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护理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
03
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适应症比较
肠内营养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 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管饲 的方式给予。
肠外营养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不全或无法进 食的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 养支持。
护理方法比较
肠内营养
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 需要调整喂养量、速度和浓度。同时 ,需要保持喂养管道的清洁和通畅, 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肠内和肠外营养 的比例,同时监测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和静脉输 液的安全性。
效果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合营养护理,患者的营养状况 得到明显改善,康复进程也加快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年龄选择
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 选择符合其生理需求的肠内营养制 剂。
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
01
02
03
定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了 解其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 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肠内 营养方案。
保持清洁
在喂养过程中,要保持喂 养管道的清洁和卫生,防 止感染。
控制速度和量
在输注肠内营养液时,要 控制好输注速度和量,避 免因输注过快或过量引起 的不良反应。
04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注意事 项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在配置、输注肠内或肠外营养液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 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菌。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保持导管和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以降低感 染风险。
观察感染征象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寒战等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处理。
保持管道通畅
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肠外营养护理要点
肠外营养护理要点包括:
1.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
以了解患者对肠外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情况。
2.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通知
医生处理。
3.在输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4.输注速度应适当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以避免血糖波动和其
他并发症。
5.在输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管道,避免过度牵拉和移位。
6.定期更换输液通路和周围皮肤消毒,以防止感染和静脉炎的发
生。
7.在进行肠外营养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姿势,以避免压迫输
液通路和引起不适。
8.在肠外营养液配置后,应尽快输注完毕,以避免污染和影响营
养物质的质量和稳定性。
9.在输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量,以避免过
量或不足。
10.在肠外营养期间,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和水分摄入,以保持出入
平衡和避免脱水或水肿等并发症。
全肠外营养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全肠外营养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1.前期準備:在操作前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肠道状态、输液配
方等相关信息,严格根据医嘱进行操作。
2.配置液体:配置液体时必须使用无菌器具、无菌环境,防止交叉感染。
在搅拌和输注时,应注意搅拌和输注液体的温度及速度,以避免造成
过快的冷却事件而影响药物稳定性。
3.管路处置:输液管路应定期更换、清洗,防止细菌滋生与感染的风险。
每次操作时,要检查输液袋及输液管路是否完好、无泄漏等安全问题。
4.日常注意事项:在注入与输注补液合适的钾镁、电解质等可溶液体时,输入可以调配适量辅助药物。
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水
平等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5.监测营养成分:全肠外营养需满足患者一天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
在实施全肠外营养过程中,
应严格监测血糖、肝酶、电解质等内容,避免出现耐药性、营养过载或代
谢性异常等不良后果。
6.营养教育:在全肠外营养护理操作中,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
知识的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营养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在日常饮食上进
行合理的营养搭配,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后的病痛和身体的不适。
总之,全肠外营养护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使其能够慢慢恢复
健康。
而且,全肠外营养护理操作时,我们需要非常专业地操作才行,要
非常谨慎小心,保证患者安全。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摘要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输送营养物质来支持患者的营养需求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背景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绕过胃肠道,直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摄取或消化吸收的患者。
肠外营养的有效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正确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评估患者适宜性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宜性评估。
主要包括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营养需求、静脉通路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了解患者的胃肠道情况、是否需要断食、是否有肠梗阻等情况,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治疗。
护理配合在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以下工作: 1. 确定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 定期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避免发生漏液、渗透或堵塞等问题。
3. 观察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是否适合,如有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血糖监测肠外营养患者常常伴随有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感染防控肠外营养患者由于经过静脉输液,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
2. 定期更换肠外营养配方,避免穿刺口感染。
3. 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并及时处理。
结果通过合理的肠外营养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解决患者在肠外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关注度是成功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关键。
结论肠外营养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评估患者适宜性、护理配合、血糖监测、感染防控等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导言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口服途径输送养分,满足身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且安全的肠外营养支持的一套系统性管理规定,是重要的临床工作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原则。
一、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康复。
2. 防止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3. 规范和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外营养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临床评估:对需要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营养状态、肠道功能等方面,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肠外营养治疗。
2. 营养处方: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营养状态,制定合适的肠外营养处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等的摄入量。
