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自然测量教案.doc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测量的基本概念;2.练习使用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3.发现实际生活中使用非标准长度单位的场景。

教学准备1.班级的测量工具,如尺子、量杯等;2.用于测量的对象,如水杯、椅子等;3.一个较长的物品,如绳索或橡皮筋,用于进行不规则长度的测量;4.活动手册,提供一些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的非标准单位。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自然测量在开始活动之前,首先要作一个简短的介绍,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测量。

可以说,自然测量就是使用周围的事物来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深度和重量等。

第二步:展示非标准单位接下来,将一些非标准长度单位展示给学生。

这些单位可以是学生自己发明的,也可以是从活动手册中选出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单位是如何被人们发明的?•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些单位?•这些单位与传统的标准长度单位相比,有什么特点?第三步: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现在,学生可以利用手头的测量工具和非标准长度单位,尝试对几个物品进行长度的测量。

可以让学生互相搭档,以提高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在这一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学生测出的长度是否相同?•相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第四步:测量不规则的长度在第三步中,学生使用了非标准长度单位对规则形状的物品进行了测量。

现在,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不规则的物品,如扭曲的橡皮筋或摆放在不同角度的绳索。

学生可以利用刚才练习的技能,尝试对这些物品进行测量。

第五步:测量实际对象在最后一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对象,使用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在每个小组完成测量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学生们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这个物品进行测量时,你们使用了哪些方法?•你们是如何选择单位的?•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些单位的场景有哪些?教学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学生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测量的知识,并且锻炼了他们的协作和交流能力。

但是,因为学生并不是专业的测量员,他们的测量结果可能并不精确。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测量工具2.了解测量的重要性3.学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测量4.提高数学思维和观察力教学环节1.热身(5分钟)–唱歌:《数数歌》–讲故事:《小熊的尺子》2.导入(5分钟)–引导孩子们理解什么是测量,并探讨测量的重要性–展示测量工具(尺子、重量秤、时钟)3.正文(30分钟)理解尺子- 展示尺子- 分配给孩子们每人一条尺子- 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 教师引导孩子们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例如:两根笔长度加起来是多少?重量秤的应用- 展示重量秤- 引导孩子们理解称量- 让孩子们选择不同的物品来称量,并与同学分享- 联系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重量测量,例如:称婴儿体重、称面粉时钟的认知- 展示时钟- 浅显讲解时钟的原理和结构- 与孩子们一起玩玩具时钟,体验时间的概念- 让孩子们踏实发出一小时的时间,并标记在时钟上4.结束(5分钟)–回顾测量及测量工具的学习–引导孩子们思考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笔者反思教学环节设计该教案中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符合幼儿园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和年龄特征,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测量的概念和运用测量工具的方法,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实现教育教学的双向互动。

小组合作互动该次授课的一个亮点就在于小组合作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团体协作精神,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并且通过孩子们的合作来达到理解测量、计算准确的目的。

思考拓展如果继续深入拓展测量内容,可以让孩子们模拟电子秤、血压计、温度计等测量工具操作的过程,及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同时可以通过绘本、视频、动画等及测量故事方式加深孩子们对测量的理解,激励孩子们去探究更多的科学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测量2.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践3.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4.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二、教学准备1.测量工具:卷尺、量杯、秤等2.实物:玻璃球、小汽车、糖果等3.教学课件:数学自然测量的简介、测量实践视频等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自然测量简介1.通过上图为主题的课件,简明易懂地介绍自然测量概念,要求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对测量的理解,并与教师一起讨论。

2.然后,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三个常见的测量工具,并要求学生想象场景:如果我们需要测量桌子的长度,会采用哪种工具呢?幼儿们可以进行朗读并讨论分析,最后老师告诉幼儿应该选择卷尺来进行测量。

第二环节:测量实践1.教师向幼儿展示玻璃球、小汽车和糖果三个实物,并让幼儿独立思考,将这些实物按大小排序。

2.幼儿独立排序后,教师指导幼儿如何进行测量,并要求幼儿们使用量杯、秤和卷尺进行实践测量。

3.由教师鼓励多样化的解决办法,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纠错和指导,提高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1.带领幼儿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测量实验。

