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4)
《致橡树》教案4篇
《致橡树》教案4篇《致橡树》教案篇1一、导入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板书:木棉的自白)二、作者简介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
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
1969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
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
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初读诗歌,体会诗歌否定的几种传统爱情观1.朗读。
师: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人们的爱情观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音,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
)师:想想此诗目的是阐述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也就是作者认同的、赞同的一是种什么样的爱情观?(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明确:不,这些都还不够。
师:“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这些指的是哪些?)明确: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致橡树》赏析
《致橡树》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
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
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
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
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
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1 / 1。
致橡树,原文(共10篇)
致橡树,原文(共10篇) 致橡树,原文(一): 舒婷的《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得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原文(二): :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致橡树》二诗原文.这也是一切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不是一切心灵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致橡树,原文(三): 舒婷的《致橡树》中:“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病句吗有一道选病句的选择题,给出答案说这句话是病句,但这句话是书上原文,所以请各位大虾们提供帮助,------小羊:"不止"是继续不停地意思,而用在这里并不恰当,可书上却不这么认为,所以可否请大侠在指教一下,是应该用"不只"还是用"不止"文学上的东西不能太咬文嚼字,更不能把作品当成公文来改.作者写出来后,哪怕是错别字,也都代表着作者创作时的状态,都是可以研究的.有些文学家还喜欢追求新奇的字眼,韩愈就很喜欢用非常生僻的奇文怪韵,结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虽然字典上是这样的解释,但是舒婷是诗人,而不是公务员,所以当然不能以字面的意思去剖析她的诗句.古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是因为“推”和“敲”分别能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意境,“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是不同的动词表现不同的场景,因而值得人们玩味.而“不止”和“不只”本身意义上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我认为,“不止”是“不”和“止”两个词,有“不停止于...的层次、境界”的含义,而“不只”是一个副词,没有更深的意义,因而从文学角度来说,“不止”体现的文学性更强,更有韵味,而“不只”相比之下反而显得俗气.再一个,作者这样写,自有她的用意,形成了文本之后,就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读者是不能去更改的,改了就不是当初的作品了,这也是文学上“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还是那句话,文学不能以语法来限制.“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本身是不合语法的,但是谁又否认“绿”这个形容词比“过”“吹”“度”等动词精妙呢致橡树,原文(四): 舒婷,致橡树,阅读理解 ,1.诗中写到六个意象: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春雨,日光,他们有什么作用2.任选下面两句诗中的一句,品析其含义.(1)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1:首先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否定了完全依附性的爱情观.“攀援的凌霄花.对于“高枝”,“痴情的鸟儿”对于绿荫,都是依附性的.它们离了高枝和绿荫则无处安身.更不能“炫耀”和“高歌”.其次,诗人又用排比句式,否定了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泉源一味送出“清凉的慰藉”,险峰则为了“衬托你的威仪”,还有日光,奉献出全部的光和热,还有春雨.只是滋润了对方的心田,……这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一的奉献,却得不到应得到的温暖:这两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的潜流影响,也是封建道德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积淀.诗人用排比句,以坚定不移的否定词语,表达了不容置疑的态度.在否定依附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绝不像”“绝不学”;在否定奉献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也不止像”,“也不止像”,“不,这些都还不够”.2:1、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根,紧握在地下,”指生活中相濡以沫,彼此支撑.“叶,相触在云里.”指思想上相互交流,互为知音.“根”是肉,“叶”是灵.如果这样看,“紧握”和“相触”是不能互换的.2、诗人以寒潮、风雪、霹雳比作生活中的苦难,用雾霭、云霞、虹霓比作生活中的欢乐,双方分担苦恼,共享幸福致橡树,原文(五): 舒婷的《致橡树》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捕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致橡树,原文(七): 《诗经.式微》的内容,原文啊 ,谁知道谢谢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人民行役,颠连困苦,对统治者发出不平的怨恨.式:作语助.微:昧,黄昏.微:非.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躬:身体.这可能要算《诗经》中最简短的一首诗了.然而,这样一首简单的诗,千百年来,竟也是千人千解.毛诗序说,“《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现代人则说,这是服劳役的人发出的怨声.如果取前一种说法,那么诗意则是:形式越来越不妙了,越来越不妙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和你一同托身于浓露之中呢形式越来越不妙了,越来越不妙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和你一同托身于泥泞之中呢根据毛诗序所言的历史背景,此诗是黎侯的臣子给黎侯的劝告.