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与理论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国内外对高分子材料实 验实践教学提 出多种想法 , 朱 晶心等【 4 】 把加强专业 实验 教 学、 提高实验质量 、 培养创新人才 、 提高创新能力等作为教 学改革的重点。 龚建 良等【 冠 研究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 验教学体系的现状和不足 ,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实验教学新体系。 付一政等【 认 为专业实验既要注意基础知

内掌握基础实验技能 ,因此对本科 阶段实验教学改革应特 别重视。 在实验教学中, 从基础化学中精选 出操作性强 的实 验, 安排在本科一 、 二年级学习阶段对学生集中进行基本实 验技能训练。专业实验课程主要安排在本科三、四年级进 行,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 。以“ 循序渐进 ” 为原 则, 以综合 、 创新能力的培养为 目标 , 在完成单元性实验教 育后 , 增设单元性设计实验( 应用性实验) , 最后进入综合设 计性实验, 形成 由浅人深 、 循序渐进 的实验教育模式。在实 验内容上 ,鼓励实验教师将 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综合设计性
馆查阅相关文献及手册 , 设计实验方案等。 通过积极思考和热 烈讨论 ,不少学生都迫切希望马上进实验室验证 自己的观 点, 从而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实验热情 。 富有启发意义的实验 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 培养 了独立思考能力 , 进而强化他们 的综合专业素养问 。 2 . 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由于历史原因, 我系原有实习基 地大多数是 国有化工企业, 目 前普遍经营隋况较差 , 设备陈 旧, 实习环境差 。在这些单位实习 , 尽管联系方便 、 费用低 , 但实习效果不佳 。而一些效益较好、 技术先进 、 环保意识强
的实践教学体系I 。同时, 为 了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的 毕业生具有更强 的实践技能 , 还设计了创新实践环节 , 其中 安排 了与本专业相关 的社会服务活动 、 开放实验室活动 、 专 业学术讲座 、 学科竞赛 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计划项 目等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407)一、专业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河北大学1964年设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方向,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

199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目前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一批造诣较深、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现有教师十余人,其中以教授、副教授为主,有多名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学科培养的本科生多年来考取研究生和就业率一直位于河北大学前列。

200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有30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

本学科2002年以来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三本有较大影响的专著。

在应用开发方面,基于省重点项目(201068)“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的结晶动力学与流变学研究”开发生产了三层复合包装材料,目前年产值超过了800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2.2亿,利税超过12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及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加工工艺和成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成型、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也可到科研、设计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成为了高校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培养人才的模式。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发展的一种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和企业资源互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中,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校企合作可以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科研技术合作平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的发展,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实践机会。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1.实践性教学模式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成立市场营销实践基地、工程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实际操作经验。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员来校授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科研项目合作模式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推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科研项目的开展流程,提高科研能力。

学校与企业还可以共同申请科研项目资金,共同承担研究任务,提高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能源和信息已被公认为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

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分支学科,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

高分子材料应用的日趋普及,使得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责任。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实施“强化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应用能力。

一、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1.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需要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这些教学理念包括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向开放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从标准化培养模式向个性化培养模式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1,2]。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培养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艺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重视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以及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工程环境背景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强化基础训练,拓宽专业口径。

