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知识中药词典:茵陈蒿

合集下载

茵陈蒿图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茵陈蒿图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茵陈蒿图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茵陈蒿简介茵陈蒿,又称茵陈、蜈蚣陈、土木香,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全草。

茵陈蒿原产于中国南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其药用部分为全草,采收后经过晒干加工而成。

2. 茵陈蒿的图片及外观特征茵陈蒿的图片展示了其外观特征,包括植株整体、叶片、花朵等部分。

茵陈蒿植株一般高度在50厘米左右,茎直立,具有分枝,叶片呈卵状或叶状披针形,叶色呈深绿色,有光泽。

花朵呈黄色或白色,整齐排列在茎的顶部,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3. 茵陈蒿的主要功能与作用茵陈蒿具有多种主要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利尿消肿:茵陈蒿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清热解毒:茵陈蒿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一些热毒病症,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排石通淋:茵陈蒿具有促进尿石排除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路结石和肾结石等疾病。

•消炎止痛:茵陈蒿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清肝明目:茵陈蒿具有清热降火、明目提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和目赤肿痛等症状。

•抗菌抗病毒:茵陈蒿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增殖。

4. 茵陈蒿的主治疾病茵陈蒿常被用于中药治疗,其主要可治疗的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茵陈蒿具有促进尿液排出、抑制细菌增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肾结石:茵陈蒿可以帮助排出尿液中的结石,起到消炎、解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肾结石引起的腰背疼痛、尿血等症状。

•水肿:茵陈蒿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口腔溃疡:茵陈蒿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引起的口痛、口臭等症状。

•鼻炎:茵陈蒿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鼻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 如何使用茵陈蒿茵陈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包括:•煎汤饮用:将茵陈蒿全草洗净后,切碎,煮成茵陈蒿汤,可按需要饮用。

茵陈蒿的功效PPT课件

茵陈蒿的功效PPT课件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⑧治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 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
• 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 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 氏纂要方》)
• ⑨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 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 此方名"茵陈羹"。
• ⑩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 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 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茵陈蒿的功效
• 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 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 吕草、婆婆蒿、野兰蒿、茵陈
• 药用黄疸,小便
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
• 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 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 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 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 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生活在现代这样一个特别的时代,生活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规律也变得十分混乱,这让许多人开始感到惶恐不安起来因为这种种的因素,造成了
生活在现代这样一个特别的时代,生活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规律也变得十分混乱,这让许多人开始感到惶恐不安起来.因为这种种的因素,造成了许多疾病的衍生.而这如今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有意无意的去增长自己的医学知识,来预防和降低许多疾病的发病率.
茵陈蒿是一种药材,这在中国这样一个盛行中医的国家是十分多见的.在南方人家,人们在过年是会拿它插在门前,也会那它来点着了熏房间.那么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作用:茵陈蒿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以前不知道,原来茵陈蒿还有这么多的好处,能够治疗那么多的疾病.但是同时应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什么事都有两面性.药也是一样,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学_茵陈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茵陈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性状鉴别:
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 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 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 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 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 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 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
中药材:茵陈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性味: 苦、辛,微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 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贮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茵陈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名称:茵陈 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 猴子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药材基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 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 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 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 陈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茵陈
性状鉴别: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 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 长1。5~2。5cm,直径0。1~0。2cm,除 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 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 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 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关疾病症状: 黄疸型肝炎、清湿热、湿疮、退黄。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之茵陈蒿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之茵陈蒿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之茵陈蒿
茵陈蒿属于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

对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水湿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整理中药学专业知识关于茵陈蒿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重要的知识。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幼苗。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疸。

【临床应用】用于湿热黄疸。

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为治黄疸之要药,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

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

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

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处方用名】茵陈蒿、茵陈、绵茵陈、西茵陈(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铃茵陈:即玄参科草本植物姻行草之全草。

功用与茵陈蒿相似,但在北方许多地区将此品作为刘寄奴使用。

【方剂举例】
1.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

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茵陈四逆汤(《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灸甘草。

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胆郁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茵陈、郁金、甘草。

治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

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柴胡与茵陈蒿

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柴胡与茵陈蒿

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柴胡与茵陈蒿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和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两种草本植物。

它们在形态、功效和用途上有所区别。

本文将介绍柴胡和茵陈蒿的辨别方法,以帮助读者准确辨别这两种中药材。

一、形态特征柴胡与茵陈蒿在植物形态上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植株的外观来加以区分。

