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与指南差距分析

合集下载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心脏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在没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情况下出现心房颤动的症状。

NVAF患者因为心房颤动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容易导致中风、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抗凝治疗对于NVAF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现有抗凝治疗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口服抗凝药物,以及肝素类药物。

这些抗凝药物通过干预凝血机制,抑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减少中风和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的风险。

在抗凝治疗的选择上,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肾功能、服用其他药物情况等个体化因素,进行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抗凝治疗在NVAF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明显减少了患者的中风风险,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显示,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华法林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风的风险降低了64%,栓塞的风险降低了26%。

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目前口服抗凝药物的用药监测较为困难,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凝血酶时间(INR),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这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口服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多,包括出血和肾功能损伤等。

特别是华法林这类传统口服抗凝药物,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免出现血栓再发或者出血并发症。

有些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抗凝药物,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为了克服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不足,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正在不断努力。

近年来,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继问世,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这些药物具有作用机制更明确、用药监测更便捷、副作用更少的特点,逐渐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指在缺乏可影响心房颤动的瓣膜病变或人工瓣膜置换的条件下产生的心房颤动。

硬性血栓形成是NVAF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

对于NVAF患者,抗凝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抗凝治疗指南推荐对于NVAF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

根据抗凝药物的类型,抗凝治疗可分为维生素K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两种。

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VKA)是传统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它们通过抑制维生素K与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反应来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受到饮食、药物和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经常监测和调整剂量。

华法林的起效时间较长,需要逐渐达到治疗目标,且具有较多的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对于华法林的依从性较低,治疗效果不稳定。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DTIs)和直接凝血因子Xa抑制剂(Direct factor Xa inhibitors,DXaIs)。

DTIs有达比加群(Dabigatran)和新津安(Argatroban)等。

DXaIs有阿司匹林(Aspirin)、利伐沙班(Rivaroxaban)、伊速坦(Apixaban)和达哌嗪(Edoxaban)等。

NOACs不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剂量调整,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且便于患者的使用和依从。

NOACs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在中国的NVAF患者中,抗凝治疗的现状仍然不理想。

一方面,由于NVAF多见于老年人,许多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和药物治疗,对于抗凝治疗存在担忧。

由于传统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对饮食和药物有较多的限制,患者对于抗凝药物的依从性较低。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容易引发栓塞性事件,如中风,血栓栓塞等。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减少相关危险。

抗凝治疗的选择和使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状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主要选择是口服抗凝药物和肝素。

口服抗凝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等。

肝素则主要用于急性期的治疗。

这两种抗凝药物在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等方面有所区别。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其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使用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调整剂量,这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和风险。

华法林与食物、其他药物和一些疾病存在相互作用,使得抗凝治疗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相对于华法林具有更好的使用方便性。

NOACs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凝血酶IIa或Xa来发挥。

相比于华法林,NOACs不需要定期监测INR 和调整剂量,且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

下表列出了几种常用的NOACs及其使用特点:|药物名|抗凝机制|半衰期|无需监测INR|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达比加群|抑制凝血酶IIa|12-17小时|是|是||阿哌沙班|抑制凝血酶Xa|约12小时|是|是||利伐沙班|抑制凝血酶Xa|8-15小时|是|是|肝素是一种间接作用的抗凝药物,其通过增强抗凝酶AT-III的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

肝素主要用于急性期的治疗,如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电复律手术前的预防性抗凝和血栓栓塞事件的急性治疗。

肝素可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但需要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调整剂量。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特征是心脏的心房部分不规则地快速跳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引发心脏衰竭、栓塞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抗凝治疗是NVAF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抑制凝血系统的功能,降低栓塞风险。

抗凝治疗在不同的地区、医院和患者群体中存在差异,以下是对目前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的分析:1.抗凝治疗的遵循率不高:抗凝治疗需要终身进行,但研究表明,很多NVAF患者并未按时接受或坚持抗凝药物治疗。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长期用药产生担忧,如出血风险、药物副作用和用药负担等。

医生对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合理用药的指导也是影响患者遵循率的因素之一。

2.抗凝药物的选择:目前,抗凝治疗可选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NOACs)。

相比传统的华法林,NOACs具有剂量稳定、无需频繁的监测和调整、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等优势,已成为推荐的一线药物。

由于经济和药物可及性等原因,部分患者仍然采用华法林治疗。

3.抗凝药物的安全性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等不良事件,因此需权衡抗栓塞效果与出血风险。

医生在制定抗凝治疗方案时,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如年龄、肝肾功能、合并疾病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因此医生应向患者充分解释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抗凝药物的依从性。