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留于卫.卫国拨给他两个邑让他们安顿,黎侯后来可以回国了,但又不思归.后世三国时阿斗的乐不思蜀,大概可追溯到这里.从他的臣子急切劝勉的情况来看,形式确实很有些麻烦,看来是国内人对黎侯的乐不思黎颇有怨言了,做臣子的当然要尽到自己劝谏的责任,便作此诗以劝.如果采后一种说法,那么诗意则成了: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呢要不是因为老板的缘故,我哪会在这里冒着风露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呢还不是因为老板的身体,我哪会身陷在泥泞之中两相对比,谁是谁非谁优谁劣一清二楚.按现代人头脑中充满的阶级意识和所谓人民性的革命精神,来解读此诗,唯一可以表达的就是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劳动者在发牢骚,至于诗意全无.这样一首“民歌”,就差强于一首打油诗.确实,诗无达诂,易无达占.然而,诗无达诂本来无诂.易无达占本来无占.所谓“诗无达诂”,纯粹是后世解诗者强梁之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发,在写诗者那里,自有一种本意和机心.怎么可能允许后世解诗者胡乱而诂写诗是一种事业,而解诗只不过多了一种职业.事业和职业,貌相似,情不同,往往一个南辕,一个北辙.现代女诗人舒婷有一首著名的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在朦胧诗派里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然而,据她自述,这首诗本来是她在一次开会的时候,听台上一位老先生大发歧视女性的高论,因之即兴而在台下写下了这首诗,其意仅仅是在表达对这种大男子主义现象的一种不满.可是,是诗一经传开,竟然花开别枝,成为风行一时的爱情诗.女诗人也无可奈何,只有莞尔.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如果我们现代人中有人写下这样一首抱怨“老板”的诗,那么,我们的“老板”们会把这样一首诗拿到职工文艺晚会上歌唱吗正如历来解诗者反驳毛诗序时爱用“牵强”二字一样,那么,我在这里也不妨送给他们二个字:“荒唐”!“人民性”不等于民歌,正确认识“人民性”才是理解《诗经》的本质的态度.“人民性”固然存在于人民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奴隶和平民的思想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固然是人民性,然而,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先进的思想者,有一批先进的知识集团,正是他们率领着人民在创造着先进文化,这些知识分子或思想家,他们所代表的思想难道就不具有人民性了吗狭隘地从那种出身、成分、地位来看待人民性,结果只会闹出无数的笑话来.致橡树,原文(八): 《致橡树》赏析《致橡树》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阳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赏析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致橡树,原文(九): 《致橡树》阅读.1.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什么2.试谈谈本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3.诗中写到六个意象:“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春雨”“日光”,他们有什么作用4.任选下面两句诗中的一句,品析其含义.(1)“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5.试简要分析本诗写作特色.[ 看在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的分上,麻烦好心人帮个忙 .]橡树,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作者的爱情观:在爱情中,独立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春雨日光的作用:这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不平等的关系.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这首诗,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意象明丽隽美,思维缜密流畅.你也是初三的呀,语文基础训练里的题呢.我也在做,相信我吧致橡树,原文(十): 舒婷的致橡树主要句子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致橡树原文致橡树原文图片。
人教版《致橡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致橡树》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
2、 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
3、 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资料来源: 电子声像材料(VCD光盘等)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展示课题: 致橡树 问: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树 问: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 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 (《梁山泊与祝英台—共读》) 问:刚才我们已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优美旋律中领略了《致橡树》一诗, 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层次?全诗首尾一致吗? 答:木棉不愿做: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 泉源 (配流水声)-险峰 - 日光 – 春雨 问: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 攀附型 痴恋型 奉献型 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展示上述内容的板书投影--板书1 补充: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电脑投影: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有人说/它像芭蕉/还有人说/它像棕榈/我说/椰子树什么也不像/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因为/太像别人就会失掉自己 问:有一部电影《女人不是月亮》,其意思是什么?还有哪些文学及影视作品也揭示了同样的主题? 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怎样补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 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并肩的树。
舒婷致橡树(4稿)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
3)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 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3、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 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课后练笔
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 的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 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 树,你又会向木棉说些什么?请 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或 一篇短文。
诗文结束
学情分析 走近作者 配乐朗诵 诗文赏析 拓展延伸 反思总结
再 见
整体感知
听配乐配画朗诵
要求:注意听朗读的发音、停顿 思考:“谁”致橡树?
