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并发症的预防
直肠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对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sphincter preservation)带来了 一系列的手术并发症,应该引起外科医生的重视;有些过度追求保肛的手术,结 果是仅仅保留了肛门的外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通 过文献复习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来探讨直肠癌相关手术并发症,分享处理对策, 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3 分、类固醇激素使用、术前放疗、腹部手术史 及糖尿病病史;手术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网膜包裹、距肛门距 离、吻合方式、吻合技术、手术方式、预防性造口、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术 前肠道准备以及盆腔引流不畅。
减少并发症的防范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防范措施在医疗领域,减少并发症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或疾病过程中的不良结果,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调感染控制: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以通过强化手卫生、使用无菌技术和合适的抗生素使用来降低感染风险。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并提供患者和家属相关的教育。
2.手术安全检查:手术前的安全检查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步骤。
医护人员应进行完整的手术安全检查,确认手术操作正确无误,并核实手术器械、药物和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3.控制出血和避免血栓形成:手术中和术后的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应监测术后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避免血栓形成也是重要的措施,如使用抗凝剂、推荐早期活动和压力袜。
4.避免误诊和误治: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诊断流程进行,避免误诊和误治。
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5.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并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6.提供心理支持: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医护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困难和压力,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7.持续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进修课程,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通过持续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可以了解最新的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和技术。
8.团队合作和沟通:医护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流。
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减少误诊、误治和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9.患者教育: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使其了解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恢复。
总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并发症分析
② 术 中颈 内动 脉反 流 压 <4 mH ; 术 中 T D 0m g ③ C
作者 l ; 管打 折 畸形 6例 。均行 C A治 疗 , 3例 血 E 其
中行外 翻式 ( C A) 2 e E 1 5例 , 统 式 2 传 0例 ; 中使 用 术 颈动脉补 片 、 颈动脉 转 流管各 1 , 动脉 阻断 时 间 例 颈 l 4 i , 均 2 i。术 后 出 现并 发 症 3 5~ 0 m n 平 0mn 5例 , 其 中大 面积脑 梗死 1例 , 给予 溶 栓 抗凝 治疗 效 果 不 佳 , 去骨瓣 减 压 术 , 缺 血 面 积 大 、 亡 。偏 瘫 4 行 因 死 例, 给予抗 凝 、 善脑 循 环 及 康 复 治疗 后 肌 力 恢 复 。 改
[ ]Ski ,o , a ym , .n a o c u gn m r 3 aa F Sn S M r a a e a 1 r hr i n r ei t o e u A t 1 tt a c e o cu s
:
MR—a ooi orlin J . pt lgccr a o [] MR,9 2,5 ( :7 -8 . h et 19 19 2)2 92 3
绕 血管 生长但 不侵犯 血管 壁 , 而余二 者无 此特 点 。
参 考文 献 :
[ ]Oa Mega i , as sn ,ta.m gn fR tp ro el 1 rl P, zhn S H si e eS e 1I aigo er ei na s o t G nl nuo a J .E rR do,0 1 1 ( ):4 -4 . a goerm [ ] u ai 2 0 ,1 6 906 5 i l [ ]张永华 , 2 巴照贵 , 赵绍宏 , 节细胞神经瘤的 MS T表现[ ] 中 等. C J.