1.柴胡: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约为50-100厘米。

叶子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状皮刺。

花序为伞形花序,黄绿色花朵密集排列,花期多在6月至8月。

果实为椭圆形蓇葖果。

2.茵陈蒿:茵陈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约为20-60厘米。

叶子为二回羽状分裂,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状皮刺。

花序为圆锥花序,黄绿色花冠较小,花期多在7月至9月。

果实为椭圆形瘦果。

二、药用部位柴胡和茵陈蒿的药用部位不同,可以通过观察辨别。

1.柴胡:柴胡的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

根茎粗大,黄棕色,质坚硬。

剖开后可见髓部与木部分明,横切面可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2.茵陈蒿:茵陈蒿的药用部位主要为全草。

全草呈匍匐状生长或丛生,质地柔软,茎和叶片均可入药。

茎圆柱形,密被细长的灰白色绒毛。

叶片近似无柄,卵形或线形,色泽淡绿,具香气。

三、化学成分柴胡和茵陈蒿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所不同,可以通过鉴定化学成分来区分。

1.柴胡: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如柴胡素、柴胡皂苷等。

此外,柴胡还含有挥发油、黄酮苷、倍半萜类等成分。

2.茵陈蒿:茵陈蒿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拟黄酮类化合物,如茵陈素、茵陈蒿内酯等。

此外,茵陈蒿还含有挥发油、黄酮苷、苦苷、酮内酯类等成分。

四、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柴胡和茵陈蒿虽然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有所不同,但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

1.柴胡: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解热镇痛、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柴胡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等症状,还可用于改善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等。

No.55《神农本草经》之茵陈蒿

No.55《神农本草经》之茵陈蒿

No.55《神农本草经》之茵陈蒿
茵陈蒿,味苦平。

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按:茵陈是一味良药,早在《伤寒论》中既有著名的茵陈蒿汤。

茵陈保肝利胆是为主药。

本人一般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都会适量加入辨证方剂中以提高疗效。

现代春季采收的幼苗习惯称为“绵茵陈”,秋季採割带有花蕾的习称为“茵陈蒿”。

茵陈煎汤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

现代研究报道茵陈煎汤内服和漱口可以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茵陈煎汤代茶饮可以治疗高血脂。

茵陈是青蒿的幼苗吗

茵陈是青蒿的幼苗吗

茵陈是青蒿的幼苗吗茵陈蒿与青蒿是同一种植物,准确地说,应该是茵陈蒿是青蒿的幼苗,而青蒿则是茵陈蒿的成年版。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三月茵陈治黄痨,传于后人切记牢。

这是华佗当年发现茵陈后,为警示后学而编下的歌诀。

茵陈秉承了初春的“少阳升发之气”,所以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作用。

现在正是采摘茵陈的好时候。

据说华佗老先生有次给一黄痨患者治病,苦无良药。

过了一些天,他发现患者竟然好了。

一问,人家说是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

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去采,给其他黄痨患者试服,但都没用。

华佗又去问人家吃的是几月的蒿子,说是三月的。

华佗恍然大悟,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可能就是三月的蒿子有用。

为了摸清药性,他连试三年,终于弄清,并编下此歌诀供后人借鉴。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二月二,采茵陈。

南宋洪舜俞说:“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

”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

”我也采过茵陈。

风寒料峭的二月,天和地好像隔得很远,在野地里找小小的茵陈,可并未觉得冷。

这时的茵陈刚出土,还是小小的一团,鲜嫩,似乎一掐都能掐出水来。

需要的其实也就是这嫩汪汪的水。

蒸糕、菜饼、蒸肉都被它染得绿绿的,嫩嫩的,透着稚气未脱的清香。

三月三,茵陈长大了一些,正好药用。

一朵一朵,绿茵茵的,青春逼人。

虽然还是清纯得很,不谙世事,可叶子的背面已经开始泛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有些朦胧之意。

一朵一朵地采回来,晒干。

晒干后的茵陈最特别,异常柔软,绵绵的,所以又称做“绵茵陈”。

小时候晒茵陈,我最喜欢把茵陈握在手里,滑滑的,像春天里刚做完就忘记的一场梦。

细想,可能喜欢的就是这“绵”,一种妥帖、温暖、春风般的质地。

春天,是肝病易发的季节。

因四时之中,春属木,春三月,万物生长发育,肝也属木,喜条达,与木的特性也相类似。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医学知识之茵陈蒿

