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
心理学1:人格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 乱
亲密对孤独(20-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自我认同——不确定感 爱——孤独、寂寞
繁殖对停滞(25-65岁)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关心他人——自私自利
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智慧、贤明——无望和无
恶感
17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观察学习: 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即可获得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强化。 强化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自我效能:相信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恰当而有效的做出行为。
19
(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
(二)人格的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 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性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 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蒙古族的 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分 为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 的特质)、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 几个重要特质)、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 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 来。) “火可以使黄油熔化,也可以使鸡蛋变硬”。
意义感
三、人格的测量
测量是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印发出被试的行动和内部心理 变化的手段。人格测量是用测量的方法测出一个人在一定 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特征。测量人格的方 法很多,但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 互相印证才能达到目的。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
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1-3
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直接实验4、重要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流派(七个)1、构造主义心理学1)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即“构造主义心理学”。
2)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主要观点: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2、机能主义心理学1)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2)代表人物:杜威。
3)主要观点: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4)意识流:意识的连续性,意识像水流一样。
3、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华生(古典行为主义)2)主要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给我一打儿童……)3)华生行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pu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4)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内部心里活动的存在)★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2)含义是整体或“完形”3)主要观点:研究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4)格塔式知觉规律:格塔式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精神分析学派1)创始人:弗洛伊德2)主要观点: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正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主要观点: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7、认知心理学1)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过程。
心理学(一)题目+答案
心理学(一)题目+答案单选1.高中生小刚去年去过长城,至今长城的映象还留在他的脑海中。
这种映象属于()。
A.表象B.回忆C.想象D.思维【答案】A。
解析: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映象称为表象。
2.高中生在看漫画时,虽然漫画人物画得不全面,但还是能清楚地感觉到人物的表情,这主要是知觉的()起作用的结果。
A.恒常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整体性【答案】D。
解析: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总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例如漫画家在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什么,这反映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即使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这是知觉()的反映。
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选择性【答案】C。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4.初中生()是指注意能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A.注意稳定性B.注意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答案】B。
解析:注意范围也称注意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稳定性指在一定事物上注意所能保持的时间。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过程。
5.朱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反映了注意的那种特性?()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稳定D.注意转移【答案】A。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注意心理现象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格(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系统)《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三、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
(1)神经元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2)神经系统①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
左右两半球的机能并不对称,左半球负责身体的右边,右半球负责身体的左边,两侧半球由胼胝体联合起来。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们都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②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①脊神经;②脑神经;③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过去也叫“自主神经”。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1)反射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
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例如,学习时大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例如,而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
心理学1
01|绪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 D.心理特点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4.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5.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1879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活动B.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D.心理品质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华生B.弗洛伊德C.马斯洛D.杜威9.( )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应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A.人格B.人格倾向性C.人格特征D.人格意识10.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特征的范畴( )。
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1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
A.知觉过程B.思维过程C.意志过程D.行动过程12.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13.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4.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5.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16.“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以下哪一学派的观点 ( )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17.下列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铁钦纳C.奈瑟D.皮亚杰1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A.产物B.产品C.前提D.基础19.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
什么是心理学概念(一)
什么是心理学概念(一)引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试图解释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特定的思考和情绪,并研究这些思考和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学习、记忆、人格和社交等五个大点。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正文内容:1. 感知- 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处理关于世界的信息。
其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种感觉模式。
- 感知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先入为主的认知偏见、注意力的分配和感知阈值的限制等。
