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的起源和介绍单元

合集下载

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

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

西藏佛塔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是西藏神秘而富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文化现象。

西藏佛塔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宗教文化内涵。

西藏佛塔起源于一定的宗教观念,并依附于青藏高原这片藏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故土。

它是伴随着藏传佛教的诞生而诞生,也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国佛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佛塔不仅具有鲜明的建筑风格特征,而且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宗教方面的,也有佛教建筑方面的;既有考古方面的,也有佛教艺术方面的;既有历史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既反映了藏传佛教曾经所拥有的辉煌,也诉说着藏传佛教现世的发展。

它蕴涵着藏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意义,是藏传佛教信仰者的一种瞻仰礼佛的物化对象,是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之珍品。

雪域高原巍然耸立的一座座佛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敬香拜佛之人,以及国内外大量的藏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这些佛塔为揭开西藏佛教文化的神秘面纱,展示西藏一千多年社会历史和宗教文化之成果,研究西藏佛教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西藏佛塔的起源关于西藏佛塔源流的问题,曾载于《西藏研究》的“喜马拉雅的佛教建筑”一文中指出:“严格来说,佛塔并不是寺庙的一部分,而是形体各异的独立物。

在早期和晚期的寺庙群中都有大量的佛塔。

关于佛塔源于印度‘斯丢巴’(堵波—笔者注)的历史已有大量论述,现在只需简要指出的是,斯丢巴在佛教传入西藏前就已经是一个形制完善的建构。

在阿底峡时代,建造佛塔就已成为佛教徒普遍接受的广聚功德的行为”。

①这里用简短几句道明了西藏佛塔发展的源与流。

当论及西藏佛塔的起源时,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印度佛塔和尼泊尔佛塔,因为西藏佛塔源于古印度和尼泊尔。

其实印度佛塔和尼泊尔佛塔如出一辙,历史上尼泊尔是古印度的一部分,用现代地理学概念讲,佛教的发源地是尼泊尔,而并非印度。

因尼泊尔南部地区古名迦毗罗卫的地方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所以对西藏佛塔的起源产生较大影响的莫过于印度佛塔和尼泊尔佛塔。

佛塔

佛塔

大理三塔
辽阳白塔
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神通寺四门塔
景真八角亭
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
西黄寺清净化域塔
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
碧 云 寺 金 刚 宝 座 塔
填 空
1、塔源于(印度),公元( 1)世纪随佛教传入我国。 2、根据梵文stupa 和巴利语Thupo, 中国称塔为( 邃堵波)和( 塔婆 )。 3、中国的佛塔一般由( 地宫)、( 塔基)、( 塔身)、 ( 塔刹 )四部分组成。 4、(塔身)是塔的主要部分。塔级多为(奇数)。 5、塔刹是由( )、( )、( )和浪风索组成。 刹座 刹身 刹顶
这个建筑物是什么?
桑奇大塔
阿育王
佛 塔
1、佛塔的起源、别称及概念; 2、佛塔的结构 3、佛塔的类型(主要特点、代表名塔)
佛塔的起源、别称及概念
1. 起源:中国佛塔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随佛教传入中
国。
2. 别称:梵语称stupa ,即“邃堵波”,巴利语Thupo,
译作“塔婆”。也称为“佛图”、“浮屠”。意为“方 坟”、“圆冢”、“灵庙”等。
与楼阁相结合,造型
塔身多为圆形,呈葫芦 状。
普遍;可登、可望、
可居,形式多样。
金刚 宝座 塔 傣族 塔
基座高大,有巨大圆形塔肚,通 体洁白;塔颈较长,上置华盖、 仰月及宝珠。
台基高大;有五座密檐方形石塔 及一个小佛殿
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公园白塔、江 孜白居寺菩提塔、五台山塔院大白塔、 西宁塔尔寺内太平塔等。
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清 净化域塔和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 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昆明官渡金刚 塔。 西双版纳曼飞龙塔和景真八角亭式塔
3. 概念:佛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经卷和各种法

佛塔

佛塔
唐朝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 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 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 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 古城。大雁塔在1719年就发现塔身倾斜,到1996年达到最大程度,古塔向西北方向倾斜1010.5毫米,也就是一 米多。
建筑类型
密檐式砖塔——朝阳北塔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 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
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
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 状。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 是七层塔。塔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登塔眺望是我国佛塔的功能之一。
谢谢观看
名称由来
佛塔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佛塔用于珍藏佛的舍利或 供奉佛像、佛经,故也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才以“塔”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当代。
种类
各地佛塔图册(30张)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 三重塔等。
文化
我国佛塔众多,而咏塔的诗文更多。如“古塔云中影,佛寺夜半钟”、“赞宇弘开壮帝都,碧天空起玉浮 图”、“谁建浮图礼大千,灵光遥与白云连”、“望尽人间多少事,身在大干几沧桑”、“点燃八百灯火,指引 千帆夜海航”…等。这些千姿百态的古佛塔和诗文构成了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

说佛塔

说佛塔

说佛塔牛痕佛塔又称为浮屠,民间有一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是说“救人一命,其功德胜过建造七层高的佛塔”。

那么佛塔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来说说它的来历、用途,以及类型、结构等等。

我们知道,佛教源于印度,因此佛塔也源于印度。

塔在古代的印度叫窣堵坡(stupa),就是坟冢的意思。

塔从印度的梵文译成汉文之后,曾经出现了佛图、浮屠等音译名称,以及方坟、圆冢、高显等意译名称。

而“塔”则是古代的中国人给予这种建筑的一种形象化的名称。

古印度建塔起于何时缘于何事呢?相传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圆寂(逝世)后,他的弟子阿难等人把他的遗体火化了,遗骨在火光之中凝结成了五彩斑烂、坚固非凡的结晶物,称作舍利子。