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强化基础,一是在基础理论和技能上进行面上拓宽,加强要求,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牢固,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将专业基础课拓宽到新的专业目录的专业口径,为新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要求高分子 材料 与工程 专 业 的学生 必须 具备 “ 大材 料 ” 础 和 基 “ 中材料 ” 专业 的宽厚知识结构 。根据 我校建设 特色 高水平 大学 适 的每一次重大突 破都会 引起 生产 技术 的重大 变革 , 至会 引起 的要求 以及 国家对林 业科技的战 略需求 , 应知识 经济 的发展 , 甚 次世界性 的技术 变革 , 而把 人类 物质文 明和 精神 文 明推 向 针对我校 高分子 材料 与工程 专业 的培 养 目标 , 从 我们 提 出了建 构 宽专业 ” 的课程 体 系和 以培 养 “ 厚基 础 、 专业 、 能力 、 实 宽 强 重 前 进。早在 2 0世纪 8 O年代 , 人们 已经提 出了“ 材料 是人 类社会 “ 的创新型人才为指导思想 的培养模式 。围绕该培养模 式 , 对 发 展的基础和先导 , 是人类社会进步 的里 程碑 和划 时代 的标 志” 践” 教 教学模 式等 进行 的理念 。材料 、 能源和信息 被称 为人类 社会发 展 的“ 大支 柱 ” 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 、 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 、 三
Ab t a t n k o e g c n my e a,o e o he man t s s o g e d c to s t ul v t a g umb ro s r c :I n wld e e o o r n ft i a k fhih r e u a in wa o c t ae a l r e n i e f i n v tv ae t. Ben a e t h halng fk o e g c n my e a a d ne st to ff r e i tr ai n lc n— n o aie tl n s i g f c d wi t e c le e o n wl d e e o o r n w i in o e c n e n to a o h ua i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摘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要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宽专业”的专业要求,力求培养复合型、全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人才,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方面有一定建树,为将来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合成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经营和管理。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引言: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明确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践形式,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途径、过程、方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目前,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如何培养这类人才迫在眉睫。

高分子材料以及石油化工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正确解读它的发展态势将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

一、突出本行业实际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毫无章法的,要有策略的进行,可以组织学校教师到化纤企业进行访问学习,一些新兴化纤企业和专门定点机构是调研的首选。

目前国内值得参考的企业有:亚洲最大的经营锦纶的企业——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最大化纤机构——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黏胶企业——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华康大豆纤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重点,在对企业高级技工、企业高管以及企业法人进行意见、经验咨询时要善于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输出复合型人才;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严格专业要求,建构起专业发展的大厦,培养具有时代气息、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市场对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的人才有具体要求和标准,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建立权威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聘任知名院校离任教师或专家、相关化纤部门的技术人员、高管人员进行教学指导,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合理、全面,使学院的教学工作与市场接轨、与行业挂钩,实现产与学的良性互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摘要:就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其主要指得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样式以及实践的主要规范。

当前,随着人才逐渐走向市场化,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目前石油化工以及高分子等方面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其当前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人才培养工作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本文中,主要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其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相关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培养模式;行业发展1 当前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当前在国际交易中,中国在化纤生产方面在全球中屈指可数,因此,在化纤方面,需要高技术人才。

我国的改革委员会在十一五会议中,对化纤工业以后的发展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见。

会议中支出,化纤工业要勇于改革,要实现数量型向技术型的转变,尽最大努力在2015年构建较为完善的研发以及生产基地。

这样,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化纤产品在交易中才能占据优势,拥有较好的竞争力,在化纤的某些高科技技术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

当前,对于国内的高分子化纤材料来讲,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的拓展,也由以前的数量型向着效益、质量进行转变,但是高分子材料人才的培养速度满足不了行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的培养途径分析2.1 构建完善的教学指导小组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化纤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此,在高校中,应该成立专业的教学指导小组,聘请知名院校中的教授、高技术人员等高水平人员加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与社会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专业教学指导小组还应该详细分析化纤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当前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制定与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毕业生相符合的相关岗位。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广泛、颇具前景的专业领域,其在化工、材料、医疗器械、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目前我国高校在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改进,学生往往缺乏与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本文将围绕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探索,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以期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之一,其在化工、材料、能源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就业质量;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升;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

通过对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校企合作模式概述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共同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和资源。

