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考点 讲义 0622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解析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并给出相关案例和实际操作经验,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内容,为备考教师资格证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教育部门规章,其中教育法律具有最为重要的法律效力。
教育行政法规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教育法律制定的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教育部门规章则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为了具体实施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规章。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法律法规中的基础性法律,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制度等进行了全面规定。
考生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该法律,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备的法律法规之一,它规定了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进行了明确要求。
考生要熟悉该法律的相关条文,了解教师的权益和职责,做到知法守法。
3.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重要法律,它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和政策。
考生需要了解义务教育的基本内容、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教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考生应该了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教育法律案例解析1. 违法违纪处理案例教师在工作中,如果发现违法或违纪行为应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处理,以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育秩序。
例如,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在班级群中发布不当言论,涉及违法信息,其他教师及时举报该行为,学校依法进行处理,并对该教师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关于教育事务的法律规定和法规制度,包括宪法、教育法、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等。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和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必备知识。
下面将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常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宪法中的教育相关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教育的相关规定包括:1. 第一章“总纲”中明确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
2.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
3. 第五章“国家机构”中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职责。
二、教育法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法主要包括: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普及义务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
2. 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
3.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等。
4.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经费的保障、使用和监督。
5. 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
三、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教育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并颁布教育管理规定。
教育管理规定是对教育法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涉及教育行政、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招生录取等方面的内容。
常见的教育管理规定包括:1. 学校管理规定: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职员工管理、学生管理等。
2. 教学管理规定:包括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评价等。
3. 学籍管理规定:包括学生注册、档案管理、学籍异动等。
4. 招生录取规定:包括招生计划、录取办法、招生政策等。
附件:1. 宪法全文2. 教育法全文3.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2. 教育法: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管理规定:教育部颁布的具体规定,对教育行政、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进行细化和具体规范。
《教育法律法规》必考考点知识(两篇)2024
引言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法律依据,对于教育从业者、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法律法规》中的必考考点知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与特点1.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根据层级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根据性质可分为普通法律法规与专门法律法规。
2.教育法律法规的特点:立法宗旨明确、内容关联密切、具有制约性和引导性。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宪法中的教育条款:关于公民的教育权利、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内容。
2.《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关于教育的基本任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条款。
3.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教育的规定:如《私立教育促进法》等。
4.教育部门颁布的具体政策文件:如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层次的政策。
三、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1.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公民教育权益、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公平等。
2.教育法律法规对从业者的要求与责任:从教师资格认证、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四、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1.学校管理规范案例分析:学校违反行政法规导致的处罚案例等。
2.教育公平司法案例分析:关于招生录取、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案例。
五、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注重实践创新、立足法治建设等方面的趋势。
2.教育法律法规的未来展望: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与国际教育法律法规的对接等。
总结:《教育法律法规》必考考点知识作为教育从业者、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参与者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与特点、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与展望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要点。
因此,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熟悉和运用教育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管理的基础,对于教育从业人员而言,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和规章的总称。
它们对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保障了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旨在维护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发展,落实教育改革,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安全。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包括了教育法、办学法、校规校纪等内容。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法教育法是影响教育整体发展的最基本的一种法律形式,包含了教育体制、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教育法对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办学法办学法是规定教育机构的建立、管理和运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学校设置、办学资质、招生与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办学法是为了保障教育机构的合法运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指学校内部制定的管理规范和纪律要求,规定学生和教师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育环境。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和教育主体的权益保护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护学生的教育权益,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范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再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维护教育环境的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的正常运行。
最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是保障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教育法律法规,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管和评估。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学,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安全。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和法规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规等文件,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
2.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教育秩序、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它们规定了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权益和责任,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德育、普及教育、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它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
2) 教育法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办法,包括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3) 教师法教师法是为了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行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资格、聘任与成长、职业道德和责任等方面。