CEA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
CEA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脑动脉发生狭窄或者阻塞后,导致脑部血供障碍,从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缺血性卒中是中风的一种形式,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且常常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
1. 瘫痪:缺血性卒中后,由于脑部局部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该部位脑组织功能丧失。
如果发生在运动皮层附近,就会出现偏瘫症状,患者的某一半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运动功能。
这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正常行走、进行自理,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 言语和语言障碍:脑部的颞叶和额叶是控制语言和言语理解的区域,当这些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后,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语、语言困难的情况。
有的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后会失去言语能力,无法说话,也无法理解别人的语言;而有的患者则能够说话,但是他们说的话毫无意义或者语法错误。
这给患者的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并且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3. 认知障碍: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下降等认知方面的障碍。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
患者可能会忘记重要的约会、忘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人,甚至忘记自己的名字等。
认知障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并且使他们变得更加依赖他人。
4. 情绪和心理问题: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抑郁、易怒、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由多重原因引起,包括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器质性损伤、生活质量下降、社交能力受损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使患者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
5. 深静脉血栓:在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或者行动受限的情况下,血液循环变得较慢,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深静脉血栓在脑血管中形成后,会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甚至再次引起缺血性卒中。
因此,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6. 肺部感染:缺血性卒中后,由于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卧床不起时间延长,导致肺部通气减少,清除痰液减少,易引发肺部感染。
CEA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
前言:脑卒中(stroke)是目前我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和出血性病变的比例为6:1,其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脑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是指可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或闭塞。
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
符合适应证的该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概论1856年,Savory在尸体解剖时无意中发现,脑中风病人一侧肢体偏瘫,其对侧的颈动脉是闭死的。
他因此联想脑中风和颈内动脉的阻塞可能有关。
1953年,心脏外科医生DeBakey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了世界首例CEA手术,但关于这一例病人手术后的情况未见报道。
1954年,Eastcott为一例反复发生一过性脑中风(TIA)的病人检查,发现其一侧颈内动脉发生了闭死,经CEA后病人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后来广泛的报道引起了全世界关注。
1998年以后,美国开始对手术条件、手术指征、医生技术等标准进行了严格规范,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性和不必要手术的实施。
2004年,美国实施CEA手术20万例,每年通过CEA能避免约11万例卒中发生。
至今全球已完成CEA手术超过一百万例。
CEA在中国◆我国开展CEA手术较晚。
据2001年第六届全国血管外科会议统计,1995-2000年,5年内全国的CEA手术病例数不足200例。
◆近年来,开展CEA的单位和例数增长很快◆CEA被视为一种针对脑梗死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如何正确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及避免相关并发症,是术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正确掌握CEA手术适应证是降低术后并发症首要条件。
CEA适应证绝对指征:6个月内1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颈动脉狭窄度≧70%;6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致残性卒中发作,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h且颈动脉狭窄度≧70%。
相对指征:①有症状性狭窄度处于50~69%;②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70%;③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常规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常规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窄如粥样硬化斑块,内有出血形成附壁血栓,再继续发展可导致动脉管腔完全闭塞。
好发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段。
多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和病理】颈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此外还有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等部位。
一般认为,颈动脉斑块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引起脑缺血:一条途径是严重狭窄的颈动脉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大脑相应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条途径是斑块中微栓子或斑块表面的微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上述两种机制何者更占优势尚无定论,大多数认为斑块狭窄度、斑块形态学特征均与脑缺血症状之间密切相关,二者共同作用诱发神经症状,而狭窄度与症状间关系可更为密切。
【临床表现】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眩晕、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
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改变。
(3)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许多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活动性斑块或溃疡性斑块被公认为“高危病变”,必须引起重视。
【辅助检查】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头颈部动脉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够重建颅内动脉影像。