4.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评估:对于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凝血酶时间(INR)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用以评估抗凝药物的疗效和剂量调整。

INR监测的频率和目标范围的控制仍存在差异。

为了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医生和患者需密切合作,定期监测INR值,并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心脏疾病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患病率逐年上升。

心房颤动的主要危险在于异常脑栓塞、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因此,抗凝治疗是日常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手段,其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根据中国抗凝治疗指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属于高危和低危两种类型,其中高危患者指具有心肌梗死、房颤时间大于48小时、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瓣膜性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等风险因素的患者。

低危患者则指没有以上风险因素但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年龄超过65岁等基本疾病患者。

对于高危患者,推荐启动口服抗凝治疗,目标是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至3.0之间,到达稳态后需要每月检测一次INR。

对于低危患者,推荐以以下频率检测INR:开始3个月,每4周检测一次;之后3至6个月,每8周检测一次;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

然而,目前我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医疗水平的差异。

在医院类别、科室类别等方面的医疗差异,导致抗凝治疗的不规范和不足。

其次是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不愿意长期服药,意识不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等等。

此外,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往往使患者对抗凝治疗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

最后是缺乏科学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对抗凝治疗产生误解甚至不知晓。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抗凝治疗本身的风险。

口服抗凝剂存在出血风险,因此对于高危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此来确定药物剂量。

此外,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处理。

同时,患者应该掌握紧急出血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心脏疾病中一种常见病,抗凝治疗是控制相关疾病进程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尚存在不足和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的多学科联合护理,确保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抗凝治疗。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它会导致血栓形成和卒中的风险增加。

抗凝治疗对于NVAF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NVAF患者抗凝治疗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现状需要改进的地方。

抗凝治疗在NVAF患者中的使用率还有待提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300万NVAF患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令人担忧的是,有相当一部分NVAF患者并没有接受到抗凝治疗。

数据显示,在部分发达国家,NVAF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比例仍然不到50%。

即使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也有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或者停药时间过长。

现有的抗凝药物在NVAF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主要用于NVAF患者的抗凝药物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如达比加群、利伐罗班、阿哌沙班和依诺肝素)。

维生素K拮抗剂的主要问题是需要严格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和剂量调整。

而NOACs虽然不需要定期监测,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使用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

NVAF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如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治疗费用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对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认识和重视。

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提高NVAF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

医生应该加强对抗凝治疗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抗凝治疗。

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探索和研发适合NVAF患者的新型抗凝药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还有待改善,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推广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加强监测和管理以及科研创新,相信可以提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质量和水平。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是指没有明显的心脏瓣膜病变,而导致心房颤动的一种心律失常。

这类患者在长期的监测和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和认识。

目前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维生素K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两类。

维生素K拮抗剂包括华法林和香豆素,它们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相比维生素K拮抗剂,它们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和更为预测性的药效。

临床研究证实,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上具有与华法林相媲美的效果,并且减少了出血风险。

抗凝治疗在NVAF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值得关注。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最新的指南,所有患有NVAF的患者均建议采用抗凝治疗,无论患者的年龄或其他临床特征如何。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脏律动协会(EHRA)的认可。

换句话说,即使患者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只要被诊断出NVAF,就需要开始抗凝治疗。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对于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重新认知,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问世,使得抗凝治疗不再受限于年龄和其他因素。

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抗凝治疗在NVAF患者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就诊医生和患者对于抗凝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

一些医生可能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缺乏充分了解,也可能由于个人习惯和经验,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

而一些患者可能对于长期服药和出血风险有所担忧,因此不愿意接受抗凝治疗。

这些认知和接受上的问题可能导致抗凝治疗的延迟或不足,增加了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特点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容易引发心房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既往无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植入史。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房颤动是全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预计到2030年,心房颤动患者数量将达到7500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也在逐渐增多。

抗凝治疗作为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关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患者用药不规范、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差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探讨抗凝治疗在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以及临床应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促进抗凝治疗的措施,为改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从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国际研究资料显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为突出。

研究表明,男性在发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这一现象可能与男性在生活中的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

首先介绍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然后探讨了目前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以及现有抗凝药物的应用及局限性。

接着讨论了新型抗凝药物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和前景,以及抗凝治疗的优化策略。

通过分析得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个体化。

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建议,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和建议,有助于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关键词】心房颤动、非瓣膜性、抗凝治疗、流行病学特征、抗凝药物、局限性、新型抗凝药物、优化策略、结论、未来研究方向、临床实践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导致血液在心房中淤积和凝结。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三千五百万人患有心房颤动,而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会继续增加。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的一种类型,与心脏瓣膜异常无关。

