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
《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
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
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秋声赋宋代: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一作:予曰)“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引言
二、秋声赋原文概述
三、秋声赋原文翻译
四、结论
正文:
【引言】
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篇描绘秋天景象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对《秋声赋》的原文及翻译进行详细的解读。
【秋声赋原文概述】
《秋声赋》原文描述了秋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落叶、昆虫、雁阵等声音,以及伴随这些声音而来的萧瑟、凄凉的气氛。
欧阳修通过这些声音和气氛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
【秋声赋原文翻译】
以下是《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翻译:树叶纷纷落下,秋天的风声和虫鸣此起彼伏。
鸿雁结队南飞,长空传来阵阵哀鸣。
伴随这些声音,秋天给人的感觉是萧瑟凄凉。
【结论】
通过《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对秋天景象的深
刻理解和独特描绘。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lǜrù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某某某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秋声赋-欧阳修》原文及译文
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高中语文文言文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导语:《秋声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文章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我惊惧地听着,说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惊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在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
2.《秋声赋》原文及分段
3.《秋声赋》翻译及赏析
正文
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文学成就极高,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散文、诗、词均有建树,其中以散文最为著名。
他的散文宏丽博雅,行文大气磅礴,尤以《秋声赋》最为脍炙人口。
《秋声赋》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骈文,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表达了秋天的肃杀、寂寥之美。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描绘了秋声、秋容、秋气、秋意。
2.《秋声赋》翻译及赏析
(翻译)
小孩子不要对着我,低着头睡觉。
只听到四周虫子的叫声唧唧,好像在帮我叹息。
(赏析)
《秋声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秋天景色的寂寥、肃杀之美。
作者以虫声代替人的叹息,形象地传达了秋天的寂静和孤独。
这种写景手法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第1页共1页。
欧阳修的秋声赋原文以及注释
欧阳修的秋声赋原文如下:
秋声赋
欧阳修
秋天凄切,西风凛冽。
草木黄落,鹰隼高飞。
客行役思,魂梦牵萦。
揽衣起徘徊,涕泪沾衣襟。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今别君已婚,儿女忽成行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
岂不惜别,但惜岁月易逝。
夜深知雨重,时闻折竹声。
假寐听此曲,梦中得相逢。
注释:
1. 凄切:形容秋天的风声、雨声等凄凉悲伤。
2. 凛冽:形容秋风寒冷刺骨。
3. 黄落:树叶变黄,落叶归根。
4. 鹰隼:一种凶猛的鸟类,常用来代表英勇和力量。
5. 役思:服役期间的思乡之情。
6. 魂梦牵萦:形容思念之深,梦境之中也难以忘怀。
7. 揽衣:提起衣服,表示起床穿衣。
8. 涕泪:眼泪鼻涕,形容悲伤之甚。
9. 儿女:指年轻的人,这里特指男女恋人。
10. 行:行列,这里指成行的人。
11.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的流逝。
12. 惜别:舍不得离别。
13. 岁月易逝:时间过得很快。
14. 夜深知雨重:深夜里听到雨声,知道雨势很大。
15. 折竹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常用来代表忧伤和悲痛。
16. 假寐:打盹,表示暂时休息。
17. 梦中得相逢:指在梦中与人相遇。
高中语文文言文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word版】.doc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导语:《秋声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文章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我惊惧地听着,说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惊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在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注释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注释秋声赋原文如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声赋翻译如下: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秋声赋翻译鉴赏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秋声赋翻译鉴赏《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
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作品原文秋声赋【作者】欧阳修【朝代】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 汝出视之。
”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白话译文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1秋声赋原文宋代: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一作:予曰)“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秋声赋翻译及原文
