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汉承楚风,汉代乐舞继承了“楚舞”风格。
以折腰、舞袖来表现轻柔、飘逸的舞姿是“楚舞”的主要特征,汉代舞蹈文物充分显示了楚人的这种审美趣味。
汉画像石更是有“汉风楚韵”之说。
在山东临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腾挪踢跳、刚劲有力的“盘鼓舞”;有高髻细腰舞女表演的婀娜多姿的“巾舞”、“长袖舞”等,以巾绸的柔软回旋、飘逸多变,以长袖的抛曳环绕、飘动飞舞而体现宇宙的空旷无垠,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观察汉代出土文物上那些绚丽多彩、神色飞动的舞蹈场面,在我们清晰地感受其洒脱飘逸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古拙凝重”之感。
不管是杂技、舞蹈或是百戏表演,多见塌腰突臀、重力下沉的体态动作,且不显漂浮无力。
如山东梁公林汉画像石上的三位长袖舞女,体态飘逸、舞袖轻柔,但其上方中间的舞者却呈臀部下沉的屈膝造型,给人以某种凝重感。
这里的凝重绝非沉重,有人认为这是汉人自信,是其坚实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种气韵生动的精神写照。
汉代舞蹈受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俗乐舞的发展高潮,既有北方坚实、舒朗、厚重的务实风格,又有南方巫文化影响下的洒脱、俏丽、敬事鬼神的谶纬情节。
受董仲舒易学思想天人宇宙观的影响,人们创造了幽冥与昆山仙界的奇想,黄老之术散播的虚幻迷离,又为汉代文化注入了灵动飘渺的气韵,使得汉乐舞外观奔放古拙实则意蕴纤巧。
汉代精神是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雄浑气魄,是中华民族青春勃发的“少年时代”特有的乐观性格的体现,是一种崇尚阳刚、大气磅礴的英雄情怀,汉代乐舞的百戏场面是这种精神特征的典型体现。
作为俗乐舞文化的一个高峰,汉代乐舞百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汉乐舞百戏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从汉代舞蹈文物和汉赋所描述的恢弘浪漫的歌舞乐艺及幻术杂耍的表演场景中,可以看出汉代乐舞百戏对后世的舞蹈及相关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创了我国古代乐舞雅俗共赏的新局面汉代民间乐舞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上古至汉代的俑有何特色
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以后,尤其是到了商代,在艺术创造上,尽管与原始社会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但蕴含于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与审美感情却迥然异趣。
俑像获得了比较现实的表现,出现奴隶和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是此一时期雕塑题材内容的一个重要发现。
从整个中国雕塑史发展的历程看,西周相对来说处于一个低落时期,但是它却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促成这一时期艺术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经济的变革引起人的观念变化。
人们对神的信仰的天命观开始动摇,人的价值被重新认识,艺术创作由蒙昧中醒转,现实主义的因素增多了。
雕塑艺术自身也有长足发展。
东周以后,铸造青铜器和各种重要工艺品由王室转入诸侯卿士之手,引起内容和形式的重大变化,同时各种雕刻材料也更为广泛使用,并出现了综合使用不同材料的趋向。
东周的俑像出现了贵族、武士、侍从、舞女等不同社会地位的众多形象。
人的面容也从商周时期那种木然呆滞的神态中脱出,有了较多的表情。
1974年3月29日陕西骊山北麓的西杨村农民在打井中发现了一个陶武士俑头,并陆续挖出俑头和残肢,以及铜弩机件、青铜箭头等。
其后当局成立了秦俑考古队,于当年7月15日试掘。
经过半年时间的钻探,发现了“一号坑”,其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1米,约有6,000尊陶俑和无数木质战车与实用兵器。
此后于1975年在此遗址上盖起保护大厅,成立“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出自一、二、三号俑坑的数千件兵马俑、驷马战车,以及实用铜兵器,是震惊世界的发现。
其真人大小的俑像以及庞大的数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广泛的共识是:这是以车、骑、步、弩编制为秦始皇送葬的秦军方阵,它以恢宏的整体气势体现着“秦王扫六合”的强大军威与国威,是专为埋葬死者制作的丧仪用品,而非供人欣赏的艺术品。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视死如生的观念,使作为随葬用品的陶俑题材变得丰富多样,无论是男女侍俑、武士俑、舞蹈俑、伎乐俑、百戏俑、说唱俑等,都被埋入墓中,或作为保卫墓主人安全的卫士,或作为服侍墓主人的仆从,以供墓主人在阴间继续阳间的玩乐消遣生活。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论文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论文在这个时代,其以楚汉文化相结合,质朴而又狂放、粗狂的风格,风靡了汉代社会。
1.汉代舞蹈的民俗性春秋战国以来,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它表演艺术,汇集一起,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
这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它是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演奏、歌唱演唱等多种民间、民俗性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表演。
汇集了前代和外来的多种民间表演技艺,保留了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域精彩技艺,成为一门综合艺术样式。