整体感知
致: 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 有倾诉、表白之意。 “谁”致橡树? 木棉
品味诗意 【分部朗读 】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感情。 思考: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的?
品味诗意 齐读第一诗节, 思考: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 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 们在书上划出。
知识链接
检查预习
舒婷,原名 龚佩瑜 ,福建泉州人,中国 朦胧派 诗歌的代表人 物。 代表诗作: 《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致橡树》是 朦胧诗 的代表作之一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 初,“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 象征 比喻 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 、 等手法,创造一种 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顾城、 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 等。 北岛
《十七岁的爱情 》
教师寄语:
倘若同学们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 经济尚未独立,事业尚未确定方向,那么,我们还 不能轻率的向爱情靠拢,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们首先应该学好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根基牢固的大树,只有 这样才能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才会懂得什 么是真正的爱情。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 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 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社会 甚至对未来的爱。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 里,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专题一 文本4 致橡树 含答案 精品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凌霄.( ) ②炫.耀( ) ③痴.情( ) ④绿荫.( ) ⑤慰藉.( ) ⑥戟.( ) ⑦红硕.( ) ⑧霹雳..( ) ⑨雾霭.( ) ⑩流岚.( ) ⑪虹霓.( ) (2)多音字①荫⎩⎪⎨⎪⎧ 荫.蔽( )封妻荫.子( ) ②藉⎩⎪⎨⎪⎧枕藉.( )杯盘狼藉.(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炫( )舷( )眩( )(2)⎩⎪⎨⎪⎧ 霭( )蔼( )谒(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慰藉:(2)流岚:(3)雾霭:(4)伟岸:(5)虹霓: 辨词填空(1)炫耀·夸耀炫耀: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奢华、贵重的东西进行夸耀,有“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主要是通过语言向人显示。
①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3日报道,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向来以行踪神秘著称,但是其现任头目却在网上________奢华生活。
②俄《共青团真理报》8月1日的文章________说,美、俄舰机在黑海对峙时,俄苏-24战机对“唐纳德·库克”号进行干扰,导致其携带的“宙斯盾”系统失灵,引起美国士兵恐慌。
(2)必须·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
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可与其他词合为一个新的词,如“必需品”。
①沈从文在《从文自传·我的家庭》中说:“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________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②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________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2)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致橡树 赏析
致橡树赏析《致橡树》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舒婷所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橡树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沉思考和追求。
通过橡树在四季变幻中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坚持与追求,展示了爱情的伟大和无私。
整首诗由五个六言绝句组成。
通过描绘橡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形态和特点,诗人生动地展现了爱情的多样性和持久性。
诗的开头两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态度。
作者宣称,她对爱情的追求不会像凌霄花一样攀附在高峰上,而是像橡树一样,坚守自己的根基,迎接风雨的考验。
接下来的两句,“借你的枝干——/为爱情高歌猛进”中,作者以抒怀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如何依靠橡树的力量,在爱情的道路上迈进。
橡树的枝干被诗人视为她的依靠,因为它能给予她力量和支持,使她在爱情中信心十足。
进入第二节,诗人描绘了橡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形态。
首先,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橡树,以“你不介意——/盛开的是你的笑脸”形容了橡树在春天时焕发出的生机和快乐。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橡树在这个时候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象征着爱情的开始。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夏天到来时的橡树。