- 感知研究的内容包括知觉错觉、知觉心理物理学和感知的神经基础等。
2.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如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
- 学习的过程受到注意、记忆和激励等因素的影响。
有效的学习策略包括积极参与、提供反馈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学习研究的内容包括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3. 记忆- 记忆是指保存并能够检索信息的心理过程。
它可以分为感知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等不同类型。
- 记忆的形成受到注意力、编码和存储等过程的影响。
记忆的遗忘可以通过遗忘曲线、巩固和复习等方法来减少。
- 记忆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作记忆、差别记忆和情景记忆等。
4. 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思考、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特征模式。
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人格的研究内容包括人格特质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人格测量方法等。
- 人格特质可以通过自我报告问卷、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5. 社交- 社交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过程。
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 社交行为受到个体特征、社会情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有效的社交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表达情感和解决冲突。
- 社交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1.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其行为、习惯形成的最合适的时期就是所谓的() [单选题] *A.感应期B.适应期C.成熟期D.关键期(正确答案)2.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是遗传因素和() [单选题] *A.教育B.儿童的需要C.生理成熟(正确答案)D.社会3.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组织化的() [单选题] *A.命题和概念B.知识结构(正确答案)C.表象D.符号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每个人认知发展阶段存在本质的差异是() [单选题] *A.工作记忆容量B.语言发展特点C.图式(正确答案)D.生理成熟5.皮亚杰认为,()是主体把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单选题] *A.同化(正确答案)B.平衡C.顺应D.调整6.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认知过程被称为()[单选题] *A.同化B.顺应(正确答案)C.平衡D.发展7.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 [单选题] *A.客体客观性B.主体客观性C.客体永恒性(正确答案)D.主体永恒性8.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指() [单选题] *A.0~2岁B.2~7岁(正确答案)C.7~11岁D.11岁以上9.7岁的男孩会给妈妈选一件首饰,说明进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单选题]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形式运算D.具体运算(正确答案)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智慧从外部动作向内部抽象推理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小学生主要处在()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11.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借助符号和概念,分析熟悉的现象。
根据皮亚杰的相关理论,学生所处的阶段是()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12.儿童能借助小餐具玩过家家的游戏,若他们手中的小餐具被收回,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
心理学第一章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活动D. 心理状态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什么?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主义D.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系统理论答案:B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二、填空题4. 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5.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三、简答题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深入理解心理现象,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四、论述题7. 论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职场中,管理者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善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团队合作;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结束语:心理学是一门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试题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请勿转发或上传到网上!仅供参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体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1. 灵魂论2. 人性论(二)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之父”(三)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依靠被试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并非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心理是一个黑箱,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奈瑟《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的认知活动。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1)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何为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包括认知、动机、情绪和人格,以及团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等。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哲学。
而西方哲学则发展自两千多年的古希腊。
到19世纪末,生物科学的发展让心理学脱离了哲学,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开始被界定为科学的范畴。
第一次使用Psychologia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有古希腊的“psyche”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意识分别为“灵魂”、“讲述”,连在一起称为“心理阐述心灵”。
1502年,塞尔维亚人马如立克首次用psychology这个词发表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
这是有记载的心理学这一术语的最早用处。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公元七世纪,古埃及的一个国王为了证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
把两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带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供他们吃饭饮水却不允许与他人交流。
国王认为,等孩子长大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一定是人类祖先的语言。
他希望这个音节属于埃及语言。
事与愿违,孩子们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与埃及语言根本无关。
国王伤心无比。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还是说明前人栽探寻人类自己的道路上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
心理学与行为的关系行为异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心理支配着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心理学也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深受其他学科的影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分为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
实验心理学是受物理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是受医学的影响;社会学影响产生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研究人以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个体心理学业研究团体心理、社会心理。
时刻都在发生的心理活动不论我们自己有没有察觉。
心理活动无时不刻不在发生。
我们每天睁着眼睛的时候,它都切切实实的发生着。
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时,有的人会让你高兴,有的人会让你郁闷,这都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觉得饿了、心情愉悦了等等也都是心理活动的各种体验。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概念: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
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可以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人生、社会观
个 性 心 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水浒传》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 中有细、有勇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 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二、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性教学
问题:如何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讲清楚杠杆原理
?
案例展示:
动作演示(翘翘板平衡)——小学生——动作思维水平
图片演示(杠杆平衡)——初中生——形象思维水平 语言和数学演算(概念、文字)——高中生——抽象思
维
三、关注个性,因材施教
忑‛ ‚怂‛ ‚念‛等。还有一些成语‚心想事成‛ ‚念念不忘‛
‚心花怒放‛ ‚刻骨铭心‛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神不定‛ 等。
难道心理产生的器官是心脏?