汉代“百戏”广泛流传在宫廷、贵族和平民阶层中间,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
因此,在汉初艺术形态上形成了一种颇具民俗性的特征。
2.汉代舞蹈的语汇汉代舞蹈的语汇和动律突出的表现在“舞袖”、“舞腰”、“舞足”三个方面。
以袖作舞是汉代舞蹈中常见的舞态,以飞扬的长袖作为舞动的主要手段,为汉代舞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
长袖是舞者手臂的延长,舞者运用手臂的暗力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在头顶划成一道弧形,另一臂反方向将长袖横向甩过髀间,这两袖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S”形;身体的曲线随舞袖而动,同时形成一个弧度较小的“S”形;两个“S”型套在一起,形成一幅极其优美的造型,这一造型每每出现在中原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如郑州新通桥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的长袖舞就典型再现了这一动作造型特征。
“舞腰”在汉代舞蹈中表现的十分突出。
腰是身躯的中心枢纽,灵活曲折的转动,既牵动上身,又牵动下肢。
中原汉画像中的女乐舞伎均是腰肢纤巧,其舞腰的技巧更是婀娜多姿。
有前俯后仰,有左折右倾,有扭腰出跨,有斜冲斜出丰富多彩的舞腰大大增强了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
南阳市西郊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踏拊起舞的舞者,两袖如长策,飘带曳地,大幅度倾驱折腰的舞者,亦展示出那种“纡形赴远”的独特美韵。
舞足的特点主要显示在汉代《盘鼓舞》的表演中。
其主要特点是踏盘踏鼓而舞,所以对于足的舞动特别强调。
舞者从此鼓盘向彼鼓盘“浮腾”、“纵蹑”,不能有丝毫误差,蹈鼓时需目光集中,灵活敏锐,足足准确,足足响亮。
由汉代陶俑反思当代艺术创作
由汉代陶俑反思当代艺术创作作者:呼肖亚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5期摘; ; 要: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八千多个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
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
关键词:汉代陶俑;简练生动;取大势;夸张汉代陶俑远不如以前那样严肃沉重,在东汉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己大有减缓,人们的意识也转为自觉,开始追求现实生活的丰富、和睦、多彩多姿。
观念上由于受到楚文化浪漫主义色彩的影响,在陶俑制作上更为自由奔放,与人们的生活更为接近,同时也克服了秦俑呆板,僵直的特点,大部分的汉代陶俑只有秦俑三分之一的高度,但是造型生动,脸庞的轮廓、五官的布置,甚至不同个体的面部表情都有生动的体现,种类上更为丰富多彩,生活气息、艺术手法更为深厚。
汉代陶俑的主要内容多为象征死者生前的奴婢、僚属、武装兵阵、文武官员、田庐屋舍、家畜家禽、骆驼车马、日用器具,歌舞伎以及镇墓兽、十二生肖等。
这是汉代“侍死如侍生”的孝悌观念的直接体验。
从题材上也大大拓宽了以前的单一限制,生活情趣更为浓厚,人们渴求死后也能象生前那样享受美好人间生活,所以大量以平民为题材的雕塑开始出现,表现的大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知识,民间艺术更为灿烂多彩,风格上的诙谐、质朴、纯真,顽强的生命力使时隔千年的我们犹闻其声,犹观其容,使今天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汉代人民的浓郁纯朴的生活气息。
汉代陶俑的水平在中国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古朴、稚拙是汉代乐舞百戏俑的艺术表现之一,汉代乐舞百戏俑比秦代俑较小巧,古朴稚拙是它的一大特点,面部刻画简练生动,动态古朴含蓄,如彩绘舞俑,身穿长袖交领绿色长袍,一手挥动长袖微微向前摆动,衣服轻柔的质感表现至美,一手残断于身后,双腿前倾,泛白的脸颊眼微整仿佛已深深陶醉在翩翩歌舞之中,服装线条自然流畅而且简练,造型粗犷但足以带有古代舞人的優雅气质,动作虽然感觉有些笨拙但仍然是厚重朴实,舒展豪放,别有韵味,流露着汉代陶俑的古朴气息,显示了汉代人特殊的追求和审美观念,充分彰显了汉代陶塑的艺术魅力。
2021济源出土的汉代陶俑造型特点与美感范文1
2021济源出土的汉代陶俑造型特点与美感范文 陶俑是中国古代墓葬陪葬的主要器物,其种类、造型繁多,是当时整个社会生活的缩影。
济源出土的汉代陶俑主要有乐舞俑、百戏俑及形态各异的人物俑,其中乐舞俑、百戏俑用组群雕塑的方式表现宏大场面,俳优俑造型夸张,这些都为研究济源两汉文化和地域风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汉代陶俑的艺术特色陶俑产生于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汉代时兴厚葬之风,汉墓中出土的随葬陶冥器,有建筑模型,有生产生活场景,特别是有大量陶俑,它们几乎可以复原两千多年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汉代社会。
济源汉代陶俑的种类汉代是中国陶俑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这些陶俑和当时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成就很高。
济源汉墓中随葬的陶俑,是汉人崇信神灵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文试就馆藏的一些陶俑精品,从其造型及所表现的艺术特征来略作介绍。
(一)乐舞俑(七件) 西汉中晚期以后,尤其是东汉,受西域诸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乐舞、百戏盛行于中原。
这种表演在上流社会渐成时尚,几乎宴宴都有乐舞相伴,而且经常需要百戏助兴。
因此,陶塑中不仅有舞台戏楼的模型,而且有各种乐舞俑、吹奏俑、杂技俑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乐舞百戏的盛大场面。
1.乐俑:济源出土的汉代乐俑有吹箫俑、吹埙俑、吹笛俑等吹鸣乐器俑,以及抚琴俑、击鼓俑等弹拨乐器俑。
