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

合集下载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食》原文及翻译赏析 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寒食》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是一首讽刺诗,描绘寒食节景象,讽刺宦者的得宠。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蓄蕴藉,入木三分。

据《本事诗》记载,此诗在当时得到唐德宗赏识,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原文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

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

3、斜:音“霞”。

古音为“霞”,今读为“霞”或“协”均可,如“入竹万竿斜”、“远上寒山石径斜”。

4、汉宫:以汉代唐,下句同。

5、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6、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

翻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飘进五大侯爵的宫里。

赏析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作者借后汉的朝政故事来讽剌唐肃宗、代宗朝宦官专权的事实。

起始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出了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写出了花开得又多又广,“飞花”是写花开的盛况。

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巧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姿。

这两句为我们展示了寒食节京城白天的景色。

寒食 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寒食 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寒食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寒食》作者:韩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原文注释】: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翻译译文】: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讽刺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

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

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古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翻译赏析

古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翻译赏析

古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翻译赏析《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翎。

古诗全文如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言】《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读,与“花”“家”押韵。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翻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鉴赏】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

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下一句是“寒食东风御柳斜”。

整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

《寒食》的全诗是:寒食
作者:韩翃年代: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此诗含蓄而有情韵。

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

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完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完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十五夜望月【唐】王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迢迢牵牛星长歌行汉乐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整天不可章,泣涕泣如雨。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寒风。

古诗词十首1、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节气,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天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返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毛毛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利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光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处?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回去。

若到江南追上春,千万和春住。

9、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寒食古诗

寒食古诗

寒食古诗
寒食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

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

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唐诗《寒食》赏析整理

唐诗《寒食》赏析整理

唐诗《寒食》赏析整理唐诗《寒食》赏析《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沉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以下是我整理的唐诗《寒食》赏析,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寒食》年月: 唐: 韩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此诗只注意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

第一句就展现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

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奇,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动听。

到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准确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

暮春季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飘舞,落红很多。

不说“到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确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剧烈。

“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

既然整个长安布满春意,喧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

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

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殊写到柳。

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解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①飞花:指柳絮。

①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①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赏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①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殊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季节,长安城到处柳絮飘舞、落红很多,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落,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创作背景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及古诗文解析(部编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及古诗文解析(部编版)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 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 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 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 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 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 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 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 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 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 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 是情景如画。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 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 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注女。 纤纤擢素手,柞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 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 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照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 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 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原文和鉴赏:
1.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夜晚宫里传蜡烛照明的热闹场景。

全诗用白描手法,展现出寒食节长安城的绚丽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皇室奢侈行为的讽刺和不满。

2.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鉴赏:此诗以古代中国民间传说里“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背景,通过写织女相思牛郎的愁苦,反映出现实生活中恩爱夫妻之间的相思之苦。

诗中采用叠词、对比等手法,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生动,情感更加深厚。

全诗情感细腻,语言清新,构思巧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
绪的佳作。

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鉴赏:这是唐代诗人王建中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简洁明净的语言,写出了清冷的中秋之夜,让人感受到淡淡的忧郁和哀愁。

全诗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是咏中秋的杰作。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

202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_1

202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_1

202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2023学校生必背古诗词鉴赏1韩翃《寒食》-学校生必背古诗词鉴赏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解释]1.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

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2.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3.“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

“传”,挨家传赐。

“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

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

4.斜:读(xi),与“花”“家”押韵。

[简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状况。

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

“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确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飘舞,落红很多的迷人春景。

其次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

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

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漂动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

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擅长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示意,和中唐社会状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寒食》原文翻译及赏析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寒食》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是一首讽刺诗,描绘寒食节景象,讽刺宦者的得宠。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蓄蕴藉,入木三分。

据《本事诗》记载,此诗在当时得到唐德宗赏识,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原文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

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

3、斜:音“霞”。

古音为“霞”,今读为“霞”或“协”均可,如“入竹万竿斜”、“远上寒山石径斜”。

4、汉宫:以汉代唐,下句同。

5、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6、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