2.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CTA可精确地显示血管腔的直径,最大限度地区分血管壁、管腔和软组织或钙化组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应用规范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 E A)应用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应用规范【适应证】1、症状型患者:6 个月内有过缺血性卒中或TIA(包括同侧大脑半球事件或一过性黑蒙),狭窄程度在50%-99%,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6%。
2、无症状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无症状患者,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3%,可考虑CEA。
【禁忌证】1、放疗后引起的颈动脉狭窄。
2、高位或低位的的颈动脉狭窄。
3、合并严重其它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4、病人和家属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1、诊断:颈动脉超声在有经验的医院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但需要严格的质控评价;全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和CEA 评估的方法;CT 血管成像(CTA)也具备相似的优势;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虽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但非强化的MRA特异性相对较差。
2、不应只进行颈动脉检查,其他脑供血动脉和颅内血管也必须检查予以评价。
可行CTP 或PWI,结合MRI 的DWI 了解脑梗死病人的脑缺血区域。
3、行血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及血脂水平,评价心、肺、肾功能及控制髙血压。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推荐围手术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血栓形成机会;口服双抗者于术前7天改用单抗。
5、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必须得到严格控制,尤其是他汀的使用,据信可以长期获益。
6、不建议常规应用抗生素,如感染发生率高可选用头孢唑林等第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
【手术注意事项】1、打开颈动脉鞘进行分离时,要注意刺激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可在分离前使用局麻药浸润。
2、要保护好舌下神经、面神经下颌支,应熟悉其走行,尽量减少对其的牵拉。
3、在血管开通前保持略高血压,在开通后维持血压正常或略低。
4、术中在阻断动脉前10分钟给予肝素抗凝,并无固定剂量推荐,术中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根据体重确定剂量均可,不推荐肝素的中和治疗,如果渗血较多可中和一半肝素。
cea和afp报告解读 -回复
cea和afp报告解读-回复以下是一篇关于CEA和AFP报告解读的文章,旨在逐步回答中括号内的内容。
CEA(需氧代谢等效量)和AFP(α-胎儿蛋白)是两个在医疗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逐步解释CEA 和AFP的基本概念、用途、解读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
一、什么是CEA和AFP?CEA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属于癌胚抗原的一种。
它通常存在于消化系统和胰腺中,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CEA水平的异常升高通常与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相关。
AFP是一种蛋白质,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会将AFP释放进入血液中。
在正常情况下,AFP在出生后迅速减少到非检测水平。
如果AFP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某些问题,如胎儿发育异常或部分肝细胞癌。
二、CEA和AFP的用途是什么?CEA和AFP都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在肿瘤学中,CEA常用于结直肠癌等癌症的监测,可以帮助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预测复发风险。
AFP则主要用于妇科和儿科领域,特别是在胎儿发育异常和肝细胞癌诊断中。
三、CEA和AFP的解读方法是什么?CEA和AFP的正常参考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标准而异。
通常情况下,CEA的正常值范围在2.5到5 ng/mL,而AFP的正常值范围在0到10 ng/mL之间。
对于CEA的解读,一般来说,如果CEA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某种疾病,特别是肿瘤。
然而,CEA的水平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吸烟、炎症、肝病)的影响,因此单独CEA的升高并不能确诊肿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对于AFP的解读,如果AFP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在非孕妇群体中,可能存在胎儿发育异常或肝细胞癌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孕妇在妊娠早期可能会有轻度的AFP升高,与正常的胎儿发展无关。
因此,在解读AFP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四、CEA和AFP的局限性是什么?尽管CEA和AFP在癌症和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期并发症与处理
再灌注脑损害与脑卒中鉴别
相同点:1、术后早期发生 2、患者多发神智恍惚、烦躁、血压偏高 等症状、体征。
总结我科25年625例 CEA手术近期并发症主 要为围手术期脑卒中 38例,再灌注脑损害 31例,术后高血压40 例、低血压62例,颅 神经损伤2例,皮下血 肿11例。
高血压
低血压
再灌注脑损 伤 皮下血肿
围手术期脑 卒中 颅神经损害
1、围手术期脑卒中
原因:未使用转流管血流阻断时间过长、使用转 流管不当、术中低血压、恢复血流时产生的碎屑 或颈动脉以外的栓子、术侧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 等。
处理方法:缝合切口前于颈内动脉分叉外侧置一细 硅胶管引出体外,如术后收缩压≤80mmHg,则通 过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1ml ,血压很快会恢复正 常,每4小时可重复1次,24小时后将置留管与 引流管一同拔除。
5、颅神经损伤
原因:易损伤的颅神经包括舌下神经及降支、面 神经的下颌缘支,表现为舌尖向术侧偏移,同侧 鼻唇沟变浅。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外侧支损伤 分别导致声音嘶哑和音调降低。
预防方法: (1)有效方法指导使用转流管。 (2)转流管使用术中操作轻柔细致。 (3)术中收缩压保持≥130mmHg。 (4)术中肝素盐水反复冲洗术野,清理残存内膜, 结扎缝合线前短暂开放颈内动脉排除血管内碎屑, 开放血管的次序为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 脉。
Willis动脉环发育不全
颈动脉残端压或残端指数
颈内动脉剥脱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颈内动脉剥脱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
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科收治的12例行颈动脉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配合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后效果。
结果:患者经过各项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头晕,肢体麻木程度及记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临床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了手术效果。
标签: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颈动脉内膜狭窄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颈动脉内膜增厚是造成颈动脉骨膜狭窄的最初根源。
为了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目前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给予预防性治疗,该手术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硬化斑块,疏通血管,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臨床资料:本科自2012—2014年共开展颈内动脉剥脱术共1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40—65岁。
