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

合集下载

当仁不让于演示文稿

当仁不让于演示文稿
当仁不让于演示文稿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译文】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 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 颜回(前521~前490) 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孔子弟子。以德行见称。勤奋 好学,笃信孔子学说,并“闻一知十”, 领会深刻。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 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 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学 生。孔子屡称他品格高尚,说 他“三月 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33岁时去 世。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 耳。”
6、戏:开玩笑。
【译文】
• 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 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 用得着宰牛刀!”
•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 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 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 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 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假如……的话。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 “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 让上天谴责我吧!”
(反复——率真、可爱、善良、敦厚)
• (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 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
• 明确:
• ①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 善的人格.
《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 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汉书·艺文志》著 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 自《立事 》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 《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 有曾庙,又称宗圣庙。
❖ 仲由(前542-前480) 春秋末鲁国卞(今泗水 东)人。字子路,通称季路。孔子弟子。以政 事见称。原为鄙野粗人,孔子设礼相诱,收之 为徒。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经常批评 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 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 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 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 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 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名句:当仁不让于师。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解释: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赏析:“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仁不让”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自我精神追求,主张通过这种追求实现自己价值。

卫灵公篇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高中语文 《当仁,不让于师》电子课文及注译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当仁,不让于师》电子课文及注译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电子课文及注译【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

(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

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

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于师》

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 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 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思考讨论 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 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什么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 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 仰的感情。 他人---如丘陵-----可逾 贤(才德)仲尼 ---如日月---不可逾 ---如拾级上天---不可及 敬仰
【注释】
疾:重病。
牖:窗户。
斯:这样。
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 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 着他的手说:“丧失了 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 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 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 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评析】
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 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 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 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 深重。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 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 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 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 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 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 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 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 一动的。
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 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 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 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 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 说法,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 冠。”孔子在无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 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无形中成了中 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我觉得 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 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 些赌咒发誓的人。

《当仁,不让于师》ppt课件含教案完美版

《当仁,不让于师》ppt课件含教案完美版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 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 了礼乐就能关爱他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 的话,只是跟他开个玩笑罢了。”
【评析】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
【评析】
本则有两点:一是仁 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表 现孔子对仁的重视;二是 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表 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 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 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 尚的颜渊。
选文6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 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 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 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
孔子是说自己行 为坦然,对学生是 没有保留的。表现 了孔子诚实、正直 的品格,也表明孔 子心胸坦荡,光明 磊落。以及孔子对 学生人格的尊重。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 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 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自己找台阶。 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
到了哪里都不忘训人。
选文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 不高兴。孔子发誓说:“ 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 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 让我们看 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孔子去 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 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 到的事实部分来说,子路对孔子 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 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 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 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师生关 系的平等、融洽。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 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 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 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 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 可及也?”
• 【注释】 绥(随):安抚。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 【评点】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 台阶。 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到了哪 里都不忘训人。 三种理解可以综合起来看。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 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 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 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 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 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 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 【注释】 卓尔:高大的样 子。末:没有。由:途径。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 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 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 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 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 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南安国光中学 潘志敏
• 【译文】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 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 “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 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 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 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 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 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他生也 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 呢?”

(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

(完整版)《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1、【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

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

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3、【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1、【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

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

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3、【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

孔子的教育不是专制教育,它不是要求学生们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是蛮横到“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加深理解”。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

(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

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当仁不让于师(新课标1)

当仁不让于师(新课标1)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 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 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 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 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 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 玩笑而已。”
【评点】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两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 己找台阶。
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2.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 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 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 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 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 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释】 “知”通“智”,聪明, 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 斯:就。 道之斯行:“道”通 “导”,引导。 绥(随):安抚。 和:团结协力。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 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 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 样,还可以超越;孔子 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 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 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 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 自量而已。”
多:只,仅仅。
见:表明。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 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 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 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 仰的感情。
11·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译文】 【评析】 伯牛病了,孔 孔子对弟子们充满 了关爱,冉耕身患恶 子前去探望他,从 疾,孔子担着被传染 窗户外面握着他的 的危险去看望他。 手说:“丧失了这 这段表达了孔子 个人,这是命里注 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 定的吧!这样的人 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这样的人竟会得这 样的病啊!”

