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学生版
必修2第2章判断题训练学生版
必修2第二章判断题训练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为A、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 b X b Y(色盲)的儿子。
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3.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4.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6.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8.人的精子、卵细胞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中只有46个。
()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不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
()10.基因型为Mm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m与m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能联会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
()1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13.人体在减数分裂时,仅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就可形成223种不同遗传类型的后代。
()14.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15.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1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17.减数分裂过程中,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交叉现象时,片段互换已经发生。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2课件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2课件Amber Room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开展趋于成熟。
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展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第一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
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半个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
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拟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我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warming-up局部会花费比拟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作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本钱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
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展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开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一起讨论。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WildlifeProtec学生用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Section Ⅲ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每/日/金/句:If a large number of wild animals die out, we will break the balance of nature.如果大量的野生动物灭绝了,我们将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语言基础集释(教材P 18)It is reported that living spaces for wildlife are being reduced due to the cutting of trees.据报道,由于砍伐树木,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正在减少。
◎reduce vt .减少(1)reduce {to … 减少到降低到……by …减少了降低了…… (2)reduce sb. to (doing) sth. 使某人沦落为(3)reduction n . 减少;缩小[佳句] It was foggy ,so the driver had to reduce speed to forty kilometres an hour.有雾,所以司机不得不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四十公里。
[练通]——单句语法填空①By taking exercise every day, I have reduced my weight from 65 kilos ________ 50 kilos.②The number of deer has ________ (reduce) by 40 percent due to human's activities.③The cultural relic ________ (reduce) to ruins, which made us depressed.[写美]——应用文佳句④在日常生活中, 我努力减少在这个星球上的碳足迹。
In my everyday life,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carbon footprint on the planet. ◎due adj .由于;因为be due to 由于,归功于……be due to do sth. 预定/计划(做)某事[佳句] Due to great efforts of all the people, COVID-19 has been under control in China.由于所有人的巨大努力,新冠肺炎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
高中生物单元教材分析-必修二第二单元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
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
难点: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
关键:
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巩固总结、练习。具体到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部分,先展现“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再通过提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部分,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具备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所以“模型构建”活动前移,包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构建和“减数分裂”的模型构建两部分,这样利于学生比较两种分裂过程的异同
2、本单元的价值:
本单元的地位有:(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隶属于人教第2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2)本章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进行编排的;(3)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
单元目标
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2重点词汇讲解学生版
一、重点词汇列表动词supply, envy, interview, reach, publish, claim, form, surround 名词adventure, view, schedule, silence, jewel, harmony 形容词astonishing, uncomfortable, tiring, sick, total, perfect, common 重点词组 in the dark, in case, look forward to, up close, take care, tourist spot, towerover, be home to, feed on, in harmony with, the size of, in silence, provide …with二、精选词汇讲解1. supply(1) supply vt. 供给,供应,提供supply sth. to/for sb. 把某物供给给某人; supply sb. with sth. 向……供应/提供 We supply power to the three nearby towns. 我们给附近的三个城镇提供电力。
The government supplies free books to schools. 政府免费给学校提供书籍。
Our farm supplies the market with fruits and vegetables. 我们的农场为市场提供水果和蔬菜。
The town is supplied with water from a reservoir in the hills. 这个小镇的水是由山上的一个水库提供的。
(2) supply n. [u.] 供应 (抽象意义);supply n. [c.] 给养,补给, (一批)供应品, 一批(东西)(这种含义时常用复数形式) The water supply here is good. 这儿的水供应很好。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4讲:Unit2 The Olympic Games-语法篇(学生版)
Unit2 The Olympic Games-语法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一.常见结构1.will/shall +be+doneWill those old buidings be pulled down next week?2.be going to + be+doneThis letter is going to be typed and sent off immediately.3.be to + be+doneThe question is to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meeting.4.will/shall+get+doneThe workers will get paid before the end of December.二.基本用法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表示“……将要被……”,其意义有:1.表示根据计划或安排将要发生的被动性动作;The work will be finished in two days.2.表示有固定条件就会规律性结果。
Heated to 100℃,water will be turned into steam.3.在时间、条件状语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代替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If I am given enough time, I will go to Hawaii for my holiday.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将会去夏威夷度假。
注意:(1)短语动词变被动时不能漏掉介词或副词。
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测试卷(一)学生版
11.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st of renting a house near a key school in Chongqing is much higher thanin any other place of the city.