4) 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条例》、《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办法》等教育法规,它们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各方面细则。
5)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教育机构内部制定的管理规定,它包括招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务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6) 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行使职权和管理教育事务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
如《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教育行政执法办法》等。
4.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权益和责任,提高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规范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质量和师生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教育法律法规有所帮助,也希望您能够认真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次结构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次。
具体而言,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教
育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事务的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法规;规章是中
央和地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是中央和地
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为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和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教育主管部门是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能和权力的机关,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有关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规程和办法;审批
办学许可证和开展学校评估;监督教育行政执法和公办学校管理;促进教
育和发展等。
三、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五、教师法律法规
六、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七、校外培训机构法律法规
总之,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
从业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当熟悉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意义
1.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及特点
1.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程序
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1 中央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规章 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决定2.2 地方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
2.2.1 省级教育法规
2.2.2 地市级教育法规
2.2.3 县区级教育法规
三、学校管理与规章制度
3.1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概述
3.2 学校治理结构与职责划分
3.3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3.4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机制
四、教育质量与教学活动
4.1 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
4.2 教育教学活动的法律规定
4.3 教育资源配置及公平与平等原则
五、教师职业行为与职业规范
5.1 教师法律法规概述
5.2 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5.3 教师职业发展与评价
附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规章目录及
3、学校规章制度范本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学校治理结构:指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包括校董事会、行政领导团队、教育教学委员会等。
2、教育资源配置:指根据教育需求和公平原则,将教育资源分配给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过程和方式。
3、教师职业行为准则:针对教师职业行为而制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旨在引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合乎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义务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全国实行义务教育,为每个公民提供九年免费教育。
- 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禁止进行歧视、虐待等行为。
- 确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强调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投诉处理机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
- 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开办,保证教育质量。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体质健康条例》-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规定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提供营养餐等措施。
-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
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确立高等教育的属性、任务和目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
- 加强学位管理和学位质量监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条例》- 规定研究生入学条件和培养方案。
- 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督和评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暂行规定》- 规范高校法人治理,确保高校科学、民主、法治管理。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规定国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 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2. 《职业教育学校设置管理办法》- 规定职业教育学校的设置条件和管理要求。
- 强调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工人职业资格法》- 规定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的授予和管理。
- 促进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四、特殊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保障残疾人的教育权利,提供适应残疾人特点的教育服务。
- 建立残疾人教育的评估和辅助机制。
2. 《残疾人社会保障条例》- 规定残疾人享受教育扶助的条件和标准。
教育法律法规(讲义)
26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教育法律法规(讲义)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权利保护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解析】有三节内容。
讲义P59第一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解析】在讲义59页。
权利的考频高于义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考查方式,给例子问老师应该履行什么权利。
讲义P59一、教师的权利1.教师作为一般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宗教信仰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2.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解析】1.教师作为一般公民的权利:了解即可,因为考试中没有涉及过。
(1)公民的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宗教信仰和自由: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
(3)社会经济权利:与物质、生活保障相关。
比如我太穷了,可以接受相关救济。
(4)文化教育权利:比如我可以写书出版。
2.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有六项权利,都需要掌握。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
(3)指导评价权。
(4)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讲义P60一、教师的权利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解析】教育教学权: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老师有上课的权利。
比如不让新老师上课,让你去搞后勤,就侵犯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权。
2.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比如李老师学习了新课改理念后大受启发,所以想在班级中进行改革,校长不同意,说把成绩搞好就可以了。
这就侵犯了老师的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一、教师的权利2.学术交流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解析】学术交流权:也称为学术研究权、科学研究权。
大家把“学术”圈出来。
是与学术相关的权利。
如果有人阻止我参加一些合理的学术交流,就侵犯了学术交流权。
有个前提,是要合理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
比如李老师没有请假就去参加学术讨论会,让学生在教室里上自习,这样是不可以的。
1.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教育法律法规讲义
教育法律法规讲义第一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
(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
是国家创建法律的两种形式,国家制订的法称为文法,国家认可的法称习惯法或不成文法③教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
(鲜明的阶级性角度)④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特殊的强制性角度)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遵循的客观规律性的角度)3、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段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段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判断题)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判断、简答、多选题)5、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表现三个方面:起点上(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
多选题6、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⑥奖励作用。
7、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三要素: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多选题(如出单选给概念解释,让你选择作用)8、教育法律规则的三个类别分别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