2例术后出现高血压,给予乌拉地尔静脉内微泵控制,4h后恢复术前水平,其余患者未发生相应并发症。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患者对手术抱有希望,又顾虑手术风险,因此手术前应主动与他们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陈述,耐心讲解手术的意义,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介绍成功病历及我科的技术力量,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及安全感,使其以最佳心态积极地配合手术。
1.2生活护理:了解患者的年龄、既往史、自理能力,观察其有无脑缺血症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症状),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料,并根据各种疾病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要求患者戒烟。
因香烟中尼古丁和烟碱可引起血管痉挛,加重脑缺血。
1.3调整全身状况:对于高血压患者常规观察其血压变化,给予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在正常值上线或略高水平,对于有糖尿病患者监测其空腹及三餐后2h 血糖,并给予药物治疗,须调节血糖在正常范围或稍高水平,以满足术前的血压及血糖要求,加强营养,维持血红蛋白及电解质在正常水平。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其致残率高居第一,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第三位,而在我国近年来已跃居榜首。
中风一旦发病,再发率很高。
在美国,每年约600000新的或复发性的中风病人中,500000例为中风首发,有100000例是中风复发的病人。
统计结果显示,大约25%脑血管病幸存者在2年内再发,而5年内有大约40%患者再次复发,其中65%为缺血性脑中风。
原发卒中后,再次卒中的危险性与一般人群相比升高9倍,再次中风的患者预后更差,70%-80%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
近三十年来,在美国,中风的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防止中风发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其发病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中风的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是对已发生过中风的患者采用各种相关措施预防其再发。
再次复发往往是多因素交叉作用导致。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首次发作为脑血栓形成者再次发作多仍为血栓形成,而脑栓塞约38%转变为其它类型如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超过半数再发为脑血栓形成。
(一).目前针对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医疗措施,国内外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管理血压高血压本身既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增加10 mmHg,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分别增加47%和54%;反之,另一项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人群合作研究显示,人群舒张压每降低 5 mmHg,脑中风的相对危险度降低44%。
PATS (Post-strok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Study)合作组进行了中风后降压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组病人共计5665例,平均血压为154/93mmHg,平均年龄60岁。
跟踪三年的研究结果表明,indapamide(吲达帕胺)2.5mg治疗组平均降低舒缩压89→87 mmHg和149→144 mmHg,使致命与非致命性脑卒中事件下降29%。
胃癌cea升高的常见原因
胃癌cea升高的常见原因胃癌的胃癌胚胎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升高是指血液中CEA 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CE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它在胃癌患者的血液中往往会升高,但也可以在其他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中出现。
CEA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肿瘤组织分泌CEA:胃癌组织中的恶性细胞会分泌CEA,导致血液中CEA 水平升高。
CEA是一种蛋白质,通常在细胞表面释放出来,而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加快,导致了CEA的大量释放。
2. 肿瘤扩散或复发:如果胃癌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或复发,那么CEA水平往往会升高。
这是因为恶性细胞的数量增加,导致CEA的释放增加。
3. 肝脏转移:胃癌常常会转移到肝脏,如果有肝脏转移,CEA水平通常也会升高。
肝脏是CEA的代谢和清除主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或肝脏转移数量增加时,CEA无法及时清除,导致血液中CEA水平升高。
4. 肠道疾病:除了胃癌以外,一些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例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肠道炎症以及慢性便秘等疾病都可能导致CEA水平升高。
这些疾病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可能导致CEA的释放增加。
5. 高龄和吸烟:一些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人和长期吸烟者的CEA水平可能会略高于正常范围。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吸烟的影响,胃黏膜和肠道组织可能会发生退化和炎症,导致CEA的释放增加。
6. 营养不良和消瘦:如果患者饮食不合理或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体重明显减轻,CEA水平可能会升高。
这是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代谢紊乱,恶性细胞的代谢增加,从而导致CEA的释放增加。
7. 其他肿瘤:除了胃癌以外,一些其他肿瘤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例如,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也可以导致CEA水平升高。
总而言之,CEA升高可能是胃癌患者体内恶性细胞的存在,肿瘤的扩散或复发,肝脏转移等原因导致的。
此外,一些与肠道疾病、吸烟、年龄、营养状况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有关的因素也可能导致CEA水平升高。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发布--2017版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发布--2017版本指南是由XXX制定的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参考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的临床特点进行修改。
本指南主要包括概述、诊断和治疗三个部分,本文将重点讨论治疗部分的CEA和非手术治疗方式。
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创方法包括CEA和CAS,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良好的操作技巧和正确的患者选择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这两种手术不适用于因卒中导致严重后遗症的患者。
CEA是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也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典手术。
手术指征包括绝对指征和相对指征,其中绝对指征是指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一定程度,而相对指征则包括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有稳定或不稳定斑块等情况。
对于高龄患者和稳定性斑块患者,CEA可能比CAS更有优势。