8.More than 10,000___________took part in the Games.
9.We all know that Tokyo will________the 2020 Olympic Games.
10.He will____________with a skilled athlete in the coming game.
The competitions begin the next day. There are usually more than twenty sports in the Games. The rule is that there must be at least fifteen. The main events are in track and field,but there are a few days before these sports start. Each day the competitors take part in different sports,like riding,shooting,swimming,and cross—country running. Points are gained for each event. Medals are awarded for the individual winners and for national teams.
最新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第2单元教案
精品文档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江西省重点中学)2、学科:英语3、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复印好的课堂活动纸(学案)4、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
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使他们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课题人教新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上)Module2,Unit2The Olympic GamesReading:An Interview(第1课时)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所学教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模块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它以世界性的体育盛会——The Olympic Games为中心话题,旨在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使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宗旨、比赛项目以及古、现代奥运会的异同;让学生了解采访对话文体的基本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一(26)班,是一个尖子班,期中考试(试题难度0.5~0.6)成绩全班61人的平均分为104分,其中优秀以上9人,极格以上50人。
该班学生来有一半来自农村。
学生虽然有求知欲望,但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优点是他们学习比较刻苦,英语的基本功相对来说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具备了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基本技能。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学生对奥运会话题有很大兴趣。
但要恰当运用英语词汇表达已有的奥运知识和看法,以及通过英语文章的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
高中英语 book2 unit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Book 2 Unit2 Olympic Games语言知识课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二个课时:语言知识课。
1.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人教必修二第二单元。
是关于奥运会的话题,而这个话题又是高中阶段的一重要话题,所以和奥运有关的词汇和短语就成了高考大纲的重点词汇。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语言知识课,主要是给学生讲解本单元阅读部分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式,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
给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阅读课,学习了重点单词、短语和复杂句式,所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会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在语境中熟练运用的能力,所以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归纳、老师适时点拨并以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compete/admit/replace/take part in/stand for/as well 理解和运用重点句型:1.I lived in what you call “Ancient Greece”and I used to write aboutthe Olympic Games a long time ago.2.It’s just as much a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to host the Olympicsas to win an Olympic medal.b 能力目标•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c 情感目标•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奥运和体育文化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看问题,积极向上、阳光。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式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写作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组织输出语言的能力5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将选用下列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即时造句翻译•师生互动•看图造句•同时为了扩大课堂容量和提高课堂效率,我将使用多媒体作为课堂辅助手段6教学设计探究学习内容:I. Fill in the blanks to test yourself.1.How many countr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赛)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2.Who could n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3.What do the five rings on the Olympic flag _________________(代表,象征)?4.---_____________ do you hold your Games? --Every four years. 5. Only atheles who have reached the agreed standard for their event will_______________ as competitors.6. Women are _______________(不仅)allow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起着重要的作用)gymnastics, athletics, team sports and…7. Does anyone want to ___________(主办,承办) the Olympic Games?8. It’s a great __________________(责任) but also a great honour to bechosen.9.So even the olive wreath has been __________________(替代)?10. Ther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ong countries to host the Olympics_______ to win Olympic medals. (国与国之间争取奥运会承办权的竞争就跟争夺奥运奖牌一样地激烈。
部编版高一数学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数学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焦点、准线等基本特征。
3. 了解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比较。
4.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焦点、准线等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
- 二次函数的顶点、焦点和准线。
-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比较。