一是吹箫俑,2003年5月出土于济源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高14厘米,通体施褐绿釉,面部五官微微突起,身着宽袖长裙,双膝盘腿而卧,左手执一排箫,作吹奏状,右手略抬前伸,作表演状,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形象(图1);二是吹埙俑,1998年5月出土于济源北官庄,高15.5厘米,通体施彩绘,现彩绘已剥落,唯有面部和胳膊为朱红色。
头戴平顶帽,席地跽坐,双手捧握一个圆球体的埙,举于唇前,作吹奏状,形象地表现出当时吹埙艺人的表演方式(图2);三是吹笛俑,2003年5月出土于济源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高11厘米,通体施褐绿釉,头戴笠帽,身披蓑衣,双手执两根竖笛,笛子分别置于膝盖之上,嘴对笛管欲吹,其神情自如,面带微笑,对演奏已有十足把握(图3);四是抚琴俑,2006年11月出土于济源轵城金河新村,高13.8厘米,通体施彩绘,现彩绘已剥落,抚琴者席地跽坐,头戴冠帽,双腿上平置长条形琴,右手弹拨,左手抚弦(图4);五是击鼓俑,1991年11月济源市文物管理所移交,高17厘米,灰陶质,头戴平顶帽,盘腿而卧,右膝前置一圆鼓,左手残,右手持槌(已失)高扬作击鼓状,为汉代乐队中鼓乐者的真实体现(图5)。
汉代舞蹈艺术特征
汉代舞蹈艺术特征
汉代舞蹈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技相融:汉代舞蹈经常出现在音乐、歌舞、杂技等表演场景中,将舞蹈的柔韧性和杂技的力量、技巧感相互融合。
2. 刚柔并济:汉代舞蹈以“刚”为主要表现风格,展现出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也注重身体的柔韧性,使得舞蹈动作既有力量又不失灵活。
3. 以悲为美:受到汉代文学氛围的影响,汉代舞蹈也呈现出以悲为美的特点。
这种美学倾向使得汉代舞蹈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内敛,给人一种悲壮、神秘的感觉。
4. 神秘奇异:汉代舞蹈中融入了阴阳五行变化的观念以及祥瑞的征兆等思想,使舞蹈具有一种高深莫测、令人神往的魔力。
5. 融合多元文化:汉代舞蹈融合了南方人妖娆、柔美、潇洒的性格特征和北方人忠厚、殷实、平淡的心境,同时还融入了黄老之术、儒教文化等元素,使得舞蹈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6. 磅礴、雄壮的气势:汉代画像石砖上的雕刻形象展现了汉代舞蹈磅礴、雄壮的气势,这种气势使得汉代舞蹈在表演时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汉代舞蹈艺术特征体现在艺技相融、刚柔并济、以悲为美、神秘奇异、融合多元文化和磅礴雄壮的气势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为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
、
法律条文等
从文化上看
,
,
仍 需 要 在 陵 墓 中陪 伴 主 人 度 过 日 日寂 寞 的夜 晚
。
可
这
一
点在 乐舞 方面 表现 得尤为 明显
,
西 汉初年楚j
,
想而 知 乐舞俑 的地位 是不容忽视 的 式 与 内容想 结合 的手 法
,
因此在造 型上运 用 了形
、
了整 个上 层统 治 集 团 的音乐 生 活
,
削肩细 腰
,
神
,
极 富动 感
真实的刻 画 了说唱者 充满感情 的神态和 手舞
,
表现 了东方 女子 的文静含蓄之美 咩活 的
,
舞动着的人物个个都
足蹈 的忘我境界
极富戏剧性的神情
。
,
生 动 地 反 映 了 当时 地
跳跃的
…
…
但站在你面前的分 明是直立 不动 的偶
一
主 庄 园 中歌 舞 宴 乐 的奢 华 生 活情 景
,
,
忪
S tp V
"
~
,
图2
从 艺 术 角度 说
陶俑 是 用 陶土 烧 成 的 以现 实 中 的 人 物 或
,
捧 于嘴唇做 吹奏动态
一
双 手
前
一
动物为主 要表现 对象 的陶塑作 品 占有 十 分 重 要 的地 位 替代活人殉 葬的偶人
。
在 中国古代美术雕 塑史上
“ ,
后
,
和我们现 实生活 中吹奏形式
、
去 繁缛
、
高度概括 的表现手法 是汉”
一
个史无前例 的高度
。
汉代俑——造型丰富 不输秦俑
汉代俑——造型丰富不输秦俑时间:2014-11-13 11:14:41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东汉时期的说唱俑也许是秦代的兵马俑太过出名,所以一般人们的观念中总觉得中国古代人俑的精华已尽显于秦俑当中,其实由于秦俑的年代较早,它的类别还很有限,主要就是军队俑、跽坐仆役俑等简单类型,而造型更为丰富的古代俑则出现于汉代。
汉俑除了军队俑以外,还有侍俑、娱乐俑、劳作俑等。
军队俑主要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类。
汉代的军队俑从高度来说远不及秦俑,只在44—68厘米之间。
就形制来说,和秦俑大同小异:上身常穿过膝的交领右衽袍,下身着裤,还有绑腿。
一部分的军队俑在袍外面还穿了铠甲,显得英武雄壮。
这里面的步兵俑呈站立和跽坐两种姿势。
而单单是站立俑,其形态也是各色不一,有的背着箭囊,有的手持盾牌,还有的明显是将军俑,带有运筹帷幄的姿态,做出一些貌似指挥的动作。
汉代的骑兵俑不似早先的秦俑那样,只站立于马匹旁边,汉代骑兵俑多骑在马上,或正手执缰绳,控马前行,或正高举兵器,英勇作战。
上述的这几种汉俑皆为彩绘。
仔细观察的话,至今依然可以分辨出上面所附彩绘的斑驳痕迹。
汉俑中的侍俑很多,和秦俑一样着交领右衽长袍,但在细节上却已有了细微变化。
比如秦俑的袍子多为两层领,汉俑是三层领。
汉侍俑中的跽坐仆役俑多呈现拱手状,双手放置在胸前或腹部,而秦俑中也有跽坐俑,但它们的双手是分别放在两个膝盖上的。
到了东汉,侍俑的形态变化就更显著了:女俑的身材不似西汉时那样修长苗条,男俑头部开始“戴”起了一种平顶圆帽,另外还出现了深目高鼻的胡人俑。
娱乐俑中有乐舞俑、杂技俑、说唱俑和六博俑等。
西汉时期的乐舞俑多成组出现,绝少有单个的。
而在完整的一套组合当中,有翩翩起舞的俑,也有手中拿了竽、瑟、笙、鼓等乐器进行伴奏的俑。
而且这一时期,女舞俑们的头饰也出现了各种花样:高髻、双髻、三髻、插笄、戴花,不一而足。
杂技俑的形态相对单调一些,主要就是在倒立或者正施展柔术两种。
形象最为滑稽生动的还属那些说唱俑。
汉乐舞俑的呈现方式与艺术特色研究
汉乐舞俑的呈现方式与艺术特色研究作者:潘亚平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1期[摘要]乐舞俑是一种具有明确塑制目的和创作意识的丧葬用品。
汉乐舞俑作为俗文化发展的特殊载体,它是商周人殉制度的变相延续,研究这种厚葬制度下的音乐、文化现象,乐舞俑的呈现方式和艺术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汉乐舞俑;单件呈现;组合呈现一、秦汉乐舞俑概况陶俑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丧葬理念的温床。
