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世纪之初,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如教材的编写出版就改变了原来国家统一使用一套教材的格局,目前初中化学新教材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这三套教材与原来的初中化学教材相比较均有较大的改变,尤其是课程理念、课程的内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等,同时三套教材各有自己的特色,对这些方面,目前深入研究比较的不多。
现在各地正陆续进入新课程,故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对教育管理部门及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均有指导意义。
下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初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的特点进行分析,总体比较新旧教材的变化,重点分析两套教材的内容特点,并就在新课程下学生、教师的变化,教材的适用性简单谈易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鲁教版分析见后面)1、人教版、上教版两种版本共同的特色(1) 新教材内容选择反映了课程理念,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1 ],遵循内容标准的要求,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整合,改变了旧教材一味注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局限性,从多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
其中,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新教材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所设立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样,如实验、调查、参观、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辩论等,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类比、假说、模型化、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2) 新教材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反映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例如,上教版“调查了解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的种类,综合环境保护、经济利益、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因素,给居民合理使用燃料提出改进的建议",人教版“调查你周围的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用照片、漫画或板报的形式来渲染白色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建议,呼吁大家都来为减少白色污染而共同努力”等。
鲁教版本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剖析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深入剖析和研究国内外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向和特点的基础上,依照《整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教科书),力争在教科书的建立思路、系统构造和内容表现方式等方面显现一种新范式、新相貌,做到自成一家,富裕特点。
一、“鲁教版”化学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课资源,一定全面表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以提升学生科学修养为要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不单重视教科书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重申教科书促使学生发展的功能,要讨教科书的编写应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科书不单应向学生展告知识内容,还应显现如何获取悉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
要经过教科书指引学生踊跃主动地学习,使获取化学知识、技术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质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科书的编写依照上述基本精神,确实落实《整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各项要求,努力贯彻以下指导思想:(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着重知识技术教授的偏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为要旨,增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重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
(2)优选教科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看法和核心看法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对于学生发展拥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内容,为培育学生终生学习的梦想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优秀的基础。
(3)依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基础组织教科书内容,努力创建问题情境,突出教科书的思虑性,将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联合,指引学生踊跃主动地建构化学知识 .(4)改革教科书内容的表现方式,重视科学研究活动的设计,办理好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提升研究活动的效率,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设计不一样形式、不一样层次的评论活动,为学生供给多样化的学习评论方式,重视指引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省、整理,培育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是初中化学课程的继续,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应用三个部分,通过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培养其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深入了解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物质的变化、组成、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技能。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介绍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化学反应原理:探讨化学反应的原理,了解能量转化、化学平衡等概念。
4.有机化学基础: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5.化学与生活:探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材料、食品等。
6.探究与实践: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问答互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
4.实例教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5.归纳总结:每学完一章或一节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建立知识体系。
6.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从2008年九月,我就接触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材,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把本人对该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做一下几个方面的总结,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总体框架结构:提起新教材,大多数同行起初的感觉都是新教材知识零乱、分散,难于整理成章。
给人这样初次印象主要还是教科书的编写呈现方式栏目比较繁多。
如“实验探究”、“活动天地”、“交流共享”、“多识一点”、“在线测试”、“长话短说”、“挑战自我”、“单元练习与实践”等。
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究式学习。
也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
其实新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它始终围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事实到理论,从理论再到事实”两条主脉络纵横向,全方位的展开教学的。
1、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还把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结构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贯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基于初中生学习现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着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景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
二、教材内容的安排特点:在内容方面,新教材力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主要突出了以下四方面: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识点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的编排结构清晰,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二、知识点分布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空气和水的组成、常见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有机物简介等。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同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实验与探究本册教材的实验设计富有探究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内容涉及物质的性质探究、化学反应的观察与记录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规律。