医学知识之茵陈蒿

茵陈蒿
【性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1、大热黄疸。

用茵陈切细煮汤服。

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

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

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

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

隔一天
洗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

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

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附方】: 茵陈蒿为治黄的要药。

加大黄,治阳黄;加附子,治阴黄,其所以能胎黄,由于它能散肝脏的湿热。

英文名: artemisiae capillaris,herba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
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

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

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茵陈蒿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

它主要由茵陈、蒿草等中药材组成,经过科学配伍和煎煮而成。

下面是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及制作方法。

材料:1. 茵陈(15克)2. 蒿草(15克)3. 生地(15克)4. 黄芩(10克)5. 黄连(10克)6. 石膏(10克)7. 甘草(5克)制作方法:1. 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煎药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3. 煎煮至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

4. 关火,待汤剂冷却后,过滤出药液。

服用方法:1. 每次服用100毫升,分2次温热服用。

2. 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用,以增加药效吸收。

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对本方药材过敏者禁用。

3. 在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茵陈蒿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儿疳积等病症。

茵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湿热引起的黄疸症状。

蒿草则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的功效,能够帮助清除体内湿热毒素。

生地、黄芩、黄连等药材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协同茵陈和蒿草发挥最佳的疗效。

石膏则能够清热解毒、降火,有助于改善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甘草则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能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感。

茵陈蒿汤的标准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作为参考,但在实际使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使用茵陈蒿汤治疗疾病,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保存,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材。

总之,茵陈蒿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

通过科学配伍和煎煮,可以发挥最佳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等问题,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茵陈蒿汤。

茵陈蒿

茵陈蒿

茵陈蒿药名茵陈蒿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茵陈汉语拼音yin chen hao英文名Virgate Wormwood Herb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seedling of Capillary Wormwood, seedling of Virgate Wormwood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A. capillaris Thunb. Var. scoparia Pamp.]2.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归经归脾;胃;膀胱经药理作用1.利胆作用:本品煎剂、水浸剂、去挥发油水浸剂、挥发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

本品水浸剂0.25g/kg,或精制浸剂(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1g/kg静脉注射于急性胆囊插管犬,或以精制浸剂1g/kg给慢性胆囊造痿犬灌胃,不论对健康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犬,均有利胆作用,胆汁分泌量增加时其干重也增加。

6,7-二甲氧基香豆素 0.2g/kg或0.3g/kg注入麻醉大鼠十二指肠,30分钟后胆汁分泌量平均增加50%或180%。

慢性胆囊造痿犬灌胃0.3g/kg,3小时内胆汁平均增加73.86%。

茵陈色原酮亦为主要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排泄。

对羟基苯乙酮对大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亦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亦有同样作用。

另有报道,茵陈成分的利胆作用强度依次为茵陈香豆酸A、茵陈香豆酸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

给麻醉犬静脉注射l0mg/kg 茵陈色原酮、大鼠静脉注射l00mg/kg茵陈色原酮均有明显利胆作用,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用不明显,茵陈煎剂还能降低麻醉犬奥狄氏括约肌紧张度。

茵陈二炔,茵陈二酮、茵陈炔内酯亦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茵陈的基本介绍

茵陈的基本介绍

茵陈的基本介绍茵陈的基本介绍茵陈:又名茵陈蒿,中药名。

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采收,或者秋季采收。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

《本草拾遗》:"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

"《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现代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等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菌陈的相关知识。

一、菌陈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功效:清热解毒,祛瘀凉血,利湿退黄。

用于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溏泄,小便短赤,或见黄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急性传染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作用: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

其煎剂对人型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水煎剂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

菌陈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的作用。

食用方法:茵陈蒿炒肉丝:茵陈蒿嫩茎叶250g,猪肉100g,葱花10g,姜末5g。

将茵陈蒿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捞出挤干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末放入碗内,搅匀成调味汁炒勺加油烧热,下入肉丝偏炒至发白,倒入调味汁,炒至肉丝入味,投入茵陈蒿再炒至入味,出勺即成。

此菜酱红透绿,嫩爽韧香,具有健脾益胃、和中利湿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不和,不欲饮食,小便不畅,大便溏泄等病症。