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多数国际指南推荐首选CEA手术,因为有充足证据证明CEA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围术期乃至远期脑卒中及死亡率。
禁忌证包括颈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瘤等情况。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除了CEA外,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这些治疗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但需要权衡治疗效果和风险。
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可能更为适合。
但对于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数情况下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剔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流畅易懂。
在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手术是否适合该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1.颅内自发出血发生在12个月内。
2.大面积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发生在30天内。
3.进展性脑卒中发生在3个月内。
4.伴有较大的颅内动脉瘤,不能提前处理或同时处理者。
癌胚抗原忽高忽低的解决方法
癌胚抗原忽高忽低的解决方法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监测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治疗和复发情况。
然而,CEA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忽高忽低。
以下是可能导致CEA水平波动的一些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红肉、加工肉、动物内脏等,可能含有较高的CEA水平。
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血清中CEA
水平暂时升高。
解决方法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这些食物,观察CEA水平的变化。
2. 肠道炎症:肠道炎症可能导致CEA水平升高。
解决方法是治疗肠道炎症,例如使用抗炎药物等。
3. 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可能影响CEA水平。
解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肠道菌
群平衡,例如通过饮食调整和补充益生菌等。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导致CEA水平波动。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使CEA水平升高,而一些抗生素则可能降低CEA水平。
解决方法是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影响CEA水平的药物,或者在医生的指
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5. 其他疾病:一些良性疾病,如胰腺炎、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CEA水平
升高。
解决方法是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针对CEA水平波动的情况,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运动。
同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也是必要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应用规范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应用规范【适应证】1、症状型患者:6 个月内有过缺血性卒中或TIA(包括同侧大脑半球事件或一过性黑矇),狭窄程度在50%-99%,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6%。
2、无症状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无症状患者,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3%,可考虑CEA。
【禁忌证】1、放疗后引起的颈动脉狭窄。
2、高位或低位的的颈动脉狭窄。
3、合并严重其它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4、病人和家属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1、诊断:颈动脉超声在有经验的医院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但需要严格的质控评价;全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和CEA 评估的方法;CT 血管成像(CTA)也具备相似的优势;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虽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但非强化的MRA特异性相对较差。
2、不应只进行颈动脉检查,其他脑供血动脉和颅内血管也必须检查予以评价。
可行CTP 或PWI,结合MRI 的DWI 了解脑梗死病人的脑缺血区域。
3、行血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及血脂水平,评价心、肺、肾功能及控制髙血压。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推荐围手术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血栓形成机会;口服双抗者于术前7天改用单抗。
5、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必须得到严格控制,尤其是他汀的使用,据信可以长期获益。
6、不建议常规应用抗生素,如感染发生率高可选用头孢唑林等第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
【手术注意事项】1、打开颈动脉鞘进行分离时,要注意刺激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可在分离前使用局麻药浸润。
2、要保护好舌下神经、面神经下颌支,应熟悉其走行,尽量减少对其的牵拉。
3、在血管开通前保持略高血压,在开通后维持血压正常或略低。
4、术中在阻断动脉前10分钟给予肝素抗凝,并无固定剂量推荐,术中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根据体重确定剂量均可,不推荐肝素的中和治疗,如果渗血较多可中和一半肝素。
【术后治疗】1、患者需持续动脉血压监测。
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危险因素分析
论著•临床研究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危险因素分析蒯加高杨洁艾婷徐庆春王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芜湖市241000,电子邮箱:*****************)【摘要】目的探讨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ClavOn-Dindo分级情况及其分级为%~V级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avien-Dindo 分级法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等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V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为I级的并发症有43例(39.4%),%级48例(44.0%",&v级1例(0.9%",&b级3例(2.8%),'a级7例(6.4%),'b级6例(5.5%), V级1例(0.