相传释迦还遗留下了他的身骨、头顶骨、牙齿、毛发、指骨等等,都是佛的舍利子。

于是弟子们就按照古老的传统习俗建了许多状如半圆体、顶上为塔刹、四面有回廊的坟墓供养了起来。

这些佛塔的下面都有地宫,里面都珍藏着释迦佛祖的舍利。

由于佛教信徒们将释迦佛祖的舍利子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所以佛塔就不仅成为了释迦涅槃的象征,更是佛家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了。

后来建造佛塔也成了一种功德行为。

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佛塔也是这样的。

公元一世纪,佛教及建造佛塔的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中国,佛教信徒们在接受印度佛塔建筑样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结合着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创造出自己所喜爱的佛塔样式。

于是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各种各样的佛塔不断涌现,成为了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从佛塔的外表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

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

在塔内一般都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以供人们拾级攀登、眺览远方,而塔身的层数与塔内的楼层往往是相一致的。

有的还在塔外制作出仿木结构的门窗与柱子等。

带你走进中国的佛塔,了解关于塔的知识

带你走进中国的佛塔,了解关于塔的知识

带你走进中国的佛塔,了解关于塔的知识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园林中,有一支晚出而独特的奇葩一一塔。

其实汉语中原来并没有“塔”这个字,它是魏晋以后专门为翻译佛经需要造出的。

在我国史书上,最早塔字的出现是在葛洪的《字苑》和南朝顾野王的《玉篇》两本书中。

在此之前,人们有的按音译作窣堵坡、私偷簸、司图巴等,有的按意译作功德聚、坟陵、高显处等,而以佛图、浮图用得较多。

由于汉塔造型精美,僧徒们又曾用金、银、砗磲、水晶等七宝加以装饰,里面还藏有舍利、经书等宝物,所以也称为宝塔。

塔这种建筑不是我国本土产生的,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又受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演变出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塔的前身——印度的坟墓叫“窣堵坡”塔起于印度,与佛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佛律《十诵律》记载,在舍卫国,有一个佛的忠实信徒给孤独长者,有一天对佛说:“世尊长年在外游说讲法,我见不到你,但是又想你了怎么办?所以想请你赐我一样东西,以做供养。

” 佛祖于是给了他自己的指甲,而长者就做了一个塔,把指甲放进了塔里以做供养。

这就是佛教开始起塔供养的因缘。

但在古印度,塔的主要功能还是用来存放释迦摩尼佛和其他圣者的遗骨。

根据梵文意译为“窣堵波”。

释迦摩尼示寂,火化后得舍利八斛四斗。

当时有八个国家的国王听说后,都来抢夺舍利,还差点酿成八国之乱。

最终是一个香姓的婆罗门出面调解,把舍利分成八份。

八个国王各得其一,回国造塔供养。

早期的“窣堵坡”是由方形台座、覆钵、宝匝和顶上的相轮四部分构成的实心建筑,所以在汉译佛经中根据其本意也有叫方坟的。

二百多年后,一直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重又取出佛舍利,据说阿育王曾夜役鬼神,碎七宝末,并在世界各地造了八万四千佛塔。

据《法苑珠林》记载,八万多佛塔中,在我国境内的就有十九座。

由于阿育王对佛法的极度信仰,使佛教艺术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传向全世界。

而佛塔的形制也于这段时期有了很大发展。

那时候“窣堵坡”的台座逐步增高,相轮也加到了三个。

中国佛塔介绍剖析

中国佛塔介绍剖析

金刚宝座式塔
过街式塔
经幢式塔
宝箧印式塔
塔的样式 Tower style
其他形式还有:
无缝式塔 花式塔
无缝式塔
国内名塔介绍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famous tower
小雁塔位于陕西西安市大荐
福寺内。为唐中宗景龙年间, 即公元707年所建。塔共十五 层,塔顶已毁,现高四十三米, 平面呈方形,底部四周装饰精 美砖雕。千余年来,历经了七 十多余次地震。由于明代嘉靖 年间两度大地震,塔身从中间 裂开,但因建筑坚固,仅有最 上两层倾塌,其余虽有裂痕, 并未倒塌。
这八座佛塔分别为:
聚莲塔、菩提塔、法轮塔(第 一列从左至右)、神变塔、青 海塔尔寺八座佛塔之一、天降 塔(第二列从左至右)、和合 塔、胜利塔、
涅盘塔(第三列从左至右)
佛塔概述 Pagoda Overview
塔分两种,有舍利者称塔, 育王时期。
张雯雯 B08061073
国内名塔介绍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famous tower
• 虎丘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
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 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 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 名虎丘山,简称虎丘。虎丘塔 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 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 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 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 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 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 身高47.5米。虎丘塔是座斜塔, 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 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 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密檐式塔
支提
佛塔-早期佛塔 Pagoda - pagoda early