研究表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卒中、心力衰竭和其他并发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抗凝治疗是管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预防卒中和其他血栓相关的并发症。

目前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例如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监测。

有必要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改善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该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合理地进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没有明确的瓣膜病变引起的心房颤动。

它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高。

由于抗凝药物使用需要长期坚持,并且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患者的依从性较低。

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对抗凝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治疗的复杂性和费用的支持。

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当前,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和非维生素K 拮抗剂(NOACs)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主要药物。

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使用依赖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INR),而NOACs则无需监测凝血功能,更方便患者使用。

NOACs的价格较高,而维生素K拮抗剂则需要反复检测,使患者产生负担。

在选择抗凝药物时需要权衡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治疗的实际效果。

抗凝药物在抗凝治疗中的合理使用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抗凝药物的剂量和持续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体化处理。

目前抗凝药物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过度使用或者使用不足都会对患者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有必要加大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抗凝治疗的教育力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指南,以促进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并发症控制需要更加重视。

尽管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但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患者的抗凝治疗应该是一个平衡考虑的过程,既要防止血栓栓塞的发生,又要控制出血的风险。

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监测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抗凝治疗的效果,我们需要加大对患者和医生的教育力度,优化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加强抗凝治疗的个体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1. 引言1.1 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患者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抗凝治疗,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形成并导致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抗凝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抗凝药物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对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需要被充分认识并重视。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抗凝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大的益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对抗凝治疗的指南、药物选择、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问题以及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促进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优化。

【字数:230】1.2 抗凝治疗的现状抗凝治疗的现状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抗凝药物的不断涌现,临床上对于抗凝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指南和标准。

当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抗凝治疗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等并发症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抗凝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例如患者的依从性差、药物的副作用、因尿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等。

这些问题给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医疗团队和患者一起积极探讨和解决。

随着人们对抗凝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些新型的抗凝药物也在不断涌现,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抗凝治疗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房会不规则地跳动,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些血栓会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向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NVAF患者来说,抗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抗凝治疗在NVAF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抗凝药物的目标是通过阻止血液凝结,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卒中和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的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我们来看一下全球范围内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大约有3%的人口患有心房颤动,而这一比例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则升至15%。

尽管抗凝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NVAF患者的卒中风险,全球范围内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抗凝治疗。

中国是世界上心房颤动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抗凝治疗的覆盖率却相对较低。

据中国心房颤动研究组的数据显示,仅有不到50%的NVAF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

这意味着仍有一大部分患者处于未抗凝状态,存在卒中和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的风险。

在美国,由于医疗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相对较好。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大约85%的NVAF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

这一覆盖率相对较高,也说明了美国对于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视程度。

除了覆盖率的差异外,不同地区对于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欧洲,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是主要的抗凝治疗选项。

而在亚洲地区,尽管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注射类抗凝药物(如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近些年来,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它们相较于传统的华法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心脏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NVAF患者由于心房颤动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

抗凝治疗对NVAF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目前,国际上抗凝治疗NVAF患者主要采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

对于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来说,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以及患者依从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且受食物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

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则无需定期监测,且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短的半衰期,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随着临床试验和大规模实践的开展,NOACs在NVAF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

NOACs包括达比加群、利伐罗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它们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防止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NOACs在预防中风和出血方面具有相似的疗效,且在一些临床终点事件上甚至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尽管NOACs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NOACs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负担得起。

NOACs在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于NOACs的长期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指导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维生素K拮抗剂在NVAF患者抗凝治疗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

尽管它们需要定期监测INR,并且受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但对于一些不能适应NOACs的患者来说,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抗凝治疗选择。

对于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来说,定期监测INR和良好的药物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INR在合适的范围内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效预防血栓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摘要】摘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抗凝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卒中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抗凝治疗在其中的重要性,并对目前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本文也指出了抗凝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和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提高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的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患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分析,问题,改进策略,建议,重要性,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心脏上室不规律、快速地跳动。

AF患者在长期患病的情况下,存在较高的卒中风险,因为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内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卒中等并发症。

抗凝治疗成为了治疗AF患者并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患者对长期服药的不愿意、药物副作用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挑战,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当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探讨抗凝治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为改善患者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受益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当前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患者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最终总结结论以供临床实践参考和借鉴。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存在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

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栓塞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