她使用“你敲打着窗棂——/轻拍我生命的门”来形容橡树在夏日阳光下的生命活力和活跃度。
夏天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橡树在这个时候象征着爱情的热情。
然后,诗人描述了秋天下的橡树景象。
“你带着霜雪——/为我披上金戈铁甲”中,橡树被赋予了坚强和勇敢的形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橡树在这个时候有如一位战士,为爱情的延续而战斗。
最后,诗人以冬天的橡树作结。
“当冬天枯萎——/你带着绿意来”描绘了橡树不畏寒冷,坚持自己的品质。
冬天是枯萎和死亡的象征,但橡树在这个时候依然带着绿意,象征着爱情的永恒和无尽。
整首诗通过描绘橡树在四季变幻中的特点,生动地展现了爱情的多样性和持久性。
诗人将橡树比作爱情中的坚韧力量和支持,在爱情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通过橡树,诗人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展示了爱情的伟大和无私。
舒婷《致橡树》的语言解读
舒婷《致橡树》的语言解读《致橡树》是女诗人舒婷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首著名的诗篇,该诗热情讴歌女性的人格独立,坦诚歌唱诗人的爱情理想,被誉为新时期新女性的“爱情宣言”。
上世纪90年代曾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是舒婷诗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篇。
该诗问世三十年间,赏析评价的文章为数颇多,但是大多是从诗歌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对其语言特点一般都是附带性地谈一谈,并未将语言的使用与诗歌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挖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诗的理解质量,也消解了赏析评价的深度。
笔者曾经问过不少大学生和多次讲过这首诗的语文教师这样的问题:诗中“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两句诗究竟何意?令人失望的是,几乎无人能做出较为满意的回答。
因为一般人的鉴赏诗歌的习惯,都是重视对诗的整体把握、诗的主题与表现手法等,很少有人去关注诗的语言,至于更细微的用词等,就更不会去仔细琢磨了。
我们看不到有哪篇鉴赏与评价的文章谈到过两句诗究竟象征什么,表达什么意思。
笔者认为,《致橡树》在语言上最富特色的是诗的前半部分“绝不”“也不止”“甚至”“不”“必须”等几个虚词的运用,它们不仅把诗中的多个意象连贯起来,而且是诗作中塑造意象表情达意的重要法宝。
所以,准确把握这几个副词的意思是理解诗作的关键。
下面,我们联系具体语境分析一下这几个副词在构建意象、抒写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借此对全诗进行细致的赏析。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这是诗中构建的第一个意象――“攀援的凌霄花”,这一意象所象征的是“攀高枝型”女子的情爱模式。
诗人把那些凭借姿色嫁与豪门而依附对方过奢华生活的女性喻为“攀援的凌霄花”,她们之所以要在人前炫耀自己春藤绕树的“幸福”,也许是要掩盖出售美貌与青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或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或是失去自身人格与尊严的悲哀。
生活中又有多少女性,依然心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信条,做着坐享其成的美梦。
中职语文 2023年云南省高职招生考试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试卷(8)
2023年云南省高职招生考试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试卷(8)一、(2019年)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一名句出自柳宗元的《师说》。
(2)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老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书”之说。
如“休”字就是用“六书”中的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形声字。
(4)舒婷的诗《致橡树》被称为是“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5)“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其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二、(2020年)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关雎》是《诗经》的开篇,是一首民间爱情抒情诗。
(2)《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著作。
(3)《秋水》是一篇以寓言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4)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5)《前赤壁赋》以自问自答式,借景抒情,抒发了人生感慨,表达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
三、(2021年)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蒲松龄是明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点晴之笔是“小桥流水人家”。
(3)《故都的秋》的主旨是赞美北国之秋,而文中两次写到江南之秋,这是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写作。
(4)《师说》反映的是反抗流俗的不良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建立新的师道观念。
(5)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西游记》。
四、(2022年)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致橡树》是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运用了橡树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下面来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是全诗的整体结构。
这首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出发、中途、到达。
每一个部分都有两个节奏一样的短句,整首诗形成了交互呼应的韵律效果。