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俑是1937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出土的陶制男女囚徒俑,属商代晚期,俑制作粗糙,但形象鲜明。
到西周时期,大多数墓不再使用人殉,但是人殉制度仍然沿用,至春秋战国后期,人殉时代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至秦代随葬俑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兵马俑,随葬了陶制的、大小与真人同样的兵马俑达7000余件,还有驷马战车,排列雄伟的军阵,其磅礴气势和宏大规模,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奇迹。
汉代的俑随葬已经比较普遍,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
大量服务于墓主人生活的奴仆俑、侍仆俑,为墓主从事生产劳动的劳作俑、烹饪美食的庖厨俑,还有牛、羊、猪、犬、鸡等众多动物俑,车、船、楼阁、水田、鱼塘等生活设施和庄园产业的模型明器,可以说是生活所需,一应俱全,这充分体现了汉代封建统治下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也说明了汉代随葬俑发展的新高度。
此外,汉代供主人玩乐消遣的乐舞俑,如说唱俑、舞蹈俑、伎乐俑、乐舞百戏俑等又是陪葬明器的另一个重要类别。
汉乐舞俑不论是从种类、数量、材质、制造工艺还是呈现表演方式均具秦俑有了继承与发展。
汉乐舞俑有模制敷彩也有裸塑着衣,从目前出土情况看,出现了红陶质、红砂质、红泥质、灰泥质、石质、铜质、玉质乐舞俑,类型显得非常丰富。
东汉时期,小型俑繁盛起来,造型上更显得生动、传神。
河南的乐舞百戏俑,四川的说唱俑,广东的陶俑,甘肃武威的铜车马仪俑都代表了这一时期俑的最高水平。
乐舞传神俑偶华彩——徐州博物馆馆藏汉代乐舞俑艺术浅述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cerch092Vol.128徐州是汉王朝发祥地,曾属楚,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桑梓之地。
刘邦登帝后,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辖三郡三十六县。
西汉共有12代楚王,死后都葬在徐州城周围,形成了庞大的西汉楚王墓及贵族墓群。
这些墓中出土了大量汉代乐舞俑,再现了汉代色彩斑斓的乐舞世界,为我们了解西汉早期音乐和舞蹈造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徐州博物馆“偶俑华彩”展厅中央的玻璃展柜中有一组18件乐舞俑组成的“乐舞团”(图1)。
她们出土于徐州驮篮山和北洞山楚王墓,乐舞者服饰各不相同,神态表情独具风韵。
4人敲钟磬,4人抚瑟,2人吹奏,均按当时乐舞表演的座次排列。
8名舞者,2人一组,穿绕襟深衣,双臂甩袖向上,身体作S形。
这些乐舞俑不仅折射出汉朝乐舞艺术的蓬勃发展及上层贵胄们的奢华生活,更反映出汉代工匠高超的审美意趣和炉火纯青的雕塑技艺。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舞蹈则是一种视觉艺术,俑作为雕塑也是一种艺术。
用俑类反映乐舞,无疑是用艺术表现艺术,是艺术的完美形式。
俑作为人模拟自身而创作出来的产物,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本身面貌,讲述了人在发展历程中的点滴,同时还反映出人的思想认知和思绪情感。
俑寄托了人对自身的希望,是人自身的最佳替代品。
由于其取材方便和烧制时易操作,能模拟人的方方面面,在墓葬中出土最具普遍性。
而乐舞则最能表现人的情绪,乐舞俑表达了人对音乐舞蹈的浓重情结。
1 乐俑音乐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代的音乐文化既有先秦理性风格,也有楚汉浪漫气息。
既有神明天人之乐的斑斓奇异,也有世俗民众之乐的现实情趣。
至汉武帝时,乐府机构得到了扩大和进一步的发展。
《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阳阿》《采菱》等就是流行于楚地的民歌。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徐州西汉乐舞俑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徐州西汉乐舞俑张愐新疆艺术学院摘要:徐州地区出土的西汉乐舞俑,造型独特,具有写意性等美学特征。
用大写意的方法刻画乐舞俑,风格独特,真实地表现徐州西汉时期的时代风格,生动地表现西汉艺术的时代风格,是研究徐州西汉乐舞文化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汉代乐舞俑艺术人类学徐州地区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179-02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遗址都发现了陶俑,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一样对陶俑艺术有独特的感情。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陶俑,但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是西汉时期的陶俑。
西汉陶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出土的汉代文物中独树一帜。
徐州地区出土的西汉歌舞俑,在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陶器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汉代出土文物中形成了一朵奇葩。
一、徐州西汉乐舞俑概述(一)乐舞俑简介中国古代为了墓葬中有一种随葬器叫俑,这是为了改变商周时期人殉的现象出现的。
汉代陶俑是中国陶俑艺术中一朵奇葩,与其他朝代艺术相比,它们是非常独特的。
西汉时期,徐州作为楚国的领地,分封了十三代楚王。
徐州乐舞俑除了有明显汉代艺术风格外,还有明显的地域性艺术风格。
徐州地区出土过多种陶俑,但是最具有特色的还是乐舞俑。
据统计,徐州地区陶俑出土已达六千件,根据陶俑性质可以分为兵俑、仪仗俑、乐舞俑、侍俑四种形制。
乐舞俑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主要素材,由工人用陶土烧制而成,这种乐舞俑反映出西汉时期徐州的生活状况。
