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互动
课堂氛围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 活跃度,判断课堂氛围是否积 极、有序。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环节,了解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 度。
分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 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 力。
学生反馈
80%
作业完成情况
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 ,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 度。
重点与难点处理
对于《当仁,不让于师》中的重点和难点,我是如何处理的?是否 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学科知识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注意了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补充?பைடு நூலகம்否将最新 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了教学中?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反馈
学生对于我的教学评价如何?他 们是否认为我在教学中给予了足
够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成功人士如何运用《论语》中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 活和工作。”
深入探讨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 值。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
PPT、相关文献资料。
小组讨论
“你们认为《论语》中的哪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仍有 指导意义?”
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现代社会问题,探讨如何运用《论语 》中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
提供一些与孔子思想相关的网络资源 ,如学术网站、在线课程等,方便学 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学术著作
推荐一些研究孔子的学术著作,如《 论语译注》、《孔子研究》等,以帮 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体 系。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法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二 当仁不让于师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反复、衬托等艺术手法;3、通过诵读、讨论,领会孔子师徒间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2、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新闻:“教师打骂学生9分钟音频被曝光”“教师打骂惩罚学生被全班抵制,家长赞同一种声音”“舞蹈女教师打骂学生视频热传,校方称去年已开除”“教师打骂学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谈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德州五中两位老师获赠锦旗”“秦皇岛好老师送学生就医,自己却遭遇车祸”“武汉教师王飞免费为学生按摩:学业身体两不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暖人间,师德传天下”“山东高三女教师右臂骨折,左手写出‘最美板书’”)从这些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对于教育的讨论,最多的是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老师的问题,即师生关系问题。
面对这些新闻,作为老师、学生的我们不禁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师生关系,才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看看两千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们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从孔圣人哪里能得到些什么启示。
二、一读文本,疏通文意1、自读文本第1.3.5.7.8.9.11.12.13则,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小组讨论疑问点。
2、小组展示:小组选代表展示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疑难问题。
3、质疑点评:就展示的文言知识、大意疏通进行质疑点评,就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1.2 当仁,不让于师 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
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绝”“弥”“疾”和虚词“也”的意义、用法。
2.分析理解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志趣。
3.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1.字音字形①绥.(suí)②喟.然(kuì)③莞.尔(wǎn)④偃.(yǎn)⑤箪.(dān) ⑥皙.(xī) ⑦饥馑.(jǐn) ⑧哂.(shěn)⑨俟.(sì) ⑩铿.(kēnɡ) ⑪舞雩.(yú) ⑫牗.(yǒu)⑬恸.(tònɡ)2.通假举要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知”通“智”,聪明、智慧②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通“悦”,高兴④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⑤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⑥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晚⑦鼓瑟希.:“希”通“稀”,稀疏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其何伤.于日月乎:损害 ②绥.之斯来:安抚 ③动之斯和.:团结协力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坚固,引申为深厚 ⑤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方法 ⑥当.仁,不让于师:面对 ⑦予所否.者,天厌之:不对,不是,指做事不符合礼 ⑧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⑨何伤.乎:妨碍 ⑩为国以.礼:用 (2)一词多义①绝⎩⎪⎪⎨⎪⎪⎧人虽欲自绝.:断绝不如早与之绝.:绝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停止抢呼欲绝.:绝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②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发,更加弥.天大罪: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满,整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弥补③莫⎩⎪⎨⎪⎧ 莫.春者:同“暮”,晚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没有(谁)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表否定,不莫.须有:表测度,或许 ④疾⎩⎪⎨⎪⎧ 伯牛有疾.:一般的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忧,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猛烈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⑤也⎩⎪⎨⎪⎧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句中表示停顿的语气词吾与点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陈胜者,阳城人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安求其能千里也.: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3)词类活用①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名词作状语,沿着台阶 ②所谓立.之斯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 ③动.之斯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 ④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 ⑤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尽 ⑥噫!天丧.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 (4)古今异义①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义:关爱别人。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修改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理解文中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小组探究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学习重、难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章大意。