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读者通过韵律把握全诗的情感走向。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一部分的意境和情感:出发:橡树还没开花,诗人就已经要向它示爱了。
诗中的“千万条,你就是其中一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信仰和决心。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被爱情驱动的冲动和憧憬。
中途:诗人在中途遇到了挫折,橡树并没有像诗人想象的那样温顺,而是强而有力地扭曲向天。
这让诗人意识到了爱情的复杂和艰难,但她仍然选择坚持。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艰难却又执着的爱情。
到达:在经历了一路的坎坷后,诗人终于到达了橡树的身边。
诗中的“这一生至少要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私和奉献。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无私奉献和深沉感动的爱情。
最后是全诗的主旨和价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积极态度和不懈追求,即使道路曲折、艰难,但诗人仍然选择坚持,并将这份爱抒发到一棵橡树上。
这种关于爱情的信仰和执着,启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追求自己所爱,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都不要放弃。
总之,《致橡树》是一首以橡树为比喻的爱情诗,凝结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不懈追求。
通过整首诗整齐清晰的结构和精准的语言,诗人让读者透彻感受到了她对爱情的热情和信仰。
舒婷致橡树4
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
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
的大潮。
.
3
朦胧诗
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 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 形式:虚实相生 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 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 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舒婷的《致橡树》、《墙》 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 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的错觉中悟出一
种深意:人与自
然(云象征自然)
是和谐的,人与
人是隔膜的。作
者渴望一种相互
理解、相互信任、
和谐融洽的人际
关系。
.
6
中外名人爱情观
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爱情——不是一 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 击的火花;
英国·莎士比亚: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2. 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 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
19
全文结构:
否定 — 批判、摈斥 — 传统爱情观 肯定 — 渴望、憧憬 — 理想的爱情
.
20
➢ 第1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向来否定 传统的爱情观?
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21
思考
凌霄花、痴情的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上述意象代表的爱情观分别是什么? “我”对此的态度是什么?
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 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也不止
.
31
的缺
精乏
世 凌霄花
极力攀附橡树 否神 独
俗 的 鸟儿
舒婷《致橡树》新颖课件
02
《致橡树》作品分析
诗歌主题与思想
主题
诗歌主题是关于爱情的探讨,通 过橡树这一象征,表达了对于爱 情中独立、平等和尊重的追求。
思想
作品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 和自我觉醒,呼吁在爱情中实现 真正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倡导独 立自主的人格魅力。
创作背景与情感
背景
作品创作于1977年,当时中国正经 历改革开放,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发 生转变,女性意识逐渐觉醒。
03
《致橡树》中的意象与象征
橡树的象征意义
01
橡树是一种象征男性阳刚之美的 树,它高大挺拔、不屈不挠,代 表着舒婷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形象 。
02
橡树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 宽广的胸怀,这正是舒婷所追求 的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人格魅 力。
木棉花的象征意义
木棉花是舒婷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它 代表着女性的柔韧与坚强。
木棉花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着 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舒婷所崇尚 的女性之美。
泉源、险峰、铜枝铁干、凌霄花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01
02
03
04
泉源
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 支持,寓意着给予生命之源的
伟大和无私。
险峰
象征着艰难险阻和挑战,寓意 着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
挫折。
铜枝铁干
象征着坚强和刚毅,寓意着拥 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
拟人化手法
• 拟人化:诗人将橡树和木棉树拟人化,赋予了他们人类的情感 和特质,如“根紧握”、“叶相触”,表现出了他们相互依恋 、相互扶持的情感。
意象的塑造与渲染
意象塑造
诗人通过“橡树”、“木棉树”、“凌霄花”、“痴情鸟”等意象的塑造,表现出了对自由平等、独立不羁的爱 情观的向往。