2.每个小组以这样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一个小组介绍测量工具,另一个小组介绍测量的方法,还有另一个小组介绍测量对象。

3.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促进交流和合作,引导幼儿们了解彼此的工作,鼓励幼儿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种测量方法,幼儿通过实践方法初步了解了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旨在培养幼儿数学能力,还兼顾到了人格素养的提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测量的基本概念,观察教师演示模拟及运用工具仪器测量;2.发展幼儿的“探询”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3.了解基本的测量单位及量纲。

二、教学准备:1.测量器具:尺子、衡量秤、计时器、计数器等;2.实物:小球、砝码、图画、数字卡片等;3.教具:磁性数字、拼图尺、测量练习册等;4.幼儿课桌、椅子、活动场地等。

三、教学活动:1.前置活动:教师介绍发现世界的神奇,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具有规律性,比如一天有24个小时,一年有四季等。

这些规律性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得出来的,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测量和比较现象。

2.探究活动:(1)学习测量方法:教师让幼儿操作尺子、衡量秤、计时器等器具,进行观察、比较时先建立排队秩序。

教师示范把一水杯水倒进另一个更大的杯子里,问幼儿是不是2杯水,如何判断,这是测量。

指出量杯是测量器,教幼儿如何使用。

然后,幼儿分组模拟各种测量活动,如测量身高、体重、距离等。

(2)学习数字概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的数字卡片。

比如:“1和2,哪个数字大?”通过让幼儿自己拿数字卡片比较、观察,让幼儿记住1和2这两个数字的形状和大小,并牢记1比2小。

教师通过磁性数字、拼图尺等教具,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数字卡片,并对数字进行操作,感受数字的特性。

(3)学习测量单位:教师将物品放在衡量秤上,让幼儿感受砝码增加或减少对物品重量的影响。

引导幼儿理解“称重”的概念。

教师告诉幼儿,测量温度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量杯测量液体用“毫升”为单位,测量距离用“米”为单位。

通过实物和图画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测量单位。

(4)测量运动时间: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用计时器测量运动员的时间,了解快慢的差别,启发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四、反思:此次活动可以让每个幼儿学习基本的测量工具和数字的使用,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了测量运动时间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简介本次数学教学以自然测量为主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观察天然物体的大小、重量、体积等特征,理解自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运用简单的量具,如直尺、量杯、秤等,进行自然物体的测量;3.进一步了解自然测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如时间、长度、重量和容积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通过观察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量具进行测量;3.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自然测量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资源1.教学PPT;2.直尺、量杯、秤等量具;3.天然物体,如树叶、鱼、水果等。

四、教学流程时间教学环节授课方式内容简介9:00集体活动教师示范开启数学测量的思考,介绍自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9:15知识点讲解教师授课通过图片、图表、教具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

9:30组织体验活动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测量自然物体,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9:50小结教师点评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测量规律,并提出问题。

10:00课后扩展个人探究让学生在家测量自然物体,并思考自己生活中的测量经验与方法。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讨论和交流,推荐学生在家中进行测量活动,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笔记,评价这次教学过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观察到一些问题: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量具使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需要提供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3.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活动时间过短,需要适当延长。

综上所述,以后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同时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主题:自然测量适用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简单的测量。

2.发现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积等属性,并能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属性的认识。

3.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测量尺、秤、容积杯等测量工具。

2.不同大小、形状、重量的物品。

3.用于记录学生测量结果的笔、纸。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自然测量》,并带领学生回顾测量的概念,强调测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物品测量1.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大小、形状、重量的物品,了解物体的属性和特征,并让学生自主选择物品。

2.然后,教师出示测量尺和秤等测量工具,并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演示如何测量物品的长度和重量。

3.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物品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

第三步:容积测量1.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大小、形状、容积的容器,了解容器的容积特征,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容器。

2.然后,教师出示容积杯等测量工具,并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容积测量。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演示如何测量容器的容积。

3.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容器进行容积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

第四步:总结回顾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方式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的测量实践。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更多的测量工具,如卷尺、天平、量杯等。