秋声赋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说:“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金甲铁衣都发出声响;又像袭击敌人的军队,又衔枚奔走,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高中语文文言文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导语:《秋声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文章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我惊惧地听着,说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惊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在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原创实用版)目录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2.《秋声赋》原文及分段3.《秋声赋》翻译及重点词语解释4.《秋声赋》的文学价值及影响正文1.欧阳修及其《秋声赋》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之一,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散文、诗、词均有独到的成就。
《秋声赋》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以秋声为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这篇文章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秋文之冠”。
2.《秋声赋》原文及分段原文:故夫秋声者,盖夫秋之声也。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此非人之所能为也。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
如波涛夜惊,军旅顿营。
万窍怒呺,使人毛骨悚然。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奔雷霆之震,逼风雨之急。
穷睇眄于回洄,忽飘飖而莫测。
惕然而惧,怅然而悲。
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万木凋零。
翻译:秋声,就是秋天的声音。
欧阳修在夜里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中惊悚,仔细倾听,说:“奇怪啊!这不是人类所能发出的声音。
”起初是淅淅沥沥的萧瑟声,突然间变得奔腾澎湃。
如同夜晚波涛惊起的军队,万籁俱寂。
这种声音使人毛发竖立,惊恐不已。
又像是奔赴战场的士兵,口中衔着枚箭,快速奔跑。
雷霆般震撼,风雨般急促。
在回旋的眼眸中,忽然飘忽不定,无法捉摸。
惊恐而又害怕,惆怅而又悲伤。
秋天的景象,色彩惨淡,烟雾缭绕;天空清明,阳光灿烂;气息寒冷,刺入肌肤;意境萧条,万木凋零。
3.《秋声赋》翻译及重点词语解释《秋声赋》的翻译大致如上文所示。
以下是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悚然:害怕的样子。
- 萧飒:风吹树叶的声音。
- 奔腾:快速奔跑。
- 澎湃:波浪翻滚。
- 穷睇眄:极目远望。
励志古诗词《秋声赋》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秋声赋》原文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
仲秋夜月,天青地黑。
一片凄素,何处山泉。
醉梦回轩,恍惚寻芳。
万条青苔,漠漠递洒。
胭脂流霜,恨无结实。
轻云不动,仙鸟避风。
归来几时,风急叶枯。
忧愁黯然,山河殊途。
赏析
《秋声赋》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古诗,全诗以秋季为背景,描写了明月夜、凄素的景象,体现了作者抒发对归乡的深情厚谊和对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思念之情。
诗中“仲秋夜月,天青地黑”出彩地勾勒了一幅唯美的秋夜明月,“一片凄素,何处山泉”暗喻此时正值五谷收成之际,令人沉郁无比;“醉梦回轩,恍惚寻芳”言里表外,展现了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万条
青苔,漠漠递洒”清爽而悠长,使得秋夜多了几份清凉;“胭脂
流霜,恨无结实”青苔上残留着霜水,诗人苦恼向往的收获总
是不如意;“轻云不动,仙鸟避风”极具诗意,又体现出仙鹤伫立的极致仙境;“归来几时,风急叶枯”诗人犹豫着何时才能归家而去,回忆未经老去;最后,“忧愁黯然,山河殊途”状如山
河殊途,犹豫着何时能邂逅,归应思乡之情十分深切。
《秋声赋》以优美的笔触,凝结出深厚的感情,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之情。
诗中流淌着凝重又洒脱的清谈,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思绪与心韵,读来有一种奇妙的魅力,催人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秋声赋》字词注释
《秋声赋》字词注释秋声赋【作者】欧阳修【朝代】宋译文对照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标签: 悲秋古文观止辞赋精选情感季节秋天文言文译文注释欧阳子:作者自称。
方:正在。
悚然:惊惧的样子。
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以,表并列,而。
萧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鏦鏦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
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明河:天河。
秋之为状:秋天所表现出来的意气容貌。
状,情状,指下文所说的其色、其容、其气、其意。
惨淡:黯然无色。
烟霏:烟气浓重。
霏,散扬。
云敛:云雾密聚。
敛,收,聚。
日晶:日光明亮。
古诗秋声赋翻译赏析
古诗秋声赋翻译赏析《秋声赋》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秋声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ORg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ǜ rù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注释】1欧阳子:作者自称。
2方:正在。
3悚(ǒng)然:惊惧的样子。
4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以,表并列,而。
萧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5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6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7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
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刘禹锡《秋声赋》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秋声赋唐·刘禹锡相国中山公赋《秋声》,以属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绝,然皆得时行道之余兴,犹动光阴之叹,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
百虫迎暮兮,万叶吟秋。
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
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
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