一、导入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小组共同翻译,整理文言基础知识,将难点提出全班解决。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翻译结果全班展示学后检测:给下列字注音: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词语解释: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仰之弥高:当仁: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由也为之:治理比及三年:且知方也:以俟君子: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特殊句式等详见《阳光课堂》第2课时学习重、难点:通过诵读、小组探究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研读文本(问题导引法:根据所给材料认识孔子)(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子贡眼中的孔子:颜渊眼中的孔子:(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孔子的自我认识: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的人(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总结:孔子对弟子(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1)夫子莞尔而笑(2)夫子哂之(3)夫子矢(誓)之(4)夫子喟然叹曰(5)颜渊死,子哭之恸(4)解释:(1)莞尔-------------(2)哂----------------(3)矢(誓)------------------(4)喟然------------(5)恸-------------------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三、学后检测:详见《阳光课堂》第3课时学习重、难点: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一步体会孔子为人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Word版含解析
《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反复、衬托等艺术手法;3、通过诵读、讨论,领会孔子师徒间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2、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新闻:“教师打骂学生9分钟音频被曝光” “教师打骂惩罚学生被全班抵制,家长赞同一种声音” “舞蹈女教师打骂学生视频热传,校方称去年已开除”“教师打骂学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谈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德州五中两位老师获赠锦旗” “秦皇岛好老师送学生就医,自己却遭遇车祸” “武汉教师王飞免费为学生按摩:学业身体两不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暖人间,师德传天下”“山东高三女教师右臂骨折,左手写出‘最美板书’”)从这些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对于教育的讨论,最多的是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老师的问题,即师生关系问题。
面对这些新闻,作为老师、学生的我们不禁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师生关系,才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看看两千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们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从孔圣人哪里能得到些什么启示。
一、一读文本,疏通文意1、自读文本第1.3.5.7.8.9.11.12.13贝打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小组讨论疑问点。
2、小组展示:小组选代表展示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疑难问题。
3、质疑点评:就展示的文言知识、大意疏通进行质疑点评,就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教师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师荣兰审核人:张桂秋领导签字:杨青兰【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自读,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2、3【知识链接】1、先秦诸子概说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先秦诸子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2、儒家儒家是由孔子开创。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
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3、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4、《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两三个字。
【自主学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无得而逾焉(yú)2.绥之斯来(suí)3.莞(wǎn)尔4.一箪食( dān )5.自牖执其手(yǒu)6.子哭之恸(tòng)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君子一言以为知"知"通"智":智慧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解读:《论语·卫灵公》中“当仁,不让于师”的原文及其含义。
2. 儒家文化背景:了解儒家文化对师德的重视,以及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3. 实例分析:列举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尊敬师长的意义。
2. 原文讲解:详细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文化背景介绍:讲解儒家文化中尊敬师长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传统美德。
4. 实例分析:分享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敬师长的美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原文、儒家文化背景和实例分析。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相关章节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儒家文化及尊敬师长的学术论文或书籍。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板书重点内容。
4. 视频资料:准备一些关于尊敬师长的视频案例,用于课堂展示。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原文、儒家文化背景、实例分析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2. 视频资源:选取一些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回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
2. 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朗读《论语》相关章节,增强对原文的感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二 当仁不让于师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与合作结合法。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
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
大家应该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第1、2、3节。
二)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第4、5、6、7、8节。
三)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第9、10、11、12、13节。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1、自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行疏通。
(1)重要实词: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
“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
)其何伤于日月乎?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
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
)(3)评价: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
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出类拔萃的才德,是常人不可及的,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
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
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
2023年《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2023年《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收拾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控制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教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1、堆积重要字词,丰盛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互相态度、浓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知识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容易分类。