3. 营养产品的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要求的肠外营养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营养治疗方案的执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处方要求,严格执行营养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5. 营养监测:对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营养监测,包括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营养状态。
6.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并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并发症。
7.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负责肠外营养管理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8. 营养支持的终止和转归:当患者病情好转或者肠道功能得到恢复,应及时终止肠外营养治疗,转入口服或者肠道营养支持。
三、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实施原则1. 个性化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专业团队的合作:肠外营养治疗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包括营养科、消化内科、护理科、药学科等,确保全方位的治疗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肠外营养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肠外营养是一种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概念、适应症、实施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重要挑战。
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
它通常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功能障碍、管路阻塞、严重腹泻等情况。
ICU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疾病状态,其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较高,因此肠外营养对于维持其营养平衡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肠梗阻、肠瘘、胃肠瘘等情况,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摄取足够营养的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是必需的。
2. 重大手术或创伤:手术后的恢复期以及严重创伤后,患者往往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
3.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在MODS患者中,晚期肠功能障碍常常出现,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态的稳定。
4. 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静脉营养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
5. 严重腹泻:长时间的严重腹泻导致体液和营养的大量丧失,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三、实施方法1. 营养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肠外营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营养状况以及预测能量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2. 静脉通路插管:在选择静脉通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常见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
3.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营养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营养输注控制:在开始肠外营养支持之前,需要明确输注的速度、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监控相关的指标,如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为规范我院肠道内外营养治疗,更好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制定本规定。
一、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推荐意见1.NRS 2002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有临床RCT的支持。
(A)2.在临床上,医生/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
(A)二、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1.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B)2.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D)3.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C)4.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A)三、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1.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A)2.无论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都需要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
(A)3.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目前无确定性结论。
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FDA推荐剂量,根据医生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
(D)四、肠外营养素肠外营养的配制必需在洁净区内进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
(一)、氨基酸-推荐意见1.对于有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C)。
2.对于需要PN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推荐在PN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A)。
接受PN支持的重症患者,PN配方中也应包括谷氨酰胺双肽(A)。
(二)、脂肪乳-推荐意见1.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脂肪乳。
(A)。
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D)2.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决定,一般为20%-50%。
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
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1. 引言本文旨在制定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和管理规定,以保证医疗机构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能够遵守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肠道外营养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为病患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不能通过口服摄取食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2. 规范要求2.1 临床适应症肠道外营养治疗适用于以下病情:- 无法通过口服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 经口摄食无法提供足够能量的患者,如慢性消瘦等;- 必须暂时或长期禁食的患者,如手术、重症监护等。
2.2 专业人员要求进行肠道外营养治疗的医疗机构应配备合格的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主治医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负责整个治疗过程的设计和监督;- 营养师:负责制定患者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熟悉肠道外营养装置的使用和维护,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药师:提供合适的肠道外营养药物,并监督用药过程;2.3 治疗设备要求医疗机构应配备完善的肠道外营养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营养泵:能够精确调控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剂量;- 输注管路:应使用专用的无菌管路,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营养袋和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保存效果,避免污染和营养丢失;- 导管: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产品,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和过水处理。
3. 管理规定3.1 治疗过程肠道外营养治疗的实施应按照以下过程进行:1. 患者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道外营养治疗,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治疗方案;2. 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供应;3. 治疗实施:将营养液通过肠道外管路输注给患者,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治疗;4. 治疗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康复效果,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治疗终止: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决定是否终止治疗,必要时过渡到口服摄食。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血管系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下面是一些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1. 配制和输注肠外营养液:确保按照医嘱准确配制肠外营养液,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输注前要检查液体是否悬浮均匀、无异物,并使用专用的输注装置进行输注。
