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7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第27讲免疫调节
第27讲免疫调节[考纲明细]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①01骨髓、02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03生成、04成熟或05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①06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②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
a.种类⎪⎧T07胸腺中成熟08B细胞:09骨髓中产生和成熟b10血液和淋巴结中(3)免疫活性物质①11淋巴因子、12溶菌酶等。
②13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2.免疫的类型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01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续表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点无特异性02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03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04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05免疫细胞借助06血液循环和07淋巴循环而组成,由08细胞免疫和09体液免疫组成(1)防卫功能:抵御01病原体的攻击。
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02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03癌变的细胞。
题组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1.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浆细胞和T细胞能合成免疫活性物质B.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D.B细胞和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答案 C解析浆细胞产生的抗体,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B正确;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错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相同,都是骨髓造血干细胞,D正确。
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生成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D.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答案 C解析吞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A正确;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强烈,与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e(记忆B细胞)、f(记忆T细胞)有关,C错误;c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d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限时特训 新人教版必修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 C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没有消失,膜电位不发生显著变化,A、D错误;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使得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所以就一直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错误、C正确。
2.[2016·泉州质检]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答案 C解析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A 项错误;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应才叫做反射,B项错误;①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的,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应,C项正确;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项错误。
3.[2015·长春模拟]下面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关于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答案 C解析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7讲 人体生命活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精编课件 苏教版
3.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
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解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 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 身体基本不能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 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 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没有受损。
4.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
也能看书看报,其受损的中枢为( A )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书写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
D.感觉性W区(书写性 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视觉性 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运 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H区(听 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 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 隙;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
类型及简化图: 2.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
【高考警示】 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 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 长短。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
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
高考生物 2第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2
避躲市安闲阳光实验学校【随堂高考】2013高考生物选修2第43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1.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青霉菌属于________菌。
它与大肠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5)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就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霉素使用量常达到800万单位,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D (2)B (3)对照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观察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细菌正常生长(4)真有成形细胞核(5)长期自然选择遗传变异2.(2012·浙江余姚中学高三调研)SARS、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
当一个个新的病毒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媒体上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小小的病毒怎么会这么厉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2 1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优化方案】201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42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新人教版选修2 "1.(2012·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由病原体造成的疾病,通常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抗生素就是常用的药物,它能杀灭入侵的细菌。
青霉素的杀菌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细菌由于________而获得对抗抗生素的能力,它们通过改变________的结构,使青霉素不能进入菌体发挥作用,或能产生________等。
预防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
传统疫苗分为两种,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者相比,________疫苗制备简单,保存时间较长,相对较安全。
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麻风杆菌等疫苗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制备,因为它们难以培养或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可用________的方法来生产。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42 nm 的球形颗粒,外面包裹着一层蛋白质外膜。
生产过程中,科学家已经成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________________基因转移到________细胞中,构建相应工程菌,然后将它在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经分离纯化后最终制成乙肝疫苗。
解析: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目的,但部分细菌可能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细胞壁的结构发生改变,或者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的物质。
疫苗分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传统疫苗又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之分,灭活疫苗制备简单,保存时间较长,相对较安全。
而有些病原体比较难培养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则可以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生产。
答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基因突变细胞壁或细胞膜使青霉素失去作用的酶减毒疫苗灭活疫苗灭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酵母2.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是________;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7讲免疫调节[基础达标](8+1)1.(2018·河北保定模拟)某人进行血液检查时发现T细胞含量明显偏低,则下列说法中最可能错误的是()A.此人可能感染了HIVB.此人可能接受了器官移植正在服用抗排斥药物C.此人免疫的防卫功能低下,因此容易得癌症D.此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比正常人低解析:HIV主要攻击T细胞,感染HIV会导致T细胞含量明显偏低,A正确;抗排斥药物会抑制免疫细胞的生成,B正确;癌细胞的清除依赖于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C错误;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含量降低会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比正常人低,D正确。
答案:C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B.T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解析:作为抗原的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A正确;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而不是T细胞分泌的,B 错误;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C错误;记忆细胞不会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抗原时能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__N__a_+____内流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_电__位__差____,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_双__向______传导。
思考 神经传导方向与膜内、外电流传导方向均一致吗?