(二)时代背景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称帝后,在徐州分封了十三代楚王,徐州出土的乐舞俑绝大部分出自楚王以及家族墓地。
汉代乐舞俑的独特艺术形态和视觉效果,为汉代乐舞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汉代,人们喜欢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受“谓死如生”思想影响,许多丧葬品,包括乐舞俑,都作为随葬用品放在墓室中。
大气古拙——汉代乐俑的造型审美
汉代盛行厚葬,现代出土了丰富的汉陶俑。
陶俑以独特的艺术形态展示了汉代绚丽的艺术世界。
秦朝兵马俑使墓俑的设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体量上都达到了极致,汉代乐俑虽然没有秦俑那般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整体效果,但它们以个体的浑朴自然、优美生动感染着观者。
汉代乐俑是对汉代社会生活情态、俗世情感的深刻体味与揭示。
汉代雕刻家对乐俑形态的生动挖掘,对形神的自然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艺术大气古拙的艺术魅力和中国古代高超的艺术造型水平。
一、汉代乐俑古拙造型审美趣味分析秦朝在战国纷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由于其历史短暂,实际上汉代面临的还是战国动荡后的残破现实,所以汉代尚没有余力追求华饰之美。
当时的雕刻家大胆打破秦时严谨、理性的雕塑精神,转而创造了更加浪漫、诗意、淳朴的艺术空间,丰富了艺术形式的表现,也丰富了艺术的审美趣味。
在四川出土的汉代乐俑中有大量的舞乐歌伎俑、说唱俑。
这些俑的出现表明了汉代舞乐的兴盛和豪门贵族生活的奢侈。
它们在艺术的表现上皆新鲜活泼,有非常明显的汉代艺术特色。
它们整体形象浑朴敦实,不求面面俱到的写实,而求大印象、大效果鲜明,未必精雕细刻,却神完气足,突现了一种以意贯象的古拙审美趣味,表现出大气古拙的艺术审美特征。
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的击鼓说唱俑,是一件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雕刻家采用古拙的造型表现了朴质的人物。
人物整体形象浑朴敦实,整体气象完备,并没有精雕细刻,却神气十足。
他一手举鼓槌,一手夹扁鼓,头戴花结,塌胸耸肩,眉开眼笑,看他那与举槌之手同边的上翘赤脚,就知道他正说到了精彩搞笑之处而忘乎所以,手舞足蹈,乐在其中。
雕刻家以夸张的表情与笨拙的姿态表现出说唱者的激情,仅看其圆鼓的肚皮就让人忍俊不禁。
击鼓说唱俑没有准确的造型和标准的人体比例,人物也没有华丽漂亮的外表,但那憨态可掬的动作与淳朴的表情表明雕刻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乐观精神的俳优形象。
该陶俑在造型的趣味中表现出纯朴天真的气质,在诙谐中见睿智,在平凡中见高尚,在朴拙中见精神。
汉代乐舞俑赏析
汉代乐舞俑赏析汉代乐舞俑,那可真是超级有趣的东西呢!我第一次看到汉代乐舞俑的图片时,就被它们吸引住了,感觉就像穿越回了汉代,看到了一场超级精彩的乐舞表演。
这些乐舞俑啊,一个个就像小小的精灵一样,把汉代的乐舞文化都锁在了它们那小小的身躯里。
你看,那些跳舞的俑,姿势可多了。
有的像是在翩翩起舞,手臂就像柔软的柳枝一样,随风摆动,也许在跳着一种很优美的舞蹈,像是汉代的宫廷舞之类的。
我就在想啊,当时制作这些俑的工匠是不是照着那些真正跳舞跳得特别好的人做的呢?我还看到过有乐舞俑在演奏乐器呢。
那乐器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奇特,和我们现在的乐器不太一样。
比如说那个鼓,感觉小小的,但是在乐舞俑的手里,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
我想啊,当这些乐舞俑在汉代的时候,它们摆在那些达官贵人的家里或者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里,一定是非常耀眼的存在。
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
有一次我给他看汉代乐舞俑的照片,他一开始还说:“这有啥好看的呀,不就是几个小泥人嘛。
”我就跟他讲:“你可别小看这些小泥人,它们可蕴含着大文化呢!”我就开始给他讲汉代的乐舞有多重要,在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里,乐舞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和舞蹈一样,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娱乐方式。
而且,这些乐舞俑也能让我们知道当时的人们穿什么样的衣服跳舞呀,是怎么演奏乐器的呀。
我朋友听我这么一说,好像有点明白了,他说:“哦,原来这些小泥人这么厉害啊。
”这就像是我们看那些超级英雄电影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些穿着奇怪衣服的人打来打去,但是背后其实有着很深的故事和意义呢。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些古老的东西嘛,有什么好看的呢?我觉得这种想法可不对哦。
这些乐舞俑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汉代文化的大门。
你想啊,如果没有这些乐舞俑,我们怎么能知道汉代的乐舞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像我们如果没有照片或者录像,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一样。
再看看那些乐舞俑的表情,有的看起来很开心,就像在享受着乐舞的乐趣。
汉代乐舞俑相关知识点
汉代乐舞俑相关知识点
《汉代乐舞俑的那些事儿》
嘿,咱今天来说说汉代乐舞俑。
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去博物馆,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一走进那个展厅,我一眼就瞅见了那些汉代乐舞俑。
哎呀呀,它们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凑近了仔细瞧,那一个个乐舞俑的表情可有意思啦!有的像是在陶醉地演奏乐器,有的像是在尽情地跳舞,那姿态,那神情,真的是太生动啦!