②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③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划分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类别多选,每个类别划分标准给出,让你确定规则)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1、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关系标准:如师生是,朋友不是。
2022年招教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讲义一:教育法规导论
2022年招教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讲义一:教育法规导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年招教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讲义一:教育法规导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讲义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全面性、导向性、权威性、原则性一、立法宗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由于军事学校教育和宗教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军事学校教育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的原则规定;宗教学校教育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三、法律地位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四、主要内容解读新《义务教育法》解读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新义务教育法从2006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从20年前的18条到今天的63条,新的《义务教育法》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水平、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质的飞跃。
对照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义务教育法>有许多突破与亮点。
一、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的保护二、义务教育的涵义和性质“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同时明确“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第2条)特征:①强制性;②公益性;③统一性;④免费性三、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原法:“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新法:“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7条)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6、22、32、45、8、52条):五、义务教育的学校六、义务教育的校长和教师七、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八、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九、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十、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 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课程讲义: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考纲再现】1.理解(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师的权利教师的基本权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可称之为教师的公民权利;二是身为教师所享有的权利,可称之为教师的职业权利,这两部分权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教师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有一部分体现在教师的职业中,然而,也有一部分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与其它公民的权利不同。
按照我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六项权利。
(一)教育教学权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干涉。
教育教学权有三方面的具体含义:1.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剥夺,教师是发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有权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非因法律的规定或教师客观的原因不能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2.教师可以根据国家、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自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权限必须在国家、社会、学校许可的范围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教育的基本规律;3.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大纲,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真题回顾】1.【2014 年上-中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B.教育教学权C.学术自由权D.民主管理权(二)学术研究权学术研究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教师拥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一、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事务所制定的、具有强制力和指导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它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旨在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为教育行政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它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再次,它为教育行政举措提供了法律的合理性依据,确保教育行政工作操作规范、公开透明。
最后,它为教育纠纷处理提供了法律界定,维护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二、基础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法定依据。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政府的责任、学生的权益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权益、专业发展等进行了规范。
它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保障了教师权益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学校安全条例》《学校安全条例》主要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原则、措施和责任。
目的是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明确了学校应具备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
三、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定依据。
它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体制、管理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的内容。
它重点强调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和内涵式发展,鼓励高等学校创新和人才培养。
2.《教育部学历证书管理办法》该法规制定了学历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制度,规范了学历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它保障了学历证书的社会认可性,维护了学历证书制度的公信力。
3.《研究生教育管理条例》《研究生教育管理条例》规定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术要求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内容。
它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规范和制度保障,确保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规划纲要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纲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1.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2.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2.1 宪法与教育法律法规2.2 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2.3 教育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协调3.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3.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3.2 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程序3.3 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布与生效4.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4.1 入学与招生管理4.1.1 学校招生政策4.1.2 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定4.2 学生权益保障4.2.1 学生权益的定义与保护 4.2.2 学生纪律与惩戒制度4.3 教师管理与职业道德4.3.1 教师资格与聘任制度4.3.2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监督 4.4 教育质量与评估4.4.1 教育质量管理体系4.4.2 教育评估与监督机制4.5 学校管理与校园安全4.5.1 学校领导与管理制度4.5.2 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5.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5.1 教育法律法规的解释与适用5.2 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与教育5.3 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检查5.4 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与追责6.附件注释: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力机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教育法律法规:指对教育事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文件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3.学生纪律与惩戒制度: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和违规惩罚的规定,旨在保障学校正常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教师资格与聘任制度:对教师资格条件和聘任程序进行规定,保障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5.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的总称,以保障教育质量。
6.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对学校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的规定,包括安全设施、安全人员配备、应急预案等内容。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八届三次45号主席令。
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
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执教的新时期●第五条.教育的任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
