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质控标准药物治疗的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药物治疗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药物治疗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 抑制剂) 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 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DPP-4 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 GLP-l 的分解而增加 GLP-l 浓度,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TZDs 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 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 2 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在 2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变化不大。

因此,随着 2 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

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的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

双胍类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使HbA1c 下降 1%~2% 并可使体重下降。

在 UKPDS 试验中,二甲双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反应,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危险性。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Ⅱ型糖尿病诊疗规范汇总

Ⅱ型糖尿病诊疗规范汇总

Ⅱ型糖尿病诊疗规范汇总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组织对胰岛素抵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规范Ⅱ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许多国家和组织制定了相应的诊疗规范。

以下是一份Ⅱ型糖尿病诊疗规范的汇总,该汇总内容超过1200字。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2)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3)任意时间点血糖≥11.1mmol/L,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需进行第二次确认。

2.Ⅱ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1)血糖控制目标:HbA1c<7.0%;(2)血压控制目标:血压<130/80mmHg;(3)血脂控制目标: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男性)、≥1.3mmol/L(女性)。

3.Ⅱ型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1)饮食控制:节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控制膳食纤维摄入;(2)体育锻炼: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方案;(3)体重管理: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建议进行体重控制和减重治疗。

4.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选择二甲双胍、磺脲类血糖调节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2)胰岛素治疗:对于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5.靶器官的评估和治疗:(1)眼底检查:对于有视力损害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眼底检查,以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肾功能评估:定期监测尿中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肾病;(3)心血管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足部评估和管理: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处理脚部病变,防止糖尿病足。

2021中国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

2021中国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

2021中国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一、疾病概述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二、药物治疗原则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一)若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首选二甲双胍治疗;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不适合二甲双胍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

(二)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应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

注:DPP-4 二肽基肽酶-Ⅳ;SGLT2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GLP-1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三、治疗药物(一)二甲双胍1. 药品分类:双胍类。

2. 用药目的: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 禁忌证:禁用于10岁以下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可造成组织缺氧的疾病尤其是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恶化(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近期发作的心肌梗死和休克)、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任何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前期、急性酒精中毒、酗酒、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未纠正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1.73 m2)-1],如eGFR≥60 ml·min-1·(1.73 m2)-1,无需调整剂量,45~59 ml·min-1·(1.73 m2)-1,可减量使用;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者,应暂停用本品,检查完成至少48 h后复查肾功能无恶化后可继续使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1.诊断标准:按照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标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值、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和随机血糖值。

2. 防治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标准化管理的控制目标要求空腹血糖不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超过6.5%。

3.饮食控制:着重强调合理膳食,减少能量摄入,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推荐适量的饮酒和戒烟。

4.运动疗法: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9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建议在运动前测试血糖,以便调整运动前的餐食和胰岛素剂量。

5.药物治疗:指南中列举了多种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选择和应用情况。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6.血糖监测: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测试血糖控制情况。

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每天测一次空腹血糖,用于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

7. 血压控制:降低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的重要方面。

指南提出了血压控制目标,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舒张压控制在<80 mmHg。

8.肺结核筛查:糖尿病患者是肺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指南建议定期进行肺结核筛查。

9.爱心计划:指南强调建立完善的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管理机制,鼓励建立爱心计划,提供糖尿病健康教育,并进行患者管理和随访。

10.并发症的防治:指南着重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关键。

总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供了全面的2型糖尿病防治方法和策略,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但需要指出的是,指南只是一种参考,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一、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二、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三、2型糖尿病怎么治疗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所有糖尿病的症状,并且血糖随机测试大于等于11.1mmol/L,随机血糖指的就是餐后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有小便增多、烦躁和口渴和没有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

2、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所谓的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小时以上不进食。

3、OGTT时二小时血糖≥11.1mmol/L。

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复合上面标准中任何一个的,在过了一天再检查一下还是这么个情况的话,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如今最新的分类标准当中,糖尿病和葡萄糖的耐受量受损以及空腹葡萄糖受损共属高血糖状态,与之相应的葡萄糖调节正常的血糖状态。