茵陈窝头:鲜茵陈100g,米面适量。

将茵陈洗净,捣烂取汁,加清水适量调和米面,做成窝头,蒸熟食,或做成馒头亦可。

此法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茵陈和青蒿的区别茵陈和茵陈蒿的区别是

茵陈和青蒿的区别茵陈和茵陈蒿的区别是

茵陈和青蒿的区别茵陈和茵陈蒿的区别是如果我们需要区分两种中药的不一样的地方,最好区分它们的方法就是它们之间的形态特征,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形态特征,只要知道这种形态特征就很好区分了,所以茵陈和茵陈蒿的区别是什么呢,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茵陈蒿别称茵陈蒿(本草衍义)因尘、因陈、绵茵陈(神农本草经等),白茵陈(中药志),日本茵陈(俗称),家茵陈(湖北),绒蒿(广西),臭蒿、安吕草(江苏)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

茵陈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茎斜生,其节上具纤细的须根,多少木质。

茎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带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数,从根茎发出,中上部各节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节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无叶。

叶具柄,柄长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圆形,被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

小坚果卵圆形,长约毫米,先端圆,基部骤狭,微具稜,褐色,无毛。

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茵陈蒿的形态特征: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

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

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

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

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

花果期7-10月。

每日一味药: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

每日一味药: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

每日一味药: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本文老刘谈的是茵陈,从药物的来源谈到药类法象,再推衍出功效主治。

所谓“疸”就是阳气的升发(旦)出了问题,所以用茵陈(因着陈旧的苗长出来的),真是非常有道理!夏天到了,茵陈还有一个很实用的作用,是治疗腋下多汗和阴囊多汗,大家觉得应该怎么用呢?1.药用来源茵陈蒿来源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滨蒿或者茵陈蒿的幼苗。

春季的幼苗一般长到6到10公分的时候采收。

民间有个谚语叫“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就是说要用刚长出来的幼苗比较好,长得比较老了以后,它效果就不好了。

茵陈因为是多年生,它经冬不死,陈就是旧的意思,它是在旧苗的基础上长出新的苗,所以叫茵陈。

茵陈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也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陈有发陈致新的意思。

所以春季是顺应肝,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说明茵陈主要与肝有关系。

从颜色上看,茵陈是灰白色或者是灰绿色,它的全体密被白色的绒毛,所以叫绵茵陈,像棉花似的。

2.药用性能从性能和药类法象看,它的闻起来气清香。

嘴巴尝起来稍微有点苦,小苦,而且基本上是淡味,味苦而淡,性平偏凉,稍微有点凉。

归经主要可以归肝胆经,药性升浮。

在药类法象上,可以归属于“风升生”类。

有的医家认为它也可以入脾胃经。

其实从象上看,药用部分和法象上看,主要入的是肝经,包括胆经。

3.主要功效从茵陈它比较香,它含有挥发性的成分。

如果从气上看是升浮,它可以疏肝解郁,芳香化湿。

从味上看,它味苦,其实主要是淡味。

味淡,略苦,所以可以,淡具有渗泻作用,渗是渗透的渗,渗是发汗,泄是利小便。

在张元素先生的《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里面,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淡味的作用,淡渗泄,就是这个淡味的东西可以稍微发发汗,同时把湿气从小便排出。

那么综合茵陈的气和味,就是可以疏肝解郁,芳香化湿,助肝胆阳气升发,同时可以清泻肝胆,利小便。

那么我们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化湿解郁,升阳利尿。

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

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

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赵老师经典国医学堂茵陈蒿别名:茵尘,茵陈,绵茵陈。

药物组成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水煎服。

主治泄热,利湿,退黄,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10~30g,外用适量。

功效与作用功效:清湿热,退黄疸。

来源产地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收炮制春季幼苗高约3寸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用入药性状性味有西茵陈、绵茵陈之分,均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习惯认为产于陕西三原的质最优。

性苦、辛,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应用1、湿热黄疸茵陈善渗泄而利小便,故可去湿热,利黄疸,为治黄疸之要药,单用有效。

若身如桔子色,属阳黄者,可茵陈与石膏、栀子配伍,即《外台秘要》三物茵陈蒿汤。

若腹满便秘者,可与栀子、大黄配伍,即《伤寒论》茵陈蒿汤。

若湿邪偏盛,小便不利者,又可茵陈蒿末与五苓散末合用,米汤送服,方为《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

