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精研精备课

合集下载

《猴王出世》的优秀教案

《猴王出世》的优秀教案

《猴王出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本节课将学习《猴王出世》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石猴从石头中出世,成为猴王的故事。

通过描绘石猴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教育学生要勇敢、聪明、热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特点。

难点:课文中有个别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石猴形象的特点和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有关勇敢和聪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勇敢和聪明的思考。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3. 内容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5. 重点句式练习: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式,进行口语练习。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完成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课题:《猴王出世》石猴出世勇敢聪明七、作业设计1. 复习课文,熟读并能正确默写。

答案:略2. 描绘一下石猴出世的情景。

答案:略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石猴勇敢和聪明的理解。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猴王出世》,学生了解了石猴的勇敢和聪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和不自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等其他有关石猴的故事,进一步了解石猴的勇敢和聪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章节:《语文》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2. 详细内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石猴从石头中出世,成为猴王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石猴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语法知识。

3.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涵。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板书。

2.生字词卡片。

3.习题册和笔。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入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学习活动1.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让学生静默读课文,尝试理解故事情节。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难点,激发思维。

4.语法学习–辅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如句型结构、词语搭配等。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阅读后感并写下自己的见解,可以通过朗读或讨论展示给其他同学。

六、课堂小结在课文教学中,我们通过深入阐述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语法知识,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册作业,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课文感悟。

八、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上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下次我将更加注重辅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水平。

以上就是本节课《猴王出世》的优质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公开课《猴王出世》精品教案通用

公开课《猴王出世》精品教案通用

公开课《猴王出世》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章《猴王出世》,主要围绕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的诞生及称王过程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石破天惊猴王现”,讲述孙悟空的出生及在花果山的成长;第二章“闯龙宫获宝”,描述孙悟空闯龙宫,获得金箍棒的故事;第三章“大闹天宫”,介绍孙悟空不满天庭安排,挑战天庭众神,最终被佛祖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通过故事学习,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猴王出世》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及寓意。

2. 教学重点:把握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西游记》的动画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猴王出世》。

2. 讲解:详细讲解《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孙悟空,面对困难时会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经典对话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孙悟空的形象,并在课堂上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猴王出世》2. 主要内容:(1)石破天惊猴王现(2)闯龙宫获宝(3)大闹天宫3. 性格特点:勇敢、聪明、机智、不畏艰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孙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孙悟空是一位英勇无畏、聪明机智的英雄。

他敢于挑战权威,勇敢地追求自由。

在《猴王出世》这个故事中,孙悟空面对种种困难,始终不屈不挠,最终成为花果山水帘洞的猴王。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猴王出世》一课,主要讲述石猴的出生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石猴的来历、石猴在花果山的奇遇、石猴被封为“齐天大圣”以及大闹天宫等情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特点,了解石猴的成长历程。

2. 领悟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石猴的形象特点及成长历程。

难点:作者刻画石猴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外资料、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西游记》中其他精彩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猴的出生和成长历程。

3. 课堂讲解:(1)分析石猴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石猴的聪明、勇敢、机智等品质。

(2)解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分析石猴被封为“齐天大圣”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石猴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讨论石猴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石猴的出生与成长石猴的来历石猴在花果山的奇遇石猴被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2. 石猴形象特点聪明、勇敢、机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石猴的成长历程。

(2)分析石猴形象的特点,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2. 答案:(1)石猴成长历程:石猴出生→在花果山奇遇→被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

(2)石猴形象特点:聪明、勇敢、机智。

例如:石猴在花果山巧妙地解决了众猴的食物问题;敢于挑战天庭,被封为“齐天大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猴王出世》教案教师自我提升及经验分享

《猴王出世》教案教师自我提升及经验分享

《猴王出世》教案教师自我提升及经验分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五册,《猴王出世》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石猴的出生、成长过程,以及石猴勇敢、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游记》中这一经典角色的形象特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石猴勇敢、聪明、机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石猴形象特点的把握。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句型的掌握,以及对课文情感态度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西游记》中其他经典角色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韵味。

3.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石猴的形象特点。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朗读,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猴王出世》2. 内容:(1)石猴的出生与成长(2)石猴形象特点:勇敢、聪明、机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石猴的出生和成长过程。

(2)分析石猴形象特点,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些品质的认识。

2. 答案:(1)石猴在花果山上出生,后因勇敢、聪明、机智,成为猴王。

(2)石猴的勇敢、聪明、机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猴王出世》的内涵和主题;2.认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其读音和意义;3.能够独立读懂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4.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自主总结主要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灵活运用于实际语境中。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象征;2.进行情感的抒发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猴王出世》及教材;2.多媒体设备;3.板书书写工具。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时间: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课文学习(时间:20分钟)1.完整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整体情感;2.分段深入解读,讲解生词和难句;3.导入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4.让学生自主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关键点。

