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反思

合集下载

有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有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关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篇一: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

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例如,1920年底作的《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一文,其中谈到要把中国的旧东西(当然包括中国哲学)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他所作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主张分析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统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运用的是以西释中、以今释古的比较方法;1923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于1924年由上海印书馆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已初步提出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

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

对 于 我 们 便有 着 显 著 的 参
照意义

艾恺
1 9


世界范

1 7
围 内 的
反现代化思 潮

论文 化守 成 主义》

贵阳

贵州 人民

版社

91





5 2



中 国 的
哲 学 精神 构建 的 前提 反 思
艾惜 所 谓 的 反 现 代化 的 批 评 代化 的经济 治 现代 化

乃 是 事实 性 存 在

因 而这 些 批 评 者 之 中 便 罕 有 反 对 经 济 现 代 化 者

亦非 直接 否 定政 是
其 反 对 者往 往 基 于 各 民 族 国 家 的 历 史 与 现 实

只 是质疑 现 代 生 活 方 式 以

及 现 代 文 化 对 于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破 坏
立足 现实 构 建 文 化理 想 亦在 面




在 的 方 式 关 联起 来
这种 关 联
方 面能够


同 时
不 断 吸 收 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 智 慧 与 资 源



方面

未 来基础 上 为 现 代 社 会奠 定

个超越 性



从 而为 现实 生 活 提供
种缘 由
同 时 也 是对 现 代 性 无 限 扩 张 的 某种 反 拨

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反思(一)

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反思(一)

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反思(一)近年来,“重写”之风席卷整个学术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领域自然也不能免俗。

问题是,“重写”(rewrite)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显然,“重写”不同于“重复”(repeat),也许每一个打算“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主观上都不会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低水平的重复。

这样看来,“重写”的意图是拿出与前人有重大差别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来。

然而,这里说的“重大差别”的含义又是什么呢?究竟是单纯术语上的翻新,还是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不用说,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把“重写”理解为“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

这样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下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里说的“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

换言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确立起新的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口号。

要言之,没有新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的中国哲学史。

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的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的,又如何知道另一些哲学观是新的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的,但哲学观却是多元的。

所以,我们不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而只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观,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观”。

既然哲学观是多元的,那么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所有对中国哲学史的有效的“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的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

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前提,“重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传统的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
性 和主体 性 ,彰显 中国哲学 的 民族 性 和 现代 性 ,并参 与 当代 人类 的价 值 重 建 ,已 为界 内学 者所 共
识 。 因此 ,现在 的 问题 是 :究 竟应 当如 何创建 中国哲 学 的新范 式与 新形 态 ?笔者 认 为在 当今 中西 方

哲 学逐渐 会 通与 融合 为世 界哲 学 的大趋 势下 ,创 建 中 国哲 学 学科新 范 式与新 形 态 ,必须 以 回归 中 国
不 同的范式 和形 态 ,谈 论 的 问题 可 以有 很 大 的 差 异 ,甚 至 是 “ 辕 北 辙 ” 南 ,但 在 这 点 上 都 是 一致
的 。这 也是 中西 方哲 学 的共 同特征 。
哲 学之 所 以可能 ,从 目前 来看 主要 有 两种并 不 矛盾 的解 释 1
其一是 “ 性 ” 解 释 。按 照 高清 海 先 生 的观 点 ,形 而 上 学 之所 以可 能 ,就 是 因 为人 的 自我本 人 性 使 人永远 处 在奔 向 “ ” 的生 成 和 发 展 的过 程 。 人是 不会 满 足 于 既成 的存 在 和 既有 的生 活 的 , 人 总要追 求更 高 的存在 ,奔 向更 高 的生 活 ,从 有 限进 人 永 恒 。这 就 是 人 的不 断 超 越 自我 的 “ 而 上 形 学 ” 本性 。人 的本性 反 映在哲 学 上 ,形 成 了哲 学 理 论 的形 而 上学 性 质 。哲学 的形 而 上 学 是 人 对 自 身存在 和本 性 的终极 信念 与关 怀 ,它是 使人 得 以安 身立命 的最 高精 神 支柱(。哲学 在 本 性 上属 于形 墨 ) 而上学 的理 论 ,这 是哲学 与科 学 理论 的根 本 区别 ,无论 是西 方哲学 还 是 中国哲学 在这 一 点上都 是一