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学校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能够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而企业则拥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确保学生接受到全面的培养,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重应用、搞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陕西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重应用、搞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陕西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识 实 习 采 用 学 生 集 中制 , 产 实 习采 用 面 学 院 研 究 生 教 育 理 念 简述 ” 文 章 b, 章 生 的 】文 试帅选的学生分散制 ; 主 要 阐 述 了 中 国科 学 院 高 端 科 研 与 高 端 人 () 2认识 实 习 与生 产 实 习内 容 应 综 合 高 才 培 养 相 结 合 , 科 研 实践 中 培 养 人 才 的 在 分子材 料成 型与合成两 个方面 , 生 可 自 学 研 究生 教 育 理 念 , 中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党 主 选 择 实 习 内容 ; 委 书 记 邓 勇 在 接 受 记 者 采 访 时 说 “ 可 别 你 () 生 自主选 择 实 习单 位 与 指 定 实 习 3学 小 看 这 个 学 位 授 予 权 , 不是 单 纯 的授 权 , 这 单 位 并 存 , 高 学 生 自主 选 择 实 习 的 机 会 , 而 是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 们 把 高 端 科 研 和 高 提 我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自主 实践 能 力 ; 端 人 才 的 培 养 真 正 结 合 了 起 来 , 科 研 实 在 () 4生产 实 习时 间需 延 长 到2 月 , 可 践 中培 养 人 才 ” 个 尽 。 能 实 现 带 薪 实 习 , 高 学 生 的 实 习积 极 性 ; 提 目前 , 校 高 分 子 材 料 与 工 程 专 业 已 我 () 期 委派 专 业 老 师 深 入 生 产 基 地 学 具 备 开 展 各 种 科 研 活 动 基 本 条 件 , 有 在 5定 具 习 深 造 , 请 实 习单 位 委 派 技 术 人 员进 行 优 秀 学 生 中择 优 培 养 一 些 科 学 研 究 能 力 比 邀 生产实践学术讲 座; 较 强 的 “ 研 型 ” 才 , 1 0 7 由 作者 指 科 人  ̄2 0年 1 () 6尝试 与企 事 业 单 位 建 立 比 较 合 理 的 导 高 分 子 0 1 高 宏 寅 等六 名 同学 题 为 “ 5班 合 培养用人机制 , 定 相应人才培养计划 。 制 成 有 机 玻 璃 工 艺 品 ” 学 生 科 研 立 项 , 获 荣 陕 西 理 工 学 院 学 生 科 研 立项 一 等奖 , 《 在 铸 2 新型人才培养 , 高创新应用能力 , 创 提 具 造 技 术 《 料 工 业 》 文 核 心 期 刊 上 发 和 塑 中 有创新 能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 在材料 表 学 术 论 文 两 篇 , A收录 1 , C 篇 此项 成果 还 科学 与工程学 院 “+ + ” 新人才培 养 受 到 陕 西 理 工 学 院 领 导 及 相 关 部 门 的 一 致 211创 且 模式下需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 , 思路如下 : 好 评 , 由 陕 西 理 工 学 院 资 助 生 产 了一 批 ( ) 建 具 有 知 识 结 构 梯 度 、 历 层次 成 品 并 赠送 给 了2 0 年 陕 西 理 工 学 院 本 科 1构 学 07 及 创 新 意 识 的 高 素 质 专 业 教 师 队 伍 , 成 教 学 水 平 评 估专 家 。 际上 , 位 学 生都 具 形 实 每 专 业 教 师 定 期 培 训 制 度 , 期 参 加 国 内 外 有 充 沛 的 经 历 以 及 有 待 开 发 的 科 研 能 力 。 定 各 种 形 式 的 专 业 研 讨 会 议 , 脱 区域 建 设 摆 我 校 高 分 子 材 料 与 工 程 专 业 在 应 用 型 的限制 , 放思想 , 拓创新 ; 解 开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下 还 需 进 行 科研 型 人 才 () 2广纳 学 生 意 见 , 强化 专 业 管 理 制 度 , 培 养 , 只有 这 样 ,0 6 所 制 定 的 专 业 人 才 20年 加 快 精 品 课程 、 牌 专 业 建 设 步 伐 , 建 专 培 养 目标 才 能从 某 种意 义 上 完全 真 正实 现 。 名 构 业 建 设 团队 ; 当 然 , 为 一 所 普 通 本 科 教 学 型 院 校 作 () 3专业 教 师定 期 在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学 来 说 , 用 型人 才 的培 养 是 根 本 , 须 引 起 应 必 院 及 学 校 范 围 内进 行 专 题 讲 座 , 宽 学 生 大 家 的 高 度 重视 。 是 , 味追 求应 用而 缺 拓 但 一 的 知 识 面 , 善 学 生 的 知 识 结 构 , 发 学生 乏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的 话 , 培 养 出来 的 完 启 所 的 自主 创 新 意 识 ; 人 才 并 不 是 社 会 需要 的 高 级 人 才 。 一 味 若 () 4 以专 业 老 师 牵 头 , 励 学 生 充 分 利 追 求 科 研 创 新 而 忽 视 实 际应 用 的 话 , 培 鼓 所 用 学 校 的 有 效 资源 认 真 观 察 、 胆 设 想 、 养 出来 的 人 才 也 不 能 称 作 社 会 需 要 的 高 级 大 自 主 开 发 , 造 良好 的 应 用 创新 氛 围 ; 营 人才。 严格 来说 , 于 像 陕 西 理 工 学 院这 类 对 () 高分 子 化 学 开 放 实 验 室 的 基 础上 普 通 高 等 学 校而 言 , 该 要 重 视 应 用 , 时 5在 应 同 再 创 建 高 分 子材 料 与 工 程 创 新 实 验 室 , 建 还 要 注 意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提 倡 一 即 立 一 支 以 专 业 教 师 牵 头 , 生 为 主 体 的 创 种 “ 应用 、 科 研 创 新 型 ” 才 培 养 模 式 。 学 重 搞 人 新 实 验 团队 , 学 生 提 供 自主 创 新 平 台 ; 为 ( ) 保 证 验 证 性 实验 的 基 础 上 , 大 参考文献 6在 加 设 计 性 实 验 的 开 设 力 度 , 正 学 生 实 验 态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自主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宽广,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模具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专业涵盖了高分子学科很多领域,知识面宽,学科基础雄厚,在聚合物合成及高分子物理性能、聚合物加工、高分子功能材料、涂料、胶粘剂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卓越的探索工作。