第三步:语言点拓展(时间:15分钟)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猴王出世》中的语言点;2.教师点拨,并进行示范;3.学生跟读、模仿。

第四步:情感交流(时间:10分钟)1.引导学生发表对《猴王出世》的感受和想法;2.学生自由表达对课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步:作业布置(时间: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相关语言点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理解文字表面含义,更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猴王出世精研精备课

猴王出世精研精备课
①名曰、石窍、围圆、与狼虫为伴
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力倦神疲、序齿排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读通并理解)
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读通课文及理解生词,都是可以在预习时完成的.但基于这篇课文是学生首次接触古代的白话文,难度过大,所以课上在读通,读懂课文上要多花一些时间,多下一些功夫。
3、针对目标3,在深入读文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的经过,在交流句子的过程中,指名具体说出石猴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1、《西游记》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2、这就是神通广大、无人不晓的孙悟空。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
C、朗读句子。
D、模仿写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A、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B、朗读体会:石猴的机敏。
(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何不拜我为王?”
A、采用什么描写?
B、朗读体会:石猴的聪明、敢作敢为、充满自信……
2、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请畅谈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
仙石迸裂——毛遂自荐聪明伶俐——寻源称王
身手不凡……
评价样题:
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游记》名著阅读之《猴王出世》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石猴的诞生、石猴的成长、石猴称霸水帘洞、石猴被封为猴王等情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猴性格特点的分析,对古典文学语言的理解。

教学重点:《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石猴称霸水帘洞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西游记》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石猴出世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猴王出世》,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分析石猴的性格特点,讲解课文中的难句、生僻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石猴性格的认识。

5.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石猴称霸水帘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7.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石猴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猴王出世》2. 内容:(1)石猴的诞生(2)石猴的成长(3)石猴称霸水帘洞(4)石猴被封为猴王3. 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机智、果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分析石猴的性格特点。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对石猴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石猴在后续故事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勇敢、智慧品质,将石猴形象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追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石猴性格特点的分析,对古典文学语言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材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材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材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猴王出世》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诞生和他神奇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石猴出生、在花果山水帘洞生活,以及它成为猴王经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并解石猴形象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石猴形象特点,感受石猴勇敢、聪明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石猴出世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课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解石猴诞生过程。

3.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石猴形象特点。

c. 讲解石猴成为猴王经过,引导学生感受石猴勇敢、聪明品质。

4. 随堂练习:a. 学生互相讨论,用自己话复述石猴诞生过程。

b. 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猴王出世》2. 主要内容:a. 石猴出生b. 花果山水帘洞c. 猴王诞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每个词写5遍。

b. 造句:用本课学到新词造句。

c. 课文复述:用自己话复述石猴诞生过程。

2. 答案:a. 生字新词:诞生、水帘洞、勇敢、聪明等。

b. 造句:例句:“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c. 课文复述: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解更多故事情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猴王出世》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理解课文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内容。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4.增加对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课文的整体理解。

3.朗读表达能力的提高。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的细节。

2.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三、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课文教材。

2.准备图片或实物道具辅助教学。

3.制作教学PPT。

4.确保教室氛围良好。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出话题,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3. 学习课文•第一遍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

4. 教学互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5. 学习任务•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看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训练,互相点评,提高表达能力。

6. 拓展延伸•通过相关图片或故事,拓展学生对猴类动物的认识。

7.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课文朗读录音。

3.自主阅读相关故事。

六、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记录学生表现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课的集体备课教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愿学生在本节课中收获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猴王出世》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掌握关于《猴王出世》的重要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够通过朗读、理解文中对应段落以及初步判断文中难句的意思。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成为一个追求进步、健康向上的人的快乐与满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猴王出世》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猴王出世》中较为复杂的词语与句子;2.能准确描述文章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猴王出世》的教材及相关课件;2.针对性的词语和句子分析辅助资料;3.学生相关课前预习资料;4.教学活动设计与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引入课文《猴王出世》,激发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

2.学习重点词语–辟法、能征善战、志在四方3.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第一部分,了解《猴王出世》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课堂练习–学生互相选择角色扮演,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2.学习重点词语–角逐、相继、宠爱3.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事件,讨论不同角度的分析解读。

4.课堂练习–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发表对于故事情节的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1.导入–利用知识链接和生活案例,拓展学生对于文章中词语的理解。

2.学习重点词语–百怀孤负、拔树、金光闪耀3.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培养正确认知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中的美。

4.课堂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了解并掌握猴王的故事情节。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提取重要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增加与课文相关的互动交流。

3) 结合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认同。

2) 培养学生尊重动物的情感,保护和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通过课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2) 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起阅读的习惯。

