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合集下载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韩晓蓉专题一: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2课时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必须整体把握,切忌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整体把握时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⑴生活与读书阅历: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诗歌题材、诗句大意或内涵;⑶知人论世: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情语。

(5)首尾句、标题。

(6)注释。

(7)意象的色彩。

(8)利用选项。

专题二:熟悉古代诗歌各类题材常见意象、手法、情感,代表作品;6课时(1)学生利用复习用书自己整理归纳,完成表格。

(2)各类题材真题演练,借助真题进一步熟悉各类题材常见意象、手法、情感;专题三:考点突破 6课时专题四:真题演练,审题、答题规范化训练。

★答案要点化、要点程式化、程式术语话专题三教案考点突破第一课时明确考点和题型一、明确考点:考点一:鉴赏古诗的形象;考点二:鉴赏古诗的语言;考点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考点四: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二、高考诗歌鉴赏常规题型:考点一:鉴赏古诗的形象;1.人物形象: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人物形象,诗人形象)2.景物: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什么情感?3.物象:诗歌描述了怎样的物象?物象具有怎样的品格?考点二:鉴赏古诗的语言;4.炼字5.炼句6.炼诗眼7.炼语言风格考点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8.明考型:题干中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特色,结构特色,写作特色等等。

暗考型: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等考点四: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9.就全诗或者某句诗的情感进行概括,分析,评价,比较。

10.有哪些情感,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考点五:综合题:11.古诗比较题、评论题、赏析题。

12.多选题。

课时二形象题考点一:鉴赏古诗的形象;基本步骤:(1)什么样的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学案(一)06至10年高考四川卷试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延)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学生)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学生)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学案设计:邱城审核:布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考点解析]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察重点:1、从选材看,多为篇幅短小的古代诗歌,名家与非名家并重,非名篇将占主体地位。

2、从时代看,重心突出,唐诗、宋词、元曲是首选,但不囿于此三者;3、从数量看,以单一鉴赏为主,比较鉴赏次之,但比较赏析渐趋看好。

4、从内容上看,紧扣大纲全面考查,“情”“景”为重。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一、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分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托物言志,如《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二)描写手法:(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反衬又有:①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②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③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怅长”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诗歌鉴赏复习学技巧,提高诗歌鉴赏答题能力
本学案重在针对月考试题中所涉及到的题型进行补偿性练习
月考原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①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订正: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与静)
→采用虚写以虚景写实情以乐景写哀情以表面衬内心(虚与实)
→时间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到近从上到下由物及人史到现实(描写顺序)
●议论:
情理结合富有哲理因事成理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以他人自况借他人抒已志;寓情于事借古讽今;虚景实情)
典型题练: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问:请赏析本诗的手法
答案: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订正: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典型题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蝉鸣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订正:
三、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订正:
初见嵩山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精编(好用)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精编(好用)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精编(好用)(一)考点精要阐释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①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③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2、考纲考点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考查方向指导Ⅰ、鉴赏古典诗歌的人物形象1、考点精要阐释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2、典型例题指导:例、试分析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3、答题方法指津:⑴、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⑵、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4、常见艺术形象有哪几类?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⑦献身边塞、反对战争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试从课本中举一例(人和诗)Ⅱ、鉴赏鉴赏古典诗歌的景物形象1、考点精要阐释⑴、天人合一理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自身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⑵、景物类型:①景物描写(季世、时令、地域等);②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③色彩描写。

2、注意事项:要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3、典型例题指导:答题三要素:①根据景象(意境)特点;②描摹诗歌图景;③剖析作者思想。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第一专题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一、复习目标: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二、复习提示: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三、考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分析古诗中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准确分析诗中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

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

人物形象包括作者形象(即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其在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和白居易《卖炭翁》中卖炭翁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

分析意象试题主要分为两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

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含的情感或寓意,(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和“意”就是既要分析意境中“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诗歌基本概念与术语复习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散文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定义与区分。

2. 各种诗歌形式(如古体诗、近体诗、词、赋、散文等)的特点和区别。

3. 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 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诗歌鉴赏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各种诗歌形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作业布置:1. 整理并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分析一首诗歌的形式特点,写成小论文。

3.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资料。

2. 各种诗歌形式的案例分析。

3.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教学延伸:1. 深入研究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

3. 组织诗歌朗诵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

六、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诗歌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表达效果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例子。

2.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分析。

3. 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练习。

十、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一首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考点内容,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题型及答题步骤2、强化练习,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流畅性方法指导:诗歌鉴赏复习并非无章可循的,全面把握鉴赏步骤及答题步骤,扎实的理论与灵活的方法相结合,多读多写,定能攻克难点。