IGT的具体诊断标准为:OGTT时二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IFG为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

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1、病情隐匿
2型糖尿病发病后一般都比较缓和、隐蔽,病程较长,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等)较少出现。

2、较少应用胰岛素
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口服降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往往不需要依靠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但是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是因为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也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

二型糖尿病用药指导_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指导

二型糖尿病用药指导_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指导

《二型糖尿病用药指导_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指导》摘要: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胰岛β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衰竭,必然需要适时调整和升级治疗方案,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可降低血糖,减少体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1型糖尿病患者自发病后,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仍HbA1C >7%时,应起始胰岛素治疗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胰岛β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衰竭,必然需要适时调整和升级治疗方案。

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讨论稿)推荐,糖尿病患者应采用阶梯性降糖方案,以使血糖控制达到治疗目标,初始阶段为口服药治疗,一线药物首选二甲双胍,当HbA1C>7%时,可加用二线药物如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两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仍不达标者,可加用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

口服降糖药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Ⅳ抑制剂)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DPP-Ⅳ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双胍类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噻唑烷二酮类可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各类口服降糖药降低HbA1C的能力见下表。

各种口服降糖药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具有不同的降糖特点。

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可降低血糖,减少体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还可导致体重增加。

噻唑烷二酮类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罗格列酮还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

格列奈类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都比磺脲类少,肾功不全者可以使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01
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通过制定和更新指南,推动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
统化,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02
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
通过推广和实施指南中的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
亡率,减轻社会负担。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强调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
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
03
新版指南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和修改,最
终定稿并发布。
指南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新版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医务 人员提供糖尿病防治的指导和建议。
面向全科医生及专科医生
新版指南面向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 防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01
简化知情同意书内 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 能够理解治疗目的、风险和预期 效果。
02
强化医护人员沟通 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沟通技巧,确保患 者充分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03
提供多种签署方式
如电子签名、远程视频签署等, 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签署流程 。
心理干预方法在患者管理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内科与眼科协作
内科医生关注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眼科医 生定期检查眼底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内科与肾内科协作
内科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注患者肾功能,肾内科医生处理 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内科与营养科协作
内科医生制定饮食控制方案,营养科医生提 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06

2024 ada 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2024 ada 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2024 ada 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ADA2024指南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
•餐后血糖:≥11.1 mmol/L(200 mg/dL)
•糖化血红蛋白:≥6.5%
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就可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1.治疗策略:
•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以尝试控制血糖水平。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或者患者已经出现并发症,那么应该考虑药物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1.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和管理,包括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ADA2024指南对于2型糖尿病诊疗标准的一部分内容,具体的诊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同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物的不断研发,诊疗标准也可能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建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根据最新的诊疗指南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2型糖尿病ppt课件

2型糖尿病ppt课件
格相对较高
最新编辑ppt
16
2型糖尿病治疗的流程图
(2007ADA指南)
最新编辑ppt
17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1)
第1个ABC: A ( HbA1C ) < 6. 5 %(空腹血糖< 6. 0mmol/ L ,餐后2
h 血糖< 7. 8 mmol/ L) , B (血压,blood pressure) < 130/ 80 mmHg , C (LDL-C) < 2. 6 mmol/ L 。
最新编辑ppt
18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2)
第2个ABC : A (阿司匹林,Aspirin) ,对无禁忌证并有心血管病高
危病患者,75~100 mg/d B (纠正胰岛素抵抗, Block insulin resistance) ; C (控制体重,Control body weight )。
最新编辑ppt
15
2007ADA指南: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3)
二线治疗
以磺脲类、格列酮类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用胰岛素强 化治疗(基础胰岛素和餐前胰岛素)之前,可3 种口服药物 的联合治疗。
以基础胰岛素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基础胰岛素+二甲 双胍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胰岛素强化治疗。
基础胰岛素作为二线药物 强化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酮类作为最终治疗。 流程图中未出现格列奈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类:弱,价
时在磺脲类中只能用格列喹酮;也可用拜唐平,倍 欣或瑞格列奈。
最新编辑ppt
8
选药原则:按年龄选药
老年患者,慎用长效的磺脲类药物,最好使用苯 甲酸衍生物。
格列本脲为长效价廉的降糖药,量大时易在午夜 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尤其如此),老年人尽量不 用格列本脲。

