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

小学数学一年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

小学数学一年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一、说教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和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这里主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的延伸,同时也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 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图形的拼组能力和空间观念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的拼组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拼图教具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如电视、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拼组方法。

5.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图形的拼组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精选7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精选7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精选7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随处可见。

学生有比较好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思维局限性,不能大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法进行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根据《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及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

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1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体验平面图形的组合与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拼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识别和命名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拼组的经验。

但他们在拼组图形时,往往只关注图形的形状,而忽视图形的面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关注图形的拼组特点,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平面图形的拼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平面图形的拼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组出新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平面图形拼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和形状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拼组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拼图、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拼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教材提供的图形进行拼组,发现并总结平面图形的拼组特点。

3.汇报交流:学生代表展示本组的拼组成果,分享拼组过程中的发现和体验,师生共同总结平面图形的拼组规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能够通过图形进行拼组,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能够在游戏和实践中感受到几何图形的乐趣和美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进行平面图形的拼组。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平面图形的拼组展开,首先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学会命名它们,然后通过拼组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技巧。

四、教学准备
1.相关的平面图形模型。

2.相关的素材图片或卡片。

3.班级活动区域的布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感兴趣。

2. 拼图游戏
•让学生自由组合各种平面图形,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区域中的素材图片或模型进行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组合讨论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同时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组合规律。

4. 活动总结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图形的美感和乐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平面图形的拼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和拓展,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2《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3)用实际应用案例的图片或简短描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艺术性:
(1)使用颜色鲜艳的粉笔,突出重点内容,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2)运用图形和线条,使板书布局更加美观和有序。
(3)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板书趣味性:
(1)在板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图形或图案,如笑脸、花朵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平面图形的图片、拼组活动的指导步骤等,以便于学生直观地学习和平面图形的拼组方法。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等,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和练习。
7.教学反馈表:准备教学反馈表,以便于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拼组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拼组方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箭头或流程图展示拼组规律和技巧。
(3)实际应用案例的图片或描述。
3.板书艺术性:
(1)使用鲜艳颜色突出重点。
(2)图形和线条使板书美观有序。
(3)简洁明了的板书氛围。
4.板书趣味性:
(1)加入有趣的图形或图案。
(2)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具象化拼组规律。
(3)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单元,主要围绕图形的拼组展开,旨在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基本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学习的基本图形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周长等概念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

-难点:理解图形拼组中的空间关系和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原因:一年级学生空间概念尚在形成阶段,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操作有一定难度。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喜欢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基本图形,但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学生在图形的识别和命名上可能存在混淆,对图形的拼组操作感到困难。

学习困难预测:-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复杂图形拼组中容易失去方向感。

-解决策略: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增加动手操作环节,适时给予直观演示和个别指导。

3. 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知识目标:认识并能准确命名基本图形,理解图形拼组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

目标达成:-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辅助和小组合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图形特征,实现知识目标。

-通过动手拼图、设计图案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达成能力目标。

-在互动学习中,鼓励学生分享、互助,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在于熟练掌握基本图形的特性和拼组技巧。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图形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思维。

关系分析:-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紧密相关,是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的关键。

-教材内容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有助于突破难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教具学具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二、教法学法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引入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

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材28页做一做)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2、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四小节的内容。

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的基础上出现的,我认为教材出现这样一个内容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于为以后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倒做铺垫的,第二是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未图形的面积打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形拼不同的四边形,用三角形拼组图案。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想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1.2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1.2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1.2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1.2节:平面图形的拼组。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组成一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

我会让学生观察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将其中一个正方形旋转90度,再平移,让学生明白旋转和平移的概念。

接着,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图形拼组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用这些图形进行拼组,并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变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变换规律。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图形进行拼组,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这个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些图形的特征。

我还准备了拼图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拼组。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描述这个过程。

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组成一个新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组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描述你的拼组过程。

答案:我用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我将一个三角形旋转90度,然后将它平移,和另一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接着,我将另一个正方形放在这两个三角形的旁边,就形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变换规律。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用正方形和三角形进行拼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更多的新的图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搭积木活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搭积木活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搭积木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平面图形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而在搭积木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图形,还可以通过手工操作进行练习,这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活动设计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中的平面图形拼组活动,以下是具体的活动设计:Step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并介绍每一种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Step2:教师介绍各种不同的积木,并示范如何使用积木拼出各种平面图形。

