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秋思的教案

合集下载

《秋思》优秀教案

《秋思》优秀教案

《秋思》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秋思》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是为数不多的表达了秋天景色的诗作之一。

通过教授《秋思》这首优秀的散文诗,旨在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秋思》的背景和意义。

2.学会诵读《秋思》。

3.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4.培养学生对于秋天美丽和凋零的感受和思考。

5.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变化。

随后,教师发出问题: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说出你们的感受和想法。

2.学习《秋思》的背景和意义(15分钟)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介绍《秋思》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可以介绍作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主要表达的主题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秋天你们会感受到什么?3.诵读《秋思》(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轮流诵读《秋思》,并注重朗读的语言感染力和节奏感。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表情进行诵读,体验《秋思》中的情感和意境。

4.理解《秋思》中的意象和写作手法(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秋思》中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秋思中的秋叶、秋风、寒雨等意象有何含义?作者通过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秋天的思念和忧伤?5.自由写作(25分钟)学生以《秋思》为题,自由发挥进行写作。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临时写下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也可以在家里写完后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范例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优化和修正。

6.作品分享和点评(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彼此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意境,提醒学生文采的提升和创作技巧。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收获和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鉴赏。

《秋思》教案优秀5篇

《秋思》教案优秀5篇

《秋思》教案优秀5篇《秋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

4、通过主题拓展,积累诗句提升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

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出示月夜图。

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

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

(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齐读)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

(板书:秋思)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1、读诗题。

师:请读诗题。

(生读)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

(再读)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

2、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

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饱满。

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

3、解诗题。

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

我发现不少同学是水平很高了。

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秋思。

你们读懂题目了吗?(“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

)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

4、初读设疑。

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情愫。

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

读诗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

)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

5、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秋思教案篇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的手段,播放钢琴曲《秋思》,营造秋天的氛围。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 秋天有哪些特点?”通过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幻灯片,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回忆,为学习《秋思》做铺垫。

篇二:课文阅读理解教师将《秋思》课文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可以提问学生:“诗人是如何描写秋天的?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通过课文的解读,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共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篇三:课文分析1. 了解诗人杜牧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诗歌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秋思》的结构,包括诗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

3. 诗歌意象解读教师逐一解读诗中的意象,如“洛阳城里见秋风”、“青草池塘处处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篇四:诗歌欣赏与赏析教师播放《秋思》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并配合课文中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可以自己感受诗歌的语调和表达方式,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和意义。

篇五:创设情境,写作练习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你是诗人,请你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你会怎么写?”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作元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赏析和分享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能力。

篇六:诗歌展示与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秋天诗作,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评论。

通过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篇七:课堂小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欣赏和研究诗歌,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古诗秋思教案

古诗秋思教案

古诗秋思教案教案标题:古诗《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秋思》的基本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古诗《秋思》的基本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秋思》的诗歌鉴赏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古诗《秋思》的课文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音频和相关图片。

3. 教学课件,包括古诗《秋思》的文字和注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古诗《秋思》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音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秋思》,并解释诗句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体裁、格律和韵律,理解古诗的整体结构。

4. 文学鉴赏:讨论古诗《秋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和文学鉴赏。

5. 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古诗朗读、诗歌赏析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古诗《秋思》的特点和魅力,反思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五、教学延伸:1. 配套阅读:推荐相关的古诗和现代诗歌,拓展学生的诗歌鉴赏视野。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古诗《秋思》的赏析作业。

2. 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提交自己的古诗作品。

七、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对古诗《秋思》的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2.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针对古诗《秋思》的教案撰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秋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着,《迟到》中爸爸那温暖的眼神,《秋天的怀念》中妈妈那声嘶力竭的呼喊,《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中那一沓沓的家信,都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今天,让我们随着这秋日的落叶一起梦回唐朝,与唐朝著名诗人张籍一同吟诵一首古诗《秋思》1、板书课题。