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

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

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展开全文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白话】孔子说:“面对行仁之事,不必与老师谦让。

”【释词】仁:指行仁之事。

让:谦让。

师:师长。

按: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须让师,所以当仁不让。

《注疏》:“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也。

”朱子:“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先贤精义】孔安国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

《论语正义》曰:此章是夫子示门人语。

盖事师之礼,必请命而后行,独当仁则宜急行,故告以不让于师之道。

人于事,值有当行仁者,不复让于师,所谓“闻斯行之”也。

张栻曰:夫子尝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又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又曰:“为仁由己。

”于此又明不让于师之义,盖道不远人,为之在己;虽所尊敬,亦无所与让。

圣人勉学者,使之用其力也。

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

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

陈祥道曰:君子之于父兄无所不告,“闻斯行之”,则不必告也;于师无所不逊,当仁,则不必逊也。

徐英曰:行仁之急,虽弟子不可让于师,子不可让于父。

为利可让也,仁不可让也。

崔骃曰:无事则师,有事则当仁不逊,与“言不称师谓之畔,行不称师谓之倍”者异矣。

胡云峰曰:颜曾游于夫子之门,未尝以当仁之事逊于夫子。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勉人勇于为仁也。

仁乃心之全德,存诸己而无假于人,所以担当是仁者,全在一心勇往,无所退避。

盖仁者,人所同具之理,苟能用其力焉,则一日克复,天下归仁,又何所容其退避耶?刘宗周曰: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此“当仁不让于师”之谓也。

程子曰:言学,便以道为事;言人,便以圣为志。

何让之有?唐文治曰:此章夫子为门弟子而发,盖凡事宜承师命,若当仁则宜闻斯行之矣。

【本章参考书目】《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大义》《论语会笺》《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集释》《四书解义》。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很多,也有一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这话就是出自于这章。

根据《论语集解》引的孔安国的批注说,孔子的意思是说,遇到行仁之事的时候,这个不可以让于师,这是讲行仁很紧急的原因。

譬如说你看到一个落水儿童,你跟你的老师在一起,你就不需要再请示老师,赶快就下水救儿童,这叫『当仁,不让于师』。

紧急关头不需要客气,这时候也不需要礼让了,自己就一马当先,当仁不让。

刚才提到的竹添光鸿《论语会笺》里面的意思,说这个「不让」就是不后,不在人后。

这是描述他勇于行仁的那种状态,连他的老师我们也不能在其后。

老师这是讲圣贤的老师,他们行仁,我们跟着老师后面我们不能落后,要勇猛的、精进的力行仁道。

这个意思也讲得很好。

我曾经在二00三年,这是说话七年前,有一次跟我们老恩师出访日本,参加一个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的会议。

茶余饭后跟师长在闲聊的时候,我就谈出自己的一个看法。

因为我自己觉得跟着恩师在一起,很多老恩师的决定,我并不能够看得出来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就跟不上,这是智慧不够。

因此我就说,「师父,现在我们没有智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去想问题,不要自己去决定事情,决定肯定会有错误。

就什么样?反正师父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这样对不对?」因为我想着反正听话,老实听话,一切就是师父叫我们做我们就做,师父没让做的咱们就不做。

我想很多人都认同我这个观点。

可是老恩师听到我这个话,笑了一下,说不对。

我这一听就有点心里起了疑情,为什么老恩师说不对?可是他也没跟我再说下去,给我这么一个悬念,让我自己去参。

所以他对我的教学法也比较特别,很多人跟他在一起,他可能就解释给他听,但是他对我很少解释。

所以虽然我跟他在一起时间很多,可是真正讲话的时间倒并不多。

多半是我问问题的时候,他的答复又是非常的简短,就像刚刚这样的,就说两个字「不对」,剩下你自己回去参。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当仁不让于师章》原文及解读【导语】:三十五当仁不让于师章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之当仁不让》