2) 帮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重要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1) 幻灯片2) 黑板、粉笔3) 课本和练习册2. 教学材料:1) 课本《猴王出世》2) 课文相关的图片、练习题四、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准备(5分钟)1. 点名、查卫生,确认学生出勤情况。

2. 课文复习回顾,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Step 2 导入新课(10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猴王出世》这篇课文。

2. 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大体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 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2. 老师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分组合作,每组一位学生出示一段课文,其他学生谁能最快速读完这一段并回答问题,得分最多的队伍获胜。

Step 4 词语学习(15分钟)1. 师生共同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2. 利用课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并造句。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8篇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8篇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8篇《猴王出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

2.了解课文内容,读懂“石猴”勇敢顽强,机智灵敏的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体会“石猴”勇敢顽强,机智灵敏的个性。

教学思路:本文是阅读文,且是《西游记》中的故事,多数学生已通过电视或读书已大致了解孙悟空(石猴)的来历、个性特点和经历,为此,教师可以轻松地讲解此文。

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解决问题。

学生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找出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解决此问题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人物个性。

较后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查阅资料,标出解释,标出不懂的地方,课上讨论。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你们较喜欢哪个人物?(孙悟空)2.你们知道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吗?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出示幻灯片)二、通读全文,找出难懂字词、句子1.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画出来,同学间可相互讨论。

2.交流自学情况,提问学生,通报难懂的字词和句子,老师作出释义,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

(出示幻灯片)词语释义:名曰:名字叫。

腹目:闭上眼睛。

石碣:石碑。

镌:刻。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

序齿:按年龄的大小顺序。

遮阴:遮挡阳光。

造化:课文中指福气;运气。

家当:家产。

石窍:石头边隙。

力倦神疲:指人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法可施的'样子。

句子释义:“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课文《猴王出世》教案附课后反思

课文《猴王出世》教案附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猴王出世》,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会通过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猴王出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后注释,进一步了解《西游记》的内容。

3.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古典名著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西游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不愿主动思考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古典名著,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猴王出世》的理解程度。

2. 深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例句、游戏等方式巩固记忆。

实验学校部编版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 (一)

实验学校部编版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 (一)

实验学校部编版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 (一)实验学校部编版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猴王出世》集体备课教案是针对初一语文教学而设计的,本篇文章将围绕该教案进行详细阐述,介绍其中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指导思路。

一、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猴王出世》是一篇传统文化经典,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将会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美好与独特之处,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学习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加阅读体验;2. 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且知道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4. 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步骤及核心内容1. 导入: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所谓的“黄金凤鸟传说”以及与该传说相关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为学生打下学习基础和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阅读状态。

2. 阅读和理解:老师让学生逐段阅读本文,帮助学生解决文章中的生词和生物知识储备,深入理解文章核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猴子出世的意义和象征。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区分人物形象与形象背后的精神特质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文本深层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情感反应与表达: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学生感悟的情感有不同之处。

老师通过展示学生们的情感反应,引导和交流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发掘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际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学习体会和心得。

4. 归纳总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本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老师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文化渊源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紧密相关的古代传说文化。

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文化资料,更加深入了解孙悟空形象的文化背景,并对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和文化产生协助。

课文《猴王出世》教案附课后反思

课文《猴王出世》教案附课后反思

课文《猴王出世》教案附课后反思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猴王出世》这篇经典课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1.1.2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1.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解析2.1.1 讲述《猴王出世》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主题。

2.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1.3 解读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如道教、佛教等元素。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1.2 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3.1.3 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创意写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成语的理解。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内涵的把握。

5.1.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2.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5.2.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创意写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表现积极,但对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古文词汇的培训,引导他们查阅字典,自主学习。

同时,针对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可以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应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鼓励他们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创意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1.1 教学PPT1.1.1 制作包含课文内容、图片、知识点等元素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13篇)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13篇)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精选13篇)《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读课文,这篇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2、按事情发展顺序,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讲了石猴跳入瀑布泉中,发现水帘洞,欲带领众猴在这里安家。

第三部分:讲石猴成为猴王称美猴王。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自学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2、提问题一起讨论。

1)这一部分是围绕什么谈的?2)花果山位于哪儿?3)这块仙石什么样?4)花果山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芝兰”是什么意思?“开辟”是什么意思?“既久”是什么意思?5)这个石猴有什么特点?四、巩固练习1、讲讲石猴出世的故事。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读课文,这部分都讲了些什么?2、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3、集体讨论问题。

1)理解词意。

乃挈瞑目冲贯石窍石碣造化2)石猴是怎样跳入瀑布泉中的?跳入后的情景怎样?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什么叫“喜不自胜”?3)看图说说图意。

二、学习第三部分内容1、读课文,这部分内容讲的是什么?2、众猴进洞后的表现怎么样?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什么意思?石猴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4、理解词语供伏无违序齿排班三、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