2. 管路管理:定期更换输注管路,通常每24小时更换一次。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换药、清洁和消毒,确保管路畅通无阻。
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情况、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如感染、过敏反应等。
4. 确保充足的液体摄入:除了肠外营养液的输注,还需注意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保持水平衡。
5. 管路固定和保护:注意肠外营养管的固定,避免滑出或扭曲。
使用合适的敷料和保护措施,避免感染和外力损伤。
6. 营养监测和调整:定期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血液指标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营养需求,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速度。
7. 定期评估肠功能:监测患者的肠功能,如肠蠕动、排便情况等。
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肠内营养的转换。
8. 心理支持和患教: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肠外营养相关的心理支持和患教,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应根
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进行,同时与专业的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营养支持。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消化系统以外的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个方面介绍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营养支持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来输注肠外营养液。
目前,肠外营养支持技术主要包括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等。
1.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中心静脉插管是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颈内静脉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两种方式。
目前,锁骨下静脉插管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具有置管方便、护理容易等优点。
但是,该技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管损伤、感染等,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插管技术实践经验和严密的护理观察。
2.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影响到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有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和三腔导管等。
不同导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导管的特点进行。
同时,导管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固定导管、定期更换导管等,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是肠外营养支持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配方的制定、调整和监测等。
目前,常用的肠外营养配方有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等,合理的配方能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服或者鼻饲给予患者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技术主要包括鼻肠导管置入术、饲料选择和管理等。
1.鼻肠导管置入术鼻肠导管置入术是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鼻饲和鼻空肠插管两种技术。
鼻肠导管置入术相对于中心静脉插管更为安全、简便,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但是,置管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2.饲料选择和管理肠内营养饲料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包括选用普通饲料、特殊饲料和肠内营养混合饲料等。
全胃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全胃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1、按医嘱配制营养液,配制时严格无菌操作。
12~24h内滴注最佳,保质期为24h。
2、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锁骨上静脉、股静脉或颈外静脉),妥善固定导管,48h更换敷贴一次,如有污染渗血随时更换,定期做细菌培养。
3、每天更换输液器一次,营养液内不宜加入抗生素、皮质激素等。
输血时须用另外的静脉通道,以免纤维蛋白堵塞静脉导管。
4、根据输液量掌握输液速度,要求24h内匀速点滴,以免血液渗透压波动过大。
5、按医嘱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以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
6、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定时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其他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等。
7、定时监测血糖、电解质。
护理专业实操:肠外营养操作流程
护理专业实操:肠外营养操作流程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直接将营养液注入患者的肠外部位来提供充分营养支持的方法。
该技术多用于无法经口摄取充足营养的病患,例如消化道手术后、严重烧伤或重症监护等情况。
为了确保肠外营养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肠外营养操作的具体步骤,以帮助护理专业人员正确实施。
第一步:准备操作环境在进行肠外营养操作之前,护士需要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全。
以下是准备操作环境的步骤:1. 洗手:护士应先彻底洗净双手,使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在洗手过程中应注意每个手指、手背、手腕和前臂的清洁。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口罩、帽子、手套和隔离衣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3. 操作台准备:清洁操作台,并摆放好所需的操作器械和耗材,如输液器、胶管、注射器等。
第二步:检查肠外营养配制物肠外营养配制物的准备是肠外营养操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步骤:1. 核对医嘱:在进行配制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配制物的种类、浓度及用量准确无误。
2. 选择合适器械:根据医嘱要求,选择适当的输液器、胶管和注射器等器械,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3. 配制药物:按照医嘱要求将所需药物溶解于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并在搅拌均匀后检查药液的透明度和颜色。
第三步:插入肠外营养管正确插入肠外营养管是确保患者接受肠外营养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操作肠外营养管的步骤:1. 与患者沟通:与患者沟通,告知操作步骤,让患者了解并配合整个过程。
2. 准备插入位点:选择合适的插入位点,通常是胸骨下侧,确保无明显动脉和静脉搏动。
3. 皮肤消毒:用适当消毒剂对插入位点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4. 插入管道:将肠外营养管插入到选择的位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确认插入位置正确。
第四步:连接输液器和管道连接输液器和肠外营养管是使营养液顺利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连接输液器和管道的具体步骤:1. 准备输液器:将配制好的肠外营养液倒入输液器中,同时确保管道中无气泡。
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一、引言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
随着临床营养学的不断发展,肠外营养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规范肠外营养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接受治疗,特制定本制度。
二、肠外营养管理组织架构1. 成立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临床营养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2. 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肠外营养政策、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对肠外营养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评价。
3. 临床营养科作为肠外营养管理的专业科室,负责肠外营养的日常工作,包括患者营养评估、肠外营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等。
三、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1. 适应症:(1)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通过胃肠道摄入营养的患者。
(2)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无法耐受胃肠道营养的患者。
(3)围手术期、重症患者、烧伤患者等需要额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2. 禁忌症:(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患者。