本专业秉承夯实基础、培养提高创新能力、拓宽范围、接触前沿的理念,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对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的需要,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设置特色课程,兼顾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教学中努力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现途径1、加强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的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强调拓宽专业,打好基础,突出应用。

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思想,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包括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从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从标准化培养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培养模式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r e e s t a g e s o f“ 2 + 1 +1 ”e d u c a t i o n mo d e . P r a c t i c e s h o ws山a t hi t s n e w t y p e o f 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o n mo d e c a n b e c o me a g r a d u a t e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g e o f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s t u d e n t s , c a n a l s o b e c o me a s o c i a l n e e d a d a p t a t i o n o f wi d e r a n g e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 Ke y wo r d s :t a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o p — d o w n d e s i g n; p o l y me r ma t e r i a l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Q i q i h a r 1 6 1 0 0 6 ,C h i n a )
摘 要 :依 据 顶层 设计 理论 ,结合 高分 子材料 与 工程 专业特 点 ,确立 了市场 经 济条件 下的 高分子 材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韩莹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韩莹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韩莹发布时间:2021-10-26T11:19:39.64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中作者:韩莹[导读] 论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就业模式等四个方面对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莹吉林长春 130118[摘要]论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就业模式等四个方面对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分析与讨论,并给出了改革建议,旨在明确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分子科学始于于20世纪 20年代,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

到20 世纪70年代末,高分子材料已大量的应用在建筑、农业、汽车以及国防等多个领域。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研究、设计、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项目管理、沟通交流、及终身学习能力;具备人文社会素养、环境意识、国际视野与团队精神,能够使用现代工具,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测试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1]。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以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培养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结合“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吉林省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校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浅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浅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浅析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材料科学迅猛发展,新型功能高分子不断地涌现,高分子的工业生产规模也不断地在扩大。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航空和国防特色鲜明高等学校,且江西省是航空工业大省,拥有中航工业洪都航空集团,中航工业昌河航空集团,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航空骨干企事业单位。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本专业人才培养以航空、国防企事业单位和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并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需要。