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我国李时珍‚脑是元神之府。‛王清任‚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关于这些,医学背 景的学者给出了很多论证,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国外的研究 1848年9月13日,铁路监工盖吉(Phineas P. Gaga)在一次以外爆破中,一根3.7英尺长的 铁杆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从头顶飞出,落在身后二十几米的地方(见图2-6)。 尽管颅骨的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坏了,但盖吉的意识还清醒。人们用卡车把他送回旅馆, 他自己走上楼。随后的2~3周内,他濒于死亡。在一位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到10月 中旬,盖吉逐渐开始恢复,并于十周后出院了。 盖吉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严重的脑损伤仅使他左眼失明,左脸麻痹,但他仍然可以说话、 走路和工作。但不久之后,人们发现盖吉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 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 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
心理学试题1
心理学 构造主义 产生的 心理学
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3.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历史背
4.缺点: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因此严重脱离社
心景
会生活,研究范围非常狭窄
理 学 的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机能主义 2.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不把意识看出个别心理
产
心理学 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心理学 产生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心
历史背 景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理 学
2.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的 产 生 与
人本主义心理学 西方主
3.内容
1.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 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 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
发 要的心
展 理学流
派
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物体 知觉
时间 知觉
运动 知觉
社会 知觉
错觉
是对 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 事物运动的速度、 和 延续性 、 顺序性 )的反映。
① 是对物体在 空间位置移动 的知觉,直接依赖
于对象 运动的速度 。 物体按 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
真正运动 处向另一处做 连续位移 ,由此 ②分类 的知觉 引发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现代认知心理学
1.代表人物:奈塞尔、皮亚杰
2.标志: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 为诞生标志
3.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 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1.下列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冯特 B.詹姆士 C.杜威
D.韦特海默
2.下列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三、意识及其特征
(一)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积极主 动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人所 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意识的基本特征
意识的基本特征
1. 意识的自觉性。
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能够 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 关系,并能够对自身的反映活动产生相应的 认识和评价。
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2.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消除各种唯心
主义思想的影响。
3.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其它邻近学科。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 有重要意义。
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几乎从事任何研究都离 不开观察法。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以免 出现遗漏;
其次,应力求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避免主观性;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第三,要反复多次地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得 全面翔实的资料;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 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 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 经验总结法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
1.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 和计划,同被试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 法。
2. 意识的目的性。
是指人们不但在行动之前知道干什么, 而且知道自己的行动将要取得的结果。
意识的基本特征
3. 意识的能动性。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还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人们的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
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3)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
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
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也叫个性心 理特征。个体所具有的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 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成为人格
关系:1、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具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 2、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3、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心理学家的样子
• 引言 • 罗森塔尔效应 告诉我们,对一个人报以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更快更 好的成长;反之,对一个人报以消极的期望则可能使他自 暴自弃。
第一章 来源于生活的心理学
• 第一节 心理学的界定与性质 •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界定与性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 • • • •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 一、心理离不开物质载体 • (一)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 古诗云:“天昏昏兮人郁郁” • 二、心理的能动性 • 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的作用。人们的行为不是无缘 无故产生的,都有心理学根源。名人吸毒 • 心理对环境具有建构和选择的作用 女杀人犯
(五)认知神经科学
•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作为第一作者即将发表在 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的论文《金钱的符号 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引起了 学术界之外的关注。 • 数现金能减少疼痛 • 周欣悦在损失金钱会令人们感到生理性疼痛前已经了解到: 使用功能核磁共振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受到他人排斥时, 以及损失金钱时,人的大脑反应与肢体伤痛时大脑的反应 是相似的。钱、爱(社会关系)和痛的关系如何?对这个问题 的好奇是吸引周欣悦研究的最初动力。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二 )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三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华生)
三、心理学的谱系
6、广告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法律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
咨询心理学家
大众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师
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 生物心理学家
精神药理学家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教一条狗听从命令?
实验心理学家
三、心理学的谱系