关于佛塔

关于佛塔

存开 最封 早开 最宝 大寺 的铁 琉塔 璃, 塔现
按佛塔的造型划分,主要 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 阁式塔、花塔、覆钵式塔、金 刚宝座式塔、过街塔及塔门、 塔林及一些造型奇特的塔。
楼阁式塔: 最典型的中国佛塔, 因外观与古代楼阁相似,故 名。这类塔在中国分布最广、 数量也最多。
典 型 的 楼 阁 式 塔
历 城 九 顶 塔
蓟 县 观 音 寺 白 塔
房 山 云 居 寺 塔
兰 州 白 塔 寺 塔
潮 州 宝 箧 印 经 塔
又 叫 多 宝 琉 璃 塔
颐 和 园 四 大 部 洲 塔 ,
佛塔的位置,也逐渐 发生变化。早期佛塔是寺 院的中心,唐以后佛塔则 建在寺旁、寺后或远离寺 院的山顶沟畔。
早期多为木构塔,南北朝 出现砖石塔;唐末五代开始用 金属铸塔。宋代流行琉璃塔, 明清时期出现金银塔、珍珠塔、 象牙塔、珐琅塔等。
最广 大东 、光 最孝 古寺 的铁 铁塔 塔现 存
峨 嵋 山 伏 虎 寺 华 严 铜 塔
西 安 大 雁 塔 , 即 慈 恩 寺 塔
万安 里庆 长迎 江江 第寺 一振 塔风 塔 ,
河 南 开 封 繁 塔
仿福 木建 结长 构乐 的三 石峰 塔寺 塔
县应 木县 塔辽 ,释 现迦 存塔 唯, 一俗 木称 塔应
永 济 普 救 寺 莺 莺 塔
虎 丘 云 岩 寺 塔 , 斜 塔
灵 岩 寺 辟 支 塔
现敦 存煌 最城 大子 的湾 土花 塔塔 ,
河 北 曲 阳 修 德 寺 塔
八唐 角山 形丰 亭润 阁车 式轴 花山 塔花 塔 ,
覆钵式塔: 又称喇嘛塔、藏式 塔,因塔身通常涂成白色, 故习称“白塔”。
典型的覆钵式塔
存北 最京 大妙 的应 一寺 座白 藏塔 塔, 现

古塔

古塔

浅谈中国佛文化下的中国佛塔古塔,起源于古印度,原本是一种佛教建筑,作为埋葬舍利、埋藏经卷之用的,旨在纪念死者。

据佛经故事,释迦牟尼涅之后,弟子阿难等人将他的遗骸火化,烧出了色泽晶莹、击之不碎的珠子??舍利。

众弟子在各地修建坟家,坟顶立一根尖刹,这种建筑,焚语称为SluPa,汉译堵婆、浮屠、浮图等。

佛教徒们从舍利塔中得到启示,并且还产生了释迦以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古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

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塔喻己的传说,塔才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随着佛教传人,塔这种建筑形式与中国的重楼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各种式样的塔,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

古塔作为建筑艺术,是人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媒介。

在碧水青山的景致中显得玲珑秀巧。

绰约多姿的长沙古塔,将秀山丽水点缀得更加美丽妖娆。

佛塔在印度被称作“窣堵波”,意译即为墓冢的意思。

佛教徒有崇奉高僧火化后所剩骨烬的习俗,尤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于是争相建筑。

“窣堵波”与中国原有东西相比较,没有这样的建筑,也找不到相应的文字,而最接近的“台”字又显示不出它的高妙,于是另造一字为“塔”。

“塔”字首先见于葛洪的《字苑》。

其实,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

于是出现了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

但最终发现,“塔”采用了梵文佛字,“布达”的音韵,又加上土作偏旁,以示土冢之义,最为恰当,也最为简洁,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直至现在,许多人已不知道“窣堵波”为何物了。

印度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窣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

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石窟寺。

而原来有舍利的塔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寺塔。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

第六章--佛塔

第六章--佛塔

琉璃塔
▪ 也有的在砖造塔的外面镶贴琉璃砖瓦而成为琉璃塔,例如: 河北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和北京香山都有此类楼阁式琉璃塔。
10
石塔
▪ 全部用石料建造的塔较少,其中大型的有福建泉州开元寺双 塔,较小型的有浙江杭州的闸口白塔。
11
塔的演变
▪ 综观上面所介绍的佛塔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中国固有的楼阁和印度 传入均牢窣堵波相结合而形成了中国的楼阁式塔,但在这种佛塔的 发展中,无论楼阁还是牢堵波,形式都有了变化。
陕西西安的大雁塔
江苏苏州罗汉院双塔
河北定州开元寺塔
▪ 比较著名的有:建于唐朝的陕西西安兴教寺的玄奘塔、陕西西安的
大雁塔、建于宋朝的江苏苏州罗汉院双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等。 8
砖木塔
▪ 在南方地区,也有用砖造塔身而外面用木屋檐、木栏杆的,这种砖、 木结构的结合既有利于防火,又更多地保持了木楼阁的外貌,即使 遭到火灾,也只烧掉塔的木构外檐,修复起来比较容易,例如上海 龙华寺塔、江苏苏州报恩寺塔皆属此类。
▪ 这类密檐式塔留存至今最早的是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
15
嵩岳寺塔
▪ 此塔建造于北魏正光四 年(523年),塔高约41米, 塔 身 外 呈 现 12 边 形 , 内 部为8边形。塔身高二层, 下面有一层很低的基座, 塔 身 以 上 为 15 层 密 檐 , 顶部为石造的塔刹。奇 怪 的 是 这 种 12 边 形 的 密 檐塔在全国再未发现而 成为孤例。
塔。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木塔五
层,高67.31米,平面八角形,全部为木结构,历近千年,经多次
地震,仍屹立于寺中。
6
山西应县木塔
▪ 塔内底层的中央佛坛上供奉着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全身像, 其佘四层亦供有大小佛及菩萨像。塔本为埋葬佛骨舍利的 纪念物,自从有了佛像的塑造之后,具体的佛像对于参拜 信徒来说自然比舍利塔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应县木塔内出 现了供奉的佛像。