若属寒湿阴黄、肤色黯晦,肢体逆冷者,与附子、干姜配伍,即为《卫生宝鉴·补遗》茵陈四逆汤,温阳祛湿利黄疸。

2、湿疮痒疹茵陈蒿苦微寒,入肝经血分,有解毒疗疮之效,常用治湿热内蕴所致的风瘙隐疹、湿疹疥疮等证配伍黄柏、土茯苓等药应用。

亦可单味煎汤外洗。

茵陈蒿临床报道1、治疗肝炎茵陈30~45g水煎服,治黄疸型肝炎32例,平均疗程7天,能迅速消退黄疸与退热,肝肿缩小亦较明显。

菌陈与甘草、红枣配伍煎服,对小儿传染性肝炎亦有效。

也有茵陈与黄柏、山栀、板蓝根配伍治疗传染性肝炎有效的报道。

另有临床观察认为,茵陈与丹参、大青叶、大枣配合或与路边荆、田基黄、败酱草、甘草配伍,对病毒性肝炎有预防作用。

小儿黄疸型肝炎:用茵陈蒿汤加板蓝根、蒲公英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378例,痊愈372例,好转6例,黄疸消退平均5.6天。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茵陈蒿别名:茵尘,茵陈,绵茵陈。

药物组成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水煎服。

主治泄热,利湿,退黄,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10~30g,外用适量。

功效与作用功效清湿热,退黄疸。

来源产地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收炮制春季幼苗高约3寸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用入药性状性味有西茵陈、绵茵陈之分,均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习惯认为产于陕西三原的质最优。

性苦、辛,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应用1、湿热黄疸茵陈善渗泄而利小便,故可去湿热,利黄疸,为治黄疸之要药,单用有效。

若身如桔子色,属阳黄者,可茵陈与石膏、栀子配伍,即《外台秘要》三物茵陈蒿汤。

若腹满便秘者,可与栀子、大黄配伍,即《伤寒论》茵陈蒿汤。

若湿邪偏盛,小便不利者,又可茵陈蒿末与五苓散末合用,米汤送服,方为《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

若属寒湿阴黄、肤色黯晦,肢体逆冷者,与附子、干姜配伍,即为《卫生宝鉴·补遗》茵陈四逆汤,温阳祛湿利黄疸。

2、湿疮痒疹茵陈蒿苦微寒,入肝经血分,有解毒疗疮之效,常用治湿热内蕴所致的风瘙隐疹、湿疹疥疮等证配伍黄柏、土茯苓等药应用。

亦可单味煎汤外洗。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茵陈蒿含具有利胆作用的蒿属香豆精。

全草含挥发油0.23%左右,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茵陈二炔酮、茵陈二烯酮、茵陈烯炔、茵陈炔内酯等。

还含有绿原酸、咖啡酸、茵陈色原酮、甲基茵陈色原酮等。

药理作用1、利胆作用本品水浸剂0.25%/Kg,或精制浸剂1g/Kg静注于急性胆囊插管犬,或以精制剂1g/kg给慢性胆囊造瘘犬灌服,不论对健康犬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犬,均有利胆效果。

2、保肝作用给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陈煎剂0.61g,第8天作组织学检查,发现治疗组动物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与坏死等均较对照组有程度不等的减轻;肝细胞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似有保肝作用。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又名:臭蒿、黄蒿、西茵陈、安吕草、茵陈蒿、狼尾蒿、野兰蒿、婆婆蒿。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原植物滨蒿又名北茵陈、猪毛蒿,除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不产外,分布几遍全国;茵陈蒿又名白蒿、青蒿、绒蒿、臭蒿、土茵陈、桐蒿草、棉茵陈、猴子毛、小马尿蒿,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贵州。

本品药材性状: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

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

气清香,味微苦。

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

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1~2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

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

瘦果长圆形,黄棕色。

气芳香,味微苦。

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中医临床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有利胆,保肝,抑菌,抗真菌,抗病毒,杀虫,降血压,降血脂,解热,镇痛,消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利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抗遗传损伤,扩张冠脉,抗内毒素血症作用,对平滑肌有作用,对黄曲霉毒素有显著抑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名:茵陈(《本草经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绵茵陈(《本经逢原》),小白蒿、香蒿(《陕西中草药》),青蒿(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阿荣(蒙语),西瓦克(维吾尔语),阿坤(阿坝藏语),绒蒿,猴子毛。

性味功效:味苦,性微寒。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临床应用:适用于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等。

常与三白草、垂盆草、栀子、大黄等配伍治疗湿热内蕴的肝癌。

常与虎杖、郁金、金钱草、山栀等配伍治疗湿热阻滞的胆囊癌。

常与七叶一枝花、田基黄、龙胆草、土茯苓等配伍治疗湿热毒盛的胰腺癌。

此外,还适用于急性黄疸肝炎、胆囊炎等。

用法用量:每日10~50g,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