2.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探索具体问题,如水的密度、温度和压力等。

3.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实际场景,如工厂、科技馆等,让学生了解更多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给予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在布置任务、指导学习、评价反馈等方面需更加细致和全面,在保证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兴趣和思维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测量工具的作用,学会使用自然物品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耐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自然物品(如小石头、小树枝等)、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记录表格。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空间,便于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使用自然物品进行测量。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测量工具的作用,并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和记录。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可以用自然物品进行测量的事物。

2. 基本部分:a) 教师出示各种自然物品和测量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了解测量工具的作用。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测量活动,如用小石头测量地面长度、用小树枝测量桌子宽度等。

c) 教师指导幼儿记录测量结果,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4. 总结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的大小、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等。

2. 环境延伸: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测量主题墙,让幼儿继续探索和体验测量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幼儿对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操作准确性、记录的完整性和合作态度来评估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积极参与的态度和与同伴的互动来评估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测量活动中受伤。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活动名称:自然测量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并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单位。

2. 能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重量和容量测量并进行估计。

3. 培养学生讲究实验精密、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测量尺、天平、量杯、容器、水果等。

2. 活动课件或图片资料。

3. 应急物品(如纸巾等)。

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一段测量的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测量的意义、重要性和常用单位。

2. 学习环节:(1)边长测量: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测量尺进行长度测量,并示范操作。

然后,学生们互相测量课桌、椅子、图书等物品的边长,并将结果记录在课桌上。

(2)水果秤重:教师将准备好的水果称重,并给学生们分发天平和水果,让他们进行重量测量。

每组学生都需要称重三个不同种类的水果,并记录下来。

(3)容量测量:教师向大家展示不同容量的量杯和容器。

学生们可以尝试将一个小容器中的水装满并倒入一个较大容器中,然后测量出移动的水量以及放满时的水量,并计算出容器的差值。

3. 总结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过程和结果。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一些测量技巧,以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测量。

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设计并实践测量活动。

比如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工具,并在课堂上演示它的使用方式。

2. 学生进行测量比较。

将几个相同种类的物品(如书、糖果等)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重量和容量等,然后讨论结果和发现。

3. 班级测量比赛。

将整个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有关测量的竞争项目,涉及长度、重量和容量等方面,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如尺、量杯、钟表等。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觉测量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育同学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测量操作。

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测量长度、重量、温度、时间)教学重点:1.把握测量的方法,娴熟把握不同尺度的测量工具的使用。

2.提高同学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测量操作。

3.培育同学科学思维和探究本领。

教学难点:1.让同学了解不同测量尺度之间的转换方法;2.让同学把握测量误差的概念,能够正确处理测量误差;3.让同学了解测量的科学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呈现式教学法;4.问题导向教学法;5.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材料:卷尺、量杯、钟表等实际测量工具;石头、小球、水等教学实物。

教学步骤:一、热身(5分钟)老师与同学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问答内容为:身体尺寸测量和大小比较,旨在引起同学对测量的喜好。

二、授课(30分钟)1.讲授测量的概念,并与同学共享实际生活中的测量用途。

2.通过呈现实际测量工具的使用,教授尺度单位的概念,如厘米、分米、米等,并共享使用不同尺度单位测量长度的方法。

3.教授单位换算方法,如1米等于100厘米,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尺度单位间转换。

4.介绍重量单位,并教授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重量测量,如量杯、秤等,以及如何在不同的重量单位之间转换。

5.介绍温度单位,并教授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并共享如何在不同的温度单位之间转换。

6.介绍时间单位,并教授使用时钟等工具进行时间测量,并共享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转换。

三、实践(30分钟)1.让同学利用卷尺对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2.供应小球、石头等实物,让同学利用不同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3.供应确定量的水,让同学进行重量测量,并计算出水的重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测量是用来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等特征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自然物(小树枝、小石头、纸棒等)、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记录表格、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测量是用来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等特征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自然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如长短、高矮等。