3、讲讲你知道的《西游记》里的故事。

板书设计:花果山:仙石石猴↓水帘洞:天造地设猴王出世↓美猴王:高登王位《猴王出世》教案优秀篇2猴王出世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做敢为的特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研备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研备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研备课教材解析课文选自明代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的时候,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课文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了石猴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由于吸收了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只石猴;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呼朋结友,俨然一只真猴。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第自然段)写石猴出来后,将所见之景告诉群猴,并带领群猴进人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

文中塑造了石猴这样一个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他一方面有许多猴子的习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来历的不凡,拥有与生俱来的神性。

课文开头先写石猴的出世,充满奇幻色彩,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继而写他在山林间采食蔬果,与动物打成一片,可见其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从石猴率先跳人瀑布中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十分勇敢;建议众猴一起进入水帘洞居住,则体现出石猴是很有主见的。

正是这一处处刻画,赋予了石猴无穷的魅力。

本文的文言色彩相对浓厚,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比如,“瞑目蹲身”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蹲下去;“拱伏无违”的意思是行礼伏拜、没有违逆,表示全部顺从;“序齿排班”的意思是排好顺序;“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sr 灵通之意”的大意是仙石吸收天地精华,时间久了就有了灵气。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上的石猴天真、活泼,正用手指着水帘洞的方向。

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中的重要情节,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建议《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时可以先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或借助相关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猴王出世》教案

《猴王出世》教案

《猴王出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猴王出世》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2)分析课文主题,领悟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猴王出世》的关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知识。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交流方法,读通课文。
1、课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些句子会觉得不好读,不好懂。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自学情况,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什么?或现在还有什么不懂的?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①名曰、石窍、围圆、与狼虫为伴
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力倦神疲、序齿排班、
3、是的,同学们讲的这些都是他协助唐僧取经的路上的故事。孙悟空能协助唐僧成功取经,这与他的特点分不开。再一起读这些词。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概括石猴的特点,做到“润物无痕”,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握感悟名著语言的机会,体会学习的乐趣。
六、拓展延伸,激发积累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的语言非常优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有名的语句,并想想美在哪?
(2)这只快乐的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的句子读读,课文第2——4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其中有些贯穿始终的关键语句要引导学生找出,以了解事情发展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师相机板书:寻源称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整体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B、这个句子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请再读一读。
(动作描写,语言简练,工整,采用排比的手法)
C、练习朗读:读出韵味,读出石猴的顽皮机灵。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A、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B、采用对比的写法。
1、《西游记》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2、这就是神通广大、无人不晓的孙悟空。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
设计意图: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学生通过电视、书籍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谈悟空引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C、朗读句子。
D、模仿写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A、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B、朗读体会:石猴的机敏。
(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何不拜我为王?”
A、采用什么描写?
B、朗读体会:石猴的聪明、敢作敢为、充满自信……
2、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受人们喜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3、唱《美猴王》主题曲,师: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一课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与导入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名著的魅力是影视剧所不能替代的,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读通并理解)
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读通课文及理解生词,都是可以在预习时完成的.但基于这篇课文是学生首次接触古代的白话文,难度过大,所以课上在读通,读懂课文上要多花一些时间,多下一些功夫。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
仙石迸裂——毛遂自荐聪明伶俐——寻源称王
身手不凡……
评价样题:
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神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课题
21*猴王出世
课型
阅读课
设计人
王瑛
指导教师
赵悦
审批人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1、在自学的基础上,认识8个生字。能够正确读记“灵通、迸裂、避暑”等10个词语。
2、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能够读出石猴的勇敢顽皮、活泼可爱和敢作敢为的特点。
3、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的经过,说出石猴的性格特点。
三、自主学文,感悟猴趣。
1、读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交流一下。
3、组织交流:
(1)你知道石猴是哪里来的?先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朗读感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第1自然段七句话介绍了时候的来历,引导学生划出相关的语句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相机板书出:仙石迸裂。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古代白话文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
评价方案
1、针对目标1,通过课堂上分节读课文来检查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争取达到95%的学生能读记这些生字和词语。
2、针对目标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指名朗读,读出石猴的勇敢顽皮、活泼可爱和敢作敢为的特点,发现名著的表达特点,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3,在深入读文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的经过,在交流句子的过程中,指名具体说出石猴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四、学习语言,欣赏美文。
1、同学们,石猴出世并成王,这一经过很精彩,课文中有不少句子十分优美。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
2、组织交流,引导品悟语言。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自由读,指名读,读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在读中感悟古代白话文语言的特点,体会名著的语言魅力。
五、小结,感悟特点。
1、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四字词语说说。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2、课文记叙的只是孙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小故事?
2、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请畅谈你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