- 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利用图像展示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
- 通过几何性质和运算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的顶点、焦点和准线。
- 对比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
- 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复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 引入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知识讲解与示例(25分钟):- 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
- 讲解二次函数图像和变化规律,并通过绘制图像展示。
3. 探索与讨论(20分钟):- 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顶点、焦点和准线的几何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
- 对比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形式,探讨二次函数的特点。
4. 实际问题解决(2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
-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和答案。
5. 拓展与巩固(10分钟):-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 总结二次函数的基本特征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程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氓》1
教学方案
章节:必修二课时:二课时备课人:二次备课人:
课
题
名
称
《诗经》两首——氓
三维目标1、介绍《诗经》相关文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脉络。
3、赏析诗歌语言。
4、本文的写作特色。
重
点
目
标
难点目标
导入示标
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我们今天将跨越千年的长河来到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看看《诗经·氓》向我们描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本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了解故事之前,咱们先整体了解一下《诗经》是怎样一部作品。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了解《诗经》
导学:整体感知,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大意。
这首诗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
导做:小组讨论,并归纳每章的内容。
学生展示:这首诗是一个被弃女子的自述,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恨,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同他一刀两断!(板书)
恋爱婚变决绝
(1、2)(3、4、5)(6)
导思: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能否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高中数学必修2《第2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版
个性化辅导教案学员姓名科目年级高一授课时间课时 3 授课老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第二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平面平面[导入新知]1.平面的概念几何里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海面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1)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图①.(2)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把被遮挡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如图②.3.平面的表示法图①的平面可表示为平面α、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化解疑难]几何里的平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平面是平的;(2)平面是没有厚度的;(3)平面是无限延展而没有边界的;平面的基本性质[导入新知]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内容图形符号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A∈l,B∈l,且A∈α,B∈α⇒l⊂α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A,B,C三点不共线⇒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P∈α,P∈β⇒α∩β=l,且P∈l[化解疑难]从集合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3)直线和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或“⊄”表示.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例1]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1)点P与直线AB;(2)点C与直线AB;(3)点M与平面AC;(4)点A1与平面AC;(5)直线AB与直线BC;(6)直线AB与平面AC;(7)平面A1B与平面AC.[解](1)点P∈直线AB;(2)点C∉直线AB;(3)点M∈平面AC;(4)点A1∉平面AC;(5)直线AB∩直线BC=点B;(6)直线AB⊂平面AC;(7)平面A1B∩平面AC=直线AB.[类题通法]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2)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的区别.[活学活用]1.根据下列符号表示的语句,说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形:(1)A∈α,B∉α;(2)l ⊂α,m∩α=A,A∉l;(3)P∈l,P∉α,Q∈l,Q∈α.点、线共面问题[例2]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解]已知:如图所示,l 1∩l2=A,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证法1:(纳入平面法)∵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B∈l2.又∵l2⊂α,∴B∈α.同理可证C∈α.又∵B∈l3,C∈l3,∴l3⊂α.∴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证法2:(辅助平面法)∵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A∈l2,l2⊂α,∴A∈α.∵A∈l2,l2⊂β,∴A∈β.同理可证B∈α,B∈β,C∈α,C∈β.∴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公理1和公理2,常用方法有(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的点、线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法”;(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其余点、线确定另一个平面β,再证平面α与β重合,即用“同一法”;(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反证法”.[活学活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圆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③任意四点确定一个平面④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共线问题[例3]已知△ABC在平面α外,其三边所在的直线满足AB∩α=P,BC∩α=Q,AC∩α=R,如图所示.求证:P,Q,R三点共线.[证明]法一:∵AB∩α=P,∴P∈AB,P∈平面α.又AB⊂平面ABC,∴P∈平面ABC.∴由公理3可知: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同理可证Q,R也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P,Q,R三点共线.法二:∵AP∩AR=A,∴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又∵AB∩α=P,AC∩α=R,∴平面APR∩平面α=PR.∵B∈平面APR,C∈平面APR,∴BC⊂平面APR.∵Q∈BC,∴Q∈平面APR,又Q∈α,∴Q∈PR,∴P,Q,R三点共线.