2. 讲解测量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进行测量,并讲解测量的步骤。

3. 幼儿操作:幼儿分成小组,选择合适的自然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4. 分享结果:每组幼儿汇报测量结果,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自然测量活动。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测量角”,提供各种自然物和测量工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3. 教学活动: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如《有趣的比较》、《长度排序》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投入测量活动。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留意幼儿在分享测量结果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测量工具,避免损坏。

3.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需求,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思考活动中幼儿的操作环节是否足够,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教案一:认识长度教学目标:通过自然测量活动,让幼儿认识长度的概念,初步掌握长度的比较和测量方法。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品的长度,并进行简单比较。

2. 学习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指、鞋子等)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学习使用长度比较词语,如“更长”、“更短”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通过问答、故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对长度的注意和兴趣。

2. 认识长度: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物品,让幼儿比较物品的长度。

例如,比较教室里凳子和小板凳的长度。

引导幼儿用手指进行长度比较,让幼儿说出哪个更长、哪个更短。

3. 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双鞋子,并介绍它的长度标准。

然后,让幼儿使用鞋子的长度来测量教室里的不同物品,比较它们的长度。

4. 使用长度比较词语: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用于比较长度的词语,如“更长”、“更短”、“一样长”等,帮助幼儿描述物品的长度差异。

教学资源:1. 教室里的不同物品(如凳子、小板凳等)2. 一双鞋子3. 非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活动材料(如小球、书本等)教学延伸:1. 长短游戏: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长度概念,如比赛谁能找到最长的物品等。

2. 游览活动:安排幼儿参观外部环境,观察不同建筑物、树木等,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长度差异。

教案二:认识重量教学目标:通过自然测量活动,让幼儿认识重量的概念,初步掌握重量的比较和测量方法。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简单比较。

2. 学习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掌、小球等)测量物体的重量。

3. 学习使用重量比较词语,如“更重”、“更轻”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对重量的注意和兴趣。

2. 认识重量: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物品,让幼儿比较物品的重量。

例如,比较教室里的椅子和小板凳的重量。

引导幼儿用手掌感受物品的重量差异,让幼儿说出哪个更重、哪个更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掌握长度和重量的测量方法,并能够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幼儿小心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

2.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和重量的测量方法。

3. 教学难点•建立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观察课室内各种不同长度和重量的物品(包括铅笔、小球、书籍等),让幼儿猜测它们的长度和重量。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和重量。

4.2 学习(30分钟)1.教师讲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2.教师示范使用尺子和秤进行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3.提供幼儿小组自选测量的物品,要求幼儿用尺子和秤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3 实践(40分钟)1.幼儿在自选物品的基础上,组成小组,彼此交换物品并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测量结果,并纠正错误。

3.回顾幼儿的测量结果,并讨论测量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

4.教师提供不同的物品,要求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并进行测量,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技能。

4.4 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幼儿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鼓励幼儿持续练习,并形成测量的好习惯。

5.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检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测量的准确性和技能;2.观察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幼儿的兴趣、观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6. 教学资源1.尺子;2.秤;3.不同长度和重量的物品。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教案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教案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教案第一章:认识自然测量1. 目标:让幼儿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知道测量是用来干什么的。

2. 内容:介绍自然测量的概念,如用手指、步长、绳子等进行测量。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自然测量体验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式测量家里的某个物品。

第二章:学习长度测量1. 目标:让幼儿了解长度的概念,学会用自然物品进行长度测量。

2. 内容:介绍长度的概念,如长短、多少等,教授幼儿用手指、绳子等进行长度测量。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长度测量活动,如测量课本的长度、绳子的长度等。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式测量家里的某个物品的长度。

第三章:学习面积测量1. 目标:让幼儿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自然物品进行面积测量。

2. 内容:介绍面积的概念,如大小、多少等,教授幼儿用手指、纸张等进行面积测量。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面积测量活动,如测量桌子的面积、画纸的面积等。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式测量家里的某个物品的面积。

第四章:学习重量测量1. 目标:让幼儿了解重量的概念,学会用自然物品进行重量测量。

2. 内容:介绍重量的概念,如轻重、多少等,教授幼儿用石头、水果等进行重量测量。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重量测量活动,如测量石头的重量、水果的重量等。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式测量家里的某个物品的重量。