Step3: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做积木拼图的桌子,以及一定数量的积木。

Step4: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平面图形卡牌,根据卡牌上的图形拼出相应的图形。

教师应当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5:当每一个小组完成了拼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成果,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将拼出的图形用尺子测量长度和宽度。

Step6:可以开展一个比赛活动,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完成所有的拼图。

活动目标通过这个活动的设计,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更加熟悉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并能够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图形。

2. 提升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通过搭积木的操作,在看到图形的同时,也可以动手操作完成。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协同合作完成任务。

总结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搭积木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范本三篇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的问题,不断对知识进行建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

不仅这样,还有很多平面图形组成的千变万化的图案呢。

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平面图形的拼组。

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

(板书课题)二、折一折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

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屏幕(演示)。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那么,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

你们会做风车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

《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范文

《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范文

《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范文我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27页,课题是《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一、说教材;二、说目标;三、说教法;四、说学情学法;五、说教学环节;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并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以及平面图形的拼组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2、技能目标:学会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换,对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说教法我设计了“争上游”、“拼图大赛”、“争当百变小明星”等课堂活动,采取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理解,归纳出重点,从而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说学情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也相对较弱,再加上本节课活动性较大,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涣散的现象,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引导学生在兴趣导入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比一比,争一争,既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归纳表达能力等。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一年级数学图形的拼组说课稿【说设计思念】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课堂当中,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

【说教材】1.教材分析《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

2.教学目标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够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2)教学难点:平面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4.教具、学具准备:的风车,各种平面图形,固体胶、剪刀、纸【教法学法】我主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并加以整合,设计恰当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说教学流程】1.谈话激趣,引入课题首先,我将风车作为礼物呈现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趁机问:你知道这个风车是怎么做的吗?借此引出正方形、长方形,并说明本节课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把这些图形拼一拼,引入课题《圆形的拼组》。

2.创造性地运用电教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关键是在充分利用电教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实际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形的特点,会拼组一些简单的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案例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案例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案例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精选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生:图钉、小棒、纸……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 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2. 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

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中的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一、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熟悉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点,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到处可见。

学生有比较好的体会积存和知识储蓄,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显现必然的思维局限性,不能斗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式进行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信依据依照《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时期的总目标,及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进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探讨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取得美的感受,从中取得踊跃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信依据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

因此,我确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假想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学划分为三个部份,一是通过观看、操作,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中的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随处可见。

学生有比较好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思维局限性,不能大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法进行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及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

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设想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学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观察、操作,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二是通过”摆一摆“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发现图形中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三是“做风车”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感受图形美。

六、教学流程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遵循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旧知导入——预习汇报、构建新知——夯实基础发展技能的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旧知导入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进来!在掌声中出示米老鼠图片,米老鼠又建了一座新房子,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你们高兴吗?这时出示房子图片。

接着,让学生观察说出房子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情境的导入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可以拼组成其他图形。

第二板块:预习汇报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时效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障,课前预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操作空间和探究空间,同时更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课前预习,课上汇报巩固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的三个活动:
活动一: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他们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自主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边的什么特点””学生主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同时,我又通过课件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活动二:拼组图形
学生通过预习数学书27页例2,对几个相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上我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课件汇报,巩固学生的认识。

同时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进行拼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作品展示、与同伴交流,由学生自己讲解“用了几个什么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有了充分自我比较和与他人比较的机会,也就有了
更充分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对比不同的拼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关系,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三:做风车
“做风车”这一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否则就成了手工课。

所以课堂中,我把重点放在讨论“风车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图形是如何转化的?”这一问题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我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纸是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三角形时,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第三板块:夯实基础发展技能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课堂目标检测,检测中以闯关形式设计了五个活动:即第一关:快乐填一填。

第二关:动手剪一剪。

第三关:用心拼一拼。

第四关:仔细数一数。

第五关:神奇拼一拼。

检测中前三关,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后两关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用数学的能力,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乐于竞争的心理,以争夺智慧星的小组合作赛形式进行检测。

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强化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以上是我对《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设计理念的剖析与阐述,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所以,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