佛塔

佛塔

代表名塔
单层 正方形居多;高度、体积较小。 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神通寺四门塔 塔
密檐 多为砖塔,实心建筑,不能登临;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大理三塔、 式塔 造型单纯,底层塔身较高,其余 北京天宁寺塔和辽阳白塔。
较短;无门窗,只有通风小孔。
楼阁 与楼阁相结合,造型普遍;可登、西安大雁塔、应县木塔、泉州与开元
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清 净化域塔和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 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昆明官渡金刚 塔。
西双版纳曼飞龙塔和景真八角亭式塔
应县木塔
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河南省登封嵩岳寺塔 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神通寺四门塔 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
应县木塔
西安大雁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
开封铁塔
西宁塔尔寺内如意八塔
五台山大白塔
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北海公园白塔
小雁塔
北京天宁寺塔
大理三塔
辽阳白塔
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神通寺四门塔
景真八角亭
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
西黄寺清净化域塔
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
碧 云 寺 金 刚 宝 座 塔
填空
1、塔源于(印度),公元( 1)世纪随佛教传入我国。 2、根据梵文stupa 和巴利语Thupo, 中国称塔为( 邃堵波)和( 塔婆 )。 3、中国的佛塔一般由( 地宫)、(塔基)、(塔身)、 ( 塔刹)四部分组成。 4、(塔身)是塔的主要部分。塔级多为(奇数)。 5、塔刹是由(刹座)、(刹身)、(刹顶)和浪风索组成。
3. 概念:佛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
的一种雄伟建筑物。
佛塔的结构
自学提示
1、中国的佛塔由哪几部分组成? 2、自唐代以后,塔基形成哪两种风格? 3、佛塔的主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4、塔刹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佛塔

3.佛塔

3.中国塔的特点: 楼式塔、亭式塔是中国的独创。亭式塔到宋代以后逐渐衰落,而楼式塔则历久 不衰,并繁衍出众多支系。中国塔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楼式塔上。 早期的楼式塔是木构的。这是承袭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技术而来。塔身早期多 为四方形,后来又出现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为防风雨火灾侵袭,隋唐以后 ,建塔材料转向砖石,出现了砖石仿木结构的楼式塔和密檐式塔。木构和砖石构的 楼式塔,内部都有楼层可登,登眺楼层与外观楼层相等或更多(塔内有暗层),密 檐式塔的外观楼层比内部楼层要多。砖石构制的塔上常常有很多位木构造,如楼式 塔每层塔身上的门、窗、柱子及塔檐上的檩枋、椽子、飞头等。密檐式塔的塔檐也 仿造木构形式,只是上部塔檐层层相叠,几乎看不出楼层,只有第一层塔身特别高 大,门窗、柱子、斗拱及佛龛、佛像等雕饰都集中在这里,是塔身的重点。自辽代 开始,又出现了大批实心塔。楼式塔发展到宋、辽、金二百年间,又演变成花塔。 主要特征是在塔身上半部装饰着各种繁复的花饰,有巨大的莲瓣、密布的佛龛,或 各种佛、菩萨、天王、力士及一些动物形象的雕塑,看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故 称“花塔”。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佛塔从朴质向华丽的发展,是从可供登临观赏 向纯粹崇拜观赏方向发展的产物。 尽管支系旁出,但有一部分构造是共同的。塔的地下层有一部分独特的构造— —地宫,里面主要是一个石函及一些随葬物,石函中有层层函匣相套,内中一层安 放舍利。地宫之上是塔的基座,唐代以后逐渐向高大发展,分为较低矮的基台和较 高大华丽的基座两部分。再上面是塔身,是塔的主体。顶部是塔刹,冠全塔的形象 ,作为艺术处理的顶峰,建塔者尤其着意装饰。它一般由须弥座或仰莲座承托刹身 ,刹杆上套数目不等的相轮,上置华盖、仰月、宝珠等。
2.印度佛塔在中的传入
汉文中原无“塔”字,它是伴随着佛教的译介、佛塔的传入而在魏晋以后专门造出的。 如上所述,印度佛塔中有佛图、支提、金刚宝座塔三种形式。它们传入中国后,与 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相结合,呈现出新的形式。 印度半圆式的佛图,与我国当时高大的木构宫殿、楼阁相比,实在是形象黯淡,不 足以供奉丈六金身的佛舍利。因此东汉明帝时修建的第一个佛塔——洛阳白马寺浮图, 就采取了与我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的方式,把印度佛图的形象(圆盘式的相轮)抬高到 顶上,变成了高大的“刹”。《洛阳伽蓝记》①记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 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可见与印度半圆式佛图之不同。 然而对于一般下层民众来说,建造高大的楼阁式塔是难以为力的,于是又出现了造价比 较低廉的亭阁式塔形制,它的下部是一个木构的圆形或方形、六角形的亭子,顶上加有 带相轮的刹,一般为单层,有的在顶部加建一个小阁。它易于修造,故后来被作为高僧 墓塔。 支提式塔传入中国后,发展成石窟寺。中国的僧侣一开始就住在专门为他们修建的 寺中,没有在石窟中苦修的传统。因此中国的石窟很小,没有集合讲经的讲堂,而是在 洞窟的前面或旁边另建寺院,作为僧侣居住和集会的地方,原来窟内后部的塔也发展为 塔柱或中心柱,在形制和用途上与印度的“支提”都有所不同。 印度佛教密宗兴起(约公元7世纪)后,金刚宝座塔也传入我国,它承袭、保留了 五塔的既有样式。由于印度密教出现较晚,因而这种塔在我国的建造大多在明朝以后, 同时也溶入了不少中国化的因素,如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与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相 比,底座明显加高,中间塔与四角塔的比例大大减小。

