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比较
蛛 网 膜下 腔 出 I S H是 指 颅 内血 管 破裂 后 血 流 入 脑 蛛 网膜  ̄( ) A
1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与脑 出血 患者 护 理 相 同点
排便 可 能 引 起再 次 出血 , 而使 病 情 加 重 , 从 甚至 突发 脑 疝 而死 亡 。 特别 是 在 发 病后 第 1 月 内发 生 率 极 高 , 卧床 休 息 非 常重 要 。 个 故 应 该 坚持 在 床 上 喂水 、 喂饭 , 小 便 时使 用 床 上便 器 。 于精 神 症 状 大 对 严重 如 躁 动 不 安 、 痛 、 吐 者 , 据 医 嘱适 当 给予 镇 静 剂 、 水 头 呕 根 脱 剂, 可使 患者 头 痛减 轻 , 静 入睡 , 助 于身 体康 复 。 安 有 1 严 密观 察 生命 体 征 . 2 1 . 严 格 控制 血 压 ,血 压 升 高 是 引起 再 度 出血 的 主要 原 因 , .1 2 所 以注 意 控制 血 压一 般 要保 持 在 平 时 水平 ,最好 不 超 过2 / P , 01 k a 2
参
2 095 0 :0.
考
文
献
1 卢 才 义.临床 心血 管介 入操 作 技 术 [ .北京 :科 学 出版 社 , M] 2 郭继 鸿 , 王斌 . 生 部 心 血 管 疾病 介 入 诊 疗技 术 培 训 教 材 [ . 卫 M]
但不能降得太低 , 以防脑供血不足。
1 . 呼吸 .2 2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防肺 部 并 发 症 , 昏迷 患 者尤 预 对 为重 要 , 因为 昏迷 患者 咳 嗽及 吞 咽 反射 减 弱 或消 失 , 口腔 、 吸道 呼
脑出血
脑出血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后者可分成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混合性出血。
(一)脑内出血高血压病是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生机制详见高血压病。
此外此类出血也可见于血液病、血管瘤破裂等。
大块型脑出血常急骤起病,患者突感剧烈头痛,随即频繁呕吐、意识模糊,进而昏迷,神经系统体征依出血的部位和出血范围而定。
基底核外侧型出血常引起对侧肢体偏瘫,内侧型出血易破入侧脑室和丘脑,脑脊液常为血性,预后极差。
脑桥出血以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为特征。
小脑出血则出现出血侧后枕部剧痛及频繁呕吐。
脑内出血的直接死亡原因多为并发脑室内出血或严重的脑疝。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约占脑血管意外的10%~15%。
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和血性脑脊液,其常见的原因为先天性球性动脉瘤,好发于基底动脉环的前半部,并常呈多发性,因此有些患者可多次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先天性球性动脉瘤常见于动脉分支处,由于该处平滑肌或弹力纤维的缺如,在动脉压的作用下膨大形成动脉瘤。
动脉瘤一旦破裂,则可引起整个蛛网膜下腔积血。
大量出血可导致患者死亡,机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可造成脑积水。
(三)混合性出血常由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s)引起,AVMs是指走向扭曲,管壁结构异常,介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一类血管,其管腔大小不一,可以成簇成堆出现。
约90%AVMs分布于大脑半球浅表层,因此其破裂常导致脑内和蛛网膜下腔的混合性出血。
患者除出现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外,常可有癫痫史。
不同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即为脑出血。
该病是出血性中风中最常见者。
脑出血后,血液在脑内形成凝血块,称为脑血肿。
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血液循环而产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 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
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原因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
常见的病因有:1、颅内动脉瘤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约占1%;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
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
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患有动脉瘤。
但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中发展而来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逐渐减弱,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下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
无论是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破裂还是血压突然增高使血管破裂其他情况,均导致血流入脑蛛网膜下腔,通过围绕在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液迅速扩散,刺激脑膜,引起头痛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什么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什么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大脑底部或表面发生病变。
血管破裂后,血液会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多种不症状。
那么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什么症状?需要如何治疗呢?本次就在下文中了解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其具有特殊性。
一旦发生,死亡率颇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低于脑出血。
许多人不了解这种特殊的脑出血。
然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发生在35-60岁的中年人身上,严重威胁着中年人的健康。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症状有哪些?1、剧烈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表现是剧烈疼痛。
此时,局部出血会刺激大脑。
很多人脑膜受到刺激后还会持续疼痛,头部很不舒服。
如果老年人突然发作,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出现严重头痛,则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此时,局部血液刺激会引起这种不良症状,发病前会出现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如果头痛剧烈,应警惕该病。
2、呕吐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症状则是呕吐。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作时,血液的刺激会影响脑膜,甚至伴有颅内压升高。
许多人的主要特征是呕吐。
出现莫名的突然呕吐和剧烈头痛时,应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免严重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偏瘫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感觉障碍发生在发病期间。
