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毅论)后》说:“《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
”清人钱泳《书学》对《乐毅论》更是大为推崇:“昔人谓右军《乐毅论》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
盖《黄庭》、《曹娥》、《像赞》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乐毅》冲融大雅,方圆适中,实开后世馆阁试策之端,斯为上乘。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
《乐毅论》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二、学习《乐毅论》应注意的几点《乐毅论》(下图为拓本局部)是小楷名帖,它与写其他大楷碑帖不一样,因此在临写该帖(也包括临写其他小楷字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写小楷虽仅靠锋尖运行,但仍保持“逆起、行笔、回收”的运笔过程,也按轻、重、疾、涩的方法运笔。
在结构上,小楷讲究舒展,抱成一团则眉目不清。
第二,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允许我们有时间注意到笔法的完善。
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
端坐作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它移,精神要贯注,一毫不可苟且,使锋藏画中,力透纸背。
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渡、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褚遂良在《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将《乐毅论》列为第一。
纵向对比看来,书圣小楷用笔也颇有“今意”,往往笔势绵亘流丽,起止舒展,不避以侧锋取妍。
到了陈、隋之际,著名书法家释智永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
不愧是书圣第一小楷,《乐毅论》气韵高逸,笔致婉丽,骨肉兼称,刚柔相济,舒和隽永,是古朴与.妍丽兼美之典范。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最好版本,高清大图)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最好版本,高清大图)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乐毅论》小楷,梁模本有题款“永和四年(348)十二月甘四日书付官奴”(小编注:《兰亭序》是永和九年,也就是《乐毅论》要早了五年)。
据说原石曾与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说《乐毅论》之书在武则天当政时散人太平公主家,后被人窃去,因惧来人追捕,遂于灶内焚之。
王羲之《笔势论》中对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
”他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乐毅论》作为范本,又以《笔势论》作为理论,从虚与实两方面启发王献之的悟性,导引其进入书学的正轨。
从现存的本子中还可看到笔画是灵动的,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缓急;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则重纵行,不拘横行。
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
据唐韦述《叙书录》称,内府所藏的《乐毅论》,“长安、神龙之际,太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
徐浩《古迹记》记载得更为具体一些,曰:後归武则天女太平公主,其後为一咸阳老妪窃去,县吏寻觉,老妪投之灶下,真迹遂永绝於世(小编注:难道是真的么...oh,no)。
宋朝程大昌肯定了这一说法,其所著《考古编》卷八谓:“开元五年(717)裒大王真迹为百五十八卷,以《黄庭经》为正书第一,无《兰亭》、《乐毅》,则开元时真本不存明矣。
今世传本,必是摹榻,又未必正是当时传本。
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贞观中尝敕冯承素等榻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人间遂有六本,其内本之经褚河南叙录者,凡接缝及卷首、卷尾皆印‘贞观二年’以识。
今传本又皆无之,知是榻非原榻不疑也。
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书法字帖作品欣赏
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书法字帖作品欣赏••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樂【乐】••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毅••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毅••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论••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论••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夏••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侯••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泰••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世••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時【时】••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拔••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莒••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即••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賢【贤】••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意••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宜••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远【遠】••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难••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通••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然o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趣▪▪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趣▪▪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盡【尽】▪▪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劣▪▪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指▪▪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亦▪▪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惜▪▪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哉▪▪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遗▪▪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燕▪▪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惠▪▪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書【书】▪▪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殆▪▪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庶▪▪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机▪▪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合▪▪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道▪▪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终▪▪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喻▪▪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昭o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伊▪▪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尹▪▪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放▪▪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放▪▪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甲▪▪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疑▪▪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受▪▪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怨▪▪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业▪▪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业▪▪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欲▪▪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极▪▪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量▪▪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务▪▪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盛▪▪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隆▪▪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苟▪▪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苟▪▪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苻▪▪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