《论语之当仁不让》

【原文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 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 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 也已。”
【注释】 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 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 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 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 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 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 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 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 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
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 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把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握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意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
划 也”):

写弟子述志。
层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 同?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 (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
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 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 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 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 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只是我想,仅仅做到这 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 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 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 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 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 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 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 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 尚吗?有价值吗?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 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 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 也!”
写子贡面对陈 子禽的挑拨,运用 比喻、排比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孔子的才德,婉转 表达对孔子的无限 敬仰之情。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 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 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 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 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有抱负,坦诚,性格比较鲁莽、轻率) ——哂之 冉有:谦虚(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 ——惜之 曾皙: 洒脱(从容稳健,机敏好学 ) ——与之
3、结合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 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 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 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 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 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 “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 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 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 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 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教师寄语:生活而无目标,犹如航海之无指南针。

编写杨永军年级审核_________ 班组______
时间_______ 期数学生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速读全文,把握文章内涵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正确认识师生关系
知识链接:
关于尊师的故事,最有名、最感人的要数“程门立雪”了。

《宋史•杨时传》载: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杨时便侍立一旁,没有离去。

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

杨时看到先生醒了,这才踩着一尺深的积雪进去请教问题。

有宋一代,程朱理学成为显学,杨时上承程颐,下启朱熹,闻名天下。

于是,名师与名徒演绎出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学界佳话,著名典故,这可以说是古代“博士生(此指博学多识的学生)”与老师相处的典型事例。

基础积累
问题生成单
【识字记音】
①绥( ) ②喟然( ) ③莞尔( )
④偃( ) ⑤箪( ) ⑥皙( )
答案①suí②kuì③wǎn ④yǎn ⑤dān ⑥xī
【解释实词】
①其何伤于日月乎:
②绥之斯来:
③动之斯和: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⑤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通假举要】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道之斯行:
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④夫子矢之曰:
【一词多义】
(一)实词
答案断绝/绝交/停止/绝命/横渡/陡峭的
(二)虚词
【古今异义】
①君子学道则爱人
古义:
今义:
②君子一言以为知
古义:
今义:
【文言句式】
①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②贤哉,回也!
③不吾知也!
④其何伤于日月乎?
【名言名句】
①,钻之弥坚。

,忽焉在后。

②君子学道则爱人,。

③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问题解决单,。

二、针对性研读:(问题导引法:根据所给材料认识孔子)
(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子贡眼中的孔子:
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渊眼中的孔子: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如下:
1、-----------------------------------------------------------------------------
2、------------------------------------------------------------------------------------------
3、------------------------------------------------------------------------------------------
4、
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孔子的自我认识:
(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3)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如下:
1、-----------------------------------------------------------------------------
2、-----------------------------------------------------------------------------------------
3、------------------------------------------- ---------------------------------------------
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
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自己。

(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
(1)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2)吾与点也。

(3)斯人也而有斯病也!斯人也而有斯病也!
(4)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如下:
1、-----------------------------------------------------------------------------
2、-----------------------------------------------------------------------------------------
3、------------------------------------------- ---------------------------------------------
4-------------------------------------------------------------------------------------------
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

(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
(1)夫子莞尔而笑(2)夫子哂之(3)夫子矢(誓)之
(4)夫子喟然叹曰(5)颜渊死,子哭之恸
解释:
(1)莞尔-------------
(2)哂----------------
(3)矢(誓)------------------
(4)喟然------------
(5)恸-------------------
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三、研读第10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比较子路与曾皙回答孔子问话时的不同细节刻画
人物细节刻画孔子反应人物性格
子路
曾皙
(2)列举孔子循循善诱的课堂用语:
-----------------------------------------------------------------------------------------------------------------------------------------------------------------------------------------------------------------------------------------------------------------------------------------------------------------------------------
总结:孔子跟弟子相处,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