探讨出富有鲜明的航空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能满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2000年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按照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4月份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工作会议精神[1],基于高分子材料专业和复合材料专业的教学要求、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合格标准,结合学校实际,2011年3月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坚持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原则,注重保持鲜明的专业方向特色,着力培育各专业的航空特色,提高学生的择业和创业能力思想指导下,适时地对该专业的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主要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厚基础、宽专业口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基于此,将高等数学和四大化学设置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与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专业基础课中的有机化学的学时学分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主要是考虑到在进行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对于有机化学的基础依赖较强的缘故。

为了培养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大材料)基本原理,又通晓某一类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系统知识的基本原理的宽专业口径人才,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几门与大材料有关的课程如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模块一和模块二)、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市场 需求 和就业 为 导 向 , 以课 程 建 设 为核 心 , 以实 践教 学为重 点 , 养 在 高 分 子 材 料 与 工 程 方 面专 培
业 建设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 , 进 素 质 教 育 和 质 量 工 推 程 建设 , 养 符 合 知识 、 力 、 培 能 素质 三 个 方 面 要 求
19 9 8年 , 教育 部对 高 等 学 校本 科 专 业 目录进 行 了
调 整 , 高 分子 材料 相关 的工科 类专 业 统一 为“ 将 高
分子材 料 与工 程” 专业 , 理科 类 的高 分子 专业 并 将
入材料 化学 专 业 或 化 学 专 业 , 高 分 子 化 工 专 业 将
并人化 学工 程专业 。国家 教 委关 于专 业 建设 的指 导精 神明 确指 出 , 分 子 材 料 的发 展应 放 在 非 常 高
重要 的位 置L 。 1 7
分 子材料 与工程 。高分 子 材料 与 工程 专 业人 才 培 养 强调拓 宽专业 , 打好 基础 , 工结合 。 理 面向未 来 的 教 学 改 革 需 要 现 代 化 的 教 学 思 想, 需要 前 瞻 性 的教 学 理 念 。这 些 教 学 理 念 包 括 从 专业 教育 向综 合 素 质 教 育 , 重 知识 传 授 向 能 从 力 培养 转变 ; 封 闭 式 的 学 校 教 育模 式 向 开放 型 从 的产 、 、 三结 合 的教 育 模 式 转 变 ; 标 准 化 培 学 研 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 仿军, 鄢国平, 喻湘华, 小平, 曾 周爱军
( 汉工程 大 学材料 科 学与工 程 学院 , 北 武 i 3 0 4 武 湖 Y 07) -4
摘 要: 为培 养 高分 子 材 料 与 工 程专 业 学 生 的 工 程 能 力 , 建 以 国 家精 品 课 程 为标 准 进 行 课 程 建 设 , 实 践 构 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能力 、 创业 能力和竞争能力 的实用型人才 , 现“ 实 提高 自主创新能 力 , 建设创新型国家 ” 的宏伟 目标 , 以实践教学
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 全面推进 “ 质量工程” 建设 与学生素质教育 。 关键词 : 高分 子材料与工程 ; 应用型人才 ; 培养模式 、
世纪高等教育面l 艋的时代挑战。在高等教育“ 质量 工程” 方针的指导下 , 不断探索 、 完善高分子材料 与 工程 专业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人才 培养 模式 是指 人才 培 养 活动 的实 践规 范 和 基本 样式 , 是对 培养 目标 、 培养过 程 、 培养 途径 、 培养
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领域 , 为适应新世纪 国 家建 设对 专业 人才 的需 求 , 对 专业 人才 的需 求 及 在
19 年 , 9 5 经过十多年 的发展 , 高分 子材料与工程专 业 已经发 展成 为涵 盖塑料 、 橡胶 、 维 、 纤 涂料 、 黏合 剂 五大 类 高分子 材料 与工程 在 内 的教学研 究 领域 。本
专业 通过 教学 、 实验 与实 践 改 革 培 养 具有 较 强 实 践
能力 、 创造能力、 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 质专业人才 , 满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飞速发展 的人才 需求。为进 一步 贯彻 落实 《 桂林 理工 大学 2 1 — 0 5年 发展 规划》, 强工 程 教 育研 究 , 化 01 21 加 深 教学改革 , 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色专业 的建设 目标 , 们从 教学 理 念 、 学 方式 、 践 环节 和创 新 我 教 实 能力 等方 面对 该专业 的应 用 型人才 培养 模 式进行 了
同时 , 尽量 多选修 与 自己兴趣 相关 的专业 课 , 以拓 宽 专业 基础 的知识 面 , 为 具 有 高 分 子 材料 基 础 知 识 成 和实用 知识 的应用 型人 才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当前技术领域中的热门专业之一。