2、一首诗的诗题就像是诗的眼睛,它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所以咱们在读诗之前一定的好好读读题目!3、指名读。

并说说你读到了什么?4、师:是啊,这是张籍在秋风乍起,落叶纷飞时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一首诗。

在宋代王安石眼中思念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思念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思念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品味一下吧!。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读诗。

正音:见重3、全班齐读。

4、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5、师:同学们,古诗的朗读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古诗所特有的美韵律美。

同学们,你们也能这样有节奏的读这首诗吗?自己在小组里面试试吧!6、小组练读。

指名小组读,齐读。

师:真不错。

可单单会读还不够,咱们要想读好诗,还要做什么准备啊?对,还要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自学方式,自由研读古诗吧!弄懂诗意。

7、指名交流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师:秋风又起,客居洛阳的张籍准备写一封家信抒发自己万重心意。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秋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秋思》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五年级上学期所学的中国古诗词,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一些诗歌的名称。

2.新课呈现(15分钟)向学生介绍杜牧和他的作品《秋思》。

通过简要分享杜牧的生平和他在唐朝的地位,引起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兴趣。

3.阅读并分析诗歌(20分钟)让学生阅读《秋思》这首诗,并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先自行阅读诗歌,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讨论与分享(15分钟)引导学生对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讨论。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情感。

5.诗歌朗读(10分钟)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对《秋思》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逐句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6.写作练习(20分钟)请学生根据对《秋思》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秋天相关的作文。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诗歌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7.总结反思(5分钟)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你对于《秋思》这首诗有什么更深的理解?b.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诗歌鉴赏的技巧?c.下次你还愿意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吗?为什么?四、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学习和鉴赏。

2.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参与和表达情况。

2.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准备1.《秋思》的诗歌教材。

2.课堂展示用的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于《秋思》这首古代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仅理解了诗歌中的意境,还培养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秋思”的来历和含义;2.学习《秋思》这首诗的文化背景,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秋思》这首诗的文学特点和体裁;4.学生能够背诵《秋思》这首诗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课前导入:–准备秋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一个秋天的下午,躺在绿草地上,浅浅地陷在绿草中,眼前是一片红黄色的枫叶,想象出此时此刻的感觉和心情;–询问学生最近是否看到过枫叶,有没有想到过什么。

2.了解“秋思”的来历和含义:–向学生解释“秋思”的来历和含义,即在秋天时思念故园和亲人的情感;–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情感,是否也有想念某个人或某个地方的经历。

3.学习《秋思》这首诗的文化背景,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向学生介绍李白及其代表作品,《将进酒》、《夜泊牛渚怀古》等,让学生对诗人形成初步了解;–向学生简要介绍《秋思》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如何从自己的经历中创作出这样一篇咏史抒情的诗歌;–通过课堂讨论、PPT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4.分析《秋思》这首诗的文学特点和体裁:–通过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等形式,讲解《秋思》这首诗的文学特点和体裁,使学生了解到古诗的写作方式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如何通过表达作者个人情感和抒发风物之美等来表现人生哲理。

5.学生背诵全诗并理解全诗的意境:–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按照分段进行模仿跟读;–引导学生一起品味全诗的意境,让学生看到作者以一种虚构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他对故园乡土和家乡亲人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无力回天的悲凉,引导学生了解到古诗中的另一种美学价值。

6.课堂小结:–教师回顾学生所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评价课堂效果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向学生展示另一首秋天的古诗,引发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课后的文学创作实践。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引导等教学方法相结合。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秋思》的优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秋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秋思》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拓展的古诗:《归信吟》、《天净沙秋思》、《秋风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诵读入境1、以学过的思乡诗句引出新课。

板题,读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懂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读古诗,要求读顺。

3、三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引导学生回顾读懂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展开想象,读通诗心(一)品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抓住见秋风,通过移情体验,穿插诗人简介,理解诗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万重,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创设情境,感悟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

