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专版:专题过关高分练(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及科技文艺对对练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及科技文艺高考命题规律本部分内容在中国科技思想史上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新课标高考命题中也多有波及。
从历年来看 , 选择题大多集中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汉代儒学”和“古代中国科技文艺”方面。
本部分选择题的难度较大, 试题的选拔性功能较强。
综合性非选择题出现的几率较高 , 大多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视角观察儒学自己的发展以及儒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异同。
从命题特点和立意上来看 , 选择题题干供给的大多是对于古代主流思想的历史看法或历史结论 , 重在观察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
2015 年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高考必备ⅠⅡ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Ⅰ Ⅱ ⅢⅢ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命题角春秋战国期间242424度 1的百花怒放命题角汉代儒学成为242525度 2正统思想命题角宋明理学26度 3命题角明清之际的儒度 4学思想命题角古代中国的科24 26242726、27度 5技文艺命题角度 1 春秋战国期间的百花怒放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Ⅰ· 24)《墨子》中有对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 对杠杆原理、声音流传、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 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录。
这反应出, 《墨子》 ()A. 聚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B. 形成了完好的科学系统C. 包含了劳感人民智慧的结晶D. 表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分析此题观察《墨子》中的古代科技成就。
资料重申了《墨子》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其共同特点是均与平时生活劳作有亲密关系, 联系墨子所代表的是老百姓阶层, 可知 C项正确 ,D 项错误 ;资料主要波及科技成就, 未波及思想内容, 故 A 项错误 ; 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 没有形成完好的科学系统, 故 B项错误。
2.(2018全国Ⅱ· 24)据《史记》记录,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 张设的罗网四周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 “乃去其三面” , 所以获取诸侯的拥戴, 最后颠覆夏桀 , 创办商朝。
2021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限时集训(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对应学生用书第153页)(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1·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根底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那么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A.荀子在儒家根底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B[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法家学派的开创者,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而人性的改造那么在于强化礼法〞说明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故B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儒法并用是汉代形成的,故C项错误;荀子的思想仍是以儒家为主,二者并未融合为一体,故D项错误。
]2.?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导学号:40034018】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B[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异,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欲、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 3.(2021·无锡一模)“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缺乏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C.?孟子? D.?韩非子?D[由材料“仁义爱惠之缺乏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仁〞,故A项错误;?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孟子开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古代篇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主题一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主题纵向贯通•…………………………………………………………………·考向一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1.(2017·江苏高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D[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
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下,A项错误。
朱熹提出人欲应该服从于天理,即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为目标,B项错误。
朱熹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C项错误。
]考向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
收女弟子是倡导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
]考向三以“历史解释”为立足点,考查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3.(2014·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C.克己复礼的思想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2.(2019·盐城三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3.(2019·南京学情调研)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
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
”他认为该学说( )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4.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
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5.(2019·南京盐城一模)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 )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6.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从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出发,希望把仁爱精神推广到整个社会,号召人们互相帮助,同时他主张不分亲疏贵贱,把“尊贤”“举贤”普遍化。
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5_【检测与评估答案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1. B 【解析】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考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百家争鸣各家思想主张的特色进行正确的判断。
“民本思潮”“专制主义”分别对应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据此不难推断B项正确。
“知其雄,守其雌”意为“知道雄伟强大的好处,而自己宁可处在雌伏软弱的位置”,属于典型的无为思想, 与“清净无为天下正”“反者道之动”均是老子思想。
2. D 【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儒学为考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主张的有关内容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材料主要反映了董仲舒“天人合一”中的天谴说,即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约束君主;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法治、维护等级秩序等内容,故A、B两项不符合题干信息;“天理为万物的本原”是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才阐发的命题的主张,而且材料也未涉及,故C项明显错误。
3. B 【解析】本题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影响为考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反映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并不受重视,而东汉时期“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是因为汉代独尊儒术的缘故,故B项为正确答案; 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朝统一后逐渐结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结束了这一局面,A项不符合史实; 民间向学之风兴起、西汉君主重用儒者均为直接原因,故排除C、D两项。
4. B 【解析】本题考查陆九渊心学。
有关“实践”的观点是王阳明的观点,故A项错误;天理人伦存于人的本心之中,符合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故B项正确;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读书明理体现的是向外探求,故C项错误;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D项错误。