惊绮疏之晓吹,坠碧砌之凉月。
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
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
远杵续兮何冷冷,虚窗静兮空切切。
如吟如啸,非竹非丝。
合自然之宫徵,动终岁之别离。
废井苔冷,荒园露滋。
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则有安石风流,巨源多可。
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
犹复感阴虫之鸣轩,叹凉叶之初堕。
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么。
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而有情。
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
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
注释相国中山公:即李德裕。
属(zhǔ):请人唱和。
天官:指吏部,主选授之事。
太常伯:龙朔二年(662年)改吏部尚书为太常伯,这里指王起。
得时行道:逢时易达,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光阴之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之感叹。
伊郁:愤懑,忧烦。
斐(fěi)然:形容有文采。
窅(yǎo)窅:深远的样子。
悠悠:渺远无限。
辞林:凋落的树叶。
潜:隐藏。
命侣:招呼伙伴。
啁啾(zhōu jiū):虫鸣声。
送将归: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慷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吾土:故乡。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露蝉:露水中的蝉。
蝉翼被露水打湿,飞行困难。
夕草起:一作“夕蔓趣”。
寒螿(jiāng):指蟋蟀。
含韵:秋寒中仍然保持风韵。
梧楸:梧桐和楸树,都是早落叶的树木。
绮(qǐ)疏:雕镂华丽的窗户。
疏,窗户。
征行:指远行征戍的丈夫。
碧砌:青绿色的玉石台阶。
骚屑:风声,这里喻叹息声。
蛩(qiū):蟋蟀。
机杼(zhù):织布机和梭子。
音书:音讯书信。
远杵(chǔ):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秋声赋
一、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______”同“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铮铮,金铁
..皆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金属名
2.其色惨淡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凄凉,萧条,不景气;形容苦费心力
3.其容清明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4.草拂之而色变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神色变(多指发怒)
5.是谓天地之义气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或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6.物过盛而当杀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应当杀死
7.黟然黑者为星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细小的点儿
三、一词多义
1.
⎧
⎪
⎨
⎪
⎩
悚然而听之()听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不听,可使击之(《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
走也(《管仲列传》)()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
⎪
⎪⎪
⎨
⎪
⎪
⎪⎩()
3.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
⎪
⎪⎪
⎨
⎪
⎪
⎪⎩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4.
⎧
⎪
⎨
⎪
⎩
物既老而悲伤()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赤壁赋》)()
5.
⎧
⎨
⎩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恨
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春生秋实.()
(2)砭.人肌骨()
2.名词作状语
(1)欧阳子方夜.读书()
(2)春.生秋.实()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1)百忧感.其心()
(2)万事劳.其形()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1)丰草绿缛而争茂.()
(2)欲与草木而争荣.()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名词
四.无人声()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此秋声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为而来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动于中。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句翻译
1.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答案:砰湃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二、答案:1.兵器 2.黯然无色 3.清澈明朗 4.(草木)凋零变色 5.正义之气 6.应当收煞 7.指点点白发
三、答案:1.动词,用耳朵接受声音/动词,听信/动词,听从,接受
2.动词,跑,疾行/动词,逃跑/动词,投奔,奔向/动词,趋
3.名词,古人用阴阳来分配四季,秋冬为阴/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名词,阴天/形容词,阴冷,寒冷/名词,阴影
4.副词,……以后/动词,完,尽/副词,已经
5.动词,怨恨/动词,遗憾
四、答案:(一)1.(1)结出果实(2)刺 2.(1)在夜里(2)在春天;在秋天
(二)(1)使……有感触(2)使……劳累
(三)(1)生长得丰茂(2)生长得繁茂
(四)四下里,四处
五、答案:1.判断句这就是秋声啊。
2.判断句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的一点余威罢了。
3.宾语前置句为什么它要来呢?
4.状语后置句内心有所触动。
5.定语后置句听到从西南方传来的一阵声音。
6.固定句式为什么用不是金属、石头(一样强健)的体质,却偏要和花草树木争一时的荣盛呢?
六、答案:1.又好似那奔赴战场的军队,悄悄衔枚奔跑,听不见发号施令,只听见千军万马出征的步伐声。
(采分点:“兵”“疾”“走”“但”)
2.这就是所谓天地间的尊严正义之气,常常显示出肃杀的心性。
(采分点:“是”“谓”“心”)
3.大自然对待万物,就是使它春天生长,秋天结果实。
(采分点:“于”“实”,词类活用)
4.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黑发健壮之人变得白发点点。
(采分点:“宜”“渥然”“为”“黟然”)
5.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采分点:“念”“戕贼”“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