国家建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十五条,员工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五十条,文化机构的教育:各个文化机构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广播电视台站应当开设教育节目。
●第五十三条,经费体制: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第五十四条,经费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决定。
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第五十五条,经费增长: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各级人民政府处分。
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刑事行政责任: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主管与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十年编订●86年初编,06年十届全国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体现了我国立法水平技术质量上质的飞跃。
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大法,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公益性、统一性、义务性●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律法规考点(20140622)第一讲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
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
③教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
(鲜明的阶级性角度)④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特殊的强制性角度)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遵循的客观规律性的角度)3、教育法的体现的统治阶段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段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复定的。
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5、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表现三个方面:起点上(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
6、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⑥奖励作用。
7、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三要素: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8、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三个类别,分别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
②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③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划分,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第三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下)1、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关系标准:如师生是,朋友不是。
L是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2、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观。
3、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情况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
4、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5、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为:①公民;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③国家机关;④利益共同体;⑤国家。
6、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
7、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为:①物;②行为及其后果;③精神产品。
8、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主要两种形态: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为。
9、教育法律的本质复定着教育法律的形式。
10、列举或简述我国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②教育法律;③教育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教育法律;⑤教育规章;⑥国际教育条例、协议。
11、简述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原则:①下位法服从上位法;②特殊法优于一般法;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④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⑤被授权机关的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立法。
12、九部教育法颁布七部,目前《社会教育法》和《教育投入法》未颁布。
第四讲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
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
3、奠定英国教育发展基础是: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它确立英国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4、法国:1883年《基佐法案》。
5、日本:明治维新。
6、国外现代教育法四个特点:①教育观的法治化;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新的教育立法。
7、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8、判断是哪一个国家时间:20世纪80—90①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②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③日本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④1992年俄罗斯《教育法》;⑤1994年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9、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但未实施。
1903年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6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广设幼学所,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幼童及7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强迫教育法令。
10、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
11、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主要原因:①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④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第五讲教育法与教育政策1、教育政策具体表现形式:①党的政策文件;②国家的政策文件;③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订发布的文件。
2、教育政策的特点:①政策性;②可行性;③原则性;④权威性;⑤移定性。
3、简述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①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②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③两者调整的范围、实施的方式不同;④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4、教育法以教育政策为指导。
第六讲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1、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属于“一元多级”。
2、简述立法的程序:①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③教育法律案的通地;④教育法律的公布。
3、享有教育法律议案、提案权的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或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等。
4、在我国,法律案通过的法定多数是全体代表或委员的过半数,宪法的修改则需要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教育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具体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
6、简述教育执法的特点:①从实施方式和活动性质目的地,教育执法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适用教育法律的专门活动。
②从执法主体看,教育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③从执法依据和执法后果看,教育执法是使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特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④从执法要求看,教育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⑤从执法对象看,教育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以教育法律规范使用特定对象的活动。
7、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
8、教育执法的基本原则: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责任行政原则。
9、行政行为有无裁量自为标准:分为羁束性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为。
10、教育执法的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处罚;③教育行政强制执行;④教育行政救济。
11、原国家教委1998年3月6日颁布了《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处罚种类:P98。
12、教育司法:在法院内部,专门设立教育司法专门机构有三种:①教育巡回法庭(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②教育法庭(吉林四平、湖南张家界);③涉教案件领导小组(吉林白山市)。
13、所有国家机关、所有政党、所有组织、所有公民都有遵守教育法的义务,而不能仅仅认为教育守法是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事。
14、构成教育违法行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教育违法行为的客体;②教育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③教育违法行为的主体;④教育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15、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根据违法作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
16、根据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17、依据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尺度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历史、系统和字面解释、扩充、限制。
18、简述教育法律监督的种类: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监督;⑤党的监督。
19、权务机关的监督居于主导地位。
第七讲教师的法律地位1、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
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2、教师身份的规定: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三种类型(日本、法国→公立英、美公立教师兼有公务员和雇员双重身份)3、简述我国教师基本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简述教师应当履行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