我就站在那里,想象着在汉代的时候,这些乐舞俑在舞台上是怎样的一番热闹场景。
说不定啊,当时有一场盛大的宴会,这些乐舞俑就在中间欢快地表演着,音乐声、舞蹈声交织在一起,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呢!我都能想象出那热闹的画面,大家一边看着表演,一边吃着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厅。
我在那看了好久好久,感觉自己都穿越到了汉代,和那些乐舞俑一起感受着当时的欢乐。
直到我朋友叫我,我才回过神来。
这就是我和汉代乐舞俑的一次特别相遇呀,真的是让我印象深刻呢!现在每次想到汉代乐舞俑,我就会想起那次在博物馆的经历,真的是太奇妙啦!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那些可爱的乐舞俑,再去感受一下汉代的独特魅力。
儒学礼教视域下两汉舞女俑的审美特征分析
儒学礼教视域下两汉舞女俑的审美特征分析关键词:儒学礼教;两汉时期;汉舞女俑一、两汉舞女俑风格特征概述汉代作为封建大一统王朝,在造型艺术方面有极高的成就。
汉俑最初是一种冥器,是现实世界的复刻,是在世的人为了表达对祖先亡魂的哀思而借助木质或陶制俑人,祈求亡灵在另一个世界仍可继续享受世俗,继续保持在和生前一样的现实场景里。
舞女俑造型在众多汉俑中尤为典型,这和汉代文化观念及汉乐府开展密切相关。
经过西汉初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统治者轻徭薄赋,免于连年战乱的百姓可以专心投身于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使国力和经济水平有明显提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
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在汉王室支持下,朝廷派遣使臣开辟“丝绸之路”以拓展疆域,沟通西域诸国,大量西域珠宝、香料、首饰等流入内地,社会物资极大丰盈,不仅推动汉代工商业贸易繁荣,也促进了多民族文化风俗的融合。
汉乐府创立的直接目的是迎合上层社会对“礼乐”的需要,达官贵人纷纷以豢养乐伎为乐,广泛采集民间诗歌乐舞。
“舞女”大多出身平民阶层,对社会结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国家构建方面汉承秦制,其意识形态那么深受楚文化影响。
这主要由于高祖刘邦及其主要朝臣多为楚地人。
楚地多盛行巫风,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舞蹈表演色彩。
汉代也崇尚巫祝、鼓舞事神,事实上也是一种艺术活动,这种风俗常见于贵族及街巷之间[1]62。
《潜夫论·浮侈》中记述:“诗刺不绩其麻,女也婆娑,今多不修中馈,休其蚕织,而起学巫祝,鼓舞事神。
”另据《西京杂记》记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侍婢数百皆习之。
”可见汉代社会自上而下女子习舞已成风气,这样的现实环境为两汉舞女俑造型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
西汉舞女俑主要出自汉景帝的阳陵和徐州地区的楚王墓群。
这些舞蹈俑大多采用模制、塑制结合,并加刻画成型,头、躯干、腿、脚单独分制,颈下端是圆锥形插榫结构,使得头可直接插入体腔内;此外汉阳陵舞蹈俑脸形为圆形,而楚王墓的那么多为鹅蛋形,这可能和表现对象的地域特征和种族差异有关[1]62。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汉代乐舞是伴随着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宫廷表演艺术。
我们今天还能从出土汉墓的大量画像石中欣赏到汉代乐舞的某种神韵。
在山东临沂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有大量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长袖舞、折腰舞、鼓舞、抚瑟、吹竽等,它充分体现了当时乐舞精湛绝伦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画像中的女伎舞姿皆呈长袖细腰的阿娜之态,加上折腰、倒立等精彩的表演艺术,又呈现出一种力量的壮美。
源于楚国的长袖舞和折腰舞为汉高祖刘邦所喜爱。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凯旋途中路经故乡沛郡时,大宴父老乡亲,“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此留下了著名的楚味浓郁的《大风歌》。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邦又巧妙地利用“四面楚歌”打心理战,瓦解敌军,致使项羽军队几乎不战而溃,。
晚年的刘邦谋废太子孝惠,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事未成,乃令夫人作楚舞而自歌《鸿鹄歌》以抒发心绪。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无论悲喜,都善于运用楚歌楚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展现他对楚歌楚舞的迷恋。
而从上行下效的角度来讲,刘邦的这种嗜好自然推动了长袖舞的普及和发展。
“长袖”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助舞道具和艺术特色之一,汉画中的长袖形状有两种:一为喇叭形状的筒袖,一为袖口端接一长飘带。
临沂市白庄汉墓画像石中长袖属前一种形式。
“长袖”后来演化为两支:一支长袖更加长,变为巾舞,其舞名亦随之改称“长巾舞”;另一支演化为“水袖”,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
折腰舞后来则分别被舞蹈、杂技、戏曲、体操等所吸收继承,杂技和体育中的“踏鞠”、“蹴鞠”技艺就与长袖折腰舞融汇在一起。
汉代画像石上的舞蹈图像显示了源于楚人的审美趣味。
在数以千计的舞蹈图像中,舞蹈者们均着长袖舞衣,长袖或柳枝低垂,或回雪漫卷,或飞扬于空。
细腰的表现,以女舞为最甚,个个杨柳细枝显得灵巧飘逸。
浅谈汉代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气质之说
浅谈汉代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气质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空前统一的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大创造的时期,也是舞蹈艺术重大发展的时期。
其时,中国与西方交通道路已开,南亚及中东文化亦渐流入中国。
在新的时代精神激荡下,汉代的乐舞冲出了古乐舞的羁绊,民间舞蹈畅通地走进宫廷,百戏技艺空前兴盛,北方乐舞与南方乐舞亲密交融,汉族乐舞与外夷乐舞相互综合,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峰时期。
在汉代社会文化发展中,中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始终处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文化积淀丰厚,经济富庶繁华,文人名流荟萃,社会娱乐活动风行,乐舞活动十分兴盛。
中原汉代乐舞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中原汉代文人张衡、傅毅、卞兰等所着的乐舞大赋,到定格在中原汉画像石砖、壁画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形象,作为“泱泱汉风”的标志,中原汉代舞蹈的舞容舞韵,不仅生动展现了汉代乐舞文化的灿烂繁盛,更显示出了独具一格、气度非凡的神采与风范。
一、艺、技相融,以舞为重我国古代的“乐”是由诗、歌、曲、舞组成,那么究竟以何为骨干?古代舞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乐以舞为主”,回答的即是这一问题。
魏名臣王朗上奏的表章中说:“凡音乐以舞为主,自黄帝《云门》至周《大武》,皆太庙舞。
乐,所以乐君之德;舞,所以象君之功。
”表中所说的自《云门》至《大武》,包括了从黄帝中经尧、舜、禹、汤到周武王时的所谓六代乐,除《云门》、《大武》外,还有尧乐《咸池》、舜乐《大韶》、禹乐《大夏》、汤乐《大濩》。
这些由于史书记载而传下名字来的最古老的雅乐,都主要是指舞蹈而言,所以王朗以此为论据,说明“凡音乐以舞为主”的观点。
我国古代的舞论强调没有舞就没有整个乐,真正的乐是以舞的存在而完成的。
“乐以舞为主”的观点,深刻积淀着音乐舞蹈起源发展的古老历史。
正是“乐以舞为主”,中原的舞蹈才由公元前207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6年的汉代,以迅猛的速度获得了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与飞跃。
尧、舜、禹时的纪功之舞,讲究的是仪式感,动作相对简单,偏重行列造型和场面气势。
浅谈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