2022年中国哲学简史心得体会

2022年中国哲学简史心得体会

2022年中国哲学简史心得体会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肯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宏大的哲学家。

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很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转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晰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索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

'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

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索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索,深层次的思索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索,反思自己,这或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

有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索。

无论多么宏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擅长思索的大脑,从思索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全部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

'这段话依旧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索'的。

"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索,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擅长思索,还擅长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索的总结。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内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使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指出,中国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哲学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冯友兰先生还对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我对各种不同哲学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对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指出,中国哲学强调“道”和“理”,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与西方哲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同时,冯友兰先生还对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教化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中国哲学强调实践和教化,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最后,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使我对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指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社会的和谐,而西方哲学则强调理性思维和实证科学,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同时,冯友兰先生还指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社会治理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阅读《中国哲学史》,我对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马克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似乎不够了解 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 很神圣 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 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 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 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 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 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

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其中关键的是这可以说中国和西方宗教的最大不同 在于多元和单一。

中国的道教是在外来的佛教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它以一向的“百家争鸣”的传统来接纳了宗教的介入结合了道家 阴阳家的一些观点 以及佛教的仪式。

它与佛教相抗衡着 形成了中国的多元性。

而西方基督教 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 是毫无疑问的“独裁者”。

它强调耶稣的神性 和上帝的权威。

宗教的不同 信仰的不同是无法调和的。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

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

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

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

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冯友兰;方法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

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例如,1920年底作的《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一文,其中谈到要把中国的旧东西(当然包括中国哲学)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他所作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主张分析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统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运用的是以西释中、以今释古的比较方法;1923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于1924年由上海印书馆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已初步提出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某些刊物评为2003年十大热门学术话题。

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

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1874)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

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

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

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

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

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

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

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

至于周、秦、两宋间之形而上学,不过欲固道德哲学之根柢,其对形而上学非有固有之兴味也。

”虽然王国维在这里并未直接否定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从整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细细玩味,不难发现他至少是在暗示中国并无严格意义(即西方意义上)的哲学。

然而,当时日渐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要的文化阙失。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
题。
人 类之 所 以需 要 哲学 形 而 上学 ,就是 因为 它
“ 学 ” 词 来 源 于 西 方 , 称 之 为 “ 而 上 直 接 关 涉 到人 生 、 哲 一 又 形 人性 、 的理 想 和 追 求 的 问题 。 人 学 ” 其核 心部 分是 “ 体论 ”即关 于 “ ” , 本 , 是 的学 问 ; 而 这也 正是 人 之为 人 的本 质 规定 性 ,用 中 国哲学 而在 中国 , 无 “ 虽 哲学 ” 名 , 同样 有 自 己的 “ 之 但 形 的 话说 , 就是 人 区别 于禽兽 的标 志 和特 征 。 这个 从 而上学 ” “ :天人 之 学 ”其 核心 部 分是 “ ” 即如 何 意 义上 说 , , 道 , 哲学 形 而上 学之 所 以需要 , 在 于 它能 就
维普资讯
南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第2 2卷 第 3期 双 月 刊 2 o O 6年 5月 出版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
余 卫 国
( 南通 大 学 法 政学 院 , 苏 南 通 2 6 1 ) 江 2 0 9
摘 要 :在 当今 中西方哲 学逐渐会 通与融合 为世界 哲学 的大趋势下 , 创建 中国哲 学学科 新 范式需要 实 现哲学观、 比较方法和 回归路径三 大突破 。一是 必须走 出传 统哲 学观 的藩篱 , 立人 的生命存在 的意义的哲 确
哲 学观 的 突破
哲 学观 的 突破 ,是 回归 中国哲 学 的原 创性 , 创
科新 范式 与新形 态 , 以确立 中 国哲学 的 自主性 和主 建 中国哲学学科新 范式 与新形 态 的前 提和基础 。正 没有新的哲学观便不可能有新 体性 , 以彰显中国哲学 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 并参与 如俞吾金先生所说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3)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3)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3)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感(2021-03-2812:43:28)《中国哲学史》讲诉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切断了古今中外的有关科学知识,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带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认知,就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著了人生的内敛与哲人的洞见。

冯先生指出,哲学的功能是提升人的心灵,打破现实世界,体验低于道德的价值。

在自学哲学的过程中,人们没智慧与不能智慧之分后,而哲学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也从来不就是为了提升智慧,仅仅就是为了哲学本身。