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科核心素养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等。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
五、练习与巩固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难易程度适中,涵盖了各种题型,从基础概念到综合应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化学知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题,指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六、教学方法建议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展示化学过程和反应原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七、教材使用反馈为改进教材质量,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对教材使用的反馈意见。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免费下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把本人对该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做一下几个方面的总结,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总体框架结构:提起新教材,大多数同行起初的感觉都是新教材知识零乱、分散,难于整理成章。
给人这样初次印象主要还是教科书的编写呈现方式栏目比较繁多。
如“实验探究”、“活动天地”、“交流共享”、“多识一点”、“在线测试”、“长话短说”、“挑战自我”、“单元练习与实践”等。
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究式学习。
也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
其实新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它始终围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事实到理论,从理论再到事实”两条主脉络纵横向,全方位的展开教学的。
1、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还把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结构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贯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基于初中生学习现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着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景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
二、教材内容的安排特点:在内容方面,新教材力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主要突出了以下四方面: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建议 ppt课件
3、两种版本对内容重点 取舍有些不同
• 如:第一单元鲁教版对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认识及实验的各项注意事项叙述 很详细。而上教版很简略。这一点鲁教版 好。
• 鲁教版将物质变化放在第一单元,而物质 的性质放在第二单元。我认为对学生的认 知有点脱节。建议将物质的性质物在与变 化一起学习,在第二单元进行一个简单的 复习。
对知识的理解。如:
二、鲁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差异 及教学建议
• 1、两种版本的逻辑顺序不同
• 上教版在编者按写构成物质的奥秘这一理 论性较强的内容编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 中强调逻辑顺序。
• 而鲁教版是利用分散难点将元素化合物知 识与基本理论进行混编。淡化逻辑顺序, 强调学生认知水平的均衡性。
• 建议适当时提示由分子、原子构成物质有哪些。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 教学建议和教材处理: • 本节计划2-3课 第1课介绍化学实验仪器见
P143-P145(重点九种见P19)并要展示给 学生,并说明它们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
• 一、两种版式本比较: • 上教版是先学习身边的物质,然后再通过具体的物质的性
质、用途和制法让学生对物质有一个感受性认识,再接触 微观粒子的学习。优点先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到复杂 条理清楚,缺点是理论放在一起有一难度突破。 • 鲁教版编写意图是分散难点。将基本理论穿插其中,先学 习水的物理变化引出分子不变再学习水的分解和合成这一 化学变化来引出分子要分成原子,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再由原子引出原子结构。优点:教材内容比上教版编得好, 得学生教学做到由宏观与微观的过渡。用图版形象直观。 但缺点是具体的物质学得太少,开始大面积学习微观学生 接受有一些困难。 • 学习微粒不学习化学式书写有些脱节,这样不利于化学式 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如果化学式在这里学习,加大难度, 请问物质的溶解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不难吗?
从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特点说起
新 教材注重 引领学 生认识 化学在 推进社 会文 明进
程 中重要 贡献 , 了解我 国 的资源现状 和利用 前景 。 初 步
认识化 学应用带来 的两 重性 . 形成运用化 学知识解决社 会现实 问题 的意识 。 比如 , 化学 的开篇就 有这样一 段话 : 纵观人 类发 展
石灰 ” , 新教材改成 了“ 生石灰( 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 ” 。按
照老教 材 中的说法熟石 灰应该是纯净物 , 而新教材 的说
法就应该是混合物 。新教材 中的说法应该更符合实际的 状况 , 如果不去研究新教 材 , 而只根据 经验 去教书 , 可 能
会 犯错 。 二、 教材注重情境 的创设
机、 环境 污染 、 疑难疾病 救治 等重大 问题 : 依 靠化学 . 人 类 才能架设 起从 贫穷走 向繁荣 、 从 蒙昧走 向文 明 、 从地 球走 向太空 的桥梁 。 再如 : 地球 上水 的储 量很 大 。 分布范 围也很广 , 但 是 大约 9 7 . 5 %的水集 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 。跟人类关 系最
材 中这一 句话 改成 了“ 氢 氧化钙是熟石灰 或消石灰 的主 要成分 ” , 关 于氧化钙 老教材是这样说 的“ 氧化钙俗称 生
的历史 .每一 次时代 变革都 与化学 科学 的发 展密不 可 分。从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 到青铜器时代 、 铁器时代 , 从 钢铁 、 化石燃料得 到广泛应用 的工业 时代到计算机 和互 联 网技术飞速 发展的信息 时代 , 化学科学都是 当之无愧 的“ 主角 ” 。依靠化 学 , 人类才 能更好 地解决诸 如能源危
・
课 程 改 革研 究 ・
从 鲁教版九年级化 学教材 的特点说起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摘要:一、五四制简介二、九年级化学课程设置三、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特点四、如何提高学习效果五、总结正文:五四制,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将原本的四年初中、五年高中调整为四年初中、三年高中。
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得到实施,其目的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年级化学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是根据五四制教育模式编写的一套教材,旨在为学生们提供实用的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特点。
1.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教材按照化学学科体系进行编排,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等方面逐步展开,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
2.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教材不仅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点,还包括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3.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实物照片等,使抽象的化学概念更加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教材设置了多个实验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着重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逐步攻克难关。
2.注重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
课堂上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复习则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复习效果。
3.做好实验操作。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参与实验,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实验素养。
4.理论联系实际。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总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是一套具有较高实用性和可读性的教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册教材包括七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础、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计算等方面。
二、化学基础知识本册教材首先介绍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与分子的概念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注重实验基础的教学。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规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操作、试剂的取用、仪器的使用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安全意识。