而要培养高素质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探索。

1. 校企合作的概念与意义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的一种模式。

校企合作具有双方共赢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适应实际需求的教育,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获取到更加合适的人才。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企业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企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为企业提供更符合要求的人才。

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合作目标和合作内容,选择适合的合作形式。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主要的合作形式包括:(1)实习实训: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获取实际工程经验;(2)双导师制:企业和学校共同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3)科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4)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培养。

以上形式都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全面的培养。

3. 校企合作带来的优势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一方面,学校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开拓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学校也需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的需求。

1.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壮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备受关注,怎样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成为了各高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在这个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实习和毕业就业方面面临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

1. 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实验课程和实习课程。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将一部分课程安排在企业内部,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2. 实习基地建设与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运作模式,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个性 发展 的空 间。 4 .工 程 环 境 仿 真 化 , 升 学 生 工 程 实践 提
能 力
不 同层 次 人 士访 谈 或 问卷 调查 , 在 征 询化 纤 并 行业 协 会 相关 政 策 制定 人员 的意 见后 , 立 了 确
新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 即以培 养 全 面发 展 的高 素
( 河南 工程学 院 材料 与化 学化工 系 ,河 南 郑 州 4 0 0 ) 507

要 :对 河 南工程 学院 高分子材料 与 工程 特 色专业 , 在人 才培 养 目标 、 养 方案 、 培
“ 台式 ” 学模 式 、 平 教 仿真 化 工程 环境 、 教 一 学一 交 ” 学方 式 以及 专业 能 力拓展 课 程 等 “ 教 方 面的教 学改革 活动进专业 人 才不 能完 全 跟上 行
业 的发展 , 急需更 新人 才 。 二 、高 分子材 料 与工程专 业人 才培 养模式
的实施 途径

社 会 发展和 行业科 技进 步急 需工程应
用 型人才
为进 一步 贯彻 落实 《 南工 程 学 院 2 0 — 河 08
21 0 0年 6月
纺 织 教 育
Te ie Ed a in xt uc to l
J n 。0 0 u . 2 1 Vo . 5 12 No 3 .
第2 5卷第 3期
-_ _
同 子 材 料 与 工 程 专 业 分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探 索

L _ _
辛 长 征 , 秀 琴 , 利娜 杨 王
人才培 养模式 中涉及 的一 个重要 问题 是培 养什 么样 的人 。中 国作 为世界 上最 大 的化 纤生 产国, 国家发 展和改 革委 员 会 在《 化纤 工业 “ 十

