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大会协议的发展

合集下载

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介绍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是一个国际气候变化文件,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

该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哥本哈根协议的背景、目标、重点项目以及实施情况。

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等影响已经日益显现。

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统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行动。

然而,在多年的谈判和努力之后,各国之间在减排目标和行动方案上存在很大分歧。

为了推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决定在哥本哈根举行一次特殊会议,这就是哥本哈根大会。

目标哥本哈根协议的目标是通过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平均温度升温控制在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范围内。

具体来说,协议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提高发达国家在2020年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目标。

2.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务、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以支持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3.建立透明、可验证的制度来监测和报告各国减排行动的进展情况。

4.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和措施。

重点项目为实现哥本哈根协议的目标,各国提出了一系列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项目。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项目:1.清洁能源转型:各国承诺加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能效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重新造林和森林保护:通过大规模森林保护和重新造林计划,增加森林碳储量,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

4.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加强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和农业方面的适应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和风险。

实施情况自哥本哈根协议通过以来,各国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 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国。

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于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

COP1·德国柏林 1995年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COP2·瑞士日内瓦 1996年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决定由全体缔约方参加的“特设小组”继续讨论,并向COP3报告结果。

通过的其他决定涉及发展中国家准备开始信息通报、技术转让、共同执行活动等。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COP4·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8年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进程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进程
暖而寻求 国际共 同解决措施 。
气体的排放 量 ,要 比 l 9 9 0年减 少 52 .%。具体说 ,各发 达 周
家从 2 0 0 8年 到 2 1 0 2年必 须 完成 的削 减 目标是 :与 19 9 0年 相 比 ,欧盟 削减 8 、美 国削减 7 、日本 削 减 6 、加 拿 % % %
义务 以及履 行 义务 的程 序有 所 区别 。公 约 要求 发 达 国家 作
为 温室 气体 的排 放 大户 ,采 取 具体 措施 限制 温室 气体 的排 放 ,并 向发 展 中圄 家提 供 资金 以支 付他 们 履行 公 约 义务 所 需 的费 用 。而发 展 中 国家 只承 担提 供 温室 气体 源 与温 室 气
体 汇 的国家 清单 的 义务 ,制 订 并执 行 含有 关 于温 室气 体 源
与 汇方 面 措施 的方 案 ,不 承担 有 法 律 约束 力的 限 控 义 务 。 公 约建立 了一个 向发 展 中 国家 提供 资金 和 技术 ,使 其 能够 履行公 约义务的 资金 机制 。
中国家共 同减排 温室 气体 。4可 以采 用 “ . 集团 方式 ” ,即欧
将 会影 响美 同经 济发展 ”和 “ 发展 中国家也 应该承担 减排和
是 国际社会 在 对付 全球 气 候变 化 问题 上进 行 国际合 作 的一
个基本框架 。公 约于 1 9 9 4年 3月 2 3 式生效 。 11正 公 约 由序 言及 2 正文 组成 。这是 一个 有法 律约束 力 6条 的公约 ,旨在控 制大气 中二氧化碳 、甲烷 和其他造 成 ” 温室 效应 ” 的气 体的排放 ,将 温室气 体的浓度稳 定在使 气候 系统 免 遭破 坏 的水 平上 。公 约 对发 达 国家 和发 展 中 国家规 定 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3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3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3年简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并于1994年成立,旨在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

截至2021年,公约已有197个缔约方,并一直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组织。

公约23年的变化和发展公约成立至今已经23年,期间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和发展。

京都议定书1997年,根据UNFCCC制定的《京都议定书》,35个工业化国家及欧盟承诺在2008年前减少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量。

该议定书以乌克兰城市京都为名,成为公约首个确立具体减排目标的协议。

巴黎协定2015年,UNFCCC在法国首都巴黎达成协议,旨在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限制在二氧化碳抵消量之内,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尽力争取不超过1.5℃。

协议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制度透明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些目标将定期检查和更新,以保持对抗气候变化的长期承诺。