[类题通法]点共线: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理3,即两相交平面交线的唯一性,通过证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点在相交平面的交线上,也可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其上.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线段A1C与平面ABC1D1交于点Q,求证:B,Q,D1三点共线.2.证明三线共点问题[典例]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E,G分别为BC,AB的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有DF∶FC=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解题流程]欲证EF、GH、BD交于一点,可先证两条线交于一点,再证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由DF∶FC=DH∶HA=2∶3可得GE∥FH且GE≠FH,即EFHG是梯形,由此得到GH与EF交于一点.证明E 、F 、H 、G 四点共面―→EFHG 为梯形―→GH 和EF 交于一点O ―→证O ∈平面ABD ―→O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O ∈BD ―→得出结论.[规范解答]因为E ,G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所以GE ∥AC .又因为DF ∶FC =DH ∶HA =2∶3,所以FH ∥AC ,从而FH ∥GE .∴GE ≠FH .(4分)故E ,F ,H ,G 四点共面.又因为GE =12AC ,FH =25AC ,所以四边形EFHG 是一个梯形,设GH 和EF交于一点O .(6分)因为O 在平面ABD 内,又在平面BCD 内,所以O 在这两平面的交线上,而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BD ,(9分)且交线只有这一条,所以点O 在直线BD 上.(10分)这就证明了GH 和EF 的交点也在BD 上,所以EF ,GH ,BD 交于一点.(12分)[名师批注]如何证明四点共面?,根据公理2的推论可知,本题可利用HF ∥GE 即可确定E ,F ,H ,G 四点共面.为什么GH 和EF 交于一点?,因为E ,F ,H ,G 四点共面,且GE 綊12AC ,HF 綊25AC ,所以GE ∥HF 且GE ≠HF ,即EFHG 为梯形,梯形两腰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怎样确定第三条直线也过交点?只要证明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这条直线恰好是分别过GH 和EF 的两个平面的交线.[活学活用]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各边AD ,AB ,BC ,CD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EF ,GH 交于一点P ,求证:点P 在直线BD 上.[随堂即时演练]1.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β内,则Q,b,β之间的关系可记作()A.Q∈b∈βB.Q∈b⊂βC.Q⊂b⊂βD.Q⊂b∈β2.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A.相交B.重合C.相交或重合D.以上都不对3.下列对平面的描述语句:①平静的太平洋面就是一个平面;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③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④平面可以看成空间中点的集合,它当然是一个无限集.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4.设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A∈α,B∈α,且直线AB∩l=C,则直线AB∩β=________. 5.将下列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1)a⊂α,b∩α=A,A∉a.(2)α∩β=c,a⊂α,b⊂β,a∥c,b∩c=P.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新知]1.异面直线(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异面直线的画法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 特 点相交 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化解疑难]1.对于异面直线的定义的理解异面直线是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注意异面直线定义中“任何”两字,它指空间中的所有平面,因此异面直线也可以理解为:在空间中找不到一个平面,使其同时经过a 、b 两条直线.例如,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棱AB 和B 1C 1所在的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找不到一个平面同时经过这两条棱所在的直线,故AB 与B 1C 1是异面直线.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类: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无公共点——⎩⎪⎨⎪⎧平行直线,异面直线.②若从是否共面的角度看,也可分两类:直线⎩⎨⎧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平行直线,不共面直线:异面直线.平行公理及等角定理[导入新知]1.平行公理(公理4)(1)文字表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一性质叫做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2)符号表述:⎭⎪⎬⎪⎫a ∥b b ∥c ⇒a ∥c .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定义: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的取值范围:0°<θ≤90°. (3)当θ=π2时,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化解疑难]对平行公理与等角定理的理解公理4表明了平行的传递性,它可以作为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同时也给出了空间两直线平行的一种证明方法.等角定理是由平面图形推广到空间图形而得到的,它是公理4的直接应用,并且当这两个角的两边方向分别相同时,它们相等,否则它们互补.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A 1B 与直线D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②直线A 1B 与直线B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③直线D 1D 与直线D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④直线AB 与直线B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直线D 1D 与直线D 1C 相交于D 1点,所以③应该填“相交”;直线A 1B 与直线D 1C 在平面A 1BCD 1中,且没有交点,则两直线平行,所以①应该填“平行”;点A 1、B 、B 1在平面A 1BB 1内,而C 不在平面A 1BB 1内,则直线A 1B 与直线B 1C 异面.同理,直线AB 与直线B 1C 异面.所以②④应该填“异面”.[答案] ①平行 ②异面 ③相交 ④异面 [类题通法]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方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可用平面几何的方法去判断,而两条直线平行也可以用公理4判断. 2.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1)定义法:由定义判断两直线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2)重要结论:连接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α,B∈α,l⊂α,B∉l⇒AB与l是异面直线(如图).[活学活用]1.(2012·台州高一检测)如图,AA1是长方体的一条棱,这个长方体中与AA1异面的棱的条数是()A.6B.4C.5 D.82.若a,b,c是空间三条直线,a∥b,a与c相交,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公理及等角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M1分别是棱AD和A1D1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B1M1M为平行四边形;(2)求证:∠BMC=∠B1M1C1.[证明](1)在正方形ADD1A1中,M、M1分别为AD、A1D1的中点,∴MM1綊AA1.又∵AA1綊BB1,∴MM1∥BB1,且MM1=BB1,∴四边形BB1M1M为平行四边形.(2)法一:由(1)知四边形BB1M1M为平行四边形,∴B1M1∥BM.同理可得四边形CC1M1M为平行四边形,∴C1M1∥CM.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BMC和∠B1M1C1都是锐角.∴∠BMC=∠B1M1C1.法二:由(1)知四边形BB1M1M为平行四边形,∴B1M1=BM.同理可得四边形CC1M1M为平行四边形,∴C1M1=CM.又∵B1C1=BC,∴△BCM≌△B1C1M1.∴∠BMC=∠B1M1C1.