哲学并不是存活的工具或手段,的确我们生活的目的与理想。

它能够并使我们更确切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在书中,冯先生着重于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对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剖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个关键的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及各派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进、更新。

冯友兰自己指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说存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一就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就是辨别出来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

此二点均播发前人所未播发,为中国哲学史界广泛拒绝接受。

中国之所以缺乏细致的系统的哲学体系,可能将和中国人思想方式有关。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提问,于是则产生了哲人。

相同民族的哲人思索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索的方法,思想的定义则大相径庭,就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貌多存有相同。

区别于西方著重逻辑,思维周密,中国的哲学更著重于现象而重规律,逻辑的成分自然较太少,例如各个名家思想,常常就是以其日常的“零散语录”编辑而变成的哲学,因而中国的哲学也就具备直观性、随意性及非专业性了。

但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

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这是以有别于西方的。

而此书的作用,便是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史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让人充分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张汝伦丨重写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研究进入新境界的关键一步

张汝伦丨重写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研究进入新境界的关键一步

张汝伦丨重写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研究进入新境界的关键一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而言,是在近代西风东渐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着先天不足,习惯于跟在西方哲学的后面亦步亦趋。

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者们有这样的共识,即中国哲学走入了困境。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以中西比较哲学研究闻名的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哲学研究者们习惯于削中国思想之足去适西方哲学之履,从西方哲学的外在形态来理解中国哲学,缺少对中国哲学的通透理解。

而这其中由于哲学史的撰述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有导向作用,所以必须重写哲学史,这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

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

这个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和史学这两门作为人文科学的基本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日本哲学家西周(1829—1897)所著《百一新论》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

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1874)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

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

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

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

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

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

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

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

创新主题作文 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束缚

创新主题作文 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束缚

创新主题作文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束缚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束缚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这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中,传统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需求。

因此,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

本文将探讨创新思维如何打破传统的束缚,并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

一、挑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首先要做的是挑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往往使我们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中,限制了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的选择。

只有打破这种束缚,才能为思维注入新的想法和创造力。

例如,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只能通过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创新的在线教育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跨学科与融合思维创新思维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

传统思维往往局限于一个领域或固定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思维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为问题解决带来更全面的视角和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在设计一款汽车时,传统思维可能只考虑汽车的外观和性能,而创新思维则可以将工程、环境保护、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出更智能、环保和人性化的汽车。

三、鼓励尝试和失败创新思维需要鼓励尝试和接受失败。

传统思维往往害怕失败,害怕冒险,因此很难创造出真正独特和有价值的东西。

创新思维要打破这种束缚,鼓励人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即使失败也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只有不断尝试并愿意接受失败,才能进一步推动思维的创新和突破。

例如,许多创业公司在初期可能会失败,但正是通过这样的失败与反思,他们最终找到了走向成功的道路。

四、积极思考问题传统思维往往只关注问题本身,而创新思维则注重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传统思维往往对问题抱有消极态度,认为问题是困扰我们的障碍。

然而,创新思维将问题视为机遇,通过积极思考和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问题。

例如,面对交通堵塞的问题,传统思维可能会认为增加道路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而创新思维则可能提出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优化等多种方案以解决交通问题。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

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

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

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

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

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走出思想创造的困局——关于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再思考

走出思想创造的困局——关于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再思考

走出思想创造的困局—-关于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再思考文/刘志洪胡雯近来,我们提出中国社会变革要求哲学创新发展,但是中国哲学共间体却身陷“阐释驱逐创造”“学术抑制 思想”困境.迫切需要在继续重视学术阐释基础上,自觉 鼓励和包容思想创造,将“阐释驱逐创造”“学术抑制思 想”的机制转变为“阐释创造并重”“学术思想共进”的机制。

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哲学工作者同意,产生了某些有 益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见解。

由于实现新时代 中国哲学发展这一话题实在重要,因此,本文尝试从新 的角度论述我们的观点:鼓励和包容思想创造是新时代 中国哲学繁荣的关键.期冀继续厘清认识,达成新的合 理共识。

当前对思想创造的淡漠与苛刻思想创造已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科学研究的主旋律,但哲学还没有自觉按照这一旋律舞蹈。