COP会议自公约成立以来,UNFCCC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各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以审查“气候肆虐”问题。

COP23被认为是UNFCCC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2017年11月,大约200个国家的代表汇聚在德国波恩,讨论如何继续实施巴黎协定,以及如何加强透明度、符合性和包容性等方面的国际气候政策。

天然气领域承诺2018年,UNFCCC部分成员国同意加入旨在促进氢的全球化的“水素替代能源实施协议”(Hydrogen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该协议旨在鼓励会员国聚焦于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天然气替代化石燃料,这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越来越受欢迎的解决方案。

疫情对公约的影响2020年初,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UNFCCC寻求其他方式举行正式会议。

国际气候谈判梳理

国际气候谈判梳理

国际气候谈判梳理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了一系列的国际气候谈判。

下面将对国际气候谈判的历史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一、历史1.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标志着全球国际气候谈判的开始。

这项公约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协议,旨在推进全球合作应对人为气候变化。

2. 京都议定书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达成了《京都议定书》。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规定工业化国家在的减排目标,其中包括1990年排放量的5%至10%的减排目标。

截至2021年,共有192个国家和欧盟签署了该议定书。

3. 巴黎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巴黎协定》。

该协定旨在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C以下,最多努力控制在1.5°C。

除了规定温度目标,该协定还呼吁全球国家各自制定具有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的减排目标。

截至2021年,共有189个国家和欧盟签署了该协定。

二、最新进展1.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对世界各国达成气候协议的最高级别会议。

2019年,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但由于各国谈判代表之间的分歧,未能在会上取得重要进展。

2. 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全球气候行动峰会是为了响应巴黎协定和历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决议,落实应对全球变暖所需的具体行动而召开的国际会议。

2019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组织了一次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各国在峰会期间提交了更具体的气候行动计划,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争议。

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

此次会议将着重讨论巴黎协定下的减排目标实现情况以及加强全球气候行动的措施。

预计此次会议将是关于气候变化最具有决定性的会议之一,会议结果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影响全球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全球气候议程进化表

全球气候议程进化表

标志着 国际气候 合作进入 了制度化 阶
段。
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蒙特利 尔议定
书规 定 的 氟 利 昂 ,并 采 取 阻止 森 林 减
1 5 3 , 《 合 国气 候 变 9 年 月 联 9
化 框 架 公 约 》 第 1 缔 约 方 大 会 在 德 次
1 0 年 ,瑞 典 科 学 家 斯 凡 特 ・ 8 9 阿
顾。
首次提 出了温室效应理 论。
1 3 , 比 利 时 布 鲁 塞 尔 召 开 5 年 8 了 第 一 届 国 际 气 象 学 大 会 。会 议 在 环 境 气 象 观 察 方 面 通 过 了一 系列 国 际 标
准。
1 3 , 国 际 气 象 组 织 成 立 , 7 年 8
中国减灾 20
都议定书 》里 要求 发达 国家在2 0 年 08
至2 年 这段 承诺期 内,温室气体排 02 1
放 量 在 1 9 年 基 础 上 平 均 削 减 至 少 90
5 ,其 中 欧盟 8 ,美 国7 , 日本 6 。 % % % %
21. , :s辅 00Z与 )A j
国柏 林 召 开 ,会 议 通过 了 “ 林 授 柏
权 ” , 并 成 立 了 “ 林 授 权 特 别 小 柏 组”,负责进行公约后续法律文件谈
判。
19 年 , IC 发 表 了 第 一 份 气 候 0 9 PC 评 估 报 告 , 向人 类 警 示 了气 候 变 化 的
危险 。
2 0 年 , 《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框 架 03 联 公 约 》 第 9 缔 约 方 大 会 在 意 大 利 米 次 兰 召 开 ,会 议 解 决 了 《 都 议 定 书 》 京 中操 作 和 技 术 层 面 的 问题 。