翻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飘进五大侯爵的宫里。

赏析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作者借后汉的朝政故事来讽剌唐肃宗、代宗朝宦官专权的事实。

起始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出了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写出了花开得又多又广,“飞花”是写花开的盛况。

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巧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姿。

这两句为我们展示了寒食节京城白天的景色。

这里的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人宫苑,由全局到局部,描写细致、深人。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是写宫苑傍晚的景象。

天黑时分,宫苑里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正在一支支地传送着。

《寒食》原文及译文

《寒食》原文及译文

《寒食》原文及译文《寒食》原文及译文《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寒食》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寒食》原文:韩翃〔唐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寒食》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

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

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

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三首》
1.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全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

全诗为: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寒食的意思古诗诗意

寒食的意思古诗诗意

寒食的意思古诗诗意
【诗意】:
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

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时皇宫中却传赐蜡烛燃火,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诗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简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摹出寒食节时皇城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三点: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

全诗仅四句,但多有转折。

从内容看,由写景物转入咏礼俗;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

这多重转折,使得全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

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

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

三是耐人寻味。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诗人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

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意思

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意思

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意思
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意思是理解为达官贵戚(皇亲国戚)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五侯)的家中。

原文1《寒食》韩愈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寒食》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青烟散入五候家的诗

青烟散入五候家的诗

有关“青烟散入五候家”的诗“青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全诗原文如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诗的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

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传蜡烛”虽然是极小的细节,却对全诗有衬托、点染的作用。

从“传”字可以想见一个个依次传烛的情景,而“散入”又描绘了蜡烛燃烧通明的形象,与“寒食”二字相映照。

古代风俗,寒食日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诗中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将描绘景物与叙述事情结合起来,前两句写景,写得花团锦簇、风光无限,极其生动;后两句叙事,写得火烛荧煌、烟气缭绕,极其形象。

全诗用笔自然,辞意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韩翃《寒食》赏析

韩翃《寒食》赏析

韩翃《寒食》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韩翃,字君平,南阳人,是中唐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在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但开始并未得到重用,在地方担任几年节度使幕僚后,便回乡隐居了。

但他的诗名却传遍天下,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有“一篇一咏,朝士珍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的美誉;甚至传入宫廷,得到皇帝的赏识。

唐德宗时,知制诰的职务出现空缺,皇帝特令传韩翃入宫。

当时还另有一个叫韩翃的人,也是进士,所以内臣奉旨后询问召见哪一个韩翃。

唐德宗当即手抄《寒食》诗,并御笔批示:“予此韩翃。

”于是,诗人韩翃一下子成为天子的近臣,受封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即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

这不仅是一则文坛佳话,更是当时社会重视诗歌和诗人的例证;得到皇帝赏识的诗作《寒食》,自然也传为千古名篇。

从诗题即可看出,本诗是咏写寒食节的作品。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的前三天。

据说此节为纪念春秋时廉士介子推而设,介子推曾随晋文公出亡多年,而晋文公在回到晋国后大赏功臣时却将他遗忘,介子推便背着母亲到绵山隐居。

后来晋文公反悔,多次征召介子推,他都不肯再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本意是逼介子推现身,介子推却不改初衷,终被烧死。

晋文公闻讯大悔,下令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即旧历三月初三禁止举火来纪念他,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不过,后世的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三天,即旧历的二月二十四日,其最主要的内容是禁火,即只能吃冷食,也就是事先做好的糕饼之类。

另外的活动即郊游,尤其是妇女,往往“淡妆素服,提携幼女,分馂游息”(崔寔《四民月令》)。

因而,寒食节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节日,也是最能反映世俗国势的重要日子。

韩翃的《寒食》诗,正生动地描摹出寒食节时皇都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更是盛世欢歌的具体刻画。

这样的诗作,当然颇合封建帝王的口味,难怪它受到皇帝的直接赞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翻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翻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赏析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

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

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

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

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

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

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

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
《寒食》
作者: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诗意: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赏析: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

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

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

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

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

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
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

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

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寒食的诗意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写春景的语句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