众多事实表明.我 们的哲学现在十分热衷于阐释。

多数哲学学科至今依处于 经典阐释压倒思想原创的“经学时代”。

同阐释相反,我 们对创造相当淡漠和苛刻。

结果,思想创造即便不是“万 马齐喑”,也是“千里马不常有”。

这不但间整个世界哲 学的总体状态相一致,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阐释性 论著大量引用前人论述,自己的观点仅寥寥数语,而他人 的话语占据大部分篇幅还有一些从标题上看是创造性论 著,但大部分内容和论证都是由对他人思想的梳理与阐释 构成的。

陈平原先生提出,现在核心期刊有严格的评审机制,质量差的进不去,但有棱有角的也会被淘汰。

就发表而 言,楮致稳妥的阐释性文章明显比易生争议的创造性论文 具有优势。

观点过于鲜明和突出,总会有人不同意以至反 对。

这本身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持不同观点的人 们常常不认真甚至无暇斟酌异质观点的论证是否成立,而 是从内心深处更倾向于接受“不易之论”“不刊之论”,本能地判定异质性观点是错误的。

从而,创造性论文和创 造主体很可能被视为“过度创新”的“出头鸟”而不被接 受。

创造不但必须“有术”,而且必须“有度”,不能超出“可以承受”的范围;甚至有思想者采取阶段性的“曲线救国”,在既有的话语框架中隐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此不同,阐释性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他人的思想。