气候变化与国际协议解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重要性和目标

气候变化与国际协议解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重要性和目标

气候变化与国际协议解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重要性和目标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对全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和达成一系列国际协议,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与巴黎协定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协议,其重要性和目标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全球范围内控制气候变化的框架性文件,承认并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公约第一次明确了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并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的气候系统。

公约还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贡献上存在差异。

这一原则充分考虑了各国的发展阶段和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公平和合理的基础。

其次,巴黎协定是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为全球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新的基准。

协定的核心目标是控制全球变暖幅度,使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争取不超过1.5摄氏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协定要求各国制定自主贡献,即国家自主决定的减排目标和政策措施,并定期报告和审核实施情况。

协定还设立了适应性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其影响。

巴黎协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设定了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更在于为各国提供了行动的框架和机制。

协定要求各国加强科技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此外,协定还强调加强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确保各国履行自己的承诺和责任。

通过巴黎协定,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各国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然而,国际协议的重要性和目标虽然明确,实现起来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各国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了执行情况的不均衡。

一些发达国家在减排和技术转让方面承担更多责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
6.
1.缔约方认识到避免、尽量减轻和处理与气候变化(包括极端气候事件和缓发不利影响相关的损失和损害的 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于减少损失和损害的作用)
2.气候变化影响相关损失和损害华沙国际机制应受作为《巴黎协定》缔约方的《公约》缔约方会议的领导和 指导,并由作为《巴黎协定》缔约方会议的缔约方会议决定予以加强。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所有缔约方将保证并通报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 一条和第十三条所界定的有力度的努力,以实现本协定第二条所述的目的。所有缔约方的努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逐渐增加,同时认识到需要支持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以有效执行本协定。
1.为了实现第二条规定的长期气温目标,缔约方旨在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时认识到达峰对 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此后利用现有的最佳科学迅速减排,以联系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在 平等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
5.应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支助,以根据本协定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执行本条,同时认识到增强对 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支助,将能够加大它们的行动力度。
6.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编制和通报反映它们特殊情况的关于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的战略、计 划和行动。
1.缔约方应当采取行动酌情养护和加强《公约》第四条第1款d项所述的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包括森林。
4.缔约方认识到,当前的适应需要很大,提高减缓水平能减少对额外适应努力的需要,增大适应需要可能会 增加适应成本。
5.缔约方承认,适应行动应当遵循一种国家驱动、注重性别问题、参与型和充分透明的方法,同时考虑到脆 弱群体、社区和生态系统,并应当基于和遵循现有的最佳科学,以及适当的传统知识、土著人民的知识和地方知 识系统,以期将适应酌情纳入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以及行动中。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 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 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 都哥本哈根召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 简介: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 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 称《框架公约》。《公约》的最终目标 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 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4.成立有治理能力的有效体制架构,以处理 发展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财政需要。
发达国家
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020年减排17% 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 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 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
欧盟重提减排30% 根据欧盟在2008年达成的气候变化 一揽子协议,到2020年,欧盟将考 虑减排30%。 日本:减排目标引发国内争论 鸠山由纪夫提出“减排25%”的目标。 但此举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论,经济界 对“减排25%”抵触情绪严重。
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案遭阻 澳大利亚参议院2日以41票对33票否 决了澳政府提出的碳排放交易议案, 这是该议案第二次被投票否决。
加拿大推出温室气体减排计划 加拿大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将与 此前制订的目标基本一致,即到2020 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约2%。
发展中国家
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减排40%~45%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 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 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45%。

2024年1月12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新闻感想

2024年1月12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新闻感想

2024年1月12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新闻感想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共同应对,共创未来2024年1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某地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

这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民间团体,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大会的主题非常明确:合作、创新和行动。

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中,我听到了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深入讨论和见解。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各国代表对于气候变化的共识和紧迫感。

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认为,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且这个挑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大会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警告说,如果我们不采取紧急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的生态系统将会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