致橡树原文解析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
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
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
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
___《致橡树》诗歌鉴赏
___《致橡树》诗歌鉴赏
致橡树》是___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沉的爱情诗。
诗中,诗
人以自己化作一株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热烈、诚挚、坚贞的爱情。
诗中所使用的意象中,“橡树”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木棉”则展现了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
全诗感情色彩
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令人回味。
这首诗所表达的爱情不仅是纯真、炙热,更是高尚、伟大的。
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
诗人认为爱情不能只是表面的虚荣和单调的追求,而应该是真正的平等和奉献。
她不想成为对方的附属品,只是为了衬托对方的形象,而是要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共同拥有平等的爱情。
这种爱情不是凌逼和挤压对方,也不是两者毫无区别,而是为了共同的根和叶,每一阵风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
他们心心相印,没有任何人能听懂他们的话语。
这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
___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毫不掩饰地告诉人们她所追求的爱情。
四年级下册徐志摩短诗
四年级下册徐志摩短诗1.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樽橙汁,是我偷偷的解渴;我向大家微笑,却不道别离的悲凉。
你好,再见,我的爱人!2.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雨巷,从前的故事,如今已不想再提。
曾经那么爱雨,如今只想躲起来。
雨水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而我细数着,心中却无声无息。
蛙声渐近,绿叶渐多,是谁在那里呼唤,你还是你的影子?3. 《致橡树》爱情是一棵永不凋谢的树,我爱你就像爱这棵树,无论春夏秋冬,我都是你身下一片翠绿。
几许柔情,几许怀念,我为你守候,不辞劳烦,就像树下那个默默地等待你的人,在等待你的绽放,等待你的拥抱。
橡树啊,你是美丽的,我们永不分离。
就算被风吹蚀,也只是让我们拥抱得更紧。
橡树啊,你是我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始终长青,始终相守。
4. 《再别康桥·陈思琪》深夜里,我漫步在康桥的小路上,回想起那个春天,那个黄昏,我们在那儿相遇,你是那么美丽,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
如今,那些日子已随风而逝,你早已不在我的身旁,我独自走在这康桥的小路上,只剩下野花和回忆相伴。
我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却不知道现实是那么地残酷。
我想起你,想起你的温柔,想起你的微笑和热情,仿佛你就在我的身旁,等待我再度拥抱你。
可我知道,这是我的幻想,你已经不在了,我应该学会放手,自己继续前行。
5. 《离别之后》离别之后,我终于走出了眼泪的阴影,我发现自己变得坚强,变得不再那么容易受伤。
我想起你,想起你的微笑和甜言蜜语,但是我不再需要你的拥抱,因为我知道我可以独自前行。
我开始享受孤独,享受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我会去旅行,去探险,感受这个世界带给我的美好。
离别之后,我变得更加自由和坦然,我明白,我可以过得很好,即使没有你。
我只需要独自前行,一步一步地迈向自己的梦想。
摘抄4首现代诗散文
摘抄4首现代诗散文1、《天狗》郭沫若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量)的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2、《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3、《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4、《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深入探讨
理 想
木棉
的
平等独立 心心相印
相互依存 甘苦与共
爱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情 坚贞就在这里:
观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升 华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橡树
七、讨论思考
从诗中看,作为女性的木棉她追求什么样的爱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 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Biblioteka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极力攀附的爱情
六、深入探讨
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 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 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 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 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 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 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 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 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绝不学
痴情的鸟儿
只知依恋的爱情
泉源
险峰
1. 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
憧憬
肯定— 理想的爱情
六、深入探讨
第1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向来否定传统的爱情 观,它们代表的爱情观分别是什么?