(一 )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6、认知心理学 7、人格心理学 8、变态心理学 9、动物心理学 10、心理测量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二)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2、临床心理学 3、咨询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5、管理心理学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六)认知心理学( )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 1908-1970) 罗杰斯
投射测验法
罗夏克墨渍(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讲课提纲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李国华环境心理学前导一.简介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心理学概述、比较心理学、策动心理学、动力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生理心理医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数学心理学、拓扑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宗教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声景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灵学关于国槐树对于国槐树,国人多有钟爱之深情。
史载,周朝就有“三槐而立”之轶事。
宋代亦有此典。
人们种植国槐,有望子成龙、光耀门庭、成就伟业之美好意愿。
校园、宅院种植此树,足见其拳拳之热忱。
二.环境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问题1.建筑环境的文化变迁;2.城市环境意识与环境认知;3.环境—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4.规划与环境评价;5.特殊群体的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6.视觉心理学与听觉心理学;7.人体工程学;8.环境评估标准;9.空间与行为;10.环境设计中的行为和心理问题;11.声音景观心理学;12.灾害心理学;13.仿型心理学及其应用;14.门头、门面环境心理学;15.高层建筑心理学;16.室内环境设计心理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环境意味着什么 (4)§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4)§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4)第二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2.1科学的研究 (5)§2.2研究方法概要 (6)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7)§3.1环境——行为理论 (7)§3.2理论的比较与当前的理论框架 (8)第四章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8)§4.1环境知觉 (8)§4.2环境认知 (9)§4.3认知地图 (9)§4.4寻路 (10)第五章气候与行为 (11)§5.1地理和气候决定论 (11)§5.2温度与行为 (11)§5.3海拔与行为 (12)第六章光照、颜色、气味与行为 (13)§6.1光照与行为 (13)§6.2颜色与行为 (13)§6.3气味与行为 (14)第七章噪音与行为 (14)§7.1噪音 (14)§7.2噪音带来的影响 (15)§7.3噪音的控制及利用 (16)第八章灾害、污染与行为 (16)§8.1自然灾害 (16)§8.2技术灾难 (17)§8.3有毒物质泄漏的影响 (17)§8.4空气污染与行为 (18)第九章领地与个人空间☆ (18)§9.1领地与领地行为 (18)§9.2个人空间及其影响因素 (19)§9.3私密性 (21)第十章拥挤 (21)§10.1拥挤对动物的影响 (21)§10.2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22)§10.3消除拥挤的策略 (23)第十一章环境设计 (24)§11.1环境设计要素 (24)§11.2环境设计流程 (25)第十二章工作环境设计 (26)§12.1工作中的物理环境因素 (26)§12.2劳动环境设计 (26)§12.3办公环境设计 (27)第十三章学习环境设计 (28)§13.1学校环境设计 (28)§13.2图书馆的设计 (29)§13.3博物馆和展览馆的设计 (29)第十四章居住环境设计 (30)§14.1公寓的设计 (30)§14.2别墅的设计 (30)§14.3老年人住宅设计 (31)第十五章公共环境设计 (33)§15.1医院的设计 (33)§15.2监狱的设计 (33)§15.3休闲环境设计 (33)第十六章旅游与环境 (35)§16.1自然环境偏爱 (35)§16.2自然景观的特征 (35)§16.3旅游景点的设计 (36)第十七章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36)§17.1人对环境的影响 (36)§17.2资源保护策略 (36)第一章绪论§1.1环境意味着什么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1.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环境心理学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利用行为科学的手法及技巧,尝试去探索、了解人类和实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也就是说,了解人类如何认知及体验实质环境;人类在实质环境中如何行为;以及实质环境如何影响人类。
2.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⑴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的趋势永远快于生产的增长。
如果不加控制,人口总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按照算数级增长,人口扩张到生活资料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
”2.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定义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生态学,它探讨个体、种群、群落、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的因素,前者指光照、温度、水、盐分等理化因素,后者指同种和异种的有机体。
同种生物有机体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种内关系,异种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种间关系。
ec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
按字面解释,生态学的含义是:在生物居住的地方来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全部关系。
生物学把研究对象划分为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大小不同的组织水平或层次,生态学通常按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水平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基本上属宏观生物学范畴。
现代生态学有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面临着环境、资源、人口和全球性变化等关系到自身生存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与生态学紧密相关,因此,生态学便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
3. 派克提出的人类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以人类为中心﹐研究在当前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如何使人类的福利得到合理的满足﹐并且使生态与社会系统能够长久协调地运转下去的学科。
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人类作为物种具有双重性﹐即生物性和社会性。
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特性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人类生态学主要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 3方面问题。
20世纪以来人口急剧增长﹐近几十年更达到惊人的程度。
到1987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50亿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而任其仍按目前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那么世界人口在50年后或不到50年将再增加一番﹐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如何控制人口并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使其与增长中的人口相适应﹐这是人类生态学的主要课题之一。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是﹕人口继续增长﹐资源逐渐减少﹐环境不断恶化。
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设想使人口数量控制在最适水平﹐合理使用现有资源并开发新的资源﹐保护和美化环境﹐使之免受人为的污化或破坏。
工业革命以后,人口逐渐扩展并集中在某些地点,形成了现代大城市。
大城市的出现使人们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变化﹐使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物质的和精神的)与供应发生巨大的矛盾﹐上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此城市生态已成为人类生态学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能养活的最适的人口量决定于多种因素﹐例如可耕土地的面积﹑获取资源(包括能源﹑矿产和水源等)的技术水平﹑粮食生产的潜力以及保证生物系统在各种人类活动的侵扰下仍能维持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等等。
地球本身最大负荷量随时随地在不断地改变。
有人提出最适的人口数量可能变动在50亿到150亿之间﹔甚至有人提出﹐如果按富有者现有的生活水平和全球农业和工业的实际水平计算﹐地球只能维持10亿人口。
这样说﹐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额40亿。
还有人认为﹐最适人口应该按人类的需求而定﹔人口低于某一最适人口数时﹐每人的福利并不随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但超过时﹐每人的福利将随人口的增长而减少。
因而在贫富不均的社会里﹐确定人类福利的合理标准仍是一个实际问题。
4. 简述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布伦斯瑞克(Brunswik)由于提出测量知觉恒常性程度的公式而著名。
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
人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的思想,是目前探讨人们如何加工环境信息的理论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