抗凝治疗的指南与推荐。

根据2019年欧洲心脏电生理学会(ESC)发布的最新指南,对于没有明显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肝病和高出血风险的NVAF患者,强烈推荐联合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或新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艾克舒曲等)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对于高龄患者、有中度慢性肾脏病或中度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推荐按需进行抗凝治疗。

指南还强调抗凝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进行选择,并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偏好。

在实际临床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仍存在一些现实难题。

患者的依从性较低。

由于抗凝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并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出血风险或药物副作用而不愿进行抗凝治疗,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依从性的问题。

抗凝监测和管理的困难。

对于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经常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以调整剂量,而这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且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剂量管理问题也存在一定困难。

一些NVAF患者可能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如老年患者、活动性溃疡或肝病患者等,这给抗凝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DOACs的出现为解决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DOACs不需要定期监测INR,且剂量不受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使用更加方便,依从性也更高。

DOACs相对于华法林等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具有更低的出血风险,尤其在颅内出血方面。

研究表明,DOACs与华法林比较,可以将中风和出血的风险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DOACs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及孕妇等还存在禁忌症,因此在使用DOACs时需要注意。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葛文君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葛文君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葛文君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

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以及药物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情况等。

结果:500例患者中128例抗凝治疗,其中99.22%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监测达标20例患者。

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未抗凝治疗的脑卒中风险大,且临床中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监测达标率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规范的抗凝治疗,以期降低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69-02心房颤动属于一种快速心律失常的症状,该情况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临床上常见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脑动脉栓塞,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近年我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出现脑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

目前,多个研究结果显示,给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抗凝治疗可降低其脑卒中发生率,但国内关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关注度较低,造成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久高不下[2]。

本次研究中旨在对我院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500例为对象,男性296例、女性204例,年龄45~81岁、平均(60.83±5.37)岁;患者病情均符合《实用心血管病临床手册》[3]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表示在绝对不规则R-R间期,未见明显P波,以心房颤动波代替;排除具有心脏手术史和心脏瓣膜病、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史、痴呆或者精神病史患者。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林维强【摘要】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并分析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30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依据2006年ACC/AHA/ESC房颤抗凝管理指南分为低危组、中危组以及高危组,分析其抗凝应用情况.结果房颤患者共221例,未根据指南抗凝的患者有174例,根据指南抗凝的患者有47例.结论当前该院基层医院住院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中,多数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治疗,尤其对于房颤脑卒中高危患者,更需要临床指南推荐.【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11【总页数】3页(P48-49,52)【关键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影响因素【作者】林维强【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医院内科,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tatu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nalyze its clinical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 230 cases of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fibrilla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low-risk group,average-risk group and high-risk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CC/AHA/ESC atrial fibrillation anticoagulation manage guide in 2006,and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the 2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17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not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anticoagulation and 47 cases were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anticoagulation.Conclusion At present,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hospitalized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have not accepted the anticoagulant therapy recommended by guide,and especially for the?high-risk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patients,the clinical guide recommendation is more needed.[Key words]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Inpatients;Anticoagulant therapy;Status;Influence factors心房颤动已经成为引起栓塞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临床对其研究越来越多,当前指南推荐需要将房颤患者做脑卒中危险情况予以分层,根据患者脑卒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抗凝剂,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1-2]。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房颤动(AF)已成为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其与猝死、缺血性卒中、痴呆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防治工作亟需加强。

抗凝治疗是当前预防非瓣膜性AF病人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措施。

然而,抗凝治疗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争议,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接受或坚持抗凝治疗。

本文对非瓣膜性AF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提出改进抗凝治疗的建议。

一、非瓣膜性AF患者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1. 抗凝治疗门槛高抗凝治疗需要进行定期的血液监测来评估凝血状态,另外需要规律用药,这些都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负担和成本。

这也是影响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缺乏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流程目前临床上对于非瓣膜性AF患者抗凝治疗的评估和管理流程尚未完全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的医生和医院使用的评估工具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容易出现偏差和误判。

3. 临床研究的不足抗凝治疗对于非瓣膜性AF患者的药物选择、用量、治疗时间等方面的最佳策略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并且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和矛盾的问题,如口服抗凝剂和肠内抗凝剂的优劣、抗凝治疗的目标INR值、停药时机等等。

1. 加强心房颤动的筛查和诊断由于非瓣膜性AF患者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往往难以被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建议医生在对高危人群进行常规筛查的同时,增加有关心房颤动的问题询问和检查,及早发现患者的心房颤动病情。