[类题通法]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线定义(2)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性质等(3)公理42.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当两个角的两边方向都相同时或都相反时,两个角相等,否则两个角互补,因此,在证明两个角相等时,只说明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是不够的.[活学活用]3.如图,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E ,F ,G ,H 四点共面;(2)若四边形EFGH 是矩形,求证:AC ⊥BD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 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A =AB ,E 、F 分别是BD 1和AD 中点,求异面直线CD 1,EF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 取CD 1的中点G ,连接EG ,DG ,∵E 是BD 1的中点,∴EG ∥BC ,EG =12BC .∵F 是AD 的中点,且AD ∥BC ,AD =BC ,∴DF ∥BC ,DF=12BC ,∴EG ∥DF ,EG =DF ,∴四边形EFDG 是平行四边形, ∴EF ∥DG ,∴∠DGD 1(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CD 1与EF 所成的角.又∵A 1A =AB ,∴四边形ABB 1A 1,四边形CDD 1C 1都是正方形,且G 为CD 1的中点,∴DG ⊥CD 1,∴∠D 1GD =90°,∴异面直线CD 1,EF 所成的角为90°. [类题通法]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三个步骤(1)作:根据所成角的定义,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证:证明作出的角就是要求的角; (3)计算:求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得出.可用“一作二证三计算”来概括.同时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范围是(0°,90°]. [活学活用]4.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求异面直线A 1C 1与B 1C 所成角的大小.2.探究空间中四边形的形状问题[典例]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连接BD .因为EH 是△ABD 的中位线, 所以EH ∥BD ,且EH =12BD .同理,FG ∥BD ,且FG =12BD .因此EH ∥FG . 又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多维探究] 1.矩形的判断本例中若加上条件“AC ⊥BD ”,则四边形EFGH 是什么形状?证明:由例题可知EH ∥BD ,同理EF ∥AC , 又BD ⊥AC , 因此EH ⊥EF ,所以四边形EFGH 为矩形. 2.菱形的判断本例中,若加上条件“AC =BD ”,则四边形EFGH 是什么形状? 证明:由例题知EH ∥BD ,且EH =12BD ,同理EF ∥AC ,且EF =12AC .又AC =BD , 所以EH =EF .又EFGH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GH 为菱形. 3.正方形的判断本例中,若加上条件“AC ⊥BD ,且AC =BD ”,则四边形EFGH 是什么形状? 证明:由探究1与2可知, EFGH 为正方形. 4.梯形的判断若本例中,E 、H 分别是AB 、AD 中点,F 、G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CF ∶FB =CG ∶GD =1∶2,那么四边形EFGH 是什么形状?证明:由题意可知EH 是△ABD 的中位线,则EH ∥BD 且EH =12BD .又CF FB =CG GD =12, ∴FG ∥BD , FG BD =FC BC =13, ∴FG =13BD ,∴FG ∥EH 且FG ≠EH , ∴四边形EFGH 是梯形. [方法感悟]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公理4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是常用的方法.公理4表明了平行线的传递性,它可以作为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同时也给出空间两直线平行的一种证明方法.[随堂即时演练]1.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异面C.平行D.相交或异面2.已知AB∥PQ,BC∥QR,∠ABC=30°,则∠PQR等于()A.30°B.30°或150°C.150°D.以上结论都不对3.已知正方体ABCD-EFGH,则AH与FG所成的角是________.4.正方体AC1中,E,F分别是线段C1D,BC的中点,则直线A1B与直线E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5.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AB⊥CD,E、F分别为BC、AD的中点,求EF和AB所成的角.2.1.3 & 2.1.4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导入新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直线a与平面α相交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公共点无数个公共点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号表示a⊂αa∩α=A a∥α图形表示[化解疑难]1.利用公共点的个数也可以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当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时,直线与平面平行.(2)当直线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与平面相交.(3)当直线与平面有两个公共点时,它们就有无数个公共点,这时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在平面外包括两种情形:a∥α与a∩α=A.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导入新知]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图示表示法公共点个数两平面平行α∥β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α∩β=l有无数个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化解疑难]1.判断面面位置关系时,要利用好长方体(或正方体)这一模型.2.画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时,要注意使表示平面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平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1]下列说法:①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②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③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对于①,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或a与α相交,∴a和α不一定平行,∴①说法错误.对于②,∵直线a∥b,b⊂α,则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a不一定平行于α.∴②说法错误.对于③,∵a∥b,b⊂α,∴a⊂α或a∥α,∴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③说法正确.[答案] B[类题通法]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在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这三种情形都要考虑到,避免疏忽或遗漏.另外,我们可以借助空间几何图形,把要判断关系的直线、平面放在某些具体的空间图形中,以便于正确作出判断,避免凭空臆断.[活学活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和这个平面相交;②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它就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都平行;③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④两条相交直线,其中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一定与这个平面平行.A.0 B.1C.2 D.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2](1)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问α∥β是否正确,为什么?(2)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与平面β都平行,问α∥β是否正确,为什么?[解](1)不正确.如图所示,设α∩β=l,则在平面α内与l平行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a1,a2,…,a n,…,它们是一组平行线,这时a1,a2,…,a n,…与平面β都平行(因为a1,a2,…,a n,…与平面β无交点),但此时α与β不平行,α∩β=l.