明显的特征是肢体偏瘫。
如果四肢运动受到影响或伴有癫痫,则可能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
此时脑神经受损,四肢不良症状更明显。
部分老年人会出现肢体偏瘫、手脚麻痹等表现。
这些都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
4、意识障碍当蛛网膜下腔出血来临时,会出现短期的意识障碍。
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失血刺激脑膜后,许多人会出现暂时的意识障碍。
若情况较为严重,则可能产生昏迷。
若产生这些情况,应给予重视。
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局部出血更加严重,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威胁。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有什么?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由外伤引起。
如果不合并其他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会愈合得更好。
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病因、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病因、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的 6%~1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
颅内部分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 上即表现为脑池出血。
依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不同,出血可以局限在脑底诸池、纵裂池中,也可以溢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脑室、椎管内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图 2. 蛛网膜下腔临床上将 SAH 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 SAH 又被称作自发性 SAH,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又可分为原发性 SAH 与继发性 SAH。
继发性 SAH 是指脑内出血冲破脑组织引发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即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图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流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非外伤性)1)颅内动脉瘤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约占50%~85% ,其中约 75% 为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引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酗酒,吸烟史,动脉瘤体积较大等。
2)其次是脑血管畸形,主要是脑动静脉畸形(AVM),常见于青年人,脑动静脉畸形占 SAH 病因的 8% 左右,大部分见于小脑幕上,常分布于大脑半球中动脉分布区。
3)其他病因有烟雾病,占 1% 左右。
临床上少见病因有血管炎、动脉夹层、颅内静脉血栓、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颅内肿瘤等。
此外还有约 10% 的患者发病原因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发病机制及诱因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内弹力层和肌层的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后天受损所导致,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
后天因素表现为:随年龄增长,由于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进展,动脉壁弹性减弱,管壁薄弱处在血流冲击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向外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大部分动脉瘤位于颅内 Willis 环分支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蛛网膜下腔的血管破裂导致脑脊液和血液混合,使蛛网膜下腔内出现血肿。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外科疾病,常常伴随着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
因此,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措施1. 病情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状况和体温等。
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神经状态和意识水平的变化。
破裂的血管会导致脑出血,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及时评估和观察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2. 维持呼吸道通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受损,导致肌肉无力和吞咽困难。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吞咽问题。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或插管。
3. 控制颅内压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蛛网膜下腔内出血,在局部形成血肿,从而增加颅内压。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
这包括保持患者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以及按医嘱给予利尿药物。
4. 防治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感染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例如,对于可能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可以给予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或尼氮平。
对于可能发生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更换导尿管、留置导管的消毒等。
5. 提供心理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其家属来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疾病,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策略。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并参与康复计划。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对护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蛛网膜下腔出血知识分享
