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燃放烟花图——多放几张)你同学们都看到了,屏幕上的是美丽的烟花。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有没有亲眼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简短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人们是如何解决雕版印刷术的弊端的)读教材,抢答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______。
答案提示:活字印刷术3.(多媒体出示图片和问题:图中人物是谁)读图,抢答图中人物是谁?答案提示:毕昇。
4.(多媒体出示图片和问题: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读图,抢答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一)指南针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司南)2.教师简要介绍司南发明的相关知识。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3.(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南针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抢答问题:发明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学生抢答: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
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本课内容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应用、火药武器的使用以及宋元时期的国内外交通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和交通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状况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容易混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梳理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应用、火药武器的使用等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
2.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指南针的应用范围、火药武器的使用情况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科技发明和交通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讨。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和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实物道具,呈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指南针的应用范围、火药武器的使用情况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3.过渡:在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并且比前代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么在现今社会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视程度如何呢?
合作展示:
阅读教材,依据课本知识和自学提示,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来介绍这三项发明的概况;分以下各组: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
回顾旧知识造纸术,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和指南针的应用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
活动与探究
1.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出示自学提示)
2.出示材料: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任务】
教
育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
方法
2.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
教师总结: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促进民族文化的共同提高;对外交往发展;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3.过渡: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科技发明影响深远,那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出去的呢?
二、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简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科技发明指南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1、民族政权的并立;2、民族关系的交融与发展;3、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4对外交流的频繁几个方面。
本节课内容通过介绍宋元时期科技与交通的发达反映了宋元时期对外交流频繁的这一时代特征,本课在这一单元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本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又可以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海陆交通与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发展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一部分。
2、主要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传播的基本情况;知道宋元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史实。
2、掌握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发展的影响。
3、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答形式讲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研读分析说明宋元科技发明的传播及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得出宋元科技发达的原因;利用《元代交通路线图》等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海陆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特点;拓展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这一热点新闻,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一部分,宋元科技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树立为祖国发展和世界进步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教学目标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情况。
2.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
3.使学生自觉向古代科学家学习,培养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难点: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四大发明。
大家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那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了一项发明,对,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那另外三项发明出现在什么时候?(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学习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特点、发展、传播及作用。
掌握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掌握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知道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
通过对中国四大发明的学习,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合作探究:(板块一)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大家预习的都比较不错,接下来请预习最好的三个组就有关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内容上台展示。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外交通的状况。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以记忆为主,对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包括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2.教学难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其他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课件,以便于课堂教学的演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基本知识。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教案
材料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什么?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材料二中“极为神速”指的是北宋的哪一项科技发明?
2、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的匠人________发明,用胶泥刻烧字模,在铁板上排版;此后,能工巧匠又发明了________。
②发展: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____。元朝中期,出现________印刷。
③传播:13世纪传入________,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________。
主备人
授课人
上课时间
课题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2、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四大发明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目标展示
目标导学
1、激趣导入
(3)材料三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形成性测试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反思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阅读教材60页)
1、指南针
①出现: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
②发展:宋代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_。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教案
2.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材第13课,本课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体现古人智慧的四大发明,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宋元时期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中外的文化交流促成“在中古的中国发现世界”。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科技辉煌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和宋元时期交通发达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的事实;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概括、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的创新性,认识这些科技成就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带一路”进行对比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工匠精神、丝路精神。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活字印刷关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烟花,又叫焰火,在各种喜庆和重大庆典活动中,人们都要燃放烟花,表达喜悦之情,寄托美好的愿望。
烟花装扮的绚丽美景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哪项发明?(火药)你知道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讲授新课】一、宋元时期的科技1、活字印刷术(1)发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毕昇)对毕昇作简要介绍(2)小组合作讨论:阅读教材59页说一说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越性?答: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有:耗时短、效率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本课内容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科技的具体应用和中外交通的繁荣程度可能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兴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情况。