这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物种灭绝和食物链崩溃等严重后果。

此外,我也听到了许多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并发展可再生能源。

同时,一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项目。

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当然,大会也暴露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公平和责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探讨。

这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让我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OP15)背景及成果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会议将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今年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

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高度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

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关注重点。

哥本哈根会议的宗旨及预期目标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

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大会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各国之间的气候变化相关事件也日益增加。

这些事件既有国际合作,也有纷争与冲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所帮助。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气候变化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定之一,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并生效。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防治。

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财务支持。

在此基础上,1997年京都议定书进一步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二、巴黎气候协议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

该协议要求全球各国采取行动,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解决。

其目标是在本世纪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C以内。

为此,各国应该在203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之后逐步减排。

协议还规定了各国应该实现的透明度和相应性原则。

三、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气候协议,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批评。

虽然巴黎气候协议不是强制性协定,但它代表了全球共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退出协议可能导致全球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的气候变化争端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重度化石燃料用户。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许多太平洋岛国发生了激烈的气候变化争端。

这些小岛国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

他们呼吁澳大利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为其提供财务和技术支持。

但澳大利亚政府对此不以为意。

这导致太平洋岛国采取了一些行动,包括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等。

世界气候大会分岐

世界气候大会分岐

世界气候大会分岐1、世界气候大会,二氧化碳的排放,发达发展中国家该怎么2009年12月19日闭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达成《哥本哈根协议》。

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识。

《哥本哈根协议》坚持长期减排目标,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加减排的透明度,确保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

但是该文件并未对日后发达国家排放二氧化碳形成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此外对于给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也没有列出具体举措,因此遭到强烈的批评。

让190多个国家就一个全球问题达成共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大多数发达国家希望在2012年后形成一个新的一致性的法律框架,而不仅仅是现有《京都议定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延续。

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担心新的一致性协议会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法律约束力,因而希望对《京都议定书》进行修订,增加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应完成的第二承诺期的规定。

南北国家之间的分歧,源于它们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起步。

正如巴西总统卢拉所言,“一日三餐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似乎平淡无奇,但是对于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的人来说却是遥不可及”。

因此,让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履行相同的义务、承担相同的责任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极低看出来。

以中国为例,依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05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8吨,是经济合作组织平均水平的35%,并且不到美国碳排放量的20%。

就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而言,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1950年至2002年之间,中国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92位。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情况基本同中国一样。

因此,让发展中国家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来控制碳排放量,去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过量的历史错误来买单,这是极端荒谬的。

关于气候国际公约

关于气候国际公约

关于气候国际公约1、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及国际条款条约(除了《京都议定书》和《UNFCCC》)2、什么是国际气候大会没有具体的定义,总的来说气候大会应该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至今共召开过15次,最近的一次是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今年即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的是坎昆国际气候大会。

具体会议如下: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

第2至第6次缔约方大会分别在日内瓦、京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波恩和海牙举行。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但是2000年11份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2001年10月,第7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

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2003年12月,第9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

这些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60%。

2004年12月,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协议。

2005年11月,第11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

2006年11月,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是2009年12月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一项国际政治协议。

这个协议是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次重大升级,旨在加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新的框架。

哥本哈根协议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并强调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在协议中,各国同意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协议鼓励各国制定和执行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协议还设立了一个名为“快速启动资金”的机制,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根据协议,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

此外,协议还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然而,哥本哈根协议在达成之初就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协议没有得到所有国家的全面支持,只有一部分国家签署和承诺。

其次,协议的减排目标和资金承诺缺乏具体性和约束力。

这使得各国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尽管有这些问题,哥本哈根协议仍然被认为是国际气候谈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行动。

协议的存在促使各国加强减排行动,加大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转让。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不断增强。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取代了哥本哈根协议。

巴黎协定更具约束力和具体性,要求各国制定和执行更具体和具有时间表的减排目标。

然而,哥本哈根协议仍然在国际气候政策的发展和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哥本哈根协议是一个标志性的国际气候变化协议,旨在加强全球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为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框架。