蛛网膜下腔出血知识分享蛛网膜下腔出血又被称为SAH,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造成脑底部或者脑表面的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出现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蛛网膜是人脑表面的一种被摸,在其表面遍布血管,脑内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就会流到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之中,被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大多数能够造成脑出血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又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颅内静脉畸形最为常见。
先天性动脉瘤是血管先天性发育不健全,本身的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就会破裂,再加上动脉瘤一般在颅底动脉有损的地方发作,破裂血管的血流直接就流到动脉瘤发作的地方,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发该疾病。
有研究表明吸烟会对Wills环和血管脆性等造成一定的影响,然后致使血压急速升高。
这种病状表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研究中的表现类似。
同时吸烟还会对肺部造成损害,对脑血管的脆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会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
酗酒与抽烟类似,也会增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酗酒会改变血凝机制,使血压升高,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不管男女老少都可能会发病,但是青壮年发病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青壮年人群血气方刚,生活作息也相对没有那么规律,经常容易情绪激动或者用力过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血压升高,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不过也有少数人群在发病之前没有明显的征兆。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一般会感到剧烈头痛,浑身冒冷汗,脸色随之变得苍白并且感到恶心想吐。
这些感受一般都是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到脑内各种中枢神经,颅内压力值变高造成的。
头部剧烈的疼痛,也是要分具体位置的,疼痛感一般会分布在前额或者后枕部位,并有可能从头部逐渐延伸到颈部、背、腰部等地方。
患病较轻的时候,在精神方面还比较清醒,只是可能会感到有些烦躁不安,但是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甚至出现昏迷现象,还有少部分特殊的患者会出现癫痫的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介
放置试验 可凝成血块
不凝
离心试验 上层液无色
红色或黄色
潜血试验 阴性
阳性
细胞形态 正常、完整
皱缩(无特异性)
出现含RBC的吞噬C
CSF压力 正常
常升高
3.脑血管造影
• DSA 是检测动脉瘤的金标准 费时、微创。A瘤在操作过 程中有可能再次破裂,总的破裂率为1%~2%。造影后6 h内 的破裂率为5%,高于预期破裂率。
CT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造成SAH临床误诊的 原因之一。 1)CT检查距发病时间越长,敏感性越低或不能检出; CT扫描越早,阳性率越高。
Adams研究: 1d 95%,2d 90%, 5d 80%,7d 50%。 国际合作研究:1d 86%,2d 76%,5d 58%。
2)少量出血可因CT层面范围偏差出现假阴性; 即使是在出血后12 h内行CT检查,采用先进的CT机, SAH患者仍有约2%的阴性率。
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出血 • 发生于20岁以上,多在60~70岁时发病。 • 1/3的患者症状出现前有大强度的活动。 • 临床:头痛发作较A瘤性出血更常呈渐进性(数分而不是数
秒),意识丧失和局灶性症状少见,但仅是短暂性的。约 1/3的患者有短暂性遗忘。起病时癫痫发作可以排除此诊断。 • CT:漏出的血液局限于中脑周围的脑池内,出血的中心紧 邻中脑前方。出血不会蔓延到大脑外侧裂或大脑纵裂前部。 侧脑室后角也可沉积一些血液,但明显的脑室内出血或出血 蔓延至脑实质内则提示动脉瘤性出血,应排除这种特殊情况。
若血管造影阴性,注意最初CT上出血的模式很重要。CT显 示动脉瘤性出血的患者似乎是重复血管造影的最明确指征。
重复血管造影应遵循选择性原则,如第1次造影后有CVS或再 出血,重复造影阳性率为0-22%(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类
➢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的是脑出血或者脑室出血,以及硬 膜下和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
➢ 病因: • 如车祸引起的颅骨骨折,流入蛛网膜下腔,均可能引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在体力劳动或激动的时候,特别容易诱发。但平静和睡 眠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与分类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动脉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 ➢ 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卒中10%,占出血性卒中20%。 ➢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
• 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类
➢ 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指颅内动脉瘤和椎管内的血管动静 脉畸形,或脑部的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体征
➢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持续时间比较长,程度 比较重。
➢ 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颈部强直。 ➢ 严重时可能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治疗
➢ 1.介入治疗 • 微弹簧圈动脉瘤的栓塞。
➢ 2.手术治疗 • 对动脉瘤进行动脉瘤的夹闭或者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载 瘤动脉的闭塞。 • 对于颅内或椎管内的血管畸形,可以对血管畸形的团块 进行切除。也可以对供血的动脉进行结扎。 • 对动静脉的畸形,进行栓塞治疗以及伽马刀治疗。
并发症及预防
➢ 再出血,血管痉挛,脑积水。 ➢ 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应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戒烟,限酒
瘤的患者,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膳食,避
免一切过度用力的因素。
感谢聆听!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丘脑出血特点
上下肢瘫痪较均等 深感觉障碍较突出 大量出血损及中脑上视中枢→眼球向下偏斜(凝视鼻尖) 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 出血波及丘脑下部&破入第三脑室→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去皮质 强直等 累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
脑叶出血
病因: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血管淀粉样变性\ 肿瘤 常见症状:头痛\呕吐\失语症\视野异常\脑膜刺激征