2.教学难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具体应用和影响,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图片。
4.视频: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内容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对于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科技的具体应用和中外交通的状况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掌握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情况,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
2.教学难点: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状况,以及科技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状况。
2.案例教学法:以四大发明为例,详细讲解其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状况的相关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图片,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引导学生回顾四大发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初一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和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找出并在课文中用红笔圈出来。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背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发明:北宋时,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发展:后来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_____。
到了元代,王祯发明了_________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4.传播: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_________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_________。
5.影响: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 发展。
(二)指南针的应用1.发明: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_”。
2.应用: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传播:由_________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4.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__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
(三)火药的应用1.发明: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_______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3.传播: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____________,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________。
4.影响: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___________和作战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变革。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_、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路:宋元时期__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的海路可通往________、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及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四大发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线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以一组焰火燃放的声效和画面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启发其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探究一:视频观史——活字印刷术与学生一起回忆已学过的有关雕版印刷术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的缺陷是什么?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吗?学生思考后得出认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不经济。
【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设问“你能够从视频中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捕捉历史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设问“是谁改进了雕版印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然后指导学生看书,想象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并了解活字材料和印刷技术的改进与革新。
(师生交谈、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的创新与优点。
学生可自然得出结论:既经济,又省时。
通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动手尝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并了解中外交通的发展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繁荣,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繁荣。
2.教学难点:宋元时期其他科技成就的理解和中外交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2.案例分析法: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其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外交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图片、史料等。
3.史料:收集相关史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和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
3、理解和认识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2、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其欧洲航海事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
3、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战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认识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本课我们将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二)、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发明:隋唐发明的雕版印刷。
【唐】《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进一步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版印刷的方法: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
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2.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变化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的科技–皮影戏、火药、造纸术等科技发明–科技文献的重要性和《太乙几何原本》的影响2.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民族融合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皮影戏、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
2.教学难点:中外交通的发展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课堂要点,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变化有哪些?2.呈现(20分钟)1.介绍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包括:–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北方,是一种借助灯光、背景和人形来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
皮影戏的发明为之后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火药:应用广泛,早期用于烟雾弥漫迷惑敌人,后来用于军事、工业和民生领域。
火药的发明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明之一,使书写更加普及和方便,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宋代世界最早出现了木版印刷术,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体,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介绍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变化,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从中国经过南海和印度洋至印度、东南亚甚至非洲和欧洲的贸易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西北部经过中亚到达欧洲、中东的贸易路线。
–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民族融合:宋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对外贸易,使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得到传播,而宋元时期的蒙金战争及契丹族对辽东地区的统治,也促进了汉满蒙三族的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文化得以在北方广泛传播。
3.练习(20分钟)1.小组讨论:–请讨论一下皮影戏、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
课后预习
为一节课做准备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宋元时期的科技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但个别学生掌握不够,应该做到因人而异。通过布置任务,使学生有一个实践感悟的机会,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动力。但学生自主实践时间还是少点,有待加强。可以再作一个教学微视频和教程,对知识点未掌握的学生还可能通过微课视频和教师自制的教学教程的反复观看学习,直到对知识点的完全的掌握。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3、小组讨论: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与世界各国有哪些交流?
小组协作,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Biblioteka 能力(四)联系现代、渗透德育
4、引出“一带一路”,了解什么是“一带一路”及意义?
归纳: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意义: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2、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共商、共享、共建。
3、实现全球化平衡,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观看短片,了解“一带一路”
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渗透德育教育
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五)归纳总结、德育教育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宋元时期的科技以及对世界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创造出更多新的科技然后通过“一带一路”传到世界各地。
(二)教授新知,实践感悟
第一展厅:活字印刷术
1、展示图片毕昇,介绍毕昇。
2、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的,那同学们想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吗?