佛教的物质文化之佛塔

佛教的物质文化之佛塔

佛教的物质文化之佛塔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景教、摩尼教等建筑。

佛教相传由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所创立,西汉后期经由西域传入我国。

从此,我国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寺院、塔和石窟寺。

印度的建筑艺术开始为中国建筑所吸取,使中国建筑文化同外来建筑文化得到了交流和融合。

中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在官府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在魏晋时期,有许多佛寺是由皇亲和官员们以官府宅第改建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艺术与统治阶级的官府、宅第、宫殿建筑艺术,在形式上并无多大的区别。

古塔,作为宗教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现在全国各地保存下来的古塔有三千余座,其中绝大多数是佛教建筑,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主持僧圆寂后,僧徒们根据他们的佛学造诣和佛门地位而建的墓塔。

塔作为宗教见者,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如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还有在山西应县,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犍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姓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塔几种。

一、佛塔的起源佛塔产生和发展与古印度佛教和佛塔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印度的佛教传承是佛塔的发展和演变的基础。

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西北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城,佛祖释迦摩尼在此诞生。

相传他降生在一棵葱茏茂盛的大娑罗树下。

由于对于奴隶制的深思,他毅然离开皇室,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最终经过总结修行的经验,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终于在印度菩提迦耶城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由此,佛教诞生。

公元前485年,佛祖释迦摩尼在拘尸那迦城附近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树林中的两棵娑罗树中间圆寂升入涅槃境界。

中国建筑史—佛塔.

中国建筑史—佛塔.

· 楼阁式塔代表—3 、开元寺塔
A 、简介
定州开元寺塔座落在河北省历史文 化名城定州市内 , 因建在开元寺中 而得名 ,开元寺早已毁,寺中建筑 唯存此塔 。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 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 成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 1052年) 。兴建此塔的原因,一
是为了供奉开元寺大僧人令能奉旨 从西竺取回的佛经; 二是军事所需, 登塔可望辽国军情 ,,所以此塔又 名料敌塔 。塔高83.7米 ,是我国现 存最高的砖塔 ,也是全世界同时期 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 ,著 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将其誉为 “中华第一塔”
· 特征 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相同 ,有八种不同的风格 。塔的每层结构都 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 。覆钵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 ,从下向 上分别是:
· 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 ,其中圆形很少见 ,最 多见的式方形 ,采用须弥座式建造 , 即通常是方形或- {亚}-字形 折线式束腰 。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伏莲或仰莲 ,有的还有狮子 。 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 ,每个转交折五个尖角 。基座上多有 台阶 ,称为“金刚圈 ”,用以承托塔身 。 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 宽大 ,有的开辟为房间 ,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 ,后毁于雷火 。 现存之齐云塔 ,为金大定十五年
(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 , 故又 称"金方塔" ,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 ,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B 、特征 · 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
层 。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 木构式斗拱 ,顶覆宝瓶式塔刹, , 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 ,玲珑挺 拔 ,古雅秀丽 。每层南边开一 拱门 ,可以登临眺望 。 旧与清 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
佛塔介绍

宗教建筑——佛塔 ppt课件

宗教建筑——佛塔 ppt课件
建于北魏正 光四年
陕西西安 小雁塔 建于唐朝
辽宁北镇崇 北京天宁寺塔 兴寺双塔
单层塔
单层塔大多作墓塔 ,或在其中供奉佛 像。塔的平面有方 、圆、六角、八角 多种。
山东历城神 通寺四门塔 建于隋大业 七年
河南安阳宝 山寺双石塔 建于北齐
登封会善寺 净藏禅师塔 建于唐天宝 五年
金刚宝座塔
来源于印度的一种佛塔形 式。其形式是塔下面有一 巨大宝座,座上建有五座 小塔,供奉佛教密宗金刚 界五部主佛舍利,故称为 金刚宝座塔。
山西应县 木塔建于 辽清宁二 年(1056)
河北承德须 弥福寿之庙 琉璃塔建于 11世纪
河南开 封佑国 寺塔
苏州虎丘 云岩寺塔 建于五代
密檐式塔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7~13层,用单数)。大多 不供登临眺览,与楼阁式塔意义不同。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山西灵丘县 觉山寺塔
河南登封嵩 岳寺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的建筑成就
1.大胆继承汉唐以来 的”重楼“形式。 2.充分利用传统建构 技巧,广泛运用斗拱 ,梁架结构设计合理 ,整体刚度抗震性能 高。 3.设计科学严密,构 造完美,即有民族风 格,又符合宗教建筑 艺术要求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嵩山 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 内。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密檐式砖塔。建于 北魏正光四年,塔顶 重修于唐。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佛塔
Contents
1 佛塔的起源 2 佛塔的东传 3 佛塔的分类 4 佛塔实例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佛塔的起源
关于佛塔
佛塔又称舍利塔,是佛 教的象征,起到宣扬佛教 的作用。每个佛教徒,对 舍利塔比他们心目中的偶 像——佛陀(释迦摩尼) 还更崇拜。佛教国家为了 尊重这些建筑物,经常举 行祭祀礼仪。舍利塔在佛 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导游考试宗教知识:佛塔