提示:与膜内一致,与膜外相反。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____轴__突_____,②___线__粒__体____,③___突__触__小__泡__,④___突__触_前__膜___,⑤___突__触__间__隙__,⑥__突__触__后_膜____。 2.写出乙图中 A、B 代表的突触类型 A:_轴__突__—__细__胞__体__型______;B:_轴__突__—__树__突__型_________。
③a 至 b 段为静息电位
④将刺激点
1.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由哪些离子维持和产生? 提示:动作电位产生:Na+内流;静息电位维持:K+外流。 2.受刺激时膜电位变化情况如何? 提示:由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解析 从图甲看,没有刺激前测出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为 70 mV,即 ab 段为静息电位,显示的是膜 外电位。给以刺激后,细胞兴奋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膜电位的逆转,发生在 bc 段。cd 段是恢复到 静息电位的过程,是钠离子外流造成的。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提示:反射弧。反射活动完成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 2.反射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提示:单向的。即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 图中的 A~E 分别代表的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反射是指在中 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刺激 a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没 有神经中枢 C 的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由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即使正常 情况下刺激 a 点也不会引起乙电位计的变化和 E 发生反应。
高考生物 第八单元第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_01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随堂高考】2013高考生物第八单元第24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1.(2011·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选D。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A 项正确;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B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较少,C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是血浆化学成分的稳定,还包括内环境中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2.(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解析:选C。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和脊髓。
3.(2010·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解析:选A。
内环境中的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单向转化,即组织液只能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由于寄生虫寄生使淋巴管堵塞,组织液无法继续渗透进入淋巴管,所以组织间隙中会积聚液体,导致组织水肿。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免疫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免疫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免疫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免疫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8讲免疫调节1.(2018·湖南长郡中学、衡阳八中联考)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通透性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解析:选B。
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并非只有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以产生免疫活性物质,A错;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C错;组织胺不是浆细胞产生的,D错。
2.(2018·常州统考)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解析:选A。
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
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高考生物 第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随堂高考】2013高考生物选修1第37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1.(2012·浙江嘉江调研)如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A.配制培养基→B.灭菌→C.扩大培养液体培养基→D.划线分离和培养固定培养基→E.菌种保存(1)A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细菌培养基,称为______培养基。
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______。
对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应该在B过程的______(前面或后面)。
(2)D过程与C过程相比,培养基中增加的物质是______。
E过程所需的温度是______。
(3)D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______,这种分离方法是______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4)植物组织培养时,先配制MS培养基,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当生长素相对较多时,可促进______。
(5)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都需要无菌操作,下列不.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______。
A.接种环和镊子B.三角瓶和广口瓶C.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D.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解析:LB液体培养基是通用的细菌培养基,LB固体平面培养基则用于划线分离,氯化钠充当溶质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调整好酸碱度后才能进行灭菌,若灭菌后再进行调整酸碱度的话,又会产生新的污染。
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就成了固体培养基,培养好后的菌种置于4 ℃冰箱中保存。
通过划线分离后,一个菌体就会繁殖出一个菌落。
生长素多,有助于生根,而细胞分裂素多,则利于生芽。
高压蒸汽灭菌常用于培养基、培养器材等的灭菌,而用于培养的幼茎和幼芽则不能进行任何的灭菌操作,否则会导致细胞死亡。
答案:(1)LB 渗透压前面(2)琼脂 4 ℃(3)(单)菌落消除污染杂菌(纯化菌种) (4)生根(5)D2.(2012·浙江绍江质检)研究人员测试新抗生素对某种链球菌杀菌效果,这种链球菌能引起人的咽喉感染,将此链球菌分别接种在三个培养皿中,在2号培养皿中放入一片浸过新型抗生素的圆片,3号作为对照,三只培养皿如图。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7讲 人体生命活动通过
【优化方案】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7讲人体生命活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随堂检测高效突破苏教版一基础达标1.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
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2.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3.(2014·陕西榆林五校模拟)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突触处,神经递质的排出方式是简单扩散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7.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丙图是乙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三个图可以判断出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甲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结构C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7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优质课件 苏教版
考点二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 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 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的基础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图形解读 返回
考点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解析
神经细胞内 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 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电
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
打开,导致 Na+大量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
考点三 反射和反射弧
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 单向的 。
(2)切断d、刺激b, 会 (会、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3)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中的传导速度不相同 (相同、不相同)。
考点二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 b 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 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 c 点,兴奋不能传至 a,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流 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第27讲 通过神 经系统 的调节