定o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遇▪▪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载▪▪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岂▪▪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局▪▪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止▪▪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废▪▪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屑▪▪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强▪▪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兼▪▪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兼▪▪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举▪▪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运▪▪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動【动】▪▪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海▪▪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讨▪▪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义▪▪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此▪▪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兵▪▪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威▪▪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汤o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興【兴】▪▪东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楷书遐o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啸▪▪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侣▪▪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戏▪▪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明▪▪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珠▪▪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或▪▪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拾▪▪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翠▪▪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羽▪▪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从▪▪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南▪▪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姚▪▪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汉▪▪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游▪▪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叹▪▪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袖▪▪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娲▪▪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女▪▪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匹▪▪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咏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独【獨】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處【处】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楷书扬。
书法理论《乐毅论》临摹要点指南
书法理论《乐毅论》临摹要点指南一、《乐毅论》简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毅论)后》说:“《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褚遂良《拓本<>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
《乐毅论》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二、学习《乐毅论》应注意的几点《乐毅论》在临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写小楷虽仅靠锋尖运行,但仍保持“逆起、行笔、回收”的运笔过程,也按轻、重、疾、涩的方法运笔。
在结构上,小楷讲究舒展,抱成一团则眉目不清。
第二,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允许我们有时间注意到笔法的完善。
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
端坐作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它移,精神要贯注,一毫不可苟且,使锋藏画中,力透纸背。
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渡、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
明末清初书法家倪苏门《书法论》中说:“轻、重、徐、疾四法之中,惟以徐为要。
徐者,缓也,即留得笔住也。
此法—熟,则诸法方可运用。
”切忌字小而忙行笔势,犯急躁草率、信手疾书之病。
第三,初学小楷,当先从基本点画人手,后构结体。
点画结字既熟,方可注意到笔势的往来和自然的韵律。
小楷虽以沉静端庄为主,但亦当静中寓动,既欲态度自在,有老僧补衲之沉静;又要笔机活泼,兼天马行空之动势。
总之,学习小楷,捷则有之,忙则不可。
俞丰王羲之《乐毅论》详解
俞丰王羲之《乐毅论》详解概述《乐毅论》,夏侯玄文,传为王羲之所书。
此帖无墨迹传世,今所见者皆摹刻本,著名的有南宋越州石邦哲《越州石氏帖》本(今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明代有文氏《停云馆法帖》本(内刻两种)、陈巘《玉烟堂法帖》本、吴廷《馀清斋法帖》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有冯铨《快雪堂法帖》本等。
关于此帖的流传,历来有不少记载和传说,纷纭莫辨,今择其要者,引述如下:南朝梁武帝在与陶弘景的书启中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
”陶弘景则回复表示赞同:“《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均见《梁文纪》卷九)这一段说明梁时所见《乐毅论》可能已经是摹本了。
《法书要录》卷二载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曰:“《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后,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此书留意运工,特尽神妙。
其间书误两字,不欲点除,遂雌黄治定,然后用笔。
陶隐居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师箴》等笔力鲜媚,纸墨精新。
斯言得之矣。
释智永记。
”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并善书法,他对此帖评价极高,但他所见的是真迹还是“梁世模出”的摹本,从文中难以判断。
陈隋灭后,《乐毅论》又归入唐内府。
《法书要录》卷三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王右军真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司空赵国公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特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特进郑国公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等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褚遂良记。
”褚遂良记载以为当时所藏《乐毅论》“是王右军真迹”,并摹出了六本,传之于世。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
《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
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
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
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
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
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
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
《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
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
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
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
毅论)后》说:“《乐毅论》者,
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
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
“(《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
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
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
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原文: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