一、鉴赏步骤1.看题目。

从考卷上诗词鉴赏的题目,可能受到启发。

因为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它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

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暗示。

2.看作者。

即知人论世。

3.看意象。

古诗词当中意象是有特定含义的,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

比如说诗词里出现杜鹃,你应该想到悲苦,出现蚕,你应该想到高洁的人品等。

4.看词语。

诗词中总有那么几个形象、凝练、富有极强表现力的词语,这也是诗人“炼字”的妙处,要品味这些词语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的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5.看注释,注释中,往往注释的是诗人情况,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或者疑难词语,比如说注解上注的有渔夫或者渔翁,实际上注释里面既然注了这个地方,考生就应该知道,唐诗颂词里面涉及到的渔夫、渔翁是隐居之人,隐居之人肯定是洁身自好。

还有一条应该特别注意的,考卷上所印的诗词下面如果没有前人评价,作罢,如果有前人评价,考生应该重视前人评价,比如说前人评价印的是苏轼的一首诗,前人郁碧仁评价为旷达二字,所谓旷达就是心胸开阔,考生就可根据旷达这个词理解成心胸开阔,然后再来读苏轼这首诗,准确率就会非常高了。

二、诗歌鉴赏的设题模式及答题步骤【模式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3.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4.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

5. 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的分析。

2. 难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如意象、情感、主旨等。

3.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如山水诗、边塞诗、豪放诗等,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4.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讲解诗歌鉴赏的四个步骤,即读题、析题、答题和点评,并介绍常用的鉴赏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比较法等。

5.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意象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和主旨的揭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综合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深层含义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诗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意象、情感和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一轮复习(学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一轮复习(学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一轮复习(学案)一、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D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D级二、最新考向1.2018年选择题为单选,分值为9分;各选项的设置侧重于从综合鉴赏的角度设题,就是说这道选择题可能既涉及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也会涉及考查考生对诗歌表现手法、情感态度、锤炼字句等鉴别和赏析能力。

预计2022年依然会延续这种新形式。

2.主观简答题由主要考查手法、情感等大多有序可循、有套路可讲的题目,转变为更加注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预计2022年依然会延续这种出题模式。

三、必备知识(一)诗歌体裁分类古代诗歌按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

律诗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近体诗。

常见的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五律”“七律”以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按照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第三联为,第四联为尾联。

、上下句都必须对仗,律诗的第句要押韵。

绝句本称“截句”,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3.词,又称、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或下片;词的第二段的开头称作,具有承上启下以及过渡转折的作用。

4.曲,又称、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编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编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三、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复习内容:分析诗歌形象复习要点:1、复习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点,了解考点(P190)2、意象与意境疑难突破:•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1、熟悉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2、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昔盛今衰。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诗歌鉴赏学案—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2、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或
3、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气质)?或
4、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色(景象)?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
1、直接答出:本诗塑造了____________的形象(思想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人物、景色、景象)。

1、抓关键词
2、想象体会
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
(二)鉴赏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例2: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问:(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答:
(2)作者是按照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例: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高考复习计划诗歌鉴赏导学案汇编人教课标版

高考复习计划诗歌鉴赏导学案汇编人教课标版

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学习重点】:.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习难点】:同上【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根底知识积累】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李白的?静夜思? 、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如崔颢的?长干曲?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比照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景物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通过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即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偏重写景的诗歌〕表达感情。

景物形象包括:〔一〕景象:写景——借景抒情〔二〕物象:写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异同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 .异:、借景抒情的“景〞指自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说明自己的“志〞。

、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说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学习内容:掌握考纲考点学习过程:一、导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一)高考选材特点(二)高考命题趋势(三)高考题型1、简答题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评价题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4、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学习内容:掌握考纲考点学习过程:一、导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一)高考选材特点(二)高考命题趋势(三)高考题型1、简答题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评价题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4、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文。

(2004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 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 ______”一句同说—事。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2)学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过程: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把握词的含义,体会诗人所炼之意: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动词: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2,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3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李清照)4、改变词性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例1、“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例3、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例4、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例5、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例6、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风已老,莺正年轻。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典型的比如(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4)定语的位置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

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应笑我多情。

)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二、高考例题1、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

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3.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有人认为,诗中的“独”字是诗歌的诗眼,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生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5.首联中“晚”意为______,“家”意为______。

颔联中“独”、“空”写出了诗人___ ____的情趣。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句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感。

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

诗句的诗眼是“得”,请分析“得”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