2、从《归信吟》一诗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又开封包含的深切思乡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1、配乐读,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对张籍《秋思》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情境,背诵诗句。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以《天净沙秋思》、《秋风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探究思乡诗句的兴趣。

秋思张籍跟读教案

秋思张籍跟读教案

秋思张籍跟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秋思》的诗意,体会作者张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激发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思》。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思》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如落叶、寒风等。

b. 提问:你们听说过秋思吗?秋思是什么?c. 教师简要介绍张籍和《秋思》的背景。

2. 朗读课文(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秋思》,注意停顿和语气。

b.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c.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

b. 学生讨论:作者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背诵课文(5分钟)a.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背诵。

b.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指导。

c. 教师选取几位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

5. 作业布置(5分钟)a.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秋思》的故事和意境。

b. 完成生字词练习。

c.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了解张籍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文学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张籍的其他作品,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欣赏。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秋思》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感悟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古诗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以秋天的景色或与思乡相关的话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古诗: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秋思》,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意:通过注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秋风”“家书”等,探讨它们在表达思乡情感上的作用。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经历或相关故事。

6. 背诵与默写: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并进行适当的默写练习。

7. 总结:回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强调思乡之情的普遍性和珍贵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五、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或音乐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和延伸,如让学生仿写古诗、绘制与诗歌相关的图画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思》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思》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诗句的大意,并能讲述诗句的大意。

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教学难点: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课前准备:课文的教学插图,古诗的配乐,搜集拓展的思乡古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回顾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2、揭题,板书题目。

3、释题。

二、初读古诗,理解大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反馈。

(特别是“重”。

)2、自由读古诗,把诗句读通顺→点名读、齐读以作反馈。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节奏→点名读以作反馈。

4、教师范读,学生读,强化知识。

5、引导学生回顾以往读懂古诗的方法,进行诗意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汇报学习结果。

)三、展开想像,品读诗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

配乐读诗,边读边感受诗情。

五、拓展。

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古诗,师作补充。

《秋思》的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

2、通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即兴表达,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

3、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曲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

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

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

秋思优秀教学设计

秋思优秀教学设计

秋思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秋思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思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感情铺陈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我,我为什么有吸引力啊?生:老师您戴眼镜显得知识渊博。

生:您幽默风趣。

师:是啊,幽默是人非常好的特质,它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英俊潇洒。

生:仪表堂堂。

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关联词把这些词组成一句话?生:老师不但英俊潇洒,而且风趣幽默。

(生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描述老师意犹未尽啊。

来,看看你们该怎样描述一下它呢?(师出示月夜的课件。

)师: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生:我看见深蓝的天空上有雾蒙蒙的云,在云层之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它发出的亮光,从云层之间穿出来,照在大地上。

生:在寂静的月空中,人们看见月亮,觉得内心很温暖。

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之下,仰望这轮明月,你会想到什么?生:我会想到团圆。

生:我会想到自己在远方的亲人,因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人的房子上,会想家。

师:如果身处异乡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怎样去做呢?生:会饮酒赋诗。

师:哦,那谁能用学过的古诗,描述一下此情此景?生:《静夜思》,李白。

(生背诵。

)师: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生:思乡情。

师:李白是借助什么来反映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生:明月。

(齐答。

)师:借一种景物而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是——生:借景抒情。

初中课文秋思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

初中课文秋思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

初中课文秋思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诗词曲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每一个诗词曲作品,都是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秋思》的作者张籍是借助给家人写信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无比思念。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秋思的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三、教学设想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

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

(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

)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放第2框)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秋思教学设计(6篇)

秋思教学设计(6篇)

秋思教学设计(精选6篇)秋思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收集的秋思教学设计,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

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平安,急迫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

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再读课题。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读通顺。

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秋思的教案古诗诵读·秋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5上教案4。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