析: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六、深入探讨
凌霄花是一 种藤本植物, 没有直立的 茎,攀援它 物向上生长。
六、深入探讨
为了满足自己的 虚荣心,炫耀自己, 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 不顾一切地向上爬, 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 严于不顾,借攀附物 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日光、春雨
六、深入探讨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一味奉献、自我牺牲的爱情
• 泉源:常年为大树送来清凉的慰藉,不求回报,一味 付出
• 险峰:让橡树长在其上,使橡树显得高大、伟岸,自 己则只是一种衬托 ,默默支撑着大树。
• 春雨、日光:无形地滋润、沐浴着有形的橡树,无怨 无悔的奉献。
• 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 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三、体裁:朦胧诗
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 形式:虚实相生 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 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舒婷的《致橡树》、《墙》 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 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四、朗诵、正音、解词
炫耀:xuàn yào 夸耀
慰藉:wèi jiè 安慰
霹雳: pīlì
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 烈的雷电现象,响声很大。
流岚: lán 山里的雾气
雾霭:ǎi 云气
霓:ní
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 一种光的现象。
五、初步感知
题目中“致”是什么意思?其主语是什么?本诗 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其中橡树象征什么?木棉象 征什么?
立
←
追求独立人格和尊严
拓展:平等的爱情
电影《简·爱》剧照 (原著夏洛蒂·勃朗特)
简:你以为我穷, 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 我也会的! 如果上帝赋予我 财富和美貌, 我一定要使你 难于离开我, 就象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上帝没有这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 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六、深入探讨
橡树:
落叶乔木,高 可达20米以上, 产于我国淮河 流域及四川以 南地区,喜 光。
六、深入探讨
爱的基础是什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平等 独立
六、深入探讨
作为爱的双方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具有坚毅、刚强、 矫健的阳刚之美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舒婷是一位感情型的诗人。她的诗 歌创作的宣言是:写人的价值与尊严。
主要作品《双桅船》《会唱歌的鸢 尾花》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70年代末,她 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 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 股“朦胧诗”的大潮。
二、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 第4期。40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 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 到蔑视,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 象,在十年动乱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 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只有革命的理想和 激情,“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革 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 月,诗人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 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
也不止
缺
六、深入探讨
乏
世 凌霄花
极力攀附橡树
独
否立
俗 的 鸟儿 爱 情
定
、 平
只知依恋橡树 和 等
批 判
、 自 强
观
泉源、险峰 日光、春雨
一味为橡树奉献
的 精 神
六、深入探讨
木棉:
又叫英雄树,
是一种长在我国东 南、西南一带的落 叶乔木,高可达20 米以上。
早春先叶后花, 形大,红色,生长 快,萌芽力强!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平等独立 相互依存 彼此尊敬 互有默契
肯定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同甘共苦
八、小结
独立平等
亲密相连 心心相印
各有特点 同甘共苦
伟向 大往 的和 爱憧 情憬
终身相依
八、小结
否定
} { 攀附型
痴恋型
爱情观
奉献型
破
肯定 独立平等 心心相印 风雨同舟 相知相依
既有美丽的外表, 也有丰富的内涵, 勇敢、顽强, 柔韧之美
橡树
男性的阳刚气概
铜 枝 铁 干 、 刀 、 剑 、 戟
木棉
女性的柔韧气质
红 硕 花 朵
六、深入探讨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双方必须风雨同舟、甘苦与共
致:向对象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 主语是:木棉 主要意象:木棉和橡树 橡树象征:作者理想中的人生伴侣 木棉象征:作者理想中的自己 橡树木棉的关系: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
挚爱情
五、初步感知
全诗分为两大部分 :
1. 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
批判、摈斥 否定— 传统爱情观
致橡树 舒婷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中外名人爱情观
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爱情——不是一 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 的火花;
英国·莎士比亚: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琼瑶:“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 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培养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舒婷
一、作者简介
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 泉州,当代女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