浅谈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摘要 (4)引言 (5)第一章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的产生及其出土情况 (5)第一节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的产生 (5)第二节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的出土情况 (7)第二章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的艺术表现形式 (8)第一节材质 (8)第二节成型工艺 (8)第三节造型 (9)第四节装饰 (15)第三章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的审美特征 (15)第一节浑朴敦实 (15)第二节生动活泼 (16)结语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尾注 (20)图片来源 (21)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中外交通的开辟,促进了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为汉代与当时国外地区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汉代是陶俑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东汉时期的陶俑艺术更是突出。
其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形象浑朴敦实但不失生动灵活,是后代难以超越的。
东汉时期的乐舞百戏陶俑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饰等各方面的反映。
本文以东汉时期乐舞百戏陶俑为切入点,对其造型、材质、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以便能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东汉、乐舞百戏陶俑、浑朴敦实、生动活泼AbstractHan Dynasty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ized system of feudal society in China, national unity,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and foreign traffic opened up, and to promote domestic,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but also for the Han Dynasty andforeign exchanges in good conditions. Han Dynasty figurines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a peak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igurines art is outstanding. Their subject matter, variety of shapes, image Hunpu stocky but yet lively and flexible, and future generations is hard to surpass. Music and dance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100 opera figurines was a reflection of all aspects of the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culture cloth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Music and Dance 100 opera figurines its shape, texture, deco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ort, and their artistic styles were discussed, to enab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Keywords: Eastern Han Dynasty music and dance of one hundred play figurines, Hunpu stocky, lively在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特别引人瞩目,她大气磅礴,雄浑壮丽,她质朴古拙,又不失生动活泼,她就是汉代陶俑。
浅谈汉代俑的造型特点
浅谈汉代俑的造型特点艺术是社会人类活动的产物,它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和人类的愿望。
中国墓葬俑的产生,和古代中国人从灵魂不死的观念有关,相信冥冥的地下有一个与人世结构相同的生活,而赋予这个俑特殊的灵性。
汉继秦统一后,励精图治,社会财富丰足,形成厚葬为德的社会风气。
思想上人们更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促使俑的多样性发展。
汉代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更生动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汉代俑作为一个特殊的雕塑存在,它具备它特殊的造型艺术魅力。
俑是中国画的延续,而中国画却是书法的延续,我们可以从书法的神韵里去理解东汉俑的造型特点。
书法神韵是生动,格调,情趣和意境的综合体,汉代俑味道十足的表现了对书法神韵的理解和运用。
汉代的创造者通过现实社会人们活动的形象进行联想,归纳,在移情的表达出来,不拘束于人体结构的限制,像书法一样,随着神韵表现对象的感觉,恰到好处展现了当时的人物状态和性格。
如《长袖女舞俑》(图一)阿娜多姿的身姿,轻盈可人,轻如飞燕的袖子,浅浅的微笑,生动的表现了舞的美,舞的轻,舞的欢,还能从她一前一后的脚和手及袖子的动态里,能感受到中国古筝的高山流水的美妙意境。
整个俑造型特点轻飘的线条组成的实体。
没有多余的结构,线条如流水,在曲线的弧线里体形了生命旋律。
,和书法一样,形绝意末尽的造型神韵。
它生动形象和舞姿,整体如书法流动飘逸的格调,轻松舞蹈的步伐和动作,微笑中带有生活的情趣,从造型和生态和谐的体形人们富裕生活,和享受生活乐趣的意境随之而生。
再如《击鼓说唱俑》(图二),从现在造型审美来看,体形结构并不符合解剖学,但整个造型却活灵活现把正在表演的民间艺人的形象显现在我们眼前。
它上身赤裸,两个胸部被拉长,圆球的肚子,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似作说唱状,面部表情幽默,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
整个滑稽扭曲的造型,生动而笨拙的动作,如书法的柳体,敦实内在的形体,又轻松活跃。
从像砖中了解汉代乐舞的动作特征
从像砖中了解汉代乐舞的动作特征汉代统治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在其政治、经济稳定的社会背景下,乐舞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尤其是表演性的女乐歌舞。
两汉的乐舞融汇了各民族民间乐舞的内容和表演技巧,舞蹈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构成了我国乐舞历史发展的新高峰。
汉代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它表现在舞蹈活动的普遍兴盛,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以及乐府在汇集民间乐舞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然而汉画像砖石是最能反映汉代舞蹈形象的珍贵史料,它向我们展示了汉代舞蹈的百态风貌。
由于汉代舞蹈经常与“百戏”中的其他节目掺杂或相间演出,偏重技巧表演的杂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发展。
汉代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
同时汉代充分利用舞具、舞服,抒发感情、加强美感,成为我国传统舞蹈的特色之一。
汉代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女乐”也不例外。
这一特点,至今仍保存在我国的许多传统舞蹈中,成为中国舞蹈的特色之一。
一、汉画像砖石中的女乐舞姿南阳出土的汉化像石中,有两个“女乐”舞人在四乐人的伴奏下,并列齐折腰,舞人脚下还有四个圆形状物,可能是盘和鼓。
这证明了汉代表现腰功的折腰动作,是《盘鼓舞》中的重要技巧。