(2)正确.平面α内所有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平面α与平面β无交点,符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类题通法]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类似,可以从有无公共点区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由公理3可知,这两个平面相交于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①平行——没有公共点;②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若平面α与β平行,记作α∥β;若平面α与β相交,且交线为l,记作α∩β=l.[活学活用]2.在底面为正六边形的六棱柱中,互相平行的面视为一组,则共有________组互相平行的面.与其中一个侧面相交的面共有________个.3.如图所示,平面ABC 与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其他面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3.有关截面图形的形状问题[典例]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Q 是棱DD 1上的动点,判断过A ,Q ,B 1三点的截面图形的形状.[解题流程]欲判断过A ,Q ,B 1三点的截面图形的形状,需分析Q 点的位置.点Q 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DD 1上的动点,首先讨论Q 位置.⎭⎪⎬⎪⎫点Q 与D 1重合点Q 与D 重合点Q 不与D ,D 1重合―→分别判断―→得出结论.[规范解答]由点Q 在线段DD 1上移动,当点Q 与点D 1重合时,截面图形为等边三角形AB 1D 1,如图甲.(4分)甲 [名师批注]因为Q是棱DD1上的动点,所以当Q与D1重合时,D1B1,AB1,AD1均为正方形的对角线,即D1B1=AB1=AD1,所以,△AB1D1为正三角形.当点Q与点D重合时,截面图形为矩形AB1C1D,如图乙.(8分)乙[名师批注]点Q在DD1上,两个端点是特殊位置,所以Q与D重合时,由DC1∥AB1知,截面是矩形AB1C1D.当点Q不与点D,D1重合时,截面图形为等腰梯形AQRB1,如图丙.(12分)丙[名师批注]当Q在DD1两点之间时,延长AQ交A1D1延长线于O点,连接B1O交C1D1于R点,则AB1RQ为截面图形.[活学活用]如图所示,G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DD1延长线上的一点,E,F是棱AB,BC的中点.试分别画出过下列各点、直线的平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1)过点G及AC;(2)过三点E,F,D1.[随堂即时演练]1.M∈l,N∈l,N∉α,M∈α,则有()A.l∥αB.l⊂αC.l与α相交D.以上都有可能2.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α∩β=lB.α∥β,l∈αC.l∥β,l⊄αD.α∥β,l⊂α3.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a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4.(2012·临沂高一检测)经过平面外两点可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5.三个平面α、β、γ,如果α∥β,γ∩α=a,γ∩β=b,且直线c⊂β,c∥b.(1)判断c与α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判断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单元《7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单元《7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标题: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单元《7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引言本节课将对《7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荷花淀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水平。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荷花淀的自然特点和文化内涵,熟悉文学写作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荷花淀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学习文学写作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放映荷花淀的美景短片,激发学生对荷花淀的兴趣,提出“你对荷花淀了解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荷花淀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教师辅导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文本相关的问题。
3.展示与分析教师展示纪实文学《白洋淀纪事之二》一节的课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4.理解与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和感受。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发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5.写作训练教师提供写作题目:“假如你是一只荷花,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用诗歌形式表达你对白洋淀的向往和思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辅导学生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6.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所写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互动能力。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从初中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初步认识到高中阶段深入理解经济现象的过渡期。学生对经济发展的概念已有一定了解,但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具体问题时,仍存在以下特点: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共同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4.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4.结合本节课内容,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关注时事政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关注国家政策制定和民生问题;
4.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和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并分析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研究性学习 和平的祈祷 苏教版 必修2
第二单元研究性学习和平的祈祷本章的“研究学习”可与本单元前的“活动指引”结合进行。
本章的主题是“和平的祈祷”,单元前面的“活动指引”就是围绕这一主题来设计的。
根据这一“活动指引”我们的研究学习可以这样来展开:一、研究课题认识战争的残酷,呼吁人类维护和平,远离战争。
二、研究过程1.搜集并研读有关报道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某些重大战争的资料。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
2.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大家在各种活动中明白:战争对于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远离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从我做起。
附:活动实例:战争对人类的毁灭程度讨论会。
活动题目:战争对人类的毁灭程度讨论会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上某一次战争的破坏性的讨论,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认识,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活动安排: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情况,四人一小组进行推荐,每一小组选一人参加讨论,十二人左右,另选评委五到七人,主持人两名。
时间:45分钟。
地点:教室。
活动准备:(1)安排一间能容纳50人的多媒体教室。
(2)准备好相关器材如扩音器、电脑、投影仪等。
(3)各组成员分别协助本组发言人搜集相关资料。