血糖质控标准指南

血糖质控标准指南

血糖质控标准指南1.引言1.1 概述血糖质控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血糖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套规范和指南。

随着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日益普遍,血糖监测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血糖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血糖质控标准应运而生。

血糖质控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和指导血糖测量设备、试剂和方法的使用,确保血糖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对于医生、糖尿病患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准确的血糖测量结果可以提供给医生更准确的判断依据,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决策;研究人员可以依据统一的血糖质控标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血糖质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血糖监测设备的标定、试剂的准确性、测量方法的选择等。

这些标准需要经过科学实验证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血糖质控标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对血糖质控标准的深入了解,可以提高血糖监测的质量,减少误差和风险,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管理和治疗效果。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血糖质控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展望其在糖尿病管理和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血糖质控标准的相关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在1.1概述部分,简要说明了血糖质控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在1.2文章结构部分,详细解释了文章的组织和分章节的目的。

最后在1.3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目标,即通过对血糖质控标准的介绍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实用的指南。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重点阐述了血糖质控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

在2.1血糖质控标准的定义部分,对血糖质控标准进行了准确定义,并详细解释了每个方面的含义和内涵。

在2.2血糖质控标准的重要性部分,重点说明了血糖质控标准对于糖尿病管理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型糖尿病用药攻略,全面介绍六大类口服降糖药,再也不会用错药

2型糖尿病用药攻略,全面介绍六大类口服降糖药,再也不会用错药

2型糖尿病用药攻略,全面介绍六大类口服降糖药,再也不会用错药糖尿病是全球高发病,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95%左右。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六类。

那么,这些药各自都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优缺点有哪些?今天,“问上医”为大家具体讲讲。

治疗2型糖尿病有类常用药,优缺点都为您列明白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包括:一.双胍类比如常见的二甲双胍,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的基础用药。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优点:(1)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重、血压及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是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2)安全性好,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1)会出现胃肠道反应;(2)长期服用还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3)心脏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中毒。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最常用)、苯乙双胍(现在基本不用)、丁二胍。

二.磺脲类磺脲类降糖药可以说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优点:价格便宜,疗效好,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

缺点:(1)很多患者使用后会出现肝功能损害、低血糖、个别患者会出现白细胞降低、过敏等。

(2)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磺脲类药物。

(3)与二甲双胍类似,外伤,动过大手术、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4)磺脲类药物易和其它降糖药起反应,引起低血糖,不建议和其他降糖药一起服用(除二甲双胍)。

我们临床上通常会将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一个减重一个增重,搭配使用效果好。

(5)磺脲类药物还易引起体重增加,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血糖就会升高。

代表药物:糖适平(格列喹酮)、达美康(格列齐特)、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达(格列吡嗪)、亚莫利(格列美脲片)等。