又如戚夫人的“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
从汉画像石所见舞姿,多为舞袖、折腰,可见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山东画像石有一乐舞图,一人仰面,深下腰,另一人倾身面向折腰者,挥袖而舞。
两人姿态各异,却彼此呼应协调。
山东安丘汉画像石中,有好几幅细腰长裙,盛装打扮的人物形象,他们手执长巾,缭绕空际,那圈纹、波纹的流动线条,显示了舞巾的动态。
浙江海宁出土的汉画像石中,那越身腾空的舞巾者,舞姿奔放而优美;脚下有盘,似在表演“盘舞”时同时舞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
摘要:汉代陶俑艺术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活灵活现的乐舞俑更是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它那古朴稚拙、取大势去繁缛及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以至于汉代陶俑艺术对我国现代陶瓷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古朴稚拙;浪漫纤秀;写意
提到陶俑大家就会立刻想到秦始皇兵马俑,的确,秦始皇兵马俑无愧于被称作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迹之一,如果说秦俑的出现把中国古代雕塑推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那么汉俑的出现将在秦俑的基础上大放光彩。
乐舞俑独具特色,在诸多陶俑中,乐舞俑造型精美是汉俑中的一枝奇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所要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乐舞俑真正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是什么?高度概括的形式背后又带给大家怎样的丰富内涵呢?而要真正理解这些问题,就得先以美术作品角度了解到底在乐舞俑身上人们寄寓了一种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
从艺术角度说,陶俑是用陶土烧成的以现实中的人物或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陶塑作品,在中国古代美术雕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从中国殉葬意义看起来,“陶俑是替代活人殉葬的偶人,是商周人殉制度的变相延续,是厚葬制度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们是殉葬的人形,是作为主人享乐的工具。
陶俑的出现其实象征了
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乐舞俑成了诸多陶俑中一个经典类型,主人生前以歌舞陪伴,穷奢极欲,纵情享乐,死后也要将生前种种享乐带入阴间,仍需要在陵墓中陪伴主人度过日日寂寞的夜晚,可想而知乐舞俑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在造型上运用了形式与内容想结合的手法,除了古拙、大气特征之外更注重艺术上的写意、构思表现、夸张想象,从而创造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件如此伟大的艺术品。
1.1古朴、稚拙是汉代乐舞俑的艺术表现之一,它比秦俑更拙更美。
汉代乐舞俑虽比秦代俑较小巧,它具有秦代的风格,古朴稚拙是它的一大特点,面部刻画简练生动,动态古朴含蓄,如彩绘舞俑(见图1),身穿长袖交领绿色长袍,一手挥动长袖微微向前摆动,衣服轻柔的质感表现至美,一手残断于身后,双腿前倾,泛白的脸颊眼微睁仿佛已深深陶醉在翩翩歌舞之中,服装线条自然流畅而且洗练,造型粗犷但足以带有古代舞人的优雅气质,动作虽然感觉有些笨拙但仍然是厚重朴实,舒展豪放,别有韵味,流露着汉代陶俑的古朴气息,显示了汉代人特殊的追求和审美观念,充分彰显了汉代陶塑独特的艺术魅力。
1.2取大势、去繁缛、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是汉代乐舞俑最纯正最迷人的艺术特征之一。
乐舞俑在动势上表现的活灵活现,形态刻画不拘谨不拘于细节,乐舞俑多注重整体效果,人体形态干脆利落,手法简练,线条以曲线为主,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比如东汉乐俑
(见图2),图中两位男子静坐吹奏,双膝盘腿而卧,圆滑的线条寥寥几笔,但概括形象;头戴官帽,面部五官微微突起,双手捧于嘴唇做吹奏动态,双手一前一后,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吹奏形式一样,没有去刻画细节,比如手部以块面形式表现,只整体上抓住人物动势,大的人物动态走向,不烦琐,表现淋漓尽致,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形象。
1.3浪漫纤秀的艺术风格。
汉俑楚风,又承秦制,并且融合创新。
“史学家说汉承秦制,主要是指政治体系、组织形式、法律条文等。
从文化上看,西汉因袭的主要是楚文化,这一点在乐舞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西汉初年楚声统治了整个上层统治集团的音乐生活,自汉代高祖刘邦起,终汉朝一代,皇室成员写诗都用骚体,唱歌都是楚声,跳舞均是楚舞。
汉代时歌舞已有了较高的水平,汉高祖刘邦虽文化不高,但善作楚歌。
”(注:《汉景帝阳陵探秘》p119)楚文化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对汉代产生了直接影响,形成了以纤巧秀丽为美的艺术风尚,其造型优美,姿态生动传神,极富动感,汉俑形体虽小,在注重宏观的艺术效果方面,它又与秦俑一脉相承,表现出宏大的气魄,因为没有刻意求工,汉俑的风格更加自由挥洒,选材更加生动活泼,造型生动,神采浪漫飞扬。
阳陵出土的一些乐舞俑高45厘米,长眉细目,面部敷白,朱丹点唇,小口微启,面庞丰润,有的收腹撅臀,有的细腰斜胯,有的仰面扬袂有的神态机敏,陶醉在乐舞中,他们宽大的袍袖随着音乐飘扬,削肩细腰,色彩淡
雅,表现了东方女子的文静含蓄之美,舞动着的人物个个都是鲜活的,跳跃的……但站在你面前的分明是直立不动的偶人,陶俑的生命和姿态却在一瞬间定格,虽经两千多年岁月仍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乐舞俑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
汉代陶俑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乐舞俑是最纯正最迷人的艺术,朴素自然、古拙稚气、雄浑率真、痛快淋漓的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受楚文化及当时的政治背景的影响很大。
2.1楚文化艺术影响深远,以至造型艺术中楚风盛行。
“在歌与舞紧密结合的汉代楚舞必然伴随着楚歌一起流行,楚舞甚至比楚乐影响更大、更深远,在整个两汉400余年间,楚风均盛行不歇。
”(注:《汉景帝阳陵探秘》p120)汉代的音乐舞蹈繁荣昌盛,乐舞俑为数众多,构成了汉代的华彩乐章,这个乐章的主旋律则是汉代陶俑的浅吟低唱,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2.2社会政治背景对陶俑艺术的影响。
文景帝统治期间,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虽提倡节俭持家,但汉承秦制,厚葬之风已深入人心,陪葬陶俑的生意十分兴盛,为了遵守节俭之制不得不把陶俑形体减小,运用模制成型,批量生产,即可节省工本,也可节省人力,善于创新,大胆变革,人体的塑造艺术比秦俑有了较大的提高。
汉代大批乐舞俑造型各式各样,乐舞俑中吹笙、抚琴、撞钟、击鼓者各具神态,十分有趣,无不活脱脱充满生活气息,陶俑
中有男有女,造型洗练,形象生动,神情浪漫飞扬,数不尽的送葬明器的制造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产业。
汉代乐舞俑从一方面体现了制陶工匠的高超技艺,从另一方面为当今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汉代的艺术特征至今都能体现在现代的陶瓷作品中。
例如现在国内很多雕塑作品造型简练,线条概括的恰到好处,实体比较敦厚、笨拙,但表现的内容却不乏其中,采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体现烘托自己的作品,一方面运用了古代的表现手法,把汉代的精神体现其中,另一方面在古代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古今结合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作品,意义深重。
参考文献: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版.
[2]《苏轼“尚意”美学思想浅探》,盛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