(4)发言人将搜集到的资料制成卡片或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1)班主任宣布活动的名称意义及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
(2)主持人宣布讨论会的有关规则。
(3)发言人依次发表陈词、自由讨论、总结发言。
评委根据发言人的现场表现选出优胜组,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发言人。
主持人对活动作总结发言。
附件一:太平洋战争有关资料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亦乘机派兵进入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的关东军。
日本见大势已去,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付出极沉重的代价后,终于获得了最后胜利。
据一些学者估计,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因日本侵略而死伤者,总数约三千一百万人。
附件二:战争题材文学作品1.《安妮日记》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3.《军事五千年》4.《八路军一二○师征战实录》作者:孙科佳5.《平型关大捷》摘自:《人民文学》1995年第8期魏碧海6.《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7.《我从战场归来》作者:唐师曾8.《我在北约机翼下追逐巡航导弹》CCTV著名记者顾玉龙科索沃战争亲历9.《阿甘正传》附件三: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生用书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学生用书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走进教材知识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________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主要成就(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________”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②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后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________。
(2)人工智能技术(4)海洋技术(5)新材料技术地位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应用高分子材料、________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知识点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社会生产(1)生产力:计算机与________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________。
(3)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____________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文化生活: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计算机网络、________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________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3)________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负面影响: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启思助学1.【学习情境】世界近现代科技成就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思考:从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来看,后两个“苹果”分别代表了什么?试答:2.【思维拓展】中国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优势(1)国家的大力支持: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各级政府掀起了研制人工智能的热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án)垝.垣(ɡuǐ)陨.落(yǔn)帷裳.(chánɡ)B.攘诟.(ɡòu) 溘.死(hé) 侘傺.(chì) 公姥.(mǔ)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羁.鸟(jī) 樊.笼(f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同心离后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二、阅读理解(4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
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
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
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
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
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
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
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
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
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
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
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
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
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
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
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
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6.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7.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二)课内文本阅读(16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8—11题。
孔雀东南飞(节选)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8.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B.作计乃尔..立乃尔:就这样C.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D.多谢..后世人多谢:十分感谢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是(4分)()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三)课外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阅读屈原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
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
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
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
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
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
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地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
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
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蒙浩瀚的疏星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虔读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借文章来抒写自己苍凉的人生!文章中那悲愤、抑郁的倾诉,不都寄寓了你深绾于心的血泪,情浓于心的忠贞了吗?每回在嘈杂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汨罗江畔的呼声就萦绕于耳畔,回响于心际,让我不自觉地以此来观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