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十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废,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
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诛哉。
其与邻敌何以相顷。
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王羲之《乐毅论》高清欣赏
王羲之《乐毅论》高清欣赏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此帖和《黄庭经》一样,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
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大异其趣。
这些书迹,至今仍是练习小措的优良范本。
唐刻宋拓本王羲之《乐毅论》,雍容和雅,静穆中显生机
唐刻宋拓本王羲之《乐毅论》,雍容和雅,静穆中显生机
王羲之曾对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
王羲之以《乐毅论》为范本,启发王献之学书,可见,王羲之在书写《乐毅论》时的用心。
王羲之存世的正书不多,特别是长篇,《乐毅论》也被认为是王羲之正书第一。
《乐毅论》,小楷,四十四行,真迹无存。
从现存的拓本上,仍可以看到《乐毅论》虽是小楷,但又有大字的格局。
其用笔灵动,字势逸宕,气韵雍容和雅,又于静穆中显生机。
王羲之《乐毅论》
柯九思跋
▼。
王羲之《乐毅论》字库版
王羲之《乐毅论》字库版《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此帖和《黄庭经》一样,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
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大异其趣。
这些书迹,至今仍是练习小措的优良范本。
【1】乐毅论;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2】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3】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4】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5】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6】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7】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8】犹犲虎。
王羲之乐毅论楷书临摹
王羲之乐毅论楷书临摹《乐毅论》楷书书法作品《乐毅论》楷书书法作品《乐毅论》楷书书法作品《乐毅论》楷书书法作品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
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
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诛哉。
其与邻敌何以相顷。
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旧拓本,清雄雅正,意境高远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旧拓本,清雄雅正,意境高远
《乐毅论》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为三国时期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王羲之《乐毅论》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乐毅论》安思远藏本《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
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始】【1】《乐毅论》夏侯泰初;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2】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3】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4】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5】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图片待补: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
王羲之《乐毅论》唐刻宋拓本
王羲之《乐毅论》唐刻宋拓本王羲之《乐毅论》唐刻宋拓本,小楷,现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刻宋拓晋唐小楷法书八种》万戈旧藏。
【始】【1】《唐刻宋拓晋唐小楷法书八种》墨林项元汴真赏;《乐毅论》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2】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3】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4】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5】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6】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7】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8】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9】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
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10】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
【赏貼】王羲之小楷法帖《乐毅论》(快雪堂刻本)
*【赏貼】王羲之小楷法帖《乐毅论》(快雪堂刻本)
王羲之小楷法帖《乐毅论》(快雪堂刻本)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精彩名帖,也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历代大家都对此赞不绝口。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之作也。
王羲之小楷法帖《乐毅论》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其原迹久已不存,目前传世的有《快雪堂帖》、《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等众多刻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
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
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
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
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十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废,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
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诛哉。
其与邻敌何以相顷。
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参考译文:
世人大多认为乐毅不能按时攻克即墨是错误的,因此,(我在此)记叙并论述他。
探求古代贤能的心意,应该先从大的方面和远的方面想,一定是(先感觉)曲折难懂,然后方可领会啊。
如今(对)乐毅之事的曲折有人还未能彻底了解,因而大多认为他错了。
这样让前代贤人在将来被人误解不是很可惜吗,看乐毅赠给燕惠王的信,他大概在谋略上是差不多了,合乎于仁道而且能始终如一。
他告喻昭王说:伊尹流放太甲而没有猜疑,太甲被流放而没有抱怨,这是(因为)把大业放在最公正之处,并且是以天下为考虑了。
如果想极尽仁道的度量,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一定要使得他的君主兴盛发达,与先君情趣相合,君臣同心协力,这样,大业就能稳定了。
在这个时候,乐毅的志向,是千年一遇啊,也将推行千年一遇的崇高仁道。
哪里是他拘泥于时局,仅仅为满足兼并呢,兼并(齐鲁)不是乐毅所希望的,使燕国强大而废除仁道,也不是乐毅所希望的。
不屑于苟且有成,也就心中没有眼前的小事情了,不渴求小的收获,这是意在一统天下啊。
这样看来,攻打齐国是要借此机会来撼动天下,讨伐齐国的目的是要阐明燕王的仁义,没有动用武力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包围城池而没有加害于百姓,这样仁慈之心将传播很远,攻打别国不为谋求(私人)功劳,除掉暴君不用武力,这样,最高尚的美德就能普遍天下;率领其他诸侯国倡导仁道,近乎于商汤和周武王了,乐毅恰好弘扬仁道,放弃(攻打)两个城市,让百姓安生,表明诚信,来等待他们(齐国)出现弊端,使得即墨县和莒县的百姓回头怨恨自己的国君,(最后)愿意放下兵器,像亲人一样依赖我们。
善于守卫的智慧,(是)不要随便做什么事情,这样,想要仁道就能得到仁道,(也是)即墨士大夫的仁义啊。
责任到了尽头就会随从,只有他才是合适周全的方法。
开通更广阔的渠道,来等待田单一类人(降服),助长容纳善良的风气,申明齐国士人的志向。
使忠诚的人实现节操,明理的人显著道义,天下昭彰,传给后世。
我的恩泽就像春光,百姓就如春草,道义光耀宇宙,贤能之人托付真心,邻国之人倾心羡慕,天下引领向往,(都)想推戴燕王。
随着众人的呼声,两座城邑一定会降服,这样,霸王之业就可实现。
即使停留在两城,也会很快告喻天下。
不幸发生变故,在当时形势是不希望的,功败垂成,乃是命中注定。
如果用威势逼迫,用武力攻打,则攻城只为求的暂时的功劳,让燕国和齐国的士人在两座城池间流血,拼杀形成很多伤残,让四个国家的人来看,这样(是)用放纵残暴替换战乱,贪婪私利,邻国看到,我们就成了豺狼。
既丢失了用兵的意义,也丧失了扶弱的仁道,使齐国士人节操受损,废除清廉优良作风。
拥有的是大义废弃,丢弃的是崇高的王道,即使两座城池能够攻克,称霸天下的事情也背离很远了。
再说,燕国即使兼并了齐国,对世人又如何诛伐?与(原来的)邻敌又怎样相处?乐毅难道不知攻克两城很容易么,只是考虑到城池攻克时也就背离霸业了;难道不知不能迅速攻克会产生变故?只是考虑到背离了霸业与产生变故是一样的。
因此说来,乐毅没有屠戮两座城池,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田单(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人,汉族,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秘书)。
生卒年不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
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出兵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
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