第五章:学习时间测量1. 目标:让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自然物品进行时间测量。

2. 内容:介绍时间的概念,如长短、多少等,教授幼儿用沙漏、钟表等进行时间测量。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时间测量活动,如测量任务的完成时间、沙漏的变化等。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式测量家里的某个活动的时间。

第六章:综合运用自然测量1. 目标:让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自然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内容:组织幼儿进行综合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面积、计算物品的重量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学会用标尺测量长度,并能够较准确地估算长度。

3. 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够用时钟表达时间。

4.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用天平进行简单的比较测量。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用标尺测量长度,并能够估算长度。

2. 学生能够用时钟表达时间。

3. 学生能够用天平进行简单的比较测量。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标尺测量长度,并能够估算长度。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时钟表达时间。

教学准备:1. 标尺2. 时钟3. 天平4. 大班数学教具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 唤起学生对测量的概念的了解,提问:“你们知道测量是什么意思吗?”2. 学生回答。

3. 老师简单解释测量的概念,并举例子说明。

二、引入(10分钟)1. 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许多物体,图片下方有一个标尺。

2. 提问:“这个标尺是用来做什么的?”3. 学生回答。

4. 老师让学生猜测一下图片上物体的长度。

5. 学生估算长度。

6. 老师用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与学生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三、教学活动(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每人发放一张纸条和一只铅笔。

2. 老师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的长度在纸条上画一条线,并写下自己估算的长度。

3. 老师集中学生的纸条,用标尺测量每一条线的长度,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

4. 老师把纸条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估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

四、操练(15分钟)1. 出示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用标尺测量每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学生相互交流,比较自己测量的结果,看谁测量得最准确。

五、引出时间的测量(10分钟)1. 出示一张钟表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

3. 老师让学生观察钟表,看看现在几点了。

4. 学生观察钟表,并说出现在的时间。

5. 老师称赞学生,并讲解时间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教案:自然测量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2.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秤等;3.能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如测量长度、重量等。

二、教学准备:1.测量工具:尺子、秤;2.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书、水果、玩具等;3.授课标语:测量是科学的开始。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在班级黑板上写下标语:“测量是科学的开始”,引发幼儿对测量的好奇心。

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测量,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测量的定义:测量是用工具或方法来确定物体或现象的大小或数量的过程。

接着介绍常见的测量单位,如长度的测量单位是米、厘米,重量的测量单位是千克、克等。

3.讲解测量工具(10分钟)教师介绍尺子和秤的使用方法。

首先,教师向幼儿展示尺子,并告诉他们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让幼儿观察尺子的刻度,指出刻度上的数字代表长度的大小。

然后,教师拿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幼儿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接着,教师介绍秤的使用方法。

让幼儿观察秤上的刻度,指出刻度上的数字代表物体的重量大小。

让幼儿用秤测量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4.测量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首先,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支尺子,并让他们在教室里选择不同的物体,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鼓励幼儿使用尺子的正确方法,比如在测量线上放置物体,注意读出正确的刻度值,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接着,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支秤,并让他们用秤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鼓励幼儿秤的正确使用方法,比如将物体放在秤的托盘上,保持平衡,并读出正确的刻度值,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5.小结(5分钟)教师向幼儿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测量是什么?常见的测量单位有哪些?测量物体长度要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重量要用什么工具?6.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 培养幼儿的测量和比较大小的能力;4. 培养幼儿对长度、容量和重量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铅笔、书、水杯等;2. 准备一些用于测量的工具,如尺子、天平等;3. 准备一些标示长度、容量和重量的数量牌。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并问他们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征;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物品的长度、容量和重量吗?”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测量的概念:测量是指通过某种工具对物体的某种特征进行具体的数值表示;2. 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尺子用来测量长度、天平用来称重、液体容器用来测量容量等;3. 介绍测量单位:长度的单位是米(m)、厘米(cm)等,容量的单位是升(L)、毫升(ml)等,重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克(g)等。

步骤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让幼儿用尺子测量教室中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2. 让幼儿用天平称重不同物品,并比较它们的重量;3. 让幼儿用容器测量不同物品的容量,并用数量牌标示。