尽管协议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仍然在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行动,在改变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历程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历程

京都协议书
公约生效后,以西欧、北欧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公约为发 达国家规定的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不足以实现公约最终目标, 开始在公约同时也希望为发展中国家规定某种形式的 减排义务。
经过激烈谈判,最终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议定书确立了发达国 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减排的具体模式, 是实施公约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
但这一被延长的授权再次被一拖再拖, 2010年的坎昆会 议再次决定延长谈判授权,国际社会再次被迫等待2011年 底的德班会议有所突破。
从哥本哈根到坎昆,被无限期拖延的进程
全球变化的三个途径 过去100年来全球变化特征
谢谢
一是在公约下启动旨在加强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的 进程,讨论包括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在内的长期合作“共同愿 景”,解决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四大问题。二是议定书 缔约方发达国家继续通过议定书工作组讨论确定2012年后 “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
路线图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及所有发达国家 减排义务之间的可比性,解决了其他发达国家关于 美国长期游离在外的关切。
气候变化问关题系涉到及人各类国生经存济与社各会国发展的,方攸方关 面我面们,的要共求同发未达来国。家毫转无变疑现问有,发全展球和问消题费唯模有 式通,过要国求际发合展作中才国能家有探效索应可对持。续作发为展气道候路变,化 最问终题关的系主到要各“国肇经事济者社”会,发展达道国路家和理模应式承的担 深起刻解变决革问。题这的些主特要点责决任定。了然气而候,变发化达国际家谈并 判未是真当正前履最行为其复国杂际、义最务具,影反响而的长国期际热谈衷判于之向 一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围绕责任和义务的攻防战成为气候变化国

气候变化议题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议题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议题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重要性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推动各国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因此,在联合国大会上,气候变化议题具有重要性。

首先,联合国大会是世界各国共同协商的平台,能够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推动气候变化议题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解决。

在大会上,各国代表可以分享自己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并制定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和政策。

其次,联合国大会作为全球性的高级别会议,具有高度的影响力和威信。

通过将气候变化议题置于大会议程的核心位置,可以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促使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切实行动。

此外,大会上的决议和倡议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和约束各国的行为,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第三,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为各国制定和贯彻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和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

大会上通过的决议可以作为国际公约或法律文件,要求各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各国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目标,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信息分享,落实减排措施等。

第四,联合国大会能够为气候变化议题提供全球合作的平台和机制。

各国可以在大会上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建立和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

例如,通过举行专门的大会和谈判会议,如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各国代表可以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深入磋商和协商,推动达成全球性的减排协议和行动计划。

总之,在联合国大会上讨论和解决气候变化议题具有重要性。

通过联合国的平台和机制,全球各国能够加强协作、共享经验、制定合作计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我们才能够实现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应对,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与气候变化相关国际会议以及公约简介

与气候变化相关国际会议以及公约简介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
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
专业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3000多的科学家 IPCC 3000 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活动。 IPCC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1和2007年 完成了四次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
《公约》谈判中各利益集团及其主要立场
• “77 国集团加中国”集团庞大,到目前为止 尚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团结一致,但内部 也存在一些分歧。多数发展中国家反对在 目前情况下立即采取减、限排措施,不希 望减、限排措施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 产油国担心减、限排措施会影响其石油生 产与出口
《公约》下设机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是气候 公约第4条“承诺”的一项补充,规定了发 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
在2008年至2012年,需将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基 础上平均减少5%。其中,欧盟为8%,美国7%,日本6%,澳大 利亚增长8%。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巴厘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资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为满足资金需求,一 方面依靠市场促进资金流动,另一方面需要筹集 非市场的公共资金。 一些国家建议可以考虑建立伞形资金机制框架,在 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统一协调和管理。 由英国、日本和美国三方出资、世界银行具体运作 的信托基金,包括三个特定的基金,即:清洁技 术基金、森林投资基金和适应气候弹性示范基金, 另外还有战略气候基金,主要通过与地区发展银 行合作用于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气候变化协议