5. C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王阳明心学) 。
由题目中的信息“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王阳明认为“行产生于心”,这与“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科学理论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由“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可知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知善知恶是良知”可知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过关高分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B.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C.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D.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解析:选C孔子是站在贵族立场上,故A项错误;墨翟是墨家代表,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奴隶制贵族统治逐渐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逐渐确立,而孔子和墨翟分别是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学者,故C项正确;张荫麟先生思想倾向是双方对等的,故D项错误。
2.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解析:选B材料中“‘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表明反对人为,追求无为。
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A项错误;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相符,故B项正确;儒家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C项错误;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D项错误。
3.如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面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
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全球化潮流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解析:选C孔子在不同的范畴内有不同的形象,表明在现代社会有借鉴价值,故C 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
高考历史二轮全套复习专题检测(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检测(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该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2015·南昌调研)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3.(2015·德州模拟)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4.(2015·济南模拟)某思想家的基本主张是“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思想家应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5.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6.(2015·临沂模拟)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7.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
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8.(2015·郑州质检)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
2020届 二轮(江苏专用):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专题卷)
专题过关高分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5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南京盐城一模)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 ) 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解析:选D 题干大意是:孔子在创作《春秋》时,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
明成祖的言论,意思是蛮夷之人与中国人没有差异,都有是非善恶之心。
由此说明,对华夷观,孔子和明成祖的看法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更多的史料来论证,故D项正确;A项表述本身错误。
B项错在“本质区别”,表述不合史实。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封建社会不断演变中形成的,故C项错误。
2.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从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出发,希望把仁爱精神推广到整个社会,号召人们互相帮助,同时他主张不分亲疏贵贱,把“尊贤”“举贤”普遍化。
该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解析:选D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他主张不分亲疏贵贱,把‘尊贤’‘举贤’普遍化”,这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道家政治理念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孔子、孟子并未提出兼爱思想,故B、C两项错误。
3.(2019·江苏原创模拟一)某思想家主张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其政治观的最高原则是效法、奉行自然之道。
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李斯D.王阳明解析:选B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效法、奉行自然之道”,这是道家学派的思想核心,故B项正确;儒家、法家都强调入世、积极有为,故排除A、C、D三项。
2020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限时集训(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对应学生用书第153页)(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A.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B[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法家学派的开创者,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说明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故B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儒法并用是汉代形成的,故C项错误;荀子的思想仍是以儒家为主,二者并未融合为一体,故D项错误。
]2.《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导学号:40034018】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B[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 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欲、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 3.(2017·无锡一模)“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D[由材料“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仁”,故A项错误;《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过关高分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过关高分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合肥质检)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这种变化体现了()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未反映士阶层的崛起,故A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战国时期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说明其并未摒弃儒家的德治思想,故D项错误。
2.(2017·深圳调研)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材料中内容相符,故A项正确。
3.“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
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解析:选A材料“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体现了一种选贤任能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关系剧变,故A项正确。
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解析:选D一方面,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是对孔子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其理论又是对孟子思想的彻底否定与颠覆,故D项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科技文艺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李贽在容与堂本《水浒传》回评中有“各有家数、各有身份”和“同而不同处有辨”等说法,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指出:“只是贪他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子,三十六样性格。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 )A.继承和发展了李贽的观点B.完全背离了李贽的思路C.推动了小说创作蓬勃发展D.为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2.(2019·南京盐城一模)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3.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这反映出宋代(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4.(2019·泰州一模)阅读学者杨庆红制作的两宋小说家籍贯统计表,此表反映了( )B.小说起源于宋代的河南C.政治、经济状况影响文学发展D.地理环境决定小说发展5.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