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解读PPT课件

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解读PPT课件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中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患者不可自行购药服用。
中药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监 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饮 食控制、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 的调整,以协助控制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 势: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 和西医药各自的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减 少副作用,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此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也可作 为诊断标准。
并发症及危害
急性并发症
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慢性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如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等)以及神经病变(如糖 尿病足、周围神经炎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特点及使用建议
药物特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
使用建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可单独使用或与其 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使用该药物时应注意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 体策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 上,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和体质等因素, 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 进行辅助治疗。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详解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详解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5.1 罗格列酮:
可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使用本品治疗2 型糖尿病要求患者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 功能,若胰岛素已严重缺乏,服用本品 无效。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5.2 吡格列酮:
吡格列酮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9%,口服 给药后2 h达到峰浓度。食物会将峰浓度 时间推迟到3~4 h,血浆清除半衰期为 3~7h。吡格列酮主要与血清清蛋白结合, 大部分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排泄入胆 汁,并从粪便清除。
➢ SGLT-2i类降糖药 ➢ 恩格列净 ➢ 卡格列净 ➢ 艾托格列净 ➢ 达格列净
➢ GLP-1RA类药物 ➢ 利拉鲁肽 ➢ 艾塞那肽 ➢ 度拉糖肽 ➢ 洛塞那肽
1、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可降低空腹和餐后高血糖,主要机制为抑制肝糖原异生, 降低肝糖输出,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壁细胞 摄取葡萄糖。同时,二甲双胍还可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 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因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用 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6、DPP-4i类药物
6.4 沙格列汀: 沙格列汀空腹口服给药后2 h血药浓度 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可忽略不计, 主要由CYP3A4/5代谢,通过肾和肝脏排 泄,血浆清除半衰期约为2.5 h。
6、DPP-4i类药物
6.5 沙格列汀: 口服给药后1~2 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 浆蛋白结合率20%,以原型经肾排泄 (76%),消除半衰期约为21 h。
8、GLP-1RA类降糖药
8.3 度拉糖肽: 皮下注射48 h内达到血浆浓度峰值。 1.50 mg和0.75 mg单次皮下给药后,平 均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7%和65%。血 浆清除半衰期分别为4.5 d和4.7 d。
8、GLP-1RA类降糖药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血糖控制篇2022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上,公布了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讨论稿,在新版指南中,将以往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进行了调整(表1)。

可以看出,新版指南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较宽。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以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提示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分析发现,血糖控制(以HbA1c表示)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呈对数性关系,该相关性延伸到正常HbA1c水平(<6%),没有下限,即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HbA1c控制得越低越好。

DCCT后续9年随访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接受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终点的发生风险降低42%(P=0.02),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卒中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病风险降低57%(P=0.02)。

而UKPDS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HbA1c每降低1%,CVD发生率降低18%。

基于这两个大型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稍小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不少制定了HbA1c控制目标,如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成人的HbA1c控制目标为<7%;而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控制目标为<6.5%。

近年来,一系列有关强化降糖治疗是否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结果先后出炉,其中最著名的是ADVANCE、VADT以及ACCORD3项研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3项研究均未显示出强化降糖治疗具有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尤其是ACCORD研究更由于强化降糖组心血管事件增加而提前终止。

回顾这三大研究,ACCORD研究和VADT研究均将强化降糖组的HbA1c目标值定于<6.0%,ADVANCE研究定于<6.5%。

进一步分析发现,ACCORD研究中,强化降糖组血糖下降过快(4个月内HbA1c下降1.4%),更多使用胰岛素及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使部分患者体重增加明显以及更多的低血糖事件可能是导致其心血管事件增加的原因。

二型糖尿病办慢病标准

二型糖尿病办慢病标准

二型糖尿病办慢病标准
对于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是关键的。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指标是评估二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1. 血糖控制:血糖控制是二型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目标。

一般来说,血糖控制的标准为空腹血糖水平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10.0mmol/L以下。

对于年轻、纳入管理的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应该更为严格。

2. 血脂管理:二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异常的血脂水平,如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

因此,合理控制血脂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总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在5.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应该控制在
3.4mmol/L以下。

3. 血压管理:二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症状,因此,合理的控制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血压控制的标准为收缩压小于13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

4.体重管理:对于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合理的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体重管理的目标是维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4.9之间。

5.膳食和运动管理:合理的膳食和运动管理对于控制二型糖尿病病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膳食应尽量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同时也要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调节。

总之,二型糖尿病的慢病管理标准应包括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应注重膳食和运动管理。

合理的管理标准有助于控制二
型糖尿病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定期的体
检和评估非常关键,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摘要】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倡导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患者,其认为需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亚组人群的不同情况进行考虑,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立足于之前的各项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控制和管理2型糖尿病的基础就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其在预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和延缓糖尿病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血糖控制目标;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在对数量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一刀切式”的治疗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没有对患者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并发症、病程、年龄、基因型和表现型等异质性进行充分地考虑。

所以,在对患者实施多重风险因素干预的过程中,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对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特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亚组人群的具体情况为根据对血糖控制目标进行设定,有效地控制心血管风险,并且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1.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药物治疗的依据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基础就是血糖控制。