齐读。

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

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评读。

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互动交流。

三、品读,感悟情感。

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四、回读,总结、积累。

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

2、背诵古诗。

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五、拓展延伸。

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

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语文乐园(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区别中识字,了解前、后鼻韵母以及平、翘舌的不同读法,说好普通话。

2读内容丰富的句子,认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感受其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的表达效果。

3读《孝经》、《论语》中的语句,积累语言,并了解、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

4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积累成语。

(二)过程与方法:1在区别中识字,读准字音。

2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和插图,在体验中读、品、悟,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

2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理解词句;语言训练,积累运用词句。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自由地反复读词,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默读思考:说说你有哪些发现?4、全班交流小结:每小组内的两个词语都是音近词;第一组带点字前后鼻音不同;第二组带点字平翘舌音不同。

5、以各种形式巩固读音:①分男女生读②游戏:听音辨词③齐读。

6、列举其他类似的词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2.指名读、说:都使用了排比句式。

3.再自由读,边读边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5.教师辅导归纳小结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如:第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在秋风中热烈绽放的情态;第二句使用排比之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气势充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6.指导感情朗读。

7.尝试说说排比句。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要求:读通顺、流利。

2.再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3.指导感情朗读。

4.回想句子的意思,反复朗读,尝试背一背。

5.交流其他《三字经》、《论语》中的语句,教案《5上教案4》。

四学习"成语故事"1自由读文,说说成语《邯郸学步》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再读,说说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可笑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3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

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正确、有条理的表达。

2学会聆听、思考、质疑、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谈话交流中,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

2.在创设真实的情境中,分角色互动交流,初步掌握交际方法。

3.再现交际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待人接物,文明热情、讲求礼仪。

2.注重交流互动,增进情感,相互学习、促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讲求礼仪、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近期学校又有哪些新变化吗?2.学校的这些新变化可真不少,一定会吸引邻校的许多师生来参观的。

为了到时候,更好的展现学校风貌,让他们来了有所收获。

今天就让我们提前做个准备吧!假如今天邻校的师生代表就来到了咱们的学校参观,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呢?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呢?3.互动交流:①待客时,热情文明,讲礼仪②介绍表述时,正确、有条理③客人质疑时,认真倾听、仔细作答。

4.待客之道,在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想客人所需。

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邻校朋友,现在,我们也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到别校去参观,我们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5.互动交流:①态度谦逊、举止文明②仔细观察、认真聆听③善思会问,互动交流。

二.真实交际,初步掌握交际方法。

1.同学们,咱们可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啊!行动起来吧!2.按要求分小组、分角色。

3.到校园中进行真实交际。

(师巡视辅导)三.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1.再次回到课堂,以竞赛的形式,分小组汇报真实交际的情况。

2.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3.评出并颁发最佳礼仪奖、最佳表述奖、最佳互动奖,将此次交际的影响引向深远。

习作·家庭趣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

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

4.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5.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回忆、搜集家里发生的趣事。

2.互动交流,明确习作要求,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

3.鉴赏范文,学习写作方法。

4.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

5.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注重家庭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

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

教学难点:1.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2.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开启思维。

1家是幸福的港湾,你爱你的家吗?举例说说。

2你家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件?3组织交流,开阔思路。

4教师小结:发生在家中的事情很多很多,要更好地展现家庭趣事,就应选取最令你难忘的趣事来写。

二、互动交流,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

1静静地思考一会儿,从搜集的素材中选取典型的事例与同桌谈谈。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最能突出"趣"的事例去谈,指导想说几件事的学生,注意理清顺序,确定详略,有重点的讲)2全班交流。

三、鉴赏范文,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1、听教师朗读优秀习作,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记叙趣事表达对家的爱的?2、互动交流。

3、教师小结:①有详有略地叙述,突出"趣"。

②通过家庭成员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

③写真事,突出"趣";抒真情,表达爱。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第2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自评自改习作。

2、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3、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4、针对某些典型情况,教师有目的讲评。

5、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按要求,再次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四单元备课单元内容简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