建议制定并推广标准化的非瓣膜性AF患者抗凝治疗评估和管理流程,包括评估工具、治疗方案、增加医疗质量控制等,从而提高抗凝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加强医患宣教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非瓣膜性AF患者抗凝治疗的宣传和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 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抗凝治疗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合并症、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考虑。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抗凝治疗,减少房颤导致的卒中事件。

方法:收集267例因患非瓣膜性AF住院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分析患者临床特点与抗凝情况的关系。

采用CHA2SD2-VASc评分标准,出血评分采用HAS-BLED评分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出血、卒中风险评估,分析两者与抗栓方案的关系。

随访1a,观察患者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共纳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67例,有抗凝指征者229例,仅69例行抗凝治疗,其中68例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住院期间INR 达标者(2.0-3.0)10例。

年龄、合并冠心病、既往脑卒中病史、出血史等可能影响抗凝治疗。

结论:房颤患者多需抗凝治疗,但目前抗凝治疗率低,华法林抗凝治疗者住院期间INR达标率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尚未广泛应用。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CHA2SD2-VASc;HAS-BLED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作为AF患者中的特殊群体,目前抗凝治疗率并不高,有效的抗凝治疗更少。

其抗凝治疗需要临床医师在抗凝指征与出血风险中有更全面的评估,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与最小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同时,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推广与使用可能为AF患者的抗凝治疗带来新的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纳入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心内科房颤住院患者。

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非瓣膜性且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心房颤动患者。

排除标准:病例资料不全;有其他可逆转因素造成的房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6个月内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者;住院期间死亡患者。

2、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基础信息并进行出血、卒中评分,记录抗凝治疗情况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情况。

1)AF诊断采用2014 AHA/ACC/HR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诊断标准,以记录到的AF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9 例 非瓣 膜病心房 颤动患者 的血栓 栓塞危险 因素 、抗凝药物使用 情况 ,采用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法分 析影响抗凝治疗 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具
有抗凝指 征且无抗凝禁忌证 的患 者 1 0 2例 , 仅 1 2 . 7 % 的患者接受 华法林治疗 ,年龄 ≥ 7 5 岁 、患者对抗凝治疗 的选 择是影响抗凝治疗 的主要
v a l v u l a r a t ia r l f i b il r l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wh i c h i n f l u e n c e t h e d e c i s i o n o f a n t i e o a g ul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 Me t ho d:Ri s k f a c t o r s o f t h r o mb o -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0 卷第2 1 期( 总 第2 6 7 J  ̄ J ) 2 0 1 3 年 7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非瓣膜病 心房颤 动患者抗凝 治疗 现状 与指南 差距分析
方存明① 黄政① 胡学
【 摘要 】 目的 :了解 心房 颤动抗 凝治疗 的现状 、影 响因素及其与指南推荐 的差距 。方法 :调查 2 0 1 1 年1 月一 2 0 1 1 年6 月在本 院住 院的
因素 。结论 : 本 院抗凝 治疗的现状与指南推荐差距 明显。
【 关键词 】 心房颤动 ; 血栓栓塞 ; 抗凝 治疗
Ga p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r e s e n t S i t u at io n a nd t he Gu i de l i n e f o r Ant i c o a g ul a t i o n Tr e a t me n t i n Pa ie t nt s wi t h No n Va l v u l a r At r i l a F i b il r l a io t n /
F A NG C u n - mi n g 。HUANG Z h e n g ,HU X u e - j u n . / / Me d i c l a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C h i n a,2 0 1 3,1 0( 2 1) :1 0 1 - 1 0 3
e mb o l i s m a n d u s a g e o f 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i n 1 0 9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o n v a l v u l a r a t r i a l i f b i r l l a t i o n d u i r n g J a n u a r y 2 0 1 1 t o J u n e 2 0 1 2 ,
a n d t h e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wh i c h i n f l u e n c e t h e d e c i s i o n o f a n t i e o a g u l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we r e a n a l y z e d u s i n g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ly a s i s . Re s u l t :1 0 2 p a t i e n t s h a d a n t i c o a g u l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i o n s a n d n O a n t i e o a ul g a t i o n c o n t r a i n d i c a t i o n. o n l y 1 2 . 7 p e r c e n t o f p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wa r f a r i n;a g e≥ 7 5 y e a r s a n d t h e c h o i c e o f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a n t i c o a ul g a n t t he r a p y . Co n c l us i o n:T h e r e i s a n o b v i o us g a p b e t we e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ui g d e l i n e f o r nt a i c o a g u l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o n v lv a u l a r a t r i a l f i b il r l a t i o n .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g a p b e t we e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a n t i c o a g u  ̄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