相关研究[1]表明,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早期强化控制血糖具有密切关系。

在大血管并发症方面,该研究中的强化治疗组具有下降的心肌梗死发生率,然而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针对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随访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水平。

结果证明,通过早期强化治疗能够长期降低微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分析该研究的长期数据,可以发现,患者在经过强化治疗并且实现最终血糖达标之后具有更低的总死亡率和较高的心血管获益。

综上所述,早期强化控制血糖能够降低远期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对尽可能早的优化代谢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另外某一项干预研究[2]中所有的入选研究对象都是具有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或者具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该研究证实了通过强化降糖的方式能够使微血管并发症得以显著降低,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肾病的发生率,然而却没有证实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通过强化降糖方案得到有效地控制。

病例讨论-T2DM降糖方案调整PPT课件

病例讨论-T2DM降糖方案调整PPT课件
12.19-12.29
12.20-12.29
基础胰岛素降空腹血糖
斑块 稳定斑块
抗血小板聚集 防治骨质疏松 防治骨质疏松,补充VD3
改善微循环
营养神经 改善周围神经病变
11
降糖方案 降压方案 稳定斑块 抗骨质疏松
改善循环 营养神经
2024/10/20
患者治基疗本药情物况分析
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
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 DPP- Ⅳ抑制剂/TZDs/GLP-1类似物
2mg po bid
3mg po qd
18
患问者题基分本析情与况讨论
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血糖控制HbA1c ≥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一线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
生 二线药物治疗
活 方
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DPP- Ⅳ抑制剂/TZDs
式 干 三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
2024/10/20
14
患问者题基分本析情与况讨论
Q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将络活喜5mg po qd更换为 科素亚100mg po qd,用药5d后为什么突然停用降压药物?
12.22-
停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低血钾
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筛选诊断 ARR:血浆醛固酮 (PAC) /肾素(PRA)
ACEI、ARB、CCB在一些原醛患者中可减少醛固酮合成及改善低钾血 症,患者的年龄 、性别 、月经周期 、妊娠期 、日内日间变化 , 体 位 、不同抽血时间、食物钠 、钾摄入量等对RAAS 均有不同的影响。
12.18 HbA1c:10.9% ↑,糖化白蛋白:20.5% ↑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 糖尿病病史长,已患有CVD或CVD极高危,推荐HbAlc≤7.5%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8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作用机理 淀粉-----多糖-------寡糖、双糖,然后
和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上的葡萄糖苷酶 结合-----单糖----吸收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糖的类似体,和 葡萄糖苷酶结合而影响了寡糖、双糖的 结合,延缓糖类吸收。
糖苷酶抑制剂
• 阿卡波糖 • 伏格列波糖
精选PPT课件
泄率5%
格列美脲 亚莫利,阿莫利,迪北,1-2mg/片
促分泌剂与SUR1/ Kir6.2的作用
瑞格列奈
格列本脲 格列美脲
D860 格列齐特 那格列奈 格列吡脲 米格列奈
精选PPT课件
15
磺脲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化学成份 格列本脲 达 峰 时 间 3-4
格列齐特 3 -4
格列吡嗪 1 -2
格列吡嗪 控释片 6-1 2
3、糖尿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 妊娠和分娩。
• 副作用 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副作用为 低血糖反应,老年人、用量过大、饮食 不当、肝肾功能不全均易发生。其他副 作用:过敏、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精选PPT课件
20
剂量 降糖药物没有一定用量。强调个体化,
特别是初治者,开始用量不要太大,先 从小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检测结果, 逐渐增加剂量,达到满意疗效为止。但 对血糖特别高者可能疗效太慢,可选择 中等剂量。
药物选择 一般原则是首先选用作用比较温和、降 糖作用稍弱的药物,如果效果不好可换 用降糖效果较强的药物,对于病情较轻 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一般不选降糖作用 强、作用时间长的药物。
• 药物互相影响:
增强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的有:水杨 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 啶、利血平、肾上腺素能拮抗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