(3)严重感染、败血症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肠外营养操作规程1. 营养评估:(1)对患者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
(2)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肠外营养。
2. 肠外营养方案制定:(1)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肝肾功能等制定个性化肠外营养方案。
(2)肠外营养方案包括营养素种类、剂量、输注方式、输注速度等。
3. 肠外营养实施:(1)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肠外营养液输注的顺畅。
(2)按照肠外营养方案输注营养液,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调整肠外营养方案。
4. 肠外营养并发症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调整肠外营养方案,必要时停止肠外营养。
五、肠外营养质量控制1. 肠外营养液的质量控制:(1)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储存、输注过程符合无菌操作规程。
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一、前言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素,以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肠外营养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确保肠外营养的安全、有效实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肠外营养管理小组:由医院领导、临床科室、药剂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肠外营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设立肠外营养专业小组: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肠外营养的处方、配制、监测和评估。
3. 明确各部门职责:(1)医院领导:负责制定肠外营养政策,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肠外营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临床科室:负责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提出肠外营养需求,执行肠外营养方案,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
(3)药剂科:负责肠外营养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和质量管理。
(4)营养科:负责肠外营养处方的制定、营养制剂的配制和营养监测。
(5)护理部门:负责肠外营养的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1. 适应症:(1)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通过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
(2)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无法使用胃肠道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
(3)围手术期、重症患者、恶病质患者等。
2. 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3)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4)其他不宜使用肠外营养的情况。
四、肠外营养处方与配制1. 处方原则:(1)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处方。
(2)遵循营养平衡、适量、有序的原则,确保患者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3)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等情况调整处方。
2. 处方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诊断等。
(2)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3)营养制剂:品种、规格、剂量、用法等。
肠外营养(TPN)的护理
TPN中营养素的组成
热能 氨基酸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电解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LCT MCT/LCT
糖
脂肪
TPN
氨基酸
谷氨酰胺
营 养
水溶性维生素
配
脂溶性维生素
方
微量元素
TPN适应症
1
无法经胃肠道正常摄食
2 对肠内营养的补充
TPN禁忌证(相对禁忌)
❖ 1.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 2.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 3.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 4.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
TPN
营养指标
肝肾功能
血糖
总结-合理运用TPN
❖ 符合个体的生理需求 ❖ 个体化营养评估,调整营养成份配比 ❖ 制剂间的配伍及配制顺序 ❖ 肠功能恢复,及早肠内营养
thank you!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课件
39
护理-输入导管的护理
❖ 注意:静脉输液管每天更换,接连处用无菌 敷料包好保持无菌
❖ 注意:中心静脉导管不能用于抽取血标本
护理- 病情观察
❖ ①定期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 ❖ ②观察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 ③监测血糖水平、血清电解质水平、血气分
析、肝肾功能等
护理- 病情观察
全身情况
血脂、血气
电解质
护理-TPN配制程序
配制流程
❖ 先将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注入葡萄糖或 氨基酸液中;磷酸盐注入另一瓶葡萄糖或氨基酸中
❖ 脂溶性维生素注入脂肪乳中,然后将上述葡萄糖和氨 基酸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液袋中,并检查有无浑浊与 杂质,如混合液清亮无杂质,再将肪乳注入营养袋中, 充分混合再次检查
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肠外营养工作,保障患者营养治疗的安全、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和医护人员。
第三条肠外营养治疗是指通过静脉途径,将营养素输注到患者体内,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确保肠外营养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条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1. 院长或其授权代表;2. 临床营养科主任;3. 内科、外科、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4. 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5. 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护士。
第六条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肠外营养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监督检查肠外营养治疗工作的实施情况;3. 对肠外营养治疗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4. 定期评估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第三章肠外营养治疗流程第七条患者入院后,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状况,评估是否需要肠外营养治疗。
第八条确定需要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由医生开具肠外营养处方,并经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九条药剂科根据肠外营养处方,调配相应的肠外营养液。
第十条护理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肠外营养液的输注。
第十一条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患者出院前,医生应评估肠外营养治疗效果,并制定出院后的营养指导方案。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三条医院定期对肠外营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医院对肠外营养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医护人员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医院肠外营养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老年心血管
楚爱霞
2014.05
主要内容
常见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肠外营养常见制剂
卡文 华锐制药
一、常见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
2. 不舒适
3. 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二、护理措施
1.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1)静脉穿刺置管时的并发症 气胸 血管损伤 胸导管损伤
2. 病人出院时,若营养不良尚未完全纠正,应继续
增加饮食摄入,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二、护理措施
1.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2)静脉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
导管移位
感染
导管护理
营养液的配置和管理
尽早经口饮食或肠内营养
二、护理措施
1.观察和预防并谢紊乱
脂肪代谢紊乱
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护理措施
2.促进病人舒适感
(1)体位
(2)控制输液速度
(3)高热病人的护理
(4)注意TNA液的输注温度和保存时间
二、护理措施
3. 合理输液,维持病人体液平衡
(1)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顺序 (2)加强观察和记录
三、健康教育
1. 长期摄入不足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致营养不良的 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以防严重营养不良 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