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V级、肠坏死及行肠吻合术是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V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V级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存在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V级、肠坏死及行肠吻合术是其术后发生%〜V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非肿瘤性;术后并发症;COvien干Odo分级;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干304(2020)24-3208-04DOI:10.11675/j.Rsn.0253-4304.2020.24.18Clavied-Dindo classitca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in paUedts w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KUAI Jia-gao,YANG Je,AI Ting,XU Qing-chun,WANG Chee(Depart/nent p Emergency Surgero,Wuh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Wuhu24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O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grade%to V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yoing surye/for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Methods The clinOal data of 109patients w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Oal ileus were ot/sp—tW—y analyzed. The 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 method w as used to grad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mul/va/ate Ooaistic ogression was used to wWyze the Osk factors of deveOping postoperative grade%to V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ResulU Among patients w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there were43(39.4%) cases of Clavien-Dindo grade Icomplication,48(44.0%)cases of grade%,one(0.9%)case of grade&a,three(2.8%) cases of grade&b,seven(6.4%)cases of grade'a,six(5.5%)cases of grade'b and one(0.9%)case of grade V Wer operation.MultivaPate Logis/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underlying diseases,the Ame/can SocOty of An—th—OOgisW(ASA)grade'to V,intestinal necrosis,an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were the independent Osk fectors for deveOping postoperative grade%to V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Wl P<0.05).Conclusio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lavOn-Dindo grade%to V complications is obse/ed in patients w ith non neoplastic mechanical ileus after operation.The presence of underlying diseases,ASA grade'wV,intestinal necrosis,an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we the independent Osk U p W u for developing postoperative grade%to V complications in the patients.(Key words)Mechanical ileus,Non neoplastic,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 Risk fhctor机械性肠梗阻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较为棘手,其病因以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肠扭转及各种腹内疝、腹壁疝等非肿瘤性因素为主[1]%相较于肠道肿瘤引起的梗阻,非肿瘤性肠梗阻更容易出现血运障碍,若进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则需要手术治疗[2]。
直肠癌医学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直肠癌医学知识培训
第1页
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组织可产生一个糖蛋白, 作为 抗原引发免疫反应被称为(CEA) 1.CEA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消化系统癌 中,如大肠、小肠、胃、肝、胰等器官癌 2.也存在于正常胚胎消化管组织中, 正常 血清中也有少许存在, 所以正常人CEA 不能诊为肠癌 3.CEA 测定有利于观察癌肿消长
直肠癌医学知识培训
第2页
直肠癌治疗标准和进展 Treatment Development
1.手术是直肠癌治疗基石(Cornerstone) 2.综合治疗是提升局控率和存活率关键 3.化疗可有效地降低肿瘤远处转移 4.放疗可有效地降低肿瘤局部复发 5.直肠保留手术呈增加趋势 6.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尚无定论 7.基因治疗(Genetherapy)直肠癌仍较遥远
照射野上缘位于L2水平时发生率为30%; 单野 照射时为 21%; 3野或4野同照者发生率9%; 采取特殊照射技术者降低为3% 2. 放疗结合化疗者 SBO发生率为15%;未联合 化疗者为3% 3. SBO平均发生时间为 8个月 (0-85Mons)
直肠癌医学知识培训
第10页
直肠癌术后放疗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
直肠癌医学知识培训
第11页
术后放疗目标和指征 The Purpose of Postoperative RT
1.术后放疗目标: (1)杀死肉眼或镜下残留原发肿瘤 (2)杀死肉眼或镜下残留转移淋巴结 (3)提升局部控制,降低局部复发 (4)增加存活率?
2.术后放疗指征: (1)原发肿瘤残留 (2)淋巴引流区肿瘤残留 (3)≥B2或T3期肿瘤 (4)NIH推荐≥Ⅱ期为术后放疗指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发表时间:2019-05-24T11:24:09.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8期作者:丁倩[导读] 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教训。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对收治的179例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观察评估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只出现了1例血压突然下降、2例脑梗死、5例脑高灌注综合征、2例伤口血肿、3例颅神经损伤,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情况均好转。
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76-02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小,如果粥样硬化斑块内有出血将会形成附壁血栓。
再进一步发展可致动脉血管管腔内完全闭塞,引起偏瘫、失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1]。
自1951年SPENCE首次手术成功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符合适应症的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CAS)病人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2]。
而相关术后脑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亦日益得到重视。
针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79例CEA临床资料,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79例,其中男106例,女73例,接受双侧CEA者5例,年龄平均62.5岁,2例处于偏瘫恢复期,129例有明确脑梗死病史,35例有典型反复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病史,B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88%-99%。