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控制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堆积文言知识,再商议、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主意;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第10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前学过,在此可以略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容易分类。
A:课文第1、2、3节:。
B:课文第9、10、11、12、13节:。
C:课文第4、5、6、7、8节主要内容:。
一:品析第一类:课文第1、2、3节。
选文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解释]:毁:逾:伤:无以:多:见:【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固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而已。
”【评析】写子贡面向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以及的感情。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学案《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方案教学目标:.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知识链接:(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光辉的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对我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全人类都产生过影响。
其中,孔子这是这样一位先哲圣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讲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二)、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子之武城:莞尔而笑:予所否者: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且知方也:以俟君子: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4、特殊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是丘也: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教学过程:一、经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当仁,不让于师》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学习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法指导】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课文所选材料进行分类: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推崇2.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感情。
3.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学习重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案』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子之武城:莞尔而笑:予所否者:2. 特殊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是丘也: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3.阅读第一类材料,疏通文意:『课堂探究案』1.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2.找出第一节中的两个比喻,说明这两个比喻的作用3.从第三节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课后训练案』1.阅读以下材料,分别写出自己的解读心得,评析意见。
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子贡的道德学问: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9第21》2.几个俗语的理解与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案』1.惯用语的积累,理解: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2.疏通第二第三类材料,写出自己的问题:『课堂探究案』1.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是什么,孔子对弟子又有怎样的情感?2.孔子对弟子怎样教导?3. 生活中的孔子有怎样的个性特征?【拓展阅读】好学篇: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当仁 不让于师》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当仁,不让于师》学案一、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孔子的言行,体会他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写自己的看法。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佞( )殆( )晤( )悱( )殆( )暮( )2、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末期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思想以________为核心。
3、阅读课本,给下面的断句加标点。
由诲女知之乎知为知之知而不能行亦不知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由,诲女知之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思考:这篇课文中哪些话是孔子说的?找出来并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二、课堂助学6、阅读“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完成预习导学1-4题。
7、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2)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是什么意思?3) “子贡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有几条内容?“为仁”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8、这篇课文中孔子对弟子子贡和颜渊说了些什么?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两段课外材料(可自主选择其中的一段),结合课文谈谈孔子的“仁”和“礼”。
材料一:某中学一位学生与一位老师起了争执,这位学生说:“老师是教我们知识的,我们是学生,怎么能与老师相提并论呢?”,请问你对这位学生的话怎么评价?试用已学的知识加以分析。
材料二:中国某地方政府把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教化本地学生的材料之一,希望本地学生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该政府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权利且无异于因噎废食。
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一、背景介绍“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自读,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学习重、难点: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预习案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无得而逾焉()2.绥之斯来()3.莞()尔4.一箪食()5.自牖执其手()6.子哭之恸()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叔孙武叔毁仲尼:2、多见其不知量也:3、颜渊喟然叹曰:4、仰之弥高:5、循循然善诱人:6、如有所立卓尔:7、当仁:8、子之武城:9、莞尔而笑:10、予所否者:11、人不堪其忧:12、自牖执其手:13、子哭之恸:四、注意如下特殊句式。
博我以文:是丘也: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五、、一词多义如有所立卓尔()宗庙之事,如会同()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割鸡焉用牛刀()多见其不知量也()人不堪其忧()其何伤于日月乎/如之何其可及也〔)夫子之不可及也(比及二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天厌之!天厌之!()六、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六、理解并积累下列熟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探究案一、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二、从孔子对学生的教导中可看出孔子具有哪些思想和品质?三、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和关爱中,又可看到怎样一个孔子?(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_------------------2、“焉”字意义与用法:(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3)愿为小相焉--------------3、固定结构:(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2)予所否者,天厌之。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当仁,不让于师》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体会其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2、分析文中所体现的师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把握“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
(2)分析文中所展现的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师生相处之道。