3、讲解演示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宋元时期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技能目标:了解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了解宋元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情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宋元时期我国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吗?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师:课件出示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宋元时期都涌现出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在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情况如何?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以及当时中外交通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对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状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认识当时中外交通的繁荣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识我国在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世界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
3.当时中外交通的状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刻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3.资料:四大发明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乌鲁木齐第十三中学刘宗亮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1、民族政权的并立;2、民族关系的交融与发展;3、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4对外交流的频繁几个方面。
本节课内容通过介绍宋元时期科技与交通的发达反映了宋元时期对外交流频繁的这一时代特征。
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又可以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海陆交通与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发展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一部分。
课标要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2、主要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4、课时要求: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情分析:我校北校区七年级三个教学班70%以上为就近乡村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整体认知能力偏弱,且个体差异很大。
但学生学历历史知识积极性较强,热情度较高,可塑性较强。
2、相应对策: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种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发挥集体的智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传播的基本情况;知道宋元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史实。
2、掌握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发展的影响。
3、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答形式讲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研读分析说明宋元科技发明的传播及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得出宋元科技发达的原因;利用《元代交通路线图》等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海陆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特点;拓展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这一热点新闻,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一部分,宋元科技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树立为祖国发展和世界进步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问题讨论法、引导法等。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设计理念:本课“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树立自信心,准确表达自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学会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形成较强历史思维能力。
在紧紧把握住本课的核心主题——科技与中外交通的同时,以科技与中外交通关系为框架对本课进行了设计。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四大发明的邮票,引导学生说出不同邮票中涉及的科技发明。
设计意图:以猜图片的方式引出本课内容,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导入本课。
导入语: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那么这些科技发明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当时的中外交流又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新课讲授(一)、活字印刷术发明1、雕版印刷术展示《金刚经》及刻版制作的图片,讲述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及作用,简要说明辽、宋、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史实。
并给出材料:材料一: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二: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提问:说一说你从以上材料中得出了哪些结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后得出雕版印刷术存在的缺陷。
进而引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讲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展示活字印刷术的制版和印刷流程示意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具体的步骤。
并提问:你认为活字印刷术与调版印刷术相比最大的进步在哪里?设计意图:利用活字印刷术的制版和印刷流程示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活”字的含义,进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过渡语: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的科技论著《梦溪笔谈》中就记载这项科技发明。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材料解析】材料一:(北宋)庆历中,有布衣沈括,又为活字……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问题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发展和传播有何作用?材料二:问题2:活字印刷术它是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问题3:它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设计意图:利用材料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活字印刷术发明对文化传播发展的作用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展示印刷术不断改进的示意图。
说明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后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先后发明木活字、转轮排字法、铜活字,而现代打印机的出现更加便利了人们的印刷工作。
过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促进了人类人命的发展,而指南针和火药又是如何应用并影响世界的呢?(二)、指南针及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过程: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材料研读】——指南针的传播和影响材料一: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宋·朱彧材料二:(郑和船队)经济大海,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明·巩珍材料三: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罗盘针有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问题1:指南针是怎样传到欧洲的?问题2:指南针在航海领域的应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设计意图:使学生根据三则史料文献的记载,提取有效信息,并经过初步整理后准确的表述出指南针的传播过程及影响。
2、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概括出火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互动问答】师:火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生: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师:火药用于军事领域并逐渐传播会产生哪些影响?生: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设计意图: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关过简单的问答逐渐树立起层析较弱学生的自信心。
过渡:正如英国近代思想家培根所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可见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动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回答:促使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进步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加强集体荣誉感,促进不同学生建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调动不同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过渡: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传播正好也说明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频繁。
【知识拓展】展示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观察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路线图提问:说一说他能来往于东西方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设计意图:拓展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并以此引出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达。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师:展示《元代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时期沟通中外最主要的交通路线是哪两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识历史地图的能力,并引出海陆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1、陆上丝绸之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②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③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交通范围更广。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知识拓展】展示驿站的相关知识及图片,出示史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提问: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拓展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渡: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同时,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日趋繁荣。
2、海上丝绸之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①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②宋朝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关注层次较弱的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迁移能力。
【思维扩展】展示材料:有人说:“宋元时期海路交通的发达使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将世界优秀文化带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上述材料观点。
提问:你认为海陆路交通的发达与中外经科技文化的传播有何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上述材料对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把高层次,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发展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宋元科技的发展和发达的交通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而达到逐步提升情感的效果。
本课小结【热点聚焦】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