• 血肿扩大的高发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少数发生在6-24小时,24小 时后几乎不再出现血肿扩大。
• 判定标准(Roc曲线分析法) V2-V1≥12.5cm3或V2/V1≥1.4(V1 、V2为别为第1、2次扫描体积)
血肿扩大的临床表现
• 发病6小时内意识障碍突然或逐渐加重 • 血压持续性升高 • 病程中出现呃逆、呕吐、抽搐、烦躁
出血部位
出血体积
是否破入脑室及蛛 网膜下腔
评估超早期血肿扩 大速度
继发性ICH的识别: 血管畸形、动脉瘤、 肿瘤 etc
识别造影剂外渗 (点 样征)
预测血肿扩大
NCCT
CTA
•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在脑卒中各亚型 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 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在西方国 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 院卒中患者的10-30%,我国的比例更高,为18.847.6%。脑出血也导致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2003年我国统计显示脑出血的直接医疗费用为 137.2亿/年;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 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两种主要类型的卒中:
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最新版)目录一、脑卒中的分类1.缺血性脑卒中2.出血性脑卒中3.脑静脉系统病变二、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1.脑梗塞2.脑血栓形成3.脑栓塞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5.心源性卒中6.小动脉闭塞卒中三、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1.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四、脑卒中的最新分型1.OCSB 分型2.血管弹性破损出血正文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脑卒中可分为不同的分类和分型。
首先,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栓、小动脉病变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以及心源性脑栓塞等。
出血性脑卒中则较为凶险,临床上常见的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次,缺血性脑卒中可根据病因进一步细分为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卒中等。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死亡的病理过程。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脑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了血流。
脑栓塞是指血栓从其他部位随血流进入脑部阻塞血管。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
心源性卒中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脑血栓形成或栓塞。
小动脉闭塞卒中则是由于小动脉病变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主要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组织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的分型也日益细化。
OCSB 分型是一种常用的分型方法,主要分为完全性的前循环梗死、不完全性的心脏梗死、后循环梗死和强性梗死。
此外,还有血管弹性破损出血等最新的分型。
总之,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繁多,不同的分类和分型对应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鉴定标准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定标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SDH)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约占脑出血的20%,可以诊断多种疾病,如癫痫、高血压病、头部外伤等。
SDH 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因此有必要定义SDH的鉴别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SDH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和血液检查。
1. 临床症状:
SDH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晕厥、心悸、头部强烈疼痛、言语障碍、视力改变等。
2.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和MRI,能够清晰地显示SDH的形态和容量,以及所处的位置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其有效性和变异程度。
3.脊液检查:
脑脊液中的铁蛋白、裂解蛋白、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均明显升高,与正常情况相比较,表明可能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
4.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用于鉴定血液处于凝固状态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当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肝素浓度(INR)均大于正常水平时,可诊断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上述为诊断SDH的标准,但是,不同病情和患者情况不尽相
同,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诊断标准。
此外,SDH的治疗也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包括外伤性SDH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或者二者结合。
蛛网膜下腔出血(SDH)是常见的脑损伤,其鉴定诊断标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并且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标准。
此外,治疗方案也需要结合病情而定,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症状你知道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症状你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人出现阵发性头痛、头晕、失去意识,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前无先兆,症状多样。
一些人对这些症状并不了解,会忽视这些症状表现,部分人则将其纳入感冒、脑梗死等行列,采取对应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不佳。
实际上,这些症状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文章就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概述该疾病病因、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以期增加人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了解,尽早就医治疗。