有创动脉压监测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有创动脉压监测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侯志艳;李润梅【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412-1413)【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外科学;手术后并发症;护理【作者】侯志艳;李润梅【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9.025;R653;R654.3;R743.302.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围手术期并发症有脑出血、卒中等,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造成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往我院此类手术均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建立持续动脉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动态反应血压变化对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
2011-01—2012-12,对我院的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全麻下进行CEA,围手术期均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48 h,依据记录动态波形、血压数值指导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实施,患者均手术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1例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我院血管科住院患者,颈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颈动脉狭窄,其狭窄程度均>80%,中度颈动脉狭窄21例,重度11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0~81岁,平均(50.0±6.5)岁。
手术间、后均建立持续有创动脉压监测,记录动脉波形、动态血压数据;在全麻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后,手术剥离并切除颈动脉内膜斑块,大量肝素水反复冲洗血管内壁,7-0 proleno滑线缝合颈动脉切口。
术后均进入ICU监护有创动脉压监测48 h。
无并发症。
1.2 方法 32例患者CEA中观察记录监护仪屏幕上的压力波形平滑、匀称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波形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加强护理措施。
术后患者全麻未清醒带气管插管回到ICU,平卧位8 h,在桡动脉置管延长管末端连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肝素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12)2 mL,盐水瓶置加压气袋内。
CEA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
CEA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手术治疗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1953年,DeBakey首次成功报道了CEA。
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作组试验(NASCET)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70%-90%的患者行CE A后随访2年,卒中发生率是9%,药物治疗组是26%(P<0.0001);狭窄50%~69%的患者CEA后卒中发生率是15.7%,药物治疗组是22.2%(P=0.045),男性、非糖尿病、半球缺血发作和内膜溃疡性损伤者可受益;狭窄<50%的患者CEA后不受益。
CEA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可能与手术引起的斑块破裂、脱落有关,随CEA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分流管和补片的应用降低了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Bond等对20世纪90年代大量CEA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美国心脏学会(AHA)推荐的适应证为以下几种。
(1)有症状狭窄:70%。
(2)有症状中度狭窄考虑危险度和综合情况,男性、近期卒中或大脑半球症状的患者手术有利。
(3)无症状狭窄:60%,如确保手术并发症低于3%可考虑手术治疗。
(4)无症状狭窄<60%,不考虑手术。
2.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两种。
近年来,CAS的技术日益进步,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CAS可能的适应证:双侧颈动脉狭窄:70%。
一侧颈动脉狭窄,对侧闭塞。
来自对侧的交叉血流不畅。
多支血管病变,如伴椎动脉或无名动脉闭塞。
颈总动脉伴颈内动脉狭窄。
CEA术后再狭窄。
其他原因如肌纤维发育不良、颈部放射性损伤引起。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是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术后3周内出现,可表现为意识模糊、癫痫样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出血等。
可预测的临床危险因素有: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严重的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年龄大于70岁、肥胖、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反复发作的TIA或全脑缺血。
对有抗凝禁忌或已予抗凝但仍有TIA者,可考虑颈内、颈外通路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ZHEN HOSPITAL
有效预防CEA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 • • • • • 选择合适治疗时机和部位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脑血流监测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合理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ANZHEN HOSPITAL
麻醉方式的选择
• 全麻
– 患者安静,不存在配合问题 – 血压容易控制 – 术中监测重要
外翻式内膜切除术 纵切式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窦
再狭窄 颈动脉过长 颈动脉远端钙化 远心端内膜
无需切开
低 可以同时截短 不适合 不易固定
需要切开
高 不能处理 适合 易于固定
颈动脉分叉高
不适合
适合
ANZHEN HOSPITAL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 注意保护神经: 舌下神经、喉上神经和迷走神经 • 动脉缝合要点:彻底固定游离内膜片;注意排气;先开 放颈外动脉,再开放颈总,最后开放颈内动脉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 内膜剥离:选对层、动作轻、操作细、盐水冲 • 伤口彻底止血 • 引流的合理运用:用引流管而不用引流片
ANZHEN HOSPITAL
有效预防CEA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 • • • • • 选择合适治疗时机和部位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脑血流监测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合理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 局麻(颈丛N阻滞)
– 术中可与病人交流 – 可及时评价脑供血问题 – 无气管插管,不影响呼吸
ANZHEN HOSPITAL
麻醉方式的选择
General Anaesthetic versus Local Anaesthetic
for carotid surgery
• 3526 例患者, 95 个中心, 24个国家 • 两种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心梗、中风、死亡) 方面无显著差异 • 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 局麻更适合于对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 – N=310 – 一期并发症10%(15/150)GA vs 5%(8/160) LA
ANZHEN HOSPITAL
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的运用
• 优点:
保证颈A阻断过程中同 侧大脑血供(转流管) 预防再狭窄(补片)
• 缺点
可能引发栓塞 导致内膜损伤/夹层 血栓形成 增加手术时间
Liapis CD et al. ESVS guidelines. Invasive treatment for carotid stenosis: indications, techniques. Eur J Vasc Endovasc S):1-19.