山西省忻州市实验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实验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解析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①中“蜀郡〞、“丞相与诸卿〞,可判断是秦朝;从②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户部〞可判断这是隋唐时期的的三省六部制;从③中“阁臣〞、“工部、户部〞可知这是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据此,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
13.以下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
B. 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
C. 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
D.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丝织业中心秦汉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唐宋南北相对均衡,元至清在南方长江下游,据此得出古代中国丝织业中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因此,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故答案为D项;秦汉中国境内的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经过新疆。材料中除长安外,沿途根本没有丝织业中心,A项排除;B项说法违背材料信息,材料中黄河中上游地区根本没有,排除;C项说法违背材料信息,材料中北方地区也存在丝织业中心区,排除。
D. “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指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分散了相权;B是宋代分割相权的表现,加强了皇权;C是明朝设内阁的情况,内阁是加强皇权的表现;D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制约皇权的特点,这是皇权强化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因此在皇权加强中,只有D项情况特殊,后来通过设置军机处最终强化了皇权。故答案为D项,排除ABC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反思近年来,“重写”之风席卷整个学术界,中国哲学史研究得领域自然也不能免俗.咨询题是,“重写” (rewrite)那个词得含义毕竟是什么?显然,“重写”不同于“重复”(repeat),也许每一个打算“重写”中国哲学史得人主观上都可不能盼望自己得研究成果只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得低水平得重复.如此看来,“重写”得意图是拿出与前人有重大差不得中国哲学史著作来.然而,这个地方讲得“重大差不”得含义又是什么呢?毕竟是单纯术语上得翻新,依然总体写作思路上得实质性变化?不用讲,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把“重写”理解为“总体写作思路上得实质性变化”.如此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得咨询题就转化为如下得咨询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得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个地方讲得“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换言之,关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得人来讲,假如他还没有确立起新得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得口号.要言之,没有新得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得中国哲学史.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得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得弊端有深刻得认识.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得,又如何明白另一些哲学观是新得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得,但哲学观却是多元得.因此,我们不能讲:“张三有张三得哲学,李四有李四得哲学”,而只能讲:“张三有张三得哲学观,李四有李四得哲学观”.既然哲学观是多元得,那么从不同得哲学观动身撰写得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得面貌.所以,所有对中国哲学史得有效得“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确实是对传统得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得哲学观得批判性反思.事实上,没有如此得前提,“重写”全然确实是不可能得.那么,在传统得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得妨碍呢?我们认为,要紧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得学咨询.下面,我们逐一批判这三种传统得、妨碍深远得哲学观.哲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斗争吗?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得斗争,把哲学史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得斗争史,进而简单地把唯物主义与进步、唯心主义与反动等同起来,构成了一种简单化得、但又极有妨碍力得哲学观.很多治中国哲学史得学者深受这一哲学观得妨碍.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1957)中就如此写道:“中国哲学得历史和不得国家得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得发生进展得历史,也确实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得历史.”①在如此得表述方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得斗争几乎成了哲学得代名词.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得经典作家从未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正价值与负价值简单地对立起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指责那种撇开社会历史、奢谈抽象物质概念得唯物主义是“抽象得唯物主义”,它与同样撇开社会历史、奢谈心灵作用得“抽象得唯灵论”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抽象得唯灵论是抽象得唯物主义;抽象得唯物主义是物质得抽象得唯灵论.”②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得唯物主义”得批判.他在批判霍布斯把几何学家得抽象感性取代日常生活中得感性时,气愤地写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③在《关于费尔巴哈得提纲》(1845)中,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得被动性时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得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进展了,所以,唯心主义是不明白现实得、感性得活动本身得.”④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唯物主义得一切形式都作为正价值而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事实上,在唯物主义得所有形式中,他确信得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对其他形式所具有得共性———抽象性进行了不懈得批判,同时也对唯心主义得能动性作了高度得评价.众所周知,列宁也在《哲学笔记》(1895-1911)中写道:“聪慧得唯心主义比愚蠢得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慧得唯物主义.”⑤这段重要得论述实际上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得那种被夸张得、简单化得、绝对得对立从上面得论述能够看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作为哲学研究得核心内容,不但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了,而且也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种不同见解抽象地对立起来了.而哲学和哲学史研究得丰富性则表明,这种黑白两分得、贴标签式得做法是毫无意义得.比如,就老子学讲是唯物论依然唯心论来讲,任继愈先生在其哲学史著作中先后有过两种不同得见解.