五 ” 展指 导意见 》 中指 出 : 发 化纤 工业 要 实
现 由“ 量型 ” 技 术型 ” 战略转 变 , 数 向“ 的 力争 到 21 0 0年 , 步建 成世 界 化 纤 生 产 和研 发 基 地 , 初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 行业需求; 工程环境
人 才培 养模式 是指人 才培 养活动 的实践 规 范和 基本样 式 , 对培 养 目标 、 是 培养 过 程 、 养 培 途径 、 培养方 法 等 要 素 的综 合 概括 。 随着 人 才 的市 场 化程 度 越来 越 高 , 如何 培养 适 应社 会 需 人才 的培养 速 度 。据 调 研统 计 , 多 企 业 的专 许 业人 才数 量不 到 职 工 总数 的 5 , 的甚 至不 % 有 到 1 , 在专 业 人 才 严 重 匮乏 的现 象 。 同 时 % 存
为 了体 现工 程应 用 型人 才 的 培养 目标 , 我
使化纤 各主要 常规 品种具 备 国 内外市 场 的竞 争
能力 , 在一 些 重 要高 新 技术 纤 维 品种 上取 得 产
业 化成果 。
们组 织部分 专业 教师 到有代 表性 的化纤 企业和
研 究 机构进 行 调研 , 盖 面 涉及 涤 纶 、 纶 、 覆 锦 丙 纶 、 胶纤 维 和 部分 有 发 展前 景 的新 型化 纤 企 粘 业 , 我 国最 大 的化纤 企业— — 仪 征化 纤 股 份 如
第 3期
辛长征 , : 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7
新 乡 白鹭 化纤 集 团 有 限责任 公 司 , 以及 江 苏 盛 虹化纤 有 限公 司 、 郑州华 德地 毯有 限公 司 、 南 河
础实 验教 学 和模 拟仿 真化 纤企业生 产 的工程 实 践教 学两 部分 ; 第二 课 堂素 质 教育 平 台 ” “ 则包
华康 大豆纤 维实业 有 限公 司等知名 企业 。通过 对上述 企业 的决 策人 、 高级技 术人 员 、 高级 研发
人 员 、 间主 任 以及 较 有成 就 的往 届 毕业 生 等 车
括学 院公 共 选 修课 、 课外 素质 教 育 以及 社 会实 践三部 分 , 为第 一课 堂的补 充和 延伸 , 展学 作 拓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 育科 学 “十一五 ” 规划 课 题 ( 号:0 9J G G0 8 ) 河 南工 程 学 院工 程 教育 教学 研 究项 目 ( 号 编 20 - HA -12 ; K 编
g xj 9 5 cy 0 4 ) ‘ y
作者 简介:辛长征( 99 16 一
)男 , , 河南博爱人 ,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Ema :c6 12 @1 3 tm — i xz9 12 6 .o l
还发 现 , 由于化 纤 新 技术 、 设 备 、 产 品 的不 新 新
要 的高级工 程应用 型人才是 当前亟待 解决 的一
大课题 … 。认 真 研 究 石 油 化 工 产 业 以及 高 分 子 化纤 行 业 的发 展 现状 和趋 势 , 有 助于 做好 将 高 分子材 料与 工程专 业 的人 才培 养工作 。
如何 将 学 生 培 养 成 “ 手 能 力 强 、 合 素 动 综 质高 、 毕业 后上 岗快 ” 一直 是 高 分 子材 料 与 工 ,
质 高分 子 材料 与 工程 专 业人 才 为 宗 旨, 以培 养
目前 , 国高分 子化纤 材料工业 , 我 随着数 量
的增 加 和规 模 的 扩 大 , 由数 量 型 向 品 种 、 正 质 量 、 益型 转变 , 效 行业发 展 的速 度远 远高 于化纤
有限公司, 亚洲最大的锦纶企业—— 中国神马
集 团有 限责任 公 司 , 洲最 大 的粘 胶 企业 —— 亚
2 1 年发展规划》 加强工程教育研究, 00 , 深化教
学 改革 , 合 高分 子 材料 与 工程 特 色 专业 的建 结
设 目标 , 们从 行业需 求 、 才定 位 、 业改革 、 我 人 专 教学 方式 等方 面对该 专业 的人才 培养模 式进行
了系统探讨 。
1 .突出行 业 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