导游考试宗教知识:佛塔

游客在旅行途中,经常可见到一座座雪白的佛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佛塔显得格外圣洁庄严,形成一道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佛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佛塔的雏形来源于印度,据史料记载,古代印度王公贵族去世之后皆入土安葬,用土、石建成半圆的拱形墓。

佛教高僧圆寂之后,这种拱形墓建得更加高大壮观,以后就逐渐演变成了佛塔。

另一种说法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并得到了神秘的“舍利子”,信徒们便虔诚地建造了高大、雄伟的塔形墓以供奉“佛舍利”。

后来,这种安葬佛教高僧骨灰的方法一直延用于各地佛教寺院,于是佛塔越来越多,越建越高,成为佛教寺院的圣地。

寺院建筑设计之佛塔的历史与建筑特点综述

寺院建筑设计之佛塔的历史与建筑特点综述

寺院建筑设计之佛塔的历史与建筑特点综述编辑:赵强(洪雅轩国际艺术设计事务所)一、佛塔的历史(一)古印度佛塔寺院建筑设计之佛塔佛陀涅槃后200多年,印度社会进入阿育王统治时期。

阿育王时代,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达到巅峰,佛教被列为国教,全民信仰,佛塔建筑随之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阿育王从印度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等地取回八国国王建塔所瘗葬佛陀舍利,在世界各地分造84000座佛塔,阿育王开启珍藏佛陀舍利八塔建84000座窣堵波舍利塔;阿育王建造84000座佛塔后,又分别遣使到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克什米尔,直至地中海等地传教建塔。

佛教由一个地方教派发展成为最早和最大的世界性宗教。

这是窣堵波佛塔的初步形成阶段,阿育王时期至以后若干年是窣堵波佛塔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尤以阿育王时期最盛。

阿育王时期不仅使印度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而且使佛教艺术的发展也达到新的高潮,尤其是石刻艺术的兴起,带动了整个印度佛教艺术的飞速发展。

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是佛塔应运而生的政治基础,佛塔作为佛陀的象征是阿育王为国人树立的最高人生境界和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佛塔又作为宇宙的象征,把此世的结构与宇宙的结构接连为一,把宇宙的概念和意义带给现世,佛塔的建立者、倡导者、信仰者和保卫者阿育王本人也就成了具有神圣宇宙意义的现世大帝国的统治者。

(二)佛塔传入中国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

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大与华丽。

佛塔随着佛教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的佛塔。

继而由楼阁式衍生出密檐式塔。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佛塔。

并且佛塔的内容还被延伸,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一般来说,不论佛塔是什么形态、大小如何,它的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的。

浅析西藏佛塔建筑

浅析西藏佛塔建筑

浅析西藏佛塔建筑佛塔,也被称为宝塔,是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早期的佛塔是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以及各种法物的建筑,在许多佛塔外部还会刻有碑记、佛经等。

公元一世纪之前,佛教还未传入我国,到了汉代,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增多,佛教才逐渐在我国得到发展,随之传播而来的也有佛教的建筑,佛塔也因此在中国开始建造,到了东汉末年,佛塔几乎已经遍布全中国。

随后,佛教又逐渐传入西藏,经过许多年的发展,西藏地区已经成为了我国拥有佛塔建筑最多的地区。

在当地,修建佛塔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修德积福最好的一种方式,因此修建佛塔广为的流行,并且这股热情至今仍未消退。

一、西藏佛塔建筑的起源在松赞干布时代,西藏地区与唐朝和周边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开始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促进了藏区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并为佛教传播进入藏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至此,佛教开始大量的传入西藏地区,并得到了飞速的传播和发展。

最初,在西藏地区建立的佛教建筑还只是寺庙,据说是文成公主为了镇压西藏的妖魔鬼怪而建造,此时寺庙内还没有僧人,仅供奉佛像。

后来,西藏地区开始出现僧人,寺庙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佛塔也逐渐在西藏产生了。

相传西藏地区第一座佛塔是从天而降的黄金宝塔,安放在桑耶寺旁的白塔内部。

也有资料记载,西藏第一座自建佛塔是在昌珠寺内,为一座五顶佛塔。

根据长期以来的调查结果来看,西藏的佛塔建筑起源于古印度和尼泊尔,也因此,西藏佛塔在外形和建筑结构上更加类似于印度佛塔和尼泊尔佛塔。

随着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不断发展,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寺庙和佛塔等佛教建筑数量不断的增多,佛教在西藏地区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信仰民众和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随着佛教思想和理念的进一步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佛教,并将修建佛塔作为修德积福的一种方式,也因此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现如今,佛塔建筑已经成为了西藏地区佛教文化的一种代表,并成为了佛教扎根在西藏地区的稳固基础。

二、西藏佛塔建筑特色1、佛塔结构及各部位名称西藏佛塔外形华美,工艺精湛,建筑结构优良,其不仅是西藏地区宗教文化的代表,更是西藏地区优秀建筑的代表。

寺院佛塔总结报告范文(3篇)

寺院佛塔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寺院佛塔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寺院佛塔进行全面的总结,包括其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寺院佛塔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二、寺院佛塔的历史沿革1. 佛教传入前的佛塔在我国佛教传入之前,古印度等地已存在佛塔建筑。

