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复习(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对比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种类作用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海带、紫菜水绵、衣藻裙带菜、石莼释放氧;可作鱼类饵料;可供食用,药用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根为假根。

孢子生殖葫芦藓、墙藓地钱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孢子生殖蕨菜、卷柏、贯众、满江红可以食用、药用;是一种绿肥和饲料3、从上表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形态结构上是由简单到复杂,从生活环境上是由水生到陆生,从进化等级上是低等到高等。

二、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的分类分类特点举例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保护松树、杉树、柏树、银杏、铁树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果实粮食、瓜果、蔬菜2、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

3、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 胚 。

种皮有保护作用,菜豆子叶有两片,叫双子叶植物,子叶储藏营养物质。

相同点 不同点 有种皮和胚子叶数目 有无胚乳 玉米 一片子叶有胚乳(储藏营养) 菜豆两片子叶(储藏营养)无胚乳5、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有淀粉。

6、 胚 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

7、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被子植物的一生1、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2):作出假设: 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制定计划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编号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胚轴胚芽 胚根子叶种皮胚① 果皮和种皮② 胚乳 胚芽 ③胚轴 ④胚根 ⑤子叶 ⑥⑦胚处理方式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倒入较多的清水,放入等量种子,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将瓶盖拧紧置于室温环境中置于室温环境中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内)置于室温环境中所探究的外界条件水对照组温度空气实验结果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是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绿色植物的分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大致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2.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长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它们是最古老的
植物之一,约在30亿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

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是无性的,也可以是有性的。

3.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小型植物,它们通常进行无
性生殖。

苔藓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4.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它们进行有性生殖,
通过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5.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最高级的绿色植物,它们通过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可
以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

双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有两个子叶的植物,而单子叶植物则是指种子植物中只有一个子叶的植物。

6.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氧气和有机物,同时也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养分,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绿色植物还是许多生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深处生长,是由于根尖的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C.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D.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答案:D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幼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分生区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向下补充根冠;伸长区的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所以根能够不断长长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下面为该实验的部分过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⑤①③②④B.步骤④叶片的未遮盖部分变为蓝色C.步骤③隔水加热是为了防止酒精燃烧D.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答案:D解析: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设置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脱色: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染色:酒精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遮光部分遇碘未变蓝;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光照是绿叶合成淀粉的必要条件。

A.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的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①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③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②滴加碘液进行染色;④用清水漂洗叶片,见光的部分变蓝,未见光的部分不变蓝,故正确的顺序是⑤①③②④,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步骤②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步骤④叶片的未遮盖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遇碘液变为蓝色,B正确。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考点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孢子生殖(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生殖(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也不同。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成为假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可供人类食用、药用,也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炭源自于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

考点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另一类绿色植物,它们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和子叶。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六大器官俱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它们的子叶数量、作用和有无胚乳都不同。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考点一: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大豆种子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需要罐头瓶、小勺、餐巾纸、标签纸、胶水等材料。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会发芽生长,成为一棵新的植物。

实验过程: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首先,我们标记了四个罐头瓶,分别为1、2、3、4,并将它们倒置,每个瓶子里铺了两张餐巾纸。

接着,在四个罐头瓶中分别撒了10粒种子,并拧紧了1号瓶的瓶盖。

然后,我们向2号和3号瓶中洒了适量的水,使餐巾纸变潮湿,向4号瓶中洒了较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最后,我们拧紧了三个瓶的瓶盖,并将1、2、4号瓶放入了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了冰箱里。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2章) 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2章) 单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归纳(一)(第一章~第二章)【课标链接】1、概述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3、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4、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5、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6、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点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植物类群代表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用途藻类植物衣藻、海带大都生活在水中,少部分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无根、茎和叶的分化释放氧气、鱼类的饵料、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苔藓植物葫芦藓阴湿的陆地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形成泥炭、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涵蓄水源等蕨类植物贯众阴湿的陆地具有根、茎和叶,体内有输导组织食用、药用、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古代的蕨类变成了煤等。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松树陆地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食用、药用、提供木材、观赏、净化空气等。

被子植物玉米、菜豆分布广泛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食用、药用、提供木材、观赏、净化空气、保护水土流失等。

知识点2: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甲图)和玉米种子(乙图)基本结构2、二者异同点:(1)在被子植物中,有两枚子叶的,如瓜类和豆类等植物,称双子叶植物;有一枚子叶的,如小麦和玉米等称为单子叶植物。

(2)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

(3)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利用。

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其营养物质被胚吸收,转入子叶中贮存,所以这类种子在成熟后无胚乳。

(4)通常所说的小麦和水稻的种子其实是它的果实。

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难以分离,所以它并不是种子而是果实。

知识点3: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萌发条件(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且种子不处于休眠期。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知识总结梳理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知识总结梳理

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孢子繁殖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繁殖孢子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种子属于器官。

藻类植物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答:因为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的有衣藻等,多细胞的有水绵等。

3.藻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陆地上的阴湿处)。

4.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5.藻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生活在哪里?答: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陆地上的阴湿处)中。

2.苔藓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呢?答: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4.苔藓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答:人们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通常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也经常出现在公园里和花卉市场上(总说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2.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是什么?答:它们的叶常呈羽状,背面会长出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

3.蕨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4.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它的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5.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发出来,落在什么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答: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例如衣藻,有多细胞的,例如水绵、紫菜、裙带菜、海带、石莼、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四大作用:释放氧、可做鱼类诱饵、可供食用、可供药用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具有茎、叶和假根,如葫芦藓。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当做监视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超时环境中,具有根茎叶。

●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

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起保护作用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的结构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一片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画图:生物书第81页图3-10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

如: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叫做。

如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有活化石之称的植物:苏铁、银杏、水杉。

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的是:红豆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度过休眠期的。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大豆种子萌发的相关探究实验,测得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只进行呼吸作用B.BC段只进行光合作用C.AC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D.B点时光合作用与呼作用强度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大豆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

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在增加。

【详解】AC.大豆种子在没有长出叶之前,是只有呼吸作用,当植物露出土面之后,绿色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整体来说,光合作用的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有机物的含量还是呈下降趋势的,所以AB段后期应该是有光合作用的,AC错误。

B.BC段有机物含量增加,是因为种子长成幼苗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不是只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D.大豆幼苗长出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B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因此图中表示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点,D正确。

故选:D。

【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为相反、互相联系。

2.在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详解】试题分析: a是嫁接, c是扦插,d是压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水中B.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C.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水中D.春天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将湖水映衬的特别绿【答案】C【解析】【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复习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水的环境。

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如:松、杉、柏、银杏、苏铁)
种子的结构会画图并填出名称见P85
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并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长
▲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植株生长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的结构(课本102)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要区别)。

六、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不断的分裂,能使茎不断长粗。

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

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生产者)。

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植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九、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