非凡。

《答谢中书书》中考对比阅读集锦

《答谢中书书》中考对比阅读集锦

《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卷一、⒈解释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歇( )⑶夕日欲颓( )⑷沉鳞竞跃( )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⑴交相辉映 ⑵消散 ⑶坠落 ⑷潜游在水中的鱼 2.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⑵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⒈解释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⑶怀民亦未寝( )⑷相与步于中庭( )⒉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参考答案:(一)1.⑴考虑,想到⑵于是,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月色,月光竹柏影比喻 4.复杂细微情感9.解释①晓雾将歇 ( )②月色入户 (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11. 意思。

答谢中书书 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 试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一、基础部分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

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

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8题。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

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

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三、试一试18.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训练(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一)(11~14小题,共12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lIl南}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课外阅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注]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2分)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荆州市2007 三、(8分)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 ) ②月色入户. (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2008年泰安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落,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山川之荚,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猛浪若奔奔:②负势竟上上:③猿则百叫无绝绝:④沉鳞竞跃鳞:8.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9.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和水的。

(4分)1.台州市(09 浙江省)19.B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二、参考答案:1.信给谢中书的信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1.⑴交相辉映⑵消散⑶坠落⑷潜游在水中的鱼 2.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⑵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四、参考答案:(一)1.⑴考虑,想到⑵于是,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2.月色,月光竹柏影比喻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

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53. A.√B.×C.√ D.√11.(1)或:有时。

(1分) (2)奔:飞奔的马。

(1分)(3)绝:消失。

(1分) (4)俱:全,都。

(1分)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1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1分)1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分)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0. B (2分)11.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12.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仙 (1分,每对一处给0.5分)以上共8分(一)7.【答案】①(马一样)飞奔②向上③停止④鱼【评分】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