四、物质性质与变化物质性质与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册教材详细介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转化和化学反应的类型。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涉及了一些基本的化学计算内容,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通过学习化学计算,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六、实际应用与探究本册教材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总结与展望本册教材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础、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计算等方面。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教材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性质与变化、能源与环境等核心知识。
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对化学世界的认识,并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知识结构分析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每个主题下包含若干知识点。
知识结构清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通过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分类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建立起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重点难点解析本册教材的重点在于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则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例如,对于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类型的理解与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建议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实验活动指导本册教材包含多个实验活动,旨在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奇妙。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六、习题解析与拓展教材中的习题是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对于习题的解析,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导和思路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维。
同时,鼓励学生对习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学科素养培养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包括观察、实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八、跨学科融合点化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性质、化学与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深化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分析本教材的知识结构清晰,以化学反应为核心,围绕化学反应的类型、速率、平衡以及物质的性质等方面展开。
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逐步深入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重点难点解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则在于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如化学平衡的移动、反应速率的控制等。
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本教材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奥妙。
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操作、物质性质实验、化学反应实验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方法建议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和难点,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六、习题解析与指导教材中的习题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技巧。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与上册内容衔接九年级化学下册与上册内容紧密相连,上册主要介绍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而下册则在此基础上深化和拓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上下册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建立新知。
八、学科素养培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书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书是近年来在中学化学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一本教材。
该教材不仅内容全面、深入浅出,还具有很强的知识点梳理能力和教学指导性。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本教材的亮点和特色。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变化首先介绍了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通过详细的实例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原子、分子以及元素、化合物等概念。
同时,该教材强调了实验设计和观察数据的分析与表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二章:理论与实验在这一章节中,提供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化学的基本原理,还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气体的性质与变化气体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该章节中着重解释了气体的性质与变化。
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气体的特殊性质,如可压缩性、扩散性等,以及气体在变化过程中的各种规律。
同时,该教材还分析了气体的组成和化学反应,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气体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四章: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这一章节中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性质、产生方式以及应用。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特性及其反应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材料金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材料,在这一章节中,着重介绍了金属元素的特性、金属材料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每个章节都有详尽的知识点总结和习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的来说,以全面深入的知识点梳理和丰富多样的实验操作为特色,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卢巍
【期刊名称】《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卷),期】2004(000)014
【摘要】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在教科书的构建思路、体系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一种新范式、新面貌,做到独树一帜,富有特色。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卢巍
【作者单位】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的新教材特点(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析 [J], 孙慧敏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鲁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特点分析 [J], 姜承彬
3.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中城市地理内容设计的比较研究—以中图版和鲁教版为例[J], 张广花;王民
4.注重“活动”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为例 [J], 周中见
5.基于课程标准的多版本教材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以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为例 [J], 沈善良;李高峰;张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在教科书的构建思路、体系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一种新范式、新面貌,做到独树一帜,富有特色。
一、“鲁教版”化学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教科书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强调教科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应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科书不仅应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还应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
要通过教科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上述基本精神,切实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各项要求,努力贯彻以下指导思想:(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