考点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考点三 反射和反射弧 考点四 人脑的高级功能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202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故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不消耗ATPB.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内环境才能实现D.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S区意外受损,不可能读书写字解析:选 C.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但恢复离子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消耗ATP,A项错误;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项错误;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C项正确;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S区意外受损,可以读书写字,但听不懂别人说话,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D项错误。
2.(2018·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Ⅰ所示、膜电位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Ⅱ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Na+的浓度有关D.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C3.(2018·山东潍坊模拟)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能演练.强化闯关1.(2011·高考浙江卷)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解析:选A。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则引起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更多次数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被动免疫中,受体可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2.(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解析:选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某种细菌体内的物质乙注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物质乙属于抗原。
3.(2011·高考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解析:选A。
某人注射美容制剂后而出现头昏等症状,应为注射肉毒杆菌外毒素过量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医生为其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进行治疗,目的应是“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抗原)”,故A正确。
4.(2011·高考上海卷)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致敏B细胞D.浆细胞解析:选D。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抗体的仅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
5.(2011·高考上海卷)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A.抗原细胞的完整性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C.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D.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解析:选C。
把病原体经过理化方法杀死后作为疫苗,说明疫苗可以没有活性和感染特性;病原微生物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是其含有的特异性化学物质(蛋白质、多糖等),而这些大分子物质可单独作为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
所以C正确。
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1)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然后经内质网的初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分泌蛋白。
人体肝细胞和胰岛细胞最终都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此胰岛细胞中也含有蛋白A基因。
(2)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而浆细胞则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当大肠杆菌AKP再一次进入小鼠体内时,会引起小鼠二次免疫,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浆记忆特异性1.下列关于非特异性防卫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包括第一、第二两道抵御病原体的防线C.皮肤、黏膜的防卫属于第一道防线D.唾液、组织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答案:D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效应B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解析:选D。
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
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最终被巨噬细胞所消灭,所以本题中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有(多选)()解析:选ACD。
分析题图,A为tRNA,B是巨噬细胞,C表示物质的跨膜运输,D为抗体,tRNA的作用是运输特定的氨基酸,故有特异性;主动转运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故有特异性;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具特异性。
4.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能被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B.受刺激活化的②将产生白细胞介素-2C.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共穿过6层膜D.只有3种细胞器与MHC-Ⅱ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有关解析:选B。
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没有穿过生物膜,都是通过膜的融合来进行的,属于胞吐作用,不需要穿过生物膜。
共有4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受刺激活化的②就是成熟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它可以产生多种蛋白质,其中就有白细胞介素-2。
5.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表示免疫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丁细胞为记忆细胞B.丙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C.经7→6过程后,丙细胞产生的抗体多、快D.当人体感染HIV后,图中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会全部消失解析:选D。
由图可知丙细胞能产生抗体,故为效应B细胞,再推知甲、乙、丁细胞依次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
当人体感染HIV后,由于HIV会攻击人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严重削弱免疫功能,但仍有微弱的体液免疫存在。
6.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效应B细胞,把每一个效应B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
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生物体内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每一个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不同效应B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D.大鼠的血清与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解析:选B。
每一个效应B细胞单独培养,只能产生特定的一种抗体,所以每一个效应B 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也只有特定的一种抗体,而大鼠的血清中则有多种抗体。
把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只有相应的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7.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解析:选D。
过敏反应实际上是免疫功能过强所致,而免疫缺乏病是免疫功能过弱;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而不是去裂解靶细胞;切除胸腺,不会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8.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解析:选D。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于RNA的单链结构易发生变异,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已有的抗体不能消灭它。
也可能是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流感病毒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9.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厌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需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需氧呼吸和细胞免疫解析:选B。
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所以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厌氧呼吸(若为皮肤表层可以看作需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
1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选C。
接种疫苗后,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分泌抗体,产生记忆细胞。
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B 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
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相同抗体和记忆细胞。
11.科学家分析发现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表面带有不同系列的两种糖蛋白,一种叫做血凝素(HA),另一种叫做神经氨酸酶(NA)。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病毒的特异性是由HA和NA系列物质决定的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通过释放白细胞介素-2攻击被甲型H1N1病毒入侵的细胞C.甲型H1N1病毒侵入机体后经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呈递在巨噬细胞的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D.流感病毒RT-PCR的检测试剂盒能快速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依据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B。
此题考查的是免疫机制、抗原特性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识记、理解等能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