佛塔起源于佛教圣地,最初用于存放佛祖舍利。

佛教传入我国后,佛塔逐渐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佛教传入后的佛塔发展(1)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塔开始在我国出现。

东汉时期,佛塔多为土塔,规模较小。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塔建筑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木塔、砖塔等不同形式的佛塔。

这一时期,佛塔规模较大,造型丰富。

(3)隋唐时期:佛塔建筑达到鼎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唐代佛塔以大雁塔、小雁塔等为代表,气势雄伟。

(4)宋元明清时期:佛塔建筑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精品问世。

宋代佛塔以浙江普陀山的南海观音塔为代表,造型优美。

明清时期,佛塔建筑逐渐趋向于世俗化,如南京的灵谷寺塔。

三、寺院佛塔的建筑特点1. 建筑形式多样我国寺院佛塔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土塔、砖塔、木塔、石塔等。

其中,砖塔和石塔最为常见。

2. 建筑风格独特我国寺院佛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唐代佛塔以雄伟壮观著称,宋代佛塔以精美细腻著称。

3. 建筑结构严谨我国寺院佛塔的建筑结构严谨,注重力学平衡。

如唐代大雁塔采用砖石结构,稳固耐用。

4. 建筑装饰丰富我国寺院佛塔的装饰丰富,包括壁画、雕塑、雕刻等。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佛塔,还丰富了佛教文化内涵。

四、寺院佛塔的文化内涵1. 宗教内涵寺院佛塔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佛塔内部供奉佛像、佛祖舍利等,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2. 历史内涵寺院佛塔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地方特色我国寺院佛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佛塔

佛塔

西安大雁塔


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杭州六和塔
苏州报恩寺塔
西安大雁塔
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杭州 六和塔
苏 州 报 恩 寺 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塔 西安小雁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西安小雁塔
喇 北京妙应寺白塔


扬州瘦西湖白塔
北京 妙 应寺
白塔
扬州 瘦西湖
白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佛塔
主讲人:俞科军 03景区3班
「塔」起源於印度,梵文做 "stupa" (直譯「窣堵波」),
巴利文為 "thupo" (直譯「塔婆」);古印度時期的國王死後,埋 在一種下有基座的半圓形覆缽式墳丘裡,稱為 "stupa" ;釋迦牟尼 圓寂後,祂的弟子也以這種 "stupa" 來供奉祂的舍利子,其後, 「窣堵波」便由國王的墳丘成為供奉高僧舍利的專門建築形式。此 外,僧侶們往往也在石窟中雕鑿石柱,形狀像拉高了的「窣堵波」, 一面或四面刻有佛像,供繞行其周,頂禮膜拜之用,稱為「支提 窟」。




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 京 碧 云 寺 金 刚 宝 座 塔
亭 阁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式 塔
陕西法门寺出土 四门单层金塔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定 寺 塔