但仅仅满足于给历史上得哲学家贴标签,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假如把如此简单得思路引入到中国哲学史领域中,中国哲学史研究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历史和实践差不多证明了这一点.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吗?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也是一种广有妨碍得哲学观,至今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同.肖前等人主编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张:“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认识)知识得概括和总结.”①毋庸讳言,这一传统得哲学观也为中国哲学史得研究者们所认同.肖萐父等主编得《中国哲学史》也确信:“这种哲学认识,来自人类在不同进展时期得历史实践中对各种具体科学知识得概括、总结和反思.”②毫无疑咨询,这种哲学观也制约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史得看法.然而,这种哲学观至少存在着以下三个缺陷: 其一,“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如此得提法并不能涵盖哲学与之打交道得全部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就既不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属于思维知识得范围内;同样地,语言学、修辞学、音韵学等方面得知识,也既不从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从属于思维知识.况且,“知识”这一表达方式也是不严格得.比如,宗教是与信仰相关得,我们所以不能讲信仰也是一种知识.记得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得第二版序言中曾经讲过:“我必须扬弃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③十分明确地把信仰与知识分离开来.因此,“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如此得提法不仅是不完整得,而且也是不严格得.其二,就“概括”那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得是形式逻辑中得归纳方法.比如,在与自然界打交道得过程中,我们发觉:金属a是导电得,金属b也是导电得,金属c也是导电得…….因此,我们就“概括”出如下得结论:一切金属基本上能够导电得.然而,用归纳法获得得真理是否具有普遍必定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得.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倡导得“反归纳主义”就指出了这种以“概括”为特征得归纳方法得局限性.在他看来,即使人们发觉10万只天鹅是白得,也不能合法地“概括”出如下得结论:一切天鹅基本上白得.因为讲“一切天鹅基本上白得”意味着讲话者必须担保今后还没有出生得全部天鹅也必须是白得.事实上,在经验生活中,谁都无法担保这种普遍必定性.前面提到得命题“一切金属基本上能够导电得”同样缺乏普遍必定性,因为除非你能担保今后可能发觉出来得金属也基本上能够导电得,否则你就无权作出“一切金属基本上能够导电得”如此得全称确信推断,而至多只能如此讲:“迄今为止发觉得金属基本上能够导电得.”咨询题还在于,像“概括”如此得表达方式限制了哲学所能采纳得逻辑方法,仿佛哲学只承认归纳方法,而完全不考虑演绎方法.事实上,演绎方法在哲学研究中也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假如讲,归纳方法只能导出偶然真理,亦即缺乏普遍必定性得真理,那么,演绎方法才蕴含着对必定真理,亦即具有普遍必定性得真理得认同.举例讲来,假如我们同意了如此得大前提:“一切人都会死得”;又同意了如此得小前提:“xxx是人”;那就一定会引申出一个必定性得结论:“xxx会死得.”不管“xxx”是什么人,其结论都具有普遍必定性.可见,只承认“概括”功能得哲学在逻辑上是不完整得.其三,就“总结”那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得只是对以往差不多发生得事实和观念得回忆.这使我们非常自然地联想起黑格尔得哲学观:“哲学作为有关世界得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密纳发得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④按照如此得哲学观,哲学只能面对和“总结”过去,无法面对和预期今后.换言之,哲学只能做黄昏到来时才起飞得猫头鹰,却不能成为早晨啼鸣、面向白天得雄鸡.然而,我们明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强调得正是哲学得预期功能:“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得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得高鸣来宣布.”①显然,只确信哲学得“总结”功能,必定会忽略它得“预期”功能.要言之,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得概括和总结得观点显然是成咨询题得.把如此得哲学观引入到对中国哲学史得研究中,全部哲学命题就只能在偶然真理得框架中挣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得学咨询吗?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得学咨询,也是一种传统得、妨碍深远得哲学观.什么是世界观呢?肖前等主编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确实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得思想统统在内得全然观点.”②只要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觉,这种哲学观也有着本质性得缺陷:首先,这个地方使用得“世界”概念确实是成咨询题得.一方面,把作为认识者得人和作为认识对象得“世界”分离开来并对立起来了.事实上,海德格尔早就告诉我们,作为人之存在得“此在”乃是“在世之存在”(in der welt sein),四个德文词基本上用连字符号联系起来得,意在表明,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离得.世界确实是由人得生存活动构成得.换言之,人得生存活动得展开确实是世界.另一方面,把世界理解为“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得思想”这三个层面得总和,也是成咨询题得.因为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得只是时刻在先得观点,也确实是讲,最先存在得是自然界,接着是社会历史,最后才是人得思想.而被忽略得正是逻辑在先得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逻辑上具有先在性得恰恰是人得思想和社会历史,而自然界只是在如此得逻辑先在性得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得讲明.比如,在老子研究中,有得学者认为,老子得重大贡献是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历史中得辩证法.如此得见解就蕴含着对老子思想得全然性误解.事实上,老子得思想本质上是政治哲学,其逻辑起点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假如他谈到自然界得某些辩证得现象,目得也只是为了以更形象得方式阐明自己得治道,即政治哲学得观点.因此,必须重新反思“世界”这一哲学研究中得基础性得概念.其次,这个地方使用得“世界观”概念也是成咨询题得.一方面,按照康德得看法,“世界”乃是一个超验得物自体,而物自体是不可知得.当人们运用知性范畴,试图去认识作为物自体得“世界”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得整体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因此人们是无法把握得:“6 44 神奇得不是世界是怎么样得,而是世界是如此得.”③既然整体世界是不可认识得,人们得“世界观”又是如何形成得呢?它们得可靠性又在什么地点呢?另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观”得概念是在18世纪末出现得,尽管其含义不无变化,“只是,‘世界观’一词仍然保持自身为表示人在存在者中间得地位得名称,那个情况给出了一个证明,讲明一旦人差不多把他得生命当作主体带到了关系中心得优先地位上,世界如何决定性地成了图像”④.在海氏看来,“世界观”那个术语正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形成得一个标志,人们不但不应该以价值中立得方式来谈论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深刻得反省和批判.海氏还指出:“世界观尽管需要同时利用哲学得博学,但它不需要任何一种哲学,因为它作为世界观差不多同意了某种特有得对存在者得解讲和构形.”⑤这就使无批判地使用“世界观”得概念成为哲学上得不合法得行为.最后,“学咨询”那个术语也暗含着一种倾向,即哲学与实践活动得分离,仿佛它只是人们关于世界得一种看法、一种观点,而并没有把蕴含在哲学内部得全然要求———“知行合一”凸现出来. 上面得分析表明,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得学咨询也是站不住足得,而把如此得哲学观引入到对中国哲学史得研究中,也是不可能对它作出原创性得讲明得.综上所述,没有新得哲学观,便不可能有新得中国哲学史.也确实是讲,“重写中国哲学史”要成为真正有效得口号,就必须确立新得哲学观,而确立新哲学观得前提则是走出传统哲学观得藩篱.本文限于题旨和篇幅,要紧着力于“破”得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