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
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
该新剧种的形成( ) 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6.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从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出发,希望把仁爱精神推广到整个社会,号召人们互相帮助,同时他主张不分亲疏贵贱,把“尊贤”“举贤”普遍化。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34.[儒家与道家思想]《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
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答案 A解析《论语》记述的是孔子的言论,其实是体现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老子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故B项错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推崇仁礼与君权神授无关,故D项错误。
35.[法家思想]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
……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
……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
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答案 A解析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前半部分是说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适合于当时的战乱争霸的时局的;但是,法家思想也有落伍之处,从材料“……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可以看出,法家思想过分强调加强君主集权和权力,这是通过剥夺社会利益而获得的,从而忽视了社会利益,A项正确;B、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36.[墨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
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答案 A解析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平等的爱,而孟子强调维护合理的等级秩序,不认可“兼爱”,故选A;孟子也具有济世情怀和民本思想,故排除B、C;“兼爱”并未反映出追求实用功利,排除D。
2017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限时集训 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三)(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6·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流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C[儒家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与材料中“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不符,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相符,故C项正确;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导学号:69162046】●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B[儒家思想强调等级伦理秩序,限制自由思想,与材料中“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随其自然,无为而治,即符合“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也符合“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故B项正确;墨家在战国后逐渐消失,与“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思想主张用严刑峻法约束人们,与“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不符,故D项错误。
]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
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
”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A[根据材料时间“汉代”以及“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可知是迎合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A 项正确;“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提出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而不是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错误;难以摇撼的原因是与政治相结合,故C项错误;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可知儒家思想是政府统治的思想工具,而不是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限时训练(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临沂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2014·江门模拟)“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
固然,皇帝也祭土,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2014·天津南开区二模)下列话语与“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最不相符的是()A.“君子和而不同”B.“君子忧道不忧贫”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2014·海口二模)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5.(2014·青岛模拟)“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A.天理B.儒家的伦理道德C.宇宙D.人本6.(2014·潮州二模)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提高训练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专题提高训练第 6 页一、选择题1.(2019课标全国Ⅱ ,25)西汉早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 此后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样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表现这种特色的主要要素是()A. 王国权益强盛B. 百花怒放场面的持续C. 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分析 : 此题考察汉朝学术思想发展的原由。
汉初, 道家杂采各派思想精髓, 形成黄老之学, 知足了统治阶级养精蓄锐的需要, 而西汉中期 , 董仲舒杂采各派思想精髓, 形成新儒学 , 知足了汉武帝增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其共同点都是为知足现实统治需要而主动兼容各样思想, 故 C 项正确 ;西汉中期 , 王国问题已获得解决, 故 A 项错误 ; 题干资料重申了各派思想的交融, 故 B 项错误 ; 学术上的兼收并蓄不可以表示统治者推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故 D项错误。
2.(2019课标全国Ⅲ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域保留的佛教早期造像好多衣衫单薄, 甚至裸身 ,面部表情生动; 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 造像多数表情威严, 衣饰亦趋齐整。
惹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要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绘画技术进步C. 政治权益干涉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分析 : 此题考察儒家思想的影响。
西汉期间儒学确定了正统地位, 汉朝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就面临着一个办理好与儒家思想关系的问题。
题干资料反应了佛教在中国流传早期的造像, 显然带有异域风格 ; 洛阳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迁都此后, 其造像更切合当时社会主流阶层的审美看法 , 这种看法主要遇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故 D 项正确 ; 此题资料要旨是佛教造像的外面表现,与经济发展、绘画技术、政治权益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可清除 A、B、 C 三项。
3.(2019天津新华中学期末) 荀子以为 , 人生而有欲有求 , “求而无胸怀分界, 则不可以不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3】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含答案)
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2.科学技术:内容上强调实用性,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传统经验总结、缺乏实验,应用上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大型工程,成就上以四大发明为典型代表,水平上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排查纠错1.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具体表现为生产力进步,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 √)2.孔子的仁、礼思想,老子的无为主张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服务的;孟子的仁政,韩非子的法治、变革主张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