步骤四:总结(10分钟)1. 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 引导幼儿总结测量物体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方法;3.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经验。

步骤五: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应该如何操作;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和比较。

教学反思:1. 这个教案的设计能够满足幼儿园大班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学习需求;2. 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和思考,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数学活动,让幼儿:1.培养发现和观察事物的意识。

2.了解自然测量是最原始的度量方式,熟悉非标准计量单位。

3.培养幼儿的测量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4.启发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的自我探索和发现。

二、具体实施:1.活动准备:1)收集自然材料:树枝、小石子、干叶子等。

2)测量工具:尺子、计量杯、无水酒精或粗盐等。

3)活动环境:宽敞的活动室或外面的空旷场地。

2.活动流程:第一步:学习介绍。

老师带领幼儿们看一条长长的绳子,然后问:“这个东西是什么?”如果幼儿回答出来这是绳子,就可以告诉他们这是测量长、宽、高等距离的工具。

接着,老师向幼儿介绍自然测量,即使用自然物品测量物品的长度、体积和容积等等。

例如,用蚌壳去测量一段小树枝的长度,用石头去测量一个花盆的体积等等。

第二步:动手实践。

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系统,让他们到自然环境中去寻找可用的自然测量物品,例如树枝、小石子、干叶子和蚌壳等。

然后,老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纸上画出自己找到的自然测量物品,并记录下它的长度和宽度等等。

第三步:小结经验。

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请一些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自然测量物品以及使用它们测量物品的经验。

比如,有些幼儿可能会说他们用了蚌壳去测量小树枝的长度,并且发现蚌壳比尺子还要精准。

其他幼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

最后,老师可以根据这次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幼儿反思和总结,如何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自然测量物品。

三、活动后延伸:1.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和制作自然测量 units,例如花生壳、牙齿、香蕉皮,或者自制的测量工具,例如刻度尺和毛线卷尺等等。

2.在户外环境中,让幼儿开展各种自然测量的竞赛活动,例如谁能找到身高最高的人,谁能找到最粗最细的手指等等。

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 理解测量的概念以及测量的重要性; -初步认识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单位; -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 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并整理所获得的数据;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投影仪;•学生测量工具,包括尺子、天平和容器等;•相应的测量记录表;•学生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写下标题“自然测量”;•引入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测量吗?为什么测量是重要的?”引导学生回答。

然后进行简单的讨论。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教学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测量的定义和测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答:“你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测量?”并展示相关物品的图片。

第三步:测量单位的学习•介绍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单位,例如米、千克和升;•展示不同测量单位的工具,如尺子、天平和容器,并进行简单的示范;•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能想到其他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吗?”并进行讨论。

第四步:测量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发放测量工具和测量记录表;•提供不同的物品供学生测量,如书本的长度、水杯的重量和容器的体积;•引导学生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所得到的数据;•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保证每个小组都能有机会参与。

第五步:数据整理和表达•引导学生将自己测量获得的数据整理到表格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指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绘制柱状图并进行分析,例如哪个物品最长、最重或最大容量等;•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测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测量单位的意义;•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发现和体会;•对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进行肯定和评价;•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4. 课后延伸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市场或超市进行实地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测量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小组活动中加入一些竞争性的要素,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基本理解,了解测量的概念和用途。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常见的自然物品进行测量。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使用自然物品(如积木、手指、脚步等)进行测量活动。

3. 比较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教学准备:1. 各种自然物品作为测量工具,如积木、绳子、手指、脚步等。

2. 需要测量的物品,如书本、桌子、地板等。

3. 记录测量结果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测量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包括什么是测量、为什么需要测量、如何进行测量等。

3. 实践: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物品作为测量工具,对指定的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 比较:各组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比较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测量的过程和经验,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测量的机会,如测量身高、体重、房间大小等。

2. 创设情境,让幼儿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测量活动。

教学总结:本次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初步理解了测量的概念和方法,学会了使用自然物品进行测量。

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评估其对测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幼儿的测量结果和记录,评估其测量技能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幼儿的反馈和讨论,评估其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和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
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

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

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