张勤奕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1(3):233-234
ANZHEN HOSPITAL
国外指南中对CEA治疗机构的要求
• 无创检查显示狭窄程度>70%、造影显示>50%的有症状患 者:治疗中心的中风/死亡率为< 6%(ACC/AHA 2011指 南)
ANZHEN HOSPITAL
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的运用
• 补片应用指征:
颈动脉内径< 4mm; CEA术后再次狭窄行 2次手术者
符伟国,王利新,王玉琦等.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13-915
ANZHEN HOSPITAL
有效预防CEA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符伟国,王利新,王玉琦等.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13-915 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9):49-53
ANZHEN HOSPITAL
颈 动 脉 内 膜 剥 脱 术(CEA)
• 能够有效预防中风 ;降低死亡率 • 多适用于不稳定斑块、严重钙化病变、重度狭窄 闭塞 • 对麻醉、术者、围术期监护等要求较高 • 要合理应用术中转流管、补片、术中心脑监护 • 汪忠镐院士最早在国内报道并展CEA(1985年)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中国逐步推广并正广泛开展
• • • • • • 选择合适治疗时机和部位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脑血流监测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合理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ANZHEN HOSPITAL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75-325mg)、氯吡格雷 降脂药:他汀类药物 抗凝:动脉切开前0.6-0.8mg/kg普通肝素,监测 ACT ,术后根据病情和合并症应用肝素 • 有效控制血压 • 减轻过度灌注的药物 • 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病变
ANZHEN HOSPITAL
如何有效预防颈动脉内膜 剥脱术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血管外科 陈 忠
ANZHEN HOSPITAL
中国颈动脉狭窄患者特点
• 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
• 动脉粥样硬化: 90% • 患者就诊时间晚,但应看到近年狭窄的检出时间在提前 • 多数为有症状颈动脉病变患者接受治疗,无症状者较难 • 有症状颈动脉病变患者中有不少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血管外科 陈 忠 chenzhong8658@
ANZHEN HOSPITAL
有效预防CEA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 • • • • • 选择合适治疗时机和部位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脑血流监测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合理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ANZHEN HOSPITAL
术中脑血流、血压及颈内动脉返流压监测
• TCD监测颅内大脑中动脉灌注压更重要 • 直接反映脑内血流灌注是否充分 • 如阻断后血流下降﹤50%,术中测返流压> 40mmHg 可以不用术中转流管 • 阻断前后适时升降血压 • 解除阻断时,如血流升高不超过正常的1.5倍时多 不会引发过度灌注,否则应适当降低血压并缓慢开 放颈动脉阻断。
对于双侧颈动脉病变及全堵病变的治疗选择
•如为双侧病变,两侧手术间隔至少2周, 狭窄严重和(或)有症状侧优先手术; •颈动脉完全、长段闭塞者不推荐手术。 •对于颈动脉短段闭塞是否需要手术有争议 •常见重度狭窄病变短期内转变为闭塞病变 •闭塞时间短、闭塞段不长、特别是对侧病 变也较重者建议先行开通闭塞侧病变
*汪忠镐,谭铭勋.颅外阻塞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一例报
道)[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5,4(3):158-159.
ANZHEN HOSPITAL
中国脑卒中和CEA的费用
• 脑血管病: 200亿元/年 • 缺血性脑卒中: 108亿元/年
• CEA平均住院时间:26±20天
• CEA手术费用:13,389±4,937 元/例 • CEA 住院费用:24,151±2,557元/例
1.Rothwell PM,et al. Endarterectomy for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in relation to clinical subgroups and timing of surgery. Lancet,2004,363:915-924. 2. Ross Naylor A. Known knowns, known unknowns and unknown unknowns: a 2010 update o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Surgeon. 2010 Apr;8(2):79-86.
ANZHEN HOSPITAL
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的运用
转流管应用指征:
影像学证据提示术前有卒中 对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 颈动脉返流压<40mmHg 术中不能耐受颈动脉阻断试验 术中TCD检查显示阻断后脑血 流减少> 50%,颅内Willis环 代偿不全者。
符伟国,王利新,王玉琦等.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13-915
• 狭窄程度>50% 、预期至少为3-5年的无症状患者:治疗 中心的中风/死亡率为< =3%(SVS 2011指南)
• 我院血管科CEA中风/死亡率为5.74 %,近五年为3.1%, 近两年为1.2%。
ANZHEN HOSPITAL
CEA的主要并发症 • • • • 血肿 脑卒中 心梗 血栓形成 • • • • 高灌注综合症 神经损伤 喉头水肿 再狭窄
ANZHEN HOSPITAL
有效预防CEA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
• • • • • • 选择合适治疗时机和部位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脑血流监测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合理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和补片 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运用
ANZHEN HOSPITAL
内膜剥脱术的操作技巧
• 合理选择切口;有效适量应用肝素 • 合理选择内膜剥脱术式减少并发症:
ANZHEN HOSPITAL
CEA手术的有力保证
• 有一支团结协作的治疗团队(手术、麻醉、监护) • 治疗病例达到一定数量,有较低的死亡和卒中并 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理想
• 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和治疗时机、部位、方法
• 注重术中脑血流监测;合理运用转流管和布片 • 丰富的手术经验;精细、规范的手术操作 • 围术期的合理用药
• 缺血性脑卒中30天的复发率为3.3%,90天的 复发率7.4%,1年的复发率14%. • 早期实施CEA可及早去除病灶,可以降低近 期和远期卒中发生风险.
1.Sacco RL, et al: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following stroke: The Framingham Study. Stroke.1982,13:290-295 2.Rothwell PM,et al. Endarterectomy for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in relation to clinical subgroups and timing of surgery. Lancet,2004,363:915-924. 3. Ross Naylor A. Known knowns, known unknowns and unknown unknowns: a 2010 update o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Surgeon. 2010 Apr;8(2):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