北京昌平县

居庸关
过街塔

北京昌平县居庸过街塔
東漢時代,佛教傳入中國,窣堵波及支提窟等建築樣式,很自 然的為中土所仿效,並且有了極大的變化;因為中國原來就有高台 建築的傳統,在歷史的演進中,又出現了亭台樓閣及「闕」等建築 物;因此,隨著佛教的中國化,不僅窣堵波逐漸融入中國本土的特 色,形成各式各樣高聳入雲的塔,支提窟式的石刻在各個石窟中也 大為流行,隨處可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的標志是位於塔院寺内 的藏式舍利塔,塔高60多米,极 為莊嚴雄偉。108級台階直通頂 端,氣勢雄偉,登頂遙望,美景 盡收眼底,為全山遙眺最佳之。 主峰“北台顶”,有“华 北屋脊” 之称,海拔高度2893米,绝 妙 之处 在于峰上阴冷之处,有终 年不会 融化的“万年冰”,峰 峦 层 叠 林木耸 翠,夏季凉 爽宜人,为 旅游避暑胜地。五 台山众多古迹 庙 宇,只有等您 亲 临 其间 才能充分领 略。
唐代高僧玄奘,曾歷經艱險四行取經,在發展佛教 文化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玄奘去世後先葬於今 西安市東郊白鹿原,總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遷 葬於馬陝西長安縣少陵原南原畔,並修寺建塔,唐 高宗親題〞與教〞塔額,寺亦因此得名。現寺院內 除三座舍利塔利塔外,均為近代建築。
大雁塔位於西安市和平門 外雁塔路的大慈恩寺內。 慈恩寺原名無漏寺,建於 隋代,唐高宗做太子時為 追念其母文德皇后(即唐 太宗時的長孫皇后)改建 為慈恩寺。原寺規模甚大, 約佔晉昌坊一半面積。但 後來屢遭兵火,除塔以外 寺廟全毀。如今的慈恩寺 大多是在明清時所建。如 今塔底層保留的「大唐三 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 聖教序記」碑已成為重要 的文物資料。
東塔為華嚴宗初祖 「杜順禪師塔」, 方形七級樓閣式磚 塔,高13公尺,底 層每邊長5.5公尺, 南面有龕室;第三 級刻有「無垢淨光 寶塔」六字。
西塔係華嚴宗四祖 「清涼國師塔」,五 級六角樓閣式實心磚 塔,高7公尺,底層每 邊2.25公尺;基座甚 高,瘦削挺拔;塔身 上刻有「大唐清涼國 師妙覺之塔」字樣。
五塔寺
五塔寺即大真觀寺,坐落北京動物園北面,建於西元15世紀 的明成祖永 ,明、清多次重修,清未英法、八國联軍時遭毁, 僅存金剛寶座塔。相傳明初有位班迪达的印度僧人,獻給成 祖五座金佛像和“佛陀伽耶塔”,的规示,金剛寶座塔即仿 印度佛陀伽耶塔而建。全塔包括寶座和石塔兩部分,寶座隔 為六層,最下一層须弥座,浮雕精致圖案,其餘五层均馀有 小佛龛,龛内佛像生动细腻。
塔---即是佛塔,塔原是印度佛教神聖的宗教建築,象徵著佛、法身和 涅槃 ,為信徒們禮敬的焦點。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佛塔信仰和建 築形式也隨之引進,很快地,它們便在我國的土地上滋生茁壯 。南 北朝時,佛塔數目眾多,且每居於全寺的中心,地位崇高 ;同時, 我國佛塔的基本式樣,如窣堵波式、亭閣式、樓閣式 、密檐式以及 金剛寶座塔,皆已出現,南北朝誠可謂我國佛塔 的黃金時代。唐代, 佛塔在寺院中的重要性雖然不能與南北朝 時相提並論,不過它仍然 是寺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建築。自漢 至唐,造塔無數,但尚未興建 風水、文風、風景等世俗色彩濃 厚的塔。從當時造塔的動機,塔在 寺院中的地位,以及塔的內 部設計看來,我國早期塔仍是一種宗教 色彩濃厚的建築。
法門寺地宮珍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四枚佛指舍利。 其中一枚供奉在「寶珠頂單簷四門金塔」中(此 次盛放佛牙的舍利寶塔造型似與之類似);此外 還有兩座塔,分別是「漢白玉浮雕彩繪阿育王塔」 及「寶剎單簷銅塔」;這三座塔皆是古代珍品。
↑塔身上供奉有佛像。
法門寺塔又稱法門寺真身寶 塔,在陝西扶風縣城北五公 里法門鎮法門寺內,原為木 塔,相傳建於東漢末葉。但 在 1981年8月24日,扶風地 區的霪雨導致寶塔的西半壁 崩塌。 在1986年,中共決定重建寶 塔,如今所見的法門寺塔即 係此次依明塔造型重新修築 的。 ↑博物館建造完成的法門寺塔。 因為存放有釋迦牟尼的指骨 舍利,故稱真身寶塔。
塔可以說原是埋葬佛骨的紀念物,它作為佛的象徵, 供信徙門頂禮膜拜。它最初的形式是一座覆盆狀的 圓形墳,它的上面有傘和竿等作為裝飾。印度的塔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遂漸與中國原有的建築相結合 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塔,而且形式多樣,成為最 能代表佛教的一種象徵性建築。塔既然埋藏佛骨, 是佛寺中最重要的建築,所以在形象上應該突出而 且華麗。
佛塔的起源和介紹
單元1
佛塔的途
單元2
佛塔的類別
單元3
佛塔欣賞
單元4
在 支 於 用 裝 物 種 隨
中 晚 塔 金 飾 , 建 著
國 古 代 建 築 藝 術 中 , 有 一 出 而 獨 秀 的 奇 葩 ——塔 。 由 造 型 精 美 , 佛 教 弟 子 又 曾 、 銀 、 琉 璃 、 瑪 瑙 等 加 以 ,裏 面 還 藏 有 佛 舍 利 等 聖 所 以 也 稱 “ 寶 塔 ” 。 塔 這 築 並 非 中 國 所 固 有 , 它 是 佛 教 的 傳 播 而 傳 入 中 國 ,

位於西安市南門書院門街北側。 此塔初建於唐文宗大和、開成年 間(827-840),做落在長安城南 安仁坊寶慶寺內,毗鄰小雁塔。 昭宗天祐年間(904),寺毀於 兵變,塔遂遷建於今址,為七級 六角樓閣式磚塔,通高23公尺; 第二、四層塔身闢有佛龕,供奉 北魏、隋、唐時期石刻佛像,極 具特色。在西安南門城牆上可以 俯視此塔,成為南門附近重要地 標。
中國西南地區著名佛塔。位於雲 南大理縣西北原崇聖寺前。三座 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為千尋塔, 建築年代有唐貞觀六年(632)、 開元元年(713)與開成元年 (836)諸說。但原崇聖寺銅鐘有 “建級十二年建铸”的紀年,可 能建於南詔晚期。為密檐式空心 磚塔,方形16層,高69.13米。塔 身每層正面券龛,内置石雕佛像, 塔頂有銅制覆钵、相轮,塔刹在 1925年地震時震落。南北兩座小 塔建於五代。
度 佛 槃 意 的 涅 供 需 多 作
。 佛 塔 的 前 身 是 與 圖”。 , “ 佛 圖 ” ( 塔 ) 義 ——佛 舍 利 的 專 “ 舍 利 塔 ” 也 就 是 槃 後 , 阿 育 王 建 佛 人 膜 拜 , 但 遠 不 能 要 , 於 是 佛 教 信 徒 佛 塔 , 並 用 金 、 銀 了 一 些 佛 舍 利 的 替
佛 佛 直 才 用 這 舍 滿 們 、
塔 教 到 被 建 個 利 足 又 琉
最 並 釋 賦 築 含 塔 信 在 璃
早 無 迦 予 物 義 八 徒 各 、
産 關 牟 了 。 。 萬 們 地 水
生 係 尼 特 漢 釋 四 禮 建 晶
於 的 佛 殊 文 迦 千 佛 了 等
印 “ 涅 的 中 佛 座 的 許 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