2、难点(1)如何将“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
(2)思考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权威的关系。
三、知识链接1、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2、《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 20 篇 492 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四、文本解读1、原文呈现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2、字词释义“当”:面对,遇到。
“仁”:指仁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涵盖了仁爱、正义、道德等诸多方面。
“让”:推辞,退让。
3、句子翻译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五、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体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当面临行仁的机会时,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去践行,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老师,也不应退缩或谦让。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自读,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学习重、难点: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预习案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无得而逾焉()2.绥之斯来()3.莞()尔4.一箪食()5.自牖执其手()6.子哭之恸()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叔孙武叔毁.仲尼:2、多.见其不知量也:3、颜渊喟然..叹曰:4、仰之弥.高:5、循循然...善诱人:6、如有所立卓尔..:7、当.仁:8、子之.武城:9、莞尔..而笑:10、予.所否者:11、人不堪.其忧:12、自牖.执其手:13、子哭之恸:..四、注意如下特殊句式。
博我以文:是丘也: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五、、一词多义如.有所立卓尔()宗庙之事,如.会同()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割鸡焉.用牛刀()多见其.不知量也()人不堪其.忧()其.何伤于日月乎/如之何其.可及也〔)夫子之不可及.也()比及.二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天厌.之!天厌之!()六、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六、理解并积累下列熟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探究案一、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二、从孔子对学生的教导中可看出孔子具有哪些思想和品质三、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和关爱中,又可看到怎样一个孔子当堂检测1、本文“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全文,把握文章内涵(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3)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知识链接:关于尊师的故事,最有名、最感人的要数“程门立雪”了。
《宋史•杨时传》载: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杨时便侍立一旁,没有离去。
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
杨时看到先生醒了,这才踩着一尺深的积雪进去请教问题。
有宋一代,程朱理学成为显学,杨时上承程颐,下启朱熹,闻名天下。
于是,名师与名徒演绎出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学界佳话,著名典故,这可以说是古代“博士生(此指博学多识的学生)”与老师相处的典型事例。
导学过程:一、速读全文,勾画并整理自己认为有障碍的字词有障碍的字词自己认为的读音与意义正确的读音与意义需要加强的字词二、针对性研读:(问题导引法:根据所给材料认识孔子)(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子贡眼中的孔子: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渊眼中的孔子: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译文如下:1、-----------------------------------------------------------------------------2、------------------------------------------------------------------------------------------3、-----------------------------------------------------------------------------------------------------------4、-------------------------------------------------------------------------------------------------------------------------------------------------------------------------------------------------------------------------------------------------------------------------------------------------------------------------------------------------------------------------------------------------------------------------------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孔子的自我认识:(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3)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译文如下:1、-----------------------------------------------------------------------------2、------------------------------------------------------------------------------------------3、------------------------------------------- ---------------------------------------------------------------- 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自己。
(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1)贤哉,回也!贤哉,回也!(2)吾与点也。
(3)斯人也而有斯病也!斯人也而有斯病也!(4)天丧予!天丧予!译文如下:1、-----------------------------------------------------------------------------2、------------------------------------------------------------------------------------------3、------------------------------------------- ------------------------------------------------------------- 4-----------------------------------------------------------------------------------------------------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
(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1)夫子莞尔而笑(2)夫子哂之(3)夫子矢(誓)之(4)夫子喟然叹曰(5)颜渊死,子哭之恸解释:(1)莞尔-------------(2哂----------------(3)矢(誓)------------------(4)喟然------------(5)恸-------------------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三、研读第10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比较子路与曾皙回答孔子问话时的不同细节刻画人物细节刻画孔子反应人物性格子路曾皙(2)列举孔子循循善诱的课堂用语:-----------------------------------------------------------------------------------------------------------------------------------------------------------------------------------------------------------------------------------------------------------------------------------------------------------------------------------总结:孔子跟弟子相处,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这说明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
四、拓展延伸:结合今天的师生关系,你如何评价孔子与弟子的关系?(写作片段,训练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五、当堂检测:1、本文“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2)夫子之得邦家者-----------------(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_------------------2、“焉”字意义与用法:(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3)愿为小相焉--------------3、固定结构:(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2)予所否者,天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