( √)3.“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皆体现了民本观念,分别由孟子及唐太宗提出。
( ×)点拨“君舟民水”主张首次由荀子提出。
4.西汉初推行黄老之学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应用,生产力低下,经济凋敝是盛行的根源。
( √)5.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实质是思想专制加强,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6.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过关高分练(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B.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C.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D.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解析:选C孔子是站在贵族立场上,故A项错误;墨翟是墨家代表,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奴隶制贵族统治逐渐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逐渐确立,而孔子和墨翟分别是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学者,故C项正确;张荫麟先生思想倾向是双方对等的,故D项错误。
2.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解析:选B材料中“‘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表明反对人为,追求无为。
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A项错误;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相符,故B项正确;儒家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C项错误;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D项错误。
3.如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面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
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全球化潮流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解析:选C孔子在不同的范畴内有不同的形象,表明在现代社会有借鉴价值,故C 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
为此,该思想家主张()A.知行合一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C.实行仁政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解析:选C A项是明朝王阳明提出,与材料中“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B 项是荀子的主张,他主张“性本恶”,与材料中“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相符,故C 项正确;D项是墨子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吕思勉先生说:“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
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彰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对此理解正确是()A.表彰儒学之后诸学皆绝B.学识佳者皆成为官员C.儒学由此得以发扬光大D.百家争鸣从此时结束解析:选C“诸学皆绝”过于绝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设立太学,其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并非“皆成为”,故B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融合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为一体,其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也就意味着各家思想都有得到传承,而且儒学也因为吸收各家精华而发扬光大,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D项错误。
6.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
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解析:选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明清时期,与材料宋明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体现了宋明理学主流思想,“家具设计”表明该思想融入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商品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与材料宋明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
7.王阳明曰:“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这说明王阳明()A.重视道德修养B.强调格物致知C.倡导知行合一D.主张人性本恶解析:选A材料“殃”“罪”“恶”“辱”等体现重视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探究方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知和行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人本性的探讨,故D项错误。
8.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都()A.反对君主专制B.以天下为己任C.提倡公平法治D.反对宋明理学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提倡公平法治,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也强调社会责任感,且材料也没有反映两者反对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9.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解析:选A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这是在思想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C项错误;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D项错误。
10.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
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解析:选D史料实证是核心素养之一,并不体现独树一帜,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研究者立场问题,故B项错误;“无法达成共识”显然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辛教授依据史料实证,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明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故D 项正确。
11.据《爱日斋丛抄》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
12.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
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解析:选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而不是汉赋,故A项错误;汉赋辞藻华丽,表现了汉代气势恢弘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并受到市民欢迎的是宋词,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如屈原、李白,故D项错误。
13.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
”下列碑帖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解析:选B材料评价的是颜真卿撰写的楷书碑文,《曹全碑》是汉代隶书作品,与材料楷书字体不符,故A项错误;《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祖父撰写的楷书字碑,与材料风格一致,故B项正确;《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佳作,与材料中碑文风格不符,故C项错误;《古诗四帖》是草书字体,与材料字体不符,故D项错误。
14.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
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
乍驻乍引,任意所为。
或粗或细,随态运奇。
”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小篆B.楷书C.草书D.行书解析:选C“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
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
乍驻乍引,任意所为。
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体现的是草书的写意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5.清代艺术家郑板桥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由上述材料可知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B.江南社会的世俗化C.“经世”思想的发展D.风俗画为画坛亮点解析:选D“文必切于日用”,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不符合题意;“构图简单、主题鲜明”,反映世俗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民间疾苦声”“总关情”反映“经世”思想,故C项不符合题意;“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体现的是文人画,故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2分)16.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摘编自《论语》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
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