(2)精选教科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和核心概念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对于学生发展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基础组织教科书内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教科书的思考性,将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化学知识.(4)改革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处理好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6)注重图文并茂,特别是运用微观粒子模型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语言力求生动、简明,富有人性化;版面设计新颖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科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重视教科书的创新,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出教科书的特色。
二“鲁教版”化学教科书体系的构建教科书体系的构建包括教科书单元主题内容的确定及其编排顺序两个方面,其关键是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处理好不同类型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确定教科书单元主题时不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但也不完全以社会问题为核心,而是努力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情境相融合,选择那些既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组成单元主题,如水和溶液、燃烧与燃料、海水中的化学等。
也就是说,每一个单元主题都是融合的,力求反映一种基本观念或体现化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在确定单元主题的编排顺序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好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即贯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科书体系的构建,还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是集中编排,还是分散穿插?基于对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为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我们采取了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境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入理解。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构建了一个既充分整合,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体系。
不论是九个单元主题还是每个单元内具体节的编排顺序,都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以及“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特点。
三、“鲁教版”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选择教科书的内容时,我们始终思考“什么样的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最有价值”这一问题。
实现这一目的,我们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我们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但这种联系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质或现象,而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从这一原型出发,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
例如,关于分子、原子的学习,我们不是单纯以分子,原子的知识为选取内容的线索,而是以学生熟悉的水为原型,从解释水的三态变化自然引出分子运动的有关知识,从水的电解出发认识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从中发掘出分子、原子知识的生长点,凸显了理性与感性的水乳交融关系。
再如,关于溶液的知识,我们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盐水”为原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1)为什么食盐会消失在水中?(溶解的过程)(2)将食盐水长期放置,食盐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吗?(溶液的性质)(3)怎样知道一杯食盐水的咸度?(溶质质量分数)(4)如何配制这种食盐水?(溶液的配制)关于溶解度的学习,则是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以“海水晒盐”为原型,通过对“晒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等概念。
2.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所谓化学基本观念,简单地讲就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它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是革除传统教科书内容的“繁、难、偏、旧”,是实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的重要方法。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选择教科书内容时,特别强调化学基本观念对一般具体知识的统率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在认真分析哪些知识最有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分类、化学的社会观、化学的价值观等。
在选择教科书内容时,我们优先确定这些化学基本观念,以此为核心选择那些能形成和体现这些基本观念的具体知识内容,并在每一单元中都突出基本观念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将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与基本观念的形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微粒很小,微粒是运动的,微粒间有间隙,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教科书中,围绕这一基本观念,分别从不同的章节,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分解、氯化钠的溶解、木炭的燃烧、氢气的燃烧和爆炸、中和反应、食品中的有机物等,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这一基本观念。
再如,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就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化学,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初步建立科学的化学价值观。
3.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微观决定了宏观物质的性质,宏观物质的性质归咎于微观结构,建立对微观化学世界的想像力应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传统的化学教科书忽视了这一学科特征,没有将微观与宏观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难以完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实践的抽象,导致学生化学学习的困难和死记硬背。
我们认为,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不应回避微观,而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尽可能将宏观与微观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形象化的微粒模型等方式,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可以说,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是我们在教科书内容选择和呈现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另外,在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符号时,我们也是从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视角,通过实物图片和微粒模型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深入理解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建立起宏观、微观和符号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让学生记忆这些符号。
4.加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教育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本次化学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
它要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
在选择教科书内容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一是设计专门的主题介绍科学探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一个基本的整体认识,如第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之旅”;二是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有关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实验变量的控制、测定、记录、数据处理、分类、科学抽象、模型化、提出和验证假说、获得结论等,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教科书中大量的探究活动都是这种形式;三是选择一些能够体现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化学史料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如第三单元第三节“认识原子”,就是通过介绍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史实,教给学生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四、“鲁教版”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在组织和呈现教科书内容时,我们始终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能充分实现教材内容教育价值的学习活动。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科书内容有思考性是教科书的生命力所在。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必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保证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的核心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