1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主要由多种原因引发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向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一般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各种因素导致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是通常所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较高,约占急性脑卒中10%;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外伤导致硬膜下/外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
本文重点介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总占比约为50%~85%,其次为脑血管畸形,如脑动静脉畸形,占比约为8%,多发于青年人;还有部分发病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内感染类疾病、脑底异常、脑梗死等,还有少部分不明原因。
该病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此外,还有一种脑干周围静脉破裂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中老年中较为常见,治疗后,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2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临床症状2.1 剧烈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40—60岁多见,且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
发病急,一般在数秒、数分钟内突然起病,起病诱因明显,多为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饮酒、过度劳累等,安静状态下少见发病。
该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头痛,头痛类型为胀痛、爆裂性头痛。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发病后CT即可呈高密度改变
1.CT★:首选检查。 2.MRI:敏感性更高。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检出脑动脉瘤、
脑动脉畸形及脑血管炎等病。
()
内囊前肢
内 囊 膝 部
内囊后肢
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
糖尿病 高血脂 冠心病 吸烟 肥胖 活动少
脑 动 血 薄弱 脑 脉 硬 压 的脑 血 化、 骤 动 脉 肿 高 血 升 破裂 压
颅高压
脑组织 缺血、 缺氧、 坏死
危险因素
用力、情绪激动时
二、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
1.常在情绪激动、活动、用力时发病。 病人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7.并发症护理 (1)预防护理并发症:同脑血栓形成护理。 (2)预防脑疝:避免用力、屏气及腰穿。对
颅高压者要立即脱颅压,密切观察病情。
(3)应激性溃疡护理:同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4)中枢性高热护理:冬眠灵等药物降温;
冰敷大血管、头置冰袋或冰帽等物理降温; 吸氧。
8.健康指导: 同脑血栓形成护理措施。此外,还要注意保持 大便通畅,不能屏气用力,不能剧烈活动。坚 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
做好生活护理。 有再次脑出血的可能——严密观察。避免血压
过高、搬动及刺激等诱发脑出血的因素。
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早期康复。 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护理。 饮食问题——禁食24~48h,此后酌情进食。
课堂小结
v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疾 病。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v常累及豆纹动脉,影响内囊区。 v常在激动、用力时发病,病情发展快,多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部位
•基底节最常见 •其次是脑叶 •脑干、小脑
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直接 死因。
动脉瘤好发在脑底动脉分叉处
临床表现异同
• 发病人群 • 危险因素 • 诱因及起病状态 • 先兆 • 起病形式 • 颅高压症状 • 脑膜刺激征 • 意识障碍 • 局灶性定位症状体征
• 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 特征性颅神经受损症状 • 并发症
脑出血的辅助检查
• 2.MR检查 •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 4.CSF检查 • 5.TCD • 6.其他检查
DSA显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
Moya病
诊断
脑出血
SAH
常见于50岁以上,多有高 血压病史,一般活动中或情 绪激动时发病
具有头疼、呕吐、昏迷和 偏瘫等脑损害症状
• 治疗原则: 内科治疗 防治并发症
外科治疗
床突上段动脉瘤伴载 瘤动狭窄介入治疗前
床突上段动脉瘤伴载 瘤动狭窄介入治疗后
眼动脉瘤手术夹闭前
眼动脉瘤手术夹闭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治疗及预后
病例分析
患 者 女 性 , 48 岁 , 主 因 “突发头疼、伴左肢无 力3小时”入院。既往史: 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查 体 :血 压 200/110mmHg 。 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 偏,左肢肌张力低,肌 力左肢Ⅰ级,左侧 Babinski 征 ( + ) , 左 侧 Chaddock征(+)。
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概念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出血最常见病因 高血压性合并动脉硬化
脑血管畸形
SAH最常见的病因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致SAH
高血压脑出血
CSF呈血性
CT检查可以发现呈高密度 的血肿。
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
脑膜刺激征或玻璃体下片 块状出血
血性CSF
CT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高 密度征象
鉴别诊断
• 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见前表) • 脑出血与SAH鉴别 • 与引起昏迷的其他内科疾病鉴别 • SAH要与颅内感染鉴别
内科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
临床表现
• 不同部位脑出血的各自临床特点: 1.基底节出血 2.脑叶出血 3.桥脑出血 4.小脑出血 5.脑室出血
辅助检查
• 1.CT检查:首选
脑出血在CT上呈圆形或 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影
左 侧 壳 核 出 血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积血
SAH辅助检查
• 1.CT平扫显示蛛网膜下腔 积血可确诊SAH,无此征象 , 腰穿显示CSF非血性可排 除SAH ,CT早期敏感性高, 可检出90%以上的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