气候变化协议

气候变化协议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广泛合作,达成了一系列气候变化协议,旨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通过。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危险的人类干预气候系统,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持续发展的机会。

公约强调各国共同但有差异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在减少排放和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二、《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根据该协议,发达国家同意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

议定书实施了排放限额和交易机制,即各国可通过购买、销售和转让排放配额实现减排目标。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缺乏全球大部分国家支持以及某些排放大国的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效果受到了限制。

三、《巴黎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第21次缔约方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通过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

该协定旨在通过各国共同努力,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在2摄氏度以下,并积极努力将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协定要求各国提出自愿的减排贡献,并建立透明追踪机制监测国家的减排行动。

《巴黎协定》的签署和生效受到了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的支持,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决心。

四、全球行动和挑战尽管有一系列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存在,但全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每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

其次,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气候大会协议的发展
一、《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

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中规定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

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
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

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哥本哈根协议》主要是就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签署协议,根据各国的GDP大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哥本哈根协议》目的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9日下午五点半左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却并未能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文本。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结果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譬如有关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机构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在改善气候方面所需大规模资金问题上所达成的一致,从而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保护他们的森林,逐渐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大会宣布继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实施。

大会还决定,
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并将于2012年上半年投入工作,不晚于2015年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与此同时,绿色气候基金正式在德班启动。

绿色气候基金的提议最早出现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在2010年的坎昆大会上最终确定。

按照《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协议》的要求,发达国家要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在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上,绿色气候基金是核心议题之一。

南非作为会议东道主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迫切希望迅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并确定该基金的资金筹集方案。

四、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
2012年11月26日召开的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从法律上确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为推进公约实施的长期合作行动全面成果,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制度框架。

不过,有分析认为,多哈会议仍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谈判来加以解决,各方在未来谈判中仍要做出巨大努力。

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一揽子”协议。

包括《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德班平台》、气候资金、“损失和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协议。

可以说,《京都议定书》算是活下来了。

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指出的:“多哈会议从法律上确定了《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基本制度框架,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然而,多哈会议最终避免了一无所获,却并不意味着可以值得庆幸。

就参与国家的积极性而言,除了一直以各种借口拒绝《议定书》的美国,加拿大、日本、
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国也先后明确不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如果算上印度、巴西等大型非发达国家继续实施“自行减排”的政策,未来第二期承诺中,实施强制减排的份额将只有少得可怜的不到20%。

这样的局面,也使得很多发达国家更加有理由拒绝履行减排义务。

因为全球碳排放大户都没有进行强制减排,这必然削弱了其他份额较低国家参与其中的效力。

而除了强制减排计划参与国数量减少、分量减弱之外,成立于去年德班气候大会的“绿色气候基金”也由于资金难以到位,而极容易成为一个空壳框架。

鉴于全球范围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世界各国在投入绿色方面的资金都显得捉襟见肘。

此前一直对“绿色气候基金”抱有热忱的欧盟,也因为欧债危机的影响,而在此次会议上选择默不作声。

现实的情况是,美国自始至终也不愿意加入协议,甚至一度以否决气候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为理由;加拿大眼看自己的减排任务无法完成,要遭受136亿美金的罚款,干脆选择退出了事;俄罗斯习惯了高枕无忧的状态,一旦要重新洗牌,也立马选择了退出。

这些披着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无一不证明了,国家这一组织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由于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退出,美国从未加入该议定。

第二阶段只涉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5%。

虽然《京都议定书》这一法律框架得以保全,但是第二承诺期的减排雄心不足、环境漏洞突出,导致减排效力大打折扣;发展中国家关切的气候资金等重要问题也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各国间互信受损,未来的气候谈判前景将更加严峻。

《京都议定书》作为唯一的自上而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协定,